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
天启十三年的祈朝风起云涌。开春以来北方遭遇罕见大旱,未降滴雨,田中冬小麦还未反青,农民自是叫苦不迭。
皇帝顶不住民怨,前几日开坛求雨,如今在殿中沐浴斋戒。只是可怜了满朝文武,一大早地就跪在祈年殿前,为祈雨求福。
大大小小的官员跪了一地,黑压压的。为首的一排臣子打头跪在台阶上,离主殿最近。
其中一人用余光瞥了一眼天空,天上乌云密布的,远处隐隐有雷声传来,他松了一口气,该是离天降甘霖不远了。
他年纪轻,身体康健,抗得住一两个时辰的跪,只是身后的那群上了年纪的人怕是遭受了好一番苦。
“宣杨阁老,肖御史进殿。”紧闭的殿门后,传来大太监刘公公尖细的传唤。
“臣遵旨。”
两人齐齐作答。
肖瑾筠明白,此番皇帝该是为了财政亏空一事。他站起身,整了整官服,见着跪着的杨阁老还未起身子,便走向他,伸手欲扶祈他。
今岁知天命的杨懿行,跪久了后,站起身直眼冒金星,望着身旁身姿挺拔的肖瑾筠,他心中直叹岁月不饶人,自己是不如年轻的同僚了。
对方刚双十年华,去年刚中状元,就被破格提拔成御史大夫,监察着这朝中大小官员事宜,还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家伙,刚一上任就把朝中搅得鸡犬不宁,皇上也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谁也不知道皇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杨懿行撇了一眼他伸出的手,搭了上去:“还是肖御史年纪轻,如今我这一把老骨头怕是快散架了。”
“杨阁老如今正值大好年华,我该向您学习,一同为皇上分忧解难才是。”肖瑾筠面不改色的回答着。
何人有他年华好?杨懿行心中苦笑,他早知对方心思缜密,话语更是夹枪带棍,倒也没有多吃惊。
祈朝如今的皇帝喜好诗文,不理朝政许久,唯有朝中大事方才过问一二。如今这位登基二十年的皇帝正在殿内逗着鹦鹉,等着帝国两位大臣共同商议定夺。
如今正值刚刚开春的时节,气温还未回升。殿外跪着的臣子饱受严寒,祈年殿内却温暖宜人。
肖瑾筠和杨阁老一道对着皇帝站着的位置行礼。
“两位爱卿免礼,案上摆着户部供上的去年的江南地区的账户,两位去看看。”皇帝的声音懒洋洋的,目光未移分毫,手上的动作也未停歇。仿佛他说得不过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一样,而不是关系万千生民的问题。
“是。”两人应道。
肖瑾筠对江南地区新政推行困难,又遭水灾略有耳闻,他料得今年定会财政紧张。只是再翻看帐薄后,发现这可不是一星半点的亏空,怕是连杨阁老也难以随意糊弄过去。
果然,身旁的杨懿行脸色白了又白。江南总督是他推荐的人,如今出了事情,他该难辞其咎。
未等肖瑾筠开口,杨懿行先行一步,稳了稳面上的表情,朝着皇帝的方向作揖开口道:“陛下,臣瞧着这账古怪的很。恳请陛下准许臣再查一番。”
“杨阁老怕不是老糊涂了吧,户部那些人会连账都算不清吗?”
皇帝的声线依旧平淡,只是拒绝的态度已经表露出来。肖瑾筠觉得今日的杨懿行糊涂了,一句话就触了皇帝的底线。
皇上是不管,但还是皇上,是至高无上的。怎会让臣子质疑国家机关运行的结果不够正确呢?
“肖卿认为这江南的银子去哪了呢?”
“回皇上,臣不知。”
此事在场的人都心知肚明,只是不该由他说出口。
江南地区丝织品的出口量连年增长,银子如流水般流入,又则会亏空?
其中经手的官员想必捞了不少油水,只是往年打点着户部的关系。而今年他刚上任,换了一批户部的人,才把这窟窿捅到皇帝面前。
“连肖卿都不知?那该如何是好。”皇帝停下了手中的动作,顿了顿,继续道:“既然不知就去查明白,你去江南一趟,把事情查明白再回来。”
“臣遵旨。”
这番安排正合他的心意,如今朝中杨党势力失衡,朝中大多是杨党。杨家虽忠心耿耿,是为百姓着想的清官,民间更是流传着杨家的清廉事迹。但终究抵不过功高盖主,皇上心中难免忌惮。
他深知皇上提拔他的用意,去年一年内,他顶住压力换了一批新人,现如今在京中树敌众多。如此以来,这次派遣反倒能令他缓一口气。
只是他也想不明白,为何是自己?为何要他来干这种事情?
