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天啸惊愕伫立,怔怔望着地面骤然空出的一段间隙。
刚刚……他竟真被她推后了两步?
不,不会的,他的气力在河东青俊中已是无人能及,在群英荟萃的武举殿试中更是翘楚,他不可能,不可能输给一个女子!一定是他下意识想要避开攻击,才主动往后退了几步……没错,一定是这样的。
韩天啸强扯着嘴角抬眼看去,见周围武生皆如见鬼一般回望着他,而正对着他的女子,却一脸盈盈的笑意。
“如何?凭在下方才的气力,可有资格与韩兄一较高下?”
她轻轻一哂,“又或者,没有资格的另有其人。”
“你住口!”韩天啸猛地上前几步,抡起的拳头青筋暴起。
“你们在干什么!”
一道沉声大喝遏制了韩天啸的突进,武生们慌忙回过头去,只见一众禁军护卫着前方一名威严赫赫的朝服武官踏飒走来,“兵部颜尚书到!众生肃立!”
武生们慌忙四散,颜尚书步履雄健地走到众人面前,厉声呵斥:“一众男子在宫城内聚集闹事,欺凌一个女子,你们是想被除名吗?”
众武生被那股威视吓得面面相觑,半晌没有说话,忽而有一缕声音小心翼翼地辩解:“我等没有欺凌她,是她……”
“住口!”
两道厉声高喝重叠在一起,颜尚书奇异地侧目,见韩天啸胸膛猛然起落,强压着怒火垂首作揖,“韩某失态……请尚书大人见谅。”
凌月不由勾起唇角,对着颜尚书拱手见礼,“回禀尚书大人,凌月并未受到欺凌,不过是武生间的一些嬉闹罢了。”
现在就让他们除名,还远远不够。
她要让他们亲眼看见她在殿试中的表现,公平公正地击败他们。
颜尚书如炬目光打量一眼容光焕发的凌月,沉声说道:“既是如此,本官便不再追究,但,下不为例。”
众武生惶恐垂首,“是。”
颜尚书一挥袖袍,“众武生列队!”
洪钟般的声音让众人为之一振,凌月跟着颜尚书走到众武生的前列,韩天啸见状,也挤开众人走上前来。
他撞着凌月的肩膀走到了队伍之首,面色铁青地回瞪着她,这场好戏才刚刚开场,他不能自乱阵脚。
凌月回敬他一个微笑,这样的挑衅,让她亦多了几分劲头。
颜尚书面对着一众武生缓缓抬手抱拳,约莫四十五六的年纪,虽见些许华发却仍不损武将雄风。
“诸生久候,本官乃兵部尚书颜宣,请诸生整冠肃容,依照次序随我进入武德殿校场。”
颜尚书严峻的目光掠过所有武生,转身带着列好队的一众武生往武德门行进。
金钉朱漆的武德门一开,庄严宏伟的庑殿顶武德殿便呈现在众武生眼前,激起了一阵惊叹之声。
武德殿前的校场上早已备好了箭靶弓张等武举用具,监试官们也于丹墀下的校场前列朝服侍立。
颜尚书入列之后,武生们由礼部官员引导,分东西侍立在众官员队列之后。
巳时一至,礼部官员奏响礼乐,但听内侍官高唱一声:“恭迎陛下驾临武德殿阅试!”官员们与众武生便一齐行跪拜之礼。
衣明光铁铠、佩宝剑的禁军统领率神武军护卫着皇帝及二位皇子,浩浩汤汤地自武德西门而入。
众武生都悄悄抬眸觑着被簇拥在人群中间着通天冠的天子,唯有凌月的目光越过至尊,落在了常常入她梦中的清影之上。
那人身姿清峻,玉面如削,眉目如远山覆雪不可攀附,薄唇亦浅淡得毫无血色,虽身着巍贵三梁远游冠,朱明里衣绛纱袍,可那灼耀的焰色却将他衬得宛如六年前的那场风雪。
纯白无垢,却也了无生机。
可她记忆中的珏王殿下分明不是这样……莫非是殿下近来染了风寒,才莫名携了昭然病态?
