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之以心传心
围棋是一项对专注力要求很高的运动,和其他的项目比起来,它要求年龄尚小的孩子们端坐在棋盘前,完全投入黑与白的世界。不似其他的运动,大多起初都是为了让孩子强健体魄,而下围棋的孩子往往是为了锻炼思维能力,收获比别人更强的大局观和计算力,有利于课业学习,往往不能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这也是学习围棋的人数较少,而推广围棋比较困难的原因之一。在那些因为各种原因选择了解和学习围棋的孩子之中,其中只有很小一部分的人才会选择走职业道路,而在这些冲段少年里,只有更少的一部分人能够成为职业棋手。
和别的运动项目一样,很多孩子在学棋到了某个阶段的时候,会讨厌围棋,因为日复一日、重复性的东西总是招人厌烦,就像现在许多人都说当热爱变成了工作,就会让人丧失热情。对于尚未建立起三观的孩子来说,学棋、打球,或者其他的什么运动往往是父母引导,再者就是被别的原因吸引而感兴趣,继而开始学习。从简单地了解、学习,到真的熟悉一个项目,再到明白什么是“热爱”,这个过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往往是漫长的,而选择在今后的一段人生中以它为主,这个决定也是困难的。
这个过程对于叶之舟来说很简单,也很短暂,因为她在围棋上展现出了异于常人的天赋和专注。天赋是不应该被浪费的,那将成为她之外很多人的遗憾,于是几乎没有任何别的考虑和选择,她就走上了职业围棋的道路。后来她和樊振东也曾经聊起过,樊振东小的时候,启蒙是在广州的少年宫,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学习与打球并重,上午上完课,下午去打球,后来又念了体校,他是经历过要选择继续上学,还是要继续打球的。
某种意义上,他们都是幸运的,因为天赋和努力给予了他们回馈,让他们在热爱之外拥有成绩,将这份选择凸显得那么正确、理所应当。人们常常感慨,幸好他们选择了乒乓球和围棋,人们后来也常说,如果不选择乒乓球和围棋,他们应该也会有不错的人生,因为专注、热爱、努力、拼搏、顽强,或者更多,这些品质和坚韧的心性也是成就他们的原因。
很长的一段时间,叶之舟都没有像旁人想象的那样去教棋。即使她的师兄江恒已经在考虑任职围甲队伍教练,许多她熟悉的乒乓球员已经转为教练、自己开球馆,就连外界也开始猜测樊振东是否要退役的时候,在叶之舟的心里也从未想过要成为围棋老师,或者经营自己的围棋道场。
在外界往往有那么一种声音,当一个选手为了推广项目,而经常曝光在大众面前时,人们往往说这是“想红”“飘了”“想赚钱”,但当一个有个高关注度的运动员选择减少曝光,继续专心于项目时,又会被议论只在意个人的输赢得失,不在意项目的长远发展,趁着自己有成绩有地位,不肯给年轻人机会,没有让更多人感受到项目的魅力。这些声音总让人困惑,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选择?
