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不好,阴沉沉的乌云,被大北风吹得忽而向东,忽而向西。风吹雪中,冷锋一身粗布破袄,披着白斗篷,趴在官道旁的枯草里,全身僵硬的像块石头,能自主活动的只剩两只大眼睛,而这双大眼睛,像狼似的,又贪婪又凶狠,盯着那被大雪覆盖地官道。
不知过了多久,打那看不见的尽头隐约传来车轮轧地面的声音。
一个小伙子潜行至冷锋身旁,小声说道:“参军,张家的粮车往这来了,咱们抢吗?”
“抢!”
“可眼下兄弟们冻得够呛……”
“屁话!不抢,军中的兄弟们吃什么?”
那小伙子咬了咬牙,扭头对传令兵道:“告诉兄弟们,听号令!”
一阵不长不短的等待后,张家的粮车终于进入眼帘。冷锋嘴角滑过一丝冷笑,挥手下令,可这手啊,执拗地狠,就是不肯抬起来。冷锋心里闪过一丝不详,但粮食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以至于他忽视了自己和兄弟们的“身不由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那不听话的左手举了起来。
…………
周武朝,武宁十年,腊月。
过了雍州往安定郡,靠南,有一条官道,沿着这条官道骑驴走出半个月,便到了安定郡北边的西川。官道到了这里,在简陋中苟延残喘几步后,淹没于粗砂荒草之间。
书生望着眼前的“路”,长叹一口气,爬下驴背,将背后的包袱拉至胸前,深一脚浅一脚地蹒跚前行。没走出几步,脚下一拌,狗啃屎扑倒在地,额头正好磕到一个硬物。书生忍着疼定睛一看,一个头骨正瞪着空洞地眼睛看着自己。
书生被吓了一跳,急忙坐起身来后退,不想掌中又摸到一个硬物,又冰冷冷,心中又是一惊,以为又是某位先人的骸骨,拿起来一看,却是一段残刀。
借着残阳一看,刀身上刻着一个“韩”字。举目四顾,却见周围荒沙之下竟埋着数具尸骨。尸骨身上穿的盔甲,有汉军的,也有羌人的。他想,这应该是旧时韩家军与羌人交战之地。可怜这些战死士兵的尸骨无人掩埋,只能被西北的风沙所吞噬。
此时朔风瑟瑟,暮霭沉沉,战魂无归,竟有说不出的悲凉。书生长叹一口气,找了个趁手的木棍,一棍一棍的挖起坑来。待坑挖好,便将韩家军的尸骨一一埋葬。埋上最后一捧土之后,他想想了,又举起木棍又开始挖坑,准备将羌人的尸骨也一并葬了。
赶路中的季家村村民看到的便是这幅书生埋骨的景象,不由怒气横生。
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壮汉子喝道:“你是什么人,怎地给羌狗造坟!”
书生淡淡道:“人死入土为安,有何不妥?”
“羌狗是畜生。你给畜生造坟,难不成与畜生为伍吗?”
汉子骂得狠,那书生也不以为意,将最后一捧土盖上。
那汉子气结,登时撸起袖子就要上前打人。却在这时,一个温和的声音道:“先生慈悲为怀心怀众生,着实可敬,无边不可莽撞。”
书生抬头。此时薄云如纱,洋洋洒洒地铺陈开来,轻柔温暖的夕阳透过云纱洒在说话人的眉心上,让他看起来格外温柔,份外出尘,甚至带了些佛性。
书生心中一凛,拜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晚生见过先生。”
季老爹还礼,“韩家军为百姓抵御羌人,可谓劳苦功高,先生为战死的将士修坟建冢,我等感激不尽。”
季无边闻言望向书生身后,果见又有一坟茔,坟前竖着木牌,写着“英烈将士”四个大字,知道自己错怪了人,不由面色一红,也拜道:“望先生念在我粗人一个,不要怪罪!”
书生微微一笑示意不必介怀,又问:“各位行色匆忙,可是有急事?”
季无边道:“我们赶去县衙救人,晚了恐怕就来不及了。”
书生心中一动,“各位是要救谁?”
