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是厚道人家,这些年一直对原主颇照顾,甚至当初林南能顺利进宣传科,除了他本人确实优秀外,也有赵家的助力。不然,农场那么多领导,沾亲带故的亲戚多了去,这种好事哪那么容易轮到没任何关系的林南身上。

    当初原主救赵洁不过顺手而为,从没想过从中得到什么好处,这些年赵家做的,早就还够恩情。

    不说她不是原主,就是原主也断不会接受如此大的恩惠,“阿姨,谢谢您这么惦记我,这么为我着想。”

    她知道以赵父赵母的职务,要给她安排一份工作,不算太难。

    但越是身居要职,做这种事越要慎重,不然很容易成为被人攻讦的把柄。

    哪怕不知道即将恢复高考,她也不敢让人为她冒这种险,“但是,工作的事,我暂时不着急。”

    赵母一直知道她是个有分寸的人,听她这样说,以为