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九,晨曦微露,大地仍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此时,卯时未到,天空呈现出一种深邃的藏蓝色,犹如一幅巨大的天鹅绒幕布笼罩着世间万物。
紫宸殿已经点起烛火,宫女进进出出忙碌起来。
“快快快,青茶快喊殿下起来,今日殿下首次入朝听政,可不能懈怠了。”青诗快步走着,一边安排人下去准备殿下洗漱的东西,一边打开柜子拿出昨日备好的服饰。
青茶打起床帘,看到床上的人儿缓缓坐起身子,一头如墨的长发瀑布般倾泻而下,散落在她纤细的肩头。
“殿下醒了?青诗姐姐催得紧呢。可要先缓一会儿清醒清醒?”
“没事,醒了。”
司寇楠抬手轻轻揉了揉还有些惺忪的睡眼,那白皙如玉的手指在烛光中仿佛散发着柔和的光。她身上锦被滑落,露出一袭淡雅的睡衣,丝绸的质地在微光下泛着光。
青诗听到动静,赶紧让外面候着的宫女端着东西进来伺候。司寇楠洗漱好,再换上衣物。繁复的衣饰在青诗手下听话十足,没一会儿就穿戴好了。接着就是梳妆,司寇楠坐在镜台前,看着青诗手指灵活,给自己梳了一个中规中矩的发髻。
青诗插上最后一支步摇,仔细看了一番妆造,说:“殿下天生丽质,果然怎么打扮都是最美的。今日头次上朝,就梳个简单的发髻。就是不知殿下会不会不自在。”
司寇楠笑她:“平日不见你这多话,放心吧,有皇姐在呢,皇姐已经入朝听政许久,有她在你就放心吧。”
青诗撇撇嘴没有说话,就是有大殿下在她才更担心。
本来殿下明年才到该去入朝听政的年纪,她听昭阳殿的玉琴说,是大殿下跟陛下求的旨意,要二殿下去陪她呢。
当然这话她是不能说的。
“殿下两日前才过的十三岁生辰……大殿下可是快及笄才去听政……”
司寇楠起身:“无事,我去看看皇姐,跟她一起过去吧。”
青诗忙招招手,一个小宫女端了盘点心过来,青诗说:“殿下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吧,还不知今日朝会何时结束,空着肚子对身体不好。殿下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可不能随便应付。”
这时殿外传来一道声音:“阿软,阿软,你好了没有?我们该走了。”大皇女一袭红衣,风风火火走进来。
“皇姐。”司寇楠对她行礼。
司寇桢看到小宫女端着点心,顺手拿起一个咬一口:“这是御膳房新做的点心?没有桂花糕好吃。你这穿的也太素了,算了,先吃点东西吧,那群老头可能说了,得在奉天殿站一早上。”
“好。”司寇楠拿着糕点跟在司寇桢身后往外走,青花自觉跟上,和大皇女的侍女玉画走在一处。
“下朝后你又要去文渊阁?少往那地方跑,小心眼睛瞎了。听说过龚御史‘识人不清’么,就是看书看的,连人都看不清,还整日就知道抓人小辫子。”司寇桢吃完糕点,玉画很有眼见地递上手帕,等司寇桢擦完手又接回来收起。
司寇楠小口吃着,看姐姐一眼,抿抿嘴:“‘识人不清’不是这样用的。”
司寇桢说:“你管我怎么用。”她配合着司寇楠小步地走,“依我看你还不如跟我去演武场多练练,要不然就你这弱不禁风的身体,就等着以后每天吃小幺给你抓的药吧。连小幺都比你康健些。”
说着,两人到了奉天殿外,殿门还没打开,看来还没到卯时,现在这个时间大臣们都等在奉天门外了。
司寇楠吃完最后一口糕点,接过帕子擦了嘴和手,整理好衣裳。
司寇桢看她这样子就想笑:“你穿的素淡,倒是繁复,还好我不喜欢这种样式的衣物,你自己会穿吗?”
