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她的肉-体已然瘫痪着放弃抵抗,它开始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她的灵魂却无法停歇地在歇斯底里地哭泣,慢慢的,心雨成河,漫上心头,无处安放,令人窒息。
陆南栀仿佛被什么东西掐住了自己的脖子一般。
她不懂,明明她已经这么努力地想要周围的人幸福快乐,可为何最后她自己却连笑都做不到,只剩下嘴角挑起一抹僵硬的弧度,来无声替代以往发自内心的快乐。
原来一切竟都只是徒劳。
她只是一时间迷失了。
在最悲观无助的时候,她曾无数次无声地向上苍询问道:“你告诉我,如果连我的母亲都没有想象中的爱我,那我该相信谁!又有谁会真正无私的爱我!”
她记得从小到大和母亲相处的一幕幕。
碧蓝的天空下,久别重逢的妈妈哭着抱住自己的女儿,告诉女儿:妈妈带你走,我们再也不要分开。
假的。
寄人篱下的寒冬里,妈妈抱着她的脚,揣入怀中,任体温一点一点融化冰冷。
假的。
妈妈说,不管以后发生什么,我都会爱你。
假的,都是假的!
那些她曾经笃信的由此生至亲一手所缔造的名为爱的城堡,原来是如此脆弱,脆弱的连一手铸造她的建筑者能够轻而易举地推翻她,只是最单薄的话语,便能够城垣倾圮,化作废墟。
原来这世间所有的爱都是有前提的,而自己时至今日才明白这一点,这只让她觉得寒冷,连心都冻得开始冰凉。
原以为坚不可摧的竟是如此脆弱,原以为无私的却如此自私,原以为的永恒居然这般短暂。
这一刻,她知道,以爱为名的信仰在自己心中彻底坍塌,寂静崩溃。
从没有人告诉过她,象牙塔的倾倒要历经怎样的痛苦,信仰崩溃,万念俱灰,不外如是。
她仿佛再也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再也没有前进的动力,只是那时的她尚未知晓,自己已经丧失继续生活下去的源动力—人生的活力。
她和这个世界的联系是如此薄弱,所有人事的面目都开始变得模糊,她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还活着。
而在母亲还不知道她生病的时候,那些总是往她心窝里扎的刻薄话语,让她那已经失去了活力的心跳,只能在刚刚鼓起勇气的瞬间再次碎裂成灰,恢复到初始的静音状态。
后来她终于知道,不是她有病,是让所有人都考公务员的社会病了。
人生并非轨道而是旷野。
那段时间,她听够了母亲的那些话。
“他们都这样,为什么你不行?”
“你要别人怎么看我!”
她悲哀地发现,所有人都活在别人的嘴巴里。似乎他人的议论声比本应该重要的根本还要来得更加沉重,这种无声却客观存在的沉重总是沉甸甸地坠在人的心底,坠得人仿佛喘不过气来一般。
你以为有了律法就行?!何其天真!有了律法,还有传统,还有风俗,还有宗族,还有家规!哪怕你说你六亲断绝出家为僧也还有佛寺门规要守,谁又能真正摆脱得完呢!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敲掉了她的两条腿,再扔给她一副拐杖,让你铭记感恩。
而她也发现,每当你想做一件事时,所有与你亲近的人都在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死死地拽住你,他们说,那是一条死路。
你笑一笑,故作无谓地放下,然后再也不曾当众提及,可内心深处却从未忘却。
你由着那颗在众人眼中早已死去的种子,在自己的心田生根发芽,用汗水混杂着血水和脊液,一日一日,点滴浇灌,直到有一天,众人不经意抬头时才发现,原来曾经的无望在奇迹的坚守下,已然长成参天大树,那里枝繁叶茂,莺歌漫漫。
我知道你们是为了我好,我知道你们怕我受到伤害,我知道你们怕我历经挫折一蹶不振,可是,这是我自己选定必走的路,哪怕这条路注定荆棘丛生,九死一生,我也必须亲自迈过才能知道内心深处的答案。
我不想垂垂老矣时才在暮色的黄昏中,抚着早已泛黄的相框,对往事遗憾追悔,我害怕,害怕有朝一日我会将自己的逃避懈怠一事无成全都怨恨在至亲至爱的你们身上!