秋风轻抚,凌月怔怔望着那抹清癯的身影,似乎害怕只一眨眼,眼中人便会如同日光下的落雪,随风而逝。
呼吸之间,被注视着之人忽而敏锐抬眸,远远对上了她的目光。
漆黑的眼眸仿佛一片冰封的荒原,在看向她时,倏然亮起了沉寂已久的孤星。
他静静地凝望着她,似乎只消一眼,便足以跨越六年茫茫风雪、岁月印刻,准确无误地认出了她。
他眸中未有讶异,却亦无欢欣,只是微不可察地颔首,似是鼓励。
凌月心间一动,听见天子庄严的声音携着武德殿的厚重回响清晰传来:“众卿平身,诸生亦不必多礼。”
她的心绪顿时沉静下来,与众武生一齐随礼官指示起身,只见皇帝圣驾已至武德殿丹陛之上。
“今日乃永宁二十二年九月廿二,大璟恩科武举殿试之日,见到诸位新俊意气风发汇聚一堂,朕心甚悦。”
“此次恩科别开生面,特许女子应举,并且真有一位女子通过了武举乡试与会试,要在今日殿试与诸位男武生同台竞技,实乃前无古人之奇观也。”
话到此处,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汇聚到了凌月身上,见着她清丽峭拔的样子,神色各异。
皇帝一振袖袍,端坐于丹陛正中的黄案之后,珏王江风之与威王江云霆则分别侍坐于左右两侧的案几。
“朕十分期待诸生在此次殿试中的表现,接下来,这片校场就交给诸位武生,一展风采!”
一语既毕,武生齐呼万岁,严阵以待。
武举殿试的考试内容有五,分别是长垛、骑射、马枪、步射和翘关,第一项便是考核武生远射之准度的长垛。
长垛,是将一方布帛画为五规作为箭靶,箭靶内规半围长三寸,其余四规两边各长三寸,置于悬高三十寸的草垛之上,武生们需列坐于距离草垛一百又五步远的木凳上,以一石力六钱箭射击箭靶。
至于殿试为何要求武生坐着引射,是因坐射只能调用半身之力,对武生臂力及掌控力的要求更甚,也更适应交战中无法站立射箭的极端情状。
参与殿试的武生共有四十一人,于是校场左侧列二十一垛,右侧列二十垛。
原本就站在校场左侧的凌月与韩天啸等人皆往左侧长垛而去,但方才围困凌月的那群男子仿佛事先约定好要挤兑凌月一般,纷纷快步列坐在了校场前侧,其他男子见状也似乎会意,纷纷开始快步抢占前列的位置,很快,校场左侧便只余下最末端多处的那个长垛。
凌月心道一声“无聊”,缓步朝空座走了过去。
丹陛之上的威王江云霆见凌月落座校场左侧最末端的角落,嘴角扯起一抹嘲弄的笑意。
随着颜尚书一声令下,长垛考试正式开始。
凌月利落举起身侧案几上摆放着的弓弩和利箭,却立刻察觉到了异样——她手上的弓并非一石弓。
虽然外表与一石弓并无明显差异,但握在手中的重量却更重些许,应为二石弓。
她偏头看了一眼左侧的武生,他们神色如常地搭箭上弓,目不斜视,想来弓弩应无异样。
她掂了掂从壶中取出的箭支,箭重确是六钱没错。
可问题在于二石弓拉力比一石弓大上一倍,搭配的箭支重量也应更重,否则不但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弓与箭的伤力,还很容易射偏和损伤弓箭。
凌月忽然回想起方才韩天啸等人抢占长垛位置的举动,或许那并非只是纯粹的排斥,而根本是一场别有用心的布局。
他们想看她首场考试便拉不开弓的窘状,想让她在御前永世不得翻身;而若她发现异常上报陛下,准备武具的官员想必亦有法子推脱罪责。
而她便要改换弓具,失了自身气势不说,只怕还会引起冷嘲热讽,折损她在天子眼中的印象。
思及此,凌月不由得轻笑出声,他们明明这样瞧不起她,却又要在暗地里耍阴招动手脚,不敢让她站在与他们同样的起点一较输赢。
不过如此也好,越是陡峭的断崖,便越能助她乘风直上。
丹墀上下的监试者见只有凌月一人迟迟未拉弓弦,正感疑惑,却见她忽地搭箭上弓。
修长双臂似擎山河,开弓如满月,咻的一声风吟,箭矢破空长鸣,正中靶心。
一支支利箭接连不断地自校场末端的角落射出,箭发如雨,箭箭穿心。
丹陛正中的天子见此景象,不禁睁大了龙目。
惊叹之声自丹墀之下接连响起,箭壶里的十五支箭皆射完后,凌月起身朝监射官致意。
监射官于是上前仔细核阅她的射箭成绩,此刻,丹陛上的天子也不由得站起身来,朝着凌月的箭靶上望去。
“十五支箭皆正中靶心,核为上第!”
