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日一早,孟昭音于书院门口乘晋阳王府马车回府一事便传到了远安候耳中。
远安候坐于桌案前,闻言迅疾拍案起身。他双眉紧皱,斥声呵问:“她昨夜是被那谢殊送回的?”
柳云婵微微垂眼,慢斟一盏碧螺春,而后向正怒火中烧的远安候端奉茶盏:“夫君,且先莫急。”
“夫人,这如何能不急?”
远安候双目炯然,几度欲要粗言,却碍于一些诗书文人的体面,生生将话吞回肚中。
于他目视不见处,柳云婵弯了弯唇角,她上前柔声安抚道:“夫君切勿烦忧,虽说这男女有别,但事出有因,左右也不能全然怪罪昭音。”
柳云婵在心中默默想着:更何况,昨日那仇家公子早已在书院将话说开了,若有人问及,不过也只是谢殊施下的好心之举。
“可她到底还是未出阁的女娘!就算是暂无车马,光天化日之下,也该安分守己在那等着!怎能如此随性!”
远安候想了许多。
有陛下斥责、政敌刺讽、同僚笑话……但他显然忘了,昨日马车内唯有孟昭音一人,谢殊于外骑马,二人并未同乘。
“孟昭音这女娘当真是不知礼义廉耻!”
柳云婵听他句句掷地有声,一颗心分成两半。
一半想着这等小事何须要如此大惊小怪,你为了自己那不值几两的脸面这般辱骂亲生女儿,实在是有失男子气概、为人胆小怯懦至极。
另一半则想着自己要如何添油加醋、煽风点火,才能将这件分明可以化了的小事闹得让孟昭音丢盔弃甲、名声不耻烂弃。
“夫君,依我看——你若要罚昭音,无论如何都须先惩治阿窈。”
柳云婵抬眼细瞧远安候阴晦的脸色,又继续柔声说道:“若非阿窈任性,昭音也不会落得如今任人讥笑的下场。”
柳云婵不过随口胡诌,但见远安候在听到“任人讥笑”四字容色瞬时气怒,心中不免窃喜。
远安候一向喜欢无用的多疑。
只要他心中认定,那孟昭音便是毫无礼义廉耻了。
“来人,去把大姑娘带到正堂来!”远安侯怒极。
柳云婵抬手拦下小厮,温声淡笑,气度大方:“顺道把二姑娘也请来吧。”
孟昭音二人到正堂已是半刻钟后了。
“昭音请父亲、母亲安好。”孟昭音垂首问安,她盯着绣鞋锻面上的清荷花样,静候远安候发话。
远安候大步踏前一步走到孟昭音跟前站定:“昭音,你可知错!”
孟昭音仍旧微微垂首,不过这次,她眼里不再是清荷,而是文人墨客最喜的翠竹暗纹。
“昭音不知错在何处,还请父亲明示。”
“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女子如何能和男子同席!这是圣贤书上找不到的道理!”
孟昭音一动不动,乖顺应道:“父亲,我只读过经文。”
而且,谢殊昨日与她同席车马,已是入夜,何来的众目睽睽?
“你,你还有理!”远安候怒极反笑,似觉得孟昭音此举不服管教。
“父亲,姐姐顶撞无理,您得罚她。”
一道有些娇纵的声音打断远安候即将奔涌而出的怒火。
孟昭窈轻蹙眉头,看向孟昭音的眼神算得上是嫉恶如仇:“孟昭音不识圣贤,您便罚她熟读书文,且不得再与旁人接触。”
闻言,柳云婵有些生疑的目光落到孟昭窈身上。
熟读书文,这算哪门子罚?
她不得不开口,这一开口,话中便带了几分缓和:“夫君,想来昭音并非无礼,只是少些礼数管教。”
“余老夫人身边跟着的嬷嬷都是从宫里出来的,不如请一位嬷嬷来教导昭音。”
见远安候略略沉吟,柳云婵又说道:“至于圣人文书,叫昭音早晚每卷各抄写三遍。”
柳云婵长睫微垂:“夫君以为如何?”
