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莉莉人生当中的八次告白
(65)
克罗斯在12月19日上午十点半飞抵慕尼黑。
菲利克斯没有来接机,不过他将自己公寓的地址发给了哥哥。
定位的最后还附上了一句话:
“欢迎长官莅临指导!(敬礼)”
克罗斯看到短信的时候没忍住笑了笑。
他走出机场。
随身行李倒不是太多,基本只背了一个小包,用来装现金、银行卡、钥匙、剃须刀一类的零碎小物件。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小型行李箱,里头是最基础的换洗衣物。
他有很多生活用品都留在格赖夫斯瓦尔德没有拿走,搬去马德里后又采购了一套新的,所以每次长途跋涉,他都不太乐意带上太多东西,因为那样会很不方便。
慕尼黑前几天刚下了一场大雪。
寒风刺骨,手机上的天气预报显示今天只有1℃。
当然,作为一个在这儿待了至少六年的人,克罗斯明白:到了来年一月份,温度还会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
所以德甲的冬歇期要比其他联赛长,他们一般是12月18日左右踢完联赛上半程,然后休息到明年一月底、二月初的样子。
他裹了裹自己的大衣。
国际机场的一切还是这么让人熟悉——
航站楼、长达210米的侧式月台,以及双线S-Bahn车站。
他以前在拜仁踢球的时候就经常从这里出发去其他球队主场作战,拜仁是欧冠常客,有些年份他们还要踢世俱杯。
球员的生活是忙碌的。
他们要满世界跑,有的时候还要去捷克、希腊、俄罗斯这样的地方踢比赛。
舟车劳顿不说,赛程密集程度更是令人咂舌,有时一周双赛、甚至三赛,刨去花在路上的时间,大部分人根本没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当然,这是一种幸福的烦恼,像联赛倒数第一的球队就不会有这样的困扰。
不过这也已经是五、六年前的事了。
那个时候,拜仁还没有豪华到每次出国都要包专机的地步,可能他们现在有了吧,毕竟俱乐部的营收水平在逐年上升。
克罗斯打量着周遭的一切:雪,晦暗的天色,高大的树木,还有步履匆匆的行人。
德国的寒冷让他有些不适应。
可明明他也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德国人,也才离开这里两年而已。
他打车去了弟弟的公寓。
见到菲利克斯以后,兄弟俩人先是拥抱了一下,然后前者从门口的鞋柜里找出拖鞋让克罗斯换上。
房间里开了暖气,很暖和。
菲利克斯穿了一件浅灰色的高领羊毛衫,他确实瘦了,不过也更成熟了。
“是今天早上的飞机?”
他这样问道。
克罗斯点了点头,他的目光被散落在沙发上的衣物所吸引:
那是一些皱巴巴的衬衣、外套,以及团成一团的袜子和短裤。
顺着哥哥的目光看过去,菲利克斯难得尴尬地摸了摸头,他解释道:
“最近在忙着看卷宗。”
“喝咖啡还是果汁?”
“清水就好。”
克罗斯跟在菲利克斯身后进了厨房。
然后他又看到了四五个堆在水池里没洗的碗,乳白色的油垢凝结成块,积了厚厚一层。
看到这里,克罗斯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他揉了揉隐隐作痛的眉心。
几乎没有过多犹豫,他便脱下大衣,卷起袖子,开始打扫卫生。
“哥,哥!你放着,我来!”
