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桐州依然很冷,倒春寒才刚过去没多久,又迎来了新一波的冷空气,与南方的暖流交汇,相持不下,只好连绵下雨。
林隐双手插在羊毛大衣的口袋里,站在三楼一户敞着的门洞前,眼神穿过客厅望向窗外渐沉的暮色,嘴角隐约牵出一丝淡淡的哀伤。
客厅狭小而逼仄,光线不亮,靠墙一侧的斗柜上,居中摆着一幅黑白照片,上面的男人相貌清癯,与林隐有着三分神似。
三支香插在照片前的香炉里,只烧剩下了拇指长的一截,生出缕缕细烟,将屋子弥漫成惨淡的、阴郁的、淡淡的蓝色。
林隐告诉过自己,今天不可以哭的。即使从此以后,无父无母、孑然一身,也要坚强地扬起头,不让任何人看见她的软肋和悲伤。
想来她这一生,大概是注定了亲人缘薄。
*
一个衣着朴素的中年男人在屋子里前前后后转悠了半天,似乎在检查着什么。终于,从卧室里走出来后,将手里一本泛黄的旧册子递到林隐面前,用半生不熟的普通话说道:“喏,这是我刚刚在床垫下面翻出来的,应该是你老爸的东西,都发霉了。”
林隐接过本子翻了翻,空气里立刻扬起了一阵灰尘。
本子里夹着几片纸,她眉心颤了颤,只一眼就认出了纸上的内容。拿在手里看了看,果然如此,又轻轻地放了回去,双眸却仿佛被尘螨刺激到了,微微有些刺痛。
没有想到,她当年几乎跑遍了整座城市都没能找到的那两页纸,其实一直就被父亲夹在了本子里,藏在他的床垫下面。
这十五厘米厚的床垫当初阻碍了她对自己身世的追溯、对母亲的幻想,也让她与父亲之间永远隔起了一道墙。
即使后来他们表面上都装作不再介怀,装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但隔阂一旦开始,就像在心里种下了一枚种子,话越说越少,生疏和尴尬却越来越多。
终于到最后,他们之间只剩下了客套。
林隐默默把本子合上,弯腰塞进行李袋中,又抬头看向男人,声音略有些暗哑:“谢谢叔,我现在可以走了么?”
男人望了眼斗柜上的照片和香炉,迟疑了一下,似乎有些于心不忍,但还是开口说道:“你要把这些都收拾干净噢。”随后又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有些鼓起的信封递给她,“喏,这是还给你的押金。”
林隐接过信封,也没有打开看,直接就揣进了大衣口袋里,一边点着头:“我知道,我会收拾完再走。”一边脸上已经有了不想寒暄的疏冷。
男人看着她,想安慰她几句,但她眼底的冷淡和克制又让他觉得此刻说什么都已是多余。最后离开时,他轻轻替她带上了门。
关门声让林隐的眼角滑下了一滴清泪,她用手擦了擦,随后走向斗柜。
站在父亲的遗照前,她想,他到底还是把那个秘密守到了终结。
他完成了他的使命,却从来没有在乎过她接受还是不接受。
等到三支香彻底燃尽,林隐郑重地将所有物件一一收进行了李袋中。全部拾掇完毕后,她再三看了眼这个曾住了多年的地方,眼底蓦地升起了一股倦意,她知道,该道别的,终将道别。
关门的刹那,不知道为什么,莫名想起两年前在异国他乡那间同样逼仄又狭小的屋子里,她挎着包,忽然间就冷了所有的感情,然后头也不回地出了门。至今她仍旧记得,留在屋子里的那个男人,虽然站得笔挺,一张倨傲的脸上却写满了破碎。
下了三楼,楼外停着一辆白色的小汽车,蒋梨靠在车前,刚准备拿出一支烟点燃,看见林隐左手包右手箱的走出来,立刻把烟重新塞回口袋里,一边上前接过她的东西,一边问:“结束了?”
“结束了。”
蒋梨眼底猛地酸涩了一下,想说句什么话安慰,又一下子哽住了喉头。她“砰”的一声用力关上了后备箱盖,下巴朝三楼窗口抬了抬:“就这么走了?东西都带齐了?”
林隐仰头向窗口留恋地望过去,看见窗台上还有两盆蔫了很久的蟹爪兰,那是父亲生前种的。他一直说蟹爪兰好养活,只要放在太阳底下晒着就行,每隔十天半个月浇一次水,平时也不用管它,到了冬天自然能开出红色的小花。
如今这两盆在父亲口中好养活的蟹爪兰,也终于烂在了阳光下,没能活得过春天。
想到这里,林隐的眼眶终于泛红。她立刻垂眸,嗡声说:“嗯,大部分早就在大奠那天烧掉了,剩下的也都带上了。”
蒋梨点了点头,替她拉开后座车门:“所以还是决定不发讣告么?我报社里认识两个人,你要是想发的话,我直接联系他们。”
林隐抬起脸怔怔地问:“现在还有人看报么?”