我知道你们竭尽全力想要为我铺就最幸福的生活,可是我也知道,有些事,有些路,必须独自前行,我必须忍受失败、孤寂与蜚语的折磨,只为了一份无望的坚持。
可是,那是我选定的路,是我必经的苦,我愿意忍受所有的磨难,历经失败的挫折,哪怕目及所在,漫漫萧瑟。我坚信,终有一日,光明降临,春暖花开。
你可知,你们是我坚守的源泉,是我不弃的希望。
因为你们的存在,我才能在风雨交加饥寒交迫的黑夜中,踽踽独行,无畏阴险,勇往向前。
我爱你,这份爱,可以伴我走过一切苦难。
过往的人生中,无论经历过怎样的困苦,她从未怀疑过母亲对自己的爱与支持。
可是现实却是如此势利,让人陡然醒转。
而陆南栀也不得不承认,压力转化成动力,在别人身上或许是这样,可在她身上,压力只能转化成病历!
但这次生病她也并非一无所获。
她开始褪去假面,剥去过往周遭家人眼中那个他们引以为豪的‘乖乖女’的形象。
她开始无视外界的议论,从原本的向外求转向向内求。
陆南栀开始越发地专注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
她允许一切的发生,承认自己的局限性,接受自己并不完美,而只是一个普通的人。
而在这场治疗中,她也由最开始的全然抗拒,到后来的顺其自然。
她开始正视抑郁症,学着接受它,把它当成陪自己的伙伴,或者是一只宠物。
她不再刻意地抗拒它,回避它,而是学着与它共处。
它来时,就来,走时就走,去留随意。
她学会了爱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它来时心情down到谷底,就让它down到谷底,随它意。
面对她不想做的事,她就不做。
她开始向内探索,认识最真实的自己。
这也让事后终于从这场困局中走出的陆南栀认为,在年轻时遇到它或许会是件好事,它能让你排除外界的干扰,认清最真实的自己,帮你找到自己真正想走的那条路。
但是她也万分庆幸,在实在熬不下去的时候,她向母亲发出了求救信号,并且在专业医生的治疗下,渐渐恢复。
尽管这个过程十分磨人,但她也成功闯了过来,浴火重生。
现在再回头看才发现,永远都不要指责当时的自己,那时的她独自站在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的迷雾中,根本找不到方向,她已经做了自己能做到的一切。
而她也用自己的亲身实践懂得了一条真理,摆脱困境的最好方法是头也不回地勇敢向前迈进,不论结果。
而成长的过程,就是需要一个人学会把哭声调成静音。
其实,一开始抗抑郁治疗并不顺利,在医生的建议下,母亲开始履行小时候违背的诺言,给陆南栀养了一只狗,小狗的名字叫团团,黄色的,毛茸茸的,十分可爱。
因为有了团团的存在,陆南栀开始渴望周末的回家。
甚至有时候,当情绪泛滥无可救药时,她会在下班后疯狂地换乘公交,不惜在路上耗费2个小时,也要从城西赶到城东。
她开始渴望回家,但碎掉的心永远也无法恢复如初,她认可母亲是一位好母亲,却远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样伟大无私。
她的母亲也只不过是一位普通人,会受到社会世俗的影响,会把亲人的闲言碎语放在心上,会把那些恶俗的语言拿回家向自己的女儿施压。
她后来为什么会同意相亲呢?大概是她的母亲就差没拿把刀横在自己的脖子上,威逼自己的女儿嫁人成亲了。
世俗的观念紧紧地束缚着她,让她还要逼迫自己的女儿就范。
陆南栀又能怎么办呢?
