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矾油,是稀硫酸的古名,也是个药。
要论那里对绿矾油最了解,自然是药堂了。
一向是不怎么笑的人,这会儿又在万寿堂里。
移舟面上带着淡笑,身边还站着卫英。二女正值妙龄,衣衫简朴些,也丝毫不影响往来的客人频频将目光放在二人身上。
长生和上回一样,将移舟带到后院去,“姑娘是要问什么呢?”
“我便不能过来看病的么?”
移舟半是玩笑道,目光还停留在角落里那盆芝兰上。芝兰在山野无人问津,开花与否,也不用进到文人墨客的诗词里,去当个孤高的主儿。
现如今,安安静静呆在民居的角落里,也自有清香一片,无需俗人介入。
“姑娘要问的绿矾油,店里也有卖……记档我让师弟拿来。”说罢,长生转身,抬手就让人去柜台取账本来。
诸事做得行云流水,不问也不辩。
移舟原是找了由头来。卫英住后衙,和她一个床榻睡觉,又都不是扭捏的性子,洗脸时甚是苦恼指着上头一个红点,“乡邻还夸我长得好,遇着了姑娘,我都成麻子脸了。”
其实,卫英就是长了颗痘,她也不过双十年华,正是皮肤油脂分泌最旺盛时。
“平日不要用手去摸它,很快会消下去的。不过——”
不过,这不就有理由来一趟万寿堂了?
只是,长生没给机会,又大大方方介绍着:“绿矾和五倍子、针砂、神曲等配伍,制成丸剂,能治治黄肿胀满、疳积久痢;或是将青矾在锅内煅赤后,用米醋拌为末,再用枣肉和丸,可治食劳黄病,就是因饮食劳倦引起的黄疸症状;或是以绿矾研末后,以猪胆汁和丸,治小儿疳疾,像那些爱食泥土的患儿[1]……”
这些方子,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都是内服,量也不多,患者不会大费周折再将明矾提取出来。
“绿矾也可外用,通常将绿矾煅烧后研末,再用适量的香油、米醋,调敷患处[2]……”
像是看透移舟的疑虑,长生边说,边将记档翻页,上头记的一条便引起了移舟注意。
“县衙支取绿矾油三斤?”
“是……每三月都会有。”
长生再将账本翻到去年的十二月,“来取药的差大哥说,县衙要驱虫,让师傅给开的绿矾。”
“你们直接给的绿矾油还是石胆?”
“绿矾油。”
“……”
移舟合上账本,手指无意识在上面的“寿”字停留,更是沉吟一声,“这点,上回你怎么没说?”
“姑娘也没问,不是么?”
长生似乎是笑了一声。青色的长衫随风摆了摆,漾出些轻微的药香。
卫英在一旁看不明白二人的交锋。移舟神色也如常,原是该气一气,但转念一想,自己上回来,当真没问过。
“除去这些,长生大夫可还有别的要同衙门说的?”
“姑娘还在查春香的案子么?”
春香烂脸的细节,衙门是瞒着的。但碍于石台县这筛子一样的衙门,移舟也不清楚能否瞒住长生。
他眼眸微垂,随即又望着东边的青山,“姑娘别误会,是昨日看姑娘匆匆路过。万寿堂在长寿街的尽头,也就一个太尉庙。”
“那我就更不明白了,太尉庙传言最多的,应该是八须怪鱼,这和春香有什么关系?”
闻言,长生又是一笑,目光落她身后的卫三身上。“衙门里没听说过吗?”
卫三一摸脑袋,不明所以。长生也没多卖关子,“春香时常来祭拜太尉。你们看到的那些残留的香火,大多还是她烧的。”
这下,移舟更是狐疑打量了一下长生,径直将人逗得拱拱手。“姑娘实在是冤枉了,你看,药堂里迎来送往的,我能看到姑娘往太尉庙里去,自然也能看到别人。”
“长生大夫耳聪目明的,知道她为何去拜吗?”
