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踏进霖县开始,谢蓝衣就发现这里很不一样,不仅都是青砖绿瓦房,街上更是商号荟萃,鳞次栉比。
每家铺子牌匾制得又宽又大,旗子在两边随风飘摇,店里伙计站在门口相互吆喝,比着谁的声音更大,有的甚至还表演起了杂技。
街上人群来来往往,摩肩接踵,熙攘嘈杂,除了穿着麻布棉衣的白丁,还有不少身穿锦衣华服的富贵人士。
谢蓝衣站在街口,看着眼前一幕,心里是又激动又酸涩,五味杂陈的。
明明只隔了一日车程的距离,差距竟是这般大,鹿和县那边的百姓还在苦于生计,只为填饱肚子,大街上任何货物都很难卖出去,因为大家囊悭无力。
可眼前的霖县,小孩子穿着舒适华美的衣裳,手里提着灯笼玩偶绕着大人跑闹嬉笑,大人手里提着大包小包新买的物什,拿着没吃完的吃食,无奈又宠溺地让小孩子不要乱跑。
就连穿着麻衣……不,穿麻衣的人很少,除了那些富人,大多数人都是穿着舒适的棉衣。
各个肥瘦高低不同,却没有脸色蜡黄的,也没有头发枯槁的,只有红光满面,洋溢着笑脸,手里拿着糖葫芦、甜糕等各色小吃,步伐悠闲安逸的人。
为何她能看得这么清楚呢?
因为头顶上方挂着一排排整齐排列的红灯笼,从街口一直延伸到街尾,即使夜幕深沉,四下也能看得一清二楚,宛如白昼。
若是鹿和县也能有这么繁华就好了,谢蓝衣在心里暗暗想道。
相比于谢蓝衣,魏承晏就没有想那么多了,他看到这么热闹的地方,玩心四起,只顾着抓起谢蓝衣的手腕顺着人群往前挤,“走走走蓝衣,咱们也去逛逛。”
谢蓝衣任由他拉着,跟上他的步伐,始终记得正事,“咱们先去布庄。”周遭人声鼎沸,谢蓝衣不得不抬高嗓门。
魏承晏心情欢悦极了,大声回道:“不着急,咱们先去吃饭,这次咱们吃个好的。”
说着他朝前方一家酒楼走去,人潮拥动,以防走失,便将谢蓝衣拉得更紧了,而谢蓝衣一手被拉着,另一手则是放在腰间挂着的钱袋上。
越是这种时候,越是要小心钱袋被偷。
她被魏承晏拉进了一家名为“尚臻酒楼”的地方,里面陈设华美,宾客如云,欢声笑语源源不断,瞧着十分热闹壮阔。
两个人点了四菜一汤,外加一壶魏承晏梦寐以求的仙人醉,摸了摸明显变瘪的钱袋,谢蓝衣心疼不已,果然越是繁华的地方,越是花钱如流水。
魏承晏瞥了一眼谢蓝衣,长腿一跨在长条凳上坐下,说道:“养蚕的时候我们好好养蚕,如今挣了钱到了享受的时候,就该好好享受。”说着他拿起酒壶斟了两杯仙人醉,将其中一杯放到谢蓝衣面前。
谢蓝衣一脸肉疼地道:“可这一桌二百多文呐!”
“二百多文怎么了?”魏承晏理所当然道,“咱们挣钱不就是为了能享受这些吗?要不然挣钱干嘛?等以后挣了更多的钱,咱们还能吃更好的,一顿二两银子照样花。”
谢蓝衣听得心里一颤,二两银子都快能买一头牛了,吃饭多划不来,不过魏承晏这种心态属实是好,好的让人羡慕。
在现代时,她在工厂里上班,每个月只有固定工资,工资不算低,能拿小一万,她却从来不敢多花,除非必要,否则全存着,这是她刻进骨子里的习惯,结果存到最后穿越来了这里,那些钱一分也未享受,仔细想一想,确实挺不划算的。
魏承晏纳闷道:“我一直不明白,你为何这么不舍得花钱,你又不是不会挣钱?”
