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嘉乐又回到了新房,问张大山:“新娘子的嫁妆呢?”

    张大山连忙回道:“就陪嫁了两只木头箱子,后来被亲家给带回去了。”

    安嘉乐继续问:“具体陪嫁了什么东西?衣服、首饰?压箱底银子?现在这些东西全都被娘家给带回去了吗?”

    张大山老老实实回道:“没有压箱底银子,陪嫁了一些衣服被褥之类的,都装在箱子里,叫亲家带走了。首饰倒是有一对银耳坠,头不是找不到么,所以耳坠不知道在哪里。”

    安嘉乐看了一遍新房,然后回到院子里,继续问张大山,“新娘子的尸体在哪里?”

    说到这个,张大山又有说不尽的委屈。

    这个老实人用袖子抹了抹眼睛,道:“原本嫁进来就是我家的人了,就算要埋也该埋在我家的祖坟里。可亲家闹得厉害,说阿树是杀人凶手,死活不肯把女儿埋到这边,于是拉回刘家村,找地方埋了。”

    “嗯。”安嘉乐点点头,原本他还想验尸,结果已经埋了。他又问,“尸体没有头,你怎么确定那就是你的儿媳妇?”

    张大山一愣:“怎么可能不是呢?她身上穿着嫁衣呢,那件嫁衣是她亲手绣的,外边买不到,一眼就认出来了。”

    安嘉乐缓缓道:“难道你就没想过,也许那并不是你的儿媳妇呢?”

    袁桥见张大山没听明白,便解释道:“说不定有人从别的地方找了个死人,砍掉头,再换上这件嫁衣,然后栽赃陷害也不是没可能。”

    说完,他又小声对安嘉乐道,“大人,当初不是我们不想查,而是冯大人不许。他一力主张,定了张树的罪,禁止我们再多事。”

    “我明白,这不怪你。”安嘉乐宽和道。

    张大山沉浸在也许尸体不是儿媳妇的这种假设里,想了一会儿才明白过来,然后大叫起来:“天呐天呐!天底下怎么会有人干这种丧尽天良的事,不怕天打雷劈吗?大人,我是公公,她是儿媳,我不好仔细检查的,凭着那件嫁衣就认定了是我的儿媳妇。可是,后来亲家来人了,亲家母也没说那不是她的女儿啊。”

    安嘉乐现在还不好轻易下结论,只是道:“走吧,我们去一趟刘家村。”

    张大山以及村民们见状也要跟着一起去。

    南平县已经进入收夏税的阶段,但张家村和刘家村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庄稼要比别处晚收半个月,因此这会儿人人都有空。

    刘家村就在隔壁村,距离并不是很远,一群人浩浩荡荡过去了。

    走之前,安嘉乐特意派了一名衙役回城里去叫仵作过来,他要重新验尸。

    这一路上,安嘉乐也仔细观察了路旁农田里的庄稼。今年风调雨顺,肉眼可见的会迎来大丰收,沉甸甸的稻穗随风轻摆。还有大豆,豆荚胖大饱满。

    不多时就到了刘家村,刘家村的村民见官老爷来了,后面还跟着一大群人,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全都站在路边诚惶诚恐。

    有人小声猜测:“难道是今年收成好,大人要加税?”

    另外一人捏紧了拳头,眼神中充满着愤怒,低声道:“难得遇见一个好年景,再加,还让不让我们活了?”

    “嘘,都闭嘴,叫大人听见了小心抓你们去打板子。”有村民阻止道。

    安嘉乐五感敏锐,为了安村民们的心,掀开轿帘,笑道:“放心吧,该多少就是多少,不会无缘无故乱加的。本官这次过来是为了张树杀人一案,请问,刘桃红家住哪?”

    “嚯,好年轻的大人!”

    “长得真俊!”

    “大人真和气啊,还怪客气的。”

    安嘉乐态度温和友善,刘家村的村民顿时放下戒备。村长因家住得远,这会儿才赶过来,急忙上前请安,又要亲自带路。

    很快到了刘桃红的娘家,或许是因为刚死了一个女儿的缘故,刘家人整体的气氛不太好,甚至连外边发生的热闹都没什么兴趣。

    “刘老二,快出来,县令大人来了,为了桃红的案子。”村长率先走进院子,大声吆喝道。

    刘老二总共有四个孩子,三儿一女,刘桃红就是最小的女儿。他的三个儿子都正在院子里,修补农具。见到这么大的阵仗,三兄弟也不敢说话,只是默默地站在一旁。

    刘老二听见声音,从屋里走出来,边走边黑着脸道:“还要查什么,杀人犯都抓住了,我女儿也已经入土为安,还要折腾什么?”