“姑娘可真是问倒我了。”
……
长生不知,卫三也不清楚,但是醉香楼还在,以前那些姑娘也有好些在。
虽然都是苦命人,但人陷阱泥潭,背后那双黑手一推就能成事。好不容易保住命,想再从这泥潭里爬出去,却是难了。
即便她们将身上的污泥冲洗干净,旁人总会捂着鼻子说她掉过坑,脏得很。
醉香楼反而成了她们最后的栖息地。
鸨母不在,推举了两位能干些的姑娘主事,如今生意照做,只是再不准像从前那样欺压人。
待那一身红衣进了楼,反倒是揽客的姐妹有些心虚。
“大人是有什么吩咐吗?”醉香楼,明面上是交由秋香和冬香在管,但账本是要交到县衙去的。
“大人让我来问几句话,从前谁和春香比较熟。”
一听是春香,众人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怕移舟不信,姐妹们开始轮流解释着:
“姑娘之前也来过一回,就知道春香性子傲,平日就不和姐妹们来往。”
“对啊……原先大家还算是一样的人,可她摇身一变成了楼里的主人,手段比妈妈还狠。”
“大人看过楼里的名册就该知道,姐妹们的名,就只是一个漂亮名,没了她那就换个人顶上去,光春夏秋冬这四香,都换了好几人了。”
移舟默默颔首,顺着话问道:“春香成了主人,平日会出门吗?”
“会,不过就是跟客人出去得多。”
“还有去铺子里挑些胭脂水粉。”
“她觉着在楼里挑,容易给掌柜的糊弄了,都会过去一趟。”
……
醉香楼的装饰没多大变化,风一起,红艳的纱巾便轻轻荡着,如那绮丽的落霞。桌子上的白瓶也养着几枝折下来的桃花。
移舟四处看了看,“外头商铺都会拜财神,拜关公什么,醉香楼是拜什么?春香和鸨母会拜什么?”
“这……就是财神吧?”
众姐妹都有些答不上来,还是角落里一个丫头脆生生答:“我们也拜……不过,我听杂役说过,春香经常会去拜太尉。”
好些从外地被拐来的姐妹都没听过太尉庙,露出茫然的神色。
移舟留了这丫头说话,她年纪小,吃的苦却一点也不少。
“我和罗姑娘是前后脚进来的……我没她好看,也就没挑上我,一直在后院做粗活。那些护院跟着春香出门,回来也说两句,像是什么‘也不知那破庙有什么好拜的’,‘拜城里这破庙,还不如去观里拜拜,要是能和管事的搭上关系,还愁什么?那些师傅们没见过女人,来一次保准忘不了滋味’……”
也知道这些话实在过于混账,那丫头学的声音也越来越低。
“对了,他们有说过春香是哪儿的人么?”移舟示意她继续。
“没怎么听过……”丫头摇摇头,忽然又想起什么,“我倒是听别的姑娘说过……有一次,有姑娘的客人被春香抢了,她回去在骂,说什么大家都是老乡的,也不帮衬着点,得了脸都忘记自己的来处了。”
“是哪位姑娘?”
“这……”
小丫头目光躲闪,一直留意着外头的动静。移舟安抚她这些话不会外传,附耳过去得了答案便起身走了。当日春香落网,她自称是江南人士,也是被拐卖过来的。没有最初的户籍文书,也不一定可靠。
他们三人往回走时,被人喊住了。
“肉!肉!肉肉肉!”
“……”
卫三一脸警惕护着她和姐姐,卫英也侧了个身。
迎面来的,只是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她不知道弟弟怎么这么大惊小怪。
移舟往她身后看了看,脱口问道:“你姑姑呢?”
“她在后面买肉!”
萱妹儿吞了吞口水,眼睛就没从她的袖口离开过。
移舟难得笑道:“我现在没肉,你好好跟着你姑姑,少不了你的肉。”
再往前走,便是屠户的摊子。
罗七素进城来的巧,油腻腻的砧板上还还剩了块肉和几根棒骨。
她想着都买了,回去给许九痴补补身子。
今日,他们三个人都进城来了,许九痴人就在药堂里看病。她带着萱妹儿来买东西,不过才一晃眼,这孩子就不见了,她急得脑门的汗簌簌冒了出来,“萱妹儿——”
才喊出声,萱妹儿便从拐角冒头,还甜甜笑着:“姑姑,我看到肉姑娘了。”
“肉姑娘?”
“是我。”
移舟走来,看她提着满满一篮子的肉,“你怎么进城来了?”
“家里的活放了一天,九哥的脚……我想了想还是要请大夫看一看。”罗七素笑了笑,还要去铺子里买糕饼。
移舟赶忙拉了她,看她的脸色也不甚红润,“就不讲这些虚礼了。你呢?可有让大夫看看?”
“我没事。现在地里的活都忙,幸好有九哥……”
“还有我,我能帮姑姑摘桑叶喂蚕,也能打扫家里。”
萱妹儿小腰一叉,羊角辫也随之晃了晃,好不得意。
“是,还有萱妹儿帮我,她很能干。”罗七素欣慰之余,也很关心移舟,“小周在城里还好么?”
