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一刻,她还体面地站在仪台上。
身旁是她骨肉至亲,台前站着她的妹妹、友人,长辈,陪伴了她多年的紫苑也在角落。
此刻,她竟有些恍然,好似这一切都不真切。仿佛她不是她,她只是这世间万千普通人家中的一个。
而真正的她,正立在半空中,静静看着这一切。
直到她看见那人的目光,他玄衣金带,仰头笑望她。
那双眼睛像银河一样,闪闪发光。
至此她有了脚踏实地的感觉,从半空落下。
可当她下台来,娘子们即刻一拥而上,她被人簇拥着,即时又坠入云里雾里。
天知道她有多害怕寒暄,好在还有清和、傅莽帮她。
皇后和太后在仪式结束后,就回了宫,清和陪着她,直到府中宾客散尽。
皇后先是恭敬地将太后送回长乐宫,而后才回自己的北宫。
回宫后,她整个人眼见得疲惫,阖眼支颐着。
长御使个眼色,旁边的婢女立即上前为其按摩。
“皇后,您猜,我在长公主府看见谁了?”
闻言,皇后疲懒地睁眼,也了她一眼,随即闭上眼,没好气地说道:“谁啊,荣华?”
长御看得出来,皇后对今日的结果非常不满意。
她连忙道:“是瑾夫人!”
玉颜并不了解皇后与瑾夫人以前的纠葛,因她到皇后身边做长御时,瑾夫人已是长门宫的罪妃。
她着急将这个消息告诉皇后,以证明自己不是个没有价值的人。
闻言,皇后果然睁开了眼睛,问她:“然后呢?”
她继续说道:“可瑾夫人不是死于宫中大火吗,怎么会好好地待在长公主府呢?奴婢好奇,便跟了她一小段路,真是见了鬼了,那瑾夫人与以前大不相同,就像是,换了魂儿似的。”
玉颜回忆着,此前随侍皇后身侧,曾在半道碰到过瑾夫人,那就是个彻彻底底的疯女人,若不是那张见之难忘的脸,恐怕她也不能将今日看到的人与瑾夫人联系在一起。
说着,她唯唯诺诺地看向皇后,就见皇后神色幽幽,不知在看何处。
“是吗,那真是太奇怪了。看来,是时候请个法师到清平府上,为她除除邪祟了!”
别允疲惫得紧,自见无事发生,再无暇顾及皇后。
她拖着沉重的身子,被紫苑搀扶着回房,将将坐下,一个小小的身影,风一样从门外跑进来。
“公主殿下,公主殿下!听婶婶说,今日是公主的生辰,丁香也想给公主过生辰。”
是丁香。
“丁香,许久不见,丁香有没有乖乖听夫子的话?”她将丁香拉到自己怀中。
过了月余,她脸上颜色好看了许多,开始有普通人家的孩童样。
丁香看着她,一脸认真道:“丁香有乖乖听话!”
瑾夫人和管家也跟在后边进来。
管家放下手中汤碗,笑道:“咱们这些奴婢,身上也没有什么好东西,唯一能拿出手的,便是这碗面。公主忙了整日,都没顾得上吃两口,若是公主不嫌弃,这碗长寿面,还请公主笑纳!”
别允接过面,挑起三两根,粗细均匀,根根分明,入口,微咸。
她笑着抬起头,道:“这面送得正好,德叔,今日我过生辰,府上所有人重重有赏,赏钱!”
管家先是一喜,而后渐渐迟疑,其他人面上也多多少少浮现不忍之色,只有五岁的丁香伸出手抹去她脸上泪珠。
“公主是不是太开心了,我阿母说过,人开心的时候,也会掉眼泪。”
她点点头,“是啊,太开心!”
这碗面,确确实实是她今岁的生辰面,她很开心。
待吃饱喝足,孙氏和丁香她们都下去。
紫苑迫不及待地拉着她说道:“公主公主,府上收的礼品都堆成了山,而且还是一座挨着一座的,公主要不要去看看,那些人都送得什么呀?”