菲利克斯看见克罗斯的行为后,顿感羞耻,连忙大叫起来。
他想要抢过哥哥手中的碗碟,但克罗斯没有理会,仍是继续洗碗、拖地、将衣服分门别类叠好然后塞进洗衣机里。
“这些事情我在勒沃库森都做惯了。”
“你离独立生活还差得远呢。”
克罗斯一边干活,一边“冷酷”地数落弟弟。
他说这些话的时候脸上倒没有太多表情,也不絮叨,就是很正常地忙碌,然后顺便点评公寓主人的生活环境而已。
而作为被点评的对象,菲利克斯则是垂头丧气地跟在对方身后,完全沦为了一个打下手的角色。
“你就像一只生活在垃圾堆里的蟑螂。”
克罗斯的评价还是一如既往地不留情面。
菲利克斯听后面色通红。
他小声地辩解道:“我原本以为你下午才会到的。”
克罗斯听后面无表情地笑了一声,于是菲利克斯越发不敢说话了。
兄弟俩大概前前后后忙了有两个多小时,才终于将整个公寓收拾地焕然一新。
菲利克斯原本想请哥哥吃饭来着。
但克罗斯拒绝了。
他让菲利克斯照顾好自己,别总是让妈妈担心,然后就穿上了自己来的时候的那件大衣,准备离开。
身后,菲利克斯欲言又止。
“你是今天看完我以后就走吗?”
他这样问道。
但克罗斯说不是,他说他明天要和莉莉一起回去。
听见这话,菲利克斯“哦”了一声。
他低着头自言自语道:“也对,你们都快两年没见了。”
他看上去有些失落。
但很快,菲利克斯又重新振作起来,他朝克罗斯笑了笑,带着一丝“打趣”的意味说道:
“这两年莉莉变化还挺大的。”
“你明天看见她以后,肯定会吓一大跳。”
说这话时,克罗斯已经换好鞋,站到了门口。
而菲利克斯则抱臂倚靠在门框上,目送前者出门,头顶椭圆形灯具的收束光源在他身上打上了一层薄薄的阴影。
他看着克罗斯、他的哥哥,神情难掩复杂:
“那我就提前祝你圣诞快乐了。”
“Frohe Weihnachten.”
(圣诞快乐。)
最后的最后,菲利克斯从橱柜里拿出了一把全新未拆封的雨伞,递给克罗斯说道:
“外面下雪了,哥,你路上小心。”
克罗斯从弟弟的公寓离开。
现在是下午三点半,临近四点,远没有到达“傍晚”的程度,但慕尼黑的天色已经开始逐渐变暗,太阳更是不见踪影。
雪花纷飞。
得益于德国糟糕的天气,很多本地人根本不爱打伞。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他们就这么帽子一戴、脖子一缩,然后毫无畏惧地穿行在阴冷的雨幕里。
克罗斯回到了酒店。
他的酒店就选在了下施莱斯海姆区(Unterschleibheim),靠近慕尼黑工业大学加兴校区,方便他第二天的出行。
用完餐后,他回到房间休息。
外面仍在下雪,这座城市总是如此,也承载了他太多的记忆。
晴天,雨天,雪天。
安联球场就像是一簇永不熄灭的火焰,每逢大赛,上万名球迷都会用手中的纸片拼出巨大的“FC Bayern München”字样。
他们在风中呐喊,为球队加油打气。
从2012年欧冠决赛失利、数名球员泪洒现场,到2013年取得三冠王成就、众人参与夺冠游行,慕尼黑见证了克罗斯职业生涯的低谷与巅峰。
事实上,自从2014年转会皇马以后,这还是他第一次回来。
因为他一般都是坐马德里直飞柏林的航班。
这样更近,也更方便。
他在慕尼黑没有需要联络的亲朋好友,可能穆勒算一个,但足球的世界就是这样——
队友转会离开,然后感情变淡,双方只能在赛场上碰面的时候才短暂地交流一下感情。
克罗斯订好闹钟,然后沉沉睡去。
一夜无梦。
第二天一早,他去到了加兴校区,作为自然科学与工程中心,这里同时也是慕尼黑工业大学最大的校区。
学校附近有一家咖啡馆。
克罗斯推门而入,他取下墨镜,前台服务人员对上他看过来的目光,有些惊讶。
“Toni Kroos……?”
