凳子剧烈晃动后,地下的雪松了,凳子腿完全失去支点,向一侧歪去。
“啊!”秦常念惊呼一声,从凳子上飞了出去。
摔在雪地上也不会很疼的。秦常念在心里安慰自己,闭上了眼睛。
一阵松木香的风刮来,秦常念觉得自己坠在一个有些硬的垫子上,那垫子似乎还会说话,发出了一声闷哼。
秦常念吓了一跳,赶忙爬起来,往身后一看,和隗絮四目相对。
“隗,隗公子。”秦常念愣住了,他怎么在这。
隗絮从地上爬起来,看了一眼刚刚因为垫在秦常念脑袋下而磕在冰上的手,甩了几下,又上下打量了一下秦常念,检查她是否受伤,却看到秦常念的脚踝因为蹭到凳子擦伤,有些红肿。
隗絮第一次对秦常念发了火,脸色阴沉,握着秦常念手腕的手越来越紧,怒吼道:“秦常念!我说没说过,练武不可心急,要量力而行。我课上不教你是因为你还没学到那程度,你倒好,自己在这瞎练!”
秦常念从没见过如此愠怒的隗絮,吓得不轻,一手揉着自己的衣摆,声音细如蚊子:“我……对不起,隗公子。”
隗絮看着她因为害怕而低下去的头,找回了几分理智,深吸了一口气,刻意压低了音量:“你不是对不起我,你若是伤了,最对不起的是你自己。”
“可是练武哪有不受伤的。”秦常念觉得不服气,小声地反驳。
隗絮在这位将军府大小姐的眼中,看见了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坚持和信念。
她是认真的。
向来都喜欢睡懒觉的她,在加了这节课以后,从未迟到过;有时候教的内容难了些,秦常念课上没能很好的掌握,就一定会在深夜见到她偷偷练习的背影。
皑皑白雪,银霜满地,一袭玄色练功服的少女在上面留下深深浅浅的脚印,乱了对面透过窗缝偷看的少年的心。
那日之后,后院里便多了几个梅花桩。
“今日起便学剑吧。”隗絮将一柄长剑递到秦常念手上。
这把剑刀刃及薄,磨得很好,在白雪的反光里透出刺眼的光。剑柄上有精细的雕刻,磨损不多,一看主人便将其保护得很好。
“这是你的剑?”秦常念将剑拿在手里,细细地看。
“从今日起,便是你的剑了。”
听到这,秦常念立刻抬起头来,诧异地盯着隗絮。
“你先用着,若是日后觉得不习惯、不喜欢,便再去订一把。”隗絮的眸子漆黑,眼神却是淡淡的,似乎很不在乎这把剑。
“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秦常念把剑递回去,她知道,隗絮这么精心爱护的一把剑,对他一定有重要的意义。
无论是趁手的武器,还是纪念的礼物,秦常念都不能收。
“我还忧心这把剑配不上大小姐。”隗絮把剑推回去,绕到秦常念的身后,握着她的手,教她如何执剑。
“隗公子……”秦常念微微侧过头去,怎料隗絮弯着腰,她的额头正好抵在隗絮的下巴上,秦常念吓得一时不敢动作。
“嘘,别说话。观呼吸,融剑气。”
因为距离太近,隗絮说话时,温热的呼吸喷洒在秦常念的脖颈,秦常念一抬眼,就能看见他眼角的那颗痣。
扑通、扑通,秦常念觉得自己的心跳像鼓点一样,几乎要震碎自己的胸膛冲出来,甚至担心隗絮会不会听到这震耳欲聋的心跳声。
秦常念极力调整,让自己冷静下来。但是呼吸却越来越急促。
“你的呼吸有些快了,不要紧张。”隗絮当她是第一次拿剑,有些害怕。
秦常念觉得再这样下去要完蛋了,从隗絮的怀里钻出来,如释重负一般吐了一口气,拿着剑:“我……我自己试试。”
隗絮点点头,松了手。
可没一会,又重新握住秦常念的手,一手揽着她的腰,带着她舞剑:“快如疾风,观其破绽,先行试探,一招致命。”
