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她这般说,楼怀川便明白,她是想先查衔青的事。
但同时他也清楚,这个决定很难说没有掺杂林照雪的私人情感。
当敌人藏在一堆敌人中时,想的是一网打尽后,自然可以报仇,而当她发现这个敌人有了明显区别于其他敌人的特征,便会立即想要将他找出来,然后“冤有头,债有主”地先杀为快。
楼怀川的理智在劝他大度些,衔青是因为林照雪才卷入其中,遭此横祸,林照雪在他死后,为他报仇也是人之常情,更是应尽的责任。
可情感上却控制不住地吃醋,他不喜欢她为了其他男人去做什么。
林鹤延便已经是例外了。
眼瞧着楼怀川耷拉着眼皮出神,林照雪又怎会不知他的心思。
她无奈道:“你别忘了,不仅是衔青和杜云慈,连花戎都有可能是死在那个蒙面人手上。”
楼怀川叹了口气,颇有些语重心长:“阿照,别怪我泼冷水,其实如今我们没必要再去红楼馆。
你是否有想过,去红楼馆最多能收集到一些蒙面人的信息,还很有可能是他伪装过的,最有用的,不过是那人未蒙面的长相,可他的面部特征我们早已掌握。
况且,如今寻不到蒙面人的踪迹,衔青的尸身也早已下葬,便是猜测他的死与蒙面人有关,也无法证明人是他所杀。
所以我私以为,当务之急还是先去游逢君说的那个宅子。”
林照雪闻言,沉默不语。
虽然她的确很想快些找出直接凶手,为他们报仇,但楼怀川说的也并非没有道理。
“还是要派人去趟红楼馆,将那人的画像拿回来。”林照雪嘱咐后,想起了另一件事,“你可还记得你那日是何时辰得知我与花戎出城的?”
楼怀川沉吟片刻:“我若没记错的话,该是申时六刻左右。”
“申时六刻?那我怎么听云裳说,我酉时初才从宫中出来。”林照雪意味深长地乜了他一眼。
楼怀川眸光一凝,薄唇紧抿,脸色有些难看。
“好好查查吧,肃清了,再派人去红楼馆。”林照雪拍了拍他的肩膀,“对了,还有一事,你明日当值之时,查查一个叫何芷的人。”
说完,林照雪看向楼怀川,发觉他的表情由察觉到楼府中有内鬼的阴沉变得格外僵硬又......有些许久未曾见到某人时,忽然又相逢的怀念。
“怎么了?”她疑惑道。
“她......她是我——”
母亲!
电光火石间,林照雪蓦地记了起来。
“为何突然要查我娘?”楼怀川喉结滚动,润了润干涩发紧的喉口。
林照雪欲言又止,那些失踪的魂魄是何下场,他们一清二楚,她害怕真相太过残酷,为楼怀川本就不太快乐的童年再添一朵阴云。
楼怀川看出她的犹豫,心下了然:“与失踪案有关?”
林照雪艰涩地点头:“我查看生死簿时,发现伯母是第一个未曾回归地府的魂魄。”
楼怀川心头猛地一跳,瞳孔紧缩。
“伯母的案子我知晓得不是很清楚,当年也未曾记录在案......”林照雪察觉到他不自觉捏紧的拳头在发抖,于是伸出双手将其用力合握住,她抿了抿唇,“你能......跟我详细讲讲吗?”
林照雪说出这话,心中很是过意不去,这种强行揭开别人好不容易愈合的伤疤的行径,对亲历者来说真的很残忍。
可是......楼怀川的母亲在整个案件中都太过特殊了,她现在才想起来,当年的何芷也是失踪过一段时间的,而后魂魄又不知去向,这分明就是一切的开端。
“没关系,阿照。其实我一直也很想知道我娘究竟缘何而死。”
楼怀川的声音虚浮,蹙眉敛目地陷入了遥远的回忆。
二十九年前,那个血流成河的傍晚,是很多京都人的噩梦。
他们不明白,为何早晨还人山人海地聚集在京都最繁华的大街上,瞧着那些不知是从何处来的人,喜盈盈地护送神女坐骑入宫,傍晚便听见寻常巍峨肃静的宫墙内传来此起彼伏的凄厉惨叫。
宫门前重兵把守,不明所以的百姓不敢上前,却眼看着一具又一具的尸体被运出来,有穿着宫装的宫人,身披轻甲的侍卫......最后一车,便俨然是今晨入宫领赏的那些人!
