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荔最终还是答应了裴适的要求,还是在他稍显惊讶的目光里。
这一次,裴适究竟没看出来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秋月看到气氛不对,连忙让丫鬟将饭菜拿去小厨房重热一遍,并让小厮将采香关进柴房。
至于采莲,秋月则是按着未来夫人的吩咐,将她放了。
采莲对沈荔将她从裴适手中放过感激至极,磕了好几个头乞求将她留在西跨院,“只要姑娘留下我,我做什么都愿意。一分工钱奴婢也不要。”
裴适看出她的打算,冷冷说道,“为恩忘主的奴婢,留下只是隐患。”
采莲只觉得一盆冷水泼到她头上,一时动弹不得,可她为着不让孟大人的“调虎离山”之计成功,为着报答裴适从前对她一家人的救护,她已经无路可走。
她只能留在这里了。
采莲又感激地看向沈荔。
沈荔自诩不是一个圣人,她与采莲素不相识,并没有非救不可的道理。
只是一想到裴适将她辛苦多日抄写的话本藏了起来,她就生气。
裴青禾说过她两日就要走,可不知为何,青禾这几日也没来找她。
她想出去见青禾一趟也不行。
沈荔忽然觉得,将采莲留在她身边,也能时不时碍某人的眼。
采莲最终留了下来。
她发誓,她一定做好一个奴婢的本分,不对裴公子有一丝一缕的“不妥”的想法。
毕竟是素未谋面的沈姑娘救了她。
饭菜已经重新热好,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八仙桌上。
裴适洗干净手,用筷子夹起一个梅花香饼放到沈荔面前的青花折枝墩碗中:“这是太和楼新出的梅花香饼,清晨从后山最好的梅花树上采摘制成的。”
“采摘梅花可辛苦?”
“不辛苦。”
“种梅花树可辛苦?”
种梅花树不是个轻松活。
梅花树更喜欢暖和的地域,至于在严寒冰冷的地方,诸如陵州城这种地方,养育梅花树难上加难。
后山长了上百棵梅花树,每一树都有一人专门照看,可活下来并冒出花瓣的梅花树少之又少。
至于西跨院长着的一树梅花,不过开了几日,就已经开始缩着花苞,不愿再绽开。
“辛苦。” 裴适淡淡答道。
他答得简单而短促。
沈荔迫切想知道他要将面具隐藏多久,才愿意与她展示。
桌上摆满了她喜欢吃的饭菜,可她却毫无食欲,有一搭没一搭地慢慢吃着饭。
裴适不吃,静静看着她,时不时的夹菜,放到她饭碗里。
采莲立在门外,听到里面的对话,差点质疑自己是不是跟错了人……沈姑娘竟然冷落她的恩人。
这一顿饭用的无比冷清,冬芜站在一旁布菜时,只觉得屋子里冰冷而僵硬,也不知姑娘和公子究竟有什么矛盾,难道是公子吃醋了?
好像是沈姑娘无所直觉。
冬芜暗暗在心中叹了一口气。待用完膳,冬芜支使几个侍女撤下饭菜,找秋月帮她做一阵子活计。
沈荔漱了口,就看到屋内一空,只剩下裴适一人。
“我抄的话本不见了,昨日都还好好在书案上。” 沈荔直接了当问道。
在书房给她簪发时,她还见到话本明晃晃地放在书桌上。不过离开一个时辰而已,再唤丫鬟拿来时,一连五个侍女都说没看到。就连秋月和冬芜也称话本不见了,怎么找也找不到。
秋月和冬芜商量过后,深深觉得她们可不能当着她的面捧着一堆灰烬,否则沈姑娘该多么难过。这样的事情,合当公子自己……哄……才是。
裴适右眼皮跳了三下,他难道要将自己吃醋孟然的事情告诉她吗?
当然不可!
