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昭音同时领着李嬷嬷和孟昭窈回了溪霜院。
路上月枝眼含忧絮地朝孟昭音望了又望。
等到了溪霜院,在檐下昏瞑处,孟昭音拢住月枝的衣袖,很轻悄地眨了下眼,作应她一路忧愁的安抚。
雀燕鸣声清脆,轻灵地落到新绿枝梢上。
午后凉意正好,李嬷嬷抬手招示,孟昭音和孟昭窈便一同在她面前站好。
李嬷嬷目光流连到孟昭窈身上,淡淡笑道:“贵妃娘娘常赞二姑娘良玉之姿,奴不知还能教导姑娘些什么。”
孟昭窈微微垂首,模样谦然。
李嬷嬷又看向孟昭音:“大姑娘数年于庵庙静心,如今重回上京,日后免不了要同王侯世家往来交情。”
“我既承了侯夫人的情意,那自然要对姑娘负责,”李嬷嬷话音一转,眼神利落,“今日日头晴,姑娘且先好好站着,等到金乌西坠,方可歇下。”
这便是要让她平白无故站上几个时辰了。
孟昭音昂首,看了眼披染朝阳霞光的云雾。
她先是乖乖应下,而后时刻发扬不懂则问的品性:“嬷嬷,在日头下平白站上几个时辰,怕是礼未学成,人便先晕了。”
“只站几个时辰,有何不可?”
李嬷嬷将半张脸藏在官窑玉瓷釉的茶盏下,不动声色道:“想来姑娘在山野几年,应当没有那些官家娘子们,来得皮肉精细。”
“嬷嬷说的是。原说我们这些当过尼姑的人受过佛光庇护,理应感怀慈悲。”
孟昭音目光对上李嬷嬷古旧的双眼,笑了一声:“可偏生不巧,留我这劣根静心的庵庙心术不正,也无半点慈佛心肠,平日最爱做的,便是上山林——宰杀生灵。”
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皆聚在孟昭音身上。
溪霜院忽静了一静。
唯有月枝看天看地不看昭音。
“吊睛白额、山野精怪……”孟昭音顿了顿,慢慢在心中接了一句这些自己全然未曾见过。
我佛慈悲,不让杀生。
“嬷嬷可想知晓庵庙里最常见的是什么血?”
李嬷嬷眯了眯眼,咬牙问道:“是什么?”
“倚老卖老的、心怀不轨的——”
孟昭音目光从李嬷嬷身上轻移到翠珠和银簪身上,轻轻道:“蠢货。”
……
李嬷嬷走了。
月枝忙为认真学了两个时辰的孟昭音递上一杯热茶。
孟昭窈一手支着下颌,一手闲闲弄花。
见孟昭音俯首看向自己,她才悠悠收回手,慢条斯理道:“姐姐好威风。”
凉风撩散额发,孟昭音居高临下地盯她,而后半勾唇笑道:“不及妹妹……良玉之姿。”
前言不搭后语,孟昭窈轻轻冷哼。
此时天色渐晚,云霞漫漫,正是用晚膳的时辰。
孟昭窈懒得走动,她半掀眼帘,朝孟昭音不客气地下令:“姐姐怎么不留我用膳?”
孟昭音到她身旁坐下,吩咐银簪到珍馐堂请陈管事:“我们二姑娘嘴挑。”
“你今日去哪了?”
月挂柳梢,四处点了灯烛。
孟昭音另道:“纪衡修是谁?”
孟昭窈似是恼她不应话,气着性子过了许久才回道:“最擅躲在兄长背后作威作福的纨绔蠢人。”
“他平常与谁多来往?”
这句话问得莫名,孟昭窈微微皱眉,却还是应她:“自当也是同那群纨绔混在一起。”
孟昭音闻言颔首,片刻后又开口道:“我今夜要去浮梦楼。”
“浮梦楼?”孟昭窈面无表情地看着往来随侍,“孟昭音,你可知晓那是什么地方?”
