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院回来后,蒋肃羽翻开了亲妈的微信对话框,上一条信息还停留在过年的问候。
又去找冯晓微的微信,朋友圈没有屏蔽她,但一条也没发。
思来想去还是准备从亲妈那入手,结果赶上对方下乡采风,只好作罢。
八岁的时候,她觉得冯晓微可恶,妈妈宁愿养别人的小孩都不要自己。
十二岁的时候,冯晓微拦住她叫姐姐,她也是不屑。同年萍姨来了家里,悬崖勒马般重塑了少女青春期扭曲的价值观,她终于承认了冯晓微的可爱。
而今天,冯晓微帽檐下的半截白发,又让她可怜。
不同年龄段的晓微在脑里蹦跶,蒋肃羽在床上翻来覆去,天蒙蒙亮才睡。
等她顶着黑眼圈踱到客厅,蒋立伟已经在喝茶看报了。
“我吃过了,你等会看是去店里吃还是出去吃?”
他现在是恢复期,饮食尽量清淡,蒋肃羽好不容易回来,不想吃那没味的东西,迷瞪着眼点了头。
见他桌上的茶并非往日的金骏眉,拿起茶罐瞧了瞧,念出声:“富硒茶?”
“怎么换茶了?”
蒋立伟抖了抖报纸,把收不住情绪的脸遮了大半,“这个好,对心血管疾病好。”
蒋肃羽不疑有他,洗漱后就出了门。
*
老铺子门脸小,炒豆丝沾满锅气,地道实在。蒋肃羽欠这一口,吃得享受。
直到手机日程提醒蹦出来,才恍然忆起被鸽掉的面试就是明天。她不好翻来覆去跟人重约,只好订了明早的票。
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既然要走,蒋肃羽准备对岸的老字号曹记买点土特产。
和现在很多包装大于内容的新式网红绿豆糕不同,曹记绿豆糕还是儿时朴实的味道。绿豆做成的表层包裹着红豆熬成的软糯馅料,隔着包装纸都能闻到一股香气。
本想打个车过去,想到好久没坐船,心血来潮往码头走。
折返两岸的船只有三种,昂贵的观光船和普通轮渡。蒋肃羽选的是普通轮渡里的普线,时间长价格低。
这船老旧,一层大多是骑着电动车乘船的行人。其中大多是外卖小哥,难怪网上有人戏称外卖在江上飘。绕过拥挤的电动车群,蒋肃羽来到了二层的船舷边上。
因为天气阴沉,灰蒙蒙的天连带着青色的江水氤氲成一片。
对面的高楼影影绰绰,轮渡在江面缓慢行驶,仿佛驶向海市蜃楼。
远处钢筋混凝土铸成的磅礴大桥越来越近,一声低沉悠远的汽笛声响起。
船靠岸了。
等到大部分人下到一层后,蒋肃羽也转身下楼。
一楼绿色的甲板充满划痕,积於水迹,人和车一起挤在出口处。
门一开,蜂拥而出,在连接桥上不断踩踏出铿锵的声音。
冯晓微就是这时推着电动车从身边走过,她今天穿了件利落的短外套和牛仔裤,还是戴着那顶黑色的鸭舌帽。等蒋肃羽回过神时,只看到冯晓微推着车的背影,安全椅上还有个小的。
迟疑了几秒,见人要走远,蒋肃羽拔腿跑了过去。
“晓微。”
突然被人叫住,冯晓微很惊讶,看到来人后惊讶里又带了丝高兴,脱口先叫了姐姐。
那语调和往昔并无差别,清脆带笑。
又问:“你这是回来玩还是……?”
“我爸最近做了个手术,回来看看。”
冯晓微紧张,“蒋叔怎么了?现在还好吗?”
