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鸽
兴祐二十八年,六月初九。
日出前的天空如此神秘,平静地等待未知的一天。
吱!吱!吱…盛夏蝉鸣听多了也聒噪,天刚刚擦亮,树上的蝉就开始搅人。
一女子侧卧床榻缓缓撑起身子,伸手撩开帱幔,帱幔上的珠帘簌簌作响,她语气慵懒地向屋外喊道:“扶光!”
侍女扶光推门而入,站立于屏风后:“殿下。”
“把外面的蝉统统赶走,扰我清梦,”康和公主打了个哈欠,依旧睡意朦胧,“什么时辰了?”
“回殿下,卯时正刻”,扶光垂眼低头快步走上床沿,递上一个细布条,俯身低声道,“殿下,卯时初刻有益州飞鸽到。”
康和瞬间醒了神,掀开帱幔起身下床,接过扶光手中的布条迅速扫了一眼其中的内容,她的眉间略有不爽,慢慢垂下眼睑。
屋外等候着的七八个侍女,手里端着温水、手帕、皂荚、海盐等一应用品,闻声陆陆续续进屋。
她攥着布条,赤脚在梳妆台前来回踱步,又再次展开,静默一会后回身将布条扔进熏炉里,灰白的炭火仿佛一头被唤醒的大虫,张着血口,一口一口将布条吞没。
火焰热烈而短暂,康和扶桌而坐,徐徐开口道:“梳妆,今日午膳进宫吃。”
艳阳高挂于空中,时不时推着阵阵热浪而来。一架四望金顶牛车停稳在公主府门前,车身通体由紫檀木制成,车门前挂着两盏御赐的镂空金雕灯笼,穗子在风中起舞,车架旁候已经着随行侍女,备好从简的公主仪仗。
康和公主正值桃李年华无需繁重点缀,一对金累丝蝴蝶簪随着康和一步一颤,栩栩如生,清新的麦绿色素面褙子和鹅黄暗花缎百迭裙,像是给炎炎夏日喘了口气。
扶光手提一个竹雕食盒跟在康和身后。
牛车不快但很平稳,今晨起得太早,上车后公主靠在软垫上,不久便困意袭来。
车到宫门后换乘辇,一路来到仪元殿,步辇方才停稳,不等掌舆宫女帮扶,康和公主一跃而过。
“阿娘,女儿回来啦!”康和高举食盒,快步往寝宫内走,“看我新学的‘冰雪冷元子’,快来尝尝。”
德妃娘娘正在屋内翻着新送来的字帖,隔着院子都能听到康和的声音,放下字帖便欣喜相迎。
“知道你近日是要回宫的,没曾想,竟卡着午膳,”德妃逗乐道,“眠儿怕不是听说膳食局制了新果子,赶忙着尝鲜呀?”
康和听到母妃的打趣,佯装生气,着急跺脚,打开食盒递到德妃眼前,“看,真的是冷元子,我今早没亮就起来做的。”
一看,食盒内的冰块已经融化得差不多了。
“闻着淡雅香甜,瞧着像模像样嘛,”德妃接过食盒,递给主事姑姑碧潭,柔声细语叮咛道,“冰化了无妨,再取便是,下次不必放这么多冰,你府上的留着自己用。”
康和看着一盒子的水,略有歉意,便唤扶光进屋道:“你与碧潭姑姑一起,看着有什么需要的,定要帮忙,如若要取冰,你也一同去就是。”
扶光抬眼与康和眼神交换,应声后跟着碧潭出了屋子。
德妃拉着康和,带她看正准备临摹的天下第一行书--王公的字帖,笔走龙蛇,行云流水,每一笔都仿佛能看到王公的仙人之姿…
“娘娘、公主殿下,午膳已备好,请移步用膳。”
说罢,二位正要前往偏厅时,碧潭姑姑和扶光回来了。
“娘娘,圣上下了朝,现正往仪元殿的方向来,”碧潭窥了一眼德妃神情,继续说道,“玉梅、兰香她们在取冰回程遇到圣驾,圣上近前的李公公遣人一道回来,要在仪元殿用膳,眼下已经在备膳了。”
不知是否看错,方才有那么一刹那,好像看到德妃眼底略有不安。
“也好,让你父皇也尝尝你的手艺。”那感觉只是瞬间,德妃依旧带着笑意,带着康和来到仪元殿门口接驾。
正午的日头正盛,层层树冠也难抵挡炎热,好在桓帝不稍片刻就到。
这是个年过半百的男人,官帽下华丝难掩,走近还能闻到淡淡的丹药味。
康和记得,幼时曾骑在他的肩头,折一枝玉兰赠予母妃,‘霓裳片片晚妆新,束素亭亭玉殿春’。玉兰花挂得那么高,开得那么灿烂。
不知道从何时起,父皇开始潜心问道,整日朱砂丹药为伴,鲜少再来后宫,院里的玉兰花只等落了叫人扫去。