“不知呀。”孟昭音笑笑。
孟昭窈冷冷讥讽道:“无知。”
孟昭音丝毫不恼,甚至还好脾气地赞道:“窈二姑娘知晓得最多啦。”
在一旁奉茶的清荷垂了眼眸,张张嘴小声嘀咕:“阿谀!”
话音刚落,清荷的手臂忽被人撞了一下,她吃疼拧眉,抬头却瞧见孟昭音身边的侍女冲她歉疚一笑。
清荷暗翻了翻白眼,撇撇嘴,眸光一乱就撞上孟昭音含着笑意的眼。
“可我真心觉得窈二姑娘好生厉害呀。”
清荷忙出声辩说:“姑娘我不是这个意思!”
孟昭窈当然知道清荷并无此意,她淡淡扫了清荷一眼,开口却对孟昭音:“你去浮梦楼做什么?”
孟昭音的目光停留在往来随侍忙碌匆匆的步伐上,她鼻尖嗅闻到佳肴的香味,颊边笑意渐渐:“我突然好饿,先用膳吧。”
孟昭窈眯了眯眼,见她面色寻常,不作旁的,便也只以为是初来上京者皆有的心思——毕竟浮梦楼那般华美,任谁都会心生好奇。
直到落座,梨木绣花墩上安然端坐的孟昭窈才明白事出何因。
孟昭窈放在桌下的手紧捏血书,面色一白。
她瞪视孟昭音,孟昭音却毫无反应,神态自若地赞着后厨师傅手艺极佳。
一道普普通通的蒸鹅肉有何好稀奇的?!
“尼姑庵里待久了就是没见过世面。”清荷又好小声地在嘴里把这句话炒了一遍。
下一秒,她突然被人踹了一脚,险些跪地。
她猛得一扭头,眼中生怒,又是孟昭音身边那位沉默寡言的侍女!
“你做什么!”
月枝垂眼歉道:“抱歉,只是想听听你方才说的什么?”
见自家姑娘主子的目光往这扫来,清荷也不敢肆意妄为,她吃下这声哑巴亏,心中盘算着自己要如何争下一口气!
孟昭音晚膳用得少,不过小半碗珍珠白米,她便放下筷箸,执起帕子细心拭净每一根纤细皙白的手指:“怎么想呢?”
“这帕子本不该让你看,毕竟这是人家的私事,”孟昭音抿唇道,“但我初来上京,凡事不通。”
孟昭窈懂她的言下之意,她将那方满是血红的帕子妥善放好,眸光扫过桌上佳肴,顿时什么胃口也没了。
“这帕子就算呈交给大理寺也无用,没有证据如何证明纪衡修负她?”
正是如此,孟昭音才要去浮梦楼一趟。
“还有,晚上若要出府,需得令牌。”
孟昭窈看她一眼,不客气道:“这才是你找我的理由吧。”
“怎会呢?明明是因为窈二姑娘聪慧过人,心怀正义呀。”
孟昭窈没计较这番话的真假,虽然已是十足十的虚伪了:“我为何要帮你?”
孟昭音似早有准备,抬眸看她:“信中嫌日子安生无趣,眼下有这样一桩要紧事,足以叫你逃离那些繁文缛节,争得一口清气。”
孟昭窈在意的却不是这些,她看向孟昭音,半晌才说道:“你看了我的信?”
“五年里共三十八封信,前三年三十六封,什么都写。哪家哪家的公子丑而不自知,哪家哪家的姑娘比你还跋扈……”
“到了第四年第五年,一年一封,每次下春雨的时候,”孟昭音声音转了个弯,“窈二姑娘都好关心我是否还尚在人间呀。”
她明明写的是,死没死,没死祝早死。
孟昭窈面无表情,执箸夹了一口鹅肉,放在嘴里慢慢嚼完。
“那你为何一封不回?”
“早同你说过了,我去青州,不是去享福的。”
孟昭音没细说,她侧首看一眼窗外的天色,直接开口问道:“你去么?”
“算你求我。”
孟昭音颔首舒眉:“所以,浮梦楼到底是个什么地方?”