对方不确定地开口。
“很多人都说我长得像他。”
克罗斯环顾了一下四周,面不改色地说道。
由于他的态度实在是太过于坦荡,所以对方也就没有过多怀疑。
他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
这个位置刚好能够看到大学门口,很方便。
阳光正好,他给莉莉发了短信。
“我到了。”
他这样说道。
(66)
这个时间点,咖啡馆里的人不算多。
只零零散散坐了几桌。
克罗斯等了一会儿,就看见莉莉和一个男孩结伴从学校门口走出。
他原本以为自己至少要花上几秒钟的时间才能从人群中认出她,认出莉莉·德雷克斯勒,毕竟他们已经两年没有见面了,不是吗?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几乎是在那道熟悉的身影撞入余光的一瞬间,克罗斯便抬起头朝那个方向看去。
莉莉今天穿了一件柠檬黄的及肘毛衣,下半身则是搭配了一条漆灰色的长款半身裙。
她右手臂抱着外套,整个人笼罩在色泽金黄如蜂蜜一般的冬日阳光下,正脚步轻快地朝校外走来。
而一旁的男孩则是为她拿着行李箱,两个人时不时地低头交谈上几句、举止亲昵。
克罗斯几乎是下意识地挑剔起了对方:
不够高,身材瘦弱,戴眼镜,打扮也算不上新潮,是典型的“nerd(书呆子)”形象。
莉莉和男孩告别后,走进咖啡馆。
她神态自如地在克罗斯面前落座,蓟花造型的耳环在金发中摇晃。
“好久不见。”
她微微一笑,这样朝对方说道。
然后将行李箱挨着小腿放好,翻开桌上的菜单看了起来,服务人员等候在一旁。
“麻烦来一杯这个。”
“还有这个。”
她的指甲敲击着纸面,发出清脆的“嗒嗒”声。
克罗斯循声望去,然后发现莉莉新做了指甲,还是圣诞节款式——
十个甲面各不相同。
有豆沙红、象牙白,颜色润亮,亮片和水钻在灯光下闪烁,散发出令人目眩神迷的光泽感。
克罗斯垂下了目光。
他似在沉思,过了一会儿,又再一次抬起头看向面前的女孩。
他的目光从莉莉的头发、妆容、衣裙上扫过,然后问了一个毫不相关的问题:
“你谈恋爱了吗?”
这似乎是一个很正常的问题。
就像每一个心系晚辈的长辈应该做的那样,关心对方的学业、婚恋状况以及工作经历。
莉莉的学习很好,她考上了TUM,所以学业这一块自然用不着克罗斯来操心,更何况他也无从下手。
她还没有工作,两个人的实际生活又离得这样远,一个在慕尼黑读大学,另一个在马德里踢球,堪称天差地别,所以维系双方谈话的主题自然只剩下了一个选择——
婚恋状况。
克罗斯堪称冷静地审视着自己。
正确、健康、积极、无误。
他的价值观正是由这样的词语所构成,宛如两条细长、华美的锁链,交织着穿过他的胸腹,然后牢牢束缚于腰背之上。
它们早已深深嵌入了他的血肉中。
这是他立身的根本,也是他信仰的锚点。
对于克罗斯这个问题,莉莉没有立刻回答。
她看向面前的蕾丝桌布,似乎是被上面繁复的花纹所吸引,她下意识地用手指勾勒起上面的花纹。
她眨动着眼睛,然后轻描淡写地吐出了一个字:“对。”
其实一切根本子虚乌有,但她仍是这样回答道。
“他追你?”
莉莉没有否认。
“你们认识了多久?”
莉莉蜷缩起手指,转头看窗外:“可能一个星期,或者半个月。”
她的态度看上去有点不以为然。
“我不记得了。”
克罗斯被很多人挑衅过。
无论是生活中,还是球场上,尤其是后者。
足球被誉为“和平时期的战争”,这种极具身体对抗性的运动注定了参赛双方不可能一团和气。
每一次拼抢、每一次冲撞都是在加剧冲突。
但克罗斯通常是混乱人群中更能保持冷静的那一个。
因为他的场上位置是中场,是MidFielder。
中场球员总是身陷重重包围之中,而他们所处的位置又要求他们做到“化腐朽为神奇”,所以头脑清醒这一点格外重要。
他心平气和地反问道:
“你谈恋爱这么草率的吗?”
没想到听见这话,莉莉却猛地攥紧了拳头,她“唰”地抬眼看向克罗斯,目光倔强:
“这跟你有关系吗?”