“没事没事,恢复得很好。”
本想提医院那茬,看着冯晓微的眼睛,蒋肃羽还是没提。
周围人来人往,两人也不好再路中间继续聊,就挪到了一边空旷处。
两人说话的时候,电动车上的小男孩一直很安静,不哭不闹直愣愣看着远处的江水,那黑漆漆的眼像老蒋手上的曜石串。
冯晓微察觉到蒋肃羽的眼神,介绍:“这是我的小孩,小名叫烧麦。”
蒋肃羽一听就笑。高三那年,不知道是她亲妈授意,还是冯晓微热心,三不五时给住校的她送早餐。但她自己爱吃烧麦,就推己及人给蒋肃羽送,量足能撑大半天。
“好名字。烧麦好啊,以后饿不着。”
冯晓微听了也乐,搂搂小孩肩膀,低头贴近他,“快,叫姨妈。”
这称谓太陌生,蒋肃羽又新奇又有点不好意思,也去望那黑曜石。
小孩还是呆呆不说话。
冯晓微见状,手心上下摩挲,解释:“孩子反应慢,说起来你下午约人了吗?好久不见了,喝个茶或者咖啡。”
正中下怀。
蒋肃羽忙摇头:“没什么事,就去买点东西。那我们等会一起聊聊天。”
“不过得先把孩子送到他爷爷奶奶那边去,你等会给我发个地址?”
“行,那等会见。”
蒋肃羽目送她上车走远,也打车开码头。
*
曹记门口队伍长,蒋肃羽排了一会才买到五盒绿豆糕。见尚早又拐进附近商场,在一众五花八门的玩具里选了乐高的儿童太空火箭玩具。
天空的乌云压得低,有下雨之势,蒋肃羽赶紧选了个干净清新的咖啡店。坐定后就发去地址,让冯晓微慢慢来。
刚喝上一口暖暖的拿铁,雨就下了起来。
风吹得外面的树枝也摇摆起来,也吹得雨珠渐渐爬满眼前的大落地窗。
杯中见底时,冯晓微从出租车下来,穿过雨帘走进门。
蒋肃羽举起手挥了挥。
冯晓微走过来,把伞放在脚下,“等很久了吧?”
“没。”蒋肃羽摇头,招呼服务员点了两杯咖啡,又拿出绿豆糕和乐高玩具推到对面。
“这是给你和烧麦的。”
冯晓微哇了一声,开心接过,把绿豆糕打开,边吃边埋怨:“孩子奶奶非要拉着我聊这聊那,太能唠了。”
“没事,长辈嘛。”嘱咐的话总是说不完。
蒋肃羽又问:“你老公呢?”
想到冯晓微一个人带孩子去医院,又大雨天送孩子,她语气里不免带了意见。
“离了。”
对方轻飘飘扔下炸弹。
“啊?”蒋肃羽措手不及。
冯晓微毕业后,和大学时的恋爱对象结了婚。对方是经管系的学长,家境不错,婚礼办得体面又用心。
作为半个家属,蒋肃羽见证过新人缔结的真心。
冯晓微好似不知从何说起,先吃了块绿豆糕才断断续续把这几年娓娓道来。
结婚后两人本没计划马上要孩子,但烧麦来到了他们身边。孩子刚出生的那段时间,三口之家甚是温馨幸福。
半岁左右别的小孩都牙牙学语时,烧麦一点动静都没有,当时家里人也只觉得是孩子可能迟钝一些。
直到烧麦都一岁了,都没有发出一次带有语调的词。不管怎么跟他说话,烧麦都不回应。后来看医生才知道,孩子的种种奇怪行为都指向自闭症这个结果。
这之后的状态就如过山车里的下坡段。
“这之前我是在一个中厂干运营,加班实在是多。两边家长虽然分担很多,我还是觉得力不从心。”
放下手中的绿豆糕,冯晓微继续说,“烧麦被确诊后,我和前夫商量好久,就辞职了,在家里接些运营类的散活。”
工作家庭两头烧的生活蒋肃羽很难想象,光是工作已经让她精疲力竭。
“做不完的家务,不说话的孩子,有时候真的觉得自己要被抽干了。”望着外面淅淅沥沥的雨,冯晓微轻声叹气,“家里太安静了。”
自己状态的频频滑坡,老公下班也越来越晚。
“有一天我收到他同事的好友申请,也不知道怎么打听到的,那女的跟我说他多么多么辛苦。”冯晓微冷笑。
什么垃圾男人。
蒋肃羽脱口问:“他出轨了?”
冯晓微笑着摇摇头,“不是,我打听过,也直接对线过。他们确实没有更近的关系,但容许别人染指我们的生活,他就没错吗?”