卫三很有眼力见,上前帮着提了东西。
移舟便挽着她朝万寿堂慢慢走去,“我都好,你给的衣裳也穿着了。”
罗七素也露了笑,“姑娘穿红的好看。等蚕吐了丝,我再给姑娘新做几身。”
“我就不和你客套了。我问你个事,从前……你可听过春香出门去拜太尉庙?”移舟怕她不清楚,“就在万寿堂旁边,一个小庙,你听过吗?”
“我……”
说起从前,罗七素还是下意识打了个冷颤,移舟也愧疚,握着她手,“你一直在九桑镇,或许没听到些消息。县衙里又出了桩案子,和醉香楼有些关系。我也刚刚从楼里出来。”
“我……”罗七素握着移舟温热的手,才感受到丝丝温暖,“我生产的时候,疼了半宿,春香也去看过,说这孩子会挑日子,她可以来养。”
“为什么?”
“那天刚过清明。前一日下了全天的雨,等孩子出生时,正好雨停了。那窗子没关好,还有一朵桐花飘了进来,听她们说,天上还出现了一道虹。后来,孩子被带走了……我真傻,我还以为真是她在养,一直想去看一眼,就悄悄留了个心眼。才听说春香以前也生育过,不过那孩子没了。”
“没了是指?”
“我也不太清楚……”
“没事了没事了,我就是同你打听一下。走,找大夫看看吧,你送我衣服,我不推辞,你也不许和我客气。我跟着大人四处走动,和万寿堂的大夫有几分交情,就让他们走我的账,要不了多少银子……”
再往前,就是万寿堂的位置了,长生迎来送往,看到一身红衣映入眼帘,脚步也没再停下。
许九痴还排着队。罗七素同他说了一声,再和移舟去看了太尉庙。
这庙和昨天来时一样,就一间小小的,四处露出土砖的破庙。
春日里杨柳青青,野趣非常,可惜没有香火。
再去看那泥塑像,神像昂首向前,颇具威严,衣衫样式与时下不同,倒和县太爷的官服有几分像,上头还挂着斑驳的彩泥,不过已经脱落得不成样子了。
“小周,”罗七素歪头蹙眉,“我好像在哪里看过……”
要论那里对绿矾油最了解,自然是药堂了。
一向是不怎么笑的人,这会儿又在万寿堂里。
移舟面上带着淡笑,身边还站着卫英。二女正值妙龄,衣衫简朴些,也丝毫不影响往来的客人频频将目光放在二人身上。
长生和上回一样,将移舟带到后院去,“姑娘是要问什么呢?”
“我便不能过来看病的么?”
移舟半是玩笑道,目光还停留在角落里那盆芝兰上。芝兰在山野无人问津,开花与否,也不用进到文人墨客的诗词里,去当个孤高的主儿。
现如今,安安静静呆在民居的角落里,也自有清香一片,无需俗人介入。
“姑娘要问的绿矾油,店里也有卖……记档我让师弟拿来。”说罢,长生转身,抬手就让人去柜台取账本来。
诸事做得行云流水,不问也不辩。
移舟原是找了由头来。卫英住后衙,和她一个床榻睡觉,又都不是扭捏的性子,洗脸时甚是苦恼指着上头一个红点,“乡邻还夸我长得好,遇着了姑娘,我都成麻子脸了。”
其实,卫英就是长了颗痘,她也不过双十年华,正是皮肤油脂分泌最旺盛时。
“平日不要用手去摸它,很快会消下去的。不过——”
不过,这不就有理由来一趟万寿堂了?
只是,长生没给机会,又大大方方介绍着:“绿矾和五倍子、针砂、神曲等配伍,制成丸剂,能治治黄肿胀满、疳积久痢;或是将青矾在锅内煅赤后,用米醋拌为末,再用枣肉和丸,可治食劳黄病,就是因饮食劳倦引起的黄疸症状;或是以绿矾研末后,以猪胆汁和丸,治小儿疳疾,像那些爱食泥土的患儿[1]……”
这些方子,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都是内服,量也不多,患者不会大费周折再将明矾提取出来。
“绿矾也可外用,通常将绿矾煅烧后研末,再用适量的香油、米醋,调敷患处[2]……”
像是看透移舟的疑虑,长生边说,边将记档翻页,上头记的一条便引起了移舟注意。
“县衙支取绿矾油三斤?”