裴适倚着博古架,敛眉镇定说道,“被风吹到哪里去了。”
怕她生气,又朝她走近说道,“青禾早在几日已经回家了,她让我告诉你不要难过。她要攒够了银子,肯定会回来的。”
沈荔知道青禾虽是这么说,可心里已经猜到青禾不再回来了,但她心里却还是希冀着她回的是国公府的家,因此她不死心地问道,“回哪个家?”
“回远方的家。”
裴适选择将真相告诉她,“你们关系亲近,我想你早就知道她并非我们这里的人。”
他虽不是国公府的亲生儿子,但早就猜到裴青禾并非他的亲生妹妹。
国公夫妇的亲生儿子与女儿,早就在对抗匈奴时战死疆场了,如今只剩下一个独子在道观里当着道士。
因此,对于他和裴青禾的冒充,非但不质疑,且还当作亲生儿女看着。
裴青禾初时还收敛个性,到后来索性不装了,每日耍刀弄枪,在外四处游荡,甚至独身一人跑去赌场和青楼看热闹。
直到有一次,听到裴青禾奇怪的喃喃自语,让他起了疑心。于是他吩咐亲随时时盯着,并请道士解惑,那道士闻言沉默,过了一晌告诉他:“至亲非亲,至爱非爱。不是时人,胜过今人。虽远而来,其心粹然。”
沈荔怔怔地望着裴适。
裴青禾最是喜欢看话本,却没想到她这么早离开,可她还未将话本交给她。
“说起难过的人,这人应当是虞临渊,二人早就生了情意。” 裴适说道,“可青禾的性子洒脱,她悄悄离去,只留了一封信和一盒子的手工物件。”
虞临渊看到空荡荡的屋子后,却也没心思给裴适针灸,他在整个府上找了一遍又一遍,结果什么都没看到。
只在裴青禾屋子里见到一封书信和一个大箱子。
这是裴青禾留给他的所有物。
虞临渊不吃不喝了两日,直到裴适将刀架在脖子上,他才开口问道,“她不喜欢我吗?”
“若是不喜欢你,留给你这些做什么?”
“她要是喜欢我,为什么只留给我这些?为什么她要屋子里所有的东西都扔在了悬崖下?为什么不告诉她要离开了?她明明知道我喜欢她!”
虞临渊无声地嘶吼着,胡子拉碴的模样让虞羡也看不下去,“大哥,青禾姐回家了你该开心才是。她一个人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待这么多年,肯定很想很家。你看信中说她从前生活的地方太平无比,没有战争。我们应当青禾姐姐高兴才是。”
“你个缺心眼的。” 虞临渊听到虞羡的话,踢了他一脚要赶他走。
裴适忍着腿上的痛,听着虞临渊在他面前的一顿哭诉,才放下了心。
虞临渊从小到大专情而如一,不过每次情愫渐渐升起没多久,他和那女子总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境况而两地分隔。
时隔多年,当虞临渊大胆喜欢裴青禾时,为着两人不分开,他将裴青禾的情况了解的明明白白。两人实在是最佳伴侣,虞临渊自觉自己不会同戏本里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一般,再落得个天人永别的下场。
于是他选择信誓旦旦地走向裴青禾,两人如同所有话本中最愉悦人心的开口一般默契,可是突然有一刻,他和裴青禾两人的感情像是被树刮坏的风筝,七零八落,零零碎碎,再也修复不得。
裴青禾再也回不来了。
虞临渊如是想着。
不过当他不小心看到点珠递给他的手札本时,虞临渊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同盟。
裴适接过手扎本时,从第一页翻看到最后一页,直到看到每一页都完完整整,没被人撕掉。
