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站在堂屋外,环顾四周。今夜众星攒月,万物仿佛披上了一层银纱,轻柔朦胧,恬静安宁,只是不见魏承晏的身影。
三辆牛车在院子里整齐列队,一个不少,显然魏承晏并非是去地里蚕棚了。
不知怎的,和魏承晏第一次不告而别时不同,这一次,谢蓝衣心里异常宁静,就像是确定他会回来一样。
反正一个大男也不会有什么危险,谢蓝衣转回身,进屋准备歇息。
结果刚迈开脚,就听到身后传来呼唤声以及急促的脚步声。
“蓝衣——!”
谢蓝衣几乎是条件反射地转过了身,而魏承晏已经将院门关好,正朝这边狂奔而来,手心里攥着什么东西。
“你干什么去了?也不知道说一声。”问完谢蓝衣就后悔了,她这语气活像是对丈夫不满的小怨妇,尴尬得她也不等魏承晏回话,抬脚进了堂屋。
魏承晏从后面跟上来,笑容灿烂地将手伸到谢蓝衣眼前,解释道:“去摘刺儿草了,你看。”
堂屋早在饭前就被魏承晏财大气粗地点了三盏油灯,如今里面明光烁亮,魏承晏手抬得高,谢蓝衣连垂眸都不用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他宽厚的手掌握着的是一把带着根的野草,野草青翠,沾有黄土,边缘带刺,是大路边很常见的一种草。
发现魏承晏另外一只手也未拿铁铲,但见他指甲里塞满黑泥,便立即明白他是怎么连根刨来的了。
谢蓝衣心头甚暖,似乎是明白了什么,但还是不确定地问了句:“你弄这些草做什么?”
“我以前在书上看过,这东西对止血散淤效果特别好。你坐下,我去洗洗,一会儿给你包手上。”说罢,魏承晏一阵风似的跑去了厨房,眨眼不见了身影。
还真是为了给她包扎手?
谢蓝衣站在原地,久久没有反应过来,心里又惊又喜又热。
不知恍惚了多久,听到有脚步声过来,她心下莫名一慌,连忙走去榆木椅前坐下强装镇定。
魏承晏跨进门,掌心揉搓着刺儿草,谢蓝衣正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时,魏承晏已经走到她跟前蹲下身。
他动作自然极了,蹲下后便去解她手指包裹着的麻布,反而她浑身僵硬,险些连呼吸都忘了。
“等下次进县城,去药铺买些跌打损伤的药放家里备着。”魏承晏小声嘀咕着,说完又“呸呸”了两声,“备什么药,以后肯定不会再受伤了。”
谢蓝衣听着他的话,觉得这人实在是有些可爱,没忍住噗嗤笑出了声。
魏承晏抬头看来,两人目光好巧不巧地撞到一起,谢蓝衣笑容一僵,像是触电般急急避开了,并暗暗掐了下自己大腿。
她今天疯了不成?怎么一和魏承晏对视就反常?心跳更是跟擂鼓似的,震得她耳膜都“咚咚咚”的。
魏承晏不动声色地低头继续包扎。
谢蓝衣指尖侧面被切掉了一层皮,已经不流血,但十指连心,疼得厉害,然而魏承晏包扎的动作太轻,比小鹿拿着她的手掌吹气时还要轻,这让她只觉得痒。
为了转移注意力,她只能找话题,“赵大哥明日带小鹿去慈州城看病,咱们人手怕是要不够。”
魏承晏想也未想地道:“那就再找人呗。”
谢蓝衣思忖了下,问:“你觉得让大哥大嫂过来怎么样?”
“行啊!我明日早起,去他家走一趟。”
谢蓝衣解释道:“我是担心找外人没有自家人上心,毕竟这蚕要时刻盯着。”
“嗯,现在地里没什么活,他们肯定能来。”魏承晏松开手,人也随之站了起来,“包好了,你看看怎么样?”
谢蓝衣低头一看,两眼登时瞪成了铜铃,魏承晏竟比银珠包的还要夸张,不仅包扎了她受伤的手指,就连整只手都被包住了,鼓囊囊的堪比粽子。
她嘴角抽搐地干笑了一声,“包得很好,真是谢谢你了。”
魏承晏得意地扬了扬下巴,“小意思。”
谢蓝衣:“……”
.
