托盘在这时停了下来。
停在玉洁前头的粉衣姑娘面前,那姑娘腼腆一笑,将果酒小口饮尽,起身去了一旁作画。
玉洁眼前一亮,对明安郡主耳语道:“竟然还能作画,那我便不紧张了,一会给她们露一手!”
明安郡主抿唇直笑。
在玉洁的期盼中,顺着流水而下的托盘始终未能停在她面前,也不知是她运气好还是不好了。
眼见着时辰不早了,叶连依也有些遗憾地起身:“可惜今日未见表妹出手。”
玉洁笑睨她:“我亦翘首以盼,只可惜时间不允许啊!”
“这有何难?”叶连依笑着接话道,“表妹想来,耽搁一首曲子的功夫倒也不碍事。”
许是怕她反悔似的,叶连依的眼神扫了过去,捧着各式乐器的丫鬟便一溜烟站到了玉洁面前。
玉洁眉心一跳,有些懊恼自己多嘴了。
明安郡主道:“今日是老祖宗的大寿,耽搁了不好,还是改日吧。”
叶连依不甚在意道:“一会儿功夫罢了,曾祖母不会怪罪的。”
玉洁叹了口气,心中不断默念“祸从口出”,反思了自己过后,玉洁的目光看向了捧着古琴的丫鬟。
那丫鬟极为机灵地将古琴放置在了一旁的案己上,玉洁似笑非笑地看向叶连依,道:“既然叶姑娘坚持,那我便在此献丑了。”
说完,手抚上琴弦,如泣如诉的声音从古琴中倾泻而出,将人拉入那哀怨的情绪中,久久不能忘怀。
一曲《湘妃怨》终了,在场人的面色也微微有些变了。
待她们回过神之时,玉洁已站在明安郡主身旁,正欲往宴客的花厅去了,众人这才收敛了失态,连忙跟了上去。
叶连依似是受了刺激,没再试图挑刺了。
明安郡主悄声对玉洁道:“你这首曲子,弹得是愈发出神入化了,只是……在寿宴上弹这个,到底不太合适,你还是再学首欢快些的曲子吧!”
玉洁郝然一笑,是她不想学吗?她一没时间二没天赋的,光这一曲,看似技艺登峰造极了,其实全靠死记硬背、熟能生巧。
只要让她换一首曲子,立马便原形毕露了。
“唉,你当初怎么不挑一首适用度高些的曲子学呀?”明安郡主问道。
《湘妃怨》这首曲子,并不适合大部分的场景。
“这是我学的第一首曲子,从最简单的,到后来渐渐变难……”玉洁苦笑道,“其实后来没打算学了,但这首曲子,我应了公主要学好给她听。”
方才不过是被架上了高台,只得用这首曲子解个急罢了。
明安郡主讶然,喃喃道:“原来如此……”
难怪玉洁这些年都忙的脚不沾地了,仍不忘抽时间练习这首曲子,想来,她每次弹起,都在用她的方式怀念着三公主吧?
自打玉洁演奏完了过后,叶连依便一反往常,安静得不得了,玉洁乐得轻松,但有些事,还是要弄清楚的。
送走了宾客后,不仅叶老祖宗、叶老太太及隆昌郡主这些上了年纪的,连一直忙着操持的叶大奶奶也累得直不起腰,都各自回房歇息了。
玉洁亦是有些疲惫,但眼下不是歇息的时候,她看得出叶大奶奶的腰似乎有旧疾,方才又是直都直不起来的状态,便想去探望一番。
尚未成行,便见江氏身边的丫鬟来寻她,说是玉渺早些时候湿了衣裙,染了寒气,这会起了高热。
玉洁有些诧异,江氏照顾玉渺照顾得极好,玉渺的身子这些年已经养好了许多,早先在慈恩寺中落水,及时用了药,都未曾病倒。
今日不过是沾了些水汽,日头又大,玉洁本以为没有大碍,便只让人熬了普通的姜汤,没想到,就这么一个疏忽,玉渺竟是又发起高热来了。
江氏急得团团转,玉渺许久未生过大病了,这突如其来的高热,实在是让她担忧,再者,这是叶府,好药虽有,她却不敢厚着脸皮去求。
见玉洁疾步来了,江氏这才松了一口气,要说之前她还顾忌玉洁年纪小不敢信任,在亲眼见证过叶大太太好起来后,便没有这个担忧了。
“洁儿,快来看看渺儿,她身上好烫。”江氏忍着泪水,对玉洁道。
玉洁为玉渺把了脉,随后从腰间的荷包里取出以备不时之需的伤寒药丸,小心喂玉渺服下。
随后对忧虑不已的江氏道:“三婶娘放心,这药是用上好的药材制成的,且对三妹妹的病症,您且在此照看片刻,我去找郡主求药。”
江氏欲言又止,她想说她也一道去,目光触及脸颊通红的女儿,到了嘴边的话还是咽了下去:“有劳洁儿了。”
隆昌郡主先一步得了下人的消息,知道玉渺生病了,正欲说让人去请大夫,却忽然想起府上不就有位神医么?