“不过说到底,离婚也不就因为这。”
去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冯晓微哄睡孩子,下楼丢垃圾,突然很想吃关东煮,就跑去家门口的便利店。
她远远看到对街停着老公的车,本想上前,不知为何停住了脚步,发去信息。
对方回复:[在开会]
男人在车里待了多久,冯晓微就在寒风中站了多久。
直到车灯亮起,离开。
“他说自己不想离婚,以后一定会跟我好好过。”
冯晓微从鼻子里传出一声嗤笑,“但是我不想啊,我不想过这样的日子。他把家当牢笼,我就活该上枷锁吗?”
“姐,要是你,你也不想过了吧?”
蒋肃羽伸手去抓她搁在桌上微蜷的手,沉默好久,点点头。
长久的亲密关系,很少被外力的重锤粉碎。它总是从某个点,渐渐裂开,分崩离析。
“离婚分了点钱,在爸妈小区供了个小户型,又找了份出版社的工作,过得还行的。”
这话并没有完全安慰到蒋肃羽,她伸手摸了摸冯晓微似雪的发尖,“离婚愁的?”
比起她的小心翼翼,冯晓微反倒大方笑了下说:“干嘛呀?你可别哭。染一染就好啦,又看不出来。”
以前看小说,看别人一夜白头,冯晓微只觉得夸张。可人的身体真的好奇怪,被困住的那几年,她的白发越来越多,拔都拔不完,索性也放平心态。
蒋肃羽点头,“嗯,染染,人就是活个精气神。”
“要真说愁,我现在也就愁孩子了。”
自闭症儿童的少语不愿交流,以及让人抓狂的刻板行为都让冯晓微这个新手妈妈非常头痛。
“烧麦可以看着电风扇转一看看一个小时,我是真的很害怕他去碰,现在家里电扇都收起来了。”
“我现在又带着烧麦看医生又看书,还在网上跟那些同样情况的家长交流。感觉情况在变好,至少不再避开跟我的眼神接触。”
蒋肃羽对于儿童自闭症知之甚少,这个关键词仿佛只是网络里飘过的一个熟悉却陌生的词。
“那能治好吗?”说出口后,蒋肃羽觉得有点不合适。
冯晓微喝了口咖啡,犹豫道:“我也希望能,但是事实上很难。圈里有个很有名的博主,她的小孩在科学的干预教育下已经正常读书毕业了。虽然还是跟一般人有区别,不过已经几乎看不出来了。”
“那就好,还是有希望的。”
蒋肃羽的认知还停留在文艺作品美化下的阿斯伯格,异想天开地鼓励对方,“说不定以后发现是天才呢?”
她不知道这种情况是凤毛麟角,在幼儿园和小学被劝退的自闭症儿童已是数不胜数。
冯晓微只是笑,又拿起绿豆糕吃了口,甜度超标,但仿佛能冲淡一丝生活的苦。
到了4点,冯晓微得去接孩子。
两人收拾好,走出咖啡馆。
站在屋檐下,冯晓微递过来一把黄色的折叠伞,“拿着吧。”
蒋肃羽接过伞,目送她上车离开。
*
夜幕笼罩住万家烟火,居民区仿佛被调低了音量般。
蒋立伟把叠好的衣服放进抽屉,对李嘉萍道:“你说我要不要跟小羽说,那茶和保健品是小林送的。”
李嘉萍拧紧面霜盖子,边在脸上按摩边道:“你再告诉她你排不上床位,是人妈妈给安排的,让你女儿内疚死。”
“你说当初好好的,为什么就非得分呢?”蒋立伟躺上床,叹出一口浊气。
“操不完的心。”
“这不是看她天天忙里忙慌的,你看才来又要走。一个人在外面飘着,也没人照顾。”
“别整天想着让她回来考什么事业编了,她好不容易读了喜欢的专业,爱干什么干什么。”
李嘉萍掀起被子,把老伴往里面挤了挤,悄声问:“你单位那个老方是不是有个儿子。听说在北京?”
“是吗?”蒋立伟摸不准情况,“怎么了?”