那是她唯一的母亲,是为了她可以付出生命的母亲,反正她不可能爱上任何人,那么是谁都没差。
只要能让母亲不要再拿自杀相胁迫,她愿意妥协。
反正在很久以前她就对自己的人生不再抱有期待。
陆南栀想要奔赴理想,可是捉襟见肘的生活和父母的日渐年迈,让她不得不再次投入疲于奔命的生活。
她会永远记得自己是谁,让自知之明贯穿自己的一生。
回忆结束,重回现在。
三人随意闲聊着。
提及过去,周如倩道:“南栀,我记得你小时候和你母亲的关系并不好。”
陆南栀摇头,“也不算不好,只是在我中学以前,那时的家长们大多都信奉棍棒教育,我母亲只是那个时代大多数家长中的一位。不过那时的她的确很严厉,有时甚至会拿我当撒气筒,但也远没有到体罚虐待的程度。”
“毕竟他们那个年代有独生子女政策,我们家就我一个,她再怎么生气最多也就是用巴掌打我屁股,或是踢我两脚,不会像其他家长那样直接上工具揍小孩。”
“我小时候还是很依赖我母亲的,因为我从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父亲靠不住。”
“其实最开始我们一家人不在Z市生活,是后来老家我妈所在的纺织厂改制倒闭后,我妈被迫下岗,后来跟着娘家的亲戚一起来到Z市做生意。”
“那半年时间,我和我妈分隔两地,我父亲所在的国企因为单位属性的原因,所以没有被迫改制,而是仍旧照常上班。”
“但我妈离开老家的那半年里,我平时基本上见不到我父亲一面,大多时候都是我爷爷奶奶在带我。”
“我妈在时,我可以每天看到妈妈爸爸。”
“我妈不在,我爸就跟失踪了一样,有时候两周才能见上一面。”
“就算见了,有时候他还喝得酩酊大醉,连家里钥匙都弄丢了,还得靠我从防盗窗钻进屋里去给他开门。”
“那时我大概只有六七岁的样子,相对瘦弱,所以可以轻松钻过家里防盗窗上的栏杆。”
“也是从那时候起我就知道,一个家倘若没有了母亲,那么父亲大概率就只是摆设,他只会把孩子扔给爷爷奶奶带,自己整日里见不着人影。”
“明明在那以前,我的父亲是很疼我的,毕竟只有我一个孩子,基本上每个周末都会和我母亲一起带我出去玩,还总是把我驮在他的脖子上,我要什么玩具他都会给我买。”
“我爷爷有次下棋打牌忘记去接我放学,结果我父亲知道后直接抡起椅子就要往我爷爷脑袋上砸,还是我妈和我奶奶拦下的。”
“但就是这样一位在周围人眼中疼爱女儿的好父亲形象,在我母亲外出打工后立马成为了泡影。”
“冬天的时候,因为在学校和同学一起打扫卫生,需要涮拖把、洗抹布,结果我的手生了冻疮。”
“如果妈妈还在,我的手一定不会生冻疮。”
“还好,这样的生活只有半年。”
“半年后,我妈把我从老家接到了Z市。”
“第二个冬天,因为在妈妈的身边,我的手再也没有生过冻疮,一直到长大成人,一直到现在都没有过。”
“真是奇怪,在妈妈身边哪怕只有妈妈一个亲人,也能把我照顾得很好。”
“可是跟着父亲,明明那边有爸爸、爷爷、奶奶那么多亲人,可是我的手还是会生冻疮。”
“那时我还小,并没有听过‘宁跟讨饭娘不跟做官爹’的典故,可是事实已经让我深有感悟。”
“从那以后,只要有亲戚朋友问我以后跟爸爸还是跟妈妈,我的回答只有一个,那就是跟妈妈。”
“因为跟着爸爸只能几周都见不到爸爸一面,就算见到了也大多是喝醉的样子。”
“而跟着妈妈,至少可以在寒冷的严冬温暖的活着。”
“后来大概过了一年,因为老婆孩子都跑了,我爸也干脆从老家跑来了Z市,跟着我妈一起跟她娘家亲戚打工,至少这样一家三口可以团聚。”
“那个时候只要会做生意,多多少少都能够赚些钱。”
“家里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一开始我爸我妈每天回家都很晚,在小学的时候我总是放学写完作业后就搬着凳子坐在大门口,等我爸妈回家。”
“现在回想起来,那还真是一段简单幸福的时光。”
“虽然并不富足,但衣食无忧,有住的地方,一家人每一天都在一起,已经是大多数孩子向往的生活了。”
“每到儿童节,我爸妈还会带我去游乐园玩,坐碰碰车、海盗船、旋转木马……”
“果然,还是童年的时光最快乐!”
