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以后,茉莉仍回御前当值,将在感业寺等候崔皇后召见的首尾尽数禀告楚棠,独独与裴念元谈心这一节,说了,有违与崔皇后之约定;不说,有违“忠君”之礼。
一时间,说与不说都教茉莉好生为难。再三思忖过后,茉莉决意隐瞒,因她想,那场谈心无关政事,无关帝后,只关乎她二人交情,想来圣人不会介意。
只没想到,隐瞒过后,茉莉总是莫名想起裴念元腰间那块儿玉牌,当时她说:“此物为太子所赠,跟我了足有十年,过去一直冰清玉润,光彩照人,不知为何,近来华光渐散,有些黯然了。”
话中那份惆怅,使茉莉感到不详,每每想起,腔子里都跳得厉害。
又过一日,柏玄素来了,楚棠得知崔皇后心思摇动,便有心考校茉莉:“往后应当如何?”
茉莉立于屏风左侧,颔首答道:“祈雨大典前,陛下当亲去感业寺与殿下谈心。”
楚棠听着不错,负手在茉莉面前踱了几步:“倘若她仍然不肯见我,又当如何?”虽说旁人传话不如亲自出马,但他毕竟是天子之尊,即便微服出宫,也需提前着人安排妥当。况且,皇后是宁折不弯的性子,单去一次就想事半功倍,那不能够。
茉莉明白崔皇后的打算,却不能说,只好问道:“陛下担忧从何而来?”
楚棠相人无数,早把茉莉看个透彻,走到她面前,垂下眼帘:“你不老实。”
茉莉听罢,头顶心忽地一紧,心跳如鼓,嘴上却不敢露怯:“陛下既对微臣起疑,微臣便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也无法打消陛下疑虑。出谋划策,倒像是吃里扒外了。”以进为退,她就以为能够化险为夷,其实不知,她早已被定了性。
楚棠不是看她,而是看地面上她的影子,混沌模糊的,像是她这个人,不谙世事,衬得旁人直似那没毛的猴儿,惹人生厌。得知皇后与她有约,楚棠自知在她身上吃了一番大苦头,当时便恨不得赐她白绫一段,吊死算完。
但想一想也就罢了,真把她吊死,楚棣不来跟他拼命?况且为着她这份混沌模糊,他也不能杀她,因她是有用的,用在将来。
楚棠并不轻易饶恕,似笑非笑的:“恕我直言,你的确有些吃里扒外。”
茉莉惊得跪倒,伏身在地,战战兢兢道:“请陛下明鉴。”
因她想起,前几日被撤职查办的一名户部官员,坊间传闻,那官员是东宫老人,守到太子登基,云开雾散,却因一时与张让亲近而失去圣心。
她有幸受圣人提拔,对这事自是听在耳里、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也许她真的不该说谎。
楚棠将话说明了:“正是因朕明鉴,方不治你欺君之罪。”
“陛下。”茉莉陡地出了一身冷汗,一句“知错”哽在喉头,老实地沉默了。
楚棠肃然道:“起来吧,只盼你去了秘书省能够学会何为‘忠君’。”
茉莉心里松了一口气,谢恩起身后,手执纸笔却止不住颤抖,犹不镇定。
楚棠坐回椅中,双手放在扶手上,望向茉莉,眸光渐渐阴冷了:“朕便依你之言,明日出宫。”
下值时分,茉莉仍是惊魂未定,昏昏地打马离宫,回到家里。夜里躺在床上,那些话不由自主地钻进她脑子里,惊出她一身一身冷汗。
伴君如伴虎,她总以为是句空话,自从为崔皇后保守秘密开始,那话便显出威力来。
从那天起,一切就乱套了,事赶事,推着她走到今天这条路上,要安然度过危机,非得忠君不可。
可她呢?偏偏稀里糊涂地背君,背也罢了,还妄想能呈骑墙之势,两头不得罪。如今搞砸了,没被问罪查办,已算祖坟冒青烟了。
她没有崔卢郑王的出身,没有过人的能力,唯一能走的路,便是“忠君”。
想到此处,茉莉终于镇定了。翻身躺平了,她看见纱帐上的珍珠发钗,闪闪的,便想起了楚棣——要是听了楚棣的劝,她也不必受那句“吃里扒外”了。
楚棣的话总是对的,再怎么不中听,也是对的。想到此处,茉莉满心失悔,不受控制地流了几滴眼泪,便打着哈欠睡熟了。
四更时分,茉莉做了个梦,梦里她来到一座金碧辉煌的府邸,府里有个女人悬在梁上,晃晃荡荡,面目不清。她怯怯地走近了,方看清那女人正是她自己!