十数年的心病,多少大夫都说药石无医,偏她一来,便治好了。
“让二奶奶带人去库房取些好药材,去看看玉渺,若缺什么药材,只管去取。”隆昌郡主吩咐道。
下人刚领命退去,玉洁便来了,隆昌郡主忙对她道:“玉洁来了,我已让老二媳妇去库房取药了,一会让她随你一道过去,缺什么,只管与她说。”
这正是玉洁的所求,见此,也无需她再多说什么了,只盈盈福身道谢。
隆昌郡主亦有些奇怪:“说起来,这好端端的,玉渺怎的就病了呢?”
玉洁默默看了一眼正品茶的明安郡主,道:“二妹妹与三妹妹席间与叶姑娘玩闹,许是在兴头上,叶姑娘便泼起了水,她们二人皆躲避不及,湿了衣裙,许是那时寒气便入了体。”
明安郡主放下茶盏,思索着道:“连依的性子还需要磨练,席间那么多姑娘,竟就那么闹了起来,到底不妥。”
隆昌郡主若有所思起来,很快便笑着道:“的确不妥,她明年便及笄了,还当自己是个孩子,半点不让着表妹,回头我会教训她的。”
玉洁抿了抿唇,心知隆昌郡主这是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却也无甚办法,慈恩寺落水的事没有证据,今日之事,说到底只是玩闹间不曾注意分寸,哪会重罚。
正巧此时叶二奶奶已取了药材过来,玉洁便起身告退了。
亲自熬了药给玉渺喝下,到了夜晚,高热便已退下,叶老祖宗与隆昌郡主身边的丫鬟见状,便回去报信了。
玉洁这才得了机会与玉淑单独说会话,玉淑似乎不太习惯与玉洁单独相处,神情有些紧张。
玉洁本有些不解,转念想起前两年玉淑被她训斥了一番的事,倒也能理解,只是确实未曾想到,过去了这么久,玉淑心中还有阴影。
磕磕绊绊地说完,玉洁可算是将事情弄清楚了,无非就是曾经她与玉淑的故事的又一个翻版。
从小是家中掌上明珠,叶老太太带着孙女一回娘家,老祖宗的注意力便转移走了,心中生了不忿,以致对她们颇有恶意,甚至恶意伤人。
这是玉淑的视角,难免会有遗漏,玉洁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有些地方始终无法解释,比如,不管她们在不在,隆昌郡主对叶连依的态度都不会有变化,唯一会有影响的,只有明安郡主的存在。
但实际上,叶连依对明安郡主的敌意,远远比不上对她们姐妹三人的敌意。
玉洁又对江氏交代了一番玉渺的病情,便慢慢往叶老祖宗院子里走去,叶老太太想来是会知道些什么。
未等她开口,叶老太太便主动问道:“连依那孩子,洁儿怎么看?”
看她面色,显然也知道了叶连依泼了玉淑与玉渺水的事。
见屋里没有旁人,玉洁索性直言:“祖母,我不太喜欢她。”
叶老太太的眉头拧了起来,问道:“为何?”
“叶姑娘对我与妹妹们都有些敌意,之前慈恩寺她们落水,是因为二妹妹的裙摆被人踩了,祖母,她们被丫鬟婆子们层层保护着,绝不会是旁人踩的。”
叶老太太大惊:“洁儿,这事你们怎么不早说?”
玉洁苦笑道:“没有证据,祖母,妹妹的丫鬟没有瞧见,旁人即便瞧见了,又如何会说出来?幸而妹妹们身体亦无碍,何必说出来让大家都不开心呢?”
叶老太太沉默许久,颓然道:“洁儿……真的长大了,你们都很懂事,可是,祖母心疼啊。”
“祖母……”玉洁握着叶老太太的手,她也不再年轻了,手上也开始有褶皱爬上,有了岁月的痕迹,“祖母,这事就这样吧,别让曾外祖母为难。”
叶老太太其实心里都明白的,她已是年过半百的老妪了,这辈子,都不知道能不能再回来一回,她的母亲在叶家,几个儿子都已逝去,全靠几个儿媳供养,早已不插手府上事宜了。
若为了此事与隆昌郡主生分了,日后遇到了事,她只有在京城干着急的份了。
一面是母亲,一面是孙儿,叶老太太阖目,最终点了点头:“祖母知道了。”
“只是,她与你二哥哥的亲事,我看还是要找个理由作罢。”叶老太太道。
这是一道惊雷,惊得玉洁险些回不过神。
停在玉洁前头的粉衣姑娘面前,那姑娘腼腆一笑,将果酒小口饮尽,起身去了一旁作画。
玉洁眼前一亮,对明安郡主耳语道:“竟然还能作画,那我便不紧张了,一会给她们露一手!”