天亮后,赵堂带小鹿启程前往慈州城,魏承晏驱车去了南竹村,蚕棚里只剩下谢蓝衣和银珠两人,好在份额在昨日已经给村民们发下去,她们今日不必再操心此事。
两人先是将蚕沙收拾了一番,接着开始切桑叶,银珠不许谢蓝衣碰刀,可一千多斤,一个人何时才能切完?
谢蓝衣拧不过银珠,只好先去喂蚕,忙到晌午时,已经有村民过来送今日摘好的桑叶,谢蓝衣只能先紧着村民去称重写字据。
棚子里的蚕还有一大半没有喂,桑叶切得也赶不上蚕吃的速度,谢蓝衣急得全身冒汗,字据直接写成了草书,看得老爷子们直皱眉头。
而切桑叶的银珠更是忙得连抬头的空闲都没有,手起刀落,在案板上“咚咚咚”一阵猛切,像极了是在剁肉馅。
切完后刀刃顺势一划,桑叶落入右侧放置的簸箕上,而左手已经抓来一把新的桑叶,往菜板上一拍,继续“咚咚咚”起来。
听着里面的“剁肉声”,谢蓝衣整根神经都被提了起来,写字据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察觉到有人影挡在桌前,她微微蹙起眉头,“上一个还没有算好,先去后面排队。”
“蓝衣。”
熟悉的声音让谢蓝衣手指一顿,下意识抬起首,眨了眨眼,不敢相信眼前人竟真是魏承晏,“你怎么……”
“妹子,我们来了。”
谢蓝衣话还未说完,就听到了谢成山的声音,她循声望去,便看到谢成山掮着一个灰色大包袱,左边跟着刘空梅,右边跟着谢远,三人正齐刷刷地朝这边大步流星地走来。
现在日头就在头顶,谢蓝衣确定此时正是晌午,南竹村离这里不算近,一来一回少说也要四个时辰,可魏承晏竟一上午就把人请来了。
“你怎么做到的?”谢蓝衣觉得不可思议极了。
魏承晏狡黠一笑,“我说你这里有十万火急的大事,他们比我还着急。”
果然,谢成山一过来就扯着大嗓门问:“妹子,是出什么事了?这怎么这么多人?”
谢蓝衣连忙起身过去解释:“大哥你别担心,他们是来卖桑叶的,我这边缺人手,所以才让魏承晏去请大哥的,没有他说的那么严重。”
谢成山松了口气,“只要你没事就好。”
刘空梅道:“家里粮食要到下个月才能收,一听说你这里急得很,我们就收拾行李过来了。”
谢远也跟着道:“姑姑,我们这次来打算直接住在你这,等你不忙了我们再回去。”
谢蓝衣看着三人的目光活像是在看救苦救难的活菩萨,身上的急迫紧绷感瞬间散去了。
这一会儿确实忙的厉害,她对三人道:“那真是太好了,其它话咱们晚上再聊,银珠一个人在里面切桑叶,她忙不过来,蚕也来不及喂,你们先帮我喂喂蚕。”
谢成山拍着胸脯保证:“有我们在,你尽管放心,肯定能帮你干好。”
谢蓝衣简直感激涕零,赵堂还不知何时能回来,大哥大嫂愿意留下来帮忙,她就不必再担心人手不够的问题。
而刘空梅在听到她的话时就已经进去忙活了,这会儿已经从里面传来了“咚咚咚”的“剁肉声”。
她将谢成山身上的包袱取下放在桌上,再扭头时,谢成山和谢远也进去帮忙了。
她坐下继续写字据,魏承晏指挥着村民排队称桑叶,大伙各司其职,忙得热火朝天,连晌午饭都没来得及吃。
直到余晖脉脉,村里炊烟袅袅,大家方才忙完所有坐牛车回家。
自从谢蓝衣上次从柳州回来去了南竹村,喝了刘空梅炖的鸡汤,她至今都还念念不忘。
因此一回到家,她也不把刘空梅当外人,挽着她的胳膊缠着她想要再尝一次,还自告奋勇地说要帮忙抓鸡拔毛。
刘空梅禁不住谢蓝衣将她夸得天花乱坠,只好随了她的意,炖了锅鸡汤出来。
结果众人一尝,直接将刘空梅往天上夸,听得刘空梅脸都红了,“哪有你们夸得那么好,大家只要不嫌弃就成。”
银珠喝得红光满面,笑意盈盈地道:“我听蓝衣说,你家种了好几亩的地,这又会做饭,又能种地的,谢大哥能娶到你,真是好福气。”
“我大嫂还会做衣裳呢,家里衣裳都是她做的。”谢蓝衣在一旁补充。
银珠一听,忍不住又夸,“那可真厉害,我在出嫁前我娘就教我做衣裳,可我到现在都做不好,赵哥和小鹿的衣裳都是请村里大娘帮忙做的。”
“就会做些简单样式,上不得台面。”刘空梅见大家都拿她当话头,实在是顶不住,便急着转话题,问谢蓝衣,“你家可有空房?夜里我和你大哥怎么住?”
