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师傅,谢谢师傅的告诫。”迎春正色应道。
迎春和女侠两人吃过晚饭后学习了一个时辰的《三字经》。
学习途中,《三字经》已经学完,迎春也抄写完毕,女侠换了《论语》来教迎春。
《论语》的断句就复杂了,迎春在她的本子上抄写后,用上冒号、双引号、逗号、感叹号等等现代的标点符号。
女侠见迎春在纸上做标记,也只以为是迎春她自己想的记号,能帮助迎春学习,没有探寻,也不清楚迎春做的记号是有规律的,而且比古代的人做的记号更加系统深入。
女侠不问迎春标记的事,迎春也不说,就这样过去了。
女侠只在小时候由夫子教过《论语》,等习武时就不碰其他书本了,只学习正剑诀,所以对于《论语》的解读很浅显,有的句子照着字面意思说一下,有的句子只念了一遍就过去了。
迎春认真学着,因为没有其他师傅进行比较,不清楚古代的夫子是如何教学生的,所以就这样学着《论语》。
学文结束后,迎春去找她娘,他娘在屋里休息,等着迎春回来。
“迎春女侠觉得腐竹怎么样?”迎春娘梅花十分上心地问。
“师傅觉得很不错,可以拿去镇上卖。”迎春回答道。
迎春也问她娘,“家里人吃着腐竹做的菜,感觉怎么样?”
“很不错,家里人吃了也觉得挺好……”迎春娘回答道。
迎春从她娘那里知道了家里人今天晚上吃的炒菜不是猪肉片炒腐竹,而是青菜炒腐竹,里面留了几片给女侠炒菜时的猪肉,但这几片猪肉是给苏家大人吃的。
因为女侠和迎春一天要吃三顿饭,所以苏家的吃饭的频率由原来的两顿改为三顿了,这样方便他们做饭。
“迎春,你看这是晒了一阵子的豆腐,水分更加少了,应该能保存更长时间。”迎春娘带迎春看晒了一会儿的豆干和腐竹的情况。
晚上的时候,迎春娘把院子里晒着的豆干和剩下的腐竹收到她的屋子里,放到通风的地方,用白布和竹罩子盖着免得有灰尘。
迎春看了看这个豆干,用手按了按,更加硬实了,腐竹也比较干燥,开口说道,
“很干了,再晒一下,这样就可以放很久了。这个就叫做豆干吧。”
迎春娘很是欢喜,感谢迎春的参与点拨。
接下来的几天,迎春娘又做了少量的腐竹和豆干。
迎春娘发现,没捞腐竹做出来的豆干比较干,存放放的时间也久。
如果把腐竹捞完,剩下的用来做成豆干,就算是晒了也比较湿润,两天不到就坏了。
迎春娘精进了做豆制品的配比,还发现如何才能既捞腐竹又做豆干,而且还要保留豆干的醇厚味道。
做出来的腐竹和豆干放了三天都没有坏。
可以拿到镇上去挣钱了,迎春娘高兴地想,欢天喜地地告知了苏家其他人这个好消息。
看着积攒下来的豆干和腐竹,苏家阿婆说:“大儿子,你明天就带上这些去镇上卖,看能不能卖出去?”
迎春娘告诉了他们是迎春做出腐竹和豆干的。
“果然学了本事就是不一样啊!”阿公感叹道。
苏家阿公阿婆更重视迎春了,以后家里有什么事都让迎春参与发表一下意见。
晚上,迎春知道明天她爹要带着腐竹和豆干去镇上卖钱,于是找到她爹,指导他怎么更快卖出去。
“爹,你明天先带这些去镇上的福天酒楼,找他们的掌柜推销一下,掌柜的应该知道菽乳,还可以告诉他们一些相关的美食做法。
如果这家酒楼不要,你就和掌柜的说去另外一家酒楼,说不定掌柜的就改变心意了。”迎春对她爹说。
福天酒楼就是女侠上次卖野猪的地方,是张财主家经营的,女侠和迎春也在那吃过饭,酒楼的菜色做得也很好。
“好!我明天就先去那看看。”迎春爹一口答应下来。
他本来想着去找镇上的有钱人家进行推销的,但是酒楼确实更加方便。
如果酒楼有了腐竹和豆干做的菜,还能慢慢让镇上的百姓也知道,以后在街上卖腐竹和豆干就更顺利了。
迎春不准备和她爹一起去镇上,因为她要专注习武学文,而且她认为他爹这次去镇上做生意也比较顺利。
第二天,迎春他爹早早地出发了。
迎春继续跟女侠在外面练剑,她已经快要学完所有的剑招了,把木剑挥舞得飒飒作响。
迎春沉下心跟女侠学《论语》,女侠又讲到一句女侠她不清楚意思的话了,
于是女侠读了一下这句话,教迎春如何断句,就继续教迎春下一句了。
这样不行啊,习武我还是能教迎春许多的,学文就不行了,要从长计议呀,女侠心里想。
迎春虽然没有其他教导课本的老师做比较,但也渐渐感觉到女侠对《论语》的不熟悉。
《三字经》女侠倒是很了解,讲得也很好,把其中的典故都讲透了。
凑合着学吧,武举的程文应该不会考那么深入吧,等会还是再向女侠问一下武举的具体内容吧,迎春心里想。
枯燥的课本教学时间结束,迎春开口问道:“师傅,武举的程文要考些什么呀?”