最后一剑快速有力地扫过枝桠上的雪,一瞬间,雪花四溅,那干枯脆弱的树枝却没有折断一根。
原来母亲当年是这样舞剑的,秦常念在心里想象着。
泰丰三十二年,崔虞兰刚刚及笄,是刑部尚书崔介的二女儿。她一袭红衣,日日在元沥河边练这套剑法。
彼时还是伏波少将军的秦远看见她舞剑,忍不住上去指点。
崔虞兰见他长相稚嫩,不似行伍之人,便以为他是上来找事的,一生气,竟跟他打了起来。
两人不打不相识,这之后,逐渐熟络起来。崔虞兰惊叹于秦远武功了得,又精通书画;秦远折服于崔虞兰的炽热勇敢、高超剑术。在第三年的春天,他们成了亲。
就在秦常念听闻边关战事吃紧,北凉召集了三万兵马,大军压境之时,秦远意外地派人回了将军府,带走了隗絮。
秦远似乎要人要得很紧急,隗絮只来得及简单收拾一下,就准备要走。
“隗公子把剑带上,在战场上要多加小心。”秦常念拿着那把剑匆匆赶到隗絮的房间。
隗絮轻笑了一下,细密的睫毛垂下来,盖住眼睛里复杂的情绪,摸了一下秦常念的头:“不带了,留给你在府里练习。”
然后便准备出门。
“隗絮!”秦常念忽然在他身后大叫了一句,满脸担忧。
和北凉打仗,父亲为什么要派人回来接隗絮?
隗絮连剑都不带,也没换上盔甲,很显然不是去打仗的。
那他是去干嘛的?
他,还会回来吗?
隗絮听到秦常念喊他,转过头,又用眼神将她从头到尾描摹了一遍,牢牢记在心里。隗絮清了一下嗓子,故作轻松道:“很快我们就会回来了,回来检查你的作业啊,不要因为我不在就偷懒。”
秦常念点点头,又使劲冲他摆摆手:“注意安全!”然后站在门口目送,她看着隗絮的背影消失在视野中,连快马扬起的尘埃也落回地上,心里的疑惑和担忧又添上了几分。
走了一段距离,隗絮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递给剪书:“你去找家糕点铺子,按照这上面的做法做,我回来的时候要。”
“是。”剪书接过那张菜谱。
大齐边境,风沙四起,两军对垒,剑拔弩张。
“去吧。”秦远骑在马上,望向北凉的骑兵,对隗絮说道。
隗絮抱拳行了个礼,径直向前走去。
在铠甲满身、武器遍地的队伍中,一身白衣、目若朗星的隗絮只身一人、手无寸铁地走了出来。
秦远紧张抬起手,准备指挥落石手和弓箭手。
对面北凉的骑兵也蓄势待发,随时准备着进攻。
“父王。”隗絮走到镇北军和北凉骑兵的中间,对着北凉贤王作了个揖。
“他们可有待你不好?”贤王和隗絮许久不见,一时竟有些热泪盈眶。
“儿臣很好。但是父王,现在天气太过寒冷,正是草木不生、牛羊饲料短缺的时候,百姓的负担很重。大齐和北凉素来多纷争,边关战事不断,现在又临近新年,我想,北凉的百姓也需要休养生息,好好过一个年。”
“絮儿!回来吧!”贤王神色复杂,堂堂北凉的少主,竟去做了质子,他实在是对不住隗絮啊。所以,他此次下了决心,不惜一切代价,他也要将隗絮抢回来。
隗絮神色坚定,缓缓地跪下,任凭风将他的发吹乱,雪落在肩头浸湿一片衣裳,铿锵有力地喊道:“镇北将军待儿臣极好,儿臣一切都好,恳请父王退兵!”
漠北荒凉空旷,隗絮的声音撞到雪又传回来,在边境回荡。
秦常念,这一次,我来替神明实现你的愿望。隗絮跪在那里,带着比谁都坚定的心。
秦远和贤王一时间都静止了,互相看着。
隗絮仍然跪在雪地上,脊背挺得笔直,铮铮铁骨。
贤王看着隗絮,将许多话都咽回肚子,半晌,举起手:“撤兵!”