“什么?这怎么可能?”侍坐于皇帝右侧的威王江云霆一拍案桌,不敢置信地从案几后站起身来。
前方凝望考况的皇帝闻声立即往后晲了一眼,江云霆自知失态,忙收了声。
皇帝随即将审视的目光转向另一侧的珏王江风之,只见他缓缓啜饮一口热茶,目光随众人一道望向凌月的箭靶,目色渺远,气定神闲。
站在校场首端的韩天啸盯着末端长垛上整整齐齐的箭靶,耳旁听着监射官宣告他“十五箭皆入内规,核为上第”的成绩,将拳头握得咯咯作响。
虽然皆是上第,可凌月的十五支箭整整齐齐皆在靶心环绕,而他的十五支箭虽皆未出内规第一院,但分布上却稍显零落,越是后发的箭,就越偏离靶心。
她的弓弩明明应当有异,为何……她竟还能连中靶心?
他愕然望向丹壁右侧的威王,却见后者亦是拧眉不解,面色不霁。
武生们皆已引射完毕,凌月留心观察着方才挤兑她的一众武生,却见他们纷纷出言质疑她的成绩,唯有校场首端的韩天啸目眦欲裂地紧盯着她的长垛,不发一语。
她心下凛然,看来武生中只有韩天啸知晓她手中之弓有异,否则他们此时皆应闭口不言,将此事暗暗揭过,不予她任何逞风头之机。
凌月心中更觉可笑,他们既不知情,却又能与韩天啸串通一气挤兑她一人,如此团结,想来便是因为她的女子之身了。
丹陛之上的皇帝尽收下音,他顺势招来侍立在旁的禁军统领,吩咐道:“宋岩,你去替朕看看,那女子的弓弩石力是否不足?”
“是,陛下。”
凌月正欲向监视官上报弓具异常,却见一身明光铁铠的禁军统领已携同兵部尚书越过校场,疾步来到她的身侧。
“神武军统领宋岩奉陛下之命,特来校验考生凌月弓弩石力!”
来得正合她意。
凌月对二人行了一礼,双手将弓弩奉上,“凌月不敢欺瞒陛下,凌月方才所用之弓石力确实有异,而箭,依然是六钱箭。”
“为避免打断诸生考试,凌月不敢立即上报弓弩异常,请陛下恕罪。”
此言一出,四座哗然。
宋岩接过凌月手上的弓弩一拉,面色立即变了,他向着丹陛上的皇帝高声回禀:“禀陛下,凌生所用之弓,是二石弓。”
“二石弓?!”
