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早晨五点半,宋枝年第一次在距离迟到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的时候起床,其实也不算起床,他根本没有睡着。
一整夜,他都在为自己真的在做梦而担忧,害怕这是姜可宁留给自己的最后一个礼物,害怕一觉醒来他要面对的是姜可宁的后事。
他躺在床上反复思考上辈子错过姜可宁青春的那些点点滴滴,思考到底是什么,让他所爱之人,宁愿舍弃一切,走上无法回头的路。
姜可宁刚生病的时候,他们才搬进新房子不满一个月,还在不停网购各种家用小电器,当时姜可宁抓住了很难得的升职机会,工资翻了一番,一年后还有公派留学的机会,而宋枝年的项目正式落地,前景良好,好像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顺利。
就是这样,没有任何爆发的窗口,仿佛是一夜之间,姜可宁病了。
人这一生,遭受苦难并不可怕,一路泥泞也能挣扎着往前,可怕的是,当一株野草不必再用力汲取养分就能得到生长的肥料时,它回头一看,自己底部的根系早已枯萎。姜可宁不是害怕困难的人,从小没了父母她也坚强地成长为了大众眼中优秀的那一类人,她只是在人生步入顺遂的时候,发现自己剩下的一生都要面对空洞的内心,瞬间想不明白自己努力活下去的理由了。
也许暗恋了宋枝年那么久的她,发现得到爱并不能抚平创伤,就像潮湿的土壤不能开出鲜艳的花,少了就是少了,后面补再多都无济于事。
姜可宁去世前几个月,最常跟他说的话就是“枝年,对不起,我有点累。”“枝年,我刚刚没听见,你能再说一次吗。”“再让我睡一会儿吧,我太困了。”
当时她已经提不起任何精神和力气,每天起床就为了完成一件任务,喂宋枝年给她买的那只兔子吃新鲜的白菜叶。
宋枝年想起来觉得很心酸,他想,会不会喂这只兔子给姜可宁带来更大的心理负担。就像当姜可宁知道他偶尔也会因为失眠开始吃一些褪黑素,会因为心情差在阳台上抽半小时的烟,在姜可宁意识到,在这段感情里,宋枝年也开始消耗自己,她似乎更下定决心要离开。
不愿意亏欠别人的人是不会容忍自己让爱人痛苦的,要强的人不愿意自己的软弱暴露在阳光下,坚决地去死是姜可宁心中最好的归宿。
可是她可能想不到宋枝年爱她的程度很深,想不到宋枝年没了她会很伤心,想不到宋枝年可能会走不出来。
不过没有关系,宋枝年不是轻易放弃的人,不信命的人也能得到上天的帮助,宋枝年这次不会让同样的事情再发生。
他从家里装了一杯豆浆,一壶小米粥,还有红豆包核桃包。这辈子的宋枝年要比这辈子的姜可宁更了解她的口味。
他骑上装了后座的山地车,虽然装了后座有点丑,有些四不像,但是为了老婆,这些都不重要。
宋枝年凭借着记忆找到她舅舅的家,在一条巷子的末尾,是那种老破小的房子,他踩着脚踏车,飞速穿梭在早上嘈杂的街道,秋风吹起他风衣两侧,耳边是摩托车发动和门店拉开闸门的声音。
姜可宁父母去世后,她就跟着舅舅舅妈生活,舅舅一家对姜可宁很差,就跟姜可宁生病没有理由一样,他们对她不好也没有任何理由。
姜可宁曾告诉宋枝年,父母走之后,她就彻底成为这个世界上多余的人,舅妈嫌弃她占用了家里的资源,占用了表姐的生活费,可明明她身上连买一件校服的钱都没有,舅舅是妻管严,在家里说不上话,姜可宁没有靠山又寄人篱下,受什么委屈都揉碎了往肚子里咽。
舅舅一家有什么计划从来不会告诉她,表姐比她早一年上大学,那个暑假,他们一家三口在某天收拾了东西回了老家,后来又到表姐上大学的地方玩了半个月。姜可宁本以为自己也可以过一个清静的暑假了,但是就在第三天她打工回到家的时候,发现家里的灯打不开了,什么电器都没有办法用。
电费没有交。
那天,姜可宁好不容易接到一个小学生的数学辅导,辗转三趟公交车,忍着晕车的难受爬了九楼。上课后,小孩虽然挺配合的,但是没有认真听,刚讲过的题重新写还是错了很多,结束的时候家长进来一看,二十道算术题一半的正确率都没有,就对着她冷嘲热讽。说她不学好小小年纪就想着占小便宜,能力不够就不要来误人子弟,姜可宁家教费还没有到手,忍着没有开口反驳什么。
还好那户人家还是原价付了八十块两小时的家教费,姜可宁出了小区,吐出一口气,拿着八十块钱回了家,在楼下买了一根烤玉米棒,啃了一口发现没完全烤熟。
姜可宁坐在漆黑一片的没有任何温度的地板上,啃着夹生的玉米棒,又把包里爸爸妈妈的照片翻出来,因为没有灯,连照片都看不清楚,只能看到一些微弱的反光。她好像突然真正意识到,自己不会再有家、不会再有爱了,就像断了电的小屋子,一点光亮都没有。
17.