此事谢蓝衣早就和银珠商讨过了,大哥大嫂毕竟是夫妻,让两人分开住不妥,正好银珠家的东屋空着,让大哥大嫂住过去正合适。
谢远的话,就和魏承晏住在自家东屋。
虽是这般筹划的,但谢蓝衣并不确定他们愿不愿意住在银珠那里。
正要询问,银珠倒是先开了口,“我家东屋空着,你们若是不嫌弃就住我那,让远儿和魏兄弟住一起。”
刘空梅毫无异议地道:“只要能遮风避雨,住哪都成。”
“家里房屋少,只能先委屈你们了。”谢蓝衣道。
“说的哪儿的话,自家人还这么客气。”
谢蓝衣朝刘空梅嘿嘿笑了笑,低头继续啃鸡腿。
自从她上次给了刘空梅十两银子后,打心底里觉得刘空梅变了,不仅对她变得温柔体贴了,话也说的更好听了。
如今更是不停地给她夹鸡肉吃,谢蓝衣心里欢喜非常,吃的一块鸡肉都未落下。
·
银珠家的东屋平日里都是用来堆放杂物的,今日一直忙活,至今都还未来得及清扫。
用完晚饭后,谢成山和刘空梅决定一起去拜访老村长,魏承晏带着谢远不知去哪玩了,谢蓝衣和银珠便趁着这会儿空闲在家里清扫东屋。
谢蓝衣举着油灯推开房门,只见里面锄头、簸箕、陶土水缸、木板床等等各种东西,全都杂乱无章地堆放在一起。
房间逼仄,灰垢沉厚,几乎没有能下脚的地,两人合力收拾了好一阵才勉强能入眼。
屋里的木板床还没有五尺宽,两个人睡实在太挤,想了想,谢蓝衣最终将自己睡的那张大床抬了过来,与这张调换了下。
银珠抱着被褥进来,急声道:“蓝衣,张大婶来了,特意来找你的。”
谢蓝衣回身接过被褥,纳闷道:“张大婶?她来做什么?”
“应该是有什么事,还带了一筐鸡蛋。”
两人将被褥放在木板床上,银珠道:“我在这收拾,你先去看看。”
谢蓝衣应了声“好”,拍了拍身上灰尘,整了整头发,确认可以了,抬脚去了自家堂屋。
堂屋里油灯点的足,谢蓝衣还未跨进门槛,就看到了四方桌上放着的一筐鸡蛋,约摸有十来个,而张大婶就坐在榆木椅上,瞧见她来,圆润的脸颊霎时绽开笑容,人也随之起身走来。
谢蓝衣礼貌地微笑道:“天色不早了,张大婶怎么这会儿来了?”
“哎呀两个月不见,你这丫头变化可真大,真漂亮,我都快认不出来了。”张大婶上前抓起谢蓝衣的手,笑得十分热情,“院子里那三辆牛车都是你买的吧!你这丫头看着年纪轻轻的,本事却不小,之前真是小瞧你了。”
谢蓝衣听着这话觉得怪怪的,只是笑笑未接话,张大婶牵着她的手走到木椅前,两人面对面坐下。
张大婶这才笑容不减地回答谢蓝衣刚开始的话,“你之前不是说想和我一起在我家院子里养蚕嘛,我跟我丈夫说过好几次,如今他总算是同意了,正好我家桑叶多,院子也大,要怎么养你来安排,分成的话,就按照你之前说的那样就成。”
三辆牛车在院子里整齐列队,一个不少,显然魏承晏并非是去地里蚕棚了。
不知怎的,和魏承晏第一次不告而别时不同,这一次,谢蓝衣心里异常宁静,就像是确定他会回来一样。
反正一个大男也不会有什么危险,谢蓝衣转回身,进屋准备歇息。
结果刚迈开脚,就听到身后传来呼唤声以及急促的脚步声。
“蓝衣——!”
