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梁元帝钦定的时限已到,内府追缴即将收尾,两日后沈缇意便要向皇帝呈报结果。
杨旌、郑临益、卫侗、翟青,一个个人名在她心中划过,这几人可谓是欠款大军中的典型人物,杨旌所在的大理寺俸禄左支右绌、郑临益有苦难言、卫侗首当其冲、翟青漏网之鱼,这里头的水太浑,她要挑拣着跟梁元帝禀报,不可如实相告。
沈缇意理清脉络,又打好了腹稿,难以自抑地想起梁元帝对她的承诺。
正三品的军衔,她费心劳力过后,沈璩真的会如约允诺么?
*
天刚破晓,百官分列于宣德殿。
“禀告父皇,追比内府欠款一事期限已至,”沈缇意率先出列,“诸位大人皆配合行事,经核算,当下内府存款充盈,不复往日虚空。此乃其一;有关其二,儿臣无力干预,只能交给父皇定夺。”
“‘无力干预’,何人敢违逆朕钦点的能臣?”沈璩显然被吊足了胃口。
沈缇意应承的事情都做到了,她直言荆州总督袁光政为官不正,并奉上潜伏多年的郑临益搜集的罪证,袁家被抄家,郑临益将功赎罪,作为罪证之一,郑临益的胞妹自然重获新生,与袁光政一刀两断。
父债子偿,卫侗不能死,他娇惯的儿子可不无辜。
即使翟青的银子补上了卫侗的缺口,沈缇意也没有放过卫家的浪荡子,她一一向皇帝通报罪状后,沈璩当着百官的面下令彻查卫家子。
连同大理寺俸禄发放不足的弊病,也被她揭露,大理寺丞杨旌证实此事,竟由沈璩一句金口玉言涨了薪资。
只沈缇意这一席话,便令朝堂官员另眼相看,他们不敢说的话不敢做的事,沈缇意一件也没错过,此等雷厉风行,他们自愧不如。
没有人去追究其中款项的来源,梁元帝和沈缇意想要的目的都达到了,手法也并不偏激,甚至可以说十分温和。
不过,依然有人怏怏不乐。
内府亏空的难关渡过之后,梁元帝没有理由不将沈行密官复原职,说到底,沈缇意只是暂代职位。
而此时,沈行密忽然开口:“父皇,儿臣平日不只料理内府事务,恐再疏忽,皇妹身边能人颇多,我看武安将军足智多谋,可否请父皇允准相助?”
武安将军,说的便是乌桁,他和沈缇意一起长大,同是袁奉世的徒弟,在袁奉世被小人栽赃前,也是跟着他四处征战的,袁奉世不得已销声匿迹后,乌桁就一直留在公主府,一并不得重用,在世人看来,他更像是被袁奉世牵连,只好空挂虚衔的公主近卫。
乌桁入内府当差?之后岂不是任由沈行密欺凌。
沈缇意心中不快,老三刚折了一员大将,便要将她的臂膀也斩断才快意。
这还要看梁元帝的意思。
在场的大臣各有些猜测,袁奉世的事人尽皆知,沈缇意风头再盛,乌桁也难再擢升,沈行密这一提,是将他提升到了原本不可达到的高度,他该欣喜若狂才是,怎可能推拒。
还有一拨人不这么想,他身为长公主的下属,如若对主子忠心,此时最明智的做法应当是委婉谢绝,而不是谢主隆恩。
不等梁元帝一锤定音,乌桁主动道:“三皇子威容德器,臣德薄才疏,略懂皮毛,恐碍人行事,谢三皇子抬举。”
沈缇意没有回头看乌桁的表情,但她知道珩哥是怎样的人。
外人看来他已然沉寂多时,只缺一个上升的机会,这样好的条件摆在眼前,他怎么可能不心动。
只有她知道,袁奉世在徒弟身上下了多少心血,单凭当初陷害师父的是沈行密的人,乌桁就不可能妥协。
欺师灭祖这种事,他们都做不到。
“陛下——”不等梁元帝发话,战报先一步到来,“金陵失守,反贼陈敬尤朝北迫近,东南的余谨大有合谋之势,若两者联手,我朝将后患无穷!”