午膳开席,一切如常。
桓帝咽下最后一口,看向康和开口道:“眠儿,我可是听闻这回带了冷元子来的,怎的?人都在这了,岂能藏私。”
“岂敢,”德妃立马起身,让碧潭将冷元子传上来,“妾也是想等陛下用完了膳,休息一会再尝,毕竟是寒凉之物,恐伤脾胃。”
桓帝虽是玩笑话,德妃却也不敢将康和推出去。
冰雪冷元子配琉璃盏,透明的琉璃器皿映得琉璃冰球和元子玲珑雅致,如上品南珠。
康和递上冷元子,清澈的眼眸忽闪忽闪瞧着桓帝,“今日阿爹不来,这冷元子也是要遣人送去的,哪有藏私的道理。”
“元子光滑细腻,冰球晶莹剔透,薄荷也点缀得恰好,沁人心脾,”皇帝尝了一口,又惊又喜道,“软糯细腻,青小豆、桂花蜜、薄荷…实在解暑,巧思巧手。”
德妃也附着桓帝,莞尔称赞。
康和却之不恭,受之有愧,因为除了将元子出锅放入凉水冷置这一步,余的都是他人之功。耳根子都要烧起来了,她连忙插话打断。
“现酷暑难耐,城中盛行冰酪、酥山等解暑之品,对儿臣来说属实复杂。这道冷元子的做法简单,食材寻常易取,”康和端起琉璃盏,越说越起劲,“儿臣查阅医书,青小豆真乃夏季之宝,清热解毒、消暑…药食同源,可制饮品种类繁多,如绿豆汤,做法更是简单。民间百姓不易寻冰,绿豆可直接熬煮,或粥或水,解暑效果也不逊色…”
桓帝听闻甚是欣慰,笑道:“你能想到百姓,甚是欣慰,孺子可教也。在礼部已有些时日,自觉如何?”
自晟武帝开朝始,不再限制女子读书,也广开门路允许女子入仕,但如今女官仍是凤毛麟角。
为引导社会尚学风气,桓帝在康和公主及笄不久后便开府封地,自今年春起,康和于礼部仪制清吏司,任员外郎一职,正五品,主礼文。
“女儿起初觉得公文甚是繁琐,并没有想的那么简单,几度要反悔,”康和两手撑着脸,眼睛滴溜溜地转,撇嘴撒娇道,“可我转念一想,这样灰溜溜认输岂不丢了萧家颜面…如今儿臣可不似当初,定不能叫父皇失望。”
虽已及笄立府而居,但康和在父皇母妃面前依旧是孩子模样。
桓帝看着康和的眼里尽是慈祥,和寻常人家的父亲并无二般,宽慰道:“先秦孟子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如何?眠儿也不必过于着急,事成与不成,尽力而为,有何不解之处,尽管找我或你二哥哥。不论将来如何,现所历之事皆有裨益。”
桓帝再饮清茶漱口,起身将要离席,“今日公事未毕,你们继续,不必相送。眠儿你难得入宫,与你母妃再多待片刻。”
“父皇,”康和应声而起,叫住桓帝,“儿臣还有一事。”
“不知父皇是否收到礼部尚书齐峰,关于祭坛修缮和六冕重制的奏折?”康和一改刚刚的小女儿姿态,后撤两步离席,端正拱手行礼接着说道,“儿臣与礼部侍郎一同查看,确实如此。其中冕服制作所需要的用料极其考究,除了已有的成料布匹,可能还需地方织造局赶制,儿臣想亲自前往。”
“你打算去哪?”桓帝不解,又坐下道,“女儿家远行多少事,下面自有人去办,不必操心。”
“父皇,各部在您的治理下运作十分稳健,只需依律施行,儿臣不过跟随而已,只欲前往江州织造局切身学习,望父皇批准。”
桓帝虽不忍康和受舟车劳顿之苦,但过往皇子出游历练也是常事,有理有据,便不再推辞:“也罢,何时动身,让钦天监回话吧。”
“谢父皇,儿臣恭送父皇。”
午后的风吹得让人困倦,康和陪德妃说了会儿话,不好再打搅休息,便要出宫了。
公主的仪仗在宫门口一字排开,队伍长得需要绕到侧边才能看到后面的马车。
户部左侍郎裴义的马车也正从车马院牵出,康和没有上车,反而叫队伍往前移动,给裴侍郎的马车让位置。
康和就站在宫门口下,宫女掌扇,和扶光在闲聊间,便等来了裴侍郎。
裴侍郎走近宫门口时也望到了康和,步子骤然加快。
“公主殿下,”裴侍郎拱手道,“暑气正盛,何事在此停留?可是老臣的马车当了公主车驾?”