别允心道,这些东西,管家应当都记录在册。
便回紫苑:“管家那里,应当有礼品册子,若你好奇,可以找德叔要来。”
紫苑见自家公主不感兴趣,便不再言。
但转身之时,又看到妆台上同样堆成小山的盒子,眼中光芒又盛。
“公主,这些礼品,想必还未被入册,公主不来看看吗。这些,可都是清和公主,太子,还有世子他们送的。”
她顺着紫苑的方向看去,方想起这些生辰礼被送到她手上时,眼前那一张张笑脸,疲惫感顿时减轻许多。
“看,当然要看!”
收礼物委实是件让人开心的事,即使过去一天再看,也还让人开心不已。
闻言,紫苑兴头十足,从一堆盒子里面挑出最大的那个,抱出来,一脸兴奋看着别允。
“公主,这个是傅世子带来的。”
她打开盒子,映入眼帘的是好几套金簪。
再拉开,一色的金钏,再开,金丝结耳坠,形形色色的结,满满一层。
她不知这些都是傅莽亲手为她制的。
连金丝都是他一根根拉,一点点绕的,就是在修银叶金钗的的那些夜晚,他一件件打的。
别允只觉得失了兴致,随手阖上盖子。
怎么都是金子?
“紫苑,下一件。”
紫苑不知道公主为什么不耐烦,继续指认。
“这是清和公主的,这是太子的,这是百里家大娘子送来的,旁边的是百里公子送的,那个是孟娘子的。”
别允看不过来,忙叫停,“好了好了,紫苑,不如你去歇会儿,我自己看吧!”
“啊?”紫苑瞪着俩大眼睛,一脸无辜,“公主,我不累啊,让我帮你吧!”
别允无奈扶额,“好,那你便在旁边看着吧。”
紫苑乖乖将位置让出来,退后两步站到一旁,抻着头往别允面前探。
她最先拿起清和送的小盒子,欣喜道:“清和先前送了那么多东西,我倒要看看,这个是什么!”
她取下盖子,一只琉璃兔跃然出现在眼前,精致小巧,活灵活现。
她想起某个十五的晚上,那是她上一回离宫前最后一次见清和。
她指着天边的月亮,对清和说:清和,你看那天上的月亮多圆!
清和却兴奋地指着月亮旁的一朵云,嚷嚷着叫她看兔子。
还说:阿允姊姊像月亮,清和就是那旁边的小兔子!
当时,她回说,清和不是小兔子,清和才是那又圆又亮的月亮。
清和听了,很不乐意,哭着闹着,非说自己是小兔。
后来,二人再未见过。
别允如今看着这只兔子,冥冥之中便觉得,与那晚在天边看到的兔子一模一样。
她唇边漾开一抹温柔的笑意,将琉璃兔取出来,摆在妆台上,又去拿另一个盒子。
是太子王翼的。
她二人相交甚少,幼时他还不是太子,小小一只,也不爱说话,每回清和来的时候,都会胆小地躲在清和身后偷偷瞄她,像极了小猫。
直到她唤他,他才会挪着步子走出来。
她打开盒子,眼底笑容戛然而止。
一支金钗!
且,不是普通的钗子。
紫苑眼睛顿时瞪得溜圆,声音也忍不住高亢几分。
“公主,这钗上刻的,可是桃花和兰草?”
别允赶紧一斜眼,止住紫苑嘴边没说完的话。
兰草飘逸,桃花灼灼,此中心意,昭如日月!
她拿着盒子的手不自觉地抖起来,仿佛这盒子是件极为烫手之物。
她脑中思绪纷繁,不敢揣度太子送这礼的深意。
她宁愿猜测,这礼是送错了,它原本应是被送到别的女子手中的,只是中途出了差错,便误送到长公主府了!