一语既出,武德殿上下的议论之声正如凌月所料那般鼎沸喧腾。
纵观大璟,能力挽二石弓上阵破敌者皆为猛将,其中最为世人熟知之将,前有已故的珏王外祖父萧上将军,今有统帅飞凤军的珏王江风之与禁军统领宋岩。
然而这样一个年方十七的女子,竟能力挽二石弓,并能以不适配二石弓的六钱箭矢连中靶心,箭无虚发,比这场上所有男武生的准头都要胜出几筹……这怎么可能?
众人看向凌月的目光皆如见了活鬼神一般,半是愕然,半是惊异。
九五之尊的皇帝亦惊异不已,他双眉紧锁,沉吟片刻,“如此,凌生情有可原,成绩作数。”
他猛一拍案,“负责准备殿试弓箭的军器监官员何在?”
侍立在丹墀下的军器监弩坊令立即出列跪拜。
“回陛下,殿试一应武具,乃是由弩坊丞林忠义负责,此弓弩许是他手下差吏一时粗心错放,臣监管不力,请陛下责罚。”
如凌月预想那般,弩坊官员将罪责推给了手下差吏,意图大事化小。
皇帝横眉拍案,威严尽显,“传朕旨意,军器监弩坊令刘遇,弩坊丞林忠义,以及涉事人等一律停职查办。朕绝不容忍武举间有任何徇私舞弊之举,谁敢再犯,朕决不轻饶!”
“诸卿,可听清楚了?”
江云霆面色铁青于宽袖下攥紧双拳,却忽见身侧的江风之正默然审视着他,他慌忙敛容,与丹墀下所有官员一齐应道:“臣遵旨。”
惩处了犯事的官员之后已近午时,皇帝命尚食局为武生送上膳食,饭饱之后,武举殿试继续举行。
没了那些暗箱操作,凌月在接下来的骑射考试中势如追风,百发百中,夺得上第;
又在马枪考试中骑马刺枪挑落四板,夺得上第;
步射考试强调肩胯与双脚的标准身法,更是其囊中之物,凌月再次毫无悬念地夺得了上第。
到了第五项翘关之试时已至酉时,许多武生已见疲态。
当一方青铜大鼎被六名力士小心翼翼地抬上校场之时,众武生皆面面相觑,虽考官已宣读规则完毕,却迟迟未有人敢上前应试。
江风之目光落在那方鼎上,那是一年前他率飞凤军大败南楚之后,南楚派使臣进献给大璟的青铜凤鼎,重达千斤,至今还未听闻有谁能仅凭一己之力将其扛上肩头。
虽然此项考试的合格标准仅为扛起此鼎,但凤鼎贵重,若未有十足把握能护其完好,武生们只怕也不敢贸然尝试。
天子让兵部以力扛此鼎作为殿试考核之项,颇有些为难之意。
他的视线转而停栖在校场上静静等待的凌月,修长雪白的五指下意识拢了拢滚烫的白玉杯壁。
校场中央的凌月等待片刻,但见武生中最为人高马大的韩天啸拨开众人,撞开她的肩膀,大步流星地走到了大鼎之前。
他左右扭动着脖子,反压掌心拉直手臂,如听天籁般享受着自己骨骼咯吱作响的脆音。
活络筋骨完毕之后,他才缓缓蹲下扎了个马步,双手展开合抱青铜凤鼎,大喝一声,衣袍之下的肌肉顿时如山坡隆起,额头、脖颈和手背处皆青筋暴起。
千斤大鼎被他抬起了几近一尺之高,半刻之久,他长喝一声将青铜鼎重重放下,震天动地。
武生中爆发出阵阵掌声与喝彩,韩天啸胸膛剧烈起伏,大口大口喘着粗气。
他咧嘴一笑,朝凌月高举拇指,随即竟又倒转下去,做了个喝倒彩的手势。
一时之间,全场武生如被点燃一般,对着凌月嘘声阵阵。
面对韩天啸的公然挑衅,凌月笑着拍了拍手掌,原本淡然的脸上增添了许多兴味。
“韩兄莫急,凌月亦正准备一试。”
她缓步走到庄严硕大的青铜凤鼎前站定——于是,校场内外的所有目光,皆汇聚于那个高挑峭拔的女子。
刚刚……他竟真被她推后了两步?