“武举要考四场,分别是童试,乡试,会试,殿试。
先考文,再考武。
程文要考兵书的默写,还要写关于武功兵法的策论。
武艺要考举重,射箭等。
我知道的也就这些,你先慢慢学着,还要学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碰到武举的门呢。
我下次去镇上给师门里的前辈寄一封信,问一下武举的详细内容。
我们的师门里以前出过武举人,现在还有3个师媎师哥考过了童试,成为武生。”女侠说。
“好的,谢谢师傅,下次师傅去镇上可以带我一起去吗?”迎春问。
“可以,你就跟着我吧。”女侠答。
。
迎春爹在出发卖腐竹豆干的第四天上午回到家里。
迎春娘梅花待在家里,因为算着她相公快要回来了,所以留在家里守着。
迎春娘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和阿婆一起照看着家里的两岁小孩,都期盼着迎春爹苏柱早日回来。
听到敲门声,林春娘赶快放下手里的针线活,快步去开门。
迎春娘开门后,见到她相公模样狼狈地背着包袱,灰头土脸,看来路上是风餐露宿,过得不好。
迎春娘赶忙把她相公迎进屋里,她相公的平静脸庞一到家关上门后就笑开了花。
“卖成了!”迎春爹悄声对迎春娘说了一句。
迎春娘听到后也笑容满面,连忙带着相公去找阿婆。
两人一脸喜色地进屋,阿婆看到她们的脸色就知道事情成了,连忙让迎春娘把孩子带出去,阿婆先单独和她大儿子讲话。
关了房门,阿婆急切地问,“怎么样,卖了多少?”
“全卖光了。”迎春爹回道,继续说:
“临走前晚上迎春建议我直接上酒楼卖,我去了镇上的福天酒楼找掌柜的。
掌柜的没听说腐竹和豆干,也没听过菽乳,还犹豫呢。
我说这个比直接吃豆子更易消化,做出的吃食也多,还去他酒楼的灶房把这腐竹和豆干做了几道菜,他吃了这些菜后还是有些犹豫,开口说买一些。
最后我像迎春说的假装要去别家酒楼卖,和掌柜的说:‘别家酒楼有了这新吃食,你家没有,食客就选别家吃了。’
这酒楼掌柜的听了,连忙拍板,把腐竹和豆干都包圆了,我还趁机提了点价格,最后共得了3两银子。
还吃了一顿酒楼的饭。
掌柜的还说,如果下次再到镇上卖,先到他那去。”迎春爹说。
“三两银子!这要是再卖个三回,就要赶上家里一年的收入了。”阿婆惊叹地说。
“是啊,这东西真赚钱,我们以后全家都要投到这生意上面来。”迎春爹附和。
“我用一些钱买了些盐,家里的盐要用光了。”迎春爹打开包袱取出盐来。
“买些盐也可以。”苏家阿婆说。
等中午苏家人都回来,知道迎春爹回来了,大伙儿连忙关上门聚在一起。
迎春也在其中,其他小孩包括迎春的兄长在另一间屋子里看着孩子。
迎春爹再一句句地说了去镇上卖腐竹豆干的情况。
大家都惊叹不已,三嫂杏花也十分高兴,想着家里要发达了。
迎春见家里的豆腐生意要走上正轨也十分开心,想着家里要富裕起来了。
“你们三兄弟以后轮流去磨豆子,三位儿媳做腐竹和豆干,大家好好干,我们家以后一定非同一般。”苏家阿公阿婆一脸憧憬地安排着。
“好,我们以后一定努力做腐竹豆干。”大家都答应着。
全家人都喜气洋洋,迎春过后和女侠也说了这个好消息。
苏家大人没和小孩说这个好消息,还告诫孩子们不要和村里任何人说迎春爹这次去镇上卖腐竹豆干。
村里人问起,就说去镇上买盐。
第二天,苏家阿公阿婆的二儿子干劲十足地磨了豆子。
迎春爹因为去了一趟镇上,还把东西卖完了,所以今天不用磨豆子,做的活也轻松。
迎春和女侠两人吃过晚饭后学习了一个时辰的《三字经》。
学习途中,《三字经》已经学完,迎春也抄写完毕,女侠换了《论语》来教迎春。
《论语》的断句就复杂了,迎春在她的本子上抄写后,用上冒号、双引号、逗号、感叹号等等现代的标点符号。
女侠见迎春在纸上做标记,也只以为是迎春她自己想的记号,能帮助迎春学习,没有探寻,也不清楚迎春做的记号是有规律的,而且比古代的人做的记号更加系统深入。
女侠不问迎春标记的事,迎春也不说,就这样过去了。
女侠只在小时候由夫子教过《论语》,等习武时就不碰其他书本了,只学习正剑诀,所以对于《论语》的解读很浅显,有的句子照着字面意思说一下,有的句子只念了一遍就过去了。
迎春认真学着,因为没有其他师傅进行比较,不清楚古代的夫子是如何教学生的,所以就这样学着《论语》。
学文结束后,迎春去找她娘,他娘在屋里休息,等着迎春回来。
“迎春女侠觉得腐竹怎么样?”迎春娘梅花十分上心地问。
“师傅觉得很不错,可以拿去镇上卖。”迎春回答道。
迎春也问她娘,“家里人吃着腐竹做的菜,感觉怎么样?”
