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梨栀心中一紧,眼下赵家失了当家的壮劳力,还被偷了所有食物,边上又有赵氏族人虎视眈眈,这逃荒队伍,恐怕是不能再呆了………
最好的法子,就是等山洪平息了,立刻去最近的宣城落籍讨生活,尽量将几个孩子都安顿下来,再四处打听赵青山的踪迹。
山壁旁,最大的赵芝一抹眼泪,就要朝雨里追过去,方梨栀赶紧一把将她拽住,
“别去,雨还是太大,追出去也未必找得到,万一淋久了雨,病了更遭殃。”
十二岁的芝姐儿气愤的望着雨水,眼里都是泪,“难道就这么算了?嫂嫂,那我们明日吃什么?”
方梨栀望着粗粗细细的雨幕,心中忧愁,却没有表现出来,只低声安慰道:
“芝姐儿放宽心,嫂嫂腰间还缝了些碎银,等明日到了宣城,咱们吃饼可好?”
三姐弟的脑袋一齐望向方梨栀,眼睛都亮了起来,最小的赵青阳吞了吞口水,破涕为笑,扒拉着破担子问:
“真的吗嫂嫂?明日能吃饼子?”
方梨栀笑着点点头,又将他头上的雨水拂去,“当然是真的,嫂嫂何时骗过你们?”
将地上的菜刀捡了起来,方梨栀慢慢走向山涧边缘,伸直了手臂,费力的将边上被雨水打湿的细竹子握拢,捉住绿竹从根部砍了下去。
“但今晚咱们可得费点功夫了,来帮嫂嫂砍几根青竹,咱们编几个竹盖,先防雨水……”
几个孩子毕竟还小,一听还有银子便稍稍放心了些,注意力顿时被一吃饼这几个字眼给吸引了,暂时忘记了困顿的处境,连忙帮着砍细竹。
夏日的暴雨来的快,去的也快,方梨栀摸了摸空空如也的腰间,微不可查的叹了一口气。
方才她说谎了,她哪里有什么碎银子,只是哄着几个落单的孩子罢了。
雨水滴滴答答,三个孩子很懂事,听话的够着崖间口,一边避雨,一边奋力将边上的竹子砍了不少。
方梨栀将这些青色的竹子破开,分做几个粗细不均的小堆,在孩子们好奇的目光下,开始将青色的竹条细细劈好打篾。
微风连同竹叶上的雨水,一同吹进山涧里,火折子上的火苗跳个不停,方梨栀干脆吹灭珍惜的火种,凑到最外侧的山壁,就着微微发亮的月光,手指翻飞。
编竹盖这种最简单的技艺,从前的方梨栀也不知做过多少回了,闭着眼睛,她都能摸索着将双层竹盖编好。
夜渐渐深了,雨水打在岩壁上噼啪作响,孩子们又累又饿,终于困的熬不住,带着不安与警惕睡着了。
微风轻拂,满山竹枝摇曳,碧绿的叶脉,晃的人的视线也随着竹叶一摇一摆,四野除了雨声,静的可怕。
方梨栀理着脑海中纷乱的思绪,终于认清了自己穿越的事实。与此同时,心中开始谋划:
她作为华夏非遗竹编传承人,虽说穿成了一个寡妇,可滚下竹海之后,本该命绝,如今却阴差阳错保住了命,这可真是上天垂怜!
既然已经成了逃荒路上的寡妇,用了人家的身体,那她就得担起这具身子的责任。
明日天亮,她就要用这随处可见的绿竹子,在宣城落籍分地!有技艺傍身,何愁活路,日后,说不定还能将这非遗技艺发扬光大呢!