要救之人身在西川县衙,而西川县县长马芳忠,此时正端坐在堂上,无奈地看着跪于堂下的他。
这大汉的破棉袄破了,露出黑漆漆的棉花,头上裹着雍西一带农民常戴的角巾,乍一看跟普通的庄家汉没什么两样,但若有心人仔细观察,他的虎口处满是老茧,像是个善使刀的。
他的两侧,分别坐着两拨人。左边为首的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身披铠甲,眉如高峰面似冷铁,正是征西大将军韩浩。他目光含箭,死死盯着右手边那人。
那人三十来岁,身穿华服略施粉黛,缓缓扇着手中的折扇,那扇中山水沸沸扬扬,与山水画静谧深远的意境背道而驰:这雍西豪族的家主张盛便是周武一代,胸无点墨却要强装风雅的纨绔典型。他眼里带着得意望着跪在大堂中间的大汉。
那大汉满脸胡茬形容憔悴,眼里却透着桀骜,直挺挺地跪着一言不发,活像个棒槌。
马芳忠望着那个棒槌,一边摸着他那花白的胡须,一边平铺直叙地问:“堂下姓甚名谁?可知所犯何罪?”
棒槌回道:“我姓冷名锋,不知所犯何罪。”
马芳忠闻言“啊”了一声。这声“啊”婉转悠长余音绕梁,但谁也猜不透它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县衙大堂一时安静下来,大家都等着马县长继续问案。
却见张盛将手里折扇一收,喝道:“冷锋,你本为韩将军的参军,却为何净做些强盗之事,劫掠我家财物,还敢说不知所犯何罪!说!是什么人指使你这么干的?”
他说这话的时候目光冷冷地望向韩浩。他在暗示马芳忠,指使冷锋的正是这个人。他特意顿了一下,给马芳忠时间,让他像往常一样顺着他的思路问话,可过了好一会儿也没有反应,转头一望,却见马芳忠昏昏欲睡,不由大怒。
张家在雍西经营百年,根深叶茂家大业大,说一不二,就连地方官也必须得到他家认可,否则难走一步路,难说一句话。就像马芳忠,名为西川父母官,实是张家一条狗。如今狗竟然敢敷衍主子,张盛盛怒之下重重地一拍桌子。
马芳忠两眼猛然睁开,惊恐地望着张盛,告罪道:“老了老了不中用了,还望张老爷见谅!”
张盛森然说道:“见谅就免了,赶紧断案!”
马芳忠“是”的应了一声,心里却打起了鼓:这案要怎么断?雍西第一豪族状告征西大将军韩浩的参军抢了他家的粮,这事是他一个毫无背景的小县长能管的吗?他能名目张胆地问到底抢还是没抢,为什么要抢?这不是找死吗?
这个格外寒冷的寒冬腊月里,马芳忠冷汗如浆。他偷偷望向韩浩,希望他多少能给点示意,却见这位祖宗凶神恶煞似的冷着张脸,那双大手就一直没离开过刀,这让他愁的:雍西军团这回是动了真怒,还断案呢,不断头就不错了。
就在这时,衙门口外响起一阵急促的鼓声:有人击鼓鸣冤!
这一声比一声刺耳的鼓点,对马芳忠来说却犹如救命稻草,他急不可待地问:“何人喊冤?”苍老嘶哑的声音甚至比鼓点还刺耳。
却听张盛冷声说道:“当下有案在审。他们的冤情稍候再议!”
马芳忠面色一僵。
此时,一直保持沉默的韩浩开口了:“周武朝明律,凡有击鼓鸣冤者,必须即时对待。”
法典重如山,张盛眉头一皱,却不好反驳。马芳忠立刻喝道:“将鸣冤之人带上堂来!”
一大群乡民鱼贯而入,黑压压地跪在县衙大堂上。
马芳忠问:“堂下何人?”
为首一位青壮汉子抱拳道:“草民季无边,有冤情请青天大老爷做主!”
来者正是季无边和季家村的村民。那位给将士埋骨的书生混在村民当中,默默打量在场人等,秀气的眉峰微微皱起。
马芳忠问道:“来者有何冤情?”
季无边说道:“草民替韩家军鸣冤!韩家军军粮被克扣!”
此话一出,满堂寂静。
马芳忠的冷汗立时流下来了。他不敢继续问了。如果说冷锋的案子是个烫手山芋,但糊弄一下也能糊弄过去,那眼前这位年轻人所述就是个炸药,一碰非把人炸个尸骨无存不可。
张盛却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喝道:“你是什么人,敢到县衙混淆视听?”
季无边:“草民季无边,家住季家村,是西川河上的摆渡。”
张盛轻蔑一笑,“摆渡?如今摆渡都敢替韩家军鸣冤!”他的语气突然严厉起来,“说!你从韩浩哪里得了什么好处?”
季无边道:“韩将军从未给过草民任何好处!”
张盛:“你这话也只能骗骗无知小儿。你一个普通村民,谁给你的胆子敢到县衙闹事?你们聚齐一大帮子人要干什么?说是鸣冤,我看是要造反!”