谢蓝衣攥着竹箸,垂下眸子道:“我在现代没什么亲人,没有钱我就没有安全感,所以不敢花。”
魏承晏脸上的笑意随着谢蓝衣的话一点点消失,他默了片刻,又展颜道:“那你以后就可以随便花了。”
谢蓝衣抬眸望过去,“为何?”
魏承晏笑得肆意灿烂,“当然是因为有我在,有我在,就肯定不会让你饿肚子。”说罢,他拿起酒杯,轻轻摇晃两下后仰首一饮而尽,酒水甘醇可口,酒香醉人心神。
不知怎地,谢蓝衣像是被他的笑容刺中了眼,又或是被他的话刺中了心,几乎是下意识地垂下了头,心乱成了一团麻,慌乱中接了句,“菜快凉了,赶紧吃饭吧!”
她伸手开始夹菜吃,手却不受控制地微微发抖,为了不让魏承晏察觉出异样,她夹了一大块鱼肉,放在碟子里慢慢挑刺。
而魏承晏刚才的那番话,像是魔咒一般在她脑海里不断重复着。
其实从穿越过来,她也只认识了魏承晏一个同是穿越过来的人,不知不觉中早就把他当成了最信任的人,甚至是家人,但她对魏承晏的了解并不深,只知这人性子漫然极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觉得养蚕没意思扭头走了。
刚才那番话,魏承晏虽未明确说明什么,但在谢蓝衣这里,就像是颗定心丸,让她漂浮的心一下子安定了下来。
因为她知道,往后她不会孤身一人,魏承晏会一直在。
吃完饭后,谢蓝衣向小二打听了附近布庄,之后和魏承晏一同前往。
霖县这边布庄很多,让人意外的是这些布庄全都集中开在一条街上,逛起来很是方便。
谢蓝衣挑了客人最多的一家,抬头一看,这家布庄光是门头匾额都有三米宽,刻着金光闪闪的“尤氏布庄”几个字,两边还挂着两盏缀着穗子的大红灯笼,瞧着十分气派。
走进里面,更是让谢蓝衣没出息地“哇”了一声,她还从未见过如此大面积的布庄,一眼根本望不到头。
花样繁多的布匹整齐叠放在木架上,一个架子三款样式,左右前后各留半尺间距,客人们在架子间来回穿梭筛选,身后跟着解说的伙计,比街上还要热闹。
“二位客官想买点什么料子?”一位穿着泥黄色短褐的伙计哈腰朝这边跑来。
谢蓝衣指了指身旁架子上的布料,问:“你这麻布一匹多少钱?”
伙计在谢蓝衣身旁站定,热切回答:“七十文。”
竟是比鹿和县还要便宜十文,谢蓝衣又问:“棉布呢?”
“二百一十文。”
“桑绸呢?”
“七百文。”伙计紧接着道,“客官是看上我家哪匹料子了?价格还可以再商量。”
“嗯,我随便看看。”谢蓝衣神态自然极了,像是随口询问,“对了,你们这收蚕茧吗?”