她再没了看礼的心思。
将盖子原封合拢,放回桌上。
“紫苑,帮我把这些东西收好,原模原样地放到仓库,记好,今日公主倦了,这些东西,没人打开,更没人看过!”
紫苑见别允脸色凝重,连连应好,丝毫不敢耽搁,当即喊人进来,亲自跟着去将东西放好。
别允心想着,赶紧收起来,最好永远不要叫人看见。
否则,便如紫苑都能看出这上面的花样,其他人必定也能一眼瞧出。
到那时,百口莫辩。
她草草洗漱,卧在床上,开始回忆事关太子王翼的点点滴滴。
嗡鸣阵阵,不绝于耳。
桃花达意,兰草传情。可这情意,却是为不伦,是禁忌。
饶是她怎么想,也想不通,太子究竟是为何,竟对她起了那样的心思。
且不说,她与傅莽的婚事已是人尽皆知。
她好歹也算是他的姊姊啊!
她头痛不已。
傅家是圣上的忠臣,百里家是稳控外廷大几十年的世家大族。
他一个当朝太子,上无强大的母族靠山,下没有自己的势力傍身,就算寄养在百里皇后名下,百里世族也只是表面与他交好,从未提供过任何有价值的支持。
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之下,他怎么还能有心情考虑其他?
他有没有想过,若是让有心之人发觉此事,天子的脸面往哪儿放?
一个是当朝太子,一个是亲封的公主。他们的脸面,又往哪儿放?
别允如是想着。
她却不知道,这是少年心急了。
放在心里想了数十年的女子就要嫁人,这让他如何能不骄不躁?
他只想着,若有回应,便是受再大的惩罚,他也不怕。
反正,现在拥有的一切,于他来说,本就是一场意外。
人生已然莫测,若得他所愿,粉身碎骨又有何惧?
他只愿,一切都还来得及。
可惜,只敢躲在角落里,默默相看的人,注定无法享受阳光。
次日,清平公主和安定侯世子即将大婚的消息布告全城。
八月初八,清平公主大婚!
不止安平城,百里加急,三天之内,举国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身旁是她骨肉至亲,台前站着她的妹妹、友人,长辈,陪伴了她多年的紫苑也在角落。
此刻,她竟有些恍然,好似这一切都不真切。仿佛她不是她,她只是这世间万千普通人家中的一个。
而真正的她,正立在半空中,静静看着这一切。
直到她看见那人的目光,他玄衣金带,仰头笑望她。
那双眼睛像银河一样,闪闪发光。
至此她有了脚踏实地的感觉,从半空落下。
可当她下台来,娘子们即刻一拥而上,她被人簇拥着,即时又坠入云里雾里。
天知道她有多害怕寒暄,好在还有清和、傅莽帮她。
皇后和太后在仪式结束后,就回了宫,清和陪着她,直到府中宾客散尽。
皇后先是恭敬地将太后送回长乐宫,而后才回自己的北宫。
回宫后,她整个人眼见得疲惫,阖眼支颐着。
长御使个眼色,旁边的婢女立即上前为其按摩。
“皇后,您猜,我在长公主府看见谁了?”
闻言,皇后疲懒地睁眼,也了她一眼,随即闭上眼,没好气地说道:“谁啊,荣华?”
长御看得出来,皇后对今日的结果非常不满意。
她连忙道:“是瑾夫人!”
玉颜并不了解皇后与瑾夫人以前的纠葛,因她到皇后身边做长御时,瑾夫人已是长门宫的罪妃。
她着急将这个消息告诉皇后,以证明自己不是个没有价值的人。
闻言,皇后果然睁开了眼睛,问她:“然后呢?”
她继续说道:“可瑾夫人不是死于宫中大火吗,怎么会好好地待在长公主府呢?奴婢好奇,便跟了她一小段路,真是见了鬼了,那瑾夫人与以前大不相同,就像是,换了魂儿似的。”
玉颜回忆着,此前随侍皇后身侧,曾在半道碰到过瑾夫人,那就是个彻彻底底的疯女人,若不是那张见之难忘的脸,恐怕她也不能将今日看到的人与瑾夫人联系在一起。
说着,她唯唯诺诺地看向皇后,就见皇后神色幽幽,不知在看何处。
“是吗,那真是太奇怪了。看来,是时候请个法师到清平府上,为她除除邪祟了!”