“谢父王!父王保重!”隗絮对着转身策马离开的贤王,深深地磕了个头。
贤王的马停了一下,最终没有回头看,向更远处奔去。
隗絮跪在地上,眼神像一片幽深的海,让人看不清楚。
秦远坐在马上,静静地看着他。许久,他从马上下来,将自己的披风脱下,盖在隗絮的身上:“莫要着凉了。”
隗絮抬起头来,看着秦远。他的脸上因为常年征战沙场,很是粗粝,皱纹爬上脸颊,皮肤也有不同程度的皲裂,但眼里的坚毅却愈加鲜明。
什么时候,秦远也这么老了。
他的脸庞和十二年前重合,让隗絮一时陷入回忆。
那是新帝初登基那年,隗絮跟随父亲搬离江南,前往漠北,从江南的小公子,摇身一变,成为漠北草原赤狄人的少主。
秦远那时还很年轻,头发却已经白了,隗絮见到他的时候,他很颓然,胡须也没有刮。秦远也是这样给他披了一件狐裘大衣,拍了拍他的肩膀:“多保重。”
现在回想起来,秦远当时的眼神很复杂,又心疼、有无奈,亦有对他的期许。
可当时,隗絮沉浸在人生发生重大变故的打击之中,只顾着伤心和生气,并不知道前方在等待自己的是什么。
他怪过贤王很长一段时间,怪他为了一己私欲,举家迁来漠北;怪他太有野心,非得当个一方之主;怪他不尊重他和母亲,让全家陪他受苦。
但是在漠北看得东西多了,隗絮的心里也生出一份责任感。一改在江南时的顽皮,收敛起自己的性子,学着沉稳、学着把情绪都藏起来,尽力去做父王心中、赤狄人心中那个合格的少主。
没人知道,北凉少主隗絮原本是生在江南、长在江南的翩翩少年郎,他的人生从来到漠北的那一刻起,就随着漠北飘了一场大鹅毛雪,封住了属于他的一切。
“啊!”秦常念惊呼一声,从凳子上飞了出去。
摔在雪地上也不会很疼的。秦常念在心里安慰自己,闭上了眼睛。
一阵松木香的风刮来,秦常念觉得自己坠在一个有些硬的垫子上,那垫子似乎还会说话,发出了一声闷哼。
秦常念吓了一跳,赶忙爬起来,往身后一看,和隗絮四目相对。
“隗,隗公子。”秦常念愣住了,他怎么在这。
隗絮从地上爬起来,看了一眼刚刚因为垫在秦常念脑袋下而磕在冰上的手,甩了几下,又上下打量了一下秦常念,检查她是否受伤,却看到秦常念的脚踝因为蹭到凳子擦伤,有些红肿。
隗絮第一次对秦常念发了火,脸色阴沉,握着秦常念手腕的手越来越紧,怒吼道:“秦常念!我说没说过,练武不可心急,要量力而行。我课上不教你是因为你还没学到那程度,你倒好,自己在这瞎练!”
