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这已是端午时节,过云雨短暂得让人很快忘记它的存在,因为烈日炎炎的夏日,让人头晕眼花,哪还有心思去理会其它事。

    港口外,是一片平民区,与港口只隔着一条护城河。这平民区的百姓,多数是两年前,营建此港口的民夫。是因当时广州人力匮乏,官府便允许参加营建港口的人在此定居,就是为了吸引民力。

    两年过去,此地也慢慢在发展,从最初的大片简易房子,到现在靠近进港道路两旁,都建起些酒馆、客栈、甚至风月场所……。因此,人口也增加不少,三教九流人员混杂。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婆,顶着烈日行走在平民区之间,认识她的人唤她叫“三牙婆”却忘记她的本名。三牙婆眯着眼抬头看了眼前“弱水楼”那些花枝招展的妓女,不管是楼上的,还是楼下的莺莺燕燕,都在东张西望寻找恩客。

    三牙婆看妓女的同时,这些妓女也看着这个有点虾背的老太婆,看她发髻上竟插着几朵小野花,觉得这也太骚气,都不禁掩嘴而笑。

    而三牙婆并不觉得有什么,因为头上的小花,是一个小顽童的杰作。她向前走着,转入靠着河边的民居街道上。刚好路过珍儿家门外,便听得那屋内呼天喊地的哭喊声。

    不明所以的三牙婆,随眼向这小木屋内看去,只见几名税吏,竟然将一个小女孩如拖牲口一般,往屋外拉。

    而后面跟着一对母子,拉扯着一个肥胖税吏哭喊着哀求道:“几位差官,放过我家小女吧”其实这就是珍儿一家三口人,只因王氏这两年,独自抚养两孩子,一边交税还需服徭役,操劳过度一病已是数天,并已经断炊。这天那税吏竟然来收税,王氏平时不过是为人洗衣服度日,哪还有钱交税,便有眼下这一幕。

    而走在后面那肥胖税吏,使劲推开王氏母子,恶狠狠嚷道:“别拦我们办差,再跟来让你们好看”这肥胖税吏举起那拳头在胸前比划一下,就是想吓唬这王氏母子。

    三牙婆看那倒地王氏,脸上一道长长的疤痕,头发散乱且脸色煞白很难看,估计有病在身。而珍儿刚好倒在母亲怀里,嘴里哭喊着道:“快放开我姐姐快……把姐姐还给我”而王氏艰难爬起来,又再扑到那肥胖税吏身后,用手拉扯着那个肥胖税吏的衣袖,珍儿则在肥胖税吏手腕上,张嘴咬了一口。谁知那税吏竟然真个举起拳头,就要打向那王氏母子。

    三牙婆看不下去,马上呵斥道:“停手”

    那几人听三牙婆这一喊,都停下脚步,看了眼三牙婆,看她就一个枯瘦老太婆,嘴里上下加起来就三颗牙,她这寒酸样,头上还插着几朵小野花,都不禁“嘻嘻哈哈”嘲笑一番。那肥胖税吏再一次把那王氏推倒在地,对三牙婆不肖说道:“你这老东西快滚开,这有你什么事”

    三牙婆挺直一下腰说道:”我看你们也太无法无天,还敢大白天抢人”

    那肥胖税吏从腰间抽出皮鞭,在地上狠抽一下,又用鞭子指着地上苦苦哀求的王氏说道:“什么无法无天的,她两月的税没交,现在拿她这小孩抵账,你说应不应该”

    “那她家欠多少钱”三牙婆一咬牙说道。

    那肥胖税吏,伸出手一摊说道:“就是这数,你是不是帮她们补上”

    那王氏压住哽咽的嗓子说道:“哪有这个数”

    那肥胖税吏“哼”声说道:“你以为不用给利息,还有我们这可空跑好几回,难道这不用花费吗?”那王氏听来想争辩,但又无话可说。她平时说话,还带着浓厚的洛阳家乡口音,很少与人交流是怕被人取笑。本就是个怕事之人的王氏与这些恶吏争辩,又那是他们对手。

    而三牙婆从腰间掏出个麻布包,仍到那几个税吏跟前,大声说道:“把人放了”

    其中一个税吏,捡起地上麻布包,打开看了看,又在手上掂量一番,这才点了点数说道:“这钱不够,还差钱”