“如此也好,”远安侯目光移至孟昭音皙白侧颊,定声道,“你在青州五年,不学无术,诗书礼仪上原便比旁人迟钝些。”
孟昭音气息平缓,不疾不徐:“父亲所言极是。”
“至于阿窈,她一向乖巧,昨日所为应是意外。”
“此事便算了吧。”
孟昭窈没应声,柳云婵轻推了她一下,她才好似恍惚回神:“多谢父亲。”
等出了正堂,朝日入廊,几分浮金清波随步履碎碎晃晃。
孟昭音走得温吞,月枝一步剪作半步,连开口时的语气也不由轻缓些:“姑娘,今日珍馐堂的小厨房送了冰甜豆羹。”
“今日不用去明珺堂么?”孟昭音看着前方长廊问道。
月枝道:“前院传了话,说书院出了一事,今日便先停学了。”
孟昭音停了步子,问道:“出了何事?”
月枝摇头不语。
此时忽有一声娇唤。
“孟昭音!”
孟昭音闻声回头,孟昭窈原本加快的步子因她这道平静目光而逐渐变缓。
孟昭窈扬着下颌,半点不看人。
她就连歉意都是盛气凌人的:“昨日是我不对。”
孟昭音眨了两下眼,唇畔弯弯淡笑:“难为你和我道歉。”
而后她又慢声说:“我有些好奇,你是想我与谢明灼说话,还是不想我与谢明灼说话呀?”
丛花成帘,恰清风撩绿意。
孟昭窈仍是那副高高在上的模样。
孟昭音等了又等,见孟昭窈不欲接话,径直笑笑走了。
站在孟昭窈身后的清荷急了,也顾不上主仆尊卑,抓着孟昭窈的衣袖轻摇:“姑娘,她这样走了,根本就是没把你当回事!”
孟昭窈没应声。
她抿了抿柔软的唇,不知过了多久才开口:“清荷,她本来就没把我当回事过。”
……
今日清闲,孟昭音出府又往露华浓去。
绕过长平街人的声沸闹,孟昭音到了这片恍若隔世的静悄中。
她提裙进了门扉半开的露华浓。
孟昭音半身入内,先声唤道:“想容姐姐,阿绣姐姐。”
香阁浮光,美人红妆。
花想容正端坐镜前描眉,狐似的眼儿半抬,那方抹着口脂的檀唇一张:“孟姑娘来了。”
“想容姐姐唤我阿音就好,我娘曾经便这样唤我。”
花想容嗯了声,再开口时道:“罗绣不在。”
“阿绣姐姐去哪了?”
“书院。”
孟昭音微微蹙眉:“书院?书院停学一日。”
花想容冷然呵笑一声:“闹出那般丑事,想来确是要停学一日的。”
“那些酒囊饭袋的纨绔公子,是最不拿人命作回事的。”
“纪衡修那蠢货,整日仰仗他哥。”
花想容放下螺黛,于明镜中同孟昭音相视:“阿音,你若得闲,可否替我去看看阿绣?”
孟昭音颔首:“好。”
等出了露华浓,再走远些,融到人声中,月枝才大着胆子开口:“姑娘,想容姑娘的脸……”
孟昭音轻轻拍了拍月枝的手,摇头不语。
月枝有些歉疚地垂首:“是我不好,不该私下乱议旁人。”
孟昭音明白月枝的是因何歉疚,她笑慰道:“想容姐姐脸上的花开得很好,是不是?”