明安郡主抿唇直笑。
在玉洁的期盼中,顺着流水而下的托盘始终未能停在她面前,也不知是她运气好还是不好了。
眼见着时辰不早了,叶连依也有些遗憾地起身:“可惜今日未见表妹出手。”
玉洁笑睨她:“我亦翘首以盼,只可惜时间不允许啊!”
“这有何难?”叶连依笑着接话道,“表妹想来,耽搁一首曲子的功夫倒也不碍事。”
许是怕她反悔似的,叶连依的眼神扫了过去,捧着各式乐器的丫鬟便一溜烟站到了玉洁面前。
玉洁眉心一跳,有些懊恼自己多嘴了。
明安郡主道:“今日是老祖宗的大寿,耽搁了不好,还是改日吧。”
叶连依不甚在意道:“一会儿功夫罢了,曾祖母不会怪罪的。”
玉洁叹了口气,心中不断默念“祸从口出”,反思了自己过后,玉洁的目光看向了捧着古琴的丫鬟。
那丫鬟极为机灵地将古琴放置在了一旁的案己上,玉洁似笑非笑地看向叶连依,道:“既然叶姑娘坚持,那我便在此献丑了。”
说完,手抚上琴弦,如泣如诉的声音从古琴中倾泻而出,将人拉入那哀怨的情绪中,久久不能忘怀。
一曲《湘妃怨》终了,在场人的面色也微微有些变了。
待她们回过神之时,玉洁已站在明安郡主身旁,正欲往宴客的花厅去了,众人这才收敛了失态,连忙跟了上去。
叶连依似是受了刺激,没再试图挑刺了。
明安郡主悄声对玉洁道:“你这首曲子,弹得是愈发出神入化了,只是……在寿宴上弹这个,到底不太合适,你还是再学首欢快些的曲子吧!”
玉洁郝然一笑,是她不想学吗?她一没时间二没天赋的,光这一曲,看似技艺登峰造极了,其实全靠死记硬背、熟能生巧。
只要让她换一首曲子,立马便原形毕露了。
“唉,你当初怎么不挑一首适用度高些的曲子学呀?”明安郡主问道。
《湘妃怨》这首曲子,并不适合大部分的场景。
“这是我学的第一首曲子,从最简单的,到后来渐渐变难……”玉洁苦笑道,“其实后来没打算学了,但这首曲子,我应了公主要学好给她听。”
方才不过是被架上了高台,只得用这首曲子解个急罢了。
明安郡主讶然,喃喃道:“原来如此……”
难怪玉洁这些年都忙的脚不沾地了,仍不忘抽时间练习这首曲子,想来,她每次弹起,都在用她的方式怀念着三公主吧?
自打玉洁演奏完了过后,叶连依便一反往常,安静得不得了,玉洁乐得轻松,但有些事,还是要弄清楚的。
送走了宾客后,不仅叶老祖宗、叶老太太及隆昌郡主这些上了年纪的,连一直忙着操持的叶大奶奶也累得直不起腰,都各自回房歇息了。
玉洁亦是有些疲惫,但眼下不是歇息的时候,她看得出叶大奶奶的腰似乎有旧疾,方才又是直都直不起来的状态,便想去探望一番。
尚未成行,便见江氏身边的丫鬟来寻她,说是玉渺早些时候湿了衣裙,染了寒气,这会起了高热。
玉洁有些诧异,江氏照顾玉渺照顾得极好,玉渺的身子这些年已经养好了许多,早先在慈恩寺中落水,及时用了药,都未曾病倒。
今日不过是沾了些水汽,日头又大,玉洁本以为没有大碍,便只让人熬了普通的姜汤,没想到,就这么一个疏忽,玉渺竟是又发起高热来了。
江氏急得团团转,玉渺许久未生过大病了,这突如其来的高热,实在是让她担忧,再者,这是叶府,好药虽有,她却不敢厚着脸皮去求。
见玉洁疾步来了,江氏这才松了一口气,要说之前她还顾忌玉洁年纪小不敢信任,在亲眼见证过叶大太太好起来后,便没有这个担忧了。
“洁儿,快来看看渺儿,她身上好烫。”江氏忍着泪水,对玉洁道。
玉洁为玉渺把了脉,随后从腰间的荷包里取出以备不时之需的伤寒药丸,小心喂玉渺服下。
随后对忧虑不已的江氏道:“三婶娘放心,这药是用上好的药材制成的,且对三妹妹的病症,您且在此照看片刻,我去找郡主求药。”
江氏欲言又止,她想说她也一道去,目光触及脸颊通红的女儿,到了嘴边的话还是咽了下去:“有劳洁儿了。”
隆昌郡主先一步得了下人的消息,知道玉渺生病了,正欲说让人去请大夫,却忽然想起府上不就有位神医么?