传急讯的小兵负伤前来,朝臣交递了几个眼神,不约而同地噤声,此事非同小可,梁元帝继位以来,上一次发生这样大的动荡,是昭武将军袁奉世出马平定的。
沈行密暗自遗憾,别的且不说,乌桁调任的事绝无可能,一旦开战,武将都要随时待命,哪有功夫一心两用。
果不其然,梁元帝顺着乌桁的话往下说:“武安将军怯防勇战,更适合待在战场上,行密,朕会再给你加派大臣。”
“晋陵危矣,有哪位将军愿意前往?”
不久前,便有人收到消息,这个突然冒出来的陈敬尤手段凶险,残忍狡诈,十分难对付,不到万不得已没人想跟他对上,尤其是那些在上京吃香喝辣惯了的将领,入了富贵乡,哪里有这么容易抛头颅洒热血。
赶在梁元帝再次发问前,默然良久的沈缇意自发道:“臣愿受长缨[壹]。”
梁元帝看着这个女儿,心中莫名有些微妙,当初若不是一时气急,也不会除掉袁奉世,如今朝廷可倚靠的,偏偏是这个过于优秀的女儿。
长公主这个身份,最好的归宿便在于婚嫁,如今沈缇意与朝堂的牵扯越来越多,从赈灾一事开始,她就在不断招揽人心,现下大理寺丞杨旌和荆州镇守郑临益就在其中。
她及笄以后,成婚择婿一事本应提上日程,眼下却一拖再拖。
既然如此,他也不打算将沈缇意排除在外,沈名时不中用,沈行密处事还不够老练沉稳,多一个人处置政务,并不是坏事。
*
沈缇意上朝前的期望没有落空,她如愿成为皇帝亲封的正三品归德将军,代价是离开勾心斗角的上京城。
上一世那交战的三年,她被梁元帝一朝赐婚困死,这一世她不会再让以往的死局重演。
陈、敬、尤,她一直记着这名字,哪怕实际上只与此人见过两次。
此人在打仗一事上天分十足,前世已有衰颓之势的大梁败在他手里实在再自然不过了。
回府路上,沈缇意一直与乌桁商谈战事,先前袁奉世一手带起来的背城军一如既往跟着她出征,此行不只他们几个青年人,袁老将军也会秘密前往,坐镇营中,稳定军心。
还有一个人,沈缇意将此人举荐给自己的老师,又特地命他管理湘楚带回来的人马,为的就是尽可能发挥他的天赋。
祝续玖的定位改变了,但是他对她而言的价值没有变。
“我要将祝续玖也带上。”她无法向任何人言明,此人曾经大有来头,尽管看起来有些不合规矩,但她相信,自己的眼光没错。
“公主想做什么便去做。”乌桁没有意见,他那晚被姓祝的三言两语点醒,已经对那人没有偏见,并且他也想看看,祝续玖能做出什么功绩来。
*
是夜,一支队伍从业已修筑完毕的堤堰上撤离,他们的目标是挡路的宜城,这座城依水而建,得天独厚,易守难攻,但假若进攻一方足够精明的话,这道天然的屏障反而变为洪水猛兽,将城中的守卫军全数吞噬。
这一支队伍的领头人周洵正带军验视新挖的水渠:“成王英明,虽然给我的人不多,但也够用了。”
他口中的成王便是陈敬尤,晋陵刚被攻占,军情激奋,辰州就成为了下一个目标,他们根据周边地形做了十足的战略准备,相比之下,宜城里的兵对敌人几乎一无所知,自恃兵强马壮,地形优势凸显,大大放松了警惕。
辰州门户——宜城乃是战地要塞,陈敬尤派兵拦截浥水,又筑起堤坝,挖出新渠,是为了水漫宜城。
浥水自西向东淹没而来,只需几日,城内即成洼地。
宜城官兵反应过来时已经太晚了,不出三天,巨量的浥水如同当初预想般奔涌而出,径直冲破了东面城郭,敌军哭喊着四散而逃,数万生灵被大水带走,经此一役,宜城被陈敬尤收入囊中。
周洵带兵轻松解决了城里的老弱病残,不禁嗤之以鼻,四方会势如破竹,辰州一举攻下过后,大梁还有人吗?