“很不错,家里人吃了也觉得挺好……”迎春娘回答道。
迎春从她娘那里知道了家里人今天晚上吃的炒菜不是猪肉片炒腐竹,而是青菜炒腐竹,里面留了几片给女侠炒菜时的猪肉,但这几片猪肉是给苏家大人吃的。
因为女侠和迎春一天要吃三顿饭,所以苏家的吃饭的频率由原来的两顿改为三顿了,这样方便他们做饭。
“迎春,你看这是晒了一阵子的豆腐,水分更加少了,应该能保存更长时间。”迎春娘带迎春看晒了一会儿的豆干和腐竹的情况。
晚上的时候,迎春娘把院子里晒着的豆干和剩下的腐竹收到她的屋子里,放到通风的地方,用白布和竹罩子盖着免得有灰尘。
迎春看了看这个豆干,用手按了按,更加硬实了,腐竹也比较干燥,开口说道,
“很干了,再晒一下,这样就可以放很久了。这个就叫做豆干吧。”
迎春娘很是欢喜,感谢迎春的参与点拨。
接下来的几天,迎春娘又做了少量的腐竹和豆干。
迎春娘发现,没捞腐竹做出来的豆干比较干,存放放的时间也久。
如果把腐竹捞完,剩下的用来做成豆干,就算是晒了也比较湿润,两天不到就坏了。
迎春娘精进了做豆制品的配比,还发现如何才能既捞腐竹又做豆干,而且还要保留豆干的醇厚味道。
做出来的腐竹和豆干放了三天都没有坏。
可以拿到镇上去挣钱了,迎春娘高兴地想,欢天喜地地告知了苏家其他人这个好消息。
看着积攒下来的豆干和腐竹,苏家阿婆说:“大儿子,你明天就带上这些去镇上卖,看能不能卖出去?”
迎春娘告诉了他们是迎春做出腐竹和豆干的。
“果然学了本事就是不一样啊!”阿公感叹道。
苏家阿公阿婆更重视迎春了,以后家里有什么事都让迎春参与发表一下意见。
晚上,迎春知道明天她爹要带着腐竹和豆干去镇上卖钱,于是找到她爹,指导他怎么更快卖出去。
“爹,你明天先带这些去镇上的福天酒楼,找他们的掌柜推销一下,掌柜的应该知道菽乳,还可以告诉他们一些相关的美食做法。
如果这家酒楼不要,你就和掌柜的说去另外一家酒楼,说不定掌柜的就改变心意了。”迎春对她爹说。
福天酒楼就是女侠上次卖野猪的地方,是张财主家经营的,女侠和迎春也在那吃过饭,酒楼的菜色做得也很好。
“好!我明天就先去那看看。”迎春爹一口答应下来。
他本来想着去找镇上的有钱人家进行推销的,但是酒楼确实更加方便。
如果酒楼有了腐竹和豆干做的菜,还能慢慢让镇上的百姓也知道,以后在街上卖腐竹和豆干就更顺利了。
迎春不准备和她爹一起去镇上,因为她要专注习武学文,而且她认为他爹这次去镇上做生意也比较顺利。
第二天,迎春他爹早早地出发了。
迎春继续跟女侠在外面练剑,她已经快要学完所有的剑招了,把木剑挥舞得飒飒作响。
迎春沉下心跟女侠学《论语》,女侠又讲到一句女侠她不清楚意思的话了,
于是女侠读了一下这句话,教迎春如何断句,就继续教迎春下一句了。
这样不行啊,习武我还是能教迎春许多的,学文就不行了,要从长计议呀,女侠心里想。
迎春虽然没有其他教导课本的老师做比较,但也渐渐感觉到女侠对《论语》的不熟悉。
《三字经》女侠倒是很了解,讲得也很好,把其中的典故都讲透了。
凑合着学吧,武举的程文应该不会考那么深入吧,等会还是再向女侠问一下武举的具体内容吧,迎春心里想。
枯燥的课本教学时间结束,迎春开口问道:“师傅,武举的程文要考些什么呀?”