不多时,雨歇云出,山野渐明,月亮从厚厚的云层中游了出来,薄如轻纱的月光撒进山涧之中,方梨栀手上的动作也越来越快,地上堆积的绿竹盖也渐渐多了起来。
天边渐露光亮,山涧中,孩子们睡眼惺忪,都做了一夜噩梦,个个脸色苍白。
方梨栀朝他们招了招手,随手割了一把灯心草,编了把夏日送风的蒲扇,一边给几个孩子扇着,一边指着地上的竹条堆说:
“现下天亮了,你们几个可愿意学嫂嫂的手艺,多编几个竹斗笠?嫂嫂打算用这些竹笠先换些热汤水……”
几个孩子做了一夜噩梦,无不应允,方梨栀先指挥两个小子拿着劈柴刀,砍下了五根稍细的竹子,自己又示范了一番,如何打理多余的枝叶。
幸亏选的竹子都不粗,她咬着牙用力破开了竹筒,仔细的将竹子劈成小根,仔细打磨成条。
随后又吩咐芝姐儿,就着残余的火烬生火,另找出一个坑坑洼洼的陶钹来煮水。
两个小的则去选些宽大完好的竹叶清洗,待洗好后,便将竹叶投入滚水中煮一遍,随后小心捞出,铺好晾晒在一旁。
做完这些,方梨栀则开始就着细坯编织外层,根根竹条在她的手上翻转弯折,左右穿梭,不一会儿就初具雏形。
几个孩子眼都不敢错,一动不动的盯着,生怕漏掉一丁点细节,方梨栀看的好笑,便特意放慢了速度:
“不着急,咱们今天又不是只编这一个,且有的忙呢。”
太阳渐渐升起来了,方梨栀将手中最后一根枝条用力穿入折断,随后将编好的竹壳,放在早就清理好的地面上。
待编完内侧的竹壳,她擦了擦汗,便招呼几个孩子,将晾干的竹叶拿过来,一片片细心铺匀,直到将竹条全部遮盖,这才小心的,将外层竹条紧紧压在竹叶上,用一根尖锐的竹条从上到下穿入。
再剪去多余的竹叶,又仔细的用竹条将四周固定好,将最底层的竹盖锁边,如此,一顶简易的斗笠便编好了。
看着这具青斗笠,方梨栀有些不太满意,因为缺少必要工具的缘故,这顶斗笠并不算很漂亮,但落在几个孩子眼中,则显得十分好看。
几人惊叹着,都想抚摸这顶竹斗笠,神色间小心翼翼,好像这是什么宝贝一样。
待她捧着水从斗笠四面撒过,内里却丝毫不湿的时候,这顶斗笠在他们眼中,又成了实用的遮雨器物,以后再也不用担心雨中行走,淋湿了头部得风寒了。
方梨栀编织出来的成品,让孩子们信心大增,很快又伐来五根竹子,两个小的用镰刀劈开,芝姐儿心细,负责打磨竹篾。
方梨栀做了最轻松的清洗竹叶,煮晒竹叶的工作,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四人围成一团,开始手把手学习编织竹斗笠。
时间过的飞快,三个孩子由生疏,渐渐变得熟络,速度也更快了,脚下的斗笠看着也颇得章法,方梨栀数了数,连同她昨夜编好的竹盖,今早加了绿竹叶,足足有十几个之多。
瞧着天又开始阴了,方梨栀便叫孩子们停手,多砍几根竹子回来,劈成的竹丝,细细刮过放在一旁备用。
七月天,孩子面,说变就变。
早上红彤彤的日头,一片阴云过后,便不见了踪迹,取而代之的是滚滚乌云,和烈烈狂风。
不多时,豆大的雨点儿,噼里啪啦的打在山壁上,雨越下越大,方梨栀看着雨幕,心里估摸着时机已到,便按照先前商议好的,带着芝姐儿扎紧裤腿,带好竹斗笠,怀里担着十四五个斗笠和那把蒲扇,就冲进了雨幕中。
山路泥泞不堪,雨幕绵延不绝,方梨栀和小丫头走的艰难,也就没有瞧见:
远处的山壁后,满脸堆笑的孙氏,正扯着一个尖嘴猴腮,眼珠乱转的精瘦汉子,手指朝着青松青阳两兄弟所在的位置,比划着讨价还价,脸上全是贪婪之色。
走了也不知多久,终于看见零星的村子,方梨栀扶着一棵大树稳住身形,将气喘匀了,慢慢朝那村落靠近。
哪知刚走到村前的土路上,就被两个巡逻的壮汉给瞧见了,两人站在一个草搭的棚子下,毫不客气的扬起手中的农具,一脸警惕的喝问道:
“你们是流民?那你们该去官府安置,为何来我们甘泉村?赶紧走赶紧走………”
看样子,这便是村里安排的,防止流民误入的青壮了,方梨栀见状,不慌不忙的理了理裤脚泥泞,停住脚步,从怀里掏出一个竹斗笠说:
“两位不必惊慌,我们身后没人跟着,就我们两个弱女子。
此番前来,是想讨口水喝,连连暴雨,山中连口干净的水也难寻了,借着这防雨的斗笠,我们这才大着胆子过来。”
顿了顿,方梨栀将手里的竹斗笠,朝着那茅草棚子扔了两顶过去,又说:
“这是给两位的谢礼,它能防雨防虫,眼下正是适宜佩戴的时候,还请两位大哥行个方便。”
两人惊疑不定的捡起斗笠,仔细打量着方梨栀和她身后的半大小姑娘,见她们裤脚都湿了,可发髻还是干爽的,便信了几分。
其中一个将斗笠伸出草棚外,待雨水冲刷后,拿回来一看,真是奇了,斗笠下的手竟然干爽依旧!
这可真是个好东西,又实用又好看,平日里雨小些,便能戴着它下地干活,这能省却多少功夫?也不用担心淋湿雨水伤寒高热了!
两兄弟瞧着手里的竹斗笠,又看了看草棚外的大雨,顿时对这斗笠爱不释手。
再看这密密麻麻的竹条,显然是很费功夫的,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见了一丝不忍。
“那什么,你们身后真没跟人?”
“没有,我们只是来讨口水喝,待雨停了,就要上宣城落籍……”
方梨栀如实以告,两人闻言皆松了松神色,先前开口的那人便道:
“那你们先进来避避雨,我叫人送罐子热水来。
先说好了,喝完不许进村,老村长不许外人进来。”
方梨栀欣喜的点点头,便和小丫头一起快步来到了草棚,在边上避雨,另一个壮汉吹了声口哨,大喊了一句,“栓子,送罐子热水来!”
很快,一个半大小子顶着一张硕大的荷叶子,提着一罐子热水,赤着脚就跑了过来。
那汉子揭开盖子一看,道了声好巧,原来是刚烧开的热水,便从边上拿了两个碗递给方梨栀。
方梨栀接过碗道谢,从陶罐里倒出热水吹气,趁着这功夫,又将怀里的斗笠送出一顶,专给这送水的少年。
“辛苦你跑一趟了,荷叶虽大却容易破,以后便戴这顶竹编的斗笠,过雨之后细心晾干,用上十年八年不成问题!”
那少年看了一眼自己的父亲,见父亲点头,这才接过,左看右看,一脸新奇。
一连得了两顶斗笠,汉子便有些不好意思了,也不急着赶人,倒是指着这竹斗笠问起来:
“此物颇为费时吧?我张大牛县城都去过好些回了,竟没有见过这样巧的物件儿,娘子好一双巧手!
编了这些好物件,娘子可愿意再卖些?”
顿了顿,这汉子又接着叹息道:
“如今这暴雨越发的厉害,想必家家户户都出不了门,有了这东西,雨势不减,也可去地里查看庄稼。
娘子若愿意卖的话,买也使得,用粮食换也使得……”
方梨栀等的就是这句话,当下便放下碗答复道:
“当然能卖,若要买的话,便便宜些,十五个铜钱即可。
能用粮食换,那自然更好……”
只要十五个铜钱,就能买上这样一顶结实的竹盖,若是细心保管,说不定能用十年!