虞临渊可从没见他对哪个女子始终如一过,竟还将两人发生的一切特意记录在手札本上,但是想到点珠拿着手扎本的瞬间明亮的眼神,他提醒道,“点珠还看过,不过她主动给我,让我将手扎本交给你。”
在虞临渊心里,点珠简直缺爱到极点。
她从别人那里得到一点爱,甚至于看到一点爱,都想着归自己所有。
点珠从前看到裴适分外不屑,但也不知哪次之后,又发生什么事情,看裴适时,整个眼神都系在他的身上。
他给裴适针灸时,点珠就在一旁候着。便是裴适让她出去,点珠也会温柔走开在屋外候半个时辰,并在针灸结束后准备一桌饭菜。
同妻子一般殷勤而周到。
裴适深受点珠的困扰,因此在虞府只待了五日,不等双腿痊愈,便早早离开了。
要数这天下谁最想让他与点珠成亲,莫过于宫中殿堂最高的那位了。
皇帝赵贞同他父亲一样,一面利用他,一面又怕他成长起来,从此之后不听皇命,扶持太子上位。
太子赵享却和他的父亲有诸多不同的意见。
太子年纪尚幼时,皇帝赵贞出了一个问题考验他的长子,这问题便是皇帝赵贞不为亲母所喜,欲放长长的鱼饵让他的亲生弟弟,也就是如今的燕王赵亨上钩。
赵享却答,“孩儿年幼,但倘若是儿臣处理此事,那儿臣会给母亲分析利弊,将弟弟放在京城,许诺一个有名无实的官。”
皇帝赵贞摇摇头,“孩子你还小,倘若你未来成了帝王,此种行为在臣子眼中不过是懦弱之为。”
“儿臣只有这么一个亲弟弟。那儿臣在年少时,便想尽办法与母亲冰释前嫌,找德高望重、光明磊落的先生给弟弟授学。”
皇帝赵贞仍是摇头,他看着这个未来懦弱的太子极其担忧,最后,他告诉年幼的太子拔苗助长的故事,并告诉长子赵享,“人有所好,以好诱之无不取。人有所惧,以惧迫之无不纳。倘若遇到这样夺权的对手,只需长久诱之,待到最后一网打尽。”
赵享听到这话,看着同他一般大却身子瘦弱的裴适,陷入了沉思。
他和父亲不一样,他会是一个好君王。
这一次,裴适究竟没看出来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秋月看到气氛不对,连忙让丫鬟将饭菜拿去小厨房重热一遍,并让小厮将采香关进柴房。
至于采莲,秋月则是按着未来夫人的吩咐,将她放了。
采莲对沈荔将她从裴适手中放过感激至极,磕了好几个头乞求将她留在西跨院,“只要姑娘留下我,我做什么都愿意。一分工钱奴婢也不要。”
裴适看出她的打算,冷冷说道,“为恩忘主的奴婢,留下只是隐患。”
采莲只觉得一盆冷水泼到她头上,一时动弹不得,可她为着不让孟大人的“调虎离山”之计成功,为着报答裴适从前对她一家人的救护,她已经无路可走。
她只能留在这里了。
采莲又感激地看向沈荔。
沈荔自诩不是一个圣人,她与采莲素不相识,并没有非救不可的道理。
只是一想到裴适将她辛苦多日抄写的话本藏了起来,她就生气。
裴青禾说过她两日就要走,可不知为何,青禾这几日也没来找她。
她想出去见青禾一趟也不行。
沈荔忽然觉得,将采莲留在她身边,也能时不时碍某人的眼。
采莲最终留了下来。
她发誓,她一定做好一个奴婢的本分,不对裴公子有一丝一缕的“不妥”的想法。
毕竟是素未谋面的沈姑娘救了她。
饭菜已经重新热好,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八仙桌上。
裴适洗干净手,用筷子夹起一个梅花香饼放到沈荔面前的青花折枝墩碗中:“这是太和楼新出的梅花香饼,清晨从后山最好的梅花树上采摘制成的。”
“采摘梅花可辛苦?”
“不辛苦。”
“种梅花树可辛苦?”