宋枝年在姜可宁家楼下等了十五分钟左右,他把包子放在自己校服口袋里,隔着布料用手捂着,怕被风给吹冷了。
六点半的时候,姜可宁推开铁门,瘦白的手抓着书包带子,齐肩的短发被她下台阶的微风带起,然后,她看见了宋枝年。
宋枝年早有准备,长腿撑着地面,把一只手从口袋里掏出来,朝姜可宁挥了挥。
“姜可宁,早上好。”他说。
姜可宁愣怔了几秒,手在书包带那里揉了揉,又拽了拽校服外套,宋枝年注意到她今天穿了他给她的校服。
她抿着嘴唇走过来,看起来有些紧张,宋枝年突然有些心虚了,他知道姜可宁现在正在暗恋他,但并没有戳破。
“你怎么来了呀?”她看着宋枝年的眼睛问了一句。
宋枝年以前几乎没有见过姜可宁高中时候的样子,姜可宁皮肤很白,眼睛是圆圆的杏眼,黑瞳仁很大,眼睛特别亮,下巴因为太瘦有点尖,没有表情的时候并不算十分柔和的长相,带着点儿劲劲的攻击性。
这样一个顽强的人如果在爱里长大会不会跟上辈子的结局完全不一样,宋枝年想。
宋枝年笑了一下,“我来给你送早餐。”他又拍了拍自行车后座,“然后载你去学校。”
姜可宁有些惊讶,微张着嘴巴,手指捏着校服裤的布料,“这……也是秦主任让你来的吗?”
“不用不用,真的!”她急着拒绝,其实知道这不可能是秦主任叫的,校服也可能不是。姜可宁一方面因为宋枝年真的像班里的同学说的那样,玩游戏输了被迫接近她,另一方面是单纯地出于一名暗恋者的慌乱。
她自以为藏得很深毫无破绽,只是每天专门绕远路过理科班从窗外看他一眼,只是像其他女孩子一样偶尔在操场边看他打球,只是每次都在年级大榜上计算与他的距离,想与他考一样的名次,如果幸运的话,上同一所大学。像这样默默的关注,淹没在人群中,像宋枝年那样受欢迎的人是不会注意到她的,是不会发现的。
“不是老秦让我来的,载你上学,给你带早餐,都是我自己想来的。”
“知道了吗?”宋枝年很认真地说,上辈子已经错过了那么多,他并不想再拐弯抹角,曾经他们还没有在一起,谁都不捅破窗户纸的时候,宋枝年因为一点急事拒绝了姜可宁一起吃饭的邀约,她就以为是宋枝年烦她了,忍着后面的一整天都不主动发信息。当时的宋枝年还会有试探的念头,想看看这个姑娘到底是什么态度。
但是,现在他不会了,因为他清楚姜可宁这个人,你只要对她多保留一点,哪怕冷淡一丝一毫,她都能敏感地察觉,然后自顾自地解读出一万种意思,伤心了委屈了也从来不说。她需要的不是没有意义的拉扯,她需要的是,最直接、最坦诚的偏爱。
宋枝年把捂了一路的核桃包递给她,又把保温壶打开,伴随着热气的甜香扑了姜可宁一脸。
“为…为什么呀?”姜可宁的手里全是宋枝年塞给她的东西,好像再多一点就要拿不稳了。
宋枝年帮她把校服衣领一点翘起来的地方压平了,缩回手的时候不小心碰到她脖颈的一点皮肤。
“没有为什么,我不是说过了吗,我关心你啊。”
“哦,你要早一点适应我的关心,未来的每一天,只多不少。”
那天,姜可宁坐在宋枝年的山地车后座上,一只手拽着他的风衣下摆,一只手拿着保温壶小口小口地喝着温热的豆浆,风有点大,吹得她脑袋晕晕乎乎的。
耳边好像不断重复着宋枝年的一句话:未来的每一天,只多不少。
早晨五点半,宋枝年第一次在距离迟到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的时候起床,其实也不算起床,他根本没有睡着。
一整夜,他都在为自己真的在做梦而担忧,害怕这是姜可宁留给自己的最后一个礼物,害怕一觉醒来他要面对的是姜可宁的后事。
他躺在床上反复思考上辈子错过姜可宁青春的那些点点滴滴,思考到底是什么,让他所爱之人,宁愿舍弃一切,走上无法回头的路。
姜可宁刚生病的时候,他们才搬进新房子不满一个月,还在不停网购各种家用小电器,当时姜可宁抓住了很难得的升职机会,工资翻了一番,一年后还有公派留学的机会,而宋枝年的项目正式落地,前景良好,好像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顺利。
