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今天是一九二三年的农历八月十五,阖家团圆的日子。
下午,李宅内,李菲在厨房忙碌着,正在给父亲做一碗鸡蛋蒸糕。她边打鸡蛋边说:“桃姨,帮我把那个碗拿过来一下。”
正在切菜的桃姨放下手中的活,把一只青花圆口碗递给李菲。“小菲,你爸喜欢吃蒸糕,你每次来几乎都要做给他吃,他每次吃的时候都很高兴,乐得合不拢嘴呐。我就经常在旁边夸呀,对他说,你有福气呀,你这个女儿有孝心呀!”李菲说道:“桃姨,我不过就简单做了碗蒸糕罢了,您就这么夸我。家里属您嘴甜,一下子夸了两个人。”桃姨接道:“那可是。”闻言,两人都开心地笑了起来。
“桃姨,阿冉今天怎么还没有来?往常她可是最爱凑热闹的。”
“今天早上她对我说,有一位同学今天回国,她去码头接去了,要来迟一些。”
阿冉原名丁冉,是桃姨的女儿。桃姨早年间从山东逃荒来到金州,在半路饿昏,那天李菲的爸爸李建义刚好办完事,开车路过,把她救回了家。后续见她心地善良,人又勤快,就留在家里作佣。虽然名义上是佣人,但李家向来待人平和,又加之桃姨一直照顾李菲长大,因此和家人无二。阿冉父亲早逝,李菲又比她大五岁,一直把她当亲妹妹看待,吃穿用度和李菲一样,两人关系一直很好。后来见桃姨年纪日长,李建义和菲妈就不想让她在厨房里继续做饭了,要歇一歇,一起在李家住下,像一家人一样相处就好。但桃姨不肯,说是不能白吃白拿。
说话间,蒸糕已经准备好,放到了锅里。“阿菲,好了吗?妈叫你过去,说给你买了几身好旗袍,让我喊你过去试试。”李菲闻言,转过头去,只见杨成言正半倚着厨房门框,手里拿着半个苹果,懒洋洋地问她话。
“哦,这就好了,马上过去。”李菲摘下围裙,朝杨成言走过来,问道:“是二叔二婶也来了吗?外边怎么这么热闹?”杨成言答道:“对,早来了。你刚到厨房他们就来了。”说完,二人一起朝客厅走过去。
刚走到客厅,只见李菲的妈妈在二婶旁边,朝李菲挥手,“菲儿,快过来,去二楼试试我刚买的几件旗袍。”
菲爸闻言,朝菲妈大声说道,“试什么旗袍呀,今天好不容易大家都聚在一起,干嘛非要挑这个时间试什么旗袍呀!”
菲妈答道:“你懂什么,我给我女儿准备的旗袍。平时女儿这么忙,被你拉去公司做生意,我都捞不到人,我让她试个旗袍你就有意见了?你去和二弟他们谈你的生意去,别来干扰我们母女。”菲爸无奈,“嘿,你看,这还说不得了。”众人见状也都连忙打趣,李菲跟着菲妈去了二楼卧室。
熙熙攘攘间,厨房的饭菜已经准备好了。桃姨把准备好的饭菜都端上了桌。一大家子人都围坐在一起。饭局开始前,李建义站起来说道,“咱李家能发展成这么大一家子,能在商业上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是多么地艰辛,同时又是多么地幸运。二十多岁的时候,我和二弟只身来到金州闯荡,三十年过去了,才有了现在的成功。我有李菲这么一个女儿,二弟你有启文和启孝俩儿子,他们又都成家立业,慢慢地,变成今天这一大家子人。今天呀,是中秋,祝我们一大家子平平安安,生意呀,兴兴隆隆。”说罢,众人都举起酒杯共同庆祝。小孩子和一些不会饮酒的女眷只是以茶代酒来致意。
一大家子吃完了饭,热热闹闹地聊起了天。八月十五的月亮像一个色泽透亮的银盘悬挂在半空,把温润的月光泻向人间,一向浓郁的夜色也被晕开,显出了几分透亮。此时的李宅内外,灯火通明,月光与灯火竞相争辉。二叔二婶他们一家见天色已晚就先离开了。
此时,菲爸和杨成言坐在沙发上说话。菲爸说道,“金州现在的局势不稳呀,一会儿冯系一会儿又是孙文,早晚得打起来。”
杨成言道,“打起来也打不到您身上,不管哪边,都是要给您一个面子的。再者说,我现在在张大帅手下做参谋,这战火殃及不到咱家。”
李菲也说:“我看这战争一打起来,两边都要强用咱家的船运人运货。想不掺和这些时局,独善其身,怕是不行。”
菲爸叹道:“我什么场面没见过,倒是不怵战争,就是百姓遭殃呀。刚安稳了没几年,又是打来打去的。今天你当政,明天他当政,搅得老百姓过不好日子。这军阀呀,都是把世道搅乱的东西。”
杨成言听到这些,面露尴尬。李菲在旁边坐着,看出了杨成言的窘迫,开口道:“爸,成言还在这儿。他也是一名军人呐。”
“军官怎么了,这是在自己家,连实话都不能说了!”
