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宸珏狠厉地盯着许长安,眼神像是要将她撕碎一般,而许长安回望过去的眼神也不遑多让。
皇帝皱着眉,看着跪在正中央,披散着发,始终脊背挺直的许长安,沉声宣人进来。
进来的除了张子强,还有一个连顾怀瑾都不认识的人:一个瘦瘦高高、尖嘴猴腮的男人。但是顾怀瑾却注意到,顾宸珏在见到那个时,面色铁青,眼神明显地慌乱。
顾怀瑾微微转头,看向正直跪着的许长安的背影。他只能看到她长发低垂,看不清她的脸。他与她只有一步之遥,此刻却觉得离她好远。
从始至终,她都不曾向他展露过一丝一毫的脆弱,她永远坚韧不拔,不卑不亢。她早知道皇宫的人在等着捉拿她,也早早地就安排好了证人等在外头。
知道要来皇宫受审,从始至终也没有与他通气如何化险为夷。
在她眼里,或许他和在场的其他人没有什么区别,甚至顾宸珏这个仇人,都比他和她关联更多。
许长安,你到底是太笃定我喜欢你所以会随时为你待命,还是从始至终都没真正地信任过我?
或许是他看着她的眼神太过炽热,又或许是那虚无缥缈的心灵感应,许长安回头看向他。
在见到他眼底的落寞和伤神时,许长安忽而觉得有些心慌。她微皱着眉看向他,眼神难得地带了些情谊,可是也只有那一瞬间,她很快又低下头思索着什么,随后再抬头看向他时的眼神,又变回了原来的疏离冷漠,又迅速地回过头,不再看他。
顾怀瑾忍不住牵强地笑了笑,罢了,本来也是自己一厢情愿,现在这样心生怨怼,又是做什么?
那男人一脸萎靡,脚步虚浮,一看就是常年浸淫酒色的人,但是瞧着衣衫又不像是大富大贵之人。
他被人摁着跪下,跟许长安之间就两步远。转头看到穿着男装、模样俊秀的许长安,不自觉地调笑起来,声音淫靡又猥琐:“呦,这位小郎君长的好生俊俏啊......不如,陪咱家一起玩儿啊......”
许长安仿佛看着死物一般睨了他一眼,并不理会他的无礼。倒是顾怀瑾听不下去,朝着那人就是结实的一脚,将人踹的往前滚了一圈,声音更是冷地吓人:“嘴给我放干净一点!”
因为踹人,他往前走了一步,将人踹出去了,人也走到了许长安身边。见他还要再有动作,许长安抬手拉住了他。顾怀瑾低头看了眼跪在地上的人,只见她朝他微微摇了摇头,放开他的手时,转头朝皇帝叩拜:
“陛下,这就是我带来的证人。”
她指着张子强道:“这位,就是我父亲当年派去凉州借粮、半路糟了截杀的近卫,张子强。”
“至于这位......”她指着被踹到面前还在哀嚎的男人,转而看向顾宸珏,一字一顿、掷地有声的说道:“这位就是,当年护送接济粮到汴州的吴友道。”
众人对于吴友道,或许不是都很熟悉,但是皇帝和豫王,一定很熟悉。毕竟,当时汴州战事吃紧,是皇帝亲自派遣地吴友道护送军粮前往汴州救援,这也是为什么他到了汴州之后能够压沈逐浪一头、凭一己之力将汴州的事盖棺定论。
吴友道十年前与现在的许长安年纪相仿,甚至境况都相似,年纪轻轻便靠才学走到高位,为人处事甚至比现在的许长安更吃得开,在京城如鱼得水。
当时他手上,拿着陛下亲批的文书和令牌。当年他甚得圣心,当年皇上派他去汴州,既是信任他,也有让他监察汴州战情的意思。
但是谁又能知道,彼时甚得圣心的吴友道,如今,变成这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
众人看着地上浑浑噩噩不甚清醒的吴友道,都在惊讶曾经风度翩翩的端庄君子究竟经历了什么才会沦落到现在这副田地。
“哼,你唬谁呢?吴友道不是早就死了吗?现在你不知道从哪儿找来的这人不人鬼不鬼的一个人就说是吴友道,是打量着我们都是傻子吗?”