“皇姐你就是不想太麻烦才喜欢骑装吧。我不会穿,以后得闲时让青茶教我。”司寇楠说。
司寇楠从小到大还没有自己穿过衣物,不像皇姐那般不喜欢他人伺候,嫌她们动作慢。听母后说,皇姐四岁就很少让侍女帮忙穿衣了。
卯时到,奉天殿里的小太监打开殿门,大臣们从奉天门外整齐有序进来。
司寇楠回头看了一眼,没大看清,只看到了最前面的张丞相和外祖父。
“走了。”司寇桢说了一句,抬脚进了殿内,司寇楠紧随其后。青花和玉画跟着小太监去了偏殿。
朝会开始。
皇帝身边的苏公公才说完“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就有人站出来,举着笏板,高声道:“陛下,臣有事要奏。陛下乃天下之主,江山社稷之重皆系于陛下一身。为保皇室血脉昌盛,江山永固,陛下当广纳后宫。”
他说完没有听到任何声音,还是硬着头皮把最后一句话说完:“望陛下三思。”
这下大殿里更是针落可闻,那人见没人接话,也不敢抬头看皇帝陛下的脸色。但从后背开始冒出的汗判断出皇帝陛下绝对是很想让人把他直接拖出去打一顿就是了。
可这也不是他自己想说的啊。那人心里暗暗叫苦。
虽然没有看到他的脸,可司寇楠大概能猜出那人的身份,就是天天上奏折请父皇广纳后宫的廷尉何书能。
她在御书房看到过好几次他的折子,每次都会被父皇扔到一边。司寇楠因为好奇便去看了看,他说的还挺在理。什么“后宫佳丽各有其美,亦各有其贤。她们可陪伴陛下左右,为陛下消愁解闷”,什么“众多嫔妃可为陛下诞下龙子皇孙,如此皇室人丁兴旺,江山后继有人”。
司寇楠当时还拿去父皇跟前说笑,说这人考虑真是周全,真真是为君为民大公无私了。
皇帝乜她一眼,用让张丞相给她多增加些课业来恐吓她,司寇楠才安分了。
殿内安静一会儿,有人出来救场。
“启奏陛下,今岁国用浩繁,各项开支骤增,为保社稷安稳、百姓福祉,宜稍增赋税,以充府库,备不时之需。”
这话一出,朝中便开始出现官员们小声议论的声音,接着就是几个官员说自己的看法。
“陛下,臣附议。自先帝昭宁年间起便颁布了轻徭薄赋的恩令,至今已有三十年,可近年天灾频仍,救灾之费甚巨,且边疆时有不宁,军需孔急。若不增赋税,则国之根本难固。望陛下斟酌,适度加征赋税,以保江山永固。”
“臣也附议,当下百业待兴,然国库空虚,诸多利国利民之策难以施行。若稍增赋税,可集财用于建设,促商贸繁荣,长远观之,实乃良策。”
也有人出来反对:“陛下,臣反对。轻徭薄赋百姓才能休养生息,何况近年天灾,百姓存活更是艰难,已然担不起重税。”
眼看他们就要吵起来,龙椅上的皇帝出声:“好了,治栗内史和少府下去合计,你们商议出个章程呈上来。”
“臣领命。”两位大人躬身接了圣命。
“诸位爱卿可还有事启奏?”
“陛下,臣有本奏!”御史大夫一脸悲愤地站出来,“臣要参靖武侯行为不检,多次进出醉欢楼。身为朝廷命官,当以清正廉洁、恪守道德为要,如此行径,实乃有悖官箴,坏我朝纲纪。青楼乃奢靡淫逸之所,大臣出入其间,不仅损其自身清誉,更令百姓侧目,使朝廷蒙羞。望陛下明察,对其严加惩处,以正朝风。”
被参的靖武侯不卑不亢:“陛下,臣出入醉欢楼不是寻欢,而是查案。”
皇帝看来御史大夫一眼,对靖武侯语气温和:“爱卿细说。”
“不久前臣接到密报,军中粮草不明减少,臣是为了暗查此事,本不欲打草惊蛇,竟不觉御史大人观察细微……”
这可是大事!
皇上正色问:“太尉可知此事?”
司寇楠听到外祖父的声音,沉稳有力:“回陛下,靖武侯已跟臣说过,臣私以为此事不宜张扬,欲查清之后再报与陛下。”
皇帝对太尉十分信任,便下令此事交由靖武侯去查,最后由太尉决断。
早朝巳时才结束,散朝后群臣三三两两一起走。
丞相张永民今年已有六十四岁高寿,身体很是健朗,看起来只是五十出头。
他走在最后,等他身边的官员都走了,司寇楠才上前去。
司寇楠对着丞相行了个学生礼:“老师。”
张永民回她:“殿下有事?”
