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几天,薄时冬一直住在沈家,和沈春树一个房间。
白天沈春树去上学,他就随着冯秀秀忙里忙外,冯秀秀做饭时他帮忙打下手,打扫卫生时他跟着收拾。
小小一个人儿,说不了话但格外乖巧,想到他年纪尚小没了父母,这般懂事想来也是被迫,冯秀秀就越发心疼。
出门碰上熟人问起,她也只说是亲戚家的孩子,避免揭孩子的伤疤。
一开始沈氏夫妇只是看薄时冬可怜,想着收留他几天。谁料越是长久地接触,她们一家人就越是喜欢这个温柔勤劳的男孩。
家里没事时,冯秀秀会带着他到村头去帮沈军修自行车,夫妻两发现,这孩子不仅勤劳而且聪明,什么东西教一遍就能学个大概,两遍必能掌握精髓。
有了薄时冬帮忙,修车的效率大大提高,一天能比原来多挣一半的钱。
原本对家里平白无故多养个孩子稍有微词的沈军,如今也说不出养薄时冬一点坏处来。
过了半年,一次夜里他偶然路过女儿的房间,看到沈春树教薄时冬算数,突然意识到薄时冬虽然看着小小一个,但早就过了A国小孩上小学的年纪。
转头回屋就和裁了布料正准备做新衣服的冯秀秀商量。
“上学…还真是。可你也清楚咱家的情况。在A国,教育的费用可不低,咱两供春儿一个都有点够呛,再来一个…”
闻言,沈军点头,“是,你说的我也不是不知道,就是时冬那孩子整日忙里忙外的,不为他做点啥总觉得心里过意不去。”
冯秀秀叹了口气,看着手中做给时冬的衣裳,心中五味杂陈。
次日饭桌上,薄时冬穿着冯秀秀新做的淡红色长袖衣服,斯文的小口吃着饭,比起刚来沈家那会儿,他略显凹陷的两颊已经变得饱满,优雅的仪态配上那可爱的模样,不难看出日后该是何等的俊俏不凡。
“那个,冬儿啊。”
冯秀秀还是开口了。薄时冬放下筷子抬头看她,干净澄澈如春日湖水的一双眼睛就那样直直看着她,愧疚油然而生。
怎么了?
他用眼神询问冯秀秀。
“也没什么,就是,那个,你也挺大的了,有没有想过上学啊。”她说。
乍听开头他还以为是这家人的善良到了期,要向他索取一些什么东西,没想到是要继续为他付出。
他摇头,掏出口袋里的沈春树用自己的零花钱特意给他买的小本子,在上面写道:
【您和叔叔、姐姐,已经对我足够好了。我清楚家里的情况,多养我一个已是不易,您不必再为我付出什么了。只要姐姐能够好好学习,我就很满足。】
冯秀秀登时泪流满面。
多么懂事的孩子啊,怎么就这么乖,这么让人心疼!
沈军也看到了本子上的内容,他拿出手绢擦去妻子的眼泪。
夫妇两人在心中发誓,一定要对薄时冬好,拿他当亲儿子对待。
沈春树不明所以,薄时冬刚写的那一页,爸妈看完就撕了下去揣在兜里。
薄时冬则淡淡的笑着,看向沈氏夫妇的眼神充满温柔与无奈,实则在想:在遥山村的这半年,他已经大致了解了外面世界的一些基础规则。
山村的贫苦,教育的高成本,难以走出去的人,他都看在眼里。
沈家是村中唯二供孩子小学毕业后继续上初中的家庭,并不是因为富裕,只是因为想将唯一的孩子送出这重重的大山。
问他想不想读书,废话,当然想,可他不能。
体恤沈家夫妇并非真实原因,真正困住他的是现实情况。
他是一个连户口都没有的异乡人,异于常人的容貌已经让他备受关注,沈家也因此被议论纷纷。即便如此沈家的人依旧对他好,可见这家人的心善,无论这感情是出于怜悯还是什么,这家人都是他眼下最好的选择。
离开的成本太高,不是他一个弱小的孩子一时半会儿能做到的。
夜里,沈春树写完作业后,一如往常教他算数,外语…等她所学过的。
两人一个认真教,一个认真学,再次抬头已经到了十一点。
“时冬,我们该睡了。”
她起身揉了把男孩的头发,伸了个舒适的懒腰。
薄时冬把书桌上的东西全部收拾好后,才慢吞吞爬上床,在沈春树身边躺下。
他从枕头下拿出一个很小的袋子递给沈春树,她接过,疑惑地问这是什么。
薄时冬在她的掌心写下‘礼物’两个字。
沈春树从袋子里倒出一根红色的皮筋,赞叹皮筋漂亮的同时,她问薄时冬:“怎么突然想起送我这个?”