一时之间,地上满是星星点点汇合成股的血水,还有那充斥着鼻腔的腥臭。
“到底发生了何事?”有人忍不住站出来询问,随后众人附和。
他们以为给他们答疑解惑之人,最多是个知晓内情却在宫中无足轻重的小人物。
没成想,来到宫门前的是皇帝本人。
他被人搀扶着走上前,发髻散乱,脸上身上都带着伤,全然失了身为帝王的风范。
周遭的侍卫瞧见他来,立刻抽出佩剑,围成圈将他护在腹地,生怕这群手无寸铁的百姓中有人骤然暴起,行刺杀之事。
然而皇帝轻轻把挡在跟前的侍卫推开,自己暴露于众目睽睽之下。
他轻咳几声,而后声泪俱下地告知他们宫中发生的事......
便是那一天,奉于高台的神女重重地摔进了泥里,成了人人得而诛之的妖女。
他们砸神像,毁神女庙,恨不得生啖其肉。
一场泄愤的闹剧持续到第二日正午,才有了平息的迹象。
那时楼祯还未曾位极人臣,虽说是文渊书院的院长,被受燕南文人敬仰,但他宅邸的位置却还摸不到京都中心的边缘。
在府中听说京中乱象陡生的何芷,担心受邀去参加诗会一夜未归的公爹的安危,便亲自带上人手,去接楼祯回府,却不想,这一出门便再未归来。
待街上平息后回到楼府的楼祯得知此事大受打击,当即便呕出一口血。
要说他楼祯活到今日最亏欠之人,莫过于孙子和儿媳,他那不孝子不知搭错哪根筋,非要将妻子、孩子托付给他,离家修道,如今儿媳却因他发生了这等祸事......
楼祯几乎不敢去看尚且年幼的孙子的眼睛。
何芷的失踪,成了楼祯的执念,他不惜一切代价地想要找到她,月余之后却依旧一无所获。
只知晓人潮激涌间,她的马车与另一辆相向而来的马车发生了碰撞,与人交涉处理之后,发现马车的轮毂断裂,再乘人恐有隐患,所以何芷便带着人换作步行。
此后,便再无踪迹。
楼祯好不容易通过自己入朝为官的学生,查到与何芷相撞的,是前不久借着神女一事再次显赫的时家的马车。
他备上厚礼,心如擂鼓地找上门,想要知道那日何芷是否还有说过什么,却被拒之门外。
一连几天皆是如此,他别无他法,只能打听时府老爷的行踪,趁机堵人。
只是人没堵到,他却意外得知前段时间从时府里抬出具女尸,只草草用席子裹了,便扔去了乱葬岗。
照说世家大族中,死个一两个女人不足为奇,这种连个葬礼都未曾有过的,多半是府中被主人责罚致死的下人,引不起众人八卦的兴致。
可据那日的目击者所言,从草席的缝隙中瞧见女尸身上穿的都是些上好的料子,头上还带着价值不菲的钗环,怎可能是个普通下人?
明明是主子,死了却秘不发丧,又怎会不惹人竞相臆测?
恰逢此时的楼祯对于什么不明女尸、失踪女子一事格外在意,时府又对他上门询问的态度拒绝得如此强硬,不得不令他多想。
然而,楼祯虽于文人中颇有威望,对上时府此等世家大族,他还是无可奈何。
但幸运的是,在他为找何芷忙得焦头烂额之际。
新皇登基,妖女诅咒一事搞得朝堂、百姓人心惶惶,诸多官员告老还乡。
楼祯知道,太子太傅之位空悬,如今可担此任,又能安抚文人入朝之心的人,非他莫属。
不出所料,没过多久,太后便找上了门来。
有了太子太傅的身份,又有太后亲自登门求贤的殊荣,楼府水涨船高,霎时间便成了京都权贵中炙手可热的对象,上门拜访之人简直要踏破门槛。
而经过神女变妖女一事,众人敏锐地察觉到新皇在有意无意地冷落时家,是以在得知楼祯在查的何芷失踪一事似乎与时府有关后,都不需楼祯开口,自会有人替他查下去。
这一查,竟当真查出些端倪来。
当时与何芷相撞的马车中坐着的,正是那带来神女消息的时府二公子的儿子时闻风。
时闻风是妾室所出,亲娘又不受宠,因而在时府中备受欺凌,经常挨打挨饿,然而一切都在他遇见神女后改变了,他成了时府中最尊贵的小公子,连他的父亲都要让他三分。
那日,他从宫中出来,脸色煞白,似是很不舒服,便让车夫将车驾得快了些,不曾想会撞上何芷的马车。