伙计一听,顿时明白眼前人并不是来买布匹的,哈着的腰登时直了起来,不过说话依旧热情积极,“我们收,四十五文一斤,有多少要多少。”
以防耽误布庄生意,得到答复后谢蓝衣便离开了,接着又在旁边几家问了一遍,给出的价钱与这家尤氏布庄一样,谢蓝衣猜测,“这应该是他们这些布庄联合定的价钱。”
两人走在回客栈的路上,魏承晏道:“一斤差了七文,咱们之前卖去鹿和县委实亏了。”
“鹿和县贫瘠落后,价格自然低。等到了柳州城,价格可能还会再高些。”谢蓝衣斟酌着道,“不过若是差不太多的话,我们干脆就卖到霖县来,一来一回能省不少时间。”
魏承晏本就不喜欢这种算来算去的东西,对于谢蓝衣的话,他都是毫不犹豫的双手赞成。
·
在客栈休息一晚后,次日谢蓝衣在街头买了三个牛肉饼,魏承晏两个她一个,两人一边吃着一边驾车往柳州城里赶。
牛肉饼是刚出炉的,用油纸包着,拿在手心热得烫手,谢蓝衣吹了吹热气,低头咬了一口。
“咔滋”一声,肉饼的饼皮酥脆得直往下掉渣,里面牛肉馅料肥肉相间,鲜嫩多汁,一口下去不见油腻,唯有软烂酥脆,齿颊留香。
有了好吃的,坐在板车上的一路颠簸也就不觉得累了。
半日后,终于看到了巍峨耸立的城门,盯着上头“柳州城”三个字,谢蓝衣整个人变得心潮澎湃激昂起来,好奇地探着身子东张西望。
这可是真正的古城,作为穿越而来的她怎会不兴奋?就连魏承晏也忍不住往两边多看了几眼。
穿过城门,视野变得开阔起来,青砖铺就的主道比起霖县还要宽两三倍,两旁商铺林立,旗幡招展,一眼看过去,尽是三层建筑。
路上来往人群,除去徒步者,多是驾马或坐马车穿行之人,相比之下,谢蓝衣的牛车显得尤为突兀,引得周遭不少人顿足注目。
谢蓝衣被看得浑身不自在,便催促魏承晏驾快些。
道路宽,即使来往人多,也很好走,没多久她们就找到了一家布庄,谢蓝衣跳下板车,抬首望牌匾,上面写着“王氏布庄”。
门口没有栓牛的桩,必须留一个人看着牛车,她对魏承晏道:“你看着牛车,我进去问问。”
魏承晏向她做了个只有现代人才能看懂的“OK”手势。
谢蓝衣迈上石阶,进了铺子。
铺子里的料子与霖县、鹿和县比起来是大不相同,县城里卖的布料多是些素色,没有太大花样,而这柳州城里卖的却是花红柳绿各式各样应有尽有,乍眼一看,仿佛自己进的不是铺子,而是一片花海。
一位穿着蓝色圆领锦袍的年轻男子朝这边走来,腰间系着缀有一大两小三块和田玉的宫绦,走起路来发出“叮铃叮铃”的脆响声。
谢蓝衣想了解柳州的物价,因此先微笑询问:“你好,我想问一下,你们这麻布多少钱一匹?”
男子听了眉头一拧,上下扫了眼谢蓝衣,脸上嫌色更浓。
谢蓝衣低头看了眼自己,她衣裳不多,想着今日进城,还特意换了件没有补丁的青白色长袖衫,头发特意从后编成一股麻花辫至胸前,祥云木簪插在耳后,这一身装扮虽不富贵,但也能落个清秀雅致,干净舒眼。
然而这人看她的眼神活像是在看叫花子。
男子走过来,睥睨着谢蓝衣,讥诮道:“这可是柳州城,大夏九城之一,这么金贵的地,谁会卖麻衣?”
谢蓝衣一听,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没有你直说便是,何必说这些有的没的!”
男子不屑地哼了哼鼻子,“我这是提醒你来错地了,你该去的是庙会,那里倒是有你穿的起的麻衣。”不等谢蓝衣回话,他一摆手,语气已是不耐烦,“行了,赶紧走吧,别耽误我做生意。”
谢蓝衣气得怒目圆睁,这人明显就是看她穿着落魄,瞧不起她,再一想,她也没必要跟这种人置气,于是莞尔一笑,用着气死人不偿命的语气道:“有你这样的掌柜,也难怪这店里没生意!”
说完她转身大步离去,这种店,即使给的价格再高,她也绝不再来。
男子跳脚怒骂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谢蓝衣全当没听见。
下了石阶,看到魏承晏正站在树下给牛喂青草,不知怎的,她心里更不在意刚才那人恶臭的嘴脸了,她走过去,对魏承晏道:“走吧,我们再去前面看看。”
魏承晏惊异回首,“怎么这么快?他们给的什么价?”
“没问。”谢蓝衣不想多言,转身就要坐板车,结果手腕却被魏承晏拉住了。
“怎么回事?”魏承晏察觉到谢蓝衣神色不对劲,将手中的青草一把塞给牛后过来谢蓝衣面前,眉头紧紧蹙着,“是不是里面的人狗眼看人低欺负你了?”