此前她从未用过这种态度和克罗斯说话。
她没有用过这种态度和任何人说话。
莉莉是礼貌的、懂事的,她是所有人最期待的那种小孩,在别的小朋友因为贪吃、爱玩而选择在父母面前撒泼打滚的时候,她已经乖乖地背起小书包去上钢琴课了。
或许是自己讲话的语气不对。
克罗斯这样想道。
他仿佛在质问她、教训她,而事实上,他根本没有这样的立场,所以莉莉理所当然地生气了。
意识到这一点后,克罗斯改变了自己的态度。
“莉莉。”
他喊了她的名字,就像过去他经常做的那样。
然后恳切地说道:
“随意地和别人建立恋爱关系不是在惩罚我,而是在惩罚你自己。”
“和一个不爱的人在一起,你真的会快乐吗?”
但这番话于事无补。
甚至于火上浇油。
只见莉莉宛如一个被火星点燃的炸药包,她猛地从座位上站起,然后质问道:
“我爱你,那你愿意跟我在一起吗?”
“你既然不愿意跟我在一起,为什么还要来干涉我的生活?”
“克罗斯,你总是觉得你自己对我负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责任感,既然如此,你为什么不负责到底呢?”
克罗斯哑口无言。
但另一边,莉莉仍在继续:
“你总是觉得我很幼稚。”
“请问什么叫做幼稚?什么又叫做不幼稚?”
“和一个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男人结婚就是不幼稚吗?”
“那请你告诉我,菲利克斯是那个正确的人吗?”
“回答我。”
“你觉得你的弟弟菲利克斯·克罗斯是那个正确的人吗?”
“只要你开口承认,我就绝对不会再纠缠你。”
她看着他的眼睛。
这一次,莉莉没有哭。
她竟然没有哭。
她终于彻底撕开了这一血淋淋的事实,不再给克罗斯以任何遮掩、粉饰的机会。
她要求他做出一个选择。
她要求他正视这一切。
她要求他直面自己的内心。
莉莉彻底将自己和克罗斯两个人都逼到了悬崖边上。
她的态度很明确——
如果对方决意要离开,那就请彻底斩断这份感情,不要再给她留有任何幻想的余地。
她不要虚假的温情,不要言不由衷的问好,不要明明两个家庭早已渐行渐远、却仍然用“故交”这个词语捆绑在一起。
她向克罗斯发起最后冲锋的号角,然而刀尖的方向却对准了自己。
她在逼他下手。
克罗斯感受到一丝从心脏处传来的钝痛,他的手指在下意识地颤抖,甚至是有些微微发麻。
他应该说些什么,就像他一直以来所做的那样。
菲利克斯是一个很好的男孩,他了解自己的弟弟,如果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一个人可以让他放心地把莉莉交给对方,那这个人会是菲利克斯。
他本该赞同她的提议。
然后附和性地说上一些什么,类似于“没错”“祝福你们”“菲力他很爱你,你会幸福的”之类的话,他本该这样做。
理智在脑海中一遍又一遍敦促他开口,他甚至已经打好了腹稿——
但无论如何,那一句话就是说不出口。
我真的应该祝福她吗?
我真的能够祝福她吗?
克罗斯叩问着自己。
然而,就是在这样万分狼狈的情况下,克罗斯才终于看清楚了自己的心。
他一触即溃的真心。
“说话啊。”
“托尼·克罗斯,你为什么不说话?”
“你不是总有说不完的大道理吗?”
“你可以拒绝我,你甚至可以不爱我,没有关系,我都可以接受。”
“因为‘爱’本就是一厢情愿的事情。”
“但我不能接受的是:你明明有所触动,却拿年龄、拿少不更事当做借口,你怎么可以如此羞辱我?”