原本就是件小事,且双方皆有过错,互相致歉便也就过了。
可或许命数如此。
时闻风在撞车之后,听见街上吵吵嚷嚷的声音,越发难受,便让车夫寻个僻静之处停下。
但同时他也清楚,这个决定很难说没有掺杂林照雪的私人情感。
当敌人藏在一堆敌人中时,想的是一网打尽后,自然可以报仇,而当她发现这个敌人有了明显区别于其他敌人的特征,便会立即想要将他找出来,然后“冤有头,债有主”地先杀为快。
楼怀川的理智在劝他大度些,衔青是因为林照雪才卷入其中,遭此横祸,林照雪在他死后,为他报仇也是人之常情,更是应尽的责任。
可情感上却控制不住地吃醋,他不喜欢她为了其他男人去做什么。
林鹤延便已经是例外了。
眼瞧着楼怀川耷拉着眼皮出神,林照雪又怎会不知他的心思。
她无奈道:“你别忘了,不仅是衔青和杜云慈,连花戎都有可能是死在那个蒙面人手上。”
楼怀川叹了口气,颇有些语重心长:“阿照,别怪我泼冷水,其实如今我们没必要再去红楼馆。
你是否有想过,去红楼馆最多能收集到一些蒙面人的信息,还很有可能是他伪装过的,最有用的,不过是那人未蒙面的长相,可他的面部特征我们早已掌握。
况且,如今寻不到蒙面人的踪迹,衔青的尸身也早已下葬,便是猜测他的死与蒙面人有关,也无法证明人是他所杀。
所以我私以为,当务之急还是先去游逢君说的那个宅子。”
林照雪闻言,沉默不语。
虽然她的确很想快些找出直接凶手,为他们报仇,但楼怀川说的也并非没有道理。
“还是要派人去趟红楼馆,将那人的画像拿回来。”林照雪嘱咐后,想起了另一件事,“你可还记得你那日是何时辰得知我与花戎出城的?”
楼怀川沉吟片刻:“我若没记错的话,该是申时六刻左右。”
“申时六刻?那我怎么听云裳说,我酉时初才从宫中出来。”林照雪意味深长地乜了他一眼。
楼怀川眸光一凝,薄唇紧抿,脸色有些难看。
“好好查查吧,肃清了,再派人去红楼馆。”林照雪拍了拍他的肩膀,“对了,还有一事,你明日当值之时,查查一个叫何芷的人。”
说完,林照雪看向楼怀川,发觉他的表情由察觉到楼府中有内鬼的阴沉变得格外僵硬又......有些许久未曾见到某人时,忽然又相逢的怀念。
“怎么了?”她疑惑道。
“她......她是我——”
母亲!
电光火石间,林照雪蓦地记了起来。
“为何突然要查我娘?”楼怀川喉结滚动,润了润干涩发紧的喉口。
林照雪欲言又止,那些失踪的魂魄是何下场,他们一清二楚,她害怕真相太过残酷,为楼怀川本就不太快乐的童年再添一朵阴云。
楼怀川看出她的犹豫,心下了然:“与失踪案有关?”
林照雪艰涩地点头:“我查看生死簿时,发现伯母是第一个未曾回归地府的魂魄。”
楼怀川心头猛地一跳,瞳孔紧缩。
“伯母的案子我知晓得不是很清楚,当年也未曾记录在案......”林照雪察觉到他不自觉捏紧的拳头在发抖,于是伸出双手将其用力合握住,她抿了抿唇,“你能......跟我详细讲讲吗?”
林照雪说出这话,心中很是过意不去,这种强行揭开别人好不容易愈合的伤疤的行径,对亲历者来说真的很残忍。
可是......楼怀川的母亲在整个案件中都太过特殊了,她现在才想起来,当年的何芷也是失踪过一段时间的,而后魂魄又不知去向,这分明就是一切的开端。
“没关系,阿照。其实我一直也很想知道我娘究竟缘何而死。”
楼怀川的声音虚浮,蹙眉敛目地陷入了遥远的回忆。
二十九年前,那个血流成河的傍晚,是很多京都人的噩梦。
他们不明白,为何早晨还人山人海地聚集在京都最繁华的大街上,瞧着那些不知是从何处来的人,喜盈盈地护送神女坐骑入宫,傍晚便听见寻常巍峨肃静的宫墙内传来此起彼伏的凄厉惨叫。
宫门前重兵把守,不明所以的百姓不敢上前,却眼看着一具又一具的尸体被运出来,有穿着宫装的宫人,身披轻甲的侍卫......最后一车,便俨然是今晨入宫领赏的那些人!