月枝点了点头。
两人到书院时,那地已然围了好多人。
有官兵呵声拦守拥挤人群。
孟昭音远远站着,她微眯眼眸,看到中间那处空地上一片血红,罗绣站在那片血红旁,不知正叉腰大骂什么。
见有官兵出手将罗绣推搡在地,孟昭音蹙眉,快步上前,挤进人群。
想来好笑,有时竟也要多亏了在妙仁庵吃素的那几年,将浑水摸鱼、人情世故练得炉火纯青。
不过几息,孟昭音便从人群嘈杂中大致拼凑出所生何事。
“姑娘,你说这是不是没天理啊?”一妇人抱着菜篮眉飞色舞道。
“是、是。”孟昭音一边颔首,一边寻路。
眼见官兵持刀逼近罗绣,她忙喝道:“住手!”
那妇人亲眼见这方才还和自己说话的俏生女娘挤到前方喝声,一时瞪大双眼,连竹篮里的菜掉了几根都不知情。
“来者何人?”为首官兵拔刀追问。
孟昭音自刀光环视一圈,目光在血泊中倒地的青衣女子身上停留半瞬,而后扶起地上的罗绣:“阿绣姐姐,你没事吧?”
罗绣一见是昭音,连握着的手都用力到发白:“阿音姑娘,求你帮帮我!”
“我妹妹她是无辜的!”
孟昭音唤月枝扶好罗绣。
银光一闪,为首官兵的刀便直直指向孟昭音,停在她身前不过三寸之地。
周遭人声一片哗然。
孟昭音眼也不眨,目光看向那人:“家父远安候。”
那官兵刀后的眼半信半疑,直到有人小步上前附耳说了什么,他才落实孟昭音的身份。
“在下董蒙,方才失礼了。”
董蒙将刀收回,双手抱拳行了个粗浅的礼:“不知孟姑娘前来所为何事?”
他这一问,孟昭音也有些恍惚了。
她张了张口,只说了句:“这是书院啊。”
董蒙挠了挠头,以为孟昭音是来上学堂的:“书院没告诉姑娘吗?今日停学了。”
“我知晓今日停学了,”孟昭音深深吸了一口气,她侧首看了眼那片血泊,又面向董蒙,“可否请董大人告知我发生了什么?”
董蒙的语气冷漠,仿若在说一件无伤大雅的小事:“那戏子来书院门口寻死觅活地闹事。你看,这不撞墙死了。”
远安候坐于桌案前,闻言迅疾拍案起身。他双眉紧皱,斥声呵问:“她昨夜是被那谢殊送回的?”
柳云婵微微垂眼,慢斟一盏碧螺春,而后向正怒火中烧的远安候端奉茶盏:“夫君,且先莫急。”
“夫人,这如何能不急?”
远安候双目炯然,几度欲要粗言,却碍于一些诗书文人的体面,生生将话吞回肚中。
于他目视不见处,柳云婵弯了弯唇角,她上前柔声安抚道:“夫君切勿烦忧,虽说这男女有别,但事出有因,左右也不能全然怪罪昭音。”
柳云婵在心中默默想着:更何况,昨日那仇家公子早已在书院将话说开了,若有人问及,不过也只是谢殊施下的好心之举。
“可她到底还是未出阁的女娘!就算是暂无车马,光天化日之下,也该安分守己在那等着!怎能如此随性!”
远安候想了许多。
有陛下斥责、政敌刺讽、同僚笑话……但他显然忘了,昨日马车内唯有孟昭音一人,谢殊于外骑马,二人并未同乘。
“孟昭音这女娘当真是不知礼义廉耻!”
柳云婵听他句句掷地有声,一颗心分成两半。
一半想着这等小事何须要如此大惊小怪,你为了自己那不值几两的脸面这般辱骂亲生女儿,实在是有失男子气概、为人胆小怯懦至极。
另一半则想着自己要如何添油加醋、煽风点火,才能将这件分明可以化了的小事闹得让孟昭音丢盔弃甲、名声不耻烂弃。
“夫君,依我看——你若要罚昭音,无论如何都须先惩治阿窈。”
柳云婵抬眼细瞧远安候阴晦的脸色,又继续柔声说道:“若非阿窈任性,昭音也不会落得如今任人讥笑的下场。”
柳云婵不过随口胡诌,但见远安候在听到“任人讥笑”四字容色瞬时气怒,心中不免窃喜。
远安候一向喜欢无用的多疑。
只要他心中认定,那孟昭音便是毫无礼义廉耻了。
“来人,去把大姑娘带到正堂来!”远安侯怒极。
柳云婵抬手拦下小厮,温声淡笑,气度大方:“顺道把二姑娘也请来吧。”
孟昭音二人到正堂已是半刻钟后了。
“昭音请父亲、母亲安好。”孟昭音垂首问安,她盯着绣鞋锻面上的清荷花样,静候远安候发话。
远安候大步踏前一步走到孟昭音跟前站定:“昭音,你可知错!”
