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久安自江南归来,连夜被召入宫,震惊朝野。

    众人对皇帝的身体愈发担忧,可皇帝病重,却并未再立太子,朝中诸臣子,无有不急。唯恐邦国再乱,祸端再起。

    宗室中有能力之人,终究在内耗中损失殆尽。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际。

    宫中传出圣旨,霍国公上奏霍家后继无人,请赐嗣子,陛下怜惜霍家满门忠烈,将霍国公之甥,魏王世子过继霍国公府,赐归臣姓。魏王另继嗣子。

    礼部还没有反应过来于理不合,魏王世子并无过错,怎可君臣颠倒。

    但下一个消息的出现,就彻底浇灭了前旨的火花。

    圣上晓谕,霍国公义妹霍十九,知书识礼,敬慎居心,性与贤明,贵而能俭,端和刚健,文武兼备,容似元后,福泽天授,着即册封为嫡公主,赐姓明,赐号安国。

    皇帝册封外姓公主,这并不算什么大事,最大的事是这位公主并不是用来和亲的,而是用来掌军监国的。

    礼部尚书柏松年第一个跳出来,将新出炉的安国公主参了个狗血淋头。

    杨久安从前是阉党,是皇帝手中的刀,但她如今竟是正式登上了权柄之台,有了宗室身份。

    柏松年苦口婆心,生怕发生公主乱国,牝鸡司晨之事。

    和柏松年一类固守陈规之人不同,另外一群人,是听说杨久安的大名,生怕她掌权后赶尽杀绝,当年若不是各方阻拦,看她的架势恨不得诛尽天下贪官,可为官多年,谁屁股底下完全干净?

    最令京城朝野惧怕的是,杨久安身后还有酷吏黎昌,阉首许知秋。

    谁知道她掌权后会干出什么事儿来?

    但谁反对能有用?百姓巴不得杀尽狗贪官,杨久安虽离朝四年,但朝中文武也不是没有杨久安的人。许勤平甚至第一个上奏来贺,祁无疾也紧随其后,江南官场,贺信如雪,纷至沓来。

    更何况,皇帝一言九鼎,谁能硬抗?

    说句不好听的,他都要入土了,根本不介意多几个人陪葬。

    杨久安就在这样褒贬不一的言谈中,坐到了金殿之上。

    她的位子在阶梯二层右侧,再上是空出来的龙椅。

    有本启奏,无事退朝。

    高品官员众声寂静。

    只有五六品的官员,附和起声。

    杨久安按部就班,和在她的书房中处理公务没什么区别。哪怕是柏松年指着她的鼻子骂了三两分钟,也没见她生气,只道:“你是老师,你说什么都对,只是现在还在上朝处事,有什么话下了朝,本宫单独听你骂。”

    倒显得柏松年无理取闹。

    在杨久安看来,监国,无非就是老板不在而代班,她的办公能力是皇帝亲自指点认可,多年的积累造就。

    就算有人写了一堆废话的折子想来浪费她的时间,她也能迅速分辨。只是按下不表,将其他的奏书复函。

    那些明里暗里给她使绊子的人,反倒内心慌慌。

    杨久安十分硬气,因为,她手里有兵有人。

    禁军虎符二分,一半就在她的手上。禁卫军也不会违背她的意思。更不用说,皇帝的暗部已经大多移交她手。

    办事的人,她也不缺,她在京时就十分重视观察和挑选人才,更何况现在安插亲信简直不要太容易,用起人来,也算得心应手。你不好好干活,很快就会有新人顶替上来。

    京中很快就把握了方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非常有眼力的调整了姿态。

    在皇帝病重之际,杨久安以并不算血腥的态度平稳又迅速的稳定了京城局势。

    在她亲自上奏,另立太子,而皇帝应允之后,朝中老臣对她的意见也一下子变少了。

    夏汛来临,杨久安经过慎重考量,派遣几位皇子皇孙前往江州治水。

    一次实训,就看出了诸多问题。

    太子嫡子年幼,又娇生惯养,竟是途中就生了病,吵着回京。其他皇裔各有表现,不好不坏,毕竟最优秀的几人都已败倒。

    唯有穆王,自皇陵归来,处事最得人心,但穆王是太子之子,大家都在观望。谋反之事,虽主责旁落,但谁也不知道皇帝是否真心不会芥蒂。

    杨久安将结果公示,大家有目共睹。

    随后直言上奏,请立穆王。

    上默。

    准奏。

    ……

    夏日燥热,皇帝身体似有好转,准备移居行宫避暑。

    许知秋着手安排此事,杨久安默默跟在他的身后。

    但许知秋并未搭理她,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了半个月,自她请立太子开始。

    许知秋走来走去,挨个安排任务,听训者皆为亲信,个个低着脑袋不敢抬头发声。

    杨久安就在烈阳下,跟着他走来走去。

    许知秋转身,见她额上冒汗,知她自中毒之后,身体不复从前康健,心中还是疼惜的,可一想到她的行为,立刻就硬下心肠。

    他背对她道:“殿下,屋外炎热,还请殿下回宫,这里交于奴婢一人即可。”