两位臣子双双退出大殿,在推开门的一瞬间间,一道闪电划过,随后期待已久的大雨终于降临。
望着开春以来的第一场雨,杨阁老笑着对他说:“还是咱们皇上有福气啊,这老天爷定是瞧见了皇上的心。”还未等他开口接话,手往天空一指,又道:“如今,你去了南边,及时雨恐怕是不会少了吧。”
“那是自然,有劳杨阁老挂心了。”
待肖瑾筠到达江南,已是阳春三月天。莞县正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
莞县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小镇是白墙黑瓦,小桥流水的代表,高高低低的房屋坐落在流水旁边,错落有致,宁静优雅。
杨珈一大早就从村子里出发,如今临近中午,她总算走到了莞县。
今日是县里店铺收绣活的日子,即使下雨,她也一定要来。
走在青石板路上,杨珈松了口气,村子那泥泞的小路也太难走了。她的鞋子沾得全是泥,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衣摆,也是斑斑点点的。
“回家有得洗喽。”她无奈地摇了摇头。不过好在这件粗麻布衣裳结实又透气,每次出门她都爱穿这件,就算洗坏了也不心疼。
“希望背箩不要被雨打湿。”她回头望去,用手试了试,发现里面还是干的,“嗯,不愧我一路这么小心翼翼地走着,总算没淋湿。”
背箩里装着得是绣活和青团。
这绣活是她和宋家大娘做的整整一个冬天的成果,她今日是来买了挣钱,可不能有半点差池。
青团是大娘让她捎给在县学里的大儿子—宋桉。宋桉自小便是莞县的神童,他三岁识字,六岁背诵诗词歌赋,七岁便能引经据典,对答入流。如今不过十七岁,却在乡试中了举人。现在在县学内,专心准备会试。
他的母亲名唤江梅,是一名寡妇。原是江南有名的织造商的大女儿,年轻时与一名宋姓书生私奔来到了莞县下的一个小村落,谁知不仅书生一辈子都没中过举,前几年还得病走了。留下这江梅带着两个儿子,苦苦地生活着。
至于杨珈是怎么来到宋家的,她自己也不知道。她原本就不属于这个时代,又则会知道自己是如何成了宋家的童养媳了?
是的,杨珈是穿越的。
那是六月底的夜晚,月黑风高的。她刚从自习室出来,往寝室走。脑子里想着明天要考得人体解剖学,回忆着人体脉络图,脑子昏沉沉的。谁知,一个不注意,撞上了校园内最古老的一个槐树,然后就晕了过去。再睁开眼,就已经在宋家的小院内,被院中人告知是这家的童养媳了。
更令人绝望的是,杨珈并非身穿,而是魂穿。她附在了一个十五岁的小姑娘的身上!
至于为什么是十五岁,她意外记得清楚。不过是睁开眼时脑中隐隐约约浮现的哀叹:
“可怜的大小姐,刚过十五岁生辰就得了这病,欸......”语气悲悯,该是万分惋惜,令她震撼不已,记忆尤深。
不过,令她安慰的是这位二小姐与自己长得一模一样,这张脸活脱脱的就是自己十五岁的模样!
难道是命中注定的穿越?是所谓的命运使然吗?
只是她在这个时代已有两年了,暂时还未看出这穿越到底有何深意。平日里和江娘子学做针线活,倒也自得其乐。只是,这童养媳她可做不了。宋家的小儿子,木纳无语,成日里写写画画的,生活都不能自理。
杨珈想着这该是得了自闭症,自己要是成了十岁小孩的媳妇,怕不是一辈子都交代了。
再说,这江娘子十有八九是在骗她。她可清楚得记得那声大小姐,原身应是个大户人家的小姐怎会是这小门小户的童养媳呢。
庆幸的是,宋家人也没有亏待她。但她去意已决,两年内偷偷攒着钱,待时机成熟后再一走了之。
杨珈就这样戴着斗笠,背着背箩走了一路。她来到县学脚下,抬头望去,要登上一阶阶楼梯才能到达。
她收回目光,深吸一口气,抬腿爬起来,心中难免报怨着:“建得这么高,是想表达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意思吗?真是累死我了。”
待她爬上时,早已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
书院里有阵阵读书声,杨珈探着头往里望着。
“你是来干嘛的?”