康和连忙扶起裴侍郎,“您老言重了,只是看到侍郎大人的车,突然想起已是许久未见牧嘉姐姐了,甚是想念。过些时日我府中有个赏荷会,届时请牧嘉姐姐赏光呀。”
“哪里的话,牧嘉能得公主殿下赏识是她的荣幸,”裴侍郎再次拱手作揖,“臣回去便让她准备。”
康和恭敬回礼,道:“那我可恭候姐姐了。”
看到裴侍郎与康和拜别,扶光打着伞快步上前,低声对康和道:“赏荷会?殿下,能不能提前支会一声,咱们院里的荷花才开几朵呀。”
“赶巧遇上,省得再寻个由头找他,话赶话的只能胡编了,你回去让花开快些,”康和步子加快,“这天真是一刻也待不得,算了,回府再议。”
车厢宽大四面通风,扶光还在冰鉴里备了些瓜果,康和今晨起早一直忙到现下,很是疲乏,扇着风,她靠着垫子不一会儿就迷迷糊糊睡着了。
日出前的天空如此神秘,平静地等待未知的一天。
吱!吱!吱…盛夏蝉鸣听多了也聒噪,天刚刚擦亮,树上的蝉就开始搅人。
一女子侧卧床榻缓缓撑起身子,伸手撩开帱幔,帱幔上的珠帘簌簌作响,她语气慵懒地向屋外喊道:“扶光!”
侍女扶光推门而入,站立于屏风后:“殿下。”
“把外面的蝉统统赶走,扰我清梦,”康和公主打了个哈欠,依旧睡意朦胧,“什么时辰了?”
“回殿下,卯时正刻”,扶光垂眼低头快步走上床沿,递上一个细布条,俯身低声道,“殿下,卯时初刻有益州飞鸽到。”
康和瞬间醒了神,掀开帱幔起身下床,接过扶光手中的布条迅速扫了一眼其中的内容,她的眉间略有不爽,慢慢垂下眼睑。
屋外等候着的七八个侍女,手里端着温水、手帕、皂荚、海盐等一应用品,闻声陆陆续续进屋。
她攥着布条,赤脚在梳妆台前来回踱步,又再次展开,静默一会后回身将布条扔进熏炉里,灰白的炭火仿佛一头被唤醒的大虫,张着血口,一口一口将布条吞没。
火焰热烈而短暂,康和扶桌而坐,徐徐开口道:“梳妆,今日午膳进宫吃。”
艳阳高挂于空中,时不时推着阵阵热浪而来。一架四望金顶牛车停稳在公主府门前,车身通体由紫檀木制成,车门前挂着两盏御赐的镂空金雕灯笼,穗子在风中起舞,车架旁候已经着随行侍女,备好从简的公主仪仗。
康和公主正值桃李年华无需繁重点缀,一对金累丝蝴蝶簪随着康和一步一颤,栩栩如生,清新的麦绿色素面褙子和鹅黄暗花缎百迭裙,像是给炎炎夏日喘了口气。
扶光手提一个竹雕食盒跟在康和身后。
牛车不快但很平稳,今晨起得太早,上车后公主靠在软垫上,不久便困意袭来。
车到宫门后换乘辇,一路来到仪元殿,步辇方才停稳,不等掌舆宫女帮扶,康和公主一跃而过。
“阿娘,女儿回来啦!”康和高举食盒,快步往寝宫内走,“看我新学的‘冰雪冷元子’,快来尝尝。”
德妃娘娘正在屋内翻着新送来的字帖,隔着院子都能听到康和的声音,放下字帖便欣喜相迎。
“知道你近日是要回宫的,没曾想,竟卡着午膳,”德妃逗乐道,“眠儿怕不是听说膳食局制了新果子,赶忙着尝鲜呀?”