“是……每三月都会有。”
长生再将账本翻到去年的十二月,“来取药的差大哥说,县衙要驱虫,让师傅给开的绿矾。”
“你们直接给的绿矾油还是石胆?”
“绿矾油。”
“……”
移舟合上账本,手指无意识在上面的“寿”字停留,更是沉吟一声,“这点,上回你怎么没说?”
“姑娘也没问,不是么?”
长生似乎是笑了一声。青色的长衫随风摆了摆,漾出些轻微的药香。
卫英在一旁看不明白二人的交锋。移舟神色也如常,原是该气一气,但转念一想,自己上回来,当真没问过。
“除去这些,长生大夫可还有别的要同衙门说的?”
“姑娘还在查春香的案子么?”
春香烂脸的细节,衙门是瞒着的。但碍于石台县这筛子一样的衙门,移舟也不清楚能否瞒住长生。
他眼眸微垂,随即又望着东边的青山,“姑娘别误会,是昨日看姑娘匆匆路过。万寿堂在长寿街的尽头,也就一个太尉庙。”
“那我就更不明白了,太尉庙传言最多的,应该是八须怪鱼,这和春香有什么关系?”
闻言,长生又是一笑,目光落她身后的卫三身上。“衙门里没听说过吗?”
卫三一摸脑袋,不明所以。长生也没多卖关子,“春香时常来祭拜太尉。你们看到的那些残留的香火,大多还是她烧的。”
这下,移舟更是狐疑打量了一下长生,径直将人逗得拱拱手。“姑娘实在是冤枉了,你看,药堂里迎来送往的,我能看到姑娘往太尉庙里去,自然也能看到别人。”
“长生大夫耳聪目明的,知道她为何去拜吗?”
“姑娘可真是问倒我了。”
……
长生不知,卫三也不清楚,但是醉香楼还在,以前那些姑娘也有好些在。
虽然都是苦命人,但人陷阱泥潭,背后那双黑手一推就能成事。好不容易保住命,想再从这泥潭里爬出去,却是难了。
即便她们将身上的污泥冲洗干净,旁人总会捂着鼻子说她掉过坑,脏得很。
醉香楼反而成了她们最后的栖息地。
鸨母不在,推举了两位能干些的姑娘主事,如今生意照做,只是再不准像从前那样欺压人。
待那一身红衣进了楼,反倒是揽客的姐妹有些心虚。
“大人是有什么吩咐吗?”醉香楼,明面上是交由秋香和冬香在管,但账本是要交到县衙去的。
“大人让我来问几句话,从前谁和春香比较熟。”
一听是春香,众人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怕移舟不信,姐妹们开始轮流解释着:
“姑娘之前也来过一回,就知道春香性子傲,平日就不和姐妹们来往。”
“对啊……原先大家还算是一样的人,可她摇身一变成了楼里的主人,手段比妈妈还狠。”
“大人看过楼里的名册就该知道,姐妹们的名,就只是一个漂亮名,没了她那就换个人顶上去,光春夏秋冬这四香,都换了好几人了。”
移舟默默颔首,顺着话问道:“春香成了主人,平日会出门吗?”
“会,不过就是跟客人出去得多。”
“还有去铺子里挑些胭脂水粉。”
“她觉着在楼里挑,容易给掌柜的糊弄了,都会过去一趟。”
……
醉香楼的装饰没多大变化,风一起,红艳的纱巾便轻轻荡着,如那绮丽的落霞。桌子上的白瓶也养着几枝折下来的桃花。
移舟四处看了看,“外头商铺都会拜财神,拜关公什么,醉香楼是拜什么?春香和鸨母会拜什么?”
“这……就是财神吧?”
众姐妹都有些答不上来,还是角落里一个丫头脆生生答:“我们也拜……不过,我听杂役说过,春香经常会去拜太尉。”
好些从外地被拐来的姐妹都没听过太尉庙,露出茫然的神色。
移舟留了这丫头说话,她年纪小,吃的苦却一点也不少。
“我和罗姑娘是前后脚进来的……我没她好看,也就没挑上我,一直在后院做粗活。那些护院跟着春香出门,回来也说两句,像是什么‘也不知那破庙有什么好拜的’,‘拜城里这破庙,还不如去观里拜拜,要是能和管事的搭上关系,还愁什么?那些师傅们没见过女人,来一次保准忘不了滋味’……”
也知道这些话实在过于混账,那丫头学的声音也越来越低。
“对了,他们有说过春香是哪儿的人么?”移舟示意她继续。
“没怎么听过……”丫头摇摇头,忽然又想起什么,“我倒是听别的姑娘说过……有一次,有姑娘的客人被春香抢了,她回去在骂,说什么大家都是老乡的,也不帮衬着点,得了脸都忘记自己的来处了。”
“是哪位姑娘?”