十数年的心病,多少大夫都说药石无医,偏她一来,便治好了。
“让二奶奶带人去库房取些好药材,去看看玉渺,若缺什么药材,只管去取。”隆昌郡主吩咐道。
下人刚领命退去,玉洁便来了,隆昌郡主忙对她道:“玉洁来了,我已让老二媳妇去库房取药了,一会让她随你一道过去,缺什么,只管与她说。”
这正是玉洁的所求,见此,也无需她再多说什么了,只盈盈福身道谢。
隆昌郡主亦有些奇怪:“说起来,这好端端的,玉渺怎的就病了呢?”
玉洁默默看了一眼正品茶的明安郡主,道:“二妹妹与三妹妹席间与叶姑娘玩闹,许是在兴头上,叶姑娘便泼起了水,她们二人皆躲避不及,湿了衣裙,许是那时寒气便入了体。”
明安郡主放下茶盏,思索着道:“连依的性子还需要磨练,席间那么多姑娘,竟就那么闹了起来,到底不妥。”
隆昌郡主若有所思起来,很快便笑着道:“的确不妥,她明年便及笄了,还当自己是个孩子,半点不让着表妹,回头我会教训她的。”
玉洁抿了抿唇,心知隆昌郡主这是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却也无甚办法,慈恩寺落水的事没有证据,今日之事,说到底只是玩闹间不曾注意分寸,哪会重罚。
正巧此时叶二奶奶已取了药材过来,玉洁便起身告退了。
亲自熬了药给玉渺喝下,到了夜晚,高热便已退下,叶老祖宗与隆昌郡主身边的丫鬟见状,便回去报信了。
玉洁这才得了机会与玉淑单独说会话,玉淑似乎不太习惯与玉洁单独相处,神情有些紧张。
玉洁本有些不解,转念想起前两年玉淑被她训斥了一番的事,倒也能理解,只是确实未曾想到,过去了这么久,玉淑心中还有阴影。
磕磕绊绊地说完,玉洁可算是将事情弄清楚了,无非就是曾经她与玉淑的故事的又一个翻版。
从小是家中掌上明珠,叶老太太带着孙女一回娘家,老祖宗的注意力便转移走了,心中生了不忿,以致对她们颇有恶意,甚至恶意伤人。
这是玉淑的视角,难免会有遗漏,玉洁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有些地方始终无法解释,比如,不管她们在不在,隆昌郡主对叶连依的态度都不会有变化,唯一会有影响的,只有明安郡主的存在。
但实际上,叶连依对明安郡主的敌意,远远比不上对她们姐妹三人的敌意。
玉洁又对江氏交代了一番玉渺的病情,便慢慢往叶老祖宗院子里走去,叶老太太想来是会知道些什么。
未等她开口,叶老太太便主动问道:“连依那孩子,洁儿怎么看?”
看她面色,显然也知道了叶连依泼了玉淑与玉渺水的事。
见屋里没有旁人,玉洁索性直言:“祖母,我不太喜欢她。”
叶老太太的眉头拧了起来,问道:“为何?”
“叶姑娘对我与妹妹们都有些敌意,之前慈恩寺她们落水,是因为二妹妹的裙摆被人踩了,祖母,她们被丫鬟婆子们层层保护着,绝不会是旁人踩的。”
叶老太太大惊:“洁儿,这事你们怎么不早说?”
玉洁苦笑道:“没有证据,祖母,妹妹的丫鬟没有瞧见,旁人即便瞧见了,又如何会说出来?幸而妹妹们身体亦无碍,何必说出来让大家都不开心呢?”
叶老太太沉默许久,颓然道:“洁儿……真的长大了,你们都很懂事,可是,祖母心疼啊。”
“祖母……”玉洁握着叶老太太的手,她也不再年轻了,手上也开始有褶皱爬上,有了岁月的痕迹,“祖母,这事就这样吧,别让曾外祖母为难。”
叶老太太其实心里都明白的,她已是年过半百的老妪了,这辈子,都不知道能不能再回来一回,她的母亲在叶家,几个儿子都已逝去,全靠几个儿媳供养,早已不插手府上事宜了。
若为了此事与隆昌郡主生分了,日后遇到了事,她只有在京城干着急的份了。
一面是母亲,一面是孙儿,叶老太太阖目,最终点了点头:“祖母知道了。”
“只是,她与你二哥哥的亲事,我看还是要找个理由作罢。”叶老太太道。
这是一道惊雷,惊得玉洁险些回不过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