闹事!造反!无论哪项都是泼天大罪。县衙大堂四下里一片沉寂,空中弥漫着无法呼吸的沉重。
张盛继续喝道:“此等刁民,马县长还不下令拿下?”
马芳忠望着一片黑压压的脑袋,颤抖地问:“请问张老爷,该抓谁?”
张盛指着季无边,“从他开始!一个一个的抓,一个一个的审,审出实情,审出幕后指使!”
季无边望向马芳忠道:“草民启禀马大人,实情就是韩家军却有冤情……”
马芳忠心里叫苦,你小子瞅我,我也无能为力啊!他不敢直视季无边,相反把身子往桌子后边缩了缩。
张盛:“住口!军政大事岂是你这刁民可以言说!来人,把他给我拿下!”
他一声令下,身后的家奴便要动手。季家村的村民纷纷睁大了眼睛,怒瞪着张家的家奴。家奴犹豫,回望张盛,张盛喝道:“怕什么,有马大人和我给你们撑腰,拿下这群反贼!”他帽子越扣越大,打定主意,即便这群人不是反贼,他也要将他们逼成反贼!
家奴们狗仗人势,一个个面露狞笑摩拳擦掌。村民们神情间充满了戒备。双方剑拔弩张,冲突一触即发,眼看着一场民诉被矫成一场民变……
这时只听一人朗声说道:“冤情未陈,哪有动手之理。还请各位稍安勿躁。”
在场众人循声望去,正是那书生,“还是先听陈诉再行断案为上。”他的嗓音干脆清亮,宛如清溪潺潺,与这个乌泱泱乱糟糟的县衙大堂多少有些格格不入。
张盛立刻盯住书生,“阁下又是哪位?”
那书生不答话,从容起身,从胸前的包袱里取出一个绸卷缓缓展开,朗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西川县县令马芳忠,多年来养鳏寡,恤孤穷,审察冤屈,躬亲狱讼,劳苦功高,如今年事已高,特许乞骸骨,致仕还乡,颐养天年!着令中书院生方浅知接任西川县县令。”
他话音刚落,马芳忠便长长吁出一口气,苍老的面庞显出一丝一丝的如释重负,他站起身来,走到书生面前跪下,接过圣旨,道:“老臣接旨!愿吾皇万岁。”
“老大人请起!”方浅知伸手去抚马芳忠,只感微微力道从对方的手传来,抬头一望,竟从马芳忠那双浑浊的眼珠里望出一丝歉然和嘱托,遂会意一笑,“老大人放心吧。”
不知过了多久,打那看不见的尽头隐约传来车轮轧地面的声音。
一个小伙子潜行至冷锋身旁,小声说道:“参军,张家的粮车往这来了,咱们抢吗?”
“抢!”
“可眼下兄弟们冻得够呛……”
“屁话!不抢,军中的兄弟们吃什么?”
那小伙子咬了咬牙,扭头对传令兵道:“告诉兄弟们,听号令!”
一阵不长不短的等待后,张家的粮车终于进入眼帘。冷锋嘴角滑过一丝冷笑,挥手下令,可这手啊,执拗地狠,就是不肯抬起来。冷锋心里闪过一丝不详,但粮食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以至于他忽视了自己和兄弟们的“身不由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那不听话的左手举了起来。
…………
周武朝,武宁十年,腊月。
过了雍州往安定郡,靠南,有一条官道,沿着这条官道骑驴走出半个月,便到了安定郡北边的西川。官道到了这里,在简陋中苟延残喘几步后,淹没于粗砂荒草之间。
书生望着眼前的“路”,长叹一口气,爬下驴背,将背后的包袱拉至胸前,深一脚浅一脚地蹒跚前行。没走出几步,脚下一拌,狗啃屎扑倒在地,额头正好磕到一个硬物。书生忍着疼定睛一看,一个头骨正瞪着空洞地眼睛看着自己。
书生被吓了一跳,急忙坐起身来后退,不想掌中又摸到一个硬物,又冰冷冷,心中又是一惊,以为又是某位先人的骸骨,拿起来一看,却是一段残刀。
借着残阳一看,刀身上刻着一个“韩”字。举目四顾,却见周围荒沙之下竟埋着数具尸骨。尸骨身上穿的盔甲,有汉军的,也有羌人的。他想,这应该是旧时韩家军与羌人交战之地。可怜这些战死士兵的尸骨无人掩埋,只能被西北的风沙所吞噬。
此时朔风瑟瑟,暮霭沉沉,战魂无归,竟有说不出的悲凉。书生长叹一口气,找了个趁手的木棍,一棍一棍的挖起坑来。待坑挖好,便将韩家军的尸骨一一埋葬。埋上最后一捧土之后,他想想了,又举起木棍又开始挖坑,准备将羌人的尸骨也一并葬了。
赶路中的季家村村民看到的便是这幅书生埋骨的景象,不由怒气横生。
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壮汉子喝道:“你是什么人,怎地给羌狗造坟!”