康和听到母妃的打趣,佯装生气,着急跺脚,打开食盒递到德妃眼前,“看,真的是冷元子,我今早没亮就起来做的。”
一看,食盒内的冰块已经融化得差不多了。
“闻着淡雅香甜,瞧着像模像样嘛,”德妃接过食盒,递给主事姑姑碧潭,柔声细语叮咛道,“冰化了无妨,再取便是,下次不必放这么多冰,你府上的留着自己用。”
康和看着一盒子的水,略有歉意,便唤扶光进屋道:“你与碧潭姑姑一起,看着有什么需要的,定要帮忙,如若要取冰,你也一同去就是。”
扶光抬眼与康和眼神交换,应声后跟着碧潭出了屋子。
德妃拉着康和,带她看正准备临摹的天下第一行书--王公的字帖,笔走龙蛇,行云流水,每一笔都仿佛能看到王公的仙人之姿…
“娘娘、公主殿下,午膳已备好,请移步用膳。”
说罢,二位正要前往偏厅时,碧潭姑姑和扶光回来了。
“娘娘,圣上下了朝,现正往仪元殿的方向来,”碧潭窥了一眼德妃神情,继续说道,“玉梅、兰香她们在取冰回程遇到圣驾,圣上近前的李公公遣人一道回来,要在仪元殿用膳,眼下已经在备膳了。”
不知是否看错,方才有那么一刹那,好像看到德妃眼底略有不安。
“也好,让你父皇也尝尝你的手艺。”那感觉只是瞬间,德妃依旧带着笑意,带着康和来到仪元殿门口接驾。
正午的日头正盛,层层树冠也难抵挡炎热,好在桓帝不稍片刻就到。
这是个年过半百的男人,官帽下华丝难掩,走近还能闻到淡淡的丹药味。
康和记得,幼时曾骑在他的肩头,折一枝玉兰赠予母妃,‘霓裳片片晚妆新,束素亭亭玉殿春’。玉兰花挂得那么高,开得那么灿烂。
不知道从何时起,父皇开始潜心问道,整日朱砂丹药为伴,鲜少再来后宫,院里的玉兰花只等落了叫人扫去。
午膳开席,一切如常。
桓帝咽下最后一口,看向康和开口道:“眠儿,我可是听闻这回带了冷元子来的,怎的?人都在这了,岂能藏私。”
“岂敢,”德妃立马起身,让碧潭将冷元子传上来,“妾也是想等陛下用完了膳,休息一会再尝,毕竟是寒凉之物,恐伤脾胃。”
桓帝虽是玩笑话,德妃却也不敢将康和推出去。
冰雪冷元子配琉璃盏,透明的琉璃器皿映得琉璃冰球和元子玲珑雅致,如上品南珠。
康和递上冷元子,清澈的眼眸忽闪忽闪瞧着桓帝,“今日阿爹不来,这冷元子也是要遣人送去的,哪有藏私的道理。”
“元子光滑细腻,冰球晶莹剔透,薄荷也点缀得恰好,沁人心脾,”皇帝尝了一口,又惊又喜道,“软糯细腻,青小豆、桂花蜜、薄荷…实在解暑,巧思巧手。”
德妃也附着桓帝,莞尔称赞。
康和却之不恭,受之有愧,因为除了将元子出锅放入凉水冷置这一步,余的都是他人之功。耳根子都要烧起来了,她连忙插话打断。
“现酷暑难耐,城中盛行冰酪、酥山等解暑之品,对儿臣来说属实复杂。这道冷元子的做法简单,食材寻常易取,”康和端起琉璃盏,越说越起劲,“儿臣查阅医书,青小豆真乃夏季之宝,清热解毒、消暑…药食同源,可制饮品种类繁多,如绿豆汤,做法更是简单。民间百姓不易寻冰,绿豆可直接熬煮,或粥或水,解暑效果也不逊色…”
桓帝听闻甚是欣慰,笑道:“你能想到百姓,甚是欣慰,孺子可教也。在礼部已有些时日,自觉如何?”
