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映灯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的场景是那么陌生。
她一会儿身处战场之中,腹背受敌,死伤无数,一会儿又在草原上,举目茫茫,四处无亲,只能遥对着天边放着孔明灯。
低头一看,明明是双男人的手,摸了摸自己的下巴,上面全是剌手的胡青,她震惊地说不出话来。
好不容易找了个水坑,她想看看自己的样子,脸却雾蒙蒙的,怎么也看不清楚。
“我要回去……我要回去……我要回去……”何映灯一直在反复地问自己,我是谁?我在哪儿?我要回哪里?即使在梦中,头也痛得要死,感觉快要裂开。
“我要回去!”
何映灯猛的睁开眼,被子不知何时已经被她踢到一边,一摸头上全是虚汗,想要说话却喉咙干涩,嘶哑无比。
她起身走到桌前,发现茶壶里还有温水,给自己倒了杯水喝下,才感觉好了一些。
也许是最近忙着制灯,有些风寒。
茶杯下面垫了张纸,写着赤那朔的身形尺寸。
“胸挺大,屁股不小。”何映灯拿起那张纸看了一下,想到了之前不小心偷看到的场景,脸不红心不跳,一本正经地评价道。
把纸折起来揣好,她这才背着小包出门了。
这个点不算太热,早上卖菜的摊子早就收走了,午后是些卖小物件和胭脂水粉的小贩,偶尔还跑过几个卖花卖糖葫芦的小孩儿。
何映灯找了家还算大的衣料铺子进去。
“老板,做件衣裳。”
“诶,不知客官要哪个料子呀?”小厮立马迎过来,指着一排排料子热情介绍起来,“这个是软烟罗,质地柔软;这个是素罗,淡雅轻薄;这个更不得了,这可是提花绸……”
“这些都还不错,不过还是给我推荐些麻布料子吧。”
这些布料一看就价格不菲,还是麻布实在,凉快透风。
小厮嘴角一撇,收起那些布料,将何映灯引到另外一边,声音也冷上几分:“客人自己挑吧。”
说完,他跑到门口一脸殷切地等待下一位客人。
何映灯也不恼,自己摸着料子挑起来,看了一圈,不是这个颜色太沉,就是那个花色太繁,竟然半天找不到一个满意的。
要不是她之前常去的那家店铺关门了,她才不会来这里。
“唉。”何映灯失望地叹气,正打算离开这里等过几日那边的店铺开了门再来时,余光不经意一撇,角落里一块青冥色的料子吸引到了她的注意。
它的料子摸起来十分顺滑,花纹也十分特别,像是某种冷酷凶狠的动物,虽然赤那朔看起来挺温和的,但她莫名觉得很合适。
“老板,我要这块。”
她朝着小厮招了招手。
“哪块啊?”小厮有些不耐烦地走过来,瞥了一眼她手里的料子,翻了个白眼,“这个嘛,蜀布的,按麻布的钱给吧。”
“这么便宜吗?”蜀布比麻布贵上一些,就连她自己也很少买来穿,这块料子颜色不错,花纹也好看,让她不禁怀疑有诈。
“实不相瞒,我们掌柜进货时人骗了。当时听说过段时日草原人会一股脑来朝,所以才买了这些纹样,谁曾想,草原来的人却是寥寥无几。虽说颜色不错,但卖家一看到这狼纹就不买账了,留着也是亏本……”
“还有多的吗?”何映灯不是太在意这个花纹的寓意,这些商贩消息倒是灵通许多,她家里就有个草原人,说不定过些日子真有许多草原人来。
“倒是还有一两块。”小厮思索了一下,不确定道。
“我都要了。”何映灯爽快地付了钱,又把那张记了尺寸的纸塞给小厮,“按这个尺寸,通通做成男子衣裳,款式利落些。”
看到何映灯给了钱,小厮双眼发亮,一改敷衍态度,连连应好。
“客人三日后来取就是。”
选好了衣裳,何映灯欢欢喜喜出了店,朝着文墨坊的方向走去,那里常有读书人往来,笔墨纸砚价格公道,宣纸也不少。
这个时间,从外面看去,店里似乎多了几副零星的草原面孔,他们说着蹩脚的中原话,服饰喜好也和别人不太相同,风尘仆仆,看来是刚到这里不久。