杨成言连忙接道:“爸说得对,该是什么就是什么。在家咱是亲人,随便说。”
“妈,我回来了。看我带谁来了……”李菲听到院子里传来阿冉的声音,便走出去迎阿冉。李菲远远地看着那人的侧影,一米八几的身姿,身着一身笔挺的西装,宽宽的肩膀,一身凌厉的气质。即使几年没见,凭着那熟悉的身影,她马上就认出了那人是唐立群。
阿冉远远看到李菲出来,跑到她面前,笑嘻嘻地说:“看!我带谁来了?”
于是,李菲朝着大门口的方向望去,和桃姨正在交谈的那一男子蓦然间抬起头来,微微一怔,随即转过身来朝李菲挥手打招呼。
她惊喜地朝他走去,“立群哥,一别几年,你终于回来了。今天终于又见到你了。”
“是啊,终于又回到金州,又见到你们了。”
李菲道,“快,我们进去,爸在客厅呢!”
唐立群跟着李菲阿冉他们进了屋,菲爸一见到唐立群自然是十分开心。想到几年没见,怕是还不认识李菲的丈夫杨成言,就向唐立群介绍。又告诉杨成言这就是他常提的那个世叔的儿子,照他的话来说,是顶半个儿子。
杨成言先开口道:“立群兄,早就听爹说过你了,今日终于得见了!”唐立群握住杨成言递过来的双手,嘴角扯出微笑,回道:“幸会,幸会。”
菲妈闻讯也惊喜地从二楼下来见唐立群。一伙人来到客厅,坐到沙发上,开始聊起来。菲爸紧接着对唐立群说,“立群,在国外的这几年过得怎么样呀?”
唐立群笑着答道:“挺不错的。平时主要就是在大学上课,学的是物理学和经济学。”
菲爸很欣慰,“物理和经济好。学物理能理解自然;学经济能理解社会。”菲妈更是对唐立群嘘寒问暖地问起话来。
见桃姨从厨房出来,端来了刚沏好的香茶,李菲起身迎过去,接过茶盘,依次把茶给菲爸,菲妈,唐立群,杨成言和阿冉拿过去,紧接着又坐回到沙发上。菲爸菲妈坐在主位,阿冉和唐立群坐在侧位,李菲和杨成言坐在对位。
见菲爸菲妈拉着唐立群问东问西,聊得投入,阿冉和李菲听唐立群讲国外的见闻听得入神。杨成言瞥到李菲的肩头上飘落了一缕棉絮,便顺手给她拿了下来。李菲一怔,见其他人在聊天没有注意到刚才的举动,才微微侧头对杨成言莞尔一笑。
聊了一会儿,菲爸因为年龄大了,又喝了不少酒,支撑不住,被菲妈扶上二楼去休息了。临走之前嘱咐,让唐立群还是和之前一样,住在家里,那间房子还给他留着。唐立群觉得自己见外菲爸会不高兴,就应下了住在家里。阿冉非常高兴,要缠着唐立群让他给自己讲国外好玩的事。桃姨说她年龄大了还和小孩子一样。唐立群从小就宠这个比自己小七岁的妹妹,像对待亲妹妹似的,关系十分要好。李菲也调侃阿冉从小是个缠人精,不是缠着自己,就是缠着立群哥。
夜深了,杨成言和李菲离开李宅,回到了位于海沉路的家。
下午,李宅内,李菲在厨房忙碌着,正在给父亲做一碗鸡蛋蒸糕。她边打鸡蛋边说:“桃姨,帮我把那个碗拿过来一下。”
正在切菜的桃姨放下手中的活,把一只青花圆口碗递给李菲。“小菲,你爸喜欢吃蒸糕,你每次来几乎都要做给他吃,他每次吃的时候都很高兴,乐得合不拢嘴呐。我就经常在旁边夸呀,对他说,你有福气呀,你这个女儿有孝心呀!”李菲说道:“桃姨,我不过就简单做了碗蒸糕罢了,您就这么夸我。家里属您嘴甜,一下子夸了两个人。”桃姨接道:“那可是。”闻言,两人都开心地笑了起来。
“桃姨,阿冉今天怎么还没有来?往常她可是最爱凑热闹的。”
“今天早上她对我说,有一位同学今天回国,她去码头接去了,要来迟一些。”