谢蓝衣还未开口,魏承晏已经气得骂道:“靠!我倒要看看是谁这么不长眼!”他攥起拳头,转身气势汹汹地就要去铺子里找人算账。
谢蓝衣眼疾手快地抱住他的手臂,“别去,没有,是他家不收。”
身在异地,谢蓝衣最担心惹出什么事来,现下她只想尽快找出一家合适的铺子,商讨出一个合适的价格,尽早离开这里回去。
“真没有?”魏承晏半信半疑。
谢蓝衣拍了拍他的臂膀,给了他一个安心的笑,“好了,别耽误时间了,我们快去前面找找别家布庄。”
魏承晏看谢蓝衣仿若无事人一样坐去牛车上,又看了眼商铺门头牌匾,最终还是相信了谢蓝衣的话,驾车离去。
找到第二家店时,他说什么也要跟着,人站在门槛内,耳朵听着里面谢蓝衣交谈的声音,眼睛看着门外的牛车。
这家店的掌柜名叫江百,是位年过半百的老爷子,身形佝偻,头发花白,手里拄着根黄花梨木制成的手杖,手杖顶端嵌着颗鹅蛋般大的碧玉,因常年摩挲把玩,那玉石显得柔润通透。
“棉布最便宜的一匹是二百九十文,桑绸最便宜的是八百四十文。”江百不苟言笑,声音带着久经世事的沧桑与沙哑,“我这是开了几辈子的老店,价格上尽管放心,绝对是柳州城最低价。”
谢蓝衣看着四周木架桌椅,其上漆面黯淡无光,显然是有些时候了。
她问:“你这里收蚕茧吗?”
江百瞬间了然,“原来是来卖蚕茧的。”
“嗯,我特意带了一些来,您可以先看看。”谢蓝衣将事先准备好的小布袋撑开,向江百展示,“都是刚出来的鲜蚕茧,品质上乘,共有四千多斤,若您有意收,我们可以好好谈谈。”
江百垂眸看了一眼布袋,神情并无波动,依旧正色直言地道:“既然你找来了,给你个实诚价,一斤四十五文钱,你看如何?”
每家铺子牌匾制得又宽又大,旗子在两边随风飘摇,店里伙计站在门口相互吆喝,比着谁的声音更大,有的甚至还表演起了杂技。
街上人群来来往往,摩肩接踵,熙攘嘈杂,除了穿着麻布棉衣的白丁,还有不少身穿锦衣华服的富贵人士。
谢蓝衣站在街口,看着眼前一幕,心里是又激动又酸涩,五味杂陈的。
明明只隔了一日车程的距离,差距竟是这般大,鹿和县那边的百姓还在苦于生计,只为填饱肚子,大街上任何货物都很难卖出去,因为大家囊悭无力。
可眼前的霖县,小孩子穿着舒适华美的衣裳,手里提着灯笼玩偶绕着大人跑闹嬉笑,大人手里提着大包小包新买的物什,拿着没吃完的吃食,无奈又宠溺地让小孩子不要乱跑。
就连穿着麻衣……不,穿麻衣的人很少,除了那些富人,大多数人都是穿着舒适的棉衣。
各个肥瘦高低不同,却没有脸色蜡黄的,也没有头发枯槁的,只有红光满面,洋溢着笑脸,手里拿着糖葫芦、甜糕等各色小吃,步伐悠闲安逸的人。
为何她能看得这么清楚呢?