两人没想到这么便宜,都吃了一惊,要知道贵人们防水的雨盖,一张就得三四两银子!而且听说,并不怎么结实耐用……
方梨栀瞧着两人的神色,估摸着自己是说的低了,便道:
“这是看两位大哥的面子,若是到了宣城,我可不止卖这个数儿……”
两人会意,连忙道谢,不用方梨栀开口,便叫自家小子,将这些竹盖都抱起,先送给村里相熟的人家看,可买可换总要先弄到手。不然这小娘子一走,以后上哪儿买去?
难不成还和以前一样顶着荷叶子跑?
得了一顶宝贝的栓子,自觉占了方梨栀十五个大钱的便宜,立刻拍着胸脯点头道:
“婶子,都交给我吧,保准把钱和东西给你带回来,只怕这些还不够分哩!”
方梨栀便将自己怀里的斗笠,连同小丫头带着的,都一同交给了这半大小子。
宣城古来富庶,历年朝廷多在这一代安置灾民,对他们来说,哪几年没有灾民?
倒也不至于去占流民的便宜,左右十几个铜板的事,何必再去欺负这些可怜人,平白污了村子的名声。
是以方梨栀很放心的将东西交给对方,两个汉子见这小娘子虽狼狈困顿,却丝毫不见迟疑之色,是个果断之人,眼中都闪过一抹赞赏。
雨水还在不停下,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草棚子里喝水的张大牛张二牛两兄弟,戴着斗笠左摸右摸,就是在棚子里,也不肯摘下斗笠,显然庄户人家对这顶实用的竹盖,实在是喜欢的紧。
但令方梨栀没想到的是,这斗笠不仅幸运的卖出去了,更是引得许多人顶着荷叶子,冒雨前来询问。
眼见着乌泱泱的人,都顶着烂荷叶子朝这边跑了过来,就连老村长也惊动了,两兄弟暗道一声不妙!
最好的法子,就是等山洪平息了,立刻去最近的宣城落籍讨生活,尽量将几个孩子都安顿下来,再四处打听赵青山的踪迹。
山壁旁,最大的赵芝一抹眼泪,就要朝雨里追过去,方梨栀赶紧一把将她拽住,
“别去,雨还是太大,追出去也未必找得到,万一淋久了雨,病了更遭殃。”
十二岁的芝姐儿气愤的望着雨水,眼里都是泪,“难道就这么算了?嫂嫂,那我们明日吃什么?”
方梨栀望着粗粗细细的雨幕,心中忧愁,却没有表现出来,只低声安慰道:
“芝姐儿放宽心,嫂嫂腰间还缝了些碎银,等明日到了宣城,咱们吃饼可好?”
三姐弟的脑袋一齐望向方梨栀,眼睛都亮了起来,最小的赵青阳吞了吞口水,破涕为笑,扒拉着破担子问:
“真的吗嫂嫂?明日能吃饼子?”
方梨栀笑着点点头,又将他头上的雨水拂去,“当然是真的,嫂嫂何时骗过你们?”