谢蓝衣几乎是条件反射地转过了身,而魏承晏已经将院门关好,正朝这边狂奔而来,手心里攥着什么东西。
“你干什么去了?也不知道说一声。”问完谢蓝衣就后悔了,她这语气活像是对丈夫不满的小怨妇,尴尬得她也不等魏承晏回话,抬脚进了堂屋。
魏承晏从后面跟上来,笑容灿烂地将手伸到谢蓝衣眼前,解释道:“去摘刺儿草了,你看。”
堂屋早在饭前就被魏承晏财大气粗地点了三盏油灯,如今里面明光烁亮,魏承晏手抬得高,谢蓝衣连垂眸都不用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他宽厚的手掌握着的是一把带着根的野草,野草青翠,沾有黄土,边缘带刺,是大路边很常见的一种草。
发现魏承晏另外一只手也未拿铁铲,但见他指甲里塞满黑泥,便立即明白他是怎么连根刨来的了。
谢蓝衣心头甚暖,似乎是明白了什么,但还是不确定地问了句:“你弄这些草做什么?”
“我以前在书上看过,这东西对止血散淤效果特别好。你坐下,我去洗洗,一会儿给你包手上。”说罢,魏承晏一阵风似的跑去了厨房,眨眼不见了身影。
还真是为了给她包扎手?
谢蓝衣站在原地,久久没有反应过来,心里又惊又喜又热。
不知恍惚了多久,听到有脚步声过来,她心下莫名一慌,连忙走去榆木椅前坐下强装镇定。
魏承晏跨进门,掌心揉搓着刺儿草,谢蓝衣正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时,魏承晏已经走到她跟前蹲下身。
他动作自然极了,蹲下后便去解她手指包裹着的麻布,反而她浑身僵硬,险些连呼吸都忘了。
“等下次进县城,去药铺买些跌打损伤的药放家里备着。”魏承晏小声嘀咕着,说完又“呸呸”了两声,“备什么药,以后肯定不会再受伤了。”
谢蓝衣听着他的话,觉得这人实在是有些可爱,没忍住噗嗤笑出了声。
魏承晏抬头看来,两人目光好巧不巧地撞到一起,谢蓝衣笑容一僵,像是触电般急急避开了,并暗暗掐了下自己大腿。
她今天疯了不成?怎么一和魏承晏对视就反常?心跳更是跟擂鼓似的,震得她耳膜都“咚咚咚”的。
魏承晏不动声色地低头继续包扎。
谢蓝衣指尖侧面被切掉了一层皮,已经不流血,但十指连心,疼得厉害,然而魏承晏包扎的动作太轻,比小鹿拿着她的手掌吹气时还要轻,这让她只觉得痒。
为了转移注意力,她只能找话题,“赵大哥明日带小鹿去慈州城看病,咱们人手怕是要不够。”
魏承晏想也未想地道:“那就再找人呗。”
谢蓝衣思忖了下,问:“你觉得让大哥大嫂过来怎么样?”
“行啊!我明日早起,去他家走一趟。”
谢蓝衣解释道:“我是担心找外人没有自家人上心,毕竟这蚕要时刻盯着。”
“嗯,现在地里没什么活,他们肯定能来。”魏承晏松开手,人也随之站了起来,“包好了,你看看怎么样?”
谢蓝衣低头一看,两眼登时瞪成了铜铃,魏承晏竟比银珠包的还要夸张,不仅包扎了她受伤的手指,就连整只手都被包住了,鼓囊囊的堪比粽子。
她嘴角抽搐地干笑了一声,“包得很好,真是谢谢你了。”
魏承晏得意地扬了扬下巴,“小意思。”
谢蓝衣:“……”
.