种梅花树不是个轻松活。
梅花树更喜欢暖和的地域,至于在严寒冰冷的地方,诸如陵州城这种地方,养育梅花树难上加难。
后山长了上百棵梅花树,每一树都有一人专门照看,可活下来并冒出花瓣的梅花树少之又少。
至于西跨院长着的一树梅花,不过开了几日,就已经开始缩着花苞,不愿再绽开。
“辛苦。” 裴适淡淡答道。
他答得简单而短促。
沈荔迫切想知道他要将面具隐藏多久,才愿意与她展示。
桌上摆满了她喜欢吃的饭菜,可她却毫无食欲,有一搭没一搭地慢慢吃着饭。
裴适不吃,静静看着她,时不时的夹菜,放到她饭碗里。
采莲立在门外,听到里面的对话,差点质疑自己是不是跟错了人……沈姑娘竟然冷落她的恩人。
这一顿饭用的无比冷清,冬芜站在一旁布菜时,只觉得屋子里冰冷而僵硬,也不知姑娘和公子究竟有什么矛盾,难道是公子吃醋了?
好像是沈姑娘无所直觉。
冬芜暗暗在心中叹了一口气。待用完膳,冬芜支使几个侍女撤下饭菜,找秋月帮她做一阵子活计。
沈荔漱了口,就看到屋内一空,只剩下裴适一人。
“我抄的话本不见了,昨日都还好好在书案上。” 沈荔直接了当问道。
在书房给她簪发时,她还见到话本明晃晃地放在书桌上。不过离开一个时辰而已,再唤丫鬟拿来时,一连五个侍女都说没看到。就连秋月和冬芜也称话本不见了,怎么找也找不到。
秋月和冬芜商量过后,深深觉得她们可不能当着她的面捧着一堆灰烬,否则沈姑娘该多么难过。这样的事情,合当公子自己……哄……才是。
裴适右眼皮跳了三下,他难道要将自己吃醋孟然的事情告诉她吗?
当然不可!
裴适倚着博古架,敛眉镇定说道,“被风吹到哪里去了。”
怕她生气,又朝她走近说道,“青禾早在几日已经回家了,她让我告诉你不要难过。她要攒够了银子,肯定会回来的。”
沈荔知道青禾虽是这么说,可心里已经猜到青禾不再回来了,但她心里却还是希冀着她回的是国公府的家,因此她不死心地问道,“回哪个家?”
“回远方的家。”
裴适选择将真相告诉她,“你们关系亲近,我想你早就知道她并非我们这里的人。”
他虽不是国公府的亲生儿子,但早就猜到裴青禾并非他的亲生妹妹。
国公夫妇的亲生儿子与女儿,早就在对抗匈奴时战死疆场了,如今只剩下一个独子在道观里当着道士。
因此,对于他和裴青禾的冒充,非但不质疑,且还当作亲生儿女看着。
裴青禾初时还收敛个性,到后来索性不装了,每日耍刀弄枪,在外四处游荡,甚至独身一人跑去赌场和青楼看热闹。
直到有一次,听到裴青禾奇怪的喃喃自语,让他起了疑心。于是他吩咐亲随时时盯着,并请道士解惑,那道士闻言沉默,过了一晌告诉他:“至亲非亲,至爱非爱。不是时人,胜过今人。虽远而来,其心粹然。”
沈荔怔怔地望着裴适。
裴青禾最是喜欢看话本,却没想到她这么早离开,可她还未将话本交给她。
“说起难过的人,这人应当是虞临渊,二人早就生了情意。” 裴适说道,“可青禾的性子洒脱,她悄悄离去,只留了一封信和一盒子的手工物件。”
虞临渊看到空荡荡的屋子后,却也没心思给裴适针灸,他在整个府上找了一遍又一遍,结果什么都没看到。
只在裴青禾屋子里见到一封书信和一个大箱子。
这是裴青禾留给他的所有物。
虞临渊不吃不喝了两日,直到裴适将刀架在脖子上,他才开口问道,“她不喜欢我吗?”
“若是不喜欢你,留给你这些做什么?”