因为头顶上方挂着一排排整齐排列的红灯笼,从街口一直延伸到街尾,即使夜幕深沉,四下也能看得一清二楚,宛如白昼。
若是鹿和县也能有这么繁华就好了,谢蓝衣在心里暗暗想道。
相比于谢蓝衣,魏承晏就没有想那么多了,他看到这么热闹的地方,玩心四起,只顾着抓起谢蓝衣的手腕顺着人群往前挤,“走走走蓝衣,咱们也去逛逛。”
谢蓝衣任由他拉着,跟上他的步伐,始终记得正事,“咱们先去布庄。”周遭人声鼎沸,谢蓝衣不得不抬高嗓门。
魏承晏心情欢悦极了,大声回道:“不着急,咱们先去吃饭,这次咱们吃个好的。”
说着他朝前方一家酒楼走去,人潮拥动,以防走失,便将谢蓝衣拉得更紧了,而谢蓝衣一手被拉着,另一手则是放在腰间挂着的钱袋上。
越是这种时候,越是要小心钱袋被偷。
她被魏承晏拉进了一家名为“尚臻酒楼”的地方,里面陈设华美,宾客如云,欢声笑语源源不断,瞧着十分热闹壮阔。
两个人点了四菜一汤,外加一壶魏承晏梦寐以求的仙人醉,摸了摸明显变瘪的钱袋,谢蓝衣心疼不已,果然越是繁华的地方,越是花钱如流水。
魏承晏瞥了一眼谢蓝衣,长腿一跨在长条凳上坐下,说道:“养蚕的时候我们好好养蚕,如今挣了钱到了享受的时候,就该好好享受。”说着他拿起酒壶斟了两杯仙人醉,将其中一杯放到谢蓝衣面前。
谢蓝衣一脸肉疼地道:“可这一桌二百多文呐!”
“二百多文怎么了?”魏承晏理所当然道,“咱们挣钱不就是为了能享受这些吗?要不然挣钱干嘛?等以后挣了更多的钱,咱们还能吃更好的,一顿二两银子照样花。”
谢蓝衣听得心里一颤,二两银子都快能买一头牛了,吃饭多划不来,不过魏承晏这种心态属实是好,好的让人羡慕。
在现代时,她在工厂里上班,每个月只有固定工资,工资不算低,能拿小一万,她却从来不敢多花,除非必要,否则全存着,这是她刻进骨子里的习惯,结果存到最后穿越来了这里,那些钱一分也未享受,仔细想一想,确实挺不划算的。
魏承晏纳闷道:“我一直不明白,你为何这么不舍得花钱,你又不是不会挣钱?”
谢蓝衣攥着竹箸,垂下眸子道:“我在现代没什么亲人,没有钱我就没有安全感,所以不敢花。”
魏承晏脸上的笑意随着谢蓝衣的话一点点消失,他默了片刻,又展颜道:“那你以后就可以随便花了。”
谢蓝衣抬眸望过去,“为何?”
魏承晏笑得肆意灿烂,“当然是因为有我在,有我在,就肯定不会让你饿肚子。”说罢,他拿起酒杯,轻轻摇晃两下后仰首一饮而尽,酒水甘醇可口,酒香醉人心神。
不知怎地,谢蓝衣像是被他的笑容刺中了眼,又或是被他的话刺中了心,几乎是下意识地垂下了头,心乱成了一团麻,慌乱中接了句,“菜快凉了,赶紧吃饭吧!”
她伸手开始夹菜吃,手却不受控制地微微发抖,为了不让魏承晏察觉出异样,她夹了一大块鱼肉,放在碟子里慢慢挑刺。
而魏承晏刚才的那番话,像是魔咒一般在她脑海里不断重复着。
其实从穿越过来,她也只认识了魏承晏一个同是穿越过来的人,不知不觉中早就把他当成了最信任的人,甚至是家人,但她对魏承晏的了解并不深,只知这人性子漫然极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觉得养蚕没意思扭头走了。
刚才那番话,魏承晏虽未明确说明什么,但在谢蓝衣这里,就像是颗定心丸,让她漂浮的心一下子安定了下来。
因为她知道,往后她不会孤身一人,魏承晏会一直在。
吃完饭后,谢蓝衣向小二打听了附近布庄,之后和魏承晏一同前往。
霖县这边布庄很多,让人意外的是这些布庄全都集中开在一条街上,逛起来很是方便。
谢蓝衣挑了客人最多的一家,抬头一看,这家布庄光是门头匾额都有三米宽,刻着金光闪闪的“尤氏布庄”几个字,两边还挂着两盏缀着穗子的大红灯笼,瞧着十分气派。
走进里面,更是让谢蓝衣没出息地“哇”了一声,她还从未见过如此大面积的布庄,一眼根本望不到头。
花样繁多的布匹整齐叠放在木架上,一个架子三款样式,左右前后各留半尺间距,客人们在架子间来回穿梭筛选,身后跟着解说的伙计,比街上还要热闹。
“二位客官想买点什么料子?”一位穿着泥黄色短褐的伙计哈腰朝这边跑来。
谢蓝衣指了指身旁架子上的布料,问:“你这麻布一匹多少钱?”