“倒也是。”蒋梨耸耸肩,走向驾驶座,“我只是想着如果你还有别的亲戚的话,讣告多少也算是一种正式通知吧。”
“我没有亲戚。”林隐怕冷似地裹紧了外套,淡淡地说,“你知道的,除了爸爸,我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任何亲人了。”
是的,她没有亲人了。
从出生起,她就没有见过她母亲。父亲断绝了所有亲戚,带着她来到桐州过活。两个人相依为命二十五年,如今父亲也终是撒手人寰。
或许是从小就接受了这种缺失了一部分情感的生活,她总是显得坚忍而淡漠,好像已经没有任何人或者任何事能够激起她的喜怒哀乐了。
蒋梨闭上了嘴,不敢再问下去,默默打开车载电台,一首悲伤的芭乐恰在此时唱至高|潮,歌词里都是孤身和不舍,让人听了无端难过。
她怕林隐伤心,伸手刚要拧掉这个频道,林隐在后座上轻声说:“留着吧,听上去挺舒缓的。”
“换一个欢快点的,这首过于哀了。”
“你是怕我难受么?”林隐抬眸,从后视镜里平静地看向蒋梨,“我已经过了最难受的时候了。”
*
从桐州到江城,两百多公里,再加上晚高峰拥堵,车开进江城市区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
蒋梨将林隐送到小区门口,本想陪着她吃顿晚饭再走的,但家里突然来了电话,似乎有急事要她赶回去处理。
林隐察言观色,立刻下了车,自觉从后备箱取出行李,又走到驾驶座旁安静地等她挂上电话,这才弯腰说道:“你有事先回,路上注意安全。”
“你呢?”
“我?”林隐不知道蒋梨意指什么,眼神里微微露出困惑。
“你一个人可以么?”
“当然。”林隐伸手拍了拍蒋梨的肩,“到家后记得发个短信。”
“那行吧,你自己记得吃晚饭,千万别饿着肚子过夜。”蒋梨叹了口气,将方向盘打了半圈,车子缓缓掉头离开。
林隐目送着车子渐渐消失在夜色里,这才转身走进小区。
她现在住的是一套六十平米的两居室,几个月前就提前租下的。虽然地段有些偏远,但胜在租金便宜,还附带了一个小小的院子。
当时看房的时候正值盛夏,满目的阳光明晃晃地铺在院中,墙角堆着几只红陶盆,透过一人高的铁栅栏往远处看,是一条干净的护城河。
目光所及,清幽安静,让她一下子动了心。
那个时候,父亲还没有生病。她想着等房子装修好了,再通通风,就把他从桐州接过来一起居住,却没料到他一个电话打来,已是胃癌晚期。
父亲最后还是没有离开桐州。
这个从她十四岁起,就与她渐渐生疏的男人,曾经用沉默伤害过她,也在沉默中用力地爱着她。
但直到生命的最后,他们都没能和解。
她在病床前握住他干瘪无力的手,看着他嘴上插进的导流管,她想,他终究还是把秘密永远封存在了他那张说不了话的嘴巴里了。
林隐拧开灯,暖黄的光线立刻将屋子照得柔亮而温馨。
空气里有股闷闷的味道,那是久不通风后因潮湿而散发出来的霉味。
她放下行李袋,开了所有的门窗,心里突然觉得很空,仿佛失去了一件极为重要的东西,可到底是什么,又说不上来。
一种忙碌之后沉淀下来的空虚和孤独,正在体内滋生、蔓延、游走,让她倍感惶恐与不安。
她想,或许是时候该面对了。
有些东西越逃避,反而只会越恐惧。
她从行李袋中拿出了那本被父亲藏在床垫下的旧册子,用力一抖,就从里面掉出了两片纸。她平静地捡起,手却控制不住地颤抖。
就在几个小时前,在桐州的出租屋里,她尚且能克制得住的情绪终于在此刻轰然崩塌,兵败如山倒。
这一瞬间她泪流满面,孤独无所遁形。
两张A4大小的铜板彩页纸几经折叠,已变成了巴掌大小,被夹在本子里。这么多年过去了,脆薄得犹如两片枯叶,边缘有被撕过的痕迹。
上面的图文她甚至都不用看,也知道写的是什么。
因为她早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了。
她捏着这两张纸,就像捏着一个人的一生,热泪滚滚而下。
整整十一年,她心底的那个洞,今天终于填上了。
林隐双手插在羊毛大衣的口袋里,站在三楼一户敞着的门洞前,眼神穿过客厅望向窗外渐沉的暮色,嘴角隐约牵出一丝淡淡的哀伤。