坐办公室的死脑筋。
李嘉萍懒得说,直接躺平,准备抽空问问老方的老婆。
又去找冯晓微的微信,朋友圈没有屏蔽她,但一条也没发。
思来想去还是准备从亲妈那入手,结果赶上对方下乡采风,只好作罢。
八岁的时候,她觉得冯晓微可恶,妈妈宁愿养别人的小孩都不要自己。
十二岁的时候,冯晓微拦住她叫姐姐,她也是不屑。同年萍姨来了家里,悬崖勒马般重塑了少女青春期扭曲的价值观,她终于承认了冯晓微的可爱。
而今天,冯晓微帽檐下的半截白发,又让她可怜。
不同年龄段的晓微在脑里蹦跶,蒋肃羽在床上翻来覆去,天蒙蒙亮才睡。
等她顶着黑眼圈踱到客厅,蒋立伟已经在喝茶看报了。
“我吃过了,你等会看是去店里吃还是出去吃?”
他现在是恢复期,饮食尽量清淡,蒋肃羽好不容易回来,不想吃那没味的东西,迷瞪着眼点了头。
见他桌上的茶并非往日的金骏眉,拿起茶罐瞧了瞧,念出声:“富硒茶?”
“怎么换茶了?”
蒋立伟抖了抖报纸,把收不住情绪的脸遮了大半,“这个好,对心血管疾病好。”
蒋肃羽不疑有他,洗漱后就出了门。
*
老铺子门脸小,炒豆丝沾满锅气,地道实在。蒋肃羽欠这一口,吃得享受。
直到手机日程提醒蹦出来,才恍然忆起被鸽掉的面试就是明天。她不好翻来覆去跟人重约,只好订了明早的票。
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既然要走,蒋肃羽准备对岸的老字号曹记买点土特产。
和现在很多包装大于内容的新式网红绿豆糕不同,曹记绿豆糕还是儿时朴实的味道。绿豆做成的表层包裹着红豆熬成的软糯馅料,隔着包装纸都能闻到一股香气。
本想打个车过去,想到好久没坐船,心血来潮往码头走。
折返两岸的船只有三种,昂贵的观光船和普通轮渡。蒋肃羽选的是普通轮渡里的普线,时间长价格低。
这船老旧,一层大多是骑着电动车乘船的行人。其中大多是外卖小哥,难怪网上有人戏称外卖在江上飘。绕过拥挤的电动车群,蒋肃羽来到了二层的船舷边上。
因为天气阴沉,灰蒙蒙的天连带着青色的江水氤氲成一片。
对面的高楼影影绰绰,轮渡在江面缓慢行驶,仿佛驶向海市蜃楼。
远处钢筋混凝土铸成的磅礴大桥越来越近,一声低沉悠远的汽笛声响起。
船靠岸了。
等到大部分人下到一层后,蒋肃羽也转身下楼。
一楼绿色的甲板充满划痕,积於水迹,人和车一起挤在出口处。
门一开,蜂拥而出,在连接桥上不断踩踏出铿锵的声音。
冯晓微就是这时推着电动车从身边走过,她今天穿了件利落的短外套和牛仔裤,还是戴着那顶黑色的鸭舌帽。等蒋肃羽回过神时,只看到冯晓微推着车的背影,安全椅上还有个小的。
迟疑了几秒,见人要走远,蒋肃羽拔腿跑了过去。
“晓微。”
突然被人叫住,冯晓微很惊讶,看到来人后惊讶里又带了丝高兴,脱口先叫了姐姐。
那语调和往昔并无差别,清脆带笑。
又问:“你这是回来玩还是……?”
“我爸最近做了个手术,回来看看。”
冯晓微紧张,“蒋叔怎么了?现在还好吗?”