    三牙婆说道:“我也没说给足你们,我刚从吴捕头那回来,这钱就是他家给的,你们若不够,可以跟我去吴捕头家把尾款补给你们”这三牙婆是专做些丧葬白事谋生,这袋钱还是三牙婆与其它几人,为那吴捕头家做白事后,所收的润口费和布施钱,因为其中一人是个道教中人。

    三牙婆是知道这税吏那些事的,可以说是看高的拜,见低的就踩。其实是没有什么尾款的事,她是把那个吴捕头搬出来,谅这三人也不敢得罪于他。

    那三个税吏,听说这老太婆,在此地认识衙门里的人,立马换了个样说道:“哦这个嘛……好办好办”看他说着,一边几人议论一番。

    三牙婆也不理会他们,走前两步从税吏身边,把唐思晨拉到自己身后说道:“觉得行,就把账给消掉,不行就走一回”

    “行行行,这肯定可行”那三人也听话,拿出账本翻开王氏那行,用笔一划,王氏按上手印,这账便已消。这些税吏也不多言,转身便向下家走去,因为他们犯不着为这一处劳师动众,反正有的是像王氏这样的可怜虫。

    三牙婆年老,难以扶起王氏,便与王氏交谈几句陪着王氏慢慢爬回屋内。她看了一下这房子,破破烂烂的,除有一张床,一口锅几个碗筷,就没有其它物件,可以说很是穷困。

    再看看两孩子,都是身体偏瘦,光着脚板,衣衫许多缝补的补丁且发白,估计已经穿了很长时间,不过还算整洁。单看脸相却不像普通人家的孩儿。三牙婆突然想起,刚才听得这王氏说话,带有浓浓的洛阳口音,便试探着用洛阳话向王氏说道:“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王氏躺在床上,突然听到家乡话,倍感亲切,但心中又生起不安之感,然而这老人才帮了自己一家,怎么能躲着人家,于是便壮着胆,有气无力说道:“我……现在好多了……,不知道……要如何谢你……”王氏喘口气接着道;“珍儿、晨儿,快给恩人磕头”

    两孩子很听话,跪在三牙婆跟前,连连磕头。

    三牙婆摆摆手道:“快起来,快起来估计你们也饿了吧”三牙婆从衣袖里拿出几个蒸饼来,分给她两,看着两人接过饼,但又迟疑不敢吃,而又实在饥饿的样子,三牙婆心痛的几乎掉下眼泪,便说道:“快吃啊,怎么不吃”

    三牙婆转头对王氏说道:“大恩不言谢,我这也算不上什么,我做我能做的事,说我积德行善,那我也就赚了不是吗?你还有什么亏欠我的吗?”这两番话都是用洛阳口音说的。

    王氏本是个知书达礼的大家闺秀,突然听三牙婆这番话,不知如何应答。

    三牙婆又说道:“你看孩子年纪小,怎么能饿着受这罪,我看着也难受啊!”

    王氏听她话来,忍不住潸然泪下,两孩子看母亲难过,便扑在母亲身上一起哭泣。

    三牙婆自责道:“看我把你们都弄成这样,唉……真没用啊……”那王氏这才收住哭声,并劝慰自己的孩子道:“先把蒸饼吃下”

    那三牙婆在屋内寻摸了一阵,找到个米缸,发现里面空荡荡的,一粒米也没有,不过三牙婆没有言语,她打来一盘水,先给王氏擦把脸说道:“你不要担心,有我在,我会帮你照顾好孩子的,你先休息一下吧”。

    三牙婆安抚一番王氏一家后,迈着细碎的脚步,从那些帮人抬棺椁的张三李四家里借来米粮,同时让人找来一个名唤“九流”的老道士给王氏治病。

    就这样三牙婆和九流道人连续照顾王氏一家三口几天,每天都有人送来鱼和蔬菜,且不收分文。三牙婆与王氏闲聊时候,听王氏说她原来是客居海外的,当一家人坐船货运时候,船触礁沉没,被救起后就剩这一家三口人,后来归化到这儿来居住。