一道询问声从耳旁传来。
皇帝顶不住民怨,前几日开坛求雨,如今在殿中沐浴斋戒。只是可怜了满朝文武,一大早地就跪在祈年殿前,为祈雨求福。
大大小小的官员跪了一地,黑压压的。为首的一排臣子打头跪在台阶上,离主殿最近。
其中一人用余光瞥了一眼天空,天上乌云密布的,远处隐隐有雷声传来,他松了一口气,该是离天降甘霖不远了。
他年纪轻,身体康健,抗得住一两个时辰的跪,只是身后的那群上了年纪的人怕是遭受了好一番苦。
“宣杨阁老,肖御史进殿。”紧闭的殿门后,传来大太监刘公公尖细的传唤。
“臣遵旨。”
两人齐齐作答。
肖瑾筠明白,此番皇帝该是为了财政亏空一事。他站起身,整了整官服,见着跪着的杨阁老还未起身子,便走向他,伸手欲扶祈他。
今岁知天命的杨懿行,跪久了后,站起身直眼冒金星,望着身旁身姿挺拔的肖瑾筠,他心中直叹岁月不饶人,自己是不如年轻的同僚了。
对方刚双十年华,去年刚中状元,就被破格提拔成御史大夫,监察着这朝中大小官员事宜,还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家伙,刚一上任就把朝中搅得鸡犬不宁,皇上也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谁也不知道皇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杨懿行撇了一眼他伸出的手,搭了上去:“还是肖御史年纪轻,如今我这一把老骨头怕是快散架了。”
“杨阁老如今正值大好年华,我该向您学习,一同为皇上分忧解难才是。”肖瑾筠面不改色的回答着。
何人有他年华好?杨懿行心中苦笑,他早知对方心思缜密,话语更是夹枪带棍,倒也没有多吃惊。
祈朝如今的皇帝喜好诗文,不理朝政许久,唯有朝中大事方才过问一二。如今这位登基二十年的皇帝正在殿内逗着鹦鹉,等着帝国两位大臣共同商议定夺。
如今正值刚刚开春的时节,气温还未回升。殿外跪着的臣子饱受严寒,祈年殿内却温暖宜人。
肖瑾筠和杨阁老一道对着皇帝站着的位置行礼。
“两位爱卿免礼,案上摆着户部供上的去年的江南地区的账户,两位去看看。”皇帝的声音懒洋洋的,目光未移分毫,手上的动作也未停歇。仿佛他说得不过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一样,而不是关系万千生民的问题。
“是。”两人应道。
肖瑾筠对江南地区新政推行困难,又遭水灾略有耳闻,他料得今年定会财政紧张。只是再翻看帐薄后,发现这可不是一星半点的亏空,怕是连杨阁老也难以随意糊弄过去。
果然,身旁的杨懿行脸色白了又白。江南总督是他推荐的人,如今出了事情,他该难辞其咎。
未等肖瑾筠开口,杨懿行先行一步,稳了稳面上的表情,朝着皇帝的方向作揖开口道:“陛下,臣瞧着这账古怪的很。恳请陛下准许臣再查一番。”
“杨阁老怕不是老糊涂了吧,户部那些人会连账都算不清吗?”
皇帝的声线依旧平淡,只是拒绝的态度已经表露出来。肖瑾筠觉得今日的杨懿行糊涂了,一句话就触了皇帝的底线。
皇上是不管,但还是皇上,是至高无上的。怎会让臣子质疑国家机关运行的结果不够正确呢?
“肖卿认为这江南的银子去哪了呢?”
“回皇上,臣不知。”
此事在场的人都心知肚明,只是不该由他说出口。
江南地区丝织品的出口量连年增长,银子如流水般流入,又则会亏空?
其中经手的官员想必捞了不少油水,只是往年打点着户部的关系。而今年他刚上任,换了一批户部的人,才把这窟窿捅到皇帝面前。
“连肖卿都不知?那该如何是好。”皇帝停下了手中的动作,顿了顿,继续道:“既然不知就去查明白,你去江南一趟,把事情查明白再回来。”
“臣遵旨。”
这番安排正合他的心意,如今朝中杨党势力失衡,朝中大多是杨党。杨家虽忠心耿耿,是为百姓着想的清官,民间更是流传着杨家的清廉事迹。但终究抵不过功高盖主,皇上心中难免忌惮。
他深知皇上提拔他的用意,去年一年内,他顶住压力换了一批新人,现如今在京中树敌众多。如此以来,这次派遣反倒能令他缓一口气。
只是他也想不明白,为何是自己?为何要他来干这种事情?