“没事没事,恢复得很好。”
本想提医院那茬,看着冯晓微的眼睛,蒋肃羽还是没提。
周围人来人往,两人也不好再路中间继续聊,就挪到了一边空旷处。
两人说话的时候,电动车上的小男孩一直很安静,不哭不闹直愣愣看着远处的江水,那黑漆漆的眼像老蒋手上的曜石串。
冯晓微察觉到蒋肃羽的眼神,介绍:“这是我的小孩,小名叫烧麦。”
蒋肃羽一听就笑。高三那年,不知道是她亲妈授意,还是冯晓微热心,三不五时给住校的她送早餐。但她自己爱吃烧麦,就推己及人给蒋肃羽送,量足能撑大半天。
“好名字。烧麦好啊,以后饿不着。”
冯晓微听了也乐,搂搂小孩肩膀,低头贴近他,“快,叫姨妈。”
这称谓太陌生,蒋肃羽又新奇又有点不好意思,也去望那黑曜石。
小孩还是呆呆不说话。
冯晓微见状,手心上下摩挲,解释:“孩子反应慢,说起来你下午约人了吗?好久不见了,喝个茶或者咖啡。”
正中下怀。
蒋肃羽忙摇头:“没什么事,就去买点东西。那我们等会一起聊聊天。”
“不过得先把孩子送到他爷爷奶奶那边去,你等会给我发个地址?”
“行,那等会见。”
蒋肃羽目送她上车走远,也打车开码头。
*
曹记门口队伍长,蒋肃羽排了一会才买到五盒绿豆糕。见尚早又拐进附近商场,在一众五花八门的玩具里选了乐高的儿童太空火箭玩具。
天空的乌云压得低,有下雨之势,蒋肃羽赶紧选了个干净清新的咖啡店。坐定后就发去地址,让冯晓微慢慢来。
刚喝上一口暖暖的拿铁,雨就下了起来。
风吹得外面的树枝也摇摆起来,也吹得雨珠渐渐爬满眼前的大落地窗。
杯中见底时,冯晓微从出租车下来,穿过雨帘走进门。
蒋肃羽举起手挥了挥。
冯晓微走过来,把伞放在脚下,“等很久了吧?”
“没。”蒋肃羽摇头,招呼服务员点了两杯咖啡,又拿出绿豆糕和乐高玩具推到对面。
“这是给你和烧麦的。”
冯晓微哇了一声,开心接过,把绿豆糕打开,边吃边埋怨:“孩子奶奶非要拉着我聊这聊那,太能唠了。”
“没事,长辈嘛。”嘱咐的话总是说不完。
蒋肃羽又问:“你老公呢?”
想到冯晓微一个人带孩子去医院,又大雨天送孩子,她语气里不免带了意见。
“离了。”
对方轻飘飘扔下炸弹。
“啊?”蒋肃羽措手不及。
冯晓微毕业后,和大学时的恋爱对象结了婚。对方是经管系的学长,家境不错,婚礼办得体面又用心。
作为半个家属,蒋肃羽见证过新人缔结的真心。
冯晓微好似不知从何说起,先吃了块绿豆糕才断断续续把这几年娓娓道来。
结婚后两人本没计划马上要孩子,但烧麦来到了他们身边。孩子刚出生的那段时间,三口之家甚是温馨幸福。
半岁左右别的小孩都牙牙学语时,烧麦一点动静都没有,当时家里人也只觉得是孩子可能迟钝一些。
直到烧麦都一岁了,都没有发出一次带有语调的词。不管怎么跟他说话,烧麦都不回应。后来看医生才知道,孩子的种种奇怪行为都指向自闭症这个结果。
这之后的状态就如过山车里的下坡段。
“这之前我是在一个中厂干运营,加班实在是多。两边家长虽然分担很多,我还是觉得力不从心。”
放下手中的绿豆糕,冯晓微继续说,“烧麦被确诊后,我和前夫商量好久,就辞职了,在家里接些运营类的散活。”
工作家庭两头烧的生活蒋肃羽很难想象,光是工作已经让她精疲力竭。
“做不完的家务,不说话的孩子,有时候真的觉得自己要被抽干了。”望着外面淅淅沥沥的雨,冯晓微轻声叹气,“家里太安静了。”
自己状态的频频滑坡,老公下班也越来越晚。
“有一天我收到他同事的好友申请,也不知道怎么打听到的,那女的跟我说他多么多么辛苦。”冯晓微冷笑。
什么垃圾男人。
蒋肃羽脱口问:“他出轨了?”
冯晓微笑着摇摇头,“不是,我打听过,也直接对线过。他们确实没有更近的关系,但容许别人染指我们的生活,他就没错吗?”