将地上的菜刀捡了起来,方梨栀慢慢走向山涧边缘,伸直了手臂,费力的将边上被雨水打湿的细竹子握拢,捉住绿竹从根部砍了下去。
“但今晚咱们可得费点功夫了,来帮嫂嫂砍几根青竹,咱们编几个竹盖,先防雨水……”
几个孩子毕竟还小,一听还有银子便稍稍放心了些,注意力顿时被一吃饼这几个字眼给吸引了,暂时忘记了困顿的处境,连忙帮着砍细竹。
夏日的暴雨来的快,去的也快,方梨栀摸了摸空空如也的腰间,微不可查的叹了一口气。
方才她说谎了,她哪里有什么碎银子,只是哄着几个落单的孩子罢了。
雨水滴滴答答,三个孩子很懂事,听话的够着崖间口,一边避雨,一边奋力将边上的竹子砍了不少。
方梨栀将这些青色的竹子破开,分做几个粗细不均的小堆,在孩子们好奇的目光下,开始将青色的竹条细细劈好打篾。
微风连同竹叶上的雨水,一同吹进山涧里,火折子上的火苗跳个不停,方梨栀干脆吹灭珍惜的火种,凑到最外侧的山壁,就着微微发亮的月光,手指翻飞。
编竹盖这种最简单的技艺,从前的方梨栀也不知做过多少回了,闭着眼睛,她都能摸索着将双层竹盖编好。
夜渐渐深了,雨水打在岩壁上噼啪作响,孩子们又累又饿,终于困的熬不住,带着不安与警惕睡着了。
微风轻拂,满山竹枝摇曳,碧绿的叶脉,晃的人的视线也随着竹叶一摇一摆,四野除了雨声,静的可怕。
方梨栀理着脑海中纷乱的思绪,终于认清了自己穿越的事实。与此同时,心中开始谋划:
她作为华夏非遗竹编传承人,虽说穿成了一个寡妇,可滚下竹海之后,本该命绝,如今却阴差阳错保住了命,这可真是上天垂怜!
既然已经成了逃荒路上的寡妇,用了人家的身体,那她就得担起这具身子的责任。
明日天亮,她就要用这随处可见的绿竹子,在宣城落籍分地!有技艺傍身,何愁活路,日后,说不定还能将这非遗技艺发扬光大呢!
不多时,雨歇云出,山野渐明,月亮从厚厚的云层中游了出来,薄如轻纱的月光撒进山涧之中,方梨栀手上的动作也越来越快,地上堆积的绿竹盖也渐渐多了起来。
天边渐露光亮,山涧中,孩子们睡眼惺忪,都做了一夜噩梦,个个脸色苍白。
方梨栀朝他们招了招手,随手割了一把灯心草,编了把夏日送风的蒲扇,一边给几个孩子扇着,一边指着地上的竹条堆说:
“现下天亮了,你们几个可愿意学嫂嫂的手艺,多编几个竹斗笠?嫂嫂打算用这些竹笠先换些热汤水……”
几个孩子做了一夜噩梦,无不应允,方梨栀先指挥两个小子拿着劈柴刀,砍下了五根稍细的竹子,自己又示范了一番,如何打理多余的枝叶。
幸亏选的竹子都不粗,她咬着牙用力破开了竹筒,仔细的将竹子劈成小根,仔细打磨成条。
随后又吩咐芝姐儿,就着残余的火烬生火,另找出一个坑坑洼洼的陶钹来煮水。
两个小的则去选些宽大完好的竹叶清洗,待洗好后,便将竹叶投入滚水中煮一遍,随后小心捞出,铺好晾晒在一旁。
做完这些,方梨栀则开始就着细坯编织外层,根根竹条在她的手上翻转弯折,左右穿梭,不一会儿就初具雏形。
几个孩子眼都不敢错,一动不动的盯着,生怕漏掉一丁点细节,方梨栀看的好笑,便特意放慢了速度:
“不着急,咱们今天又不是只编这一个,且有的忙呢。”
太阳渐渐升起来了,方梨栀将手中最后一根枝条用力穿入折断,随后将编好的竹壳,放在早就清理好的地面上。
待编完内侧的竹壳,她擦了擦汗,便招呼几个孩子,将晾干的竹叶拿过来,一片片细心铺匀,直到将竹条全部遮盖,这才小心的,将外层竹条紧紧压在竹叶上,用一根尖锐的竹条从上到下穿入。