别允疲惫得紧,自见无事发生,再无暇顾及皇后。
她拖着沉重的身子,被紫苑搀扶着回房,将将坐下,一个小小的身影,风一样从门外跑进来。
“公主殿下,公主殿下!听婶婶说,今日是公主的生辰,丁香也想给公主过生辰。”
是丁香。
“丁香,许久不见,丁香有没有乖乖听夫子的话?”她将丁香拉到自己怀中。
过了月余,她脸上颜色好看了许多,开始有普通人家的孩童样。
丁香看着她,一脸认真道:“丁香有乖乖听话!”
瑾夫人和管家也跟在后边进来。
管家放下手中汤碗,笑道:“咱们这些奴婢,身上也没有什么好东西,唯一能拿出手的,便是这碗面。公主忙了整日,都没顾得上吃两口,若是公主不嫌弃,这碗长寿面,还请公主笑纳!”
别允接过面,挑起三两根,粗细均匀,根根分明,入口,微咸。
她笑着抬起头,道:“这面送得正好,德叔,今日我过生辰,府上所有人重重有赏,赏钱!”
管家先是一喜,而后渐渐迟疑,其他人面上也多多少少浮现不忍之色,只有五岁的丁香伸出手抹去她脸上泪珠。
“公主是不是太开心了,我阿母说过,人开心的时候,也会掉眼泪。”
她点点头,“是啊,太开心!”
这碗面,确确实实是她今岁的生辰面,她很开心。
待吃饱喝足,孙氏和丁香她们都下去。
紫苑迫不及待地拉着她说道:“公主公主,府上收的礼品都堆成了山,而且还是一座挨着一座的,公主要不要去看看,那些人都送得什么呀?”
别允心道,这些东西,管家应当都记录在册。
便回紫苑:“管家那里,应当有礼品册子,若你好奇,可以找德叔要来。”
紫苑见自家公主不感兴趣,便不再言。
但转身之时,又看到妆台上同样堆成小山的盒子,眼中光芒又盛。
“公主,这些礼品,想必还未被入册,公主不来看看吗。这些,可都是清和公主,太子,还有世子他们送的。”
她顺着紫苑的方向看去,方想起这些生辰礼被送到她手上时,眼前那一张张笑脸,疲惫感顿时减轻许多。
“看,当然要看!”
收礼物委实是件让人开心的事,即使过去一天再看,也还让人开心不已。
闻言,紫苑兴头十足,从一堆盒子里面挑出最大的那个,抱出来,一脸兴奋看着别允。
“公主,这个是傅世子带来的。”
她打开盒子,映入眼帘的是好几套金簪。
再拉开,一色的金钏,再开,金丝结耳坠,形形色色的结,满满一层。
她不知这些都是傅莽亲手为她制的。
连金丝都是他一根根拉,一点点绕的,就是在修银叶金钗的的那些夜晚,他一件件打的。
别允只觉得失了兴致,随手阖上盖子。
怎么都是金子?
“紫苑,下一件。”
紫苑不知道公主为什么不耐烦,继续指认。
“这是清和公主的,这是太子的,这是百里家大娘子送来的,旁边的是百里公子送的,那个是孟娘子的。”
别允看不过来,忙叫停,“好了好了,紫苑,不如你去歇会儿,我自己看吧!”
“啊?”紫苑瞪着俩大眼睛,一脸无辜,“公主,我不累啊,让我帮你吧!”
别允无奈扶额,“好,那你便在旁边看着吧。”
紫苑乖乖将位置让出来,退后两步站到一旁,抻着头往别允面前探。
她最先拿起清和送的小盒子,欣喜道:“清和先前送了那么多东西,我倒要看看,这个是什么!”