“不过说到底,离婚也不就因为这。”
去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冯晓微哄睡孩子,下楼丢垃圾,突然很想吃关东煮,就跑去家门口的便利店。
她远远看到对街停着老公的车,本想上前,不知为何停住了脚步,发去信息。
对方回复:[在开会]
男人在车里待了多久,冯晓微就在寒风中站了多久。
直到车灯亮起,离开。
“他说自己不想离婚,以后一定会跟我好好过。”
冯晓微从鼻子里传出一声嗤笑,“但是我不想啊,我不想过这样的日子。他把家当牢笼,我就活该上枷锁吗?”
“姐,要是你,你也不想过了吧?”
蒋肃羽伸手去抓她搁在桌上微蜷的手,沉默好久,点点头。
长久的亲密关系,很少被外力的重锤粉碎。它总是从某个点,渐渐裂开,分崩离析。
“离婚分了点钱,在爸妈小区供了个小户型,又找了份出版社的工作,过得还行的。”
这话并没有完全安慰到蒋肃羽,她伸手摸了摸冯晓微似雪的发尖,“离婚愁的?”
比起她的小心翼翼,冯晓微反倒大方笑了下说:“干嘛呀?你可别哭。染一染就好啦,又看不出来。”
以前看小说,看别人一夜白头,冯晓微只觉得夸张。可人的身体真的好奇怪,被困住的那几年,她的白发越来越多,拔都拔不完,索性也放平心态。
蒋肃羽点头,“嗯,染染,人就是活个精气神。”
“要真说愁,我现在也就愁孩子了。”
自闭症儿童的少语不愿交流,以及让人抓狂的刻板行为都让冯晓微这个新手妈妈非常头痛。
“烧麦可以看着电风扇转一看看一个小时,我是真的很害怕他去碰,现在家里电扇都收起来了。”
“我现在又带着烧麦看医生又看书,还在网上跟那些同样情况的家长交流。感觉情况在变好,至少不再避开跟我的眼神接触。”
蒋肃羽对于儿童自闭症知之甚少,这个关键词仿佛只是网络里飘过的一个熟悉却陌生的词。
“那能治好吗?”说出口后,蒋肃羽觉得有点不合适。
冯晓微喝了口咖啡,犹豫道:“我也希望能,但是事实上很难。圈里有个很有名的博主,她的小孩在科学的干预教育下已经正常读书毕业了。虽然还是跟一般人有区别,不过已经几乎看不出来了。”
“那就好,还是有希望的。”
蒋肃羽的认知还停留在文艺作品美化下的阿斯伯格,异想天开地鼓励对方,“说不定以后发现是天才呢?”
她不知道这种情况是凤毛麟角,在幼儿园和小学被劝退的自闭症儿童已是数不胜数。
冯晓微只是笑,又拿起绿豆糕吃了口,甜度超标,但仿佛能冲淡一丝生活的苦。
到了4点,冯晓微得去接孩子。
两人收拾好,走出咖啡馆。
站在屋檐下,冯晓微递过来一把黄色的折叠伞,“拿着吧。”
蒋肃羽接过伞,目送她上车离开。
*
夜幕笼罩住万家烟火,居民区仿佛被调低了音量般。
蒋立伟把叠好的衣服放进抽屉,对李嘉萍道:“你说我要不要跟小羽说,那茶和保健品是小林送的。”
李嘉萍拧紧面霜盖子,边在脸上按摩边道:“你再告诉她你排不上床位,是人妈妈给安排的,让你女儿内疚死。”
“你说当初好好的,为什么就非得分呢?”蒋立伟躺上床,叹出一口浊气。
“操不完的心。”
“这不是看她天天忙里忙慌的,你看才来又要走。一个人在外面飘着,也没人照顾。”
“别整天想着让她回来考什么事业编了,她好不容易读了喜欢的专业,爱干什么干什么。”
李嘉萍掀起被子,把老伴往里面挤了挤,悄声问:“你单位那个老方是不是有个儿子。听说在北京?”
“是吗?”蒋立伟摸不准情况,“怎么了?”
坐办公室的死脑筋。
李嘉萍懒得说,直接躺平,准备抽空问问老方的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