“什么烦恼都没有!”
陆南栀仿佛被什么东西掐住了自己的脖子一般。
她不懂,明明她已经这么努力地想要周围的人幸福快乐,可为何最后她自己却连笑都做不到,只剩下嘴角挑起一抹僵硬的弧度,来无声替代以往发自内心的快乐。
原来一切竟都只是徒劳。
她只是一时间迷失了。
在最悲观无助的时候,她曾无数次无声地向上苍询问道:“你告诉我,如果连我的母亲都没有想象中的爱我,那我该相信谁!又有谁会真正无私的爱我!”
她记得从小到大和母亲相处的一幕幕。
碧蓝的天空下,久别重逢的妈妈哭着抱住自己的女儿,告诉女儿:妈妈带你走,我们再也不要分开。
假的。
寄人篱下的寒冬里,妈妈抱着她的脚,揣入怀中,任体温一点一点融化冰冷。
假的。
妈妈说,不管以后发生什么,我都会爱你。
假的,都是假的!
那些她曾经笃信的由此生至亲一手所缔造的名为爱的城堡,原来是如此脆弱,脆弱的连一手铸造她的建筑者能够轻而易举地推翻她,只是最单薄的话语,便能够城垣倾圮,化作废墟。
原来这世间所有的爱都是有前提的,而自己时至今日才明白这一点,这只让她觉得寒冷,连心都冻得开始冰凉。
原以为坚不可摧的竟是如此脆弱,原以为无私的却如此自私,原以为的永恒居然这般短暂。
这一刻,她知道,以爱为名的信仰在自己心中彻底坍塌,寂静崩溃。
从没有人告诉过她,象牙塔的倾倒要历经怎样的痛苦,信仰崩溃,万念俱灰,不外如是。
她仿佛再也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再也没有前进的动力,只是那时的她尚未知晓,自己已经丧失继续生活下去的源动力—人生的活力。
她和这个世界的联系是如此薄弱,所有人事的面目都开始变得模糊,她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还活着。
而在母亲还不知道她生病的时候,那些总是往她心窝里扎的刻薄话语,让她那已经失去了活力的心跳,只能在刚刚鼓起勇气的瞬间再次碎裂成灰,恢复到初始的静音状态。
后来她终于知道,不是她有病,是让所有人都考公务员的社会病了。
人生并非轨道而是旷野。
那段时间,她听够了母亲的那些话。
“他们都这样,为什么你不行?”
“你要别人怎么看我!”
她悲哀地发现,所有人都活在别人的嘴巴里。似乎他人的议论声比本应该重要的根本还要来得更加沉重,这种无声却客观存在的沉重总是沉甸甸地坠在人的心底,坠得人仿佛喘不过气来一般。
你以为有了律法就行?!何其天真!有了律法,还有传统,还有风俗,还有宗族,还有家规!哪怕你说你六亲断绝出家为僧也还有佛寺门规要守,谁又能真正摆脱得完呢!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敲掉了她的两条腿,再扔给她一副拐杖,让你铭记感恩。
而她也发现,每当你想做一件事时,所有与你亲近的人都在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死死地拽住你,他们说,那是一条死路。
你笑一笑,故作无谓地放下,然后再也不曾当众提及,可内心深处却从未忘却。
你由着那颗在众人眼中早已死去的种子,在自己的心田生根发芽,用汗水混杂着血水和脊液,一日一日,点滴浇灌,直到有一天,众人不经意抬头时才发现,原来曾经的无望在奇迹的坚守下,已然长成参天大树,那里枝繁叶茂,莺歌漫漫。
我知道你们是为了我好,我知道你们怕我受到伤害,我知道你们怕我历经挫折一蹶不振,可是,这是我自己选定必走的路,哪怕这条路注定荆棘丛生,九死一生,我也必须亲自迈过才能知道内心深处的答案。
我不想垂垂老矣时才在暮色的黄昏中,抚着早已泛黄的相框,对往事遗憾追悔,我害怕,害怕有朝一日我会将自己的逃避懈怠一事无成全都怨恨在至亲至爱的你们身上!