杨旌、郑临益、卫侗、翟青,一个个人名在她心中划过,这几人可谓是欠款大军中的典型人物,杨旌所在的大理寺俸禄左支右绌、郑临益有苦难言、卫侗首当其冲、翟青漏网之鱼,这里头的水太浑,她要挑拣着跟梁元帝禀报,不可如实相告。
沈缇意理清脉络,又打好了腹稿,难以自抑地想起梁元帝对她的承诺。
正三品的军衔,她费心劳力过后,沈璩真的会如约允诺么?
*
天刚破晓,百官分列于宣德殿。
“禀告父皇,追比内府欠款一事期限已至,”沈缇意率先出列,“诸位大人皆配合行事,经核算,当下内府存款充盈,不复往日虚空。此乃其一;有关其二,儿臣无力干预,只能交给父皇定夺。”
“‘无力干预’,何人敢违逆朕钦点的能臣?”沈璩显然被吊足了胃口。
沈缇意应承的事情都做到了,她直言荆州总督袁光政为官不正,并奉上潜伏多年的郑临益搜集的罪证,袁家被抄家,郑临益将功赎罪,作为罪证之一,郑临益的胞妹自然重获新生,与袁光政一刀两断。
父债子偿,卫侗不能死,他娇惯的儿子可不无辜。
即使翟青的银子补上了卫侗的缺口,沈缇意也没有放过卫家的浪荡子,她一一向皇帝通报罪状后,沈璩当着百官的面下令彻查卫家子。
连同大理寺俸禄发放不足的弊病,也被她揭露,大理寺丞杨旌证实此事,竟由沈璩一句金口玉言涨了薪资。
只沈缇意这一席话,便令朝堂官员另眼相看,他们不敢说的话不敢做的事,沈缇意一件也没错过,此等雷厉风行,他们自愧不如。
没有人去追究其中款项的来源,梁元帝和沈缇意想要的目的都达到了,手法也并不偏激,甚至可以说十分温和。
不过,依然有人怏怏不乐。
内府亏空的难关渡过之后,梁元帝没有理由不将沈行密官复原职,说到底,沈缇意只是暂代职位。
而此时,沈行密忽然开口:“父皇,儿臣平日不只料理内府事务,恐再疏忽,皇妹身边能人颇多,我看武安将军足智多谋,可否请父皇允准相助?”
武安将军,说的便是乌桁,他和沈缇意一起长大,同是袁奉世的徒弟,在袁奉世被小人栽赃前,也是跟着他四处征战的,袁奉世不得已销声匿迹后,乌桁就一直留在公主府,一并不得重用,在世人看来,他更像是被袁奉世牵连,只好空挂虚衔的公主近卫。
乌桁入内府当差?之后岂不是任由沈行密欺凌。
沈缇意心中不快,老三刚折了一员大将,便要将她的臂膀也斩断才快意。
这还要看梁元帝的意思。
在场的大臣各有些猜测,袁奉世的事人尽皆知,沈缇意风头再盛,乌桁也难再擢升,沈行密这一提,是将他提升到了原本不可达到的高度,他该欣喜若狂才是,怎可能推拒。
还有一拨人不这么想,他身为长公主的下属,如若对主子忠心,此时最明智的做法应当是委婉谢绝,而不是谢主隆恩。
不等梁元帝一锤定音,乌桁主动道:“三皇子威容德器,臣德薄才疏,略懂皮毛,恐碍人行事,谢三皇子抬举。”
沈缇意没有回头看乌桁的表情,但她知道珩哥是怎样的人。
外人看来他已然沉寂多时,只缺一个上升的机会,这样好的条件摆在眼前,他怎么可能不心动。
只有她知道,袁奉世在徒弟身上下了多少心血,单凭当初陷害师父的是沈行密的人,乌桁就不可能妥协。
欺师灭祖这种事,他们都做不到。
“陛下——”不等梁元帝发话,战报先一步到来,“金陵失守,反贼陈敬尤朝北迫近,东南的余谨大有合谋之势,若两者联手,我朝将后患无穷!”
