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阿福死的那一天,皇城内降下新年的第一场雪。
瑞雪是来年五谷丰登的吉兆。宫人的唱喜声自一早起就在宫中此起彼伏。“下雪了!”“好大雪!”
热闹声中,内侍总管黄庭达带着一种极为凝重的神色,悄声而迅速地穿过鹅毛纷飞的朱红宫墙,匆匆来到皇极殿的西暖阁外。
当值的小太监一见是他,连忙起身问安。黄庭达目光也没有朝他身上斜上一眼,径自往暖格内去。
刚走进两步,又倒了回来,问道:“万岁爷里头在做什么?”
小太监躬着身子,低声恭敬答道:“一早散了朝,到现在仍是在批折子呢。”
“就没歇过?”
“没歇过。不过方才娴妃来了,这会儿还在里头。”
黄达一听,便微不可查地皱了眉头,“怎么,娴妃也在?”
“是。”小太监双目低垂答道,“为了初雪的事情来道喜的,皇上和她说了会话,又叫上了一桌膳食,不过总共也没吃上几口又撤下去了。”
正是劳神的时候,偏偏娴妃又在……黄庭达眉心两道皱纹拧得更深了。
他在外踌躇着,忽听暖格传来一个声音:
“在外边站着做什么。”
黄庭达无奈,只得让小内侍摘下斗篷,扫荡干净身上的雪花,躬身进入暖格之内。
殿内四角烧着银炉,熏着淡淡的沉木香。成邺皇帝坐在宽大的御案之后,手上翻阅着早朝的奏本。
书案旁侍立着一个宫妃打扮、正在替皇上磨墨的女子,神色静谧,微垂着头,姿容优美得如同一幅仕女画,正是圣恩最盛的娴妃柳月吟。
黄廷达跪伏下去,“老奴叩见皇上。”
成邺皇帝那时正在批阅内造局刚刚呈上来的一折本子,不是什么很重要的内容,他也只准备浏览一番。
黄廷达问安的时候,他正好读到“天赐瑞雪,仰圣明德”四个字。
他头也未抬,漫不经心问道:“何事?”
黄庭达咽了咽唾沫,却不知如何将喉咙里的话说出口。直到他感觉皇帝抬起头来看向了他,这才诚惶诚恐将脑袋往地上一磕,闭着眼道:“万岁爷,悼玉宫那位——去了。”
这句话一出,整座东暖格都沉入了一潭死水。
沈遇手中刚刚提起的朱笔悬停在了半空中。
一旁正在替他研磨的娴妃也随之停下了手,顿在那里。
角落银铜炉里的几根炭火发出轻微的哔啵声,到了刺耳的程度。
“……什么时候?”皇帝忽然开口,有些慢,有些迟疑,听不出什么情绪。
“昨晚。”黄庭达伏在地上答道,想了想又犹疑道,“也许是更早些时候……宫人们并不是日日去的。”
“啪嗒”一声,那滴悬在半空已久的朱砂从笔尖滴落,缓缓渗入了明黄的纸面。
黄庭达连忙将头伏得更低。
那一点朱砂在黄纸上缓缓盛开,沿着纸面的纤维,似乎有血丝向外扩展开去。时间在这样的沉默当中,如同一把钝刀将人一寸一寸切割着。
成邺帝终于又开口了,“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已经请秦太医看过了,说是常年气血亏虚,又赶上天气大冷,所以没熬过去。”
“不过——”黄庭达又支吾着开口。
“不过什么?”
“秦太医也说,说她常年忧恨蕴于体内,导致五内俱伤,积郁成疾,就算有心调养,其实也……”到此,他便说不下去了。
成邺皇帝良久不语。忽而,他静默的身形动了动,如同一座尘封多年的泥塑窣窣而醒。
他微微偏一偏头,对西北角道:“炭火是不是太浓了?”