“我清醒地知道我自己在做什么。”
“不清醒的人是你,逃避的那个人也是你,你不敢正视我,你也不敢正视你自己的内心。”
“托尼·克罗斯,你真的让我感到失望。”
莉莉要起身离开。
但随即,克罗斯猛地抓住了她的手。
“别这样。”
他颤抖地说道。
不过她很快甩开了他的手,然后整个人直接冲了出去。
克罗斯在12月19日上午十点半飞抵慕尼黑。
菲利克斯没有来接机,不过他将自己公寓的地址发给了哥哥。
定位的最后还附上了一句话:
“欢迎长官莅临指导!(敬礼)”
克罗斯看到短信的时候没忍住笑了笑。
他走出机场。
随身行李倒不是太多,基本只背了一个小包,用来装现金、银行卡、钥匙、剃须刀一类的零碎小物件。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小型行李箱,里头是最基础的换洗衣物。
他有很多生活用品都留在格赖夫斯瓦尔德没有拿走,搬去马德里后又采购了一套新的,所以每次长途跋涉,他都不太乐意带上太多东西,因为那样会很不方便。
慕尼黑前几天刚下了一场大雪。
寒风刺骨,手机上的天气预报显示今天只有1℃。
当然,作为一个在这儿待了至少六年的人,克罗斯明白:到了来年一月份,温度还会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
所以德甲的冬歇期要比其他联赛长,他们一般是12月18日左右踢完联赛上半程,然后休息到明年一月底、二月初的样子。
他裹了裹自己的大衣。
国际机场的一切还是这么让人熟悉——
航站楼、长达210米的侧式月台,以及双线S-Bahn车站。
他以前在拜仁踢球的时候就经常从这里出发去其他球队主场作战,拜仁是欧冠常客,有些年份他们还要踢世俱杯。
球员的生活是忙碌的。
他们要满世界跑,有的时候还要去捷克、希腊、俄罗斯这样的地方踢比赛。
舟车劳顿不说,赛程密集程度更是令人咂舌,有时一周双赛、甚至三赛,刨去花在路上的时间,大部分人根本没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当然,这是一种幸福的烦恼,像联赛倒数第一的球队就不会有这样的困扰。
不过这也已经是五、六年前的事了。
那个时候,拜仁还没有豪华到每次出国都要包专机的地步,可能他们现在有了吧,毕竟俱乐部的营收水平在逐年上升。
克罗斯打量着周遭的一切:雪,晦暗的天色,高大的树木,还有步履匆匆的行人。
德国的寒冷让他有些不适应。
可明明他也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德国人,也才离开这里两年而已。
他打车去了弟弟的公寓。
见到菲利克斯以后,兄弟俩人先是拥抱了一下,然后前者从门口的鞋柜里找出拖鞋让克罗斯换上。
房间里开了暖气,很暖和。
菲利克斯穿了一件浅灰色的高领羊毛衫,他确实瘦了,不过也更成熟了。
“是今天早上的飞机?”
他这样问道。
克罗斯点了点头,他的目光被散落在沙发上的衣物所吸引:
那是一些皱巴巴的衬衣、外套,以及团成一团的袜子和短裤。
顺着哥哥的目光看过去,菲利克斯难得尴尬地摸了摸头,他解释道:
“最近在忙着看卷宗。”
“喝咖啡还是果汁?”
“清水就好。”
克罗斯跟在菲利克斯身后进了厨房。
然后他又看到了四五个堆在水池里没洗的碗,乳白色的油垢凝结成块,积了厚厚一层。
看到这里,克罗斯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他揉了揉隐隐作痛的眉心。
几乎没有过多犹豫,他便脱下大衣,卷起袖子,开始打扫卫生。
“哥,哥!你放着,我来!”
菲利克斯看见克罗斯的行为后,顿感羞耻,连忙大叫起来。
他想要抢过哥哥手中的碗碟,但克罗斯没有理会,仍是继续洗碗、拖地、将衣服分门别类叠好然后塞进洗衣机里。
“这些事情我在勒沃库森都做惯了。”
“你离独立生活还差得远呢。”
克罗斯一边干活,一边“冷酷”地数落弟弟。
他说这些话的时候脸上倒没有太多表情,也不絮叨,就是很正常地忙碌,然后顺便点评公寓主人的生活环境而已。
而作为被点评的对象,菲利克斯则是垂头丧气地跟在对方身后,完全沦为了一个打下手的角色。
“你就像一只生活在垃圾堆里的蟑螂。”
克罗斯的评价还是一如既往地不留情面。
菲利克斯听后面色通红。
他小声地辩解道:“我原本以为你下午才会到的。”
克罗斯听后面无表情地笑了一声,于是菲利克斯越发不敢说话了。
兄弟俩大概前前后后忙了有两个多小时,才终于将整个公寓收拾地焕然一新。
菲利克斯原本想请哥哥吃饭来着。
但克罗斯拒绝了。
他让菲利克斯照顾好自己,别总是让妈妈担心,然后就穿上了自己来的时候的那件大衣,准备离开。
身后,菲利克斯欲言又止。
“你是今天看完我以后就走吗?”