她急吼吼地要放自己下来,却始终不得法,最后又急又怕,是被晨钟唤了醒。粗粗地喘过几口气,听见街面上闹闹嚷嚷,揉着眼睛坐起来,梳洗打扮——等空闲时,非得找栾梦星卜一卦才是。
茉莉上值时,昏昏然立于螭头下,不觉散朝了。
楚棠告诉她,午后微服简从去感业寺。
茉莉吓了一跳,心想她是史官,如今干的活儿却和宫人没什么两样,饶是如此,也只有遵命的份儿。
经过周折,楚棠来到感业寺内,屏退左右,踏着日光竹影,悄声来至佛堂门前,只见崔成碧着天青莲荷纹软烟罗裙,乌云挽起,不簪钗环,向大势至菩萨衷心礼拜。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楚棠原是个记心极好的人,但连日焦心,使他忘却了与崔成碧到底隔了几个秋,不过总是,很久很久了。
影子止在她身后,他倚门站定了。听见崔成碧低声祝道:“信女崔氏,作配楚门。夫主为一国之君,因京畿大旱,百姓播种无果,以至民不聊生,夫主为此夙夜忧心,信女见之,心中不忍。是以发愿,每日于佛前祝祷,国家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以为夫主解忧。”
楚棠听了,不觉眼眶发热,模糊了崔成碧傲然的背影。仿佛她是粒幽微的火种,在他心口恒久地闪烁、跳动,以至于,他只是见着那身影,便从肺腑里生出一阵温暖,缓慢地,缓慢地,随着血液流经全身。
他等了片刻,直待眼泪止住,才提步走进佛堂,在崔成碧身旁的蒲团跪倒,双手合十,虔诚祝祷:“善男楚棠,娶妻崔氏。奈因年少荒唐,撒诈捣虚,伤透吾妻之心。是以今日于佛前立誓,从后种种,不再隐瞒一分一毫,否则令吾生生世世,不得解脱之缘,唯愿吾妻不计前嫌,早日回心。”
崔成碧既知他今日要来,又料到就在此刻,但不曾想到,当此刻到来,她却忽然泄了几分心气,一味矛盾、难过起来,同时存着一口被伤透了的怨气,仿佛再也不能消散。
她沉默着,沉默着,永远不想应他。
须臾,她听见楚棠说:“阿碧,我自幼长于宫中,眼里见惯了阴谋诡计、勾心斗角,自是不如你天生坦荡,敢与人剖心相见。我如今知错了,只盼你能宽宥一二,别教我悔之晚矣。”
崔成碧怒从心起,讥讽道:“祖父自幼教导臣妾‘为君者,必得学会藏污纳垢’,陛下是好陛下,将‘藏污纳垢’做得很好呀。”
楚棠不以为然地一笑:“娘子如此评价,真叫为夫的羞愧难当了。”
崔成碧冷哼一声:“臣妾这佛堂小,容不下陛下这尊大佛,不若陛下趁早出去,让臣妾清清静静地礼佛。”
楚棠厚起脸皮:“三伏天里,酷日炎炎,为夫方见了娘子片刻,怎好出去?”
