姒婴清楚,温宁故意离去,又来到这不见天光的第四层阁楼,等待的并非自己。

    只是此地与他的羁绊过深,他故地重游,更希望身侧那人是她罢了。

    他见温宁不愿看到自己,转而将视线放在覆满灰尘,结了珠丝的绿披风上,道:“知这里是谁的居所吗?”

    温宁犹豫了一下,还是道:“前朝皇后姒姬。”

    姒婴伸手抚摸上绿纱,温柔道:“猫宁,她是我的母亲。”

    温宁很是震惊,道:“殿下,您的母亲是万皇贵妃,姒姬娘娘只是您的义母。”

    姒婴眉眼很是温柔,道:“孤小时恨她。”

    温宁有些迷糊了。

    据她所知,姒姬娘娘去世后,她的名讳在前朝皇宫成了禁忌,是连殿下也不可公开谈及的存在。

    殿下最是克己守礼,因是禁忌,他从不与她谈论姒姬娘娘。或也是谈及过的,殿下常望着冷宫方向出神。

    她问过殿下,殿下只说:“那里住着大商的真正主人。”

    很小的时候,她是听不懂这话的。

    大商的帝王是万岁,冷宫里怎会住着大商真正的主人哪?

    她若是大商真正的主人,那么万岁岂不是傀儡帝王?

    后来她长大了,或多或少,从别人的口中,听过姒姬娘娘的故事。

    姒姬娘娘嫁给万岁时已然三十而立,万岁却比姒姬娘娘小了足足八岁。

    在前朝万岁登基前,大前朝的万岁足有十一位皇子,那位万岁早早便立下了太子,而姒姬娘娘便是那位太子的太子妃。

    那位太子很是贤明,为朝野赞誉有加,却着实短命,不等迎娶姒姬娘娘便早早过世了。

    那位太子过世后,大前朝的万岁大病一场去了半条命,皇子们无不窥伺太子储君之位,这才有了姒姬娘娘要挑选一人助他登上太子之位,让大商重新恢复昌明之景。

    前朝万岁与那位太子一母同胞排行第三,是三皇子,为姒姬娘娘挑中,在姒姬娘娘的扶持下赢得了储君之位,最终顺利登基成了大商的万岁。

    然万岁乃心狠手辣之人,疑心极重,万岁登基后,其余皇子虽被封了王,各自有了封土,不过三两年的光景,或是重病不治身亡,或是遭姬妾刺杀,统统死了。

    朝堂一时众说纷坛,都言是万岁没有容人之心,暗中命人诛杀了手足兄弟。

    他们错了……

    杀害那些王爷是姒姬娘娘的人。

    若说万岁是心狠手辣,姒姬娘娘的手段更是狠辣,她要大商再无隐患存在,而那些王爷心有歹心,并不服万岁登基,故而才落个惨死的下场。

    那是大商最混乱的几年,在内反对万岁的臣子手段高明,民间义军其多,镇压之军从来有来无回。

    在外,九小国无不在窥伺大商的肥沃之土,频频犯兵边疆。

    她的姨丈,当朝的万岁,也是在那时得了姒姬娘娘的器重,成了大将军,率领大商十万大军降伏诸小国。

    姒姬娘娘是个极有手段的人,对外的战事一开,国内自要一心对外,国内纵有不服万岁之臣,外敌来犯,怎能不先一致对外?

    姨丈用兵如神,十万大军不过数年,果然打服了小国。

    外敌安后,姒姬娘娘先后提拔了大半白丁入朝堂为臣,她的父亲也是在那时成了姒姬娘娘手里的屠刀。

    在外姨丈成了魏王,她的父亲以报仇为名,将朝中反对万岁的臣子悉数诛杀,至此朝野间再无不服万岁之人。

    万岁坐稳龙椅,姒姬娘娘不要虚名,将所有功劳推给了万岁。

    谁知万岁到头来又会做出那样的事来。

    姒姬娘娘将一个昌明的大商交给万岁,却落得个死于冷宫的下场,而受过姒姬娘娘恩德的文臣武将,无不想要反了万岁。

    最终最忠心姒姬娘娘的那些人,统统死了,各个满门抄斩。

    也是在那之后,才有了姨丈逼宫之事。

    哪怕是姨丈也认,姒姬娘娘若在人世,他断不会逼宫为帝,万岁将一个昌明的大商闹得天怒人怨,后也死了,只是连累了本来无辜的殿下。

    温宁终于肯看向姒婴,道:“殿下认姒姬娘娘为母亲,温宁可以理解,可您的亲生母亲是万皇贵妃,殿下不该忘了。”

    大商两百年只有一个姒姬娘娘,谁不以与她有亲有旧为荣?