我知道你们竭尽全力想要为我铺就最幸福的生活,可是我也知道,有些事,有些路,必须独自前行,我必须忍受失败、孤寂与蜚语的折磨,只为了一份无望的坚持。
可是,那是我选定的路,是我必经的苦,我愿意忍受所有的磨难,历经失败的挫折,哪怕目及所在,漫漫萧瑟。我坚信,终有一日,光明降临,春暖花开。
你可知,你们是我坚守的源泉,是我不弃的希望。
因为你们的存在,我才能在风雨交加饥寒交迫的黑夜中,踽踽独行,无畏阴险,勇往向前。
我爱你,这份爱,可以伴我走过一切苦难。
过往的人生中,无论经历过怎样的困苦,她从未怀疑过母亲对自己的爱与支持。
可是现实却是如此势利,让人陡然醒转。
而陆南栀也不得不承认,压力转化成动力,在别人身上或许是这样,可在她身上,压力只能转化成病历!
但这次生病她也并非一无所获。
她开始褪去假面,剥去过往周遭家人眼中那个他们引以为豪的‘乖乖女’的形象。
她开始无视外界的议论,从原本的向外求转向向内求。
陆南栀开始越发地专注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
她允许一切的发生,承认自己的局限性,接受自己并不完美,而只是一个普通的人。
而在这场治疗中,她也由最开始的全然抗拒,到后来的顺其自然。
她开始正视抑郁症,学着接受它,把它当成陪自己的伙伴,或者是一只宠物。
她不再刻意地抗拒它,回避它,而是学着与它共处。
它来时,就来,走时就走,去留随意。
她学会了爱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它来时心情down到谷底,就让它down到谷底,随它意。
面对她不想做的事,她就不做。
她开始向内探索,认识最真实的自己。
这也让事后终于从这场困局中走出的陆南栀认为,在年轻时遇到它或许会是件好事,它能让你排除外界的干扰,认清最真实的自己,帮你找到自己真正想走的那条路。
但是她也万分庆幸,在实在熬不下去的时候,她向母亲发出了求救信号,并且在专业医生的治疗下,渐渐恢复。
尽管这个过程十分磨人,但她也成功闯了过来,浴火重生。
现在再回头看才发现,永远都不要指责当时的自己,那时的她独自站在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的迷雾中,根本找不到方向,她已经做了自己能做到的一切。
而她也用自己的亲身实践懂得了一条真理,摆脱困境的最好方法是头也不回地勇敢向前迈进,不论结果。
而成长的过程,就是需要一个人学会把哭声调成静音。
其实,一开始抗抑郁治疗并不顺利,在医生的建议下,母亲开始履行小时候违背的诺言,给陆南栀养了一只狗,小狗的名字叫团团,黄色的,毛茸茸的,十分可爱。
因为有了团团的存在,陆南栀开始渴望周末的回家。
甚至有时候,当情绪泛滥无可救药时,她会在下班后疯狂地换乘公交,不惜在路上耗费2个小时,也要从城西赶到城东。
她开始渴望回家,但碎掉的心永远也无法恢复如初,她认可母亲是一位好母亲,却远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样伟大无私。
她的母亲也只不过是一位普通人,会受到社会世俗的影响,会把亲人的闲言碎语放在心上,会把那些恶俗的语言拿回家向自己的女儿施压。
她后来为什么会同意相亲呢?大概是她的母亲就差没拿把刀横在自己的脖子上,威逼自己的女儿嫁人成亲了。
世俗的观念紧紧地束缚着她,让她还要逼迫自己的女儿就范。
陆南栀又能怎么办呢?