她取下盖子,一只琉璃兔跃然出现在眼前,精致小巧,活灵活现。
她想起某个十五的晚上,那是她上一回离宫前最后一次见清和。
她指着天边的月亮,对清和说:清和,你看那天上的月亮多圆!
清和却兴奋地指着月亮旁的一朵云,嚷嚷着叫她看兔子。
还说:阿允姊姊像月亮,清和就是那旁边的小兔子!
当时,她回说,清和不是小兔子,清和才是那又圆又亮的月亮。
清和听了,很不乐意,哭着闹着,非说自己是小兔。
后来,二人再未见过。
别允如今看着这只兔子,冥冥之中便觉得,与那晚在天边看到的兔子一模一样。
她唇边漾开一抹温柔的笑意,将琉璃兔取出来,摆在妆台上,又去拿另一个盒子。
是太子王翼的。
她二人相交甚少,幼时他还不是太子,小小一只,也不爱说话,每回清和来的时候,都会胆小地躲在清和身后偷偷瞄她,像极了小猫。
直到她唤他,他才会挪着步子走出来。
她打开盒子,眼底笑容戛然而止。
一支金钗!
且,不是普通的钗子。
紫苑眼睛顿时瞪得溜圆,声音也忍不住高亢几分。
“公主,这钗上刻的,可是桃花和兰草?”
别允赶紧一斜眼,止住紫苑嘴边没说完的话。
兰草飘逸,桃花灼灼,此中心意,昭如日月!
她拿着盒子的手不自觉地抖起来,仿佛这盒子是件极为烫手之物。
她脑中思绪纷繁,不敢揣度太子送这礼的深意。
她宁愿猜测,这礼是送错了,它原本应是被送到别的女子手中的,只是中途出了差错,便误送到长公主府了!
她再没了看礼的心思。
将盖子原封合拢,放回桌上。
“紫苑,帮我把这些东西收好,原模原样地放到仓库,记好,今日公主倦了,这些东西,没人打开,更没人看过!”
紫苑见别允脸色凝重,连连应好,丝毫不敢耽搁,当即喊人进来,亲自跟着去将东西放好。
别允心想着,赶紧收起来,最好永远不要叫人看见。
否则,便如紫苑都能看出这上面的花样,其他人必定也能一眼瞧出。
到那时,百口莫辩。
她草草洗漱,卧在床上,开始回忆事关太子王翼的点点滴滴。
嗡鸣阵阵,不绝于耳。
桃花达意,兰草传情。可这情意,却是为不伦,是禁忌。
饶是她怎么想,也想不通,太子究竟是为何,竟对她起了那样的心思。
且不说,她与傅莽的婚事已是人尽皆知。
她好歹也算是他的姊姊啊!
她头痛不已。
傅家是圣上的忠臣,百里家是稳控外廷大几十年的世家大族。
他一个当朝太子,上无强大的母族靠山,下没有自己的势力傍身,就算寄养在百里皇后名下,百里世族也只是表面与他交好,从未提供过任何有价值的支持。
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之下,他怎么还能有心情考虑其他?
他有没有想过,若是让有心之人发觉此事,天子的脸面往哪儿放?
一个是当朝太子,一个是亲封的公主。他们的脸面,又往哪儿放?
别允如是想着。
她却不知道,这是少年心急了。
放在心里想了数十年的女子就要嫁人,这让他如何能不骄不躁?
他只想着,若有回应,便是受再大的惩罚,他也不怕。
反正,现在拥有的一切,于他来说,本就是一场意外。
人生已然莫测,若得他所愿,粉身碎骨又有何惧?
他只愿,一切都还来得及。
可惜,只敢躲在角落里,默默相看的人,注定无法享受阳光。
次日,清平公主和安定侯世子即将大婚的消息布告全城。
八月初八,清平公主大婚!
不止安平城,百里加急,三天之内,举国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