“她要是喜欢我,为什么只留给我这些?为什么她要屋子里所有的东西都扔在了悬崖下?为什么不告诉她要离开了?她明明知道我喜欢她!”
虞临渊无声地嘶吼着,胡子拉碴的模样让虞羡也看不下去,“大哥,青禾姐回家了你该开心才是。她一个人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待这么多年,肯定很想很家。你看信中说她从前生活的地方太平无比,没有战争。我们应当青禾姐姐高兴才是。”
“你个缺心眼的。” 虞临渊听到虞羡的话,踢了他一脚要赶他走。
裴适忍着腿上的痛,听着虞临渊在他面前的一顿哭诉,才放下了心。
虞临渊从小到大专情而如一,不过每次情愫渐渐升起没多久,他和那女子总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境况而两地分隔。
时隔多年,当虞临渊大胆喜欢裴青禾时,为着两人不分开,他将裴青禾的情况了解的明明白白。两人实在是最佳伴侣,虞临渊自觉自己不会同戏本里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一般,再落得个天人永别的下场。
于是他选择信誓旦旦地走向裴青禾,两人如同所有话本中最愉悦人心的开口一般默契,可是突然有一刻,他和裴青禾两人的感情像是被树刮坏的风筝,七零八落,零零碎碎,再也修复不得。
裴青禾再也回不来了。
虞临渊如是想着。
不过当他不小心看到点珠递给他的手札本时,虞临渊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同盟。
裴适接过手扎本时,从第一页翻看到最后一页,直到看到每一页都完完整整,没被人撕掉。
虞临渊可从没见他对哪个女子始终如一过,竟还将两人发生的一切特意记录在手札本上,但是想到点珠拿着手扎本的瞬间明亮的眼神,他提醒道,“点珠还看过,不过她主动给我,让我将手扎本交给你。”
在虞临渊心里,点珠简直缺爱到极点。
她从别人那里得到一点爱,甚至于看到一点爱,都想着归自己所有。
点珠从前看到裴适分外不屑,但也不知哪次之后,又发生什么事情,看裴适时,整个眼神都系在他的身上。
他给裴适针灸时,点珠就在一旁候着。便是裴适让她出去,点珠也会温柔走开在屋外候半个时辰,并在针灸结束后准备一桌饭菜。
同妻子一般殷勤而周到。
裴适深受点珠的困扰,因此在虞府只待了五日,不等双腿痊愈,便早早离开了。
要数这天下谁最想让他与点珠成亲,莫过于宫中殿堂最高的那位了。
皇帝赵贞同他父亲一样,一面利用他,一面又怕他成长起来,从此之后不听皇命,扶持太子上位。
太子赵享却和他的父亲有诸多不同的意见。
太子年纪尚幼时,皇帝赵贞出了一个问题考验他的长子,这问题便是皇帝赵贞不为亲母所喜,欲放长长的鱼饵让他的亲生弟弟,也就是如今的燕王赵亨上钩。
赵享却答,“孩儿年幼,但倘若是儿臣处理此事,那儿臣会给母亲分析利弊,将弟弟放在京城,许诺一个有名无实的官。”
皇帝赵贞摇摇头,“孩子你还小,倘若你未来成了帝王,此种行为在臣子眼中不过是懦弱之为。”
“儿臣只有这么一个亲弟弟。那儿臣在年少时,便想尽办法与母亲冰释前嫌,找德高望重、光明磊落的先生给弟弟授学。”
皇帝赵贞仍是摇头,他看着这个未来懦弱的太子极其担忧,最后,他告诉年幼的太子拔苗助长的故事,并告诉长子赵享,“人有所好,以好诱之无不取。人有所惧,以惧迫之无不纳。倘若遇到这样夺权的对手,只需长久诱之,待到最后一网打尽。”
赵享听到这话,看着同他一般大却身子瘦弱的裴适,陷入了沉思。
他和父亲不一样,他会是一个好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