就是这样,没有任何爆发的窗口,仿佛是一夜之间,姜可宁病了。
人这一生,遭受苦难并不可怕,一路泥泞也能挣扎着往前,可怕的是,当一株野草不必再用力汲取养分就能得到生长的肥料时,它回头一看,自己底部的根系早已枯萎。姜可宁不是害怕困难的人,从小没了父母她也坚强地成长为了大众眼中优秀的那一类人,她只是在人生步入顺遂的时候,发现自己剩下的一生都要面对空洞的内心,瞬间想不明白自己努力活下去的理由了。
也许暗恋了宋枝年那么久的她,发现得到爱并不能抚平创伤,就像潮湿的土壤不能开出鲜艳的花,少了就是少了,后面补再多都无济于事。
姜可宁去世前几个月,最常跟他说的话就是“枝年,对不起,我有点累。”“枝年,我刚刚没听见,你能再说一次吗。”“再让我睡一会儿吧,我太困了。”
当时她已经提不起任何精神和力气,每天起床就为了完成一件任务,喂宋枝年给她买的那只兔子吃新鲜的白菜叶。
宋枝年想起来觉得很心酸,他想,会不会喂这只兔子给姜可宁带来更大的心理负担。就像当姜可宁知道他偶尔也会因为失眠开始吃一些褪黑素,会因为心情差在阳台上抽半小时的烟,在姜可宁意识到,在这段感情里,宋枝年也开始消耗自己,她似乎更下定决心要离开。
不愿意亏欠别人的人是不会容忍自己让爱人痛苦的,要强的人不愿意自己的软弱暴露在阳光下,坚决地去死是姜可宁心中最好的归宿。
可是她可能想不到宋枝年爱她的程度很深,想不到宋枝年没了她会很伤心,想不到宋枝年可能会走不出来。
不过没有关系,宋枝年不是轻易放弃的人,不信命的人也能得到上天的帮助,宋枝年这次不会让同样的事情再发生。
他从家里装了一杯豆浆,一壶小米粥,还有红豆包核桃包。这辈子的宋枝年要比这辈子的姜可宁更了解她的口味。
他骑上装了后座的山地车,虽然装了后座有点丑,有些四不像,但是为了老婆,这些都不重要。
宋枝年凭借着记忆找到她舅舅的家,在一条巷子的末尾,是那种老破小的房子,他踩着脚踏车,飞速穿梭在早上嘈杂的街道,秋风吹起他风衣两侧,耳边是摩托车发动和门店拉开闸门的声音。
姜可宁父母去世后,她就跟着舅舅舅妈生活,舅舅一家对姜可宁很差,就跟姜可宁生病没有理由一样,他们对她不好也没有任何理由。
姜可宁曾告诉宋枝年,父母走之后,她就彻底成为这个世界上多余的人,舅妈嫌弃她占用了家里的资源,占用了表姐的生活费,可明明她身上连买一件校服的钱都没有,舅舅是妻管严,在家里说不上话,姜可宁没有靠山又寄人篱下,受什么委屈都揉碎了往肚子里咽。
舅舅一家有什么计划从来不会告诉她,表姐比她早一年上大学,那个暑假,他们一家三口在某天收拾了东西回了老家,后来又到表姐上大学的地方玩了半个月。姜可宁本以为自己也可以过一个清静的暑假了,但是就在第三天她打工回到家的时候,发现家里的灯打不开了,什么电器都没有办法用。
电费没有交。
那天,姜可宁好不容易接到一个小学生的数学辅导,辗转三趟公交车,忍着晕车的难受爬了九楼。上课后,小孩虽然挺配合的,但是没有认真听,刚讲过的题重新写还是错了很多,结束的时候家长进来一看,二十道算术题一半的正确率都没有,就对着她冷嘲热讽。说她不学好小小年纪就想着占小便宜,能力不够就不要来误人子弟,姜可宁家教费还没有到手,忍着没有开口反驳什么。
还好那户人家还是原价付了八十块两小时的家教费,姜可宁出了小区,吐出一口气,拿着八十块钱回了家,在楼下买了一根烤玉米棒,啃了一口发现没完全烤熟。
姜可宁坐在漆黑一片的没有任何温度的地板上,啃着夹生的玉米棒,又把包里爸爸妈妈的照片翻出来,因为没有灯,连照片都看不清楚,只能看到一些微弱的反光。她好像突然真正意识到,自己不会再有家、不会再有爱了,就像断了电的小屋子,一点光亮都没有。
17.