    杨久安叹了口气,道:“义兄,我认错好嘛。”

    许知秋道:“不敢,殿下的义兄乃是堂堂霍国公,更何况殿下何错之有,实在折煞老奴了。”

    杨久安看了一眼院中诸人,道:“下去做事吧,本宫与掌印商谈。”

    众人如蒙大赦,迅速退离,见人都离开,杨久安赶紧道:“哎呀,义兄,许大人,别生气了,无伤大雅的事儿。”

    许知秋转头,厉声道:“那在殿下眼里,什么叫做大事!”

    杨久安无话可说,为了转移众人的注意力,成功保住穆王,她引导许知秋私下搭上太子嫡子,毕竟在外人看来,二人同属一营。

    事情也如杨久安所料,太子并不会计较许知秋更看重自己的嫡子,也没有人发现杨久安真正投了谁。

    可许知秋是何等精明之人,杨久安与他住在一个屋檐之下,都到了这个地步,还能不知道她的想法?可想而知,竟是四年前,她的生辰宴开始,她就在逐步算计他了。

    杨久安见他火旺,也焦虑道:“义兄,这是最保险的道路,我也是没有办法,我说过我不会让你出事的,你看你如今不还是权柄在握吗?”

    许知秋察觉到她语气中的焦虑,疑惑道:“你怎么了?”就算是朝中最乱之时,也没见她心绪起伏成这个样子。

    杨久安按着胸口,许知秋立刻扶住她,往廊边阴凉处坐下。

    “到底怎么了?”他到底还是不忍心,只是气愤她瞒着他罢了。

    杨久安感觉非常不舒服,她道:“我也不知道,最近心里格外不舒服,堵的慌。”其实是风六已经有四个月没有联系她了,跟人间蒸发一样,从前再怎样,一月一封信是要送到她的手中的。她私底下派了人去找,杳无音讯。

    如今局势不算明朗,她还不敢大张旗鼓去寻人。

    许知秋为她把脉,杨久安长期服用风六给她弄的乱七八糟的东西,脉象呈现一种虚弱,可她人康健得很。

    所以她自己知道,她这是急的。

    许知秋把过脉,道:“忧思过重,肝气郁结,你如今已经身处高位,还是太子的长辈,你和我不一样,只要不作死,没人能拿你怎么样,怎么还那么多想法?”

    杨久安摇摇头,道:“可能是因为你不搭理我,我觉得难过吧,说不定,没过多久就有人挑拨离间,然后我们就会互相猜忌,最后反目成仇,要不就是我被赐毒酒,要不就是你被我贬谪。”

    见她越说越离谱,许知秋道:“尽说胡话。”

    许知秋象征性地看了看周围,道:“反目成仇也要看矛盾争执,我只有你这么一个妹妹,我的东西,不给你给谁?难道指望那一群徒子徒孙吗?我自己养的,能不知道他们是什么豺狼虎豹吗?”

    这些话不尽然全实,但杨久安深受感动,转而给了许知秋一个拥抱。

    “谢谢,真的谢谢你。”杨久安的脑袋搭在他的肩上,到底忍住了没说,无论如何,风六不能暴露,不然,她的计划将会全盘瓦解。

    她知道的,皇帝,是看中她不能生育,对世子有情却对逝者深情,穆王,也就是现在的太子,何尝不是看中这一点。

    许知秋僵在原地,半晌,抬手拍了拍她的背脊。

    他道:“天气炎热,加上忙碌,你不舒服是正常的,等到了行宫就好了。”

    杨久安点头,放开了他,道:“林夫人今日约我,我过去一趟。”

    许知秋为她擦了擦额角的汗,道:“无需太过劳累。”太子现在根基不稳,正是需要她的时候,应付他就够了,不需要应付他的妃子,还是没有册封的。

    杨久安摇头,道:“她本就是我的闺中密友,不算劳累。”可怜在孝期,不宜办喜事,连个名分都还没有,只能胡乱先喊着。

    要说世子真是风云人物,霍大人,哦,现在是安国公主,众所周知是出自他府,而如今最受太子宠爱的女人亦是出自他的府邸。

    但名义上这二位都是出自霍府,要不说,霍府出凤凰,当年没有应在霍大小姐的身上,如今不就应上了吗?

    杨久安应约来到东宫用晚膳,如今东宫只有太子一家居住。

章节目录

平平无奇的杨久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栗子宸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栗子宸并收藏平平无奇的杨久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