传急讯的小兵负伤前来,朝臣交递了几个眼神,不约而同地噤声,此事非同小可,梁元帝继位以来,上一次发生这样大的动荡,是昭武将军袁奉世出马平定的。
沈行密暗自遗憾,别的且不说,乌桁调任的事绝无可能,一旦开战,武将都要随时待命,哪有功夫一心两用。
果不其然,梁元帝顺着乌桁的话往下说:“武安将军怯防勇战,更适合待在战场上,行密,朕会再给你加派大臣。”
“晋陵危矣,有哪位将军愿意前往?”
不久前,便有人收到消息,这个突然冒出来的陈敬尤手段凶险,残忍狡诈,十分难对付,不到万不得已没人想跟他对上,尤其是那些在上京吃香喝辣惯了的将领,入了富贵乡,哪里有这么容易抛头颅洒热血。
赶在梁元帝再次发问前,默然良久的沈缇意自发道:“臣愿受长缨[壹]。”
梁元帝看着这个女儿,心中莫名有些微妙,当初若不是一时气急,也不会除掉袁奉世,如今朝廷可倚靠的,偏偏是这个过于优秀的女儿。
长公主这个身份,最好的归宿便在于婚嫁,如今沈缇意与朝堂的牵扯越来越多,从赈灾一事开始,她就在不断招揽人心,现下大理寺丞杨旌和荆州镇守郑临益就在其中。
她及笄以后,成婚择婿一事本应提上日程,眼下却一拖再拖。
既然如此,他也不打算将沈缇意排除在外,沈名时不中用,沈行密处事还不够老练沉稳,多一个人处置政务,并不是坏事。
*
沈缇意上朝前的期望没有落空,她如愿成为皇帝亲封的正三品归德将军,代价是离开勾心斗角的上京城。
上一世那交战的三年,她被梁元帝一朝赐婚困死,这一世她不会再让以往的死局重演。
陈、敬、尤,她一直记着这名字,哪怕实际上只与此人见过两次。
此人在打仗一事上天分十足,前世已有衰颓之势的大梁败在他手里实在再自然不过了。
回府路上,沈缇意一直与乌桁商谈战事,先前袁奉世一手带起来的背城军一如既往跟着她出征,此行不只他们几个青年人,袁老将军也会秘密前往,坐镇营中,稳定军心。
还有一个人,沈缇意将此人举荐给自己的老师,又特地命他管理湘楚带回来的人马,为的就是尽可能发挥他的天赋。
祝续玖的定位改变了,但是他对她而言的价值没有变。
“我要将祝续玖也带上。”她无法向任何人言明,此人曾经大有来头,尽管看起来有些不合规矩,但她相信,自己的眼光没错。
“公主想做什么便去做。”乌桁没有意见,他那晚被姓祝的三言两语点醒,已经对那人没有偏见,并且他也想看看,祝续玖能做出什么功绩来。
*
是夜,一支队伍从业已修筑完毕的堤堰上撤离,他们的目标是挡路的宜城,这座城依水而建,得天独厚,易守难攻,但假若进攻一方足够精明的话,这道天然的屏障反而变为洪水猛兽,将城中的守卫军全数吞噬。
这一支队伍的领头人周洵正带军验视新挖的水渠:“成王英明,虽然给我的人不多,但也够用了。”
他口中的成王便是陈敬尤,晋陵刚被攻占,军情激奋,辰州就成为了下一个目标,他们根据周边地形做了十足的战略准备,相比之下,宜城里的兵对敌人几乎一无所知,自恃兵强马壮,地形优势凸显,大大放松了警惕。
辰州门户——宜城乃是战地要塞,陈敬尤派兵拦截浥水,又筑起堤坝,挖出新渠,是为了水漫宜城。
浥水自西向东淹没而来,只需几日,城内即成洼地。
宜城官兵反应过来时已经太晚了,不出三天,巨量的浥水如同当初预想般奔涌而出,径直冲破了东面城郭,敌军哭喊着四散而逃,数万生灵被大水带走,经此一役,宜城被陈敬尤收入囊中。
周洵带兵轻松解决了城里的老弱病残,不禁嗤之以鼻,四方会势如破竹,辰州一举攻下过后,大梁还有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