他这样问道。
但克罗斯说不是,他说他明天要和莉莉一起回去。
听见这话,菲利克斯“哦”了一声。
他低着头自言自语道:“也对,你们都快两年没见了。”
他看上去有些失落。
但很快,菲利克斯又重新振作起来,他朝克罗斯笑了笑,带着一丝“打趣”的意味说道:
“这两年莉莉变化还挺大的。”
“你明天看见她以后,肯定会吓一大跳。”
说这话时,克罗斯已经换好鞋,站到了门口。
而菲利克斯则抱臂倚靠在门框上,目送前者出门,头顶椭圆形灯具的收束光源在他身上打上了一层薄薄的阴影。
他看着克罗斯、他的哥哥,神情难掩复杂:
“那我就提前祝你圣诞快乐了。”
“Frohe Weihnachten.”
(圣诞快乐。)
最后的最后,菲利克斯从橱柜里拿出了一把全新未拆封的雨伞,递给克罗斯说道:
“外面下雪了,哥,你路上小心。”
克罗斯从弟弟的公寓离开。
现在是下午三点半,临近四点,远没有到达“傍晚”的程度,但慕尼黑的天色已经开始逐渐变暗,太阳更是不见踪影。
雪花纷飞。
得益于德国糟糕的天气,很多本地人根本不爱打伞。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他们就这么帽子一戴、脖子一缩,然后毫无畏惧地穿行在阴冷的雨幕里。
克罗斯回到了酒店。
他的酒店就选在了下施莱斯海姆区(Unterschleibheim),靠近慕尼黑工业大学加兴校区,方便他第二天的出行。
用完餐后,他回到房间休息。
外面仍在下雪,这座城市总是如此,也承载了他太多的记忆。
晴天,雨天,雪天。
安联球场就像是一簇永不熄灭的火焰,每逢大赛,上万名球迷都会用手中的纸片拼出巨大的“FC Bayern München”字样。
他们在风中呐喊,为球队加油打气。
从2012年欧冠决赛失利、数名球员泪洒现场,到2013年取得三冠王成就、众人参与夺冠游行,慕尼黑见证了克罗斯职业生涯的低谷与巅峰。
事实上,自从2014年转会皇马以后,这还是他第一次回来。
因为他一般都是坐马德里直飞柏林的航班。
这样更近,也更方便。
他在慕尼黑没有需要联络的亲朋好友,可能穆勒算一个,但足球的世界就是这样——
队友转会离开,然后感情变淡,双方只能在赛场上碰面的时候才短暂地交流一下感情。
克罗斯订好闹钟,然后沉沉睡去。
一夜无梦。
第二天一早,他去到了加兴校区,作为自然科学与工程中心,这里同时也是慕尼黑工业大学最大的校区。
学校附近有一家咖啡馆。
克罗斯推门而入,他取下墨镜,前台服务人员对上他看过来的目光,有些惊讶。
“Toni Kroos……?”
