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寅摆摆手:“朕没心情,那么苦的汤药,朕不想喝。”
赵玉梳也没有接着劝他,她知道,强人所难只会招来厌烦。
反正赵寅的大限也快了,这个时候,活得怎么舒心怎么来,她多顺着赵寅一些,赵寅死后她才能更舒服。
赵玉梳余光向案上飘去,看到了那色泽发暗的诏书,心中不禁一颤。
“父皇这是……”
“朕原本想下诏,但是一抬起笔,就觉得眼前一片灰暗,什么也看不清,手也发抖,哎,朕大概是真的老了吧,那帮老东西看朕老了,便开始撺掇废太子,真是急不可耐。”
赵玉梳贴心道:“父皇,您莫忧心,这样,您说,儿臣写,可好?”
“这……”
赵寅犹豫了,下诏之事,他还没准备好要不要让自己女儿干预,这当然不合规矩。
“父皇,儿臣是瞧着父皇劳累,所以才想代劳的,内容自然全是父皇的意思,事急从权,您若有顾虑,那儿臣便就退下了。”
赵玉梳眼中泛着波纹,全是对父亲的担忧。
“朝华,你这是说得哪的话,父皇怎会不信任你,如此,也好。”
万人之上是无边孤寂,赵寅身为皇帝,平日里也没什么人能说心里话,陆朝云一走,他便更没个知冷知热的人了,有时不免怅然,如今有个贴心的女儿在侧,为他排忧解难,也算是一件好事。
赵玉梳大喜,拿起笔蘸墨,跃跃欲试道:“那父皇您说,儿臣写,待儿臣写完了,再给您过目。”
赵寅说,赵玉梳写,这个画面何其温馨,与冰冷的皇宫格格不入,赵寅亦能感受到一丝丝温暖。
赵玉梳听话写着,不敢错漏一个字。
她才将手伸向诏书,一开始自然越快取得赵寅的信任越好,后面慢慢来,万事不可一蹴而就。
她写着写着,发现这并不是废太子的诏书,她有些微微失望。
虽然不知道那帮朝臣为何要煽动赵寅废太子,但此事于她也是有利的,她本以为,赵寅真的会尽快废掉赵洵呢。
因为在她的印象里,赵寅与赵洵并不是多亲密的父子。
赵寅从不贴身养自己的孩子,与这些个皇子的感情都差不多,当初他立赵洵为太子,主要是因为那个时候陆朝云正得盛宠,赵洵又在众皇子中排行第三,前两个皇子夭折,他便是长子,平日里又无行差踏错,种种原因之下,他才被暂定为太子。
而这个时候朝臣施压,赵寅为何还在犹豫,赵玉梳在想,他父皇到底在犹豫什么?
难道是因为他对陆朝云余情未了,因为愧疚,才迟迟不废她的儿子?
还是怕太快废太子导致朝廷不稳?
还是与众朝臣对着干,咽不下这口气?
又或是不愿意接受自己终将死亡的事实?
从古至今皇帝历来都是迷信长生的,即便站到了人族的最高位置,也是个凡人,也有凡人的欲望,求仙问道无可避免,毕竟谁都不想撇下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和金钱撒手而去,可能她父皇也不能幸免。
可能是所有原因都有吧,赵玉梳想。
不过她很快便就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废立太子毕竟是国之大事,急不来,急不来。
反正现在赵寅都同意她插手诏书了,这便是个好的象征,等赵寅卧床不起的时候,谁是太子还不是她朝华公主一句话的事。
赵玉梳顺利地写完了诏书,拿给赵寅看,赵寅摸着胡子夸赞她聪慧,字写的娟秀工整,简直不输自己。
赵玉梳便又对着赵寅奉承了一番,退出了承恩殿。
出了承恩殿,她深呼一口气,抬起头看着天空,阳光正好。
时间还早,她也该去看看小十一,这孩子刚没了母后,还不定怎么伤心呢。
他还未封王,所以依旧住在宫里,赵玉梳见他也方便。
赵玉梳来了藏春宫,却不见赵昀,询问宫人后,这才知道赵昀去了马场,赵玉梳只觉得弟弟大了,竟也这般闲不住。
见天色还早,她闲来无事,便在殿中坐着等她,午后,赵昀便回了。
一晃数年,十一皇子赵昀已成了少年模样,他的脸上褪去了婴儿肥,取而代之的是硬朗的轮廓,和清瘦的身形。
赵昀一进来,赵玉梳便迎上来,仔细看着他,欣然道:“几日不见,都比我高了。”
赵昀看到赵玉梳也很开心:“阿姊,你可算来看我了。”
然后望了望赵玉梳身后:“阿姊,姐夫呢,他怎么没来?”