那老板的消息也并不是空穴来风。
还好自己已经把那几块料子便宜买了。
“老板,我们来取砚。”
一位公子打扮的人和他的随从先何映灯几步进了门,随从似乎心情不错,走上前和老板交谈,那位公子则是在后面打量着什么。
他们前几日特意在这里定制了砚台,正好刻的是这邬镇的景色。
“我这就去后面给您拿。”
因为店里客人来往的多是些读书人,老板对他们也是十分放心,直接去了后房拿砚台。
“老板!老板!”何映灯一边喊着,一边进了门。
买完宣纸她就得早些回家了,刚才挑料子浪费了不少时间。
走进了店才发现老板不在,估摸着是在后房找什么东西。
谢载舟寻着声音看去,眼前一亮,竟然就是他昨日在茶楼见到的那位姑娘。
果然是,有缘千里来相会。
今日姑娘看起来比那天更轻快些,额前碎发打湿了几缕,还是那支木簪,不过换了件更好看些的衣裳。
眉毛弯弯,一双眼睛又大又圆,气色充盈,鼻尖一颗小痣,更显得娇俏几分。整个人看起来毛茸茸的,就像他妹妹宫里养的小猫一样。
何映灯也注意到眼前这个明目张胆盯着自己打量的人,有些不自在地朝架子那边挪。凭借之前的记忆,她很快就找到了她要的宣纸。
老板这时才从后房拿着砚台出来。
“这是尾金。”随从付了钱收起砚台,看自己公子还时不时朝那个姑娘那边看,心里叹了口气,唤了好几声才把谢载舟的注意力叫回来。
“老板,二十张四尺宣纸。”
“好嘞。”
何映灯付了钱,提着宣纸就要走。
谢载舟一个眼神,随从立马会意地走过去,拦着她打听起来。
“请问一下,你一位姑娘家家的,买这么多宣纸干什么?”
“跟你有关系么?”
何映灯本来就觉得这主仆二人不太正常,不像是打听更像是官家问话,烦得要死,她干脆拒绝回答,用力推了他一把就朝外走。
随从朝谢载舟无奈摊手,一副自己已经尽力的样子。
“你在打听些什么?孙从。”
谢载舟无奈摇头,还不如他自己去问,那样态度还端正些。
“公子……”
孙从实在是无奈,他从小就陪在谢载舟身边读书,家中无姊妹,也没机会去青楼楚馆里“见见世面”。
可以说,他对同女子攀谈之事根本一窍不通。
虽说现如今男女不必避如蛇蝎,能正常交往,但任谁听了他方才的话和语气,都会被怀疑别有用心吧。
“是我的错,不该指望你,指望你也没用。”
谢载舟叹了口气,做贼似的跟上何映灯的脚步,一路尾随。
“公子公子。”孙从一脸做贼心虚的样子,“我们这算是尾随良家少女了吧,会不会被人逮了抓起来?”
“你闭嘴就不会。”
两个人跟着何映灯来到桥上,装作漫不经心地看着湖面,三三两两的书生,乘青舟跨绿水,好不惬意。
谢载舟余光瞥见何映灯同桥脚的一个摊主交谈片刻,有说有笑,走之前还不忘同摊主告别。想必她们二人应是相熟。
等何映灯离开一段距离,谢载舟立马来到摊前。
“这位婶子……”
“想跟我打听那个姑娘?”摊主指了指何映灯离开的背影,率先开口问道。
“是是是。”
孙从在旁边死命点头。
“婶子真是料事如神……”
“少夸,在我摊上买些东西我就告诉你们。”
听了这话,主仆二人对视一眼,孙从立即拿出一大块银子,恭恭敬敬地递给摊主。
摊主颠了颠分量,又狠狠咬了一口,双眼发亮。
方才映灯和她说如果这两个上来打听,她可以对这两个人狮子大开口讹一笔。她原先还不信,这下自己也不得不夸一句映灯料事如神。
“咳咳,我在这个镇上卖胭脂水粉也算卖了二十来年了,大家都叫我胡婶,那个姑娘也算是我看着长大的……”
映灯第一计,打感情牌。
“她爹前些年参军未归,娘和爷爷相继离世,家中就剩她一个孤女,我也就多加照顾了一些……”
映灯第二计,介绍生意。
“这孩子也争气,继承了她爷爷的制灯手艺。她做出来的孔明灯可谓是坚固美观,精致巧妙,买过的人都说好……”
映灯第三计,戛然而止。
“常常会有外地人慕名而来,向我打听消息,找她买灯,她就住在……”
“哪儿?”