自晟武帝开朝始,不再限制女子读书,也广开门路允许女子入仕,但如今女官仍是凤毛麟角。
为引导社会尚学风气,桓帝在康和公主及笄不久后便开府封地,自今年春起,康和于礼部仪制清吏司,任员外郎一职,正五品,主礼文。
“女儿起初觉得公文甚是繁琐,并没有想的那么简单,几度要反悔,”康和两手撑着脸,眼睛滴溜溜地转,撇嘴撒娇道,“可我转念一想,这样灰溜溜认输岂不丢了萧家颜面…如今儿臣可不似当初,定不能叫父皇失望。”
虽已及笄立府而居,但康和在父皇母妃面前依旧是孩子模样。
桓帝看着康和的眼里尽是慈祥,和寻常人家的父亲并无二般,宽慰道:“先秦孟子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如何?眠儿也不必过于着急,事成与不成,尽力而为,有何不解之处,尽管找我或你二哥哥。不论将来如何,现所历之事皆有裨益。”
桓帝再饮清茶漱口,起身将要离席,“今日公事未毕,你们继续,不必相送。眠儿你难得入宫,与你母妃再多待片刻。”
“父皇,”康和应声而起,叫住桓帝,“儿臣还有一事。”
“不知父皇是否收到礼部尚书齐峰,关于祭坛修缮和六冕重制的奏折?”康和一改刚刚的小女儿姿态,后撤两步离席,端正拱手行礼接着说道,“儿臣与礼部侍郎一同查看,确实如此。其中冕服制作所需要的用料极其考究,除了已有的成料布匹,可能还需地方织造局赶制,儿臣想亲自前往。”
“你打算去哪?”桓帝不解,又坐下道,“女儿家远行多少事,下面自有人去办,不必操心。”
“父皇,各部在您的治理下运作十分稳健,只需依律施行,儿臣不过跟随而已,只欲前往江州织造局切身学习,望父皇批准。”
桓帝虽不忍康和受舟车劳顿之苦,但过往皇子出游历练也是常事,有理有据,便不再推辞:“也罢,何时动身,让钦天监回话吧。”
“谢父皇,儿臣恭送父皇。”
午后的风吹得让人困倦,康和陪德妃说了会儿话,不好再打搅休息,便要出宫了。
公主的仪仗在宫门口一字排开,队伍长得需要绕到侧边才能看到后面的马车。
户部左侍郎裴义的马车也正从车马院牵出,康和没有上车,反而叫队伍往前移动,给裴侍郎的马车让位置。
康和就站在宫门口下,宫女掌扇,和扶光在闲聊间,便等来了裴侍郎。
裴侍郎走近宫门口时也望到了康和,步子骤然加快。
“公主殿下,”裴侍郎拱手道,“暑气正盛,何事在此停留?可是老臣的马车当了公主车驾?”
康和连忙扶起裴侍郎,“您老言重了,只是看到侍郎大人的车,突然想起已是许久未见牧嘉姐姐了,甚是想念。过些时日我府中有个赏荷会,届时请牧嘉姐姐赏光呀。”
“哪里的话,牧嘉能得公主殿下赏识是她的荣幸,”裴侍郎再次拱手作揖,“臣回去便让她准备。”
康和恭敬回礼,道:“那我可恭候姐姐了。”
看到裴侍郎与康和拜别,扶光打着伞快步上前,低声对康和道:“赏荷会?殿下,能不能提前支会一声,咱们院里的荷花才开几朵呀。”
“赶巧遇上,省得再寻个由头找他,话赶话的只能胡编了,你回去让花开快些,”康和步子加快,“这天真是一刻也待不得,算了,回府再议。”
车厢宽大四面通风,扶光还在冰鉴里备了些瓜果,康和今晨起早一直忙到现下,很是疲乏,扇着风,她靠着垫子不一会儿就迷迷糊糊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