张永民在先帝时就是丞相,在位期间得先帝重用,可惜他出身玉城张家,先帝对世家一直心怀芥蒂,使得这位天生大才的丞相空居高位。
直到大皇女司寇桢到了启蒙的年纪,皇帝才请他做皇女之师,没想到一教就是十几年。他现在是三位皇女的老师,每天仍是愁眉苦脸。
“老师也觉得父皇该广纳后宫么?”
她喊张永民“老师”,想听到的就不是张永民作为臣子的回答,而是长者对晚辈的回应。
司寇楠此前只在奏折里看到那些话,没有亲耳听到始终觉得只是个无关紧要的折子。可是父皇登基至今十三年,小幺今年东就满十二岁了,母后自生下小幺凤体受损后一直无所出,这样的话,父皇听了许多年了吧。
奈何纸上的文字始终没有出口的话语伤人。
她从小喜欢往御书房跑,父皇批奏折也不会避讳她。所以尽管今日是她头一次入朝听政,可她对许多朝事都很清楚。
张永民看着她,这个才到自己肩头的孩子,说话从来都是慢声细语,即使生气了也不会让人为难。
他说:“殿下,许多事情都不能只从一个方向去看。‘横看成岭侧成峰’,站在不同的位置多看看才能看清全貌。”
司寇楠似乎没有到此为止的意思:“若是已知全貌呢?不论利益如何,欲成心中所想就不允么?”
张永民摇摇头,略微凹陷的眸中充满了暮年的气息。
“殿下还小,思虑事情总有不周全的地方。”张永民说,接着话头一转:“明日无朝会,殿下回去好好想想,交给臣一篇策论吧。”
张永民对着一愣的司寇楠稍稍行礼,错开一步,抬头直身往宫门走去。
司寇楠看着他的背影。
丞相确实身体健朗,可她总感觉丞相似乎只是憋着一口气,等哪天这口气被他吐出来,他那挺直的背就会弯下去。
紫宸殿已经点起烛火,宫女进进出出忙碌起来。
“快快快,青茶快喊殿下起来,今日殿下首次入朝听政,可不能懈怠了。”青诗快步走着,一边安排人下去准备殿下洗漱的东西,一边打开柜子拿出昨日备好的服饰。
青茶打起床帘,看到床上的人儿缓缓坐起身子,一头如墨的长发瀑布般倾泻而下,散落在她纤细的肩头。
“殿下醒了?青诗姐姐催得紧呢。可要先缓一会儿清醒清醒?”
“没事,醒了。”
司寇楠抬手轻轻揉了揉还有些惺忪的睡眼,那白皙如玉的手指在烛光中仿佛散发着柔和的光。她身上锦被滑落,露出一袭淡雅的睡衣,丝绸的质地在微光下泛着光。
青诗听到动静,赶紧让外面候着的宫女端着东西进来伺候。司寇楠洗漱好,再换上衣物。繁复的衣饰在青诗手下听话十足,没一会儿就穿戴好了。接着就是梳妆,司寇楠坐在镜台前,看着青诗手指灵活,给自己梳了一个中规中矩的发髻。
青诗插上最后一支步摇,仔细看了一番妆造,说:“殿下天生丽质,果然怎么打扮都是最美的。今日头次上朝,就梳个简单的发髻。就是不知殿下会不会不自在。”
司寇楠笑她:“平日不见你这多话,放心吧,有皇姐在呢,皇姐已经入朝听政许久,有她在你就放心吧。”
青诗撇撇嘴没有说话,就是有大殿下在她才更担心。
本来殿下明年才到该去入朝听政的年纪,她听昭阳殿的玉琴说,是大殿下跟陛下求的旨意,要二殿下去陪她呢。
当然这话她是不能说的。
“殿下两日前才过的十三岁生辰……大殿下可是快及笄才去听政……”
司寇楠起身:“无事,我去看看皇姐,跟她一起过去吧。”
青诗忙招招手,一个小宫女端了盘点心过来,青诗说:“殿下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吧,还不知今日朝会何时结束,空着肚子对身体不好。殿下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可不能随便应付。”
这时殿外传来一道声音:“阿软,阿软,你好了没有?我们该走了。”大皇女一袭红衣,风风火火走进来。
“皇姐。”司寇楠对她行礼。
司寇桢看到小宫女端着点心,顺手拿起一个咬一口:“这是御膳房新做的点心?没有桂花糕好吃。你这穿的也太素了,算了,先吃点东西吧,那群老头可能说了,得在奉天殿站一早上。”