阿冉原名丁冉,是桃姨的女儿。桃姨早年间从山东逃荒来到金州,在半路饿昏,那天李菲的爸爸李建义刚好办完事,开车路过,把她救回了家。后续见她心地善良,人又勤快,就留在家里作佣。虽然名义上是佣人,但李家向来待人平和,又加之桃姨一直照顾李菲长大,因此和家人无二。阿冉父亲早逝,李菲又比她大五岁,一直把她当亲妹妹看待,吃穿用度和李菲一样,两人关系一直很好。后来见桃姨年纪日长,李建义和菲妈就不想让她在厨房里继续做饭了,要歇一歇,一起在李家住下,像一家人一样相处就好。但桃姨不肯,说是不能白吃白拿。
说话间,蒸糕已经准备好,放到了锅里。“阿菲,好了吗?妈叫你过去,说给你买了几身好旗袍,让我喊你过去试试。”李菲闻言,转过头去,只见杨成言正半倚着厨房门框,手里拿着半个苹果,懒洋洋地问她话。
“哦,这就好了,马上过去。”李菲摘下围裙,朝杨成言走过来,问道:“是二叔二婶也来了吗?外边怎么这么热闹?”杨成言答道:“对,早来了。你刚到厨房他们就来了。”说完,二人一起朝客厅走过去。
刚走到客厅,只见李菲的妈妈在二婶旁边,朝李菲挥手,“菲儿,快过来,去二楼试试我刚买的几件旗袍。”
菲爸闻言,朝菲妈大声说道,“试什么旗袍呀,今天好不容易大家都聚在一起,干嘛非要挑这个时间试什么旗袍呀!”
菲妈答道:“你懂什么,我给我女儿准备的旗袍。平时女儿这么忙,被你拉去公司做生意,我都捞不到人,我让她试个旗袍你就有意见了?你去和二弟他们谈你的生意去,别来干扰我们母女。”菲爸无奈,“嘿,你看,这还说不得了。”众人见状也都连忙打趣,李菲跟着菲妈去了二楼卧室。
熙熙攘攘间,厨房的饭菜已经准备好了。桃姨把准备好的饭菜都端上了桌。一大家子人都围坐在一起。饭局开始前,李建义站起来说道,“咱李家能发展成这么大一家子,能在商业上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是多么地艰辛,同时又是多么地幸运。二十多岁的时候,我和二弟只身来到金州闯荡,三十年过去了,才有了现在的成功。我有李菲这么一个女儿,二弟你有启文和启孝俩儿子,他们又都成家立业,慢慢地,变成今天这一大家子人。今天呀,是中秋,祝我们一大家子平平安安,生意呀,兴兴隆隆。”说罢,众人都举起酒杯共同庆祝。小孩子和一些不会饮酒的女眷只是以茶代酒来致意。
一大家子吃完了饭,热热闹闹地聊起了天。八月十五的月亮像一个色泽透亮的银盘悬挂在半空,把温润的月光泻向人间,一向浓郁的夜色也被晕开,显出了几分透亮。此时的李宅内外,灯火通明,月光与灯火竞相争辉。二叔二婶他们一家见天色已晚就先离开了。
此时,菲爸和杨成言坐在沙发上说话。菲爸说道,“金州现在的局势不稳呀,一会儿冯系一会儿又是孙文,早晚得打起来。”
杨成言道,“打起来也打不到您身上,不管哪边,都是要给您一个面子的。再者说,我现在在张大帅手下做参谋,这战火殃及不到咱家。”
李菲也说:“我看这战争一打起来,两边都要强用咱家的船运人运货。想不掺和这些时局,独善其身,怕是不行。”
菲爸叹道:“我什么场面没见过,倒是不怵战争,就是百姓遭殃呀。刚安稳了没几年,又是打来打去的。今天你当政,明天他当政,搅得老百姓过不好日子。这军阀呀,都是把世道搅乱的东西。”
杨成言听到这些,面露尴尬。李菲在旁边坐着,看出了杨成言的窘迫,开口道:“爸,成言还在这儿。他也是一名军人呐。”
“军官怎么了,这是在自己家,连实话都不能说了!”