“我这次入宫匆忙,他又不与我住在一处,故而没唤他来。”
赵昀有那么一瞬间的失望,赵玉梳敏锐地察觉到了。
“怎么,就这么想你姐夫吗?姐姐可是会吃醋的哦。”
赵昀驳道:“我还是最想阿姊了,想姐夫,是因为他是姐姐的丈夫。”
“你这孩子,真会说话,这一点倒是随我,过来坐吧,别站着。”
一坐下,赵玉梳便察觉到了赵昀身上的异样,她盯着赵昀的左膝盖,询问道:“这伤是怎么弄的?怎么伤成这样?”
赵昀见赵玉梳发现了,急忙将左腿往里缩,可是没什么用,赵玉梳都已经看到了。
“别躲,发生了什么事,跟姐姐说,姐姐为你做主!”
“阿姊,我真的没事,一点小伤而已,已经不疼了。”
赵玉梳蹙眉道:“你这孩子,粗心大意的,这怎么能是小伤呢,这伤口还在流血,可有请太医来瞧过了?”
赵昀垂眸,摇摇头。
赵玉梳这下更急了,唤外面的人来:“白瓷,快去请太医!”
然后再度坐下,担忧地盯着他的伤口。
“阿姊,对不起,偏偏在你来的时候受伤,让你担心了。”
“你说什么傻话,受伤了就是应该让我知道啊,我可是你亲姐!我不知道谁知道,母后已经不在了,咱们姐弟三个更要相依为命啊。好在我来了,否则你这伤难道要一直这么挺下去!”
赵玉梳觉得奇怪,受伤了叫太医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赵昀智力正常,断然不是什么蠢笨之人,他为何一声不吭呢,这一点都不合理啊,她总觉得这事没那么简单,光天化日之下,谁敢让皇子受伤,是不要命了吗。
她温声细语道:“告诉姐姐,受伤了为什么不召太医?”
赵昀低下头,似是难以启齿。
赵玉梳知道他这是不方便说,便安抚道:“放心,姐姐你还信不过,我又不是草包,若是此事不能闹大,姐姐定烂在肚子里。”
赵昀见她如此说,也松了口,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我今天去了马场,遇见了三哥,本来那匹红鬃马是我先看上的,结果三哥硬是要抢,他逞强想要降伏那匹马,二话不说就骑了上去,刚开始还好好的,结果那马突然就发了狂,当时所有人都乱作一团,我本来想帮三哥来着,结果为了躲马蹄,摔了一跤,腿上就擦破了皮。”
“你呀,马都受惊了,还去管别人,再有这种情况,当然是先保住自己,再谈其他了。”
“阿姊,三哥近来心情很不好,脾气很差,父皇……是不是要废太子啊。”他说得小心翼翼。
赵玉梳面色有些变化,她问道:“朝臣欲废太子之事,你是从何处得知的?”
赵昀对她坦白:“我前几日面见父皇,走的时候,听承恩殿的宫人们说的,阿姊,我不是故意要偷听的,只是偶然听到。”
赵玉梳叮嘱他道:“兹事体大,切记不可妄言,以免祸从口出,知道吗?”