侯进不屑地反驳,吴友道当时可是出了名的美男子,当年也是了结完汴州的案子后,再去调查新案子的路上遇到了山匪,尸骨无存,怎么会是眼前这个言行无状的流浪汉!
“侯大人若是不信,可以凑近些,看看他到底是不是。”许长安冷冷地看着反驳的侯进,又将目光看向右侧的顾宸珏和站在最上首、神情恍惚的皇帝,没什么情绪地补充:“陛下若是不信,也可让人将他带下去收拾一番,再带回来,就知道了。”
跪趴在地上的吴友道听到陛下两个字,立马抬起头,神色惊慌地四处张望:“陛下?陛下在哪里?陛下......求陛下为微臣做主啊......豫王......豫王殿下要杀我!”
他已经不大认得清人了,只是跪在原地像只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看到人就扒住他们地衣角凄厉地重复着这一句话。
皇帝看着眼前这个衣衫褴褛、面容憔悴到不仔细看都看不出本来样貌的男子,又看着冷漠站在一旁的许长安,忍不住叹息道:“这吴友道,你们是从哪里找到的?他跟你父亲的事又有什么关系?”
许长安站缓缓抬起手,指着吴友道,声音有些不自觉的颤抖:“陛下知道吗?当年汴州前脚城破了,后脚他就下了我父亲通敌叛国的状令,要来捉拿我母亲归案。”
“我想请问陛下,当年,您真的就给了他这样大的权利,让他能轻易地就定一个戍边大臣的生死吗?我爹所谓的通敌叛国的证据不用经过三司会审不用经过京城督查就可以直接定罪吗?我爹通敌叛国的卷宗,又是什么时候送回京城的?”
“当年吴友道来我家捉人时,真真切切说的是沈逐浪通敌叛国,致使汴州沦陷,陛下有旨,沈家及其家眷,就地处决!臣想问陛下,当日,真的下过这道旨意吗?”
宣政殿内,除了吴友道疯疯癫癫地鸣冤声,就只有许长安的声音,,平缓而又坚定,悲痛而又无奈。只有站在她前面的人,才能看到她通红的眼眶里强忍着的泪水。
站在最上首的人不知该怎么回答她,因为当年沈逐浪通敌叛国的卷宗,是后来跟吴友道一起回来的,当时的汴州已经城破,是吴友道派人到凉州借粮借兵抗击匈奴,守住了汴州。
“沈逐浪失职致使汴州沦陷,这是事实!且不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道理,就当年汴州城破,数万百姓和将士因此丧命,他沈逐浪就该以死谢罪!”顾宸珏冷哼着,出口的话恶毒又冷血,却又带着明显的急切,他知道,不能再让许长安再说下去了!
皇帝听到顾宸珏的话,不悦地皱着眉:“顾宸珏......”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大厅之内,原本直直跪着的许长安,忽然大笑起来,那笑声,说不出的悲凉。像是笑到失去了力气,原本直挺的脊背慢慢弯下去,而后笑声停止:“好一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后面一句话,许长安像是失去了所有的力气,说不出声来,一句话,声音颤抖而低哑。
她双手撑地,踉跄着站起身来,她额前丝丝碎发,被泪水粘在脸上。这一个瞬间,再也看不到曾经气宇轩昂、风度翩翩的气度。
她凄然地笑着,眼泪却止不住地往下淌,一字一顿地质问站在高堂上的当权者:“请问陛下,我父亲,可曾贪赃枉法、贪污受贿残害百姓?”
皇帝惭愧低头:“不曾?”