薄时冬点了点她送他的小本子,又点点那根红色的皮筋,意思是【有来有往】。
沈春树笑了,“算的这么清楚呢?好吧。首先谢谢你的皮筋。其次,下次你不要再这样了。”
薄时冬不解,用眼神问她为什么。
沈春树说:“时冬,只有外人才讲究你来我往,你懂我的意思吗?”
薄时冬依旧疑惑的眼神告诉她,他不懂。
她无奈的叹了口气,她发现这个漂亮弟弟虽然脑子聪明,但在感情上极为迟钝。
“你是我的弟弟,我是你的姐姐,我们的关系不是外人,是家人。”
说到家人时,她的语速刻意放慢,想要薄时冬深深记住。
家人?
为什么?
他不理解,却也没再多问。
只是之后沈春树送他什么,他依旧会用修车换来的钱买些别的东西回赠给她。
沈春树无奈,但也没有一直拒绝,毕竟谁都有自己的固执,或许不欠任何人的东西,就是时冬的固执。
不过她发现,自那夜之后,她无论是上学还是放学,家的门口都有一个小小的身影,目送她离开,又迎接她归去。
春去秋来,夏热冬冷,那个身影一直不变。
他的弟弟说他不懂家人的意义,可他的一举一动都是在诠释家人的意义。
小小的种子在沈春树的心里生根发芽,她开始比以前更加期待回家。
期待吃母亲做的喷香饭菜,期待父亲脏兮兮的坐在灶台边笑着挨母亲骂。
期待一个逐渐长大的身影出现在家的门口,用他那双与众不同的眼睛表达一句话:
【欢迎回家】。
白天沈春树去上学,他就随着冯秀秀忙里忙外,冯秀秀做饭时他帮忙打下手,打扫卫生时他跟着收拾。
小小一个人儿,说不了话但格外乖巧,想到他年纪尚小没了父母,这般懂事想来也是被迫,冯秀秀就越发心疼。
出门碰上熟人问起,她也只说是亲戚家的孩子,避免揭孩子的伤疤。
一开始沈氏夫妇只是看薄时冬可怜,想着收留他几天。谁料越是长久地接触,她们一家人就越是喜欢这个温柔勤劳的男孩。
家里没事时,冯秀秀会带着他到村头去帮沈军修自行车,夫妻两发现,这孩子不仅勤劳而且聪明,什么东西教一遍就能学个大概,两遍必能掌握精髓。
有了薄时冬帮忙,修车的效率大大提高,一天能比原来多挣一半的钱。
原本对家里平白无故多养个孩子稍有微词的沈军,如今也说不出养薄时冬一点坏处来。
过了半年,一次夜里他偶然路过女儿的房间,看到沈春树教薄时冬算数,突然意识到薄时冬虽然看着小小一个,但早就过了A国小孩上小学的年纪。
转头回屋就和裁了布料正准备做新衣服的冯秀秀商量。
“上学…还真是。可你也清楚咱家的情况。在A国,教育的费用可不低,咱两供春儿一个都有点够呛,再来一个…”
闻言,沈军点头,“是,你说的我也不是不知道,就是时冬那孩子整日忙里忙外的,不为他做点啥总觉得心里过意不去。”
冯秀秀叹了口气,看着手中做给时冬的衣裳,心中五味杂陈。
次日饭桌上,薄时冬穿着冯秀秀新做的淡红色长袖衣服,斯文的小口吃着饭,比起刚来沈家那会儿,他略显凹陷的两颊已经变得饱满,优雅的仪态配上那可爱的模样,不难看出日后该是何等的俊俏不凡。
“那个,冬儿啊。”
冯秀秀还是开口了。薄时冬放下筷子抬头看她,干净澄澈如春日湖水的一双眼睛就那样直直看着她,愧疚油然而生。
怎么了?