    而王氏了解到这三牙婆原有个儿子,多年前出海谋生,此后了无音信,致使三牙婆孤身一人。

    其实这二人都是有类似经历,都是流放岭南的人,三牙婆甚至是武周朝时期就已经到了此地。只是关系重大,决不能向任何人提及,因而二人也不能明说。

    九流老道说起,王氏的病是积劳成疾,且底子弱,九流老道认为,短时间难以恢复,还需要慢慢吃药医治,又需慢慢调理,才能好转,现今还需从长计议。

    老道士的意思,三牙婆当然是明白的,长此下去,也不是办法,大家还要继续做事才是长久之计。

    于是,三牙婆每天做好饭后,让唐思晨陪伴王氏身边,自己就带着小珍儿到处做起自己的营生:一张铁嘴劝世人,莫惜帛钱失了魂。多燃香烛照灵道,但得阴间暖先人。多送草马与泥仆,好让它处倍安身。今有婆婆来指路,来世还续富贵缘。

    这些就是三牙婆营生的独门法宝,在白事场上,三牙婆一个嘴巴说尽人间离别话,所有人都任由她指个西东。

    而小珍儿则被三牙婆说成是童子送福,在这古代是很有说服力的,任谁不想为先人做足一点,而小珍儿也很聪明伶俐,跟着三牙婆,学上几句好话,加上珍儿还是个稚趣宝宝,很让人喜爱,因而,也能得一份赏,只是这样的营生并非时常有,还需要另想办法。

    于是,三牙婆看王氏这木屋,就在港口的护城河边,这护城河是与江水相连的,便找人在这近木屋的河边,打上几根木桩,弄了个能抓鱼的陷阱,只要等退朝时候多少也会有些收获。但后来其效果,好得让人出奇,那鱼虾多到根本吃不完,还能晒鱼干,甚至送给附近有困难的邻里一些。

    另外三牙婆又带着唐思晨姐弟,到码头与那些运输水果的船家处,装一小竹篓水果,到各处叫卖。因为都是些熟透的水果,已经不能保存多少时日,因而所需价钱是很低的,经由三牙婆介绍,那些运水果的人也很照顾这小姐弟俩,往往是半卖半送给她们货,还不时教导他俩些如何分辨水果好坏,又或者到哪里去走卖容易赚钱等等。

    就这样,港口内,时常可以看见这小姐弟俩,光着脚板走卖水果的身影,而那些唐军,并没有为难她俩,有时也只是吃上一两个水果,就算交了税。

    日子就是这样过着,王氏的病也慢慢有好转,九流老道上山采的药明显有用,老道自己也很有成就感。直到王氏能自己下床做家务,已经过去两月有余。

    那王氏生怕再发生无钱交税的事,便想做些事,三牙婆便教她在家将河里抓到的鱼虾,烹饪一番,加上米饭和蔬菜,就能自己摆摊做买卖。

    初时的王氏还是有些抵触的,一来是她脸上那道疤,实在是不好示人,二来是王氏从没做过生意,嘴笨又说不好地方口音,这也是她时常被取笑的原因。

    在三牙婆的鼓励下,王氏又见孩子们每日辛劳,且听儿子回来后所说的得知,珍儿跟着三牙婆给人家去做丧事堂孝子之事,简直震三观。

    如非得三牙婆恩惠在先,那肯原谅于她,这是大唐帝国大学士的孙儿,是状元郎的儿子,又是自己原本的准女婿。想来也是自己没用的原因,使珍儿做那比乞丐,比妓女还低贱之事。

    王氏脑中经过一番思绪翻腾后,自问还有什么是自己还能失去的,还有什么是值得自己所拥有的之后,便一咬牙,硬着头皮上。

    这样一来,还真不错,在家门口也能赚些过路客的钱。到港口里面摆摊,那些做苦力的也很愿意光顾王氏的小摊。因为王氏的饭菜量大价低,口味也挺好,当然还要谢三牙婆这个美食家的功劳,她时常说些不同肉类和不同蔬菜的搭配,焖、烧、炒、炸、炖…多年的功底毫不保留教给王氏。预先做好的菜,或现场炒制的也有,很受大家欢迎,就连那些唐军也不时会光顾一番。

    就这样,王氏一家三口,总算对生活重拾信心,勤勤恳恳过上些温饱,还有些许盈余的生活。

章节目录

升平惊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迎风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迎风雁并收藏升平惊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