不,不会的,他的气力在河东青俊中已是无人能及,在群英荟萃的武举殿试中更是翘楚,他不可能,不可能输给一个女子!一定是他下意识想要避开攻击,才主动往后退了几步……没错,一定是这样的。
韩天啸强扯着嘴角抬眼看去,见周围武生皆如见鬼一般回望着他,而正对着他的女子,却一脸盈盈的笑意。
“如何?凭在下方才的气力,可有资格与韩兄一较高下?”
她轻轻一哂,“又或者,没有资格的另有其人。”
“你住口!”韩天啸猛地上前几步,抡起的拳头青筋暴起。
“你们在干什么!”
一道沉声大喝遏制了韩天啸的突进,武生们慌忙回过头去,只见一众禁军护卫着前方一名威严赫赫的朝服武官踏飒走来,“兵部颜尚书到!众生肃立!”
武生们慌忙四散,颜尚书步履雄健地走到众人面前,厉声呵斥:“一众男子在宫城内聚集闹事,欺凌一个女子,你们是想被除名吗?”
众武生被那股威视吓得面面相觑,半晌没有说话,忽而有一缕声音小心翼翼地辩解:“我等没有欺凌她,是她……”
“住口!”
两道厉声高喝重叠在一起,颜尚书奇异地侧目,见韩天啸胸膛猛然起落,强压着怒火垂首作揖,“韩某失态……请尚书大人见谅。”
凌月不由勾起唇角,对着颜尚书拱手见礼,“回禀尚书大人,凌月并未受到欺凌,不过是武生间的一些嬉闹罢了。”
现在就让他们除名,还远远不够。
她要让他们亲眼看见她在殿试中的表现,公平公正地击败他们。
颜尚书如炬目光打量一眼容光焕发的凌月,沉声说道:“既是如此,本官便不再追究,但,下不为例。”
众武生惶恐垂首,“是。”
颜尚书一挥袖袍,“众武生列队!”
洪钟般的声音让众人为之一振,凌月跟着颜尚书走到众武生的前列,韩天啸见状,也挤开众人走上前来。
他撞着凌月的肩膀走到了队伍之首,面色铁青地回瞪着她,这场好戏才刚刚开场,他不能自乱阵脚。
凌月回敬他一个微笑,这样的挑衅,让她亦多了几分劲头。
颜尚书面对着一众武生缓缓抬手抱拳,约莫四十五六的年纪,虽见些许华发却仍不损武将雄风。
“诸生久候,本官乃兵部尚书颜宣,请诸生整冠肃容,依照次序随我进入武德殿校场。”
颜尚书严峻的目光掠过所有武生,转身带着列好队的一众武生往武德门行进。
金钉朱漆的武德门一开,庄严宏伟的庑殿顶武德殿便呈现在众武生眼前,激起了一阵惊叹之声。
武德殿前的校场上早已备好了箭靶弓张等武举用具,监试官们也于丹墀下的校场前列朝服侍立。
颜尚书入列之后,武生们由礼部官员引导,分东西侍立在众官员队列之后。
巳时一至,礼部官员奏响礼乐,但听内侍官高唱一声:“恭迎陛下驾临武德殿阅试!”官员们与众武生便一齐行跪拜之礼。
衣明光铁铠、佩宝剑的禁军统领率神武军护卫着皇帝及二位皇子,浩浩汤汤地自武德西门而入。
众武生都悄悄抬眸觑着被簇拥在人群中间着通天冠的天子,唯有凌月的目光越过至尊,落在了常常入她梦中的清影之上。
那人身姿清峻,玉面如削,眉目如远山覆雪不可攀附,薄唇亦浅淡得毫无血色,虽身着巍贵三梁远游冠,朱明里衣绛纱袍,可那灼耀的焰色却将他衬得宛如六年前的那场风雪。
纯白无垢,却也了无生机。
可她记忆中的珏王殿下分明不是这样……莫非是殿下近来染了风寒,才莫名携了昭然病态?