“哪儿?”
两人异口同声问道,胡婶眼睛一转,转移话题。
“孤女独居,恐招惹坏人,你们要是找她买灯,得趁她摆摊的时候来。不巧她今日休息,明日这个时候她就在那边摆摊。”
她指了指对面那块空地。
“多谢婶子。”
这一问也算是打听到一些那位姑娘的消息了。
在谢载舟的默认下,孙从心领神会,又给胡婶递了块更大的银子。
“耽误婶子你许多时间,这点小钱还请你收下。冒昧再打听一下,那位姑娘名讳。”
“何映灯。什么人面什么花相映红的映,孔明灯的灯……”
“映灯,映灯,是个好听的名字。”
谢载舟算是有了些收获,和胡婶道谢之后,带着孙从脚步轻快地走了。
看着两人的背影都走远了,胡婶还忍不住感叹:“给钱真大方。”
“胡婶,银子分我一锭。”
何映灯这时从后面的小路绕回来,幽幽道。
“婶子又不是吃独食的人,要是没有你我哪里能有这么大两锭银子。”
“真够大方的。”何映灯把银子揣好,又忍不住拿出来看,欢喜地摩擦了好几遍,这些钱够她赚一段时日了,“走了啊胡婶。”
“那位公子说明天还来……”
“这几日我都不摆摊了,三日后再来。”
白赚了这么多钱,谁还想辛辛苦苦挣那点三瓜两枣。
与其仇富,不如自己想想怎么改良一下孔明灯,让更多人买吧。
草原口味的包子,草原纹样的布料,街上也陆陆续续出现一些草原人。
要是能够把孔明灯也带上草原特色,说不定会引来新客人。
“我简直太聪明了,回去一定要问问阿朔。”
她一会儿身处战场之中,腹背受敌,死伤无数,一会儿又在草原上,举目茫茫,四处无亲,只能遥对着天边放着孔明灯。
低头一看,明明是双男人的手,摸了摸自己的下巴,上面全是剌手的胡青,她震惊地说不出话来。
好不容易找了个水坑,她想看看自己的样子,脸却雾蒙蒙的,怎么也看不清楚。
“我要回去……我要回去……我要回去……”何映灯一直在反复地问自己,我是谁?我在哪儿?我要回哪里?即使在梦中,头也痛得要死,感觉快要裂开。
“我要回去!”
何映灯猛的睁开眼,被子不知何时已经被她踢到一边,一摸头上全是虚汗,想要说话却喉咙干涩,嘶哑无比。
她起身走到桌前,发现茶壶里还有温水,给自己倒了杯水喝下,才感觉好了一些。
也许是最近忙着制灯,有些风寒。
茶杯下面垫了张纸,写着赤那朔的身形尺寸。
“胸挺大,屁股不小。”何映灯拿起那张纸看了一下,想到了之前不小心偷看到的场景,脸不红心不跳,一本正经地评价道。
把纸折起来揣好,她这才背着小包出门了。
这个点不算太热,早上卖菜的摊子早就收走了,午后是些卖小物件和胭脂水粉的小贩,偶尔还跑过几个卖花卖糖葫芦的小孩儿。
何映灯找了家还算大的衣料铺子进去。
“老板,做件衣裳。”
“诶,不知客官要哪个料子呀?”小厮立马迎过来,指着一排排料子热情介绍起来,“这个是软烟罗,质地柔软;这个是素罗,淡雅轻薄;这个更不得了,这可是提花绸……”
“这些都还不错,不过还是给我推荐些麻布料子吧。”
这些布料一看就价格不菲,还是麻布实在,凉快透风。
小厮嘴角一撇,收起那些布料,将何映灯引到另外一边,声音也冷上几分:“客人自己挑吧。”
说完,他跑到门口一脸殷切地等待下一位客人。
何映灯也不恼,自己摸着料子挑起来,看了一圈,不是这个颜色太沉,就是那个花色太繁,竟然半天找不到一个满意的。