书生淡淡道:“人死入土为安,有何不妥?”
“羌狗是畜生。你给畜生造坟,难不成与畜生为伍吗?”
汉子骂得狠,那书生也不以为意,将最后一捧土盖上。
那汉子气结,登时撸起袖子就要上前打人。却在这时,一个温和的声音道:“先生慈悲为怀心怀众生,着实可敬,无边不可莽撞。”
书生抬头。此时薄云如纱,洋洋洒洒地铺陈开来,轻柔温暖的夕阳透过云纱洒在说话人的眉心上,让他看起来格外温柔,份外出尘,甚至带了些佛性。
书生心中一凛,拜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晚生见过先生。”
季老爹还礼,“韩家军为百姓抵御羌人,可谓劳苦功高,先生为战死的将士修坟建冢,我等感激不尽。”
季无边闻言望向书生身后,果见又有一坟茔,坟前竖着木牌,写着“英烈将士”四个大字,知道自己错怪了人,不由面色一红,也拜道:“望先生念在我粗人一个,不要怪罪!”
书生微微一笑示意不必介怀,又问:“各位行色匆忙,可是有急事?”
季无边道:“我们赶去县衙救人,晚了恐怕就来不及了。”
书生心中一动,“各位是要救谁?”
要救之人身在西川县衙,而西川县县长马芳忠,此时正端坐在堂上,无奈地看着跪于堂下的他。
这大汉的破棉袄破了,露出黑漆漆的棉花,头上裹着雍西一带农民常戴的角巾,乍一看跟普通的庄家汉没什么两样,但若有心人仔细观察,他的虎口处满是老茧,像是个善使刀的。
他的两侧,分别坐着两拨人。左边为首的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身披铠甲,眉如高峰面似冷铁,正是征西大将军韩浩。他目光含箭,死死盯着右手边那人。
那人三十来岁,身穿华服略施粉黛,缓缓扇着手中的折扇,那扇中山水沸沸扬扬,与山水画静谧深远的意境背道而驰:这雍西豪族的家主张盛便是周武一代,胸无点墨却要强装风雅的纨绔典型。他眼里带着得意望着跪在大堂中间的大汉。
那大汉满脸胡茬形容憔悴,眼里却透着桀骜,直挺挺地跪着一言不发,活像个棒槌。
马芳忠望着那个棒槌,一边摸着他那花白的胡须,一边平铺直叙地问:“堂下姓甚名谁?可知所犯何罪?”
棒槌回道:“我姓冷名锋,不知所犯何罪。”
马芳忠闻言“啊”了一声。这声“啊”婉转悠长余音绕梁,但谁也猜不透它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县衙大堂一时安静下来,大家都等着马县长继续问案。
却见张盛将手里折扇一收,喝道:“冷锋,你本为韩将军的参军,却为何净做些强盗之事,劫掠我家财物,还敢说不知所犯何罪!说!是什么人指使你这么干的?”
他说这话的时候目光冷冷地望向韩浩。他在暗示马芳忠,指使冷锋的正是这个人。他特意顿了一下,给马芳忠时间,让他像往常一样顺着他的思路问话,可过了好一会儿也没有反应,转头一望,却见马芳忠昏昏欲睡,不由大怒。
张家在雍西经营百年,根深叶茂家大业大,说一不二,就连地方官也必须得到他家认可,否则难走一步路,难说一句话。就像马芳忠,名为西川父母官,实是张家一条狗。如今狗竟然敢敷衍主子,张盛盛怒之下重重地一拍桌子。
马芳忠两眼猛然睁开,惊恐地望着张盛,告罪道:“老了老了不中用了,还望张老爷见谅!”
张盛森然说道:“见谅就免了,赶紧断案!”
马芳忠“是”的应了一声,心里却打起了鼓:这案要怎么断?雍西第一豪族状告征西大将军韩浩的参军抢了他家的粮,这事是他一个毫无背景的小县长能管的吗?他能名目张胆地问到底抢还是没抢,为什么要抢?这不是找死吗?
这个格外寒冷的寒冬腊月里,马芳忠冷汗如浆。他偷偷望向韩浩,希望他多少能给点示意,却见这位祖宗凶神恶煞似的冷着张脸,那双大手就一直没离开过刀,这让他愁的:雍西军团这回是动了真怒,还断案呢,不断头就不错了。
就在这时,衙门口外响起一阵急促的鼓声:有人击鼓鸣冤!