秋风轻抚,凌月怔怔望着那抹清癯的身影,似乎害怕只一眨眼,眼中人便会如同日光下的落雪,随风而逝。
呼吸之间,被注视着之人忽而敏锐抬眸,远远对上了她的目光。
漆黑的眼眸仿佛一片冰封的荒原,在看向她时,倏然亮起了沉寂已久的孤星。
他静静地凝望着她,似乎只消一眼,便足以跨越六年茫茫风雪、岁月印刻,准确无误地认出了她。
他眸中未有讶异,却亦无欢欣,只是微不可察地颔首,似是鼓励。
凌月心间一动,听见天子庄严的声音携着武德殿的厚重回响清晰传来:“众卿平身,诸生亦不必多礼。”
她的心绪顿时沉静下来,与众武生一齐随礼官指示起身,只见皇帝圣驾已至武德殿丹陛之上。
“今日乃永宁二十二年九月廿二,大璟恩科武举殿试之日,见到诸位新俊意气风发汇聚一堂,朕心甚悦。”
“此次恩科别开生面,特许女子应举,并且真有一位女子通过了武举乡试与会试,要在今日殿试与诸位男武生同台竞技,实乃前无古人之奇观也。”
话到此处,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汇聚到了凌月身上,见着她清丽峭拔的样子,神色各异。
皇帝一振袖袍,端坐于丹陛正中的黄案之后,珏王江风之与威王江云霆则分别侍坐于左右两侧的案几。
“朕十分期待诸生在此次殿试中的表现,接下来,这片校场就交给诸位武生,一展风采!”
一语既毕,武生齐呼万岁,严阵以待。
武举殿试的考试内容有五,分别是长垛、骑射、马枪、步射和翘关,第一项便是考核武生远射之准度的长垛。
长垛,是将一方布帛画为五规作为箭靶,箭靶内规半围长三寸,其余四规两边各长三寸,置于悬高三十寸的草垛之上,武生们需列坐于距离草垛一百又五步远的木凳上,以一石力六钱箭射击箭靶。
至于殿试为何要求武生坐着引射,是因坐射只能调用半身之力,对武生臂力及掌控力的要求更甚,也更适应交战中无法站立射箭的极端情状。
参与殿试的武生共有四十一人,于是校场左侧列二十一垛,右侧列二十垛。
原本就站在校场左侧的凌月与韩天啸等人皆往左侧长垛而去,但方才围困凌月的那群男子仿佛事先约定好要挤兑凌月一般,纷纷快步列坐在了校场前侧,其他男子见状也似乎会意,纷纷开始快步抢占前列的位置,很快,校场左侧便只余下最末端多处的那个长垛。
凌月心道一声“无聊”,缓步朝空座走了过去。
丹陛之上的威王江云霆见凌月落座校场左侧最末端的角落,嘴角扯起一抹嘲弄的笑意。
随着颜尚书一声令下,长垛考试正式开始。
凌月利落举起身侧案几上摆放着的弓弩和利箭,却立刻察觉到了异样——她手上的弓并非一石弓。
虽然外表与一石弓并无明显差异,但握在手中的重量却更重些许,应为二石弓。
她偏头看了一眼左侧的武生,他们神色如常地搭箭上弓,目不斜视,想来弓弩应无异样。
她掂了掂从壶中取出的箭支,箭重确是六钱没错。
可问题在于二石弓拉力比一石弓大上一倍,搭配的箭支重量也应更重,否则不但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弓与箭的伤力,还很容易射偏和损伤弓箭。
凌月忽然回想起方才韩天啸等人抢占长垛位置的举动,或许那并非只是纯粹的排斥,而根本是一场别有用心的布局。
他们想看她首场考试便拉不开弓的窘状,想让她在御前永世不得翻身;而若她发现异常上报陛下,准备武具的官员想必亦有法子推脱罪责。
而她便要改换弓具,失了自身气势不说,只怕还会引起冷嘲热讽,折损她在天子眼中的印象。
思及此,凌月不由得轻笑出声,他们明明这样瞧不起她,却又要在暗地里耍阴招动手脚,不敢让她站在与他们同样的起点一较输赢。
不过如此也好,越是陡峭的断崖,便越能助她乘风直上。
丹墀上下的监试者见只有凌月一人迟迟未拉弓弦,正感疑惑,却见她忽地搭箭上弓。
修长双臂似擎山河,开弓如满月,咻的一声风吟,箭矢破空长鸣,正中靶心。
一支支利箭接连不断地自校场末端的角落射出,箭发如雨,箭箭穿心。
丹陛正中的天子见此景象,不禁睁大了龙目。
惊叹之声自丹墀之下接连响起,箭壶里的十五支箭皆射完后,凌月起身朝监射官致意。
监射官于是上前仔细核阅她的射箭成绩,此刻,丹陛上的天子也不由得站起身来,朝着凌月的箭靶上望去。
“十五支箭皆正中靶心,核为上第!”