“好。”司寇楠拿着糕点跟在司寇桢身后往外走,青花自觉跟上,和大皇女的侍女玉画走在一处。
“下朝后你又要去文渊阁?少往那地方跑,小心眼睛瞎了。听说过龚御史‘识人不清’么,就是看书看的,连人都看不清,还整日就知道抓人小辫子。”司寇桢吃完糕点,玉画很有眼见地递上手帕,等司寇桢擦完手又接回来收起。
司寇楠小口吃着,看姐姐一眼,抿抿嘴:“‘识人不清’不是这样用的。”
司寇桢说:“你管我怎么用。”她配合着司寇楠小步地走,“依我看你还不如跟我去演武场多练练,要不然就你这弱不禁风的身体,就等着以后每天吃小幺给你抓的药吧。连小幺都比你康健些。”
说着,两人到了奉天殿外,殿门还没打开,看来还没到卯时,现在这个时间大臣们都等在奉天门外了。
司寇楠吃完最后一口糕点,接过帕子擦了嘴和手,整理好衣裳。
司寇桢看她这样子就想笑:“你穿的素淡,倒是繁复,还好我不喜欢这种样式的衣物,你自己会穿吗?”
“皇姐你就是不想太麻烦才喜欢骑装吧。我不会穿,以后得闲时让青茶教我。”司寇楠说。
司寇楠从小到大还没有自己穿过衣物,不像皇姐那般不喜欢他人伺候,嫌她们动作慢。听母后说,皇姐四岁就很少让侍女帮忙穿衣了。
卯时到,奉天殿里的小太监打开殿门,大臣们从奉天门外整齐有序进来。
司寇楠回头看了一眼,没大看清,只看到了最前面的张丞相和外祖父。
“走了。”司寇桢说了一句,抬脚进了殿内,司寇楠紧随其后。青花和玉画跟着小太监去了偏殿。
朝会开始。
皇帝身边的苏公公才说完“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就有人站出来,举着笏板,高声道:“陛下,臣有事要奏。陛下乃天下之主,江山社稷之重皆系于陛下一身。为保皇室血脉昌盛,江山永固,陛下当广纳后宫。”
他说完没有听到任何声音,还是硬着头皮把最后一句话说完:“望陛下三思。”
这下大殿里更是针落可闻,那人见没人接话,也不敢抬头看皇帝陛下的脸色。但从后背开始冒出的汗判断出皇帝陛下绝对是很想让人把他直接拖出去打一顿就是了。
可这也不是他自己想说的啊。那人心里暗暗叫苦。
虽然没有看到他的脸,可司寇楠大概能猜出那人的身份,就是天天上奏折请父皇广纳后宫的廷尉何书能。
她在御书房看到过好几次他的折子,每次都会被父皇扔到一边。司寇楠因为好奇便去看了看,他说的还挺在理。什么“后宫佳丽各有其美,亦各有其贤。她们可陪伴陛下左右,为陛下消愁解闷”,什么“众多嫔妃可为陛下诞下龙子皇孙,如此皇室人丁兴旺,江山后继有人”。
司寇楠当时还拿去父皇跟前说笑,说这人考虑真是周全,真真是为君为民大公无私了。
皇帝乜她一眼,用让张丞相给她多增加些课业来恐吓她,司寇楠才安分了。
殿内安静一会儿,有人出来救场。
“启奏陛下,今岁国用浩繁,各项开支骤增,为保社稷安稳、百姓福祉,宜稍增赋税,以充府库,备不时之需。”
这话一出,朝中便开始出现官员们小声议论的声音,接着就是几个官员说自己的看法。
“陛下,臣附议。自先帝昭宁年间起便颁布了轻徭薄赋的恩令,至今已有三十年,可近年天灾频仍,救灾之费甚巨,且边疆时有不宁,军需孔急。若不增赋税,则国之根本难固。望陛下斟酌,适度加征赋税,以保江山永固。”
“臣也附议,当下百业待兴,然国库空虚,诸多利国利民之策难以施行。若稍增赋税,可集财用于建设,促商贸繁荣,长远观之,实乃良策。”
也有人出来反对:“陛下,臣反对。轻徭薄赋百姓才能休养生息,何况近年天灾,百姓存活更是艰难,已然担不起重税。”
眼看他们就要吵起来,龙椅上的皇帝出声:“好了,治栗内史和少府下去合计,你们商议出个章程呈上来。”
“臣领命。”两位大人躬身接了圣命。
“诸位爱卿可还有事启奏?”