“那我父亲可是忤逆不忠,意图谋反了?”
“也不曾!你的父亲......是个好官!”皇帝惋惜地回答。
许长安听到他的话,苦笑出声:“微臣替家父,谢陛下赞誉。可是陛下啊,你口中的好官,忠臣,在十年前的战事里,死无全尸......他带着两个儿子死守汴州城门,自己的头颅被割下成为敌军胜利的勋章,尸身在敌军铁骑破开城门的那一刻被踏成了肉泥......”
“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将将满二十岁,一个才满十七岁,二人接战死沙场,被匈奴割下头颅,挂在城墙上曝晒七日,尸身被匈奴丢去喂了狗.......
“他的妻女,被一把火烧死在了宅子里,尸骨无存......”
她回想起当年的场景,浑身痛到麻木。她甚至找不到他们的衣衫来为他们立衣冠冢!
“沈逐浪一家,全部惨死,没有幸存!”
顾怀瑾看着许长安发着抖的背影,心里像是密密麻麻地疼,忍不住上前抬手扶上她的肩膀,声音微哑:“长安,别说了......”这对她来说,太残忍了。
许长安并没有因为顾怀瑾的话而停下来,依旧倔强地、满是悲痛地继续质问:
“我想请问陛下,我沈家是犯了什么罪,要遭受这样的祸事,甚至要带着满身脏水,死不瞑目?”
她的话音落下,在场的人无不倒吸一口冷气。哪怕不曾见过那样的惨状,可是光是这样简单的几句话,他们都能想象得到当时的惨状......
“陛下,豫王殿下,我父亲镇守边境二十余年,这二十年间,汴州城内百姓安居乐业,匈奴没能踏进大梁一步。可我父亲这样的大臣,大梁的边境上,比比皆是。甚至于在现如今这朝堂上,也多的是为大梁百姓鞠躬尽瘁的忠臣良将。”
“如今豫王殿下一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就想将我父亲的冤屈一笔带过,是想让为大梁用尽心力的将士大臣们寒心吗?”
她身形消瘦,披散着头发,看着实在是狼狈,但是一双杏眼始终盯着皇帝。她就这样,孤身一人站在宣政殿的中央,将陈年往事一一揭开,将自己心口上的陈年旧伤挖了又挖,用满地的鲜血为茅为盾,质问着当今圣上,一字一句,却也将自己扎得遍体鳞伤。
顾宸珏脸色铁青,站在原地再也说不出一句辩驳的话。
许长安也在赌,她知道,现在手上的证据没法完全证明当年的事就是顾宸珏下的手,但是没关系。她要的,是皇帝给个准确的态度,要他怀疑顾宸珏,要他知道沈家的冤屈。
只要他今日能下令彻查沈家的事,那今日,她就赌赢了。
至于顾宸珏,她会有别的方法,杀了他!
皇帝在原地静默地坐了一会儿,顾怀瑾这时上前拱手请命:“陛下,当年沈家的卷宗送回京城后,也没有明确证据证明沈逐浪通敌。如今许长安找到了这样多的人证物证,甚至还跟现在的官粮失窃有关。因此,微臣恳请陛下,重新彻查此事!”
大理寺卿闻正瑜也适时站出来:“陛下,三殿下所言极是!这不仅关乎沈家,更关乎百姓名声生计的粮食失窃,彻查此事势在必行!不仅是要给沈家一个真相一个交代,更要给天下的将士们一个说法,一个表率!”
皇帝看着始终直视着他的许长安,看着她麻木的神情和通红的眼眶,又想起了那些年那个正气凛然的大将军。
他叹了一口气,不再犹豫,沉沉地开口:“传朕旨意,镇远大将军沈逐浪,其死有疑,特命......大理寺卿闻正瑜彻查此事,待真相水落石出,昭告天下!”