“阿姊,我明白,我现在还未及冠,明哲保身才是上策,我只管听你和姐夫的,三哥找我的茬,我也不与他计较。”
用俗话说,赵洵就是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了。
赵玉梳拍拍他的肩膀,欣慰道:“这就对了,我们十一果然聪明。”
……
后来几个月,赵寅的病不见好转,赵玉梳也愈发大胆,屡屡插手皇帝下诏,她从最开始的胆怯,已经习以为常了,最后她甚至敢趁着赵寅熟睡,模仿赵寅的笔迹,或是哄着赵寅,下一些不痛不痒的诏书。
赵寅用她用惯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次年三月,她总算等到了赵寅废太子的诏书,不过美中不足的是,诏书里他并没有改立赵昀为太子,而是选择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七皇子。
七皇子的生母只是一个小小的昭仪,他们母子在后宫中的存在感一向很弱,若不是赵寅欲立七皇子为皇太子,赵玉梳都快忘了这么一个人了,没有威胁又不起眼的人,总是很快被人们遗忘。
赵玉梳这个得天独厚的公主,连皇帝的旨意都敢插手,自然也没将这对不起眼的母子放在眼里,昭仪张氏性格懦弱,与她曾经打过几个照面,那人见了她就像老鼠见了猫,她连为难都觉得无趣,七皇子随了他生母,更是平庸,赵寅不知怎的将目光落到了他的身上。
不过赵玉梳写诏书的时候,只是愣了一下,并没有干涉赵寅的意思,而这道废太子的诏书,自从写好之后就一直封存在承恩殿,未示人。
那段时间,东宫安静地不符合常理,朝臣们废太子的声音此起彼伏,都在拿陆氏叛乱说事,而赵洵身上流着一半陆氏的血脉,不配为太子,可赵洵却毫无动作。
敌不动,我不动。赵玉梳见赵洵没有行动,她也放慢了动作,就当韬光养晦了,反正赵洵总有挺不住的一天。
如果他最后真的毫无动作也好,这样不废一兵一卒就完成了太子的更迭,没有流血,总归是好的。
终于,就在赵寅卧床不起的这一天半夜,赵洵觉得是时候了。
他犹如一只沉睡了多时的猛虎,一朝出山,亮出锋利的爪子,誓要挠出一点血来。
他带了几百名死士,还有隶属于东宫的上千护卫,自东宫倾巢而出,朝着承恩殿的方向进发。
这个在所有人看来一直懦弱无闻的太子,最终在他穷途末路的时候,用尽了他的所有力气最后一扑,意图谋反。
黑暗中的皇宫,有了点点声响。
萧裕一直暗中盯着东宫,赵洵的兵马还未出东宫的时候,他便已经察觉到了赵洵的意图,承天军人员众多,随时待命,区区几千的护卫和几百死士,对于身经百战的萧裕来说,不过尔尔。
当兵卒来报的时候,他一边打着哈欠,一边伸着懒腰,不屑道:“他也真会挑时候,大晚上的谋反,我睡得正香呢。”
然后慢悠悠地调兵遣将,叫士兵们拦住他,这次定要护驾成功。
然后又差人去公主府送信,告诉赵玉梳事态发展,她可能也要有所行动了。
赵玉梳的睡眠本来就浅,她总是如履薄冰,所以萧裕派人送密信来府上的时候,她直接从床上爬起来,穿戴好衣服,召送信的人来。
她快速浏览了一遍密信的内容,遂大喜。
“真是天助我也,一切都在我和子羡的设想之内,赵洵果然沉不住气了,我之前还一直担心呢,怕赵洵棋高一着,怕事情在意料之外,如此甚好,有子羡在,肯定能拦住他,这个时候,我一定要守在父皇床前,机不可失!”她一边开心一边念叨着。
“快,备马车,备好宫门的钥匙,即刻入宫!”