再剪去多余的竹叶,又仔细的用竹条将四周固定好,将最底层的竹盖锁边,如此,一顶简易的斗笠便编好了。
看着这具青斗笠,方梨栀有些不太满意,因为缺少必要工具的缘故,这顶斗笠并不算很漂亮,但落在几个孩子眼中,则显得十分好看。
几人惊叹着,都想抚摸这顶竹斗笠,神色间小心翼翼,好像这是什么宝贝一样。
待她捧着水从斗笠四面撒过,内里却丝毫不湿的时候,这顶斗笠在他们眼中,又成了实用的遮雨器物,以后再也不用担心雨中行走,淋湿了头部得风寒了。
方梨栀编织出来的成品,让孩子们信心大增,很快又伐来五根竹子,两个小的用镰刀劈开,芝姐儿心细,负责打磨竹篾。
方梨栀做了最轻松的清洗竹叶,煮晒竹叶的工作,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四人围成一团,开始手把手学习编织竹斗笠。
时间过的飞快,三个孩子由生疏,渐渐变得熟络,速度也更快了,脚下的斗笠看着也颇得章法,方梨栀数了数,连同她昨夜编好的竹盖,今早加了绿竹叶,足足有十几个之多。
瞧着天又开始阴了,方梨栀便叫孩子们停手,多砍几根竹子回来,劈成的竹丝,细细刮过放在一旁备用。
七月天,孩子面,说变就变。
早上红彤彤的日头,一片阴云过后,便不见了踪迹,取而代之的是滚滚乌云,和烈烈狂风。
不多时,豆大的雨点儿,噼里啪啦的打在山壁上,雨越下越大,方梨栀看着雨幕,心里估摸着时机已到,便按照先前商议好的,带着芝姐儿扎紧裤腿,带好竹斗笠,怀里担着十四五个斗笠和那把蒲扇,就冲进了雨幕中。
山路泥泞不堪,雨幕绵延不绝,方梨栀和小丫头走的艰难,也就没有瞧见:
远处的山壁后,满脸堆笑的孙氏,正扯着一个尖嘴猴腮,眼珠乱转的精瘦汉子,手指朝着青松青阳两兄弟所在的位置,比划着讨价还价,脸上全是贪婪之色。
走了也不知多久,终于看见零星的村子,方梨栀扶着一棵大树稳住身形,将气喘匀了,慢慢朝那村落靠近。
哪知刚走到村前的土路上,就被两个巡逻的壮汉给瞧见了,两人站在一个草搭的棚子下,毫不客气的扬起手中的农具,一脸警惕的喝问道:
“你们是流民?那你们该去官府安置,为何来我们甘泉村?赶紧走赶紧走………”
看样子,这便是村里安排的,防止流民误入的青壮了,方梨栀见状,不慌不忙的理了理裤脚泥泞,停住脚步,从怀里掏出一个竹斗笠说:
“两位不必惊慌,我们身后没人跟着,就我们两个弱女子。
此番前来,是想讨口水喝,连连暴雨,山中连口干净的水也难寻了,借着这防雨的斗笠,我们这才大着胆子过来。”
顿了顿,方梨栀将手里的竹斗笠,朝着那茅草棚子扔了两顶过去,又说:
“这是给两位的谢礼,它能防雨防虫,眼下正是适宜佩戴的时候,还请两位大哥行个方便。”
两人惊疑不定的捡起斗笠,仔细打量着方梨栀和她身后的半大小姑娘,见她们裤脚都湿了,可发髻还是干爽的,便信了几分。
其中一个将斗笠伸出草棚外,待雨水冲刷后,拿回来一看,真是奇了,斗笠下的手竟然干爽依旧!
这可真是个好东西,又实用又好看,平日里雨小些,便能戴着它下地干活,这能省却多少功夫?也不用担心淋湿雨水伤寒高热了!
两兄弟瞧着手里的竹斗笠,又看了看草棚外的大雨,顿时对这斗笠爱不释手。
再看这密密麻麻的竹条,显然是很费功夫的,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见了一丝不忍。
“那什么,你们身后真没跟人?”