“啊,”看守炉火的内监料不到皇上忽然看他,连连躬身认错道,“奴才疏忽了,皇上恕罪,皇上恕罪!”忙不迭打开面前的银炉,将炭火捡了一些出来,又有一名太监上前将西南角的风帘略略打开一些。
两名太监在大殿内穿行时,其余人仍旧一动不动。
成邺皇帝转回头来,看着面前的奏折,将它翻过一面,又翻了回来,好像忽然就有些看不懂了似的。
“也就是说,是自己不想活了?”过了许久他才轻轻开口,也不知是在问旁人,还是在自言自语。
黄庭达不敢回话。
君王心意难测时,也是宫人最为胆颤的时候。若在以往,娴妃见不得他们这些下人受难,总会从旁点拨一两句,替他们解个围,但今日的娴妃也一言不发。
黄庭达的鼻尖不知不觉地攒了点汗。
然后,他听到皇帝说,退下吧。
极平淡的三个字,黄庭达如蒙大赦,道了声告退,悄悄退到殿外。
退出大门时,他大着胆子抬眼朝御案上觑了一眼。
御案之后是一张黑地描金龙翔凤舞的紫檀屏风,身穿金丝龙袍的成邺皇帝就坐在那扇屏风下面,似乎整个人都被镶到了身后扁平而阔大的背景之上。
成邺皇帝看起来没有任何异常,他继续把刚才那封奏书读了下去,读完了,提笔抹去了那一滴误落的朱笔,在最后批上一个“允”字。
一旁娴妃的手又顿了片刻,然后也重新缓缓磨开那池有些滞涩的水来。
好似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新年的第一场雪过后,曹福临的丧礼被提上了日程。
若非她这一死,宫城内的人们几乎都已经忘了这样一号人物。
这个自十年前就已经被幽禁在冷宫内的女人,留给后来者不多的印象,是她和当朝皇上沈遇自少年时起那一段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孽缘,和她的家族镇远将军府在短短几年内由盛转衰的无常变故。
丧事结束之后,曹福临就彻底死了。她的名字没有再被任何人提起,世上再没有任何人记得她。
丧事过后的三个月,礼官上书,希望皇上为保国祚绵长,尽早立后,繁衍皇嗣。
成邺皇帝也依言采纳。
成邺十年的春天过后,娴妃柳月吟被册立为后。史书记载,柳月吟贤良淑慧,有母仪之姿。
其后五年间,成邺皇帝又在言官的谏言下纳了三名妃子,共育有三儿一女。他在位期间整顿吏治,安定边疆,文治武功皆有所成,缔造一朝中兴之象。与皇后柳月吟亦琴瑟和谐,后宫从无事端。
成邺皇帝享年六十八岁,有着极为圆满的一生。
……
阿福缓缓睁开了眼,如一场大梦初醒。
“哎哟,我家大姑娘,你可还知道醒呢,偷喝酒怎么没喝死你!”耳边传来一个拉高嗓子说话的声音。
阿福嚯地一下坐起身。
面前一个穿柳青色襦裙的高挑丫头,抱着手,不知在她床前守了多久,一脸不满。
阿福怔怔看着面前的人。
跟记忆里的一点都没区别。多久?十年有了,十年没再看到过她斜着眼撇着嘴教训自己的模样。
阳光照进屋子,眼前不是空荡荡的冷宫,圆桌、衣柜、屏风……全都是她再熟悉不过的布置。
她抬起手,试探着去碰那人的脸,被对方莫名地一把拍开,“干嘛呢你,乱摸什么?”
她被她真真实实一拍,眼泪忽然就涌了出来,完全不受控制。
丫鬟绿罗惊了一跳,连忙转了脸色,靠过来伸手安抚她,“小姐,怎么了小姐?做噩梦了?”
这么柔声柔气一哄,阿福反哭得更加厉害,哇地一声,整间屋子被她震得轰鸣。想不通一个小姑娘到底梦见了什么,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委屈。
……那年是昭明十五年,曹家阿福在酒醉后爬树跌破头的有惊无险中,度过了她的十六岁生辰。
那年,一切都还没来得及发生。
一个月后——
“你又在那里发什么呆!”绿罗一边替自己的手腕上系着红绳,一边奔进院子来。
福临从回忆里挣出来,回头就见她风风火火的模样。
“你这是要干什么去?”
“今天花朝节。”绿罗道,“宫中要在城西的杏子林办赏花宴,宴请百官,大少爷一早就去了。我们不是也说好要去的吗?”
福临一愣。“花朝节?”
“怎么,别告诉我你忘了!”绿罗嘴里咬着红线的一头,模糊不清道。
阿福当然是不会忘的。
她的人生以十六岁生辰过后的那个花朝节为界限。正是在那一场花朝节宴会上,她遇到了沈遇。
一切的因缘,都起于那个花朝节。
绿罗见她只是恍神,半天没有起身的动作,伸出指头戳她,“怎么还愣着?再不起身可赶不上时辰了。”
哪知阿福还是一点不动,绿罗还想催时,就听她说:“不去。”
“什么?”绿罗怀疑自己没有听清。
阿福又重复一句:“我说不去。”
“为什么!”绿罗诧异下提高了嗓子,“我们不是一个月前早都说好了,你这人反悔也没个信儿的?”