如今的皇宫对于赵玉梳来说畅通无阻。
一天十二个时辰,哪个时辰她都能进出自如,宫门钥匙在她这里,没人能拦得了她。
赵玉梳也没有接着劝他,她知道,强人所难只会招来厌烦。
反正赵寅的大限也快了,这个时候,活得怎么舒心怎么来,她多顺着赵寅一些,赵寅死后她才能更舒服。
赵玉梳余光向案上飘去,看到了那色泽发暗的诏书,心中不禁一颤。
“父皇这是……”
“朕原本想下诏,但是一抬起笔,就觉得眼前一片灰暗,什么也看不清,手也发抖,哎,朕大概是真的老了吧,那帮老东西看朕老了,便开始撺掇废太子,真是急不可耐。”
赵玉梳贴心道:“父皇,您莫忧心,这样,您说,儿臣写,可好?”
“这……”
赵寅犹豫了,下诏之事,他还没准备好要不要让自己女儿干预,这当然不合规矩。
“父皇,儿臣是瞧着父皇劳累,所以才想代劳的,内容自然全是父皇的意思,事急从权,您若有顾虑,那儿臣便就退下了。”
赵玉梳眼中泛着波纹,全是对父亲的担忧。
“朝华,你这是说得哪的话,父皇怎会不信任你,如此,也好。”
万人之上是无边孤寂,赵寅身为皇帝,平日里也没什么人能说心里话,陆朝云一走,他便更没个知冷知热的人了,有时不免怅然,如今有个贴心的女儿在侧,为他排忧解难,也算是一件好事。
赵玉梳大喜,拿起笔蘸墨,跃跃欲试道:“那父皇您说,儿臣写,待儿臣写完了,再给您过目。”
赵寅说,赵玉梳写,这个画面何其温馨,与冰冷的皇宫格格不入,赵寅亦能感受到一丝丝温暖。
赵玉梳听话写着,不敢错漏一个字。
她才将手伸向诏书,一开始自然越快取得赵寅的信任越好,后面慢慢来,万事不可一蹴而就。
她写着写着,发现这并不是废太子的诏书,她有些微微失望。
虽然不知道那帮朝臣为何要煽动赵寅废太子,但此事于她也是有利的,她本以为,赵寅真的会尽快废掉赵洵呢。
因为在她的印象里,赵寅与赵洵并不是多亲密的父子。
赵寅从不贴身养自己的孩子,与这些个皇子的感情都差不多,当初他立赵洵为太子,主要是因为那个时候陆朝云正得盛宠,赵洵又在众皇子中排行第三,前两个皇子夭折,他便是长子,平日里又无行差踏错,种种原因之下,他才被暂定为太子。
而这个时候朝臣施压,赵寅为何还在犹豫,赵玉梳在想,他父皇到底在犹豫什么?
难道是因为他对陆朝云余情未了,因为愧疚,才迟迟不废她的儿子?
还是怕太快废太子导致朝廷不稳?
还是与众朝臣对着干,咽不下这口气?
又或是不愿意接受自己终将死亡的事实?
从古至今皇帝历来都是迷信长生的,即便站到了人族的最高位置,也是个凡人,也有凡人的欲望,求仙问道无可避免,毕竟谁都不想撇下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和金钱撒手而去,可能她父皇也不能幸免。
可能是所有原因都有吧,赵玉梳想。
不过她很快便就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废立太子毕竟是国之大事,急不来,急不来。
反正现在赵寅都同意她插手诏书了,这便是个好的象征,等赵寅卧床不起的时候,谁是太子还不是她朝华公主一句话的事。
赵玉梳顺利地写完了诏书,拿给赵寅看,赵寅摸着胡子夸赞她聪慧,字写的娟秀工整,简直不输自己。
赵玉梳便又对着赵寅奉承了一番,退出了承恩殿。
出了承恩殿,她深呼一口气,抬起头看着天空,阳光正好。
时间还早,她也该去看看小十一,这孩子刚没了母后,还不定怎么伤心呢。
他还未封王,所以依旧住在宫里,赵玉梳见他也方便。
赵玉梳来了藏春宫,却不见赵昀,询问宫人后,这才知道赵昀去了马场,赵玉梳只觉得弟弟大了,竟也这般闲不住。
见天色还早,她闲来无事,便在殿中坐着等她,午后,赵昀便回了。
一晃数年,十一皇子赵昀已成了少年模样,他的脸上褪去了婴儿肥,取而代之的是硬朗的轮廓,和清瘦的身形。
赵昀一进来,赵玉梳便迎上来,仔细看着他,欣然道:“几日不见,都比我高了。”
赵昀看到赵玉梳也很开心:“阿姊,你可算来看我了。”
然后望了望赵玉梳身后:“阿姊,姐夫呢,他怎么没来?”