对方不确定地开口。
“很多人都说我长得像他。”
克罗斯环顾了一下四周,面不改色地说道。
由于他的态度实在是太过于坦荡,所以对方也就没有过多怀疑。
他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
这个位置刚好能够看到大学门口,很方便。
阳光正好,他给莉莉发了短信。
“我到了。”
他这样说道。
(66)
这个时间点,咖啡馆里的人不算多。
只零零散散坐了几桌。
克罗斯等了一会儿,就看见莉莉和一个男孩结伴从学校门口走出。
他原本以为自己至少要花上几秒钟的时间才能从人群中认出她,认出莉莉·德雷克斯勒,毕竟他们已经两年没有见面了,不是吗?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几乎是在那道熟悉的身影撞入余光的一瞬间,克罗斯便抬起头朝那个方向看去。
莉莉今天穿了一件柠檬黄的及肘毛衣,下半身则是搭配了一条漆灰色的长款半身裙。
她右手臂抱着外套,整个人笼罩在色泽金黄如蜂蜜一般的冬日阳光下,正脚步轻快地朝校外走来。
而一旁的男孩则是为她拿着行李箱,两个人时不时地低头交谈上几句、举止亲昵。
克罗斯几乎是下意识地挑剔起了对方:
不够高,身材瘦弱,戴眼镜,打扮也算不上新潮,是典型的“nerd(书呆子)”形象。
莉莉和男孩告别后,走进咖啡馆。
她神态自如地在克罗斯面前落座,蓟花造型的耳环在金发中摇晃。
“好久不见。”
她微微一笑,这样朝对方说道。
然后将行李箱挨着小腿放好,翻开桌上的菜单看了起来,服务人员等候在一旁。
“麻烦来一杯这个。”
“还有这个。”
她的指甲敲击着纸面,发出清脆的“嗒嗒”声。
克罗斯循声望去,然后发现莉莉新做了指甲,还是圣诞节款式——
十个甲面各不相同。
有豆沙红、象牙白,颜色润亮,亮片和水钻在灯光下闪烁,散发出令人目眩神迷的光泽感。
克罗斯垂下了目光。
他似在沉思,过了一会儿,又再一次抬起头看向面前的女孩。
他的目光从莉莉的头发、妆容、衣裙上扫过,然后问了一个毫不相关的问题:
“你谈恋爱了吗?”
这似乎是一个很正常的问题。
就像每一个心系晚辈的长辈应该做的那样,关心对方的学业、婚恋状况以及工作经历。
莉莉的学习很好,她考上了TUM,所以学业这一块自然用不着克罗斯来操心,更何况他也无从下手。
她还没有工作,两个人的实际生活又离得这样远,一个在慕尼黑读大学,另一个在马德里踢球,堪称天差地别,所以维系双方谈话的主题自然只剩下了一个选择——
婚恋状况。
克罗斯堪称冷静地审视着自己。
正确、健康、积极、无误。
他的价值观正是由这样的词语所构成,宛如两条细长、华美的锁链,交织着穿过他的胸腹,然后牢牢束缚于腰背之上。
它们早已深深嵌入了他的血肉中。
这是他立身的根本,也是他信仰的锚点。
对于克罗斯这个问题,莉莉没有立刻回答。
她看向面前的蕾丝桌布,似乎是被上面繁复的花纹所吸引,她下意识地用手指勾勒起上面的花纹。
她眨动着眼睛,然后轻描淡写地吐出了一个字:“对。”
其实一切根本子虚乌有,但她仍是这样回答道。
“他追你?”
莉莉没有否认。
“你们认识了多久?”
莉莉蜷缩起手指,转头看窗外:“可能一个星期,或者半个月。”
她的态度看上去有点不以为然。
“我不记得了。”
克罗斯被很多人挑衅过。
无论是生活中,还是球场上,尤其是后者。
足球被誉为“和平时期的战争”,这种极具身体对抗性的运动注定了参赛双方不可能一团和气。
每一次拼抢、每一次冲撞都是在加剧冲突。
但克罗斯通常是混乱人群中更能保持冷静的那一个。
因为他的场上位置是中场,是MidFielder。
中场球员总是身陷重重包围之中,而他们所处的位置又要求他们做到“化腐朽为神奇”,所以头脑清醒这一点格外重要。
他心平气和地反问道:
“你谈恋爱这么草率的吗?”
没想到听见这话,莉莉却猛地攥紧了拳头,她“唰”地抬眼看向克罗斯,目光倔强:
“这跟你有关系吗?”