他用眼神询问冯秀秀。
“也没什么,就是,那个,你也挺大的了,有没有想过上学啊。”她说。
乍听开头他还以为是这家人的善良到了期,要向他索取一些什么东西,没想到是要继续为他付出。
他摇头,掏出口袋里的沈春树用自己的零花钱特意给他买的小本子,在上面写道:
【您和叔叔、姐姐,已经对我足够好了。我清楚家里的情况,多养我一个已是不易,您不必再为我付出什么了。只要姐姐能够好好学习,我就很满足。】
冯秀秀登时泪流满面。
多么懂事的孩子啊,怎么就这么乖,这么让人心疼!
沈军也看到了本子上的内容,他拿出手绢擦去妻子的眼泪。
夫妇两人在心中发誓,一定要对薄时冬好,拿他当亲儿子对待。
沈春树不明所以,薄时冬刚写的那一页,爸妈看完就撕了下去揣在兜里。
薄时冬则淡淡的笑着,看向沈氏夫妇的眼神充满温柔与无奈,实则在想:在遥山村的这半年,他已经大致了解了外面世界的一些基础规则。
山村的贫苦,教育的高成本,难以走出去的人,他都看在眼里。
沈家是村中唯二供孩子小学毕业后继续上初中的家庭,并不是因为富裕,只是因为想将唯一的孩子送出这重重的大山。
问他想不想读书,废话,当然想,可他不能。
体恤沈家夫妇并非真实原因,真正困住他的是现实情况。
他是一个连户口都没有的异乡人,异于常人的容貌已经让他备受关注,沈家也因此被议论纷纷。即便如此沈家的人依旧对他好,可见这家人的心善,无论这感情是出于怜悯还是什么,这家人都是他眼下最好的选择。
离开的成本太高,不是他一个弱小的孩子一时半会儿能做到的。
夜里,沈春树写完作业后,一如往常教他算数,外语…等她所学过的。
两人一个认真教,一个认真学,再次抬头已经到了十一点。
“时冬,我们该睡了。”
她起身揉了把男孩的头发,伸了个舒适的懒腰。
薄时冬把书桌上的东西全部收拾好后,才慢吞吞爬上床,在沈春树身边躺下。
他从枕头下拿出一个很小的袋子递给沈春树,她接过,疑惑地问这是什么。
薄时冬在她的掌心写下‘礼物’两个字。
沈春树从袋子里倒出一根红色的皮筋,赞叹皮筋漂亮的同时,她问薄时冬:“怎么突然想起送我这个?”
薄时冬点了点她送他的小本子,又点点那根红色的皮筋,意思是【有来有往】。
沈春树笑了,“算的这么清楚呢?好吧。首先谢谢你的皮筋。其次,下次你不要再这样了。”
薄时冬不解,用眼神问她为什么。
沈春树说:“时冬,只有外人才讲究你来我往,你懂我的意思吗?”
薄时冬依旧疑惑的眼神告诉她,他不懂。
她无奈的叹了口气,她发现这个漂亮弟弟虽然脑子聪明,但在感情上极为迟钝。
“你是我的弟弟,我是你的姐姐,我们的关系不是外人,是家人。”
说到家人时,她的语速刻意放慢,想要薄时冬深深记住。
家人?
为什么?
他不理解,却也没再多问。
只是之后沈春树送他什么,他依旧会用修车换来的钱买些别的东西回赠给她。
沈春树无奈,但也没有一直拒绝,毕竟谁都有自己的固执,或许不欠任何人的东西,就是时冬的固执。
不过她发现,自那夜之后,她无论是上学还是放学,家的门口都有一个小小的身影,目送她离开,又迎接她归去。
春去秋来,夏热冬冷,那个身影一直不变。
他的弟弟说他不懂家人的意义,可他的一举一动都是在诠释家人的意义。
小小的种子在沈春树的心里生根发芽,她开始比以前更加期待回家。
期待吃母亲做的喷香饭菜,期待父亲脏兮兮的坐在灶台边笑着挨母亲骂。
期待一个逐渐长大的身影出现在家的门口,用他那双与众不同的眼睛表达一句话:
【欢迎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