许长安听到这个口谕,垂下眼,恭敬地跪下:“谢主隆恩!微臣还有一事,特向陛下请罪!”
皇帝皱着眉,看着跪在正中央,披散着发,始终脊背挺直的许长安,沉声宣人进来。
进来的除了张子强,还有一个连顾怀瑾都不认识的人:一个瘦瘦高高、尖嘴猴腮的男人。但是顾怀瑾却注意到,顾宸珏在见到那个时,面色铁青,眼神明显地慌乱。
顾怀瑾微微转头,看向正直跪着的许长安的背影。他只能看到她长发低垂,看不清她的脸。他与她只有一步之遥,此刻却觉得离她好远。
从始至终,她都不曾向他展露过一丝一毫的脆弱,她永远坚韧不拔,不卑不亢。她早知道皇宫的人在等着捉拿她,也早早地就安排好了证人等在外头。
知道要来皇宫受审,从始至终也没有与他通气如何化险为夷。
在她眼里,或许他和在场的其他人没有什么区别,甚至顾宸珏这个仇人,都比他和她关联更多。
许长安,你到底是太笃定我喜欢你所以会随时为你待命,还是从始至终都没真正地信任过我?
或许是他看着她的眼神太过炽热,又或许是那虚无缥缈的心灵感应,许长安回头看向他。
在见到他眼底的落寞和伤神时,许长安忽而觉得有些心慌。她微皱着眉看向他,眼神难得地带了些情谊,可是也只有那一瞬间,她很快又低下头思索着什么,随后再抬头看向他时的眼神,又变回了原来的疏离冷漠,又迅速地回过头,不再看他。
顾怀瑾忍不住牵强地笑了笑,罢了,本来也是自己一厢情愿,现在这样心生怨怼,又是做什么?
那男人一脸萎靡,脚步虚浮,一看就是常年浸淫酒色的人,但是瞧着衣衫又不像是大富大贵之人。
他被人摁着跪下,跟许长安之间就两步远。转头看到穿着男装、模样俊秀的许长安,不自觉地调笑起来,声音淫靡又猥琐:“呦,这位小郎君长的好生俊俏啊......不如,陪咱家一起玩儿啊......”
许长安仿佛看着死物一般睨了他一眼,并不理会他的无礼。倒是顾怀瑾听不下去,朝着那人就是结实的一脚,将人踹的往前滚了一圈,声音更是冷地吓人:“嘴给我放干净一点!”
因为踹人,他往前走了一步,将人踹出去了,人也走到了许长安身边。见他还要再有动作,许长安抬手拉住了他。顾怀瑾低头看了眼跪在地上的人,只见她朝他微微摇了摇头,放开他的手时,转头朝皇帝叩拜:
“陛下,这就是我带来的证人。”
她指着张子强道:“这位,就是我父亲当年派去凉州借粮、半路糟了截杀的近卫,张子强。”
“至于这位......”她指着被踹到面前还在哀嚎的男人,转而看向顾宸珏,一字一顿、掷地有声的说道:“这位就是,当年护送接济粮到汴州的吴友道。”
众人对于吴友道,或许不是都很熟悉,但是皇帝和豫王,一定很熟悉。毕竟,当时汴州战事吃紧,是皇帝亲自派遣地吴友道护送军粮前往汴州救援,这也是为什么他到了汴州之后能够压沈逐浪一头、凭一己之力将汴州的事盖棺定论。
吴友道十年前与现在的许长安年纪相仿,甚至境况都相似,年纪轻轻便靠才学走到高位,为人处事甚至比现在的许长安更吃得开,在京城如鱼得水。
当时他手上,拿着陛下亲批的文书和令牌。当年他甚得圣心,当年皇上派他去汴州,既是信任他,也有让他监察汴州战情的意思。
但是谁又能知道,彼时甚得圣心的吴友道,如今,变成这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
众人看着地上浑浑噩噩不甚清醒的吴友道,都在惊讶曾经风度翩翩的端庄君子究竟经历了什么才会沦落到现在这副田地。
“哼,你唬谁呢?吴友道不是早就死了吗?现在你不知道从哪儿找来的这人不人鬼不鬼的一个人就说是吴友道,是打量着我们都是傻子吗?”