“陛下,臣有本奏!”御史大夫一脸悲愤地站出来,“臣要参靖武侯行为不检,多次进出醉欢楼。身为朝廷命官,当以清正廉洁、恪守道德为要,如此行径,实乃有悖官箴,坏我朝纲纪。青楼乃奢靡淫逸之所,大臣出入其间,不仅损其自身清誉,更令百姓侧目,使朝廷蒙羞。望陛下明察,对其严加惩处,以正朝风。”
被参的靖武侯不卑不亢:“陛下,臣出入醉欢楼不是寻欢,而是查案。”
皇帝看来御史大夫一眼,对靖武侯语气温和:“爱卿细说。”
“不久前臣接到密报,军中粮草不明减少,臣是为了暗查此事,本不欲打草惊蛇,竟不觉御史大人观察细微……”
这可是大事!
皇上正色问:“太尉可知此事?”
司寇楠听到外祖父的声音,沉稳有力:“回陛下,靖武侯已跟臣说过,臣私以为此事不宜张扬,欲查清之后再报与陛下。”
皇帝对太尉十分信任,便下令此事交由靖武侯去查,最后由太尉决断。
早朝巳时才结束,散朝后群臣三三两两一起走。
丞相张永民今年已有六十四岁高寿,身体很是健朗,看起来只是五十出头。
他走在最后,等他身边的官员都走了,司寇楠才上前去。
司寇楠对着丞相行了个学生礼:“老师。”
张永民回她:“殿下有事?”
张永民在先帝时就是丞相,在位期间得先帝重用,可惜他出身玉城张家,先帝对世家一直心怀芥蒂,使得这位天生大才的丞相空居高位。
直到大皇女司寇桢到了启蒙的年纪,皇帝才请他做皇女之师,没想到一教就是十几年。他现在是三位皇女的老师,每天仍是愁眉苦脸。
“老师也觉得父皇该广纳后宫么?”
她喊张永民“老师”,想听到的就不是张永民作为臣子的回答,而是长者对晚辈的回应。
司寇楠此前只在奏折里看到那些话,没有亲耳听到始终觉得只是个无关紧要的折子。可是父皇登基至今十三年,小幺今年东就满十二岁了,母后自生下小幺凤体受损后一直无所出,这样的话,父皇听了许多年了吧。
奈何纸上的文字始终没有出口的话语伤人。
她从小喜欢往御书房跑,父皇批奏折也不会避讳她。所以尽管今日是她头一次入朝听政,可她对许多朝事都很清楚。
张永民看着她,这个才到自己肩头的孩子,说话从来都是慢声细语,即使生气了也不会让人为难。
他说:“殿下,许多事情都不能只从一个方向去看。‘横看成岭侧成峰’,站在不同的位置多看看才能看清全貌。”
司寇楠似乎没有到此为止的意思:“若是已知全貌呢?不论利益如何,欲成心中所想就不允么?”
张永民摇摇头,略微凹陷的眸中充满了暮年的气息。
“殿下还小,思虑事情总有不周全的地方。”张永民说,接着话头一转:“明日无朝会,殿下回去好好想想,交给臣一篇策论吧。”
张永民对着一愣的司寇楠稍稍行礼,错开一步,抬头直身往宫门走去。
司寇楠看着他的背影。
丞相确实身体健朗,可她总感觉丞相似乎只是憋着一口气,等哪天这口气被他吐出来,他那挺直的背就会弯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