宋枝年在姜可宁家楼下等了十五分钟左右,他把包子放在自己校服口袋里,隔着布料用手捂着,怕被风给吹冷了。
六点半的时候,姜可宁推开铁门,瘦白的手抓着书包带子,齐肩的短发被她下台阶的微风带起,然后,她看见了宋枝年。
宋枝年早有准备,长腿撑着地面,把一只手从口袋里掏出来,朝姜可宁挥了挥。
“姜可宁,早上好。”他说。
姜可宁愣怔了几秒,手在书包带那里揉了揉,又拽了拽校服外套,宋枝年注意到她今天穿了他给她的校服。
她抿着嘴唇走过来,看起来有些紧张,宋枝年突然有些心虚了,他知道姜可宁现在正在暗恋他,但并没有戳破。
“你怎么来了呀?”她看着宋枝年的眼睛问了一句。
宋枝年以前几乎没有见过姜可宁高中时候的样子,姜可宁皮肤很白,眼睛是圆圆的杏眼,黑瞳仁很大,眼睛特别亮,下巴因为太瘦有点尖,没有表情的时候并不算十分柔和的长相,带着点儿劲劲的攻击性。
这样一个顽强的人如果在爱里长大会不会跟上辈子的结局完全不一样,宋枝年想。
宋枝年笑了一下,“我来给你送早餐。”他又拍了拍自行车后座,“然后载你去学校。”
姜可宁有些惊讶,微张着嘴巴,手指捏着校服裤的布料,“这……也是秦主任让你来的吗?”
“不用不用,真的!”她急着拒绝,其实知道这不可能是秦主任叫的,校服也可能不是。姜可宁一方面因为宋枝年真的像班里的同学说的那样,玩游戏输了被迫接近她,另一方面是单纯地出于一名暗恋者的慌乱。
她自以为藏得很深毫无破绽,只是每天专门绕远路过理科班从窗外看他一眼,只是像其他女孩子一样偶尔在操场边看他打球,只是每次都在年级大榜上计算与他的距离,想与他考一样的名次,如果幸运的话,上同一所大学。像这样默默的关注,淹没在人群中,像宋枝年那样受欢迎的人是不会注意到她的,是不会发现的。
“不是老秦让我来的,载你上学,给你带早餐,都是我自己想来的。”
“知道了吗?”宋枝年很认真地说,上辈子已经错过了那么多,他并不想再拐弯抹角,曾经他们还没有在一起,谁都不捅破窗户纸的时候,宋枝年因为一点急事拒绝了姜可宁一起吃饭的邀约,她就以为是宋枝年烦她了,忍着后面的一整天都不主动发信息。当时的宋枝年还会有试探的念头,想看看这个姑娘到底是什么态度。
但是,现在他不会了,因为他清楚姜可宁这个人,你只要对她多保留一点,哪怕冷淡一丝一毫,她都能敏感地察觉,然后自顾自地解读出一万种意思,伤心了委屈了也从来不说。她需要的不是没有意义的拉扯,她需要的是,最直接、最坦诚的偏爱。
宋枝年把捂了一路的核桃包递给她,又把保温壶打开,伴随着热气的甜香扑了姜可宁一脸。
“为…为什么呀?”姜可宁的手里全是宋枝年塞给她的东西,好像再多一点就要拿不稳了。
宋枝年帮她把校服衣领一点翘起来的地方压平了,缩回手的时候不小心碰到她脖颈的一点皮肤。
“没有为什么,我不是说过了吗,我关心你啊。”
“哦,你要早一点适应我的关心,未来的每一天,只多不少。”
那天,姜可宁坐在宋枝年的山地车后座上,一只手拽着他的风衣下摆,一只手拿着保温壶小口小口地喝着温热的豆浆,风有点大,吹得她脑袋晕晕乎乎的。
耳边好像不断重复着宋枝年的一句话:未来的每一天,只多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