孟昭音仍旧微微垂首,不过这次,她眼里不再是清荷,而是文人墨客最喜的翠竹暗纹。
“昭音不知错在何处,还请父亲明示。”
“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女子如何能和男子同席!这是圣贤书上找不到的道理!”
孟昭音一动不动,乖顺应道:“父亲,我只读过经文。”
而且,谢殊昨日与她同席车马,已是入夜,何来的众目睽睽?
“你,你还有理!”远安候怒极反笑,似觉得孟昭音此举不服管教。
“父亲,姐姐顶撞无理,您得罚她。”
一道有些娇纵的声音打断远安候即将奔涌而出的怒火。
孟昭窈轻蹙眉头,看向孟昭音的眼神算得上是嫉恶如仇:“孟昭音不识圣贤,您便罚她熟读书文,且不得再与旁人接触。”
闻言,柳云婵有些生疑的目光落到孟昭窈身上。
熟读书文,这算哪门子罚?
她不得不开口,这一开口,话中便带了几分缓和:“夫君,想来昭音并非无礼,只是少些礼数管教。”
“余老夫人身边跟着的嬷嬷都是从宫里出来的,不如请一位嬷嬷来教导昭音。”
见远安候略略沉吟,柳云婵又说道:“至于圣人文书,叫昭音早晚每卷各抄写三遍。”
柳云婵长睫微垂:“夫君以为如何?”
“如此也好,”远安侯目光移至孟昭音皙白侧颊,定声道,“你在青州五年,不学无术,诗书礼仪上原便比旁人迟钝些。”
孟昭音气息平缓,不疾不徐:“父亲所言极是。”
“至于阿窈,她一向乖巧,昨日所为应是意外。”
“此事便算了吧。”
孟昭窈没应声,柳云婵轻推了她一下,她才好似恍惚回神:“多谢父亲。”
等出了正堂,朝日入廊,几分浮金清波随步履碎碎晃晃。
孟昭音走得温吞,月枝一步剪作半步,连开口时的语气也不由轻缓些:“姑娘,今日珍馐堂的小厨房送了冰甜豆羹。”
“今日不用去明珺堂么?”孟昭音看着前方长廊问道。
月枝道:“前院传了话,说书院出了一事,今日便先停学了。”
孟昭音停了步子,问道:“出了何事?”
月枝摇头不语。
此时忽有一声娇唤。
“孟昭音!”
孟昭音闻声回头,孟昭窈原本加快的步子因她这道平静目光而逐渐变缓。
孟昭窈扬着下颌,半点不看人。
她就连歉意都是盛气凌人的:“昨日是我不对。”
孟昭音眨了两下眼,唇畔弯弯淡笑:“难为你和我道歉。”
而后她又慢声说:“我有些好奇,你是想我与谢明灼说话,还是不想我与谢明灼说话呀?”
丛花成帘,恰清风撩绿意。
孟昭窈仍是那副高高在上的模样。
孟昭音等了又等,见孟昭窈不欲接话,径直笑笑走了。
站在孟昭窈身后的清荷急了,也顾不上主仆尊卑,抓着孟昭窈的衣袖轻摇:“姑娘,她这样走了,根本就是没把你当回事!”