“没有,我们只是来讨口水喝,待雨停了,就要上宣城落籍……”
方梨栀如实以告,两人闻言皆松了松神色,先前开口的那人便道:
“那你们先进来避避雨,我叫人送罐子热水来。
先说好了,喝完不许进村,老村长不许外人进来。”
方梨栀欣喜的点点头,便和小丫头一起快步来到了草棚,在边上避雨,另一个壮汉吹了声口哨,大喊了一句,“栓子,送罐子热水来!”
很快,一个半大小子顶着一张硕大的荷叶子,提着一罐子热水,赤着脚就跑了过来。
那汉子揭开盖子一看,道了声好巧,原来是刚烧开的热水,便从边上拿了两个碗递给方梨栀。
方梨栀接过碗道谢,从陶罐里倒出热水吹气,趁着这功夫,又将怀里的斗笠送出一顶,专给这送水的少年。
“辛苦你跑一趟了,荷叶虽大却容易破,以后便戴这顶竹编的斗笠,过雨之后细心晾干,用上十年八年不成问题!”
那少年看了一眼自己的父亲,见父亲点头,这才接过,左看右看,一脸新奇。
一连得了两顶斗笠,汉子便有些不好意思了,也不急着赶人,倒是指着这竹斗笠问起来:
“此物颇为费时吧?我张大牛县城都去过好些回了,竟没有见过这样巧的物件儿,娘子好一双巧手!
编了这些好物件,娘子可愿意再卖些?”
顿了顿,这汉子又接着叹息道:
“如今这暴雨越发的厉害,想必家家户户都出不了门,有了这东西,雨势不减,也可去地里查看庄稼。
娘子若愿意卖的话,买也使得,用粮食换也使得……”
方梨栀等的就是这句话,当下便放下碗答复道:
“当然能卖,若要买的话,便便宜些,十五个铜钱即可。
能用粮食换,那自然更好……”
只要十五个铜钱,就能买上这样一顶结实的竹盖,若是细心保管,说不定能用十年!
两人没想到这么便宜,都吃了一惊,要知道贵人们防水的雨盖,一张就得三四两银子!而且听说,并不怎么结实耐用……
方梨栀瞧着两人的神色,估摸着自己是说的低了,便道:
“这是看两位大哥的面子,若是到了宣城,我可不止卖这个数儿……”
两人会意,连忙道谢,不用方梨栀开口,便叫自家小子,将这些竹盖都抱起,先送给村里相熟的人家看,可买可换总要先弄到手。不然这小娘子一走,以后上哪儿买去?
难不成还和以前一样顶着荷叶子跑?
得了一顶宝贝的栓子,自觉占了方梨栀十五个大钱的便宜,立刻拍着胸脯点头道:
“婶子,都交给我吧,保准把钱和东西给你带回来,只怕这些还不够分哩!”
方梨栀便将自己怀里的斗笠,连同小丫头带着的,都一同交给了这半大小子。
宣城古来富庶,历年朝廷多在这一代安置灾民,对他们来说,哪几年没有灾民?
倒也不至于去占流民的便宜,左右十几个铜板的事,何必再去欺负这些可怜人,平白污了村子的名声。
是以方梨栀很放心的将东西交给对方,两个汉子见这小娘子虽狼狈困顿,却丝毫不见迟疑之色,是个果断之人,眼中都闪过一抹赞赏。
雨水还在不停下,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草棚子里喝水的张大牛张二牛两兄弟,戴着斗笠左摸右摸,就是在棚子里,也不肯摘下斗笠,显然庄户人家对这顶实用的竹盖,实在是喜欢的紧。
但令方梨栀没想到的是,这斗笠不仅幸运的卖出去了,更是引得许多人顶着荷叶子,冒雨前来询问。
眼见着乌泱泱的人,都顶着烂荷叶子朝这边跑了过来,就连老村长也惊动了,两兄弟暗道一声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