侯进不屑地反驳,吴友道当时可是出了名的美男子,当年也是了结完汴州的案子后,再去调查新案子的路上遇到了山匪,尸骨无存,怎么会是眼前这个言行无状的流浪汉!
“侯大人若是不信,可以凑近些,看看他到底是不是。”许长安冷冷地看着反驳的侯进,又将目光看向右侧的顾宸珏和站在最上首、神情恍惚的皇帝,没什么情绪地补充:“陛下若是不信,也可让人将他带下去收拾一番,再带回来,就知道了。”
跪趴在地上的吴友道听到陛下两个字,立马抬起头,神色惊慌地四处张望:“陛下?陛下在哪里?陛下......求陛下为微臣做主啊......豫王......豫王殿下要杀我!”
他已经不大认得清人了,只是跪在原地像只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看到人就扒住他们地衣角凄厉地重复着这一句话。
皇帝看着眼前这个衣衫褴褛、面容憔悴到不仔细看都看不出本来样貌的男子,又看着冷漠站在一旁的许长安,忍不住叹息道:“这吴友道,你们是从哪里找到的?他跟你父亲的事又有什么关系?”
许长安站缓缓抬起手,指着吴友道,声音有些不自觉的颤抖:“陛下知道吗?当年汴州前脚城破了,后脚他就下了我父亲通敌叛国的状令,要来捉拿我母亲归案。”
“我想请问陛下,当年,您真的就给了他这样大的权利,让他能轻易地就定一个戍边大臣的生死吗?我爹所谓的通敌叛国的证据不用经过三司会审不用经过京城督查就可以直接定罪吗?我爹通敌叛国的卷宗,又是什么时候送回京城的?”
“当年吴友道来我家捉人时,真真切切说的是沈逐浪通敌叛国,致使汴州沦陷,陛下有旨,沈家及其家眷,就地处决!臣想问陛下,当日,真的下过这道旨意吗?”
宣政殿内,除了吴友道疯疯癫癫地鸣冤声,就只有许长安的声音,,平缓而又坚定,悲痛而又无奈。只有站在她前面的人,才能看到她通红的眼眶里强忍着的泪水。
站在最上首的人不知该怎么回答她,因为当年沈逐浪通敌叛国的卷宗,是后来跟吴友道一起回来的,当时的汴州已经城破,是吴友道派人到凉州借粮借兵抗击匈奴,守住了汴州。
“沈逐浪失职致使汴州沦陷,这是事实!且不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道理,就当年汴州城破,数万百姓和将士因此丧命,他沈逐浪就该以死谢罪!”顾宸珏冷哼着,出口的话恶毒又冷血,却又带着明显的急切,他知道,不能再让许长安再说下去了!
皇帝听到顾宸珏的话,不悦地皱着眉:“顾宸珏......”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大厅之内,原本直直跪着的许长安,忽然大笑起来,那笑声,说不出的悲凉。像是笑到失去了力气,原本直挺的脊背慢慢弯下去,而后笑声停止:“好一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后面一句话,许长安像是失去了所有的力气,说不出声来,一句话,声音颤抖而低哑。
她双手撑地,踉跄着站起身来,她额前丝丝碎发,被泪水粘在脸上。这一个瞬间,再也看不到曾经气宇轩昂、风度翩翩的气度。
她凄然地笑着,眼泪却止不住地往下淌,一字一顿地质问站在高堂上的当权者:“请问陛下,我父亲,可曾贪赃枉法、贪污受贿残害百姓?”
皇帝惭愧低头:“不曾?”
“那我父亲可是忤逆不忠,意图谋反了?”