孟昭窈没应声。
她抿了抿柔软的唇,不知过了多久才开口:“清荷,她本来就没把我当回事过。”
……
今日清闲,孟昭音出府又往露华浓去。
绕过长平街人的声沸闹,孟昭音到了这片恍若隔世的静悄中。
她提裙进了门扉半开的露华浓。
孟昭音半身入内,先声唤道:“想容姐姐,阿绣姐姐。”
香阁浮光,美人红妆。
花想容正端坐镜前描眉,狐似的眼儿半抬,那方抹着口脂的檀唇一张:“孟姑娘来了。”
“想容姐姐唤我阿音就好,我娘曾经便这样唤我。”
花想容嗯了声,再开口时道:“罗绣不在。”
“阿绣姐姐去哪了?”
“书院。”
孟昭音微微蹙眉:“书院?书院停学一日。”
花想容冷然呵笑一声:“闹出那般丑事,想来确是要停学一日的。”
“那些酒囊饭袋的纨绔公子,是最不拿人命作回事的。”
“纪衡修那蠢货,整日仰仗他哥。”
花想容放下螺黛,于明镜中同孟昭音相视:“阿音,你若得闲,可否替我去看看阿绣?”
孟昭音颔首:“好。”
等出了露华浓,再走远些,融到人声中,月枝才大着胆子开口:“姑娘,想容姑娘的脸……”
孟昭音轻轻拍了拍月枝的手,摇头不语。
月枝有些歉疚地垂首:“是我不好,不该私下乱议旁人。”
孟昭音明白月枝的是因何歉疚,她笑慰道:“想容姐姐脸上的花开得很好,是不是?”
月枝点了点头。
两人到书院时,那地已然围了好多人。
有官兵呵声拦守拥挤人群。
孟昭音远远站着,她微眯眼眸,看到中间那处空地上一片血红,罗绣站在那片血红旁,不知正叉腰大骂什么。
见有官兵出手将罗绣推搡在地,孟昭音蹙眉,快步上前,挤进人群。
想来好笑,有时竟也要多亏了在妙仁庵吃素的那几年,将浑水摸鱼、人情世故练得炉火纯青。
不过几息,孟昭音便从人群嘈杂中大致拼凑出所生何事。
“姑娘,你说这是不是没天理啊?”一妇人抱着菜篮眉飞色舞道。
“是、是。”孟昭音一边颔首,一边寻路。
眼见官兵持刀逼近罗绣,她忙喝道:“住手!”
那妇人亲眼见这方才还和自己说话的俏生女娘挤到前方喝声,一时瞪大双眼,连竹篮里的菜掉了几根都不知情。
“来者何人?”为首官兵拔刀追问。
孟昭音自刀光环视一圈,目光在血泊中倒地的青衣女子身上停留半瞬,而后扶起地上的罗绣:“阿绣姐姐,你没事吧?”
罗绣一见是昭音,连握着的手都用力到发白:“阿音姑娘,求你帮帮我!”
“我妹妹她是无辜的!”
孟昭音唤月枝扶好罗绣。
银光一闪,为首官兵的刀便直直指向孟昭音,停在她身前不过三寸之地。
周遭人声一片哗然。
孟昭音眼也不眨,目光看向那人:“家父远安候。”
那官兵刀后的眼半信半疑,直到有人小步上前附耳说了什么,他才落实孟昭音的身份。
“在下董蒙,方才失礼了。”
董蒙将刀收回,双手抱拳行了个粗浅的礼:“不知孟姑娘前来所为何事?”
他这一问,孟昭音也有些恍惚了。
她张了张口,只说了句:“这是书院啊。”
董蒙挠了挠头,以为孟昭音是来上学堂的:“书院没告诉姑娘吗?今日停学了。”
“我知晓今日停学了,”孟昭音深深吸了一口气,她侧首看了眼那片血泊,又面向董蒙,“可否请董大人告知我发生了什么?”
董蒙的语气冷漠,仿若在说一件无伤大雅的小事:“那戏子来书院门口寻死觅活地闹事。你看,这不撞墙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