“我这次入宫匆忙,他又不与我住在一处,故而没唤他来。”
赵昀有那么一瞬间的失望,赵玉梳敏锐地察觉到了。
“怎么,就这么想你姐夫吗?姐姐可是会吃醋的哦。”
赵昀驳道:“我还是最想阿姊了,想姐夫,是因为他是姐姐的丈夫。”
“你这孩子,真会说话,这一点倒是随我,过来坐吧,别站着。”
一坐下,赵玉梳便察觉到了赵昀身上的异样,她盯着赵昀的左膝盖,询问道:“这伤是怎么弄的?怎么伤成这样?”
赵昀见赵玉梳发现了,急忙将左腿往里缩,可是没什么用,赵玉梳都已经看到了。
“别躲,发生了什么事,跟姐姐说,姐姐为你做主!”
“阿姊,我真的没事,一点小伤而已,已经不疼了。”
赵玉梳蹙眉道:“你这孩子,粗心大意的,这怎么能是小伤呢,这伤口还在流血,可有请太医来瞧过了?”
赵昀垂眸,摇摇头。
赵玉梳这下更急了,唤外面的人来:“白瓷,快去请太医!”
然后再度坐下,担忧地盯着他的伤口。
“阿姊,对不起,偏偏在你来的时候受伤,让你担心了。”
“你说什么傻话,受伤了就是应该让我知道啊,我可是你亲姐!我不知道谁知道,母后已经不在了,咱们姐弟三个更要相依为命啊。好在我来了,否则你这伤难道要一直这么挺下去!”
赵玉梳觉得奇怪,受伤了叫太医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赵昀智力正常,断然不是什么蠢笨之人,他为何一声不吭呢,这一点都不合理啊,她总觉得这事没那么简单,光天化日之下,谁敢让皇子受伤,是不要命了吗。
她温声细语道:“告诉姐姐,受伤了为什么不召太医?”
赵昀低下头,似是难以启齿。
赵玉梳知道他这是不方便说,便安抚道:“放心,姐姐你还信不过,我又不是草包,若是此事不能闹大,姐姐定烂在肚子里。”
赵昀见她如此说,也松了口,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我今天去了马场,遇见了三哥,本来那匹红鬃马是我先看上的,结果三哥硬是要抢,他逞强想要降伏那匹马,二话不说就骑了上去,刚开始还好好的,结果那马突然就发了狂,当时所有人都乱作一团,我本来想帮三哥来着,结果为了躲马蹄,摔了一跤,腿上就擦破了皮。”
“你呀,马都受惊了,还去管别人,再有这种情况,当然是先保住自己,再谈其他了。”
“阿姊,三哥近来心情很不好,脾气很差,父皇……是不是要废太子啊。”他说得小心翼翼。
赵玉梳面色有些变化,她问道:“朝臣欲废太子之事,你是从何处得知的?”
赵昀对她坦白:“我前几日面见父皇,走的时候,听承恩殿的宫人们说的,阿姊,我不是故意要偷听的,只是偶然听到。”
赵玉梳叮嘱他道:“兹事体大,切记不可妄言,以免祸从口出,知道吗?”