崔成碧起身,瞪了他一眼:“见不见我,由不得你。快些出去,见那爱见你的人去。”话毕,走出门去,想唤人来侍候,却见院门翕张,朝云、暮霞等人俱在院外,只能够远远候着。
她肯直呼“你我”,楚棠就知她心软了,连忙一步不落,随她往禅房里去。
房内窗明几净,五脏俱全,楚棠回身合上房门,见崔成碧在禅床上坐了,就腆脸凑过去,紧挨着坐下,搂住她,扭糖似的:“我楚棠对天发誓,往后再骗你一句半句,就让我——”话到此处,他凑到崔成碧耳边,悄声说了一句,不知什么。
那誓言下得重了,崔成碧急得回身嗔道:“胡说什么,赶紧‘呸呸呸’。”
楚棠得令,连忙“呸”了三声,起身站到她面前,深深一揖:“从前种种,请娘子千万饶恕则个。”
崔成碧见他如此撒泼耍赖,心下软了,伸手向他道:“过来坐下。再胡闹,我唤人进来伺候。”
楚棠乖乖地,牵住那只雪白温热的手,单是在崔成碧身边坐下,往手背落下一吻,然后抬眼看住她。
见他满头满脸的汗,崔成碧抽出帕子,在他头脸上仔细拭了一把,有些心疼:“瞧你,晒得脸都红了。”国中人人皆知,他做太子时在淮南平叛,受过一场极大的惊吓,落下后遗,受不得热,受不得冷。
故而他虽是个人高马大的男子汉,身子骨却似纸糊一般,并不强健。
楚棠不言语,单是露出个干干净净的笑模样。
崔成碧到底心软了,嘴上却不饶他:“若非伦理纲常在上,就是再过一百年,我也不理你。”说毕,给他斟了一杯清茶,催促道:“快喝吧,喝了回宫去。”
楚棠本应将她一军,却生生忍住了——再如此行事,夫妻情分便真烟消云散了。他忽然慌了神,稀里糊涂的,满饮一杯过后,顺势倒在床上,低声道:“我有些累。”
崔成碧松了口:“那好,你休息吧。”便想起身出去。
楚棠大剌剌地仰倒,脸是红的,眼是红的,唇也是红的,攥着崔成碧的手腕不松手,语气极轻的,含着恳求的意味:“阿碧,不要走。”
崔成碧似乎被他攫住魂魄——再也走不了了。
楚棠见她不走了,自自然然地把头枕上崔成碧的膝头,扭了扭身子,换了个舒服睡姿,一手攥紧那腕子,脸上笑微微的,不过片刻,便已沉沉睡去。
这些日子,崔成碧心里想着他,气着他,恨着他,也爱着他,此刻,他就如从前那般,枕在她膝上,她垂下眉眼,目光和指腹,温柔的,温热的,触碰他细腻发烫的脸颊。
忽而,他蹙紧眉心,颤巍巍的,自眼尾滑出一滴泪来,像一件蒙尘的白瓷,等待有心人擦拭。
“乖,你睡吧。”她轻声道:“我就在这里陪着你。”
楚棠翻了个身,一手将她环住,顺势把头脸埋进她身体里,终于,终于睡熟了。
一时间,说与不说都教茉莉好生为难。再三思忖过后,茉莉决意隐瞒,因她想,那场谈心无关政事,无关帝后,只关乎她二人交情,想来圣人不会介意。
只没想到,隐瞒过后,茉莉总是莫名想起裴念元腰间那块儿玉牌,当时她说:“此物为太子所赠,跟我了足有十年,过去一直冰清玉润,光彩照人,不知为何,近来华光渐散,有些黯然了。”
话中那份惆怅,使茉莉感到不详,每每想起,腔子里都跳得厉害。
又过一日,柏玄素来了,楚棠得知崔皇后心思摇动,便有心考校茉莉:“往后应当如何?”
茉莉立于屏风左侧,颔首答道:“祈雨大典前,陛下当亲去感业寺与殿下谈心。”
楚棠听着不错,负手在茉莉面前踱了几步:“倘若她仍然不肯见我,又当如何?”虽说旁人传话不如亲自出马,但他毕竟是天子之尊,即便微服出宫,也需提前着人安排妥当。况且,皇后是宁折不弯的性子,单去一次就想事半功倍,那不能够。
茉莉明白崔皇后的打算,却不能说,只好问道:“陛下担忧从何而来?”