天亮后,赵堂带小鹿启程前往慈州城,魏承晏驱车去了南竹村,蚕棚里只剩下谢蓝衣和银珠两人,好在份额在昨日已经给村民们发下去,她们今日不必再操心此事。
两人先是将蚕沙收拾了一番,接着开始切桑叶,银珠不许谢蓝衣碰刀,可一千多斤,一个人何时才能切完?
谢蓝衣拧不过银珠,只好先去喂蚕,忙到晌午时,已经有村民过来送今日摘好的桑叶,谢蓝衣只能先紧着村民去称重写字据。
棚子里的蚕还有一大半没有喂,桑叶切得也赶不上蚕吃的速度,谢蓝衣急得全身冒汗,字据直接写成了草书,看得老爷子们直皱眉头。
而切桑叶的银珠更是忙得连抬头的空闲都没有,手起刀落,在案板上“咚咚咚”一阵猛切,像极了是在剁肉馅。
切完后刀刃顺势一划,桑叶落入右侧放置的簸箕上,而左手已经抓来一把新的桑叶,往菜板上一拍,继续“咚咚咚”起来。
听着里面的“剁肉声”,谢蓝衣整根神经都被提了起来,写字据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察觉到有人影挡在桌前,她微微蹙起眉头,“上一个还没有算好,先去后面排队。”
“蓝衣。”
熟悉的声音让谢蓝衣手指一顿,下意识抬起首,眨了眨眼,不敢相信眼前人竟真是魏承晏,“你怎么……”
“妹子,我们来了。”
谢蓝衣话还未说完,就听到了谢成山的声音,她循声望去,便看到谢成山掮着一个灰色大包袱,左边跟着刘空梅,右边跟着谢远,三人正齐刷刷地朝这边大步流星地走来。
现在日头就在头顶,谢蓝衣确定此时正是晌午,南竹村离这里不算近,一来一回少说也要四个时辰,可魏承晏竟一上午就把人请来了。
“你怎么做到的?”谢蓝衣觉得不可思议极了。
魏承晏狡黠一笑,“我说你这里有十万火急的大事,他们比我还着急。”
果然,谢成山一过来就扯着大嗓门问:“妹子,是出什么事了?这怎么这么多人?”
谢蓝衣连忙起身过去解释:“大哥你别担心,他们是来卖桑叶的,我这边缺人手,所以才让魏承晏去请大哥的,没有他说的那么严重。”
谢成山松了口气,“只要你没事就好。”
刘空梅道:“家里粮食要到下个月才能收,一听说你这里急得很,我们就收拾行李过来了。”
谢远也跟着道:“姑姑,我们这次来打算直接住在你这,等你不忙了我们再回去。”
谢蓝衣看着三人的目光活像是在看救苦救难的活菩萨,身上的急迫紧绷感瞬间散去了。
这一会儿确实忙的厉害,她对三人道:“那真是太好了,其它话咱们晚上再聊,银珠一个人在里面切桑叶,她忙不过来,蚕也来不及喂,你们先帮我喂喂蚕。”
谢成山拍着胸脯保证:“有我们在,你尽管放心,肯定能帮你干好。”
谢蓝衣简直感激涕零,赵堂还不知何时能回来,大哥大嫂愿意留下来帮忙,她就不必再担心人手不够的问题。
而刘空梅在听到她的话时就已经进去忙活了,这会儿已经从里面传来了“咚咚咚”的“剁肉声”。
她将谢成山身上的包袱取下放在桌上,再扭头时,谢成山和谢远也进去帮忙了。
她坐下继续写字据,魏承晏指挥着村民排队称桑叶,大伙各司其职,忙得热火朝天,连晌午饭都没来得及吃。
直到余晖脉脉,村里炊烟袅袅,大家方才忙完所有坐牛车回家。
自从谢蓝衣上次从柳州回来去了南竹村,喝了刘空梅炖的鸡汤,她至今都还念念不忘。
因此一回到家,她也不把刘空梅当外人,挽着她的胳膊缠着她想要再尝一次,还自告奋勇地说要帮忙抓鸡拔毛。
刘空梅禁不住谢蓝衣将她夸得天花乱坠,只好随了她的意,炖了锅鸡汤出来。
结果众人一尝,直接将刘空梅往天上夸,听得刘空梅脸都红了,“哪有你们夸得那么好,大家只要不嫌弃就成。”
银珠喝得红光满面,笑意盈盈地道:“我听蓝衣说,你家种了好几亩的地,这又会做饭,又能种地的,谢大哥能娶到你,真是好福气。”
“我大嫂还会做衣裳呢,家里衣裳都是她做的。”谢蓝衣在一旁补充。
银珠一听,忍不住又夸,“那可真厉害,我在出嫁前我娘就教我做衣裳,可我到现在都做不好,赵哥和小鹿的衣裳都是请村里大娘帮忙做的。”
“就会做些简单样式,上不得台面。”刘空梅见大家都拿她当话头,实在是顶不住,便急着转话题,问谢蓝衣,“你家可有空房?夜里我和你大哥怎么住?”