阿福不解释什么,只说:“哥哥不是说了不让我去?”又补了一句,“他可是让你看好我了啊。”
“他还让你不许喝酒呢。”绿罗白眼一翻,“他不让你去你就不去,你什么时候这么听话过?你不会打扮打扮偷偷跟去吗?”
因阿福摔破了头,兄长曹述的确说过要让她在家里好好休养,绿罗当时对着大少爷倒是应得好听,但她和阿福一样,转一脑袋就把这些话抛到耳后,兴冲冲地要和阿福一起偷偷跟去赏花宴。
福林眯着眼忧心忡忡地看着她:“绿罗,你一天到晚都这么撒野,以后会嫁不出去的。”
绿罗嘁了一声,一手叉腰道:“你说得好像自己嫁得出去一样。以后你要嫁到哪里,我不也得跟到哪里?”
阿福闻言,却有一瞬间的怔愣。
可不是她嫁到哪里,她便一直跟在哪里么?
若不是陪她经历了那许多事,她怎么会有后来的结局?
她们之间最后一场谈话,是绿罗要强地咬着嘴唇,说,“好,你让我走,我这就走,不会再拖累你!”然后转身而去。
说走就走,真的就一下头都不肯回,记仇得厉害。
再见时,她已经被绑在城门上晒了三天,皮肉都尽数腐烂。阿福赶到城墙根下,只远远看了一眼,便双膝发软,跪在了原地。
阿福望着眼前绿罗鲜活的模样,忽而一笑,“你怎么知道?兴许什么时候我就不要你了。你又粗鲁,对我又不好。”
“不要就不要,我又不稀罕!”绿罗毫不退让地回嘴,“你到底去不去?你不去我可去了。”
“我不是说了我不去。”
“曹福临!”
会这么喊就表示真生气了。
“好好,去,我去还不行,但我们不去杏子林。”
“不去杏子林还有什么好玩的?”
“满城的花会,又是迎花神,还能到花神庙吃百花糕,哪里不好玩了?”她道,“要么不去,去了我就不去杏子林。我要躲一个人。”
“躲谁?”
“……躲着我哥!”
瑞雪是来年五谷丰登的吉兆。宫人的唱喜声自一早起就在宫中此起彼伏。“下雪了!”“好大雪!”
热闹声中,内侍总管黄庭达带着一种极为凝重的神色,悄声而迅速地穿过鹅毛纷飞的朱红宫墙,匆匆来到皇极殿的西暖阁外。
当值的小太监一见是他,连忙起身问安。黄庭达目光也没有朝他身上斜上一眼,径自往暖格内去。
刚走进两步,又倒了回来,问道:“万岁爷里头在做什么?”
小太监躬着身子,低声恭敬答道:“一早散了朝,到现在仍是在批折子呢。”
“就没歇过?”
“没歇过。不过方才娴妃来了,这会儿还在里头。”
黄达一听,便微不可查地皱了眉头,“怎么,娴妃也在?”
“是。”小太监双目低垂答道,“为了初雪的事情来道喜的,皇上和她说了会话,又叫上了一桌膳食,不过总共也没吃上几口又撤下去了。”
正是劳神的时候,偏偏娴妃又在……黄庭达眉心两道皱纹拧得更深了。
他在外踌躇着,忽听暖格传来一个声音:
“在外边站着做什么。”
黄庭达无奈,只得让小内侍摘下斗篷,扫荡干净身上的雪花,躬身进入暖格之内。
殿内四角烧着银炉,熏着淡淡的沉木香。成邺皇帝坐在宽大的御案之后,手上翻阅着早朝的奏本。
书案旁侍立着一个宫妃打扮、正在替皇上磨墨的女子,神色静谧,微垂着头,姿容优美得如同一幅仕女画,正是圣恩最盛的娴妃柳月吟。
黄廷达跪伏下去,“老奴叩见皇上。”
成邺皇帝那时正在批阅内造局刚刚呈上来的一折本子,不是什么很重要的内容,他也只准备浏览一番。
黄廷达问安的时候,他正好读到“天赐瑞雪,仰圣明德”四个字。
他头也未抬,漫不经心问道:“何事?”