杨成言连忙接道:“爸说得对,该是什么就是什么。在家咱是亲人,随便说。”
“妈,我回来了。看我带谁来了……”李菲听到院子里传来阿冉的声音,便走出去迎阿冉。李菲远远地看着那人的侧影,一米八几的身姿,身着一身笔挺的西装,宽宽的肩膀,一身凌厉的气质。即使几年没见,凭着那熟悉的身影,她马上就认出了那人是唐立群。
阿冉远远看到李菲出来,跑到她面前,笑嘻嘻地说:“看!我带谁来了?”
于是,李菲朝着大门口的方向望去,和桃姨正在交谈的那一男子蓦然间抬起头来,微微一怔,随即转过身来朝李菲挥手打招呼。
她惊喜地朝他走去,“立群哥,一别几年,你终于回来了。今天终于又见到你了。”
“是啊,终于又回到金州,又见到你们了。”
李菲道,“快,我们进去,爸在客厅呢!”
唐立群跟着李菲阿冉他们进了屋,菲爸一见到唐立群自然是十分开心。想到几年没见,怕是还不认识李菲的丈夫杨成言,就向唐立群介绍。又告诉杨成言这就是他常提的那个世叔的儿子,照他的话来说,是顶半个儿子。
杨成言先开口道:“立群兄,早就听爹说过你了,今日终于得见了!”唐立群握住杨成言递过来的双手,嘴角扯出微笑,回道:“幸会,幸会。”
菲妈闻讯也惊喜地从二楼下来见唐立群。一伙人来到客厅,坐到沙发上,开始聊起来。菲爸紧接着对唐立群说,“立群,在国外的这几年过得怎么样呀?”
唐立群笑着答道:“挺不错的。平时主要就是在大学上课,学的是物理学和经济学。”
菲爸很欣慰,“物理和经济好。学物理能理解自然;学经济能理解社会。”菲妈更是对唐立群嘘寒问暖地问起话来。
见桃姨从厨房出来,端来了刚沏好的香茶,李菲起身迎过去,接过茶盘,依次把茶给菲爸,菲妈,唐立群,杨成言和阿冉拿过去,紧接着又坐回到沙发上。菲爸菲妈坐在主位,阿冉和唐立群坐在侧位,李菲和杨成言坐在对位。
见菲爸菲妈拉着唐立群问东问西,聊得投入,阿冉和李菲听唐立群讲国外的见闻听得入神。杨成言瞥到李菲的肩头上飘落了一缕棉絮,便顺手给她拿了下来。李菲一怔,见其他人在聊天没有注意到刚才的举动,才微微侧头对杨成言莞尔一笑。
聊了一会儿,菲爸因为年龄大了,又喝了不少酒,支撑不住,被菲妈扶上二楼去休息了。临走之前嘱咐,让唐立群还是和之前一样,住在家里,那间房子还给他留着。唐立群觉得自己见外菲爸会不高兴,就应下了住在家里。阿冉非常高兴,要缠着唐立群让他给自己讲国外好玩的事。桃姨说她年龄大了还和小孩子一样。唐立群从小就宠这个比自己小七岁的妹妹,像对待亲妹妹似的,关系十分要好。李菲也调侃阿冉从小是个缠人精,不是缠着自己,就是缠着立群哥。
夜深了,杨成言和李菲离开李宅,回到了位于海沉路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