“阿姊,我明白,我现在还未及冠,明哲保身才是上策,我只管听你和姐夫的,三哥找我的茬,我也不与他计较。”
用俗话说,赵洵就是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了。
赵玉梳拍拍他的肩膀,欣慰道:“这就对了,我们十一果然聪明。”
……
后来几个月,赵寅的病不见好转,赵玉梳也愈发大胆,屡屡插手皇帝下诏,她从最开始的胆怯,已经习以为常了,最后她甚至敢趁着赵寅熟睡,模仿赵寅的笔迹,或是哄着赵寅,下一些不痛不痒的诏书。
赵寅用她用惯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次年三月,她总算等到了赵寅废太子的诏书,不过美中不足的是,诏书里他并没有改立赵昀为太子,而是选择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七皇子。
七皇子的生母只是一个小小的昭仪,他们母子在后宫中的存在感一向很弱,若不是赵寅欲立七皇子为皇太子,赵玉梳都快忘了这么一个人了,没有威胁又不起眼的人,总是很快被人们遗忘。
赵玉梳这个得天独厚的公主,连皇帝的旨意都敢插手,自然也没将这对不起眼的母子放在眼里,昭仪张氏性格懦弱,与她曾经打过几个照面,那人见了她就像老鼠见了猫,她连为难都觉得无趣,七皇子随了他生母,更是平庸,赵寅不知怎的将目光落到了他的身上。
不过赵玉梳写诏书的时候,只是愣了一下,并没有干涉赵寅的意思,而这道废太子的诏书,自从写好之后就一直封存在承恩殿,未示人。
那段时间,东宫安静地不符合常理,朝臣们废太子的声音此起彼伏,都在拿陆氏叛乱说事,而赵洵身上流着一半陆氏的血脉,不配为太子,可赵洵却毫无动作。
敌不动,我不动。赵玉梳见赵洵没有行动,她也放慢了动作,就当韬光养晦了,反正赵洵总有挺不住的一天。
如果他最后真的毫无动作也好,这样不废一兵一卒就完成了太子的更迭,没有流血,总归是好的。
终于,就在赵寅卧床不起的这一天半夜,赵洵觉得是时候了。
他犹如一只沉睡了多时的猛虎,一朝出山,亮出锋利的爪子,誓要挠出一点血来。
他带了几百名死士,还有隶属于东宫的上千护卫,自东宫倾巢而出,朝着承恩殿的方向进发。
这个在所有人看来一直懦弱无闻的太子,最终在他穷途末路的时候,用尽了他的所有力气最后一扑,意图谋反。
黑暗中的皇宫,有了点点声响。
萧裕一直暗中盯着东宫,赵洵的兵马还未出东宫的时候,他便已经察觉到了赵洵的意图,承天军人员众多,随时待命,区区几千的护卫和几百死士,对于身经百战的萧裕来说,不过尔尔。
当兵卒来报的时候,他一边打着哈欠,一边伸着懒腰,不屑道:“他也真会挑时候,大晚上的谋反,我睡得正香呢。”
然后慢悠悠地调兵遣将,叫士兵们拦住他,这次定要护驾成功。
然后又差人去公主府送信,告诉赵玉梳事态发展,她可能也要有所行动了。
赵玉梳的睡眠本来就浅,她总是如履薄冰,所以萧裕派人送密信来府上的时候,她直接从床上爬起来,穿戴好衣服,召送信的人来。
她快速浏览了一遍密信的内容,遂大喜。
“真是天助我也,一切都在我和子羡的设想之内,赵洵果然沉不住气了,我之前还一直担心呢,怕赵洵棋高一着,怕事情在意料之外,如此甚好,有子羡在,肯定能拦住他,这个时候,我一定要守在父皇床前,机不可失!”她一边开心一边念叨着。
“快,备马车,备好宫门的钥匙,即刻入宫!”
如今的皇宫对于赵玉梳来说畅通无阻。
一天十二个时辰,哪个时辰她都能进出自如,宫门钥匙在她这里,没人能拦得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