楚棠相人无数,早把茉莉看个透彻,走到她面前,垂下眼帘:“你不老实。”
茉莉听罢,头顶心忽地一紧,心跳如鼓,嘴上却不敢露怯:“陛下既对微臣起疑,微臣便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也无法打消陛下疑虑。出谋划策,倒像是吃里扒外了。”以进为退,她就以为能够化险为夷,其实不知,她早已被定了性。
楚棠不是看她,而是看地面上她的影子,混沌模糊的,像是她这个人,不谙世事,衬得旁人直似那没毛的猴儿,惹人生厌。得知皇后与她有约,楚棠自知在她身上吃了一番大苦头,当时便恨不得赐她白绫一段,吊死算完。
但想一想也就罢了,真把她吊死,楚棣不来跟他拼命?况且为着她这份混沌模糊,他也不能杀她,因她是有用的,用在将来。
楚棠并不轻易饶恕,似笑非笑的:“恕我直言,你的确有些吃里扒外。”
茉莉惊得跪倒,伏身在地,战战兢兢道:“请陛下明鉴。”
因她想起,前几日被撤职查办的一名户部官员,坊间传闻,那官员是东宫老人,守到太子登基,云开雾散,却因一时与张让亲近而失去圣心。
她有幸受圣人提拔,对这事自是听在耳里、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也许她真的不该说谎。
楚棠将话说明了:“正是因朕明鉴,方不治你欺君之罪。”
“陛下。”茉莉陡地出了一身冷汗,一句“知错”哽在喉头,老实地沉默了。
楚棠肃然道:“起来吧,只盼你去了秘书省能够学会何为‘忠君’。”
茉莉心里松了一口气,谢恩起身后,手执纸笔却止不住颤抖,犹不镇定。
楚棠坐回椅中,双手放在扶手上,望向茉莉,眸光渐渐阴冷了:“朕便依你之言,明日出宫。”
下值时分,茉莉仍是惊魂未定,昏昏地打马离宫,回到家里。夜里躺在床上,那些话不由自主地钻进她脑子里,惊出她一身一身冷汗。
伴君如伴虎,她总以为是句空话,自从为崔皇后保守秘密开始,那话便显出威力来。
从那天起,一切就乱套了,事赶事,推着她走到今天这条路上,要安然度过危机,非得忠君不可。
可她呢?偏偏稀里糊涂地背君,背也罢了,还妄想能呈骑墙之势,两头不得罪。如今搞砸了,没被问罪查办,已算祖坟冒青烟了。
她没有崔卢郑王的出身,没有过人的能力,唯一能走的路,便是“忠君”。
想到此处,茉莉终于镇定了。翻身躺平了,她看见纱帐上的珍珠发钗,闪闪的,便想起了楚棣——要是听了楚棣的劝,她也不必受那句“吃里扒外”了。
楚棣的话总是对的,再怎么不中听,也是对的。想到此处,茉莉满心失悔,不受控制地流了几滴眼泪,便打着哈欠睡熟了。
四更时分,茉莉做了个梦,梦里她来到一座金碧辉煌的府邸,府里有个女人悬在梁上,晃晃荡荡,面目不清。她怯怯地走近了,方看清那女人正是她自己!
她急吼吼地要放自己下来,却始终不得法,最后又急又怕,是被晨钟唤了醒。粗粗地喘过几口气,听见街面上闹闹嚷嚷,揉着眼睛坐起来,梳洗打扮——等空闲时,非得找栾梦星卜一卦才是。
茉莉上值时,昏昏然立于螭头下,不觉散朝了。
楚棠告诉她,午后微服简从去感业寺。
茉莉吓了一跳,心想她是史官,如今干的活儿却和宫人没什么两样,饶是如此,也只有遵命的份儿。
经过周折,楚棠来到感业寺内,屏退左右,踏着日光竹影,悄声来至佛堂门前,只见崔成碧着天青莲荷纹软烟罗裙,乌云挽起,不簪钗环,向大势至菩萨衷心礼拜。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楚棠原是个记心极好的人,但连日焦心,使他忘却了与崔成碧到底隔了几个秋,不过总是,很久很久了。
影子止在她身后,他倚门站定了。听见崔成碧低声祝道:“信女崔氏,作配楚门。夫主为一国之君,因京畿大旱,百姓播种无果,以至民不聊生,夫主为此夙夜忧心,信女见之,心中不忍。是以发愿,每日于佛前祝祷,国家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以为夫主解忧。”
楚棠听了,不觉眼眶发热,模糊了崔成碧傲然的背影。仿佛她是粒幽微的火种,在他心口恒久地闪烁、跳动,以至于,他只是见着那身影,便从肺腑里生出一阵温暖,缓慢地,缓慢地,随着血液流经全身。
他等了片刻,直待眼泪止住,才提步走进佛堂,在崔成碧身旁的蒲团跪倒,双手合十,虔诚祝祷:“善男楚棠,娶妻崔氏。奈因年少荒唐,撒诈捣虚,伤透吾妻之心。是以今日于佛前立誓,从后种种,不再隐瞒一分一毫,否则令吾生生世世,不得解脱之缘,唯愿吾妻不计前嫌,早日回心。”
崔成碧既知他今日要来,又料到就在此刻,但不曾想到,当此刻到来,她却忽然泄了几分心气,一味矛盾、难过起来,同时存着一口被伤透了的怨气,仿佛再也不能消散。
她沉默着,沉默着,永远不想应他。
须臾,她听见楚棠说:“阿碧,我自幼长于宫中,眼里见惯了阴谋诡计、勾心斗角,自是不如你天生坦荡,敢与人剖心相见。我如今知错了,只盼你能宽宥一二,别教我悔之晚矣。”
崔成碧怒从心起,讥讽道:“祖父自幼教导臣妾‘为君者,必得学会藏污纳垢’,陛下是好陛下,将‘藏污纳垢’做得很好呀。”
楚棠不以为然地一笑:“娘子如此评价,真叫为夫的羞愧难当了。”
崔成碧冷哼一声:“臣妾这佛堂小,容不下陛下这尊大佛,不若陛下趁早出去,让臣妾清清静静地礼佛。”
楚棠厚起脸皮:“三伏天里,酷日炎炎,为夫方见了娘子片刻,怎好出去?”