要不是她之前常去的那家店铺关门了,她才不会来这里。
“唉。”何映灯失望地叹气,正打算离开这里等过几日那边的店铺开了门再来时,余光不经意一撇,角落里一块青冥色的料子吸引到了她的注意。
它的料子摸起来十分顺滑,花纹也十分特别,像是某种冷酷凶狠的动物,虽然赤那朔看起来挺温和的,但她莫名觉得很合适。
“老板,我要这块。”
她朝着小厮招了招手。
“哪块啊?”小厮有些不耐烦地走过来,瞥了一眼她手里的料子,翻了个白眼,“这个嘛,蜀布的,按麻布的钱给吧。”
“这么便宜吗?”蜀布比麻布贵上一些,就连她自己也很少买来穿,这块料子颜色不错,花纹也好看,让她不禁怀疑有诈。
“实不相瞒,我们掌柜进货时人骗了。当时听说过段时日草原人会一股脑来朝,所以才买了这些纹样,谁曾想,草原来的人却是寥寥无几。虽说颜色不错,但卖家一看到这狼纹就不买账了,留着也是亏本……”
“还有多的吗?”何映灯不是太在意这个花纹的寓意,这些商贩消息倒是灵通许多,她家里就有个草原人,说不定过些日子真有许多草原人来。
“倒是还有一两块。”小厮思索了一下,不确定道。
“我都要了。”何映灯爽快地付了钱,又把那张记了尺寸的纸塞给小厮,“按这个尺寸,通通做成男子衣裳,款式利落些。”
看到何映灯给了钱,小厮双眼发亮,一改敷衍态度,连连应好。
“客人三日后来取就是。”
选好了衣裳,何映灯欢欢喜喜出了店,朝着文墨坊的方向走去,那里常有读书人往来,笔墨纸砚价格公道,宣纸也不少。
这个时间,从外面看去,店里似乎多了几副零星的草原面孔,他们说着蹩脚的中原话,服饰喜好也和别人不太相同,风尘仆仆,看来是刚到这里不久。
那老板的消息也并不是空穴来风。
还好自己已经把那几块料子便宜买了。
“老板,我们来取砚。”
一位公子打扮的人和他的随从先何映灯几步进了门,随从似乎心情不错,走上前和老板交谈,那位公子则是在后面打量着什么。
他们前几日特意在这里定制了砚台,正好刻的是这邬镇的景色。
“我这就去后面给您拿。”
因为店里客人来往的多是些读书人,老板对他们也是十分放心,直接去了后房拿砚台。
“老板!老板!”何映灯一边喊着,一边进了门。
买完宣纸她就得早些回家了,刚才挑料子浪费了不少时间。
走进了店才发现老板不在,估摸着是在后房找什么东西。
谢载舟寻着声音看去,眼前一亮,竟然就是他昨日在茶楼见到的那位姑娘。
果然是,有缘千里来相会。
今日姑娘看起来比那天更轻快些,额前碎发打湿了几缕,还是那支木簪,不过换了件更好看些的衣裳。
眉毛弯弯,一双眼睛又大又圆,气色充盈,鼻尖一颗小痣,更显得娇俏几分。整个人看起来毛茸茸的,就像他妹妹宫里养的小猫一样。
何映灯也注意到眼前这个明目张胆盯着自己打量的人,有些不自在地朝架子那边挪。凭借之前的记忆,她很快就找到了她要的宣纸。
老板这时才从后房拿着砚台出来。
“这是尾金。”随从付了钱收起砚台,看自己公子还时不时朝那个姑娘那边看,心里叹了口气,唤了好几声才把谢载舟的注意力叫回来。
“老板,二十张四尺宣纸。”
“好嘞。”
何映灯付了钱,提着宣纸就要走。
谢载舟一个眼神,随从立马会意地走过去,拦着她打听起来。
“请问一下,你一位姑娘家家的,买这么多宣纸干什么?”
“跟你有关系么?”