这一声比一声刺耳的鼓点,对马芳忠来说却犹如救命稻草,他急不可待地问:“何人喊冤?”苍老嘶哑的声音甚至比鼓点还刺耳。
却听张盛冷声说道:“当下有案在审。他们的冤情稍候再议!”
马芳忠面色一僵。
此时,一直保持沉默的韩浩开口了:“周武朝明律,凡有击鼓鸣冤者,必须即时对待。”
法典重如山,张盛眉头一皱,却不好反驳。马芳忠立刻喝道:“将鸣冤之人带上堂来!”
一大群乡民鱼贯而入,黑压压地跪在县衙大堂上。
马芳忠问:“堂下何人?”
为首一位青壮汉子抱拳道:“草民季无边,有冤情请青天大老爷做主!”
来者正是季无边和季家村的村民。那位给将士埋骨的书生混在村民当中,默默打量在场人等,秀气的眉峰微微皱起。
马芳忠问道:“来者有何冤情?”
季无边说道:“草民替韩家军鸣冤!韩家军军粮被克扣!”
此话一出,满堂寂静。
马芳忠的冷汗立时流下来了。他不敢继续问了。如果说冷锋的案子是个烫手山芋,但糊弄一下也能糊弄过去,那眼前这位年轻人所述就是个炸药,一碰非把人炸个尸骨无存不可。
张盛却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喝道:“你是什么人,敢到县衙混淆视听?”
季无边:“草民季无边,家住季家村,是西川河上的摆渡。”
张盛轻蔑一笑,“摆渡?如今摆渡都敢替韩家军鸣冤!”他的语气突然严厉起来,“说!你从韩浩哪里得了什么好处?”
季无边道:“韩将军从未给过草民任何好处!”
张盛:“你这话也只能骗骗无知小儿。你一个普通村民,谁给你的胆子敢到县衙闹事?你们聚齐一大帮子人要干什么?说是鸣冤,我看是要造反!”
闹事!造反!无论哪项都是泼天大罪。县衙大堂四下里一片沉寂,空中弥漫着无法呼吸的沉重。
张盛继续喝道:“此等刁民,马县长还不下令拿下?”
马芳忠望着一片黑压压的脑袋,颤抖地问:“请问张老爷,该抓谁?”
张盛指着季无边,“从他开始!一个一个的抓,一个一个的审,审出实情,审出幕后指使!”
季无边望向马芳忠道:“草民启禀马大人,实情就是韩家军却有冤情……”
马芳忠心里叫苦,你小子瞅我,我也无能为力啊!他不敢直视季无边,相反把身子往桌子后边缩了缩。
张盛:“住口!军政大事岂是你这刁民可以言说!来人,把他给我拿下!”
他一声令下,身后的家奴便要动手。季家村的村民纷纷睁大了眼睛,怒瞪着张家的家奴。家奴犹豫,回望张盛,张盛喝道:“怕什么,有马大人和我给你们撑腰,拿下这群反贼!”他帽子越扣越大,打定主意,即便这群人不是反贼,他也要将他们逼成反贼!
家奴们狗仗人势,一个个面露狞笑摩拳擦掌。村民们神情间充满了戒备。双方剑拔弩张,冲突一触即发,眼看着一场民诉被矫成一场民变……
这时只听一人朗声说道:“冤情未陈,哪有动手之理。还请各位稍安勿躁。”
在场众人循声望去,正是那书生,“还是先听陈诉再行断案为上。”他的嗓音干脆清亮,宛如清溪潺潺,与这个乌泱泱乱糟糟的县衙大堂多少有些格格不入。
张盛立刻盯住书生,“阁下又是哪位?”
那书生不答话,从容起身,从胸前的包袱里取出一个绸卷缓缓展开,朗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西川县县令马芳忠,多年来养鳏寡,恤孤穷,审察冤屈,躬亲狱讼,劳苦功高,如今年事已高,特许乞骸骨,致仕还乡,颐养天年!着令中书院生方浅知接任西川县县令。”
他话音刚落,马芳忠便长长吁出一口气,苍老的面庞显出一丝一丝的如释重负,他站起身来,走到书生面前跪下,接过圣旨,道:“老臣接旨!愿吾皇万岁。”
“老大人请起!”方浅知伸手去抚马芳忠,只感微微力道从对方的手传来,抬头一望,竟从马芳忠那双浑浊的眼珠里望出一丝歉然和嘱托,遂会意一笑,“老大人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