黄庭达咽了咽唾沫,却不知如何将喉咙里的话说出口。直到他感觉皇帝抬起头来看向了他,这才诚惶诚恐将脑袋往地上一磕,闭着眼道:“万岁爷,悼玉宫那位——去了。”
这句话一出,整座东暖格都沉入了一潭死水。
沈遇手中刚刚提起的朱笔悬停在了半空中。
一旁正在替他研磨的娴妃也随之停下了手,顿在那里。
角落银铜炉里的几根炭火发出轻微的哔啵声,到了刺耳的程度。
“……什么时候?”皇帝忽然开口,有些慢,有些迟疑,听不出什么情绪。
“昨晚。”黄庭达伏在地上答道,想了想又犹疑道,“也许是更早些时候……宫人们并不是日日去的。”
“啪嗒”一声,那滴悬在半空已久的朱砂从笔尖滴落,缓缓渗入了明黄的纸面。
黄庭达连忙将头伏得更低。
那一点朱砂在黄纸上缓缓盛开,沿着纸面的纤维,似乎有血丝向外扩展开去。时间在这样的沉默当中,如同一把钝刀将人一寸一寸切割着。
成邺帝终于又开口了,“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已经请秦太医看过了,说是常年气血亏虚,又赶上天气大冷,所以没熬过去。”
“不过——”黄庭达又支吾着开口。
“不过什么?”
“秦太医也说,说她常年忧恨蕴于体内,导致五内俱伤,积郁成疾,就算有心调养,其实也……”到此,他便说不下去了。
成邺皇帝良久不语。忽而,他静默的身形动了动,如同一座尘封多年的泥塑窣窣而醒。
他微微偏一偏头,对西北角道:“炭火是不是太浓了?”
“啊,”看守炉火的内监料不到皇上忽然看他,连连躬身认错道,“奴才疏忽了,皇上恕罪,皇上恕罪!”忙不迭打开面前的银炉,将炭火捡了一些出来,又有一名太监上前将西南角的风帘略略打开一些。
两名太监在大殿内穿行时,其余人仍旧一动不动。
成邺皇帝转回头来,看着面前的奏折,将它翻过一面,又翻了回来,好像忽然就有些看不懂了似的。
“也就是说,是自己不想活了?”过了许久他才轻轻开口,也不知是在问旁人,还是在自言自语。
黄庭达不敢回话。
君王心意难测时,也是宫人最为胆颤的时候。若在以往,娴妃见不得他们这些下人受难,总会从旁点拨一两句,替他们解个围,但今日的娴妃也一言不发。
黄庭达的鼻尖不知不觉地攒了点汗。
然后,他听到皇帝说,退下吧。
极平淡的三个字,黄庭达如蒙大赦,道了声告退,悄悄退到殿外。
退出大门时,他大着胆子抬眼朝御案上觑了一眼。
御案之后是一张黑地描金龙翔凤舞的紫檀屏风,身穿金丝龙袍的成邺皇帝就坐在那扇屏风下面,似乎整个人都被镶到了身后扁平而阔大的背景之上。
成邺皇帝看起来没有任何异常,他继续把刚才那封奏书读了下去,读完了,提笔抹去了那一滴误落的朱笔,在最后批上一个“允”字。
一旁娴妃的手又顿了片刻,然后也重新缓缓磨开那池有些滞涩的水来。
好似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新年的第一场雪过后,曹福临的丧礼被提上了日程。
若非她这一死,宫城内的人们几乎都已经忘了这样一号人物。
这个自十年前就已经被幽禁在冷宫内的女人,留给后来者不多的印象,是她和当朝皇上沈遇自少年时起那一段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孽缘,和她的家族镇远将军府在短短几年内由盛转衰的无常变故。
丧事结束之后,曹福临就彻底死了。她的名字没有再被任何人提起,世上再没有任何人记得她。
丧事过后的三个月,礼官上书,希望皇上为保国祚绵长,尽早立后,繁衍皇嗣。
成邺皇帝也依言采纳。
成邺十年的春天过后,娴妃柳月吟被册立为后。史书记载,柳月吟贤良淑慧,有母仪之姿。
其后五年间,成邺皇帝又在言官的谏言下纳了三名妃子,共育有三儿一女。他在位期间整顿吏治,安定边疆,文治武功皆有所成,缔造一朝中兴之象。与皇后柳月吟亦琴瑟和谐,后宫从无事端。
成邺皇帝享年六十八岁,有着极为圆满的一生。
……
阿福缓缓睁开了眼,如一场大梦初醒。
“哎哟,我家大姑娘,你可还知道醒呢,偷喝酒怎么没喝死你!”耳边传来一个拉高嗓子说话的声音。
阿福嚯地一下坐起身。
面前一个穿柳青色襦裙的高挑丫头,抱着手,不知在她床前守了多久,一脸不满。
阿福怔怔看着面前的人。
跟记忆里的一点都没区别。多久?十年有了,十年没再看到过她斜着眼撇着嘴教训自己的模样。
阳光照进屋子,眼前不是空荡荡的冷宫,圆桌、衣柜、屏风……全都是她再熟悉不过的布置。
她抬起手,试探着去碰那人的脸,被对方莫名地一把拍开,“干嘛呢你,乱摸什么?”