“也不曾!你的父亲......是个好官!”皇帝惋惜地回答。
许长安听到他的话,苦笑出声:“微臣替家父,谢陛下赞誉。可是陛下啊,你口中的好官,忠臣,在十年前的战事里,死无全尸......他带着两个儿子死守汴州城门,自己的头颅被割下成为敌军胜利的勋章,尸身在敌军铁骑破开城门的那一刻被踏成了肉泥......”
“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将将满二十岁,一个才满十七岁,二人接战死沙场,被匈奴割下头颅,挂在城墙上曝晒七日,尸身被匈奴丢去喂了狗.......
“他的妻女,被一把火烧死在了宅子里,尸骨无存......”
她回想起当年的场景,浑身痛到麻木。她甚至找不到他们的衣衫来为他们立衣冠冢!
“沈逐浪一家,全部惨死,没有幸存!”
顾怀瑾看着许长安发着抖的背影,心里像是密密麻麻地疼,忍不住上前抬手扶上她的肩膀,声音微哑:“长安,别说了......”这对她来说,太残忍了。
许长安并没有因为顾怀瑾的话而停下来,依旧倔强地、满是悲痛地继续质问:
“我想请问陛下,我沈家是犯了什么罪,要遭受这样的祸事,甚至要带着满身脏水,死不瞑目?”
她的话音落下,在场的人无不倒吸一口冷气。哪怕不曾见过那样的惨状,可是光是这样简单的几句话,他们都能想象得到当时的惨状......
“陛下,豫王殿下,我父亲镇守边境二十余年,这二十年间,汴州城内百姓安居乐业,匈奴没能踏进大梁一步。可我父亲这样的大臣,大梁的边境上,比比皆是。甚至于在现如今这朝堂上,也多的是为大梁百姓鞠躬尽瘁的忠臣良将。”
“如今豫王殿下一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就想将我父亲的冤屈一笔带过,是想让为大梁用尽心力的将士大臣们寒心吗?”
她身形消瘦,披散着头发,看着实在是狼狈,但是一双杏眼始终盯着皇帝。她就这样,孤身一人站在宣政殿的中央,将陈年往事一一揭开,将自己心口上的陈年旧伤挖了又挖,用满地的鲜血为茅为盾,质问着当今圣上,一字一句,却也将自己扎得遍体鳞伤。
顾宸珏脸色铁青,站在原地再也说不出一句辩驳的话。
许长安也在赌,她知道,现在手上的证据没法完全证明当年的事就是顾宸珏下的手,但是没关系。她要的,是皇帝给个准确的态度,要他怀疑顾宸珏,要他知道沈家的冤屈。
只要他今日能下令彻查沈家的事,那今日,她就赌赢了。
至于顾宸珏,她会有别的方法,杀了他!
皇帝在原地静默地坐了一会儿,顾怀瑾这时上前拱手请命:“陛下,当年沈家的卷宗送回京城后,也没有明确证据证明沈逐浪通敌。如今许长安找到了这样多的人证物证,甚至还跟现在的官粮失窃有关。因此,微臣恳请陛下,重新彻查此事!”
大理寺卿闻正瑜也适时站出来:“陛下,三殿下所言极是!这不仅关乎沈家,更关乎百姓名声生计的粮食失窃,彻查此事势在必行!不仅是要给沈家一个真相一个交代,更要给天下的将士们一个说法,一个表率!”
皇帝看着始终直视着他的许长安,看着她麻木的神情和通红的眼眶,又想起了那些年那个正气凛然的大将军。
他叹了一口气,不再犹豫,沉沉地开口:“传朕旨意,镇远大将军沈逐浪,其死有疑,特命......大理寺卿闻正瑜彻查此事,待真相水落石出,昭告天下!”
许长安听到这个口谕,垂下眼,恭敬地跪下:“谢主隆恩!微臣还有一事,特向陛下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