    当年姒姬娘娘但凡有为帝之心,无需振臂高呼,朝野无不认她为女皇。

    那样的一个女子,可称传奇,不是可以性别区分的传奇人物。

    殿下身世真相大白,若不谈及自己曾认姒姬娘娘为义母之事,若不冠上姒姓,只是萧云毓,谁会让他这样一个前朝太子活在人世。

    只是可惜,姒姬娘娘并无子嗣,但凡姒姬娘娘有个后嗣,哪怕是位公主,仅凭姒姬娘娘的威望,也可做女皇。

    哪怕是在当朝,姨丈为帝的现在,姒姬娘娘的威望从未淡去。

    姒婴眉目间的温柔淡却了,认真问她:“若孤为她亲生之子,并不是萧云毓……”

    温宁没等他说完,便发出嘲笑:“殿下这样的假设太假了,殿下若是姒姬娘娘的儿子,何需玩弄权谋,只需承认了自己的身份,姨丈必要退位称臣,认您为主。”

    朝野能让姨丈登基,并非是因父亲的鼎力相助,而是因姒姬娘娘无后嗣,姒家人又无再参与朝政之心。姨丈是打着为姒姬娘娘复仇的旗号才被朝野承认,成了大商的新帝。

    那场宫变后,但凡朝野有一丝消息流出,姒姬娘娘死前有个后嗣,朝野也会掘地三尺将姒姬娘娘的后人找出来,让他来做大商的帝王。

    朝野无不承认,没有姒姬娘娘便没有现在的大商,大商的真正主人是姒姬娘娘,姒姬娘娘的后人做大商帝王是顺理成章之事。

    这也是姨丈登基后,不改大商国名,只改年号的原因。

    姨丈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改国号。

    在朝野眼底,姨丈只是在姒姬娘娘无后的前提下,代为称帝之人,萧家的江山,并不姓萧,而是姓姒。

    姒婴定定看着她,道:“可孤并不想借她之名称帝,那样不配为她子。”

    温宁长叹了一口气:“殿下还是回吧,这大晚上的,温宁可不想听什么假设。”

    她故意这样离去,便是想要引表哥来寻她,好与他私下说上几句话,谁知竟是殿下来了。

    与此同时,第五层的守岁宴,宫里的岁钟撞了三下,无月的深夜,夜空炸开朵朵火树银花。

    新年了,顺德的年号过了七年,从现在起便是顺德八年了。

    赶着这样的喜气,宴会终于有了守岁宴的热闹。

    几位庾姓王爷趁着酒劲与喜气,把兆帝围了起来,开始挨个敬酒。

    惠贤皇后更是躲避不及,王妃们自来喜欢这位大嫂,新年了,又是家宴,自也没了拘束,来到凤椅前挨个说着吉祥话。

    至于温宁与姒婴的前后离开,他们看见了,只认成这是两人未婚夫妻的事。

    其后或许是平王的意思,只为让自己的女儿引走姒婴,好让他们踏踏实实开开心心度过这次守岁宴。

    此来也有世子,因见父母之景便也一股脑儿地来到庾景逸面前向他贺喜。

    庾景逸知晓温宁的提前离席是为自己创造机会,才离座便被兆帝眼神制止住了,后又见姒婴追随过去,再坐不住了,因畏惧兆帝想着用什么借口去找温宁,赶在这时世子们没眼色,将他围住了。

    不管是作为储君还是庾景逸,他都要留下来。

    温辅良搂着爱妻抬头看烟花,笑道:“夫人,其实宁儿与姒婴也算有些渊源。”

    只是这点渊源,过了太久了,他不认,且并不想让自己的女儿嫁个与自己一般心性之人。

    他温辅良是个有良心的之人,半推半就入赘了文国公府。

    姒婴那样的心性,那样的身份,怎肯学他这样入赘。更何况,他不认姒婴是个有良知之人。

    平王妃却笑不出来,她的女儿不喜姒婴,姒婴却又追去了,两人有未婚夫妻的名头,她怕自己的女儿吃亏,蹙眉道:“宁儿离开有一会儿子了,守岁宴她提前离席怎好,不若还是将她寻回来吧?”

    温辅良与自己女儿商量好了美人计,自然不肯,安慰道:“夫人放心,咱们的女儿不是一般的女儿家,姒婴并无武功,真有个什么,说不好是谁吃亏。”

    这多亏了他,他早有先见之明,认为女儿柔弱,学文固然能慧明头脑,终究不如有身好气力在身。

    新年夜的烟花一经绽放,成功吸引了温宁的目光,她来到阁楼朱栏前,满目欣喜地观赏烟花。

    姒婴见她不离去,这会儿又看起了烟花,只得来到她身侧,问:“你来此,可是想见庾景逸?”

    温宁倒也坦诚,观赏着火树银花道:“温宁是想与表哥在这里叙叙旧。”

    姒婴的脸色实在算不上好看,这里早先是禁地,四楼惠贤皇后不敢动,甚至没有宫人敢来这里点燃一盏灯火。

    在这黑灯瞎火的阁楼里,他的未婚妻要与意中人相会。

    姒婴不认自己对温宁动了心,却深知他若不在庾景逸之前追来,头顶必要多戴一顶绿色的帽子。

    他从牙缝里挤出:“你要与他在此地私会?!”

    温宁只得将目光从头顶的烟花上移开,瞪着姒婴道:“殿下这话说得过于难听了,温宁与表哥清清白白,久日不见说上几句话而已。”

    至于情人相见,又是大年夜的,她与表哥会不会耳鬓厮磨,她可不敢保证。

章节目录

见猫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她乡旧纸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她乡旧纸并收藏见猫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