崔成碧起身,瞪了他一眼:“见不见我,由不得你。快些出去,见那爱见你的人去。”话毕,走出门去,想唤人来侍候,却见院门翕张,朝云、暮霞等人俱在院外,只能够远远候着。
她肯直呼“你我”,楚棠就知她心软了,连忙一步不落,随她往禅房里去。
房内窗明几净,五脏俱全,楚棠回身合上房门,见崔成碧在禅床上坐了,就腆脸凑过去,紧挨着坐下,搂住她,扭糖似的:“我楚棠对天发誓,往后再骗你一句半句,就让我——”话到此处,他凑到崔成碧耳边,悄声说了一句,不知什么。
那誓言下得重了,崔成碧急得回身嗔道:“胡说什么,赶紧‘呸呸呸’。”
楚棠得令,连忙“呸”了三声,起身站到她面前,深深一揖:“从前种种,请娘子千万饶恕则个。”
崔成碧见他如此撒泼耍赖,心下软了,伸手向他道:“过来坐下。再胡闹,我唤人进来伺候。”
楚棠乖乖地,牵住那只雪白温热的手,单是在崔成碧身边坐下,往手背落下一吻,然后抬眼看住她。
见他满头满脸的汗,崔成碧抽出帕子,在他头脸上仔细拭了一把,有些心疼:“瞧你,晒得脸都红了。”国中人人皆知,他做太子时在淮南平叛,受过一场极大的惊吓,落下后遗,受不得热,受不得冷。
故而他虽是个人高马大的男子汉,身子骨却似纸糊一般,并不强健。
楚棠不言语,单是露出个干干净净的笑模样。
崔成碧到底心软了,嘴上却不饶他:“若非伦理纲常在上,就是再过一百年,我也不理你。”说毕,给他斟了一杯清茶,催促道:“快喝吧,喝了回宫去。”
楚棠本应将她一军,却生生忍住了——再如此行事,夫妻情分便真烟消云散了。他忽然慌了神,稀里糊涂的,满饮一杯过后,顺势倒在床上,低声道:“我有些累。”
崔成碧松了口:“那好,你休息吧。”便想起身出去。
楚棠大剌剌地仰倒,脸是红的,眼是红的,唇也是红的,攥着崔成碧的手腕不松手,语气极轻的,含着恳求的意味:“阿碧,不要走。”
崔成碧似乎被他攫住魂魄——再也走不了了。
楚棠见她不走了,自自然然地把头枕上崔成碧的膝头,扭了扭身子,换了个舒服睡姿,一手攥紧那腕子,脸上笑微微的,不过片刻,便已沉沉睡去。
这些日子,崔成碧心里想着他,气着他,恨着他,也爱着他,此刻,他就如从前那般,枕在她膝上,她垂下眉眼,目光和指腹,温柔的,温热的,触碰他细腻发烫的脸颊。
忽而,他蹙紧眉心,颤巍巍的,自眼尾滑出一滴泪来,像一件蒙尘的白瓷,等待有心人擦拭。
“乖,你睡吧。”她轻声道:“我就在这里陪着你。”
楚棠翻了个身,一手将她环住,顺势把头脸埋进她身体里,终于,终于睡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