秦常念从没见过如此愠怒的隗絮,吓得不轻,一手揉着自己的衣摆,声音细如蚊子:“我……对不起,隗公子。”
隗絮看着她因为害怕而低下去的头,找回了几分理智,深吸了一口气,刻意压低了音量:“你不是对不起我,你若是伤了,最对不起的是你自己。”
“可是练武哪有不受伤的。”秦常念觉得不服气,小声地反驳。
隗絮在这位将军府大小姐的眼中,看见了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坚持和信念。
她是认真的。
向来都喜欢睡懒觉的她,在加了这节课以后,从未迟到过;有时候教的内容难了些,秦常念课上没能很好的掌握,就一定会在深夜见到她偷偷练习的背影。
皑皑白雪,银霜满地,一袭玄色练功服的少女在上面留下深深浅浅的脚印,乱了对面透过窗缝偷看的少年的心。
那日之后,后院里便多了几个梅花桩。
“今日起便学剑吧。”隗絮将一柄长剑递到秦常念手上。
这把剑刀刃及薄,磨得很好,在白雪的反光里透出刺眼的光。剑柄上有精细的雕刻,磨损不多,一看主人便将其保护得很好。
“这是你的剑?”秦常念将剑拿在手里,细细地看。
“从今日起,便是你的剑了。”
听到这,秦常念立刻抬起头来,诧异地盯着隗絮。
“你先用着,若是日后觉得不习惯、不喜欢,便再去订一把。”隗絮的眸子漆黑,眼神却是淡淡的,似乎很不在乎这把剑。
“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秦常念把剑递回去,她知道,隗絮这么精心爱护的一把剑,对他一定有重要的意义。
无论是趁手的武器,还是纪念的礼物,秦常念都不能收。
“我还忧心这把剑配不上大小姐。”隗絮把剑推回去,绕到秦常念的身后,握着她的手,教她如何执剑。
“隗公子……”秦常念微微侧过头去,怎料隗絮弯着腰,她的额头正好抵在隗絮的下巴上,秦常念吓得一时不敢动作。
“嘘,别说话。观呼吸,融剑气。”
因为距离太近,隗絮说话时,温热的呼吸喷洒在秦常念的脖颈,秦常念一抬眼,就能看见他眼角的那颗痣。
扑通、扑通,秦常念觉得自己的心跳像鼓点一样,几乎要震碎自己的胸膛冲出来,甚至担心隗絮会不会听到这震耳欲聋的心跳声。
秦常念极力调整,让自己冷静下来。但是呼吸却越来越急促。
“你的呼吸有些快了,不要紧张。”隗絮当她是第一次拿剑,有些害怕。
秦常念觉得再这样下去要完蛋了,从隗絮的怀里钻出来,如释重负一般吐了一口气,拿着剑:“我……我自己试试。”
隗絮点点头,松了手。
可没一会,又重新握住秦常念的手,一手揽着她的腰,带着她舞剑:“快如疾风,观其破绽,先行试探,一招致命。”
最后一剑快速有力地扫过枝桠上的雪,一瞬间,雪花四溅,那干枯脆弱的树枝却没有折断一根。
原来母亲当年是这样舞剑的,秦常念在心里想象着。
泰丰三十二年,崔虞兰刚刚及笄,是刑部尚书崔介的二女儿。她一袭红衣,日日在元沥河边练这套剑法。
彼时还是伏波少将军的秦远看见她舞剑,忍不住上去指点。
崔虞兰见他长相稚嫩,不似行伍之人,便以为他是上来找事的,一生气,竟跟他打了起来。
两人不打不相识,这之后,逐渐熟络起来。崔虞兰惊叹于秦远武功了得,又精通书画;秦远折服于崔虞兰的炽热勇敢、高超剑术。在第三年的春天,他们成了亲。
就在秦常念听闻边关战事吃紧,北凉召集了三万兵马,大军压境之时,秦远意外地派人回了将军府,带走了隗絮。
秦远似乎要人要得很紧急,隗絮只来得及简单收拾一下,就准备要走。
“隗公子把剑带上,在战场上要多加小心。”秦常念拿着那把剑匆匆赶到隗絮的房间。
隗絮轻笑了一下,细密的睫毛垂下来,盖住眼睛里复杂的情绪,摸了一下秦常念的头:“不带了,留给你在府里练习。”
然后便准备出门。
“隗絮!”秦常念忽然在他身后大叫了一句,满脸担忧。
和北凉打仗,父亲为什么要派人回来接隗絮?
隗絮连剑都不带,也没换上盔甲,很显然不是去打仗的。
那他是去干嘛的?
他,还会回来吗?