孟昭窈眼眉不动,四平八稳道:“听戏唱曲的,不算花楼。”
“达官贵人自诩清高,寻欢作乐只去浮梦楼。”
孟昭音将帕子摊开,一字一字地看:“帕子上说纪衡修与她相识日久——忘恩负义薄情郎。”
纪衡修会欠她什么恩义?
……
月上中天,孟昭窈借着散心的由头带上孟昭音出了府。
一到长平街,孟昭窈和清荷留下引开随行侍卫,孟昭音和月枝二人快步穿过喧闹人群,来到灯火葳蕤下。
上京不夜城,浮梦楼便是这座不夜城中最奢靡的一盏明明华灯。
还未进楼,靡靡之音便隐约散在风中,隐秘细致地勾引行路过客。
然这浮梦楼的金玉门槛可不得轻易踏进,楼中向来只迎贵客——官袍加身或家财万贯。
除此之外,男女老少皆然不限。
虽说如此,但并无几位高门贵女会屈尊到这楼中听曲。
孟昭音来上京不过几日,并无孟昭窈忧心碰着熟脸的顾忌。
她顶着一张生面孔,拾阶提裙而上。
门边有守卫拦住她:“姑娘名姓?”
“青州柳氏。”
孟昭音递给他一张百两的银票和一封书信。
守卫打开书信,确认上面的朱印是柳氏家主的亲印后,才退身放行。
孟昭音提步走进浮梦楼。
一霎时暗香浮动,乐声钻入骨髓,叫人心神舒然,恍若置身仙梦妙境。
入眼即是满目逼人的富贵,红玉珊瑚、汉白青玉、东海珍珠……孟昭音深深吸了一口气,一时恍惚不已。
就算是足下踏着的香木,都好让寻常百姓不吃不喝攒上几十辈子了。
她挨着月枝,慢声道:“月枝,若你是偷东西的小贼,眼下这般,你最想偷哪个?”
“便是哪个,都够我享上几辈子的清福……”
不等月枝应话,孟昭音就自顾自地答了。
她二人跟在引路侍从身后上了二楼,拂开珠帘,又进了一方厅堂,堂上牌匾泼墨写了瑞鹤仙三个大字。
“姑娘请。”
路上月枝眼含忧絮地朝孟昭音望了又望。
等到了溪霜院,在檐下昏瞑处,孟昭音拢住月枝的衣袖,很轻悄地眨了下眼,作应她一路忧愁的安抚。
雀燕鸣声清脆,轻灵地落到新绿枝梢上。
午后凉意正好,李嬷嬷抬手招示,孟昭音和孟昭窈便一同在她面前站好。
李嬷嬷目光流连到孟昭窈身上,淡淡笑道:“贵妃娘娘常赞二姑娘良玉之姿,奴不知还能教导姑娘些什么。”
孟昭窈微微垂首,模样谦然。
李嬷嬷又看向孟昭音:“大姑娘数年于庵庙静心,如今重回上京,日后免不了要同王侯世家往来交情。”
“我既承了侯夫人的情意,那自然要对姑娘负责,”李嬷嬷话音一转,眼神利落,“今日日头晴,姑娘且先好好站着,等到金乌西坠,方可歇下。”
这便是要让她平白无故站上几个时辰了。
孟昭音昂首,看了眼披染朝阳霞光的云雾。
她先是乖乖应下,而后时刻发扬不懂则问的品性:“嬷嬷,在日头下平白站上几个时辰,怕是礼未学成,人便先晕了。”
“只站几个时辰,有何不可?”
李嬷嬷将半张脸藏在官窑玉瓷釉的茶盏下,不动声色道:“想来姑娘在山野几年,应当没有那些官家娘子们,来得皮肉精细。”
“嬷嬷说的是。原说我们这些当过尼姑的人受过佛光庇护,理应感怀慈悲。”
孟昭音目光对上李嬷嬷古旧的双眼,笑了一声:“可偏生不巧,留我这劣根静心的庵庙心术不正,也无半点慈佛心肠,平日最爱做的,便是上山林——宰杀生灵。”
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皆聚在孟昭音身上。
溪霜院忽静了一静。
唯有月枝看天看地不看昭音。
“吊睛白额、山野精怪……”孟昭音顿了顿,慢慢在心中接了一句这些自己全然未曾见过。
我佛慈悲,不让杀生。
“嬷嬷可想知晓庵庙里最常见的是什么血?”