在叶之舟看来,自己确实是比较自我的人,从选择下棋的那天开始就是这样。不存在所谓正确的选择,也没有能够让所有人满意的选择,她只是她自己,樊振东也只是樊振东自己。樊振东支持她的所有决定,她也支持樊振东的所有决定。
她不想主动当老师,也不想主动当教练,不是她不热爱围棋,不喜欢别人超越她,也不是她不想放弃个人的荣誉,而是在她看来,教练绝不是个人成绩无法进步时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而是热爱项目的表现。我们都希望一个项目好、很好、更好,不希望看见它走下坡路,但是成为教练,就应该对学员负责。许多教练并非有所成就的运动员,就像将叶之舟带进围棋世界的爷爷,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爱好者,又或者像为樊振东、或更多孩子启蒙的教练,他们不是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全国冠军,他们的成绩和他们的学生比起来也许不值一提,但他们在某个阶段,完成了自己的职责。
无论只是因兴趣而简单学习的人,还是意图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的人,教练要教,也要带着练,教练是领路人,也是一个阶段的老师。在一个普通谋生的职业背面,人们都是一辈子几乎在做同一件事情的,但是这样单调又枯燥乏味,作为常年训练的运动员更是如此,许多在项目上有了一定成就的运动员选择做教练,不仅仅是因为擅长,也是因为喜爱。因为太喜爱了,所以舍不得离开棋盘、离开赛场,也因为太喜爱了,希望有人知道它的那些好,希望和同样热爱的人再走一程。
叶之舟总怕自己无法承担这样的责任,因此她一直不肯收徒、教棋,以至于被外界认为她“藏私”。只有叶之舟自己知道,她并不是舍不得荣誉,首先,大众意义上的“天才”并不一定适合成为老师、教练,其次,她喜欢围棋,人可以不离开棋盘,但是选择退役,也以为着很难再接触高水平的对弈,棋力的精进往往在此过程当中,她也许会有别的收获,但也许会就此停滞个人在围棋水平上的追求。
但是后来,有一个像当年的她一样的孩子出现了。
叶之舟的第一个徒弟,叫做陈非。
除了偶尔在徐严的道场时,和她下过指导棋或指点过几句的小棋手之外,这是她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徒弟。陈非也是孤儿,自小在福利院长大,叶之舟经常会在比赛间歇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其中就包括探望福利院的小朋友们。在她还很小的时候,还没有被爷爷奶奶收养,也曾经在福利院生活过几年,后来再参加这样的活动,对她来说更是一种慰藉。
陈非确实是在某次公益活动后,受叶之舟的影响才开始学棋的。他进步的速度很快,但是福利院无法支撑他继续学棋,后来他们找到叶之舟,想让她看看,这个孩子是否真的很有天赋?
直到这天,叶之舟忽然明白了,当初爷爷、老师徐严看到她下棋时的想法——他应该学棋,他很聪明、他很努力、他很有天赋,更重要的,他喜欢围棋,他在此之中收获的更多是快乐。所有人都可以喜欢围棋、选择围棋,没有高低贵贱,也没有能力之分,不是职业棋手就高人一等,也不是拿了冠军才能称得上喜欢。也许未来他还会收获迷茫、伤痛、困惑和泪水,但至少现在,在十九路的棋盘上,围棋让他找到自己。
她终于明白,原来一个人选择成为老师、成为教练,确实是因为热爱。因为自己的爱,也因为看见别人的爱。
人类用非常简单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包括语言、文字和模仿,这其实是一种信息传输率很低的方式,需要被输者的理解力,同时往往还兼以许多次的模仿、练习,才能够完成这种传递,但更重要的,总是以心传心。
和别的运动项目一样,很多孩子在学棋到了某个阶段的时候,会讨厌围棋,因为日复一日、重复性的东西总是招人厌烦,就像现在许多人都说当热爱变成了工作,就会让人丧失热情。对于尚未建立起三观的孩子来说,学棋、打球,或者其他的什么运动往往是父母引导,再者就是被别的原因吸引而感兴趣,继而开始学习。从简单地了解、学习,到真的熟悉一个项目,再到明白什么是“热爱”,这个过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往往是漫长的,而选择在今后的一段人生中以它为主,这个决定也是困难的。
这个过程对于叶之舟来说很简单,也很短暂,因为她在围棋上展现出了异于常人的天赋和专注。天赋是不应该被浪费的,那将成为她之外很多人的遗憾,于是几乎没有任何别的考虑和选择,她就走上了职业围棋的道路。后来她和樊振东也曾经聊起过,樊振东小的时候,启蒙是在广州的少年宫,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学习与打球并重,上午上完课,下午去打球,后来又念了体校,他是经历过要选择继续上学,还是要继续打球的。
某种意义上,他们都是幸运的,因为天赋和努力给予了他们回馈,让他们在热爱之外拥有成绩,将这份选择凸显得那么正确、理所应当。人们常常感慨,幸好他们选择了乒乓球和围棋,人们后来也常说,如果不选择乒乓球和围棋,他们应该也会有不错的人生,因为专注、热爱、努力、拼搏、顽强,或者更多,这些品质和坚韧的心性也是成就他们的原因。
很长的一段时间,叶之舟都没有像旁人想象的那样去教棋。即使她的师兄江恒已经在考虑任职围甲队伍教练,许多她熟悉的乒乓球员已经转为教练、自己开球馆,就连外界也开始猜测樊振东是否要退役的时候,在叶之舟的心里也从未想过要成为围棋老师,或者经营自己的围棋道场。
在外界往往有那么一种声音,当一个选手为了推广项目,而经常曝光在大众面前时,人们往往说这是“想红”“飘了”“想赚钱”,但当一个有个高关注度的运动员选择减少曝光,继续专心于项目时,又会被议论只在意个人的输赢得失,不在意项目的长远发展,趁着自己有成绩有地位,不肯给年轻人机会,没有让更多人感受到项目的魅力。这些声音总让人困惑,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选择?