何映灯本来就觉得这主仆二人不太正常,不像是打听更像是官家问话,烦得要死,她干脆拒绝回答,用力推了他一把就朝外走。
随从朝谢载舟无奈摊手,一副自己已经尽力的样子。
“你在打听些什么?孙从。”
谢载舟无奈摇头,还不如他自己去问,那样态度还端正些。
“公子……”
孙从实在是无奈,他从小就陪在谢载舟身边读书,家中无姊妹,也没机会去青楼楚馆里“见见世面”。
可以说,他对同女子攀谈之事根本一窍不通。
虽说现如今男女不必避如蛇蝎,能正常交往,但任谁听了他方才的话和语气,都会被怀疑别有用心吧。
“是我的错,不该指望你,指望你也没用。”
谢载舟叹了口气,做贼似的跟上何映灯的脚步,一路尾随。
“公子公子。”孙从一脸做贼心虚的样子,“我们这算是尾随良家少女了吧,会不会被人逮了抓起来?”
“你闭嘴就不会。”
两个人跟着何映灯来到桥上,装作漫不经心地看着湖面,三三两两的书生,乘青舟跨绿水,好不惬意。
谢载舟余光瞥见何映灯同桥脚的一个摊主交谈片刻,有说有笑,走之前还不忘同摊主告别。想必她们二人应是相熟。
等何映灯离开一段距离,谢载舟立马来到摊前。
“这位婶子……”
“想跟我打听那个姑娘?”摊主指了指何映灯离开的背影,率先开口问道。
“是是是。”
孙从在旁边死命点头。
“婶子真是料事如神……”
“少夸,在我摊上买些东西我就告诉你们。”
听了这话,主仆二人对视一眼,孙从立即拿出一大块银子,恭恭敬敬地递给摊主。
摊主颠了颠分量,又狠狠咬了一口,双眼发亮。
方才映灯和她说如果这两个上来打听,她可以对这两个人狮子大开口讹一笔。她原先还不信,这下自己也不得不夸一句映灯料事如神。
“咳咳,我在这个镇上卖胭脂水粉也算卖了二十来年了,大家都叫我胡婶,那个姑娘也算是我看着长大的……”
映灯第一计,打感情牌。
“她爹前些年参军未归,娘和爷爷相继离世,家中就剩她一个孤女,我也就多加照顾了一些……”
映灯第二计,介绍生意。
“这孩子也争气,继承了她爷爷的制灯手艺。她做出来的孔明灯可谓是坚固美观,精致巧妙,买过的人都说好……”
映灯第三计,戛然而止。
“常常会有外地人慕名而来,向我打听消息,找她买灯,她就住在……”
“哪儿?”
“哪儿?”
两人异口同声问道,胡婶眼睛一转,转移话题。
“孤女独居,恐招惹坏人,你们要是找她买灯,得趁她摆摊的时候来。不巧她今日休息,明日这个时候她就在那边摆摊。”
她指了指对面那块空地。
“多谢婶子。”
这一问也算是打听到一些那位姑娘的消息了。
在谢载舟的默认下,孙从心领神会,又给胡婶递了块更大的银子。
“耽误婶子你许多时间,这点小钱还请你收下。冒昧再打听一下,那位姑娘名讳。”
“何映灯。什么人面什么花相映红的映,孔明灯的灯……”
“映灯,映灯,是个好听的名字。”
谢载舟算是有了些收获,和胡婶道谢之后,带着孙从脚步轻快地走了。
看着两人的背影都走远了,胡婶还忍不住感叹:“给钱真大方。”
“胡婶,银子分我一锭。”
何映灯这时从后面的小路绕回来,幽幽道。
“婶子又不是吃独食的人,要是没有你我哪里能有这么大两锭银子。”
“真够大方的。”何映灯把银子揣好,又忍不住拿出来看,欢喜地摩擦了好几遍,这些钱够她赚一段时日了,“走了啊胡婶。”
“那位公子说明天还来……”
“这几日我都不摆摊了,三日后再来。”
白赚了这么多钱,谁还想辛辛苦苦挣那点三瓜两枣。
与其仇富,不如自己想想怎么改良一下孔明灯,让更多人买吧。
草原口味的包子,草原纹样的布料,街上也陆陆续续出现一些草原人。
要是能够把孔明灯也带上草原特色,说不定会引来新客人。
“我简直太聪明了,回去一定要问问阿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