客厅狭小而逼仄,光线不亮,靠墙一侧的斗柜上,居中摆着一幅黑白照片,上面的男人相貌清癯,与林隐有着三分神似。
三支香插在照片前的香炉里,只烧剩下了拇指长的一截,生出缕缕细烟,将屋子弥漫成惨淡的、阴郁的、淡淡的蓝色。
林隐告诉过自己,今天不可以哭的。即使从此以后,无父无母、孑然一身,也要坚强地扬起头,不让任何人看见她的软肋和悲伤。
想来她这一生,大概是注定了亲人缘薄。
*
一个衣着朴素的中年男人在屋子里前前后后转悠了半天,似乎在检查着什么。终于,从卧室里走出来后,将手里一本泛黄的旧册子递到林隐面前,用半生不熟的普通话说道:“喏,这是我刚刚在床垫下面翻出来的,应该是你老爸的东西,都发霉了。”
林隐接过本子翻了翻,空气里立刻扬起了一阵灰尘。
本子里夹着几片纸,她眉心颤了颤,只一眼就认出了纸上的内容。拿在手里看了看,果然如此,又轻轻地放了回去,双眸却仿佛被尘螨刺激到了,微微有些刺痛。
没有想到,她当年几乎跑遍了整座城市都没能找到的那两页纸,其实一直就被父亲夹在了本子里,藏在他的床垫下面。
这十五厘米厚的床垫当初阻碍了她对自己身世的追溯、对母亲的幻想,也让她与父亲之间永远隔起了一道墙。
即使后来他们表面上都装作不再介怀,装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但隔阂一旦开始,就像在心里种下了一枚种子,话越说越少,生疏和尴尬却越来越多。
终于到最后,他们之间只剩下了客套。
林隐默默把本子合上,弯腰塞进行李袋中,又抬头看向男人,声音略有些暗哑:“谢谢叔,我现在可以走了么?”
男人望了眼斗柜上的照片和香炉,迟疑了一下,似乎有些于心不忍,但还是开口说道:“你要把这些都收拾干净噢。”随后又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有些鼓起的信封递给她,“喏,这是还给你的押金。”
林隐接过信封,也没有打开看,直接就揣进了大衣口袋里,一边点着头:“我知道,我会收拾完再走。”一边脸上已经有了不想寒暄的疏冷。
男人看着她,想安慰她几句,但她眼底的冷淡和克制又让他觉得此刻说什么都已是多余。最后离开时,他轻轻替她带上了门。
关门声让林隐的眼角滑下了一滴清泪,她用手擦了擦,随后走向斗柜。
站在父亲的遗照前,她想,他到底还是把那个秘密守到了终结。
他完成了他的使命,却从来没有在乎过她接受还是不接受。
等到三支香彻底燃尽,林隐郑重地将所有物件一一收进行了李袋中。全部拾掇完毕后,她再三看了眼这个曾住了多年的地方,眼底蓦地升起了一股倦意,她知道,该道别的,终将道别。
关门的刹那,不知道为什么,莫名想起两年前在异国他乡那间同样逼仄又狭小的屋子里,她挎着包,忽然间就冷了所有的感情,然后头也不回地出了门。至今她仍旧记得,留在屋子里的那个男人,虽然站得笔挺,一张倨傲的脸上却写满了破碎。
下了三楼,楼外停着一辆白色的小汽车,蒋梨靠在车前,刚准备拿出一支烟点燃,看见林隐左手包右手箱的走出来,立刻把烟重新塞回口袋里,一边上前接过她的东西,一边问:“结束了?”
“结束了。”
蒋梨眼底猛地酸涩了一下,想说句什么话安慰,又一下子哽住了喉头。她“砰”的一声用力关上了后备箱盖,下巴朝三楼窗口抬了抬:“就这么走了?东西都带齐了?”
林隐仰头向窗口留恋地望过去,看见窗台上还有两盆蔫了很久的蟹爪兰,那是父亲生前种的。他一直说蟹爪兰好养活,只要放在太阳底下晒着就行,每隔十天半个月浇一次水,平时也不用管它,到了冬天自然能开出红色的小花。
如今这两盆在父亲口中好养活的蟹爪兰,也终于烂在了阳光下,没能活得过春天。
想到这里,林隐的眼眶终于泛红。她立刻垂眸,嗡声说:“嗯,大部分早就在大奠那天烧掉了,剩下的也都带上了。”
蒋梨点了点头,替她拉开后座车门:“所以还是决定不发讣告么?我报社里认识两个人,你要是想发的话,我直接联系他们。”
林隐抬起脸怔怔地问:“现在还有人看报么?”