那是她唯一的母亲,是为了她可以付出生命的母亲,反正她不可能爱上任何人,那么是谁都没差。
只要能让母亲不要再拿自杀相胁迫,她愿意妥协。
反正在很久以前她就对自己的人生不再抱有期待。
陆南栀想要奔赴理想,可是捉襟见肘的生活和父母的日渐年迈,让她不得不再次投入疲于奔命的生活。
她会永远记得自己是谁,让自知之明贯穿自己的一生。
回忆结束,重回现在。
三人随意闲聊着。
提及过去,周如倩道:“南栀,我记得你小时候和你母亲的关系并不好。”
陆南栀摇头,“也不算不好,只是在我中学以前,那时的家长们大多都信奉棍棒教育,我母亲只是那个时代大多数家长中的一位。不过那时的她的确很严厉,有时甚至会拿我当撒气筒,但也远没有到体罚虐待的程度。”
“毕竟他们那个年代有独生子女政策,我们家就我一个,她再怎么生气最多也就是用巴掌打我屁股,或是踢我两脚,不会像其他家长那样直接上工具揍小孩。”
“我小时候还是很依赖我母亲的,因为我从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父亲靠不住。”
“其实最开始我们一家人不在Z市生活,是后来老家我妈所在的纺织厂改制倒闭后,我妈被迫下岗,后来跟着娘家的亲戚一起来到Z市做生意。”
“那半年时间,我和我妈分隔两地,我父亲所在的国企因为单位属性的原因,所以没有被迫改制,而是仍旧照常上班。”
“但我妈离开老家的那半年里,我平时基本上见不到我父亲一面,大多时候都是我爷爷奶奶在带我。”
“我妈在时,我可以每天看到妈妈爸爸。”
“我妈不在,我爸就跟失踪了一样,有时候两周才能见上一面。”
“就算见了,有时候他还喝得酩酊大醉,连家里钥匙都弄丢了,还得靠我从防盗窗钻进屋里去给他开门。”
“那时我大概只有六七岁的样子,相对瘦弱,所以可以轻松钻过家里防盗窗上的栏杆。”
“也是从那时候起我就知道,一个家倘若没有了母亲,那么父亲大概率就只是摆设,他只会把孩子扔给爷爷奶奶带,自己整日里见不着人影。”
“明明在那以前,我的父亲是很疼我的,毕竟只有我一个孩子,基本上每个周末都会和我母亲一起带我出去玩,还总是把我驮在他的脖子上,我要什么玩具他都会给我买。”
“我爷爷有次下棋打牌忘记去接我放学,结果我父亲知道后直接抡起椅子就要往我爷爷脑袋上砸,还是我妈和我奶奶拦下的。”
“但就是这样一位在周围人眼中疼爱女儿的好父亲形象,在我母亲外出打工后立马成为了泡影。”
“冬天的时候,因为在学校和同学一起打扫卫生,需要涮拖把、洗抹布,结果我的手生了冻疮。”
“如果妈妈还在,我的手一定不会生冻疮。”
“还好,这样的生活只有半年。”
“半年后,我妈把我从老家接到了Z市。”
“第二个冬天,因为在妈妈的身边,我的手再也没有生过冻疮,一直到长大成人,一直到现在都没有过。”
“真是奇怪,在妈妈身边哪怕只有妈妈一个亲人,也能把我照顾得很好。”
“可是跟着父亲,明明那边有爸爸、爷爷、奶奶那么多亲人,可是我的手还是会生冻疮。”
“那时我还小,并没有听过‘宁跟讨饭娘不跟做官爹’的典故,可是事实已经让我深有感悟。”
“从那以后,只要有亲戚朋友问我以后跟爸爸还是跟妈妈,我的回答只有一个,那就是跟妈妈。”
“因为跟着爸爸只能几周都见不到爸爸一面,就算见到了也大多是喝醉的样子。”
“而跟着妈妈,至少可以在寒冷的严冬温暖的活着。”
“后来大概过了一年,因为老婆孩子都跑了,我爸也干脆从老家跑来了Z市,跟着我妈一起跟她娘家亲戚打工,至少这样一家三口可以团聚。”
“那个时候只要会做生意,多多少少都能够赚些钱。”
“家里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一开始我爸我妈每天回家都很晚,在小学的时候我总是放学写完作业后就搬着凳子坐在大门口,等我爸妈回家。”
“现在回想起来,那还真是一段简单幸福的时光。”
“虽然并不富足,但衣食无忧,有住的地方,一家人每一天都在一起,已经是大多数孩子向往的生活了。”
“每到儿童节,我爸妈还会带我去游乐园玩,坐碰碰车、海盗船、旋转木马……”
“果然,还是童年的时光最快乐!”
“什么烦恼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