此前她从未用过这种态度和克罗斯说话。
她没有用过这种态度和任何人说话。
莉莉是礼貌的、懂事的,她是所有人最期待的那种小孩,在别的小朋友因为贪吃、爱玩而选择在父母面前撒泼打滚的时候,她已经乖乖地背起小书包去上钢琴课了。
或许是自己讲话的语气不对。
克罗斯这样想道。
他仿佛在质问她、教训她,而事实上,他根本没有这样的立场,所以莉莉理所当然地生气了。
意识到这一点后,克罗斯改变了自己的态度。
“莉莉。”
他喊了她的名字,就像过去他经常做的那样。
然后恳切地说道:
“随意地和别人建立恋爱关系不是在惩罚我,而是在惩罚你自己。”
“和一个不爱的人在一起,你真的会快乐吗?”
但这番话于事无补。
甚至于火上浇油。
只见莉莉宛如一个被火星点燃的炸药包,她猛地从座位上站起,然后质问道:
“我爱你,那你愿意跟我在一起吗?”
“你既然不愿意跟我在一起,为什么还要来干涉我的生活?”
“克罗斯,你总是觉得你自己对我负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责任感,既然如此,你为什么不负责到底呢?”
克罗斯哑口无言。
但另一边,莉莉仍在继续:
“你总是觉得我很幼稚。”
“请问什么叫做幼稚?什么又叫做不幼稚?”
“和一个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男人结婚就是不幼稚吗?”
“那请你告诉我,菲利克斯是那个正确的人吗?”
“回答我。”
“你觉得你的弟弟菲利克斯·克罗斯是那个正确的人吗?”
“只要你开口承认,我就绝对不会再纠缠你。”
她看着他的眼睛。
这一次,莉莉没有哭。
她竟然没有哭。
她终于彻底撕开了这一血淋淋的事实,不再给克罗斯以任何遮掩、粉饰的机会。
她要求他做出一个选择。
她要求他正视这一切。
她要求他直面自己的内心。
莉莉彻底将自己和克罗斯两个人都逼到了悬崖边上。
她的态度很明确——
如果对方决意要离开,那就请彻底斩断这份感情,不要再给她留有任何幻想的余地。
她不要虚假的温情,不要言不由衷的问好,不要明明两个家庭早已渐行渐远、却仍然用“故交”这个词语捆绑在一起。
她向克罗斯发起最后冲锋的号角,然而刀尖的方向却对准了自己。
她在逼他下手。
克罗斯感受到一丝从心脏处传来的钝痛,他的手指在下意识地颤抖,甚至是有些微微发麻。
他应该说些什么,就像他一直以来所做的那样。
菲利克斯是一个很好的男孩,他了解自己的弟弟,如果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一个人可以让他放心地把莉莉交给对方,那这个人会是菲利克斯。
他本该赞同她的提议。
然后附和性地说上一些什么,类似于“没错”“祝福你们”“菲力他很爱你,你会幸福的”之类的话,他本该这样做。
理智在脑海中一遍又一遍敦促他开口,他甚至已经打好了腹稿——
但无论如何,那一句话就是说不出口。
我真的应该祝福她吗?
我真的能够祝福她吗?
克罗斯叩问着自己。
然而,就是在这样万分狼狈的情况下,克罗斯才终于看清楚了自己的心。
他一触即溃的真心。
“说话啊。”
“托尼·克罗斯,你为什么不说话?”
“你不是总有说不完的大道理吗?”
“你可以拒绝我,你甚至可以不爱我,没有关系,我都可以接受。”
“因为‘爱’本就是一厢情愿的事情。”
“但我不能接受的是:你明明有所触动,却拿年龄、拿少不更事当做借口,你怎么可以如此羞辱我?”
“我清醒地知道我自己在做什么。”
“不清醒的人是你,逃避的那个人也是你,你不敢正视我,你也不敢正视你自己的内心。”
“托尼·克罗斯,你真的让我感到失望。”
莉莉要起身离开。
但随即,克罗斯猛地抓住了她的手。
“别这样。”
他颤抖地说道。
不过她很快甩开了他的手,然后整个人直接冲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