隗絮听到秦常念喊他,转过头,又用眼神将她从头到尾描摹了一遍,牢牢记在心里。隗絮清了一下嗓子,故作轻松道:“很快我们就会回来了,回来检查你的作业啊,不要因为我不在就偷懒。”
秦常念点点头,又使劲冲他摆摆手:“注意安全!”然后站在门口目送,她看着隗絮的背影消失在视野中,连快马扬起的尘埃也落回地上,心里的疑惑和担忧又添上了几分。
走了一段距离,隗絮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递给剪书:“你去找家糕点铺子,按照这上面的做法做,我回来的时候要。”
“是。”剪书接过那张菜谱。
大齐边境,风沙四起,两军对垒,剑拔弩张。
“去吧。”秦远骑在马上,望向北凉的骑兵,对隗絮说道。
隗絮抱拳行了个礼,径直向前走去。
在铠甲满身、武器遍地的队伍中,一身白衣、目若朗星的隗絮只身一人、手无寸铁地走了出来。
秦远紧张抬起手,准备指挥落石手和弓箭手。
对面北凉的骑兵也蓄势待发,随时准备着进攻。
“父王。”隗絮走到镇北军和北凉骑兵的中间,对着北凉贤王作了个揖。
“他们可有待你不好?”贤王和隗絮许久不见,一时竟有些热泪盈眶。
“儿臣很好。但是父王,现在天气太过寒冷,正是草木不生、牛羊饲料短缺的时候,百姓的负担很重。大齐和北凉素来多纷争,边关战事不断,现在又临近新年,我想,北凉的百姓也需要休养生息,好好过一个年。”
“絮儿!回来吧!”贤王神色复杂,堂堂北凉的少主,竟去做了质子,他实在是对不住隗絮啊。所以,他此次下了决心,不惜一切代价,他也要将隗絮抢回来。
隗絮神色坚定,缓缓地跪下,任凭风将他的发吹乱,雪落在肩头浸湿一片衣裳,铿锵有力地喊道:“镇北将军待儿臣极好,儿臣一切都好,恳请父王退兵!”
漠北荒凉空旷,隗絮的声音撞到雪又传回来,在边境回荡。
秦常念,这一次,我来替神明实现你的愿望。隗絮跪在那里,带着比谁都坚定的心。
秦远和贤王一时间都静止了,互相看着。
隗絮仍然跪在雪地上,脊背挺得笔直,铮铮铁骨。
贤王看着隗絮,将许多话都咽回肚子,半晌,举起手:“撤兵!”
“谢父王!父王保重!”隗絮对着转身策马离开的贤王,深深地磕了个头。
贤王的马停了一下,最终没有回头看,向更远处奔去。
隗絮跪在地上,眼神像一片幽深的海,让人看不清楚。
秦远坐在马上,静静地看着他。许久,他从马上下来,将自己的披风脱下,盖在隗絮的身上:“莫要着凉了。”
隗絮抬起头来,看着秦远。他的脸上因为常年征战沙场,很是粗粝,皱纹爬上脸颊,皮肤也有不同程度的皲裂,但眼里的坚毅却愈加鲜明。
什么时候,秦远也这么老了。
他的脸庞和十二年前重合,让隗絮一时陷入回忆。
那是新帝初登基那年,隗絮跟随父亲搬离江南,前往漠北,从江南的小公子,摇身一变,成为漠北草原赤狄人的少主。
秦远那时还很年轻,头发却已经白了,隗絮见到他的时候,他很颓然,胡须也没有刮。秦远也是这样给他披了一件狐裘大衣,拍了拍他的肩膀:“多保重。”
现在回想起来,秦远当时的眼神很复杂,又心疼、有无奈,亦有对他的期许。
可当时,隗絮沉浸在人生发生重大变故的打击之中,只顾着伤心和生气,并不知道前方在等待自己的是什么。
他怪过贤王很长一段时间,怪他为了一己私欲,举家迁来漠北;怪他太有野心,非得当个一方之主;怪他不尊重他和母亲,让全家陪他受苦。
但是在漠北看得东西多了,隗絮的心里也生出一份责任感。一改在江南时的顽皮,收敛起自己的性子,学着沉稳、学着把情绪都藏起来,尽力去做父王心中、赤狄人心中那个合格的少主。
没人知道,北凉少主隗絮原本是生在江南、长在江南的翩翩少年郎,他的人生从来到漠北的那一刻起,就随着漠北飘了一场大鹅毛雪,封住了属于他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