伙计在谢蓝衣身旁站定,热切回答:“七十文。”
竟是比鹿和县还要便宜十文,谢蓝衣又问:“棉布呢?”
“二百一十文。”
“桑绸呢?”
“七百文。”伙计紧接着道,“客官是看上我家哪匹料子了?价格还可以再商量。”
“嗯,我随便看看。”谢蓝衣神态自然极了,像是随口询问,“对了,你们这收蚕茧吗?”
伙计一听,顿时明白眼前人并不是来买布匹的,哈着的腰登时直了起来,不过说话依旧热情积极,“我们收,四十五文一斤,有多少要多少。”
以防耽误布庄生意,得到答复后谢蓝衣便离开了,接着又在旁边几家问了一遍,给出的价钱与这家尤氏布庄一样,谢蓝衣猜测,“这应该是他们这些布庄联合定的价钱。”
两人走在回客栈的路上,魏承晏道:“一斤差了七文,咱们之前卖去鹿和县委实亏了。”
“鹿和县贫瘠落后,价格自然低。等到了柳州城,价格可能还会再高些。”谢蓝衣斟酌着道,“不过若是差不太多的话,我们干脆就卖到霖县来,一来一回能省不少时间。”
魏承晏本就不喜欢这种算来算去的东西,对于谢蓝衣的话,他都是毫不犹豫的双手赞成。
·
在客栈休息一晚后,次日谢蓝衣在街头买了三个牛肉饼,魏承晏两个她一个,两人一边吃着一边驾车往柳州城里赶。
牛肉饼是刚出炉的,用油纸包着,拿在手心热得烫手,谢蓝衣吹了吹热气,低头咬了一口。
“咔滋”一声,肉饼的饼皮酥脆得直往下掉渣,里面牛肉馅料肥肉相间,鲜嫩多汁,一口下去不见油腻,唯有软烂酥脆,齿颊留香。
有了好吃的,坐在板车上的一路颠簸也就不觉得累了。
半日后,终于看到了巍峨耸立的城门,盯着上头“柳州城”三个字,谢蓝衣整个人变得心潮澎湃激昂起来,好奇地探着身子东张西望。
这可是真正的古城,作为穿越而来的她怎会不兴奋?就连魏承晏也忍不住往两边多看了几眼。
穿过城门,视野变得开阔起来,青砖铺就的主道比起霖县还要宽两三倍,两旁商铺林立,旗幡招展,一眼看过去,尽是三层建筑。
路上来往人群,除去徒步者,多是驾马或坐马车穿行之人,相比之下,谢蓝衣的牛车显得尤为突兀,引得周遭不少人顿足注目。
谢蓝衣被看得浑身不自在,便催促魏承晏驾快些。
道路宽,即使来往人多,也很好走,没多久她们就找到了一家布庄,谢蓝衣跳下板车,抬首望牌匾,上面写着“王氏布庄”。
门口没有栓牛的桩,必须留一个人看着牛车,她对魏承晏道:“你看着牛车,我进去问问。”
魏承晏向她做了个只有现代人才能看懂的“OK”手势。
谢蓝衣迈上石阶,进了铺子。
铺子里的料子与霖县、鹿和县比起来是大不相同,县城里卖的布料多是些素色,没有太大花样,而这柳州城里卖的却是花红柳绿各式各样应有尽有,乍眼一看,仿佛自己进的不是铺子,而是一片花海。
一位穿着蓝色圆领锦袍的年轻男子朝这边走来,腰间系着缀有一大两小三块和田玉的宫绦,走起路来发出“叮铃叮铃”的脆响声。
谢蓝衣想了解柳州的物价,因此先微笑询问:“你好,我想问一下,你们这麻布多少钱一匹?”