李嬷嬷眯了眯眼,咬牙问道:“是什么?”
“倚老卖老的、心怀不轨的——”
孟昭音目光从李嬷嬷身上轻移到翠珠和银簪身上,轻轻道:“蠢货。”
……
李嬷嬷走了。
月枝忙为认真学了两个时辰的孟昭音递上一杯热茶。
孟昭窈一手支着下颌,一手闲闲弄花。
见孟昭音俯首看向自己,她才悠悠收回手,慢条斯理道:“姐姐好威风。”
凉风撩散额发,孟昭音居高临下地盯她,而后半勾唇笑道:“不及妹妹……良玉之姿。”
前言不搭后语,孟昭窈轻轻冷哼。
此时天色渐晚,云霞漫漫,正是用晚膳的时辰。
孟昭窈懒得走动,她半掀眼帘,朝孟昭音不客气地下令:“姐姐怎么不留我用膳?”
孟昭音到她身旁坐下,吩咐银簪到珍馐堂请陈管事:“我们二姑娘嘴挑。”
“你今日去哪了?”
月挂柳梢,四处点了灯烛。
孟昭音另道:“纪衡修是谁?”
孟昭窈似是恼她不应话,气着性子过了许久才回道:“最擅躲在兄长背后作威作福的纨绔蠢人。”
“他平常与谁多来往?”
这句话问得莫名,孟昭窈微微皱眉,却还是应她:“自当也是同那群纨绔混在一起。”
孟昭音闻言颔首,片刻后又开口道:“我今夜要去浮梦楼。”
“浮梦楼?”孟昭窈面无表情地看着往来随侍,“孟昭音,你可知晓那是什么地方?”
“不知呀。”孟昭音笑笑。
孟昭窈冷冷讥讽道:“无知。”
孟昭音丝毫不恼,甚至还好脾气地赞道:“窈二姑娘知晓得最多啦。”
在一旁奉茶的清荷垂了眼眸,张张嘴小声嘀咕:“阿谀!”
话音刚落,清荷的手臂忽被人撞了一下,她吃疼拧眉,抬头却瞧见孟昭音身边的侍女冲她歉疚一笑。
清荷暗翻了翻白眼,撇撇嘴,眸光一乱就撞上孟昭音含着笑意的眼。
“可我真心觉得窈二姑娘好生厉害呀。”
清荷忙出声辩说:“姑娘我不是这个意思!”
孟昭窈当然知道清荷并无此意,她淡淡扫了清荷一眼,开口却对孟昭音:“你去浮梦楼做什么?”
孟昭音的目光停留在往来随侍忙碌匆匆的步伐上,她鼻尖嗅闻到佳肴的香味,颊边笑意渐渐:“我突然好饿,先用膳吧。”
孟昭窈眯了眯眼,见她面色寻常,不作旁的,便也只以为是初来上京者皆有的心思——毕竟浮梦楼那般华美,任谁都会心生好奇。
直到落座,梨木绣花墩上安然端坐的孟昭窈才明白事出何因。
孟昭窈放在桌下的手紧捏血书,面色一白。
她瞪视孟昭音,孟昭音却毫无反应,神态自若地赞着后厨师傅手艺极佳。
一道普普通通的蒸鹅肉有何好稀奇的?!
“尼姑庵里待久了就是没见过世面。”清荷又好小声地在嘴里把这句话炒了一遍。
下一秒,她突然被人踹了一脚,险些跪地。
她猛得一扭头,眼中生怒,又是孟昭音身边那位沉默寡言的侍女!
“你做什么!”
月枝垂眼歉道:“抱歉,只是想听听你方才说的什么?”
见自家姑娘主子的目光往这扫来,清荷也不敢肆意妄为,她吃下这声哑巴亏,心中盘算着自己要如何争下一口气!
孟昭音晚膳用得少,不过小半碗珍珠白米,她便放下筷箸,执起帕子细心拭净每一根纤细皙白的手指:“怎么想呢?”