“什么?这怎么可能?”侍坐于皇帝右侧的威王江云霆一拍案桌,不敢置信地从案几后站起身来。
前方凝望考况的皇帝闻声立即往后晲了一眼,江云霆自知失态,忙收了声。
皇帝随即将审视的目光转向另一侧的珏王江风之,只见他缓缓啜饮一口热茶,目光随众人一道望向凌月的箭靶,目色渺远,气定神闲。
站在校场首端的韩天啸盯着末端长垛上整整齐齐的箭靶,耳旁听着监射官宣告他“十五箭皆入内规,核为上第”的成绩,将拳头握得咯咯作响。
虽然皆是上第,可凌月的十五支箭整整齐齐皆在靶心环绕,而他的十五支箭虽皆未出内规第一院,但分布上却稍显零落,越是后发的箭,就越偏离靶心。
她的弓弩明明应当有异,为何……她竟还能连中靶心?
他愕然望向丹壁右侧的威王,却见后者亦是拧眉不解,面色不霁。
武生们皆已引射完毕,凌月留心观察着方才挤兑她的一众武生,却见他们纷纷出言质疑她的成绩,唯有校场首端的韩天啸目眦欲裂地紧盯着她的长垛,不发一语。
她心下凛然,看来武生中只有韩天啸知晓她手中之弓有异,否则他们此时皆应闭口不言,将此事暗暗揭过,不予她任何逞风头之机。
凌月心中更觉可笑,他们既不知情,却又能与韩天啸串通一气挤兑她一人,如此团结,想来便是因为她的女子之身了。
丹陛之上的皇帝尽收下音,他顺势招来侍立在旁的禁军统领,吩咐道:“宋岩,你去替朕看看,那女子的弓弩石力是否不足?”
“是,陛下。”
凌月正欲向监视官上报弓具异常,却见一身明光铁铠的禁军统领已携同兵部尚书越过校场,疾步来到她的身侧。
“神武军统领宋岩奉陛下之命,特来校验考生凌月弓弩石力!”
来得正合她意。
凌月对二人行了一礼,双手将弓弩奉上,“凌月不敢欺瞒陛下,凌月方才所用之弓石力确实有异,而箭,依然是六钱箭。”
“为避免打断诸生考试,凌月不敢立即上报弓弩异常,请陛下恕罪。”
此言一出,四座哗然。
宋岩接过凌月手上的弓弩一拉,面色立即变了,他向着丹陛上的皇帝高声回禀:“禀陛下,凌生所用之弓,是二石弓。”
“二石弓?!”
一语既出,武德殿上下的议论之声正如凌月所料那般鼎沸喧腾。
纵观大璟,能力挽二石弓上阵破敌者皆为猛将,其中最为世人熟知之将,前有已故的珏王外祖父萧上将军,今有统帅飞凤军的珏王江风之与禁军统领宋岩。
然而这样一个年方十七的女子,竟能力挽二石弓,并能以不适配二石弓的六钱箭矢连中靶心,箭无虚发,比这场上所有男武生的准头都要胜出几筹……这怎么可能?