“武举要考四场,分别是童试,乡试,会试,殿试。
先考文,再考武。
程文要考兵书的默写,还要写关于武功兵法的策论。
武艺要考举重,射箭等。
我知道的也就这些,你先慢慢学着,还要学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碰到武举的门呢。
我下次去镇上给师门里的前辈寄一封信,问一下武举的详细内容。
我们的师门里以前出过武举人,现在还有3个师媎师哥考过了童试,成为武生。”女侠说。
“好的,谢谢师傅,下次师傅去镇上可以带我一起去吗?”迎春问。
“可以,你就跟着我吧。”女侠答。
。
迎春爹在出发卖腐竹豆干的第四天上午回到家里。
迎春娘梅花待在家里,因为算着她相公快要回来了,所以留在家里守着。
迎春娘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和阿婆一起照看着家里的两岁小孩,都期盼着迎春爹苏柱早日回来。
听到敲门声,林春娘赶快放下手里的针线活,快步去开门。
迎春娘开门后,见到她相公模样狼狈地背着包袱,灰头土脸,看来路上是风餐露宿,过得不好。
迎春娘赶忙把她相公迎进屋里,她相公的平静脸庞一到家关上门后就笑开了花。
“卖成了!”迎春爹悄声对迎春娘说了一句。
迎春娘听到后也笑容满面,连忙带着相公去找阿婆。
两人一脸喜色地进屋,阿婆看到她们的脸色就知道事情成了,连忙让迎春娘把孩子带出去,阿婆先单独和她大儿子讲话。
关了房门,阿婆急切地问,“怎么样,卖了多少?”
“全卖光了。”迎春爹回道,继续说:
“临走前晚上迎春建议我直接上酒楼卖,我去了镇上的福天酒楼找掌柜的。
掌柜的没听说腐竹和豆干,也没听过菽乳,还犹豫呢。
我说这个比直接吃豆子更易消化,做出的吃食也多,还去他酒楼的灶房把这腐竹和豆干做了几道菜,他吃了这些菜后还是有些犹豫,开口说买一些。
最后我像迎春说的假装要去别家酒楼卖,和掌柜的说:‘别家酒楼有了这新吃食,你家没有,食客就选别家吃了。’
这酒楼掌柜的听了,连忙拍板,把腐竹和豆干都包圆了,我还趁机提了点价格,最后共得了3两银子。
还吃了一顿酒楼的饭。
掌柜的还说,如果下次再到镇上卖,先到他那去。”迎春爹说。
“三两银子!这要是再卖个三回,就要赶上家里一年的收入了。”阿婆惊叹地说。
“是啊,这东西真赚钱,我们以后全家都要投到这生意上面来。”迎春爹附和。
“我用一些钱买了些盐,家里的盐要用光了。”迎春爹打开包袱取出盐来。
“买些盐也可以。”苏家阿婆说。
等中午苏家人都回来,知道迎春爹回来了,大伙儿连忙关上门聚在一起。
迎春也在其中,其他小孩包括迎春的兄长在另一间屋子里看着孩子。
迎春爹再一句句地说了去镇上卖腐竹豆干的情况。
大家都惊叹不已,三嫂杏花也十分高兴,想着家里要发达了。
迎春见家里的豆腐生意要走上正轨也十分开心,想着家里要富裕起来了。
“你们三兄弟以后轮流去磨豆子,三位儿媳做腐竹和豆干,大家好好干,我们家以后一定非同一般。”苏家阿公阿婆一脸憧憬地安排着。
“好,我们以后一定努力做腐竹豆干。”大家都答应着。
全家人都喜气洋洋,迎春过后和女侠也说了这个好消息。
苏家大人没和小孩说这个好消息,还告诫孩子们不要和村里任何人说迎春爹这次去镇上卖腐竹豆干。
村里人问起,就说去镇上买盐。
第二天,苏家阿公阿婆的二儿子干劲十足地磨了豆子。
迎春爹因为去了一趟镇上,还把东西卖完了,所以今天不用磨豆子,做的活也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