“倒也是。”蒋梨耸耸肩,走向驾驶座,“我只是想着如果你还有别的亲戚的话,讣告多少也算是一种正式通知吧。”
“我没有亲戚。”林隐怕冷似地裹紧了外套,淡淡地说,“你知道的,除了爸爸,我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任何亲人了。”
是的,她没有亲人了。
从出生起,她就没有见过她母亲。父亲断绝了所有亲戚,带着她来到桐州过活。两个人相依为命二十五年,如今父亲也终是撒手人寰。
或许是从小就接受了这种缺失了一部分情感的生活,她总是显得坚忍而淡漠,好像已经没有任何人或者任何事能够激起她的喜怒哀乐了。
蒋梨闭上了嘴,不敢再问下去,默默打开车载电台,一首悲伤的芭乐恰在此时唱至高|潮,歌词里都是孤身和不舍,让人听了无端难过。
她怕林隐伤心,伸手刚要拧掉这个频道,林隐在后座上轻声说:“留着吧,听上去挺舒缓的。”
“换一个欢快点的,这首过于哀了。”
“你是怕我难受么?”林隐抬眸,从后视镜里平静地看向蒋梨,“我已经过了最难受的时候了。”
*
从桐州到江城,两百多公里,再加上晚高峰拥堵,车开进江城市区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
蒋梨将林隐送到小区门口,本想陪着她吃顿晚饭再走的,但家里突然来了电话,似乎有急事要她赶回去处理。
林隐察言观色,立刻下了车,自觉从后备箱取出行李,又走到驾驶座旁安静地等她挂上电话,这才弯腰说道:“你有事先回,路上注意安全。”
“你呢?”
“我?”林隐不知道蒋梨意指什么,眼神里微微露出困惑。
“你一个人可以么?”
“当然。”林隐伸手拍了拍蒋梨的肩,“到家后记得发个短信。”
“那行吧,你自己记得吃晚饭,千万别饿着肚子过夜。”蒋梨叹了口气,将方向盘打了半圈,车子缓缓掉头离开。
林隐目送着车子渐渐消失在夜色里,这才转身走进小区。
她现在住的是一套六十平米的两居室,几个月前就提前租下的。虽然地段有些偏远,但胜在租金便宜,还附带了一个小小的院子。
当时看房的时候正值盛夏,满目的阳光明晃晃地铺在院中,墙角堆着几只红陶盆,透过一人高的铁栅栏往远处看,是一条干净的护城河。
目光所及,清幽安静,让她一下子动了心。
那个时候,父亲还没有生病。她想着等房子装修好了,再通通风,就把他从桐州接过来一起居住,却没料到他一个电话打来,已是胃癌晚期。
父亲最后还是没有离开桐州。
这个从她十四岁起,就与她渐渐生疏的男人,曾经用沉默伤害过她,也在沉默中用力地爱着她。
但直到生命的最后,他们都没能和解。
她在病床前握住他干瘪无力的手,看着他嘴上插进的导流管,她想,他终究还是把秘密永远封存在了他那张说不了话的嘴巴里了。
林隐拧开灯,暖黄的光线立刻将屋子照得柔亮而温馨。
空气里有股闷闷的味道,那是久不通风后因潮湿而散发出来的霉味。
她放下行李袋,开了所有的门窗,心里突然觉得很空,仿佛失去了一件极为重要的东西,可到底是什么,又说不上来。
一种忙碌之后沉淀下来的空虚和孤独,正在体内滋生、蔓延、游走,让她倍感惶恐与不安。
她想,或许是时候该面对了。
有些东西越逃避,反而只会越恐惧。
她从行李袋中拿出了那本被父亲藏在床垫下的旧册子,用力一抖,就从里面掉出了两片纸。她平静地捡起,手却控制不住地颤抖。
就在几个小时前,在桐州的出租屋里,她尚且能克制得住的情绪终于在此刻轰然崩塌,兵败如山倒。
这一瞬间她泪流满面,孤独无所遁形。
两张A4大小的铜板彩页纸几经折叠,已变成了巴掌大小,被夹在本子里。这么多年过去了,脆薄得犹如两片枯叶,边缘有被撕过的痕迹。
上面的图文她甚至都不用看,也知道写的是什么。
因为她早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了。
她捏着这两张纸,就像捏着一个人的一生,热泪滚滚而下。
整整十一年,她心底的那个洞,今天终于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