众人看向凌月的目光皆如见了活鬼神一般,半是愕然,半是惊异。
九五之尊的皇帝亦惊异不已,他双眉紧锁,沉吟片刻,“如此,凌生情有可原,成绩作数。”
他猛一拍案,“负责准备殿试弓箭的军器监官员何在?”
侍立在丹墀下的军器监弩坊令立即出列跪拜。
“回陛下,殿试一应武具,乃是由弩坊丞林忠义负责,此弓弩许是他手下差吏一时粗心错放,臣监管不力,请陛下责罚。”
如凌月预想那般,弩坊官员将罪责推给了手下差吏,意图大事化小。
皇帝横眉拍案,威严尽显,“传朕旨意,军器监弩坊令刘遇,弩坊丞林忠义,以及涉事人等一律停职查办。朕绝不容忍武举间有任何徇私舞弊之举,谁敢再犯,朕决不轻饶!”
“诸卿,可听清楚了?”
江云霆面色铁青于宽袖下攥紧双拳,却忽见身侧的江风之正默然审视着他,他慌忙敛容,与丹墀下所有官员一齐应道:“臣遵旨。”
惩处了犯事的官员之后已近午时,皇帝命尚食局为武生送上膳食,饭饱之后,武举殿试继续举行。
没了那些暗箱操作,凌月在接下来的骑射考试中势如追风,百发百中,夺得上第;
又在马枪考试中骑马刺枪挑落四板,夺得上第;
步射考试强调肩胯与双脚的标准身法,更是其囊中之物,凌月再次毫无悬念地夺得了上第。
到了第五项翘关之试时已至酉时,许多武生已见疲态。
当一方青铜大鼎被六名力士小心翼翼地抬上校场之时,众武生皆面面相觑,虽考官已宣读规则完毕,却迟迟未有人敢上前应试。
江风之目光落在那方鼎上,那是一年前他率飞凤军大败南楚之后,南楚派使臣进献给大璟的青铜凤鼎,重达千斤,至今还未听闻有谁能仅凭一己之力将其扛上肩头。
虽然此项考试的合格标准仅为扛起此鼎,但凤鼎贵重,若未有十足把握能护其完好,武生们只怕也不敢贸然尝试。
天子让兵部以力扛此鼎作为殿试考核之项,颇有些为难之意。
他的视线转而停栖在校场上静静等待的凌月,修长雪白的五指下意识拢了拢滚烫的白玉杯壁。
校场中央的凌月等待片刻,但见武生中最为人高马大的韩天啸拨开众人,撞开她的肩膀,大步流星地走到了大鼎之前。
他左右扭动着脖子,反压掌心拉直手臂,如听天籁般享受着自己骨骼咯吱作响的脆音。
活络筋骨完毕之后,他才缓缓蹲下扎了个马步,双手展开合抱青铜凤鼎,大喝一声,衣袍之下的肌肉顿时如山坡隆起,额头、脖颈和手背处皆青筋暴起。
千斤大鼎被他抬起了几近一尺之高,半刻之久,他长喝一声将青铜鼎重重放下,震天动地。
武生中爆发出阵阵掌声与喝彩,韩天啸胸膛剧烈起伏,大口大口喘着粗气。
他咧嘴一笑,朝凌月高举拇指,随即竟又倒转下去,做了个喝倒彩的手势。
一时之间,全场武生如被点燃一般,对着凌月嘘声阵阵。
面对韩天啸的公然挑衅,凌月笑着拍了拍手掌,原本淡然的脸上增添了许多兴味。
“韩兄莫急,凌月亦正准备一试。”
她缓步走到庄严硕大的青铜凤鼎前站定——于是,校场内外的所有目光,皆汇聚于那个高挑峭拔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