    他的妻子跟在他身后,苍老憔悴的脸上流下眼泪,忙用袖子去擦。

    村长小声提醒刘老二:“县令大人来了。”

    大人?刘老二走到院子里,往外一看,只见一顶官轿停在自家院门前,一身官服的大人站在轿前看着自己。

    刘老二吓一大跳,忙不迭就要下跪磕头请安。他一动,他的妻子和儿子们也跟着磕头请安。

    “都起来吧。”安嘉乐跨进院子。

    机灵的村长早就搬来干净的凳子,至于茶水,生怕刘老二家的茶大人喝不惯,于是吩咐自己的儿子赶紧回家去泡壶好茶来。

    安嘉乐坐了,把刘家人挨个叫到跟前,仔细询问刘桃红生前的情况。

    刘桃红的惨死对刘家人来说是一件很悲伤的事情,平时都不愿意提起,但大人问话,他们不敢不答,事无巨细,全都说了。

    听完后,安嘉乐得出了结论。刘桃红做为最小的又是唯一的女儿,刘家人十分宠爱她,别说下地,她甚至连家务活儿都很少干。被爹娘和三个兄长宠着,但据她的家人以及村民们的说法,她在外表现出来的性格并不张扬跋扈,反而温柔大方。

    但要说刘家人对她有多么了解,安嘉乐认为未必。

    刘老二和三个儿子,成天都要下地,实际上跟刘桃红的相处并不多。刘老二的妻子刘氏,除了帮着做些地里的轻省活,还要负责全部的家务,这么活儿压在她头上,这就导致她跟女儿的交流也是有限的,也就是关心她有没有吃饱,有没有穿暖。

    在刘家人看来,给女儿挑一门她自己也愿意的亲事,就是对她最大的尊重和爱护了。

    刘氏抹着眼泪哭诉道:“我还是想不通。明明这门亲事,不仅我女儿愿意,张家,就连张树本人也是极愿意的。可为什么才娶过去,就要把我女儿杀掉?至今连头都找不到,我女儿死无全尸,死后也不得安宁。他就这么恨我女儿?那为何又要答应娶她?”

    见妻子哭得悲惨,刘老二也跟着抹起了眼泪:“在说亲之前,张树跟我女儿压根不认识,我们两家也没什么恩怨。大人,你说,他为什么要毒杀我女儿?如今他被抓,判了死罪,总算老天爷开眼,叫他以命抵命了。我只盼着大人能把我女儿的头找回来,好歹叫她有个全尸。”

    死无全尸这几个字,对时下的人来说是一种极恶毒的诅咒,如今发生在刘家人身上,在场的村民们都替他们难过,纷纷开口恳求,希望安嘉乐能帮忙把头找回来。

    “本官会尽力的。”安嘉乐保证道,又看向刘老二,“你女儿下葬还不到十天,本官想去她的坟前看看。”

    刘老二不敢拒绝,立刻就要在前边带路,这时,去请仵作的衙役带着人回来了。

    南平县只有一位仵作,名叫王庆,今年四十多岁。他身后跟着他的徒弟徐海,徐海手里拎着木制的工具箱。

    这是安嘉乐第一次见到这两人。

    在冯济手下唯一能逃过克扣工钱的就只有王庆了,也许是因为仵作的工作性质的原因,常常接触死人,冯济嫌他晦气。又或许是冯济心里还有一丝对鬼神的敬畏,总之,他没有克扣王庆的工钱,每月都如数发放。

    王庆越发傲慢得意起来,逢人便说冯大人最看重他。

    如今换了位新县令,王庆并没有约束自己,上值期间都喝得醉熏熏,一路上还抱怨路太远,不好走。

    “大人,卑职来了,您只管吩咐。”王庆笑嘻嘻地凑上来,给安嘉乐行礼。

    他一身的酒味,熏得安嘉乐直皱眉头,但现在不是发作他的时候,安嘉乐摆摆手,冷声道:“跟着来吧。”

    村长的儿子送茶过来,安嘉乐不渴,没有喝,倒是王庆见安大人面色不善,怕他嫌弃自己满嘴酒味,连忙要了一碗,咕嘟嘟喝了。

    一边灌茶漱口,一边在心里嘀咕,新来的安大人真是事多,他上值的时候喝点小酒又怎么了?反正也没事干。以前冯大人在时,他也天天这样喝酒,冯大人就从不说他什么。

    安嘉乐一看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确实,以前南平县在冯济的治理下,三年还不足十件案子,能够让仵作出手的机会很少。可是再怎么闲,这也不是王庆在上值时喝酒的理由。

    安嘉乐看他就来气,于是把目光移到王庆的徒弟徐海身上。

    徐海约摸二十来岁,中等个头,穿着一身粗布衣服,眼神沉稳,正小声向相熟的衙役打听案子的细节。

    徐海倒是比他师傅要可靠一点,至少心里是有工作的。

    哪像王庆,王庆此时哈欠连天,连眼泪花都出来了,赶紧问徒弟要了一片生姜含进嘴里。

    他倒不是为了一会儿阻隔尸体的异味,而是想通过姜片的辛辣味,来让自己提提神。

    他已经看出来了,安大人不同于以前的冯大人,若是被他抓住把柄,当众训斥自己一顿,那样面子上可就挂不住了。

章节目录

不做大冤种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李禾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李禾苗并收藏不做大冤种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