此事谢蓝衣早就和银珠商讨过了,大哥大嫂毕竟是夫妻,让两人分开住不妥,正好银珠家的东屋空着,让大哥大嫂住过去正合适。
谢远的话,就和魏承晏住在自家东屋。
虽是这般筹划的,但谢蓝衣并不确定他们愿不愿意住在银珠那里。
正要询问,银珠倒是先开了口,“我家东屋空着,你们若是不嫌弃就住我那,让远儿和魏兄弟住一起。”
刘空梅毫无异议地道:“只要能遮风避雨,住哪都成。”
“家里房屋少,只能先委屈你们了。”谢蓝衣道。
“说的哪儿的话,自家人还这么客气。”
谢蓝衣朝刘空梅嘿嘿笑了笑,低头继续啃鸡腿。
自从她上次给了刘空梅十两银子后,打心底里觉得刘空梅变了,不仅对她变得温柔体贴了,话也说的更好听了。
如今更是不停地给她夹鸡肉吃,谢蓝衣心里欢喜非常,吃的一块鸡肉都未落下。
·
银珠家的东屋平日里都是用来堆放杂物的,今日一直忙活,至今都还未来得及清扫。
用完晚饭后,谢成山和刘空梅决定一起去拜访老村长,魏承晏带着谢远不知去哪玩了,谢蓝衣和银珠便趁着这会儿空闲在家里清扫东屋。
谢蓝衣举着油灯推开房门,只见里面锄头、簸箕、陶土水缸、木板床等等各种东西,全都杂乱无章地堆放在一起。
房间逼仄,灰垢沉厚,几乎没有能下脚的地,两人合力收拾了好一阵才勉强能入眼。
屋里的木板床还没有五尺宽,两个人睡实在太挤,想了想,谢蓝衣最终将自己睡的那张大床抬了过来,与这张调换了下。
银珠抱着被褥进来,急声道:“蓝衣,张大婶来了,特意来找你的。”
谢蓝衣回身接过被褥,纳闷道:“张大婶?她来做什么?”
“应该是有什么事,还带了一筐鸡蛋。”
两人将被褥放在木板床上,银珠道:“我在这收拾,你先去看看。”
谢蓝衣应了声“好”,拍了拍身上灰尘,整了整头发,确认可以了,抬脚去了自家堂屋。
堂屋里油灯点的足,谢蓝衣还未跨进门槛,就看到了四方桌上放着的一筐鸡蛋,约摸有十来个,而张大婶就坐在榆木椅上,瞧见她来,圆润的脸颊霎时绽开笑容,人也随之起身走来。
谢蓝衣礼貌地微笑道:“天色不早了,张大婶怎么这会儿来了?”
“哎呀两个月不见,你这丫头变化可真大,真漂亮,我都快认不出来了。”张大婶上前抓起谢蓝衣的手,笑得十分热情,“院子里那三辆牛车都是你买的吧!你这丫头看着年纪轻轻的,本事却不小,之前真是小瞧你了。”
谢蓝衣听着这话觉得怪怪的,只是笑笑未接话,张大婶牵着她的手走到木椅前,两人面对面坐下。
张大婶这才笑容不减地回答谢蓝衣刚开始的话,“你之前不是说想和我一起在我家院子里养蚕嘛,我跟我丈夫说过好几次,如今他总算是同意了,正好我家桑叶多,院子也大,要怎么养你来安排,分成的话,就按照你之前说的那样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