一时之间,地上满是星星点点汇合成股的血水,还有那充斥着鼻腔的腥臭。
“到底发生了何事?”有人忍不住站出来询问,随后众人附和。
他们以为给他们答疑解惑之人,最多是个知晓内情却在宫中无足轻重的小人物。
没成想,来到宫门前的是皇帝本人。
他被人搀扶着走上前,发髻散乱,脸上身上都带着伤,全然失了身为帝王的风范。
周遭的侍卫瞧见他来,立刻抽出佩剑,围成圈将他护在腹地,生怕这群手无寸铁的百姓中有人骤然暴起,行刺杀之事。
然而皇帝轻轻把挡在跟前的侍卫推开,自己暴露于众目睽睽之下。
他轻咳几声,而后声泪俱下地告知他们宫中发生的事......
便是那一天,奉于高台的神女重重地摔进了泥里,成了人人得而诛之的妖女。
他们砸神像,毁神女庙,恨不得生啖其肉。
一场泄愤的闹剧持续到第二日正午,才有了平息的迹象。
那时楼祯还未曾位极人臣,虽说是文渊书院的院长,被受燕南文人敬仰,但他宅邸的位置却还摸不到京都中心的边缘。
在府中听说京中乱象陡生的何芷,担心受邀去参加诗会一夜未归的公爹的安危,便亲自带上人手,去接楼祯回府,却不想,这一出门便再未归来。
待街上平息后回到楼府的楼祯得知此事大受打击,当即便呕出一口血。
要说他楼祯活到今日最亏欠之人,莫过于孙子和儿媳,他那不孝子不知搭错哪根筋,非要将妻子、孩子托付给他,离家修道,如今儿媳却因他发生了这等祸事......
楼祯几乎不敢去看尚且年幼的孙子的眼睛。
何芷的失踪,成了楼祯的执念,他不惜一切代价地想要找到她,月余之后却依旧一无所获。
只知晓人潮激涌间,她的马车与另一辆相向而来的马车发生了碰撞,与人交涉处理之后,发现马车的轮毂断裂,再乘人恐有隐患,所以何芷便带着人换作步行。
此后,便再无踪迹。
楼祯好不容易通过自己入朝为官的学生,查到与何芷相撞的,是前不久借着神女一事再次显赫的时家的马车。
他备上厚礼,心如擂鼓地找上门,想要知道那日何芷是否还有说过什么,却被拒之门外。
一连几天皆是如此,他别无他法,只能打听时府老爷的行踪,趁机堵人。
只是人没堵到,他却意外得知前段时间从时府里抬出具女尸,只草草用席子裹了,便扔去了乱葬岗。
照说世家大族中,死个一两个女人不足为奇,这种连个葬礼都未曾有过的,多半是府中被主人责罚致死的下人,引不起众人八卦的兴致。
可据那日的目击者所言,从草席的缝隙中瞧见女尸身上穿的都是些上好的料子,头上还带着价值不菲的钗环,怎可能是个普通下人?
明明是主子,死了却秘不发丧,又怎会不惹人竞相臆测?
恰逢此时的楼祯对于什么不明女尸、失踪女子一事格外在意,时府又对他上门询问的态度拒绝得如此强硬,不得不令他多想。
然而,楼祯虽于文人中颇有威望,对上时府此等世家大族,他还是无可奈何。
但幸运的是,在他为找何芷忙得焦头烂额之际。
新皇登基,妖女诅咒一事搞得朝堂、百姓人心惶惶,诸多官员告老还乡。
楼祯知道,太子太傅之位空悬,如今可担此任,又能安抚文人入朝之心的人,非他莫属。
不出所料,没过多久,太后便找上了门来。
有了太子太傅的身份,又有太后亲自登门求贤的殊荣,楼府水涨船高,霎时间便成了京都权贵中炙手可热的对象,上门拜访之人简直要踏破门槛。
而经过神女变妖女一事,众人敏锐地察觉到新皇在有意无意地冷落时家,是以在得知楼祯在查的何芷失踪一事似乎与时府有关后,都不需楼祯开口,自会有人替他查下去。
这一查,竟当真查出些端倪来。
当时与何芷相撞的马车中坐着的,正是那带来神女消息的时府二公子的儿子时闻风。
时闻风是妾室所出,亲娘又不受宠,因而在时府中备受欺凌,经常挨打挨饿,然而一切都在他遇见神女后改变了,他成了时府中最尊贵的小公子,连他的父亲都要让他三分。
那日,他从宫中出来,脸色煞白,似是很不舒服,便让车夫将车驾得快了些,不曾想会撞上何芷的马车。
原本就是件小事,且双方皆有过错,互相致歉便也就过了。
可或许命数如此。
时闻风在撞车之后,听见街上吵吵嚷嚷的声音,越发难受,便让车夫寻个僻静之处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