“这……”
小丫头目光躲闪,一直留意着外头的动静。移舟安抚她这些话不会外传,附耳过去得了答案便起身走了。当日春香落网,她自称是江南人士,也是被拐卖过来的。没有最初的户籍文书,也不一定可靠。
他们三人往回走时,被人喊住了。
“肉!肉!肉肉肉!”
“……”
卫三一脸警惕护着她和姐姐,卫英也侧了个身。
迎面来的,只是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她不知道弟弟怎么这么大惊小怪。
移舟往她身后看了看,脱口问道:“你姑姑呢?”
“她在后面买肉!”
萱妹儿吞了吞口水,眼睛就没从她的袖口离开过。
移舟难得笑道:“我现在没肉,你好好跟着你姑姑,少不了你的肉。”
再往前走,便是屠户的摊子。
罗七素进城来的巧,油腻腻的砧板上还还剩了块肉和几根棒骨。
她想着都买了,回去给许九痴补补身子。
今日,他们三个人都进城来了,许九痴人就在药堂里看病。她带着萱妹儿来买东西,不过才一晃眼,这孩子就不见了,她急得脑门的汗簌簌冒了出来,“萱妹儿——”
才喊出声,萱妹儿便从拐角冒头,还甜甜笑着:“姑姑,我看到肉姑娘了。”
“肉姑娘?”
“是我。”
移舟走来,看她提着满满一篮子的肉,“你怎么进城来了?”
“家里的活放了一天,九哥的脚……我想了想还是要请大夫看一看。”罗七素笑了笑,还要去铺子里买糕饼。
移舟赶忙拉了她,看她的脸色也不甚红润,“就不讲这些虚礼了。你呢?可有让大夫看看?”
“我没事。现在地里的活都忙,幸好有九哥……”
“还有我,我能帮姑姑摘桑叶喂蚕,也能打扫家里。”
萱妹儿小腰一叉,羊角辫也随之晃了晃,好不得意。
“是,还有萱妹儿帮我,她很能干。”罗七素欣慰之余,也很关心移舟,“小周在城里还好么?”
卫三很有眼力见,上前帮着提了东西。
移舟便挽着她朝万寿堂慢慢走去,“我都好,你给的衣裳也穿着了。”
罗七素也露了笑,“姑娘穿红的好看。等蚕吐了丝,我再给姑娘新做几身。”
“我就不和你客套了。我问你个事,从前……你可听过春香出门去拜太尉庙?”移舟怕她不清楚,“就在万寿堂旁边,一个小庙,你听过吗?”
“我……”
说起从前,罗七素还是下意识打了个冷颤,移舟也愧疚,握着她手,“你一直在九桑镇,或许没听到些消息。县衙里又出了桩案子,和醉香楼有些关系。我也刚刚从楼里出来。”
“我……”罗七素握着移舟温热的手,才感受到丝丝温暖,“我生产的时候,疼了半宿,春香也去看过,说这孩子会挑日子,她可以来养。”
“为什么?”
“那天刚过清明。前一日下了全天的雨,等孩子出生时,正好雨停了。那窗子没关好,还有一朵桐花飘了进来,听她们说,天上还出现了一道虹。后来,孩子被带走了……我真傻,我还以为真是她在养,一直想去看一眼,就悄悄留了个心眼。才听说春香以前也生育过,不过那孩子没了。”
“没了是指?”
“我也不太清楚……”
“没事了没事了,我就是同你打听一下。走,找大夫看看吧,你送我衣服,我不推辞,你也不许和我客气。我跟着大人四处走动,和万寿堂的大夫有几分交情,就让他们走我的账,要不了多少银子……”
再往前,就是万寿堂的位置了,长生迎来送往,看到一身红衣映入眼帘,脚步也没再停下。
许九痴还排着队。罗七素同他说了一声,再和移舟去看了太尉庙。
这庙和昨天来时一样,就一间小小的,四处露出土砖的破庙。
春日里杨柳青青,野趣非常,可惜没有香火。
再去看那泥塑像,神像昂首向前,颇具威严,衣衫样式与时下不同,倒和县太爷的官服有几分像,上头还挂着斑驳的彩泥,不过已经脱落得不成样子了。
“小周,”罗七素歪头蹙眉,“我好像在哪里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