在叶之舟看来,自己确实是比较自我的人,从选择下棋的那天开始就是这样。不存在所谓正确的选择,也没有能够让所有人满意的选择,她只是她自己,樊振东也只是樊振东自己。樊振东支持她的所有决定,她也支持樊振东的所有决定。
她不想主动当老师,也不想主动当教练,不是她不热爱围棋,不喜欢别人超越她,也不是她不想放弃个人的荣誉,而是在她看来,教练绝不是个人成绩无法进步时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而是热爱项目的表现。我们都希望一个项目好、很好、更好,不希望看见它走下坡路,但是成为教练,就应该对学员负责。许多教练并非有所成就的运动员,就像将叶之舟带进围棋世界的爷爷,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爱好者,又或者像为樊振东、或更多孩子启蒙的教练,他们不是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全国冠军,他们的成绩和他们的学生比起来也许不值一提,但他们在某个阶段,完成了自己的职责。
无论只是因兴趣而简单学习的人,还是意图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的人,教练要教,也要带着练,教练是领路人,也是一个阶段的老师。在一个普通谋生的职业背面,人们都是一辈子几乎在做同一件事情的,但是这样单调又枯燥乏味,作为常年训练的运动员更是如此,许多在项目上有了一定成就的运动员选择做教练,不仅仅是因为擅长,也是因为喜爱。因为太喜爱了,所以舍不得离开棋盘、离开赛场,也因为太喜爱了,希望有人知道它的那些好,希望和同样热爱的人再走一程。
叶之舟总怕自己无法承担这样的责任,因此她一直不肯收徒、教棋,以至于被外界认为她“藏私”。只有叶之舟自己知道,她并不是舍不得荣誉,首先,大众意义上的“天才”并不一定适合成为老师、教练,其次,她喜欢围棋,人可以不离开棋盘,但是选择退役,也以为着很难再接触高水平的对弈,棋力的精进往往在此过程当中,她也许会有别的收获,但也许会就此停滞个人在围棋水平上的追求。
但是后来,有一个像当年的她一样的孩子出现了。
叶之舟的第一个徒弟,叫做陈非。
除了偶尔在徐严的道场时,和她下过指导棋或指点过几句的小棋手之外,这是她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徒弟。陈非也是孤儿,自小在福利院长大,叶之舟经常会在比赛间歇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其中就包括探望福利院的小朋友们。在她还很小的时候,还没有被爷爷奶奶收养,也曾经在福利院生活过几年,后来再参加这样的活动,对她来说更是一种慰藉。
陈非确实是在某次公益活动后,受叶之舟的影响才开始学棋的。他进步的速度很快,但是福利院无法支撑他继续学棋,后来他们找到叶之舟,想让她看看,这个孩子是否真的很有天赋?
直到这天,叶之舟忽然明白了,当初爷爷、老师徐严看到她下棋时的想法——他应该学棋,他很聪明、他很努力、他很有天赋,更重要的,他喜欢围棋,他在此之中收获的更多是快乐。所有人都可以喜欢围棋、选择围棋,没有高低贵贱,也没有能力之分,不是职业棋手就高人一等,也不是拿了冠军才能称得上喜欢。也许未来他还会收获迷茫、伤痛、困惑和泪水,但至少现在,在十九路的棋盘上,围棋让他找到自己。
她终于明白,原来一个人选择成为老师、成为教练,确实是因为热爱。因为自己的爱,也因为看见别人的爱。
人类用非常简单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包括语言、文字和模仿,这其实是一种信息传输率很低的方式,需要被输者的理解力,同时往往还兼以许多次的模仿、练习,才能够完成这种传递,但更重要的,总是以心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