两位臣子双双退出大殿,在推开门的一瞬间间,一道闪电划过,随后期待已久的大雨终于降临。
望着开春以来的第一场雨,杨阁老笑着对他说:“还是咱们皇上有福气啊,这老天爷定是瞧见了皇上的心。”还未等他开口接话,手往天空一指,又道:“如今,你去了南边,及时雨恐怕是不会少了吧。”
“那是自然,有劳杨阁老挂心了。”
待肖瑾筠到达江南,已是阳春三月天。莞县正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
莞县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小镇是白墙黑瓦,小桥流水的代表,高高低低的房屋坐落在流水旁边,错落有致,宁静优雅。
杨珈一大早就从村子里出发,如今临近中午,她总算走到了莞县。
今日是县里店铺收绣活的日子,即使下雨,她也一定要来。
走在青石板路上,杨珈松了口气,村子那泥泞的小路也太难走了。她的鞋子沾得全是泥,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衣摆,也是斑斑点点的。
“回家有得洗喽。”她无奈地摇了摇头。不过好在这件粗麻布衣裳结实又透气,每次出门她都爱穿这件,就算洗坏了也不心疼。
“希望背箩不要被雨打湿。”她回头望去,用手试了试,发现里面还是干的,“嗯,不愧我一路这么小心翼翼地走着,总算没淋湿。”
背箩里装着得是绣活和青团。
这绣活是她和宋家大娘做的整整一个冬天的成果,她今日是来买了挣钱,可不能有半点差池。
青团是大娘让她捎给在县学里的大儿子—宋桉。宋桉自小便是莞县的神童,他三岁识字,六岁背诵诗词歌赋,七岁便能引经据典,对答入流。如今不过十七岁,却在乡试中了举人。现在在县学内,专心准备会试。
他的母亲名唤江梅,是一名寡妇。原是江南有名的织造商的大女儿,年轻时与一名宋姓书生私奔来到了莞县下的一个小村落,谁知不仅书生一辈子都没中过举,前几年还得病走了。留下这江梅带着两个儿子,苦苦地生活着。
至于杨珈是怎么来到宋家的,她自己也不知道。她原本就不属于这个时代,又则会知道自己是如何成了宋家的童养媳了?
是的,杨珈是穿越的。
那是六月底的夜晚,月黑风高的。她刚从自习室出来,往寝室走。脑子里想着明天要考得人体解剖学,回忆着人体脉络图,脑子昏沉沉的。谁知,一个不注意,撞上了校园内最古老的一个槐树,然后就晕了过去。再睁开眼,就已经在宋家的小院内,被院中人告知是这家的童养媳了。
更令人绝望的是,杨珈并非身穿,而是魂穿。她附在了一个十五岁的小姑娘的身上!
至于为什么是十五岁,她意外记得清楚。不过是睁开眼时脑中隐隐约约浮现的哀叹:
“可怜的大小姐,刚过十五岁生辰就得了这病,欸......”语气悲悯,该是万分惋惜,令她震撼不已,记忆尤深。
不过,令她安慰的是这位二小姐与自己长得一模一样,这张脸活脱脱的就是自己十五岁的模样!
难道是命中注定的穿越?是所谓的命运使然吗?
只是她在这个时代已有两年了,暂时还未看出这穿越到底有何深意。平日里和江娘子学做针线活,倒也自得其乐。只是,这童养媳她可做不了。宋家的小儿子,木纳无语,成日里写写画画的,生活都不能自理。
杨珈想着这该是得了自闭症,自己要是成了十岁小孩的媳妇,怕不是一辈子都交代了。
再说,这江娘子十有八九是在骗她。她可清楚得记得那声大小姐,原身应是个大户人家的小姐怎会是这小门小户的童养媳呢。
庆幸的是,宋家人也没有亏待她。但她去意已决,两年内偷偷攒着钱,待时机成熟后再一走了之。
杨珈就这样戴着斗笠,背着背箩走了一路。她来到县学脚下,抬头望去,要登上一阶阶楼梯才能到达。
她收回目光,深吸一口气,抬腿爬起来,心中难免报怨着:“建得这么高,是想表达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意思吗?真是累死我了。”
待她爬上时,早已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
书院里有阵阵读书声,杨珈探着头往里望着。
“你是来干嘛的?”
一道询问声从耳旁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