男子听了眉头一拧,上下扫了眼谢蓝衣,脸上嫌色更浓。
谢蓝衣低头看了眼自己,她衣裳不多,想着今日进城,还特意换了件没有补丁的青白色长袖衫,头发特意从后编成一股麻花辫至胸前,祥云木簪插在耳后,这一身装扮虽不富贵,但也能落个清秀雅致,干净舒眼。
然而这人看她的眼神活像是在看叫花子。
男子走过来,睥睨着谢蓝衣,讥诮道:“这可是柳州城,大夏九城之一,这么金贵的地,谁会卖麻衣?”
谢蓝衣一听,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没有你直说便是,何必说这些有的没的!”
男子不屑地哼了哼鼻子,“我这是提醒你来错地了,你该去的是庙会,那里倒是有你穿的起的麻衣。”不等谢蓝衣回话,他一摆手,语气已是不耐烦,“行了,赶紧走吧,别耽误我做生意。”
谢蓝衣气得怒目圆睁,这人明显就是看她穿着落魄,瞧不起她,再一想,她也没必要跟这种人置气,于是莞尔一笑,用着气死人不偿命的语气道:“有你这样的掌柜,也难怪这店里没生意!”
说完她转身大步离去,这种店,即使给的价格再高,她也绝不再来。
男子跳脚怒骂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谢蓝衣全当没听见。
下了石阶,看到魏承晏正站在树下给牛喂青草,不知怎的,她心里更不在意刚才那人恶臭的嘴脸了,她走过去,对魏承晏道:“走吧,我们再去前面看看。”
魏承晏惊异回首,“怎么这么快?他们给的什么价?”
“没问。”谢蓝衣不想多言,转身就要坐板车,结果手腕却被魏承晏拉住了。
“怎么回事?”魏承晏察觉到谢蓝衣神色不对劲,将手中的青草一把塞给牛后过来谢蓝衣面前,眉头紧紧蹙着,“是不是里面的人狗眼看人低欺负你了?”
谢蓝衣还未开口,魏承晏已经气得骂道:“靠!我倒要看看是谁这么不长眼!”他攥起拳头,转身气势汹汹地就要去铺子里找人算账。
谢蓝衣眼疾手快地抱住他的手臂,“别去,没有,是他家不收。”
身在异地,谢蓝衣最担心惹出什么事来,现下她只想尽快找出一家合适的铺子,商讨出一个合适的价格,尽早离开这里回去。
“真没有?”魏承晏半信半疑。
谢蓝衣拍了拍他的臂膀,给了他一个安心的笑,“好了,别耽误时间了,我们快去前面找找别家布庄。”
魏承晏看谢蓝衣仿若无事人一样坐去牛车上,又看了眼商铺门头牌匾,最终还是相信了谢蓝衣的话,驾车离去。
找到第二家店时,他说什么也要跟着,人站在门槛内,耳朵听着里面谢蓝衣交谈的声音,眼睛看着门外的牛车。
这家店的掌柜名叫江百,是位年过半百的老爷子,身形佝偻,头发花白,手里拄着根黄花梨木制成的手杖,手杖顶端嵌着颗鹅蛋般大的碧玉,因常年摩挲把玩,那玉石显得柔润通透。
“棉布最便宜的一匹是二百九十文,桑绸最便宜的是八百四十文。”江百不苟言笑,声音带着久经世事的沧桑与沙哑,“我这是开了几辈子的老店,价格上尽管放心,绝对是柳州城最低价。”
谢蓝衣看着四周木架桌椅,其上漆面黯淡无光,显然是有些时候了。
她问:“你这里收蚕茧吗?”
江百瞬间了然,“原来是来卖蚕茧的。”
“嗯,我特意带了一些来,您可以先看看。”谢蓝衣将事先准备好的小布袋撑开,向江百展示,“都是刚出来的鲜蚕茧,品质上乘,共有四千多斤,若您有意收,我们可以好好谈谈。”
江百垂眸看了一眼布袋,神情并无波动,依旧正色直言地道:“既然你找来了,给你个实诚价,一斤四十五文钱,你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