“这帕子本不该让你看,毕竟这是人家的私事,”孟昭音抿唇道,“但我初来上京,凡事不通。”
孟昭窈懂她的言下之意,她将那方满是血红的帕子妥善放好,眸光扫过桌上佳肴,顿时什么胃口也没了。
“这帕子就算呈交给大理寺也无用,没有证据如何证明纪衡修负她?”
正是如此,孟昭音才要去浮梦楼一趟。
“还有,晚上若要出府,需得令牌。”
孟昭窈看她一眼,不客气道:“这才是你找我的理由吧。”
“怎会呢?明明是因为窈二姑娘聪慧过人,心怀正义呀。”
孟昭窈没计较这番话的真假,虽然已是十足十的虚伪了:“我为何要帮你?”
孟昭音似早有准备,抬眸看她:“信中嫌日子安生无趣,眼下有这样一桩要紧事,足以叫你逃离那些繁文缛节,争得一口清气。”
孟昭窈在意的却不是这些,她看向孟昭音,半晌才说道:“你看了我的信?”
“五年里共三十八封信,前三年三十六封,什么都写。哪家哪家的公子丑而不自知,哪家哪家的姑娘比你还跋扈……”
“到了第四年第五年,一年一封,每次下春雨的时候,”孟昭音声音转了个弯,“窈二姑娘都好关心我是否还尚在人间呀。”
她明明写的是,死没死,没死祝早死。
孟昭窈面无表情,执箸夹了一口鹅肉,放在嘴里慢慢嚼完。
“那你为何一封不回?”
“早同你说过了,我去青州,不是去享福的。”
孟昭音没细说,她侧首看一眼窗外的天色,直接开口问道:“你去么?”
“算你求我。”
孟昭音颔首舒眉:“所以,浮梦楼到底是个什么地方?”
孟昭窈眼眉不动,四平八稳道:“听戏唱曲的,不算花楼。”
“达官贵人自诩清高,寻欢作乐只去浮梦楼。”
孟昭音将帕子摊开,一字一字地看:“帕子上说纪衡修与她相识日久——忘恩负义薄情郎。”
纪衡修会欠她什么恩义?
……
月上中天,孟昭窈借着散心的由头带上孟昭音出了府。
一到长平街,孟昭窈和清荷留下引开随行侍卫,孟昭音和月枝二人快步穿过喧闹人群,来到灯火葳蕤下。
上京不夜城,浮梦楼便是这座不夜城中最奢靡的一盏明明华灯。
还未进楼,靡靡之音便隐约散在风中,隐秘细致地勾引行路过客。
然这浮梦楼的金玉门槛可不得轻易踏进,楼中向来只迎贵客——官袍加身或家财万贯。
除此之外,男女老少皆然不限。
虽说如此,但并无几位高门贵女会屈尊到这楼中听曲。
孟昭音来上京不过几日,并无孟昭窈忧心碰着熟脸的顾忌。
她顶着一张生面孔,拾阶提裙而上。
门边有守卫拦住她:“姑娘名姓?”
“青州柳氏。”
孟昭音递给他一张百两的银票和一封书信。
守卫打开书信,确认上面的朱印是柳氏家主的亲印后,才退身放行。
孟昭音提步走进浮梦楼。
一霎时暗香浮动,乐声钻入骨髓,叫人心神舒然,恍若置身仙梦妙境。
入眼即是满目逼人的富贵,红玉珊瑚、汉白青玉、东海珍珠……孟昭音深深吸了一口气,一时恍惚不已。
就算是足下踏着的香木,都好让寻常百姓不吃不喝攒上几十辈子了。
她挨着月枝,慢声道:“月枝,若你是偷东西的小贼,眼下这般,你最想偷哪个?”
“便是哪个,都够我享上几辈子的清福……”
不等月枝应话,孟昭音就自顾自地答了。
她二人跟在引路侍从身后上了二楼,拂开珠帘,又进了一方厅堂,堂上牌匾泼墨写了瑞鹤仙三个大字。
“姑娘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