她被她真真实实一拍,眼泪忽然就涌了出来,完全不受控制。
丫鬟绿罗惊了一跳,连忙转了脸色,靠过来伸手安抚她,“小姐,怎么了小姐?做噩梦了?”
这么柔声柔气一哄,阿福反哭得更加厉害,哇地一声,整间屋子被她震得轰鸣。想不通一个小姑娘到底梦见了什么,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委屈。
……那年是昭明十五年,曹家阿福在酒醉后爬树跌破头的有惊无险中,度过了她的十六岁生辰。
那年,一切都还没来得及发生。
一个月后——
“你又在那里发什么呆!”绿罗一边替自己的手腕上系着红绳,一边奔进院子来。
福临从回忆里挣出来,回头就见她风风火火的模样。
“你这是要干什么去?”
“今天花朝节。”绿罗道,“宫中要在城西的杏子林办赏花宴,宴请百官,大少爷一早就去了。我们不是也说好要去的吗?”
福临一愣。“花朝节?”
“怎么,别告诉我你忘了!”绿罗嘴里咬着红线的一头,模糊不清道。
阿福当然是不会忘的。
她的人生以十六岁生辰过后的那个花朝节为界限。正是在那一场花朝节宴会上,她遇到了沈遇。
一切的因缘,都起于那个花朝节。
绿罗见她只是恍神,半天没有起身的动作,伸出指头戳她,“怎么还愣着?再不起身可赶不上时辰了。”
哪知阿福还是一点不动,绿罗还想催时,就听她说:“不去。”
“什么?”绿罗怀疑自己没有听清。
阿福又重复一句:“我说不去。”
“为什么!”绿罗诧异下提高了嗓子,“我们不是一个月前早都说好了,你这人反悔也没个信儿的?”
阿福不解释什么,只说:“哥哥不是说了不让我去?”又补了一句,“他可是让你看好我了啊。”
“他还让你不许喝酒呢。”绿罗白眼一翻,“他不让你去你就不去,你什么时候这么听话过?你不会打扮打扮偷偷跟去吗?”
因阿福摔破了头,兄长曹述的确说过要让她在家里好好休养,绿罗当时对着大少爷倒是应得好听,但她和阿福一样,转一脑袋就把这些话抛到耳后,兴冲冲地要和阿福一起偷偷跟去赏花宴。
福林眯着眼忧心忡忡地看着她:“绿罗,你一天到晚都这么撒野,以后会嫁不出去的。”
绿罗嘁了一声,一手叉腰道:“你说得好像自己嫁得出去一样。以后你要嫁到哪里,我不也得跟到哪里?”
阿福闻言,却有一瞬间的怔愣。
可不是她嫁到哪里,她便一直跟在哪里么?
若不是陪她经历了那许多事,她怎么会有后来的结局?
她们之间最后一场谈话,是绿罗要强地咬着嘴唇,说,“好,你让我走,我这就走,不会再拖累你!”然后转身而去。
说走就走,真的就一下头都不肯回,记仇得厉害。
再见时,她已经被绑在城门上晒了三天,皮肉都尽数腐烂。阿福赶到城墙根下,只远远看了一眼,便双膝发软,跪在了原地。
阿福望着眼前绿罗鲜活的模样,忽而一笑,“你怎么知道?兴许什么时候我就不要你了。你又粗鲁,对我又不好。”
“不要就不要,我又不稀罕!”绿罗毫不退让地回嘴,“你到底去不去?你不去我可去了。”
“我不是说了我不去。”
“曹福临!”
会这么喊就表示真生气了。
“好好,去,我去还不行,但我们不去杏子林。”
“不去杏子林还有什么好玩的?”
“满城的花会,又是迎花神,还能到花神庙吃百花糕,哪里不好玩了?”她道,“要么不去,去了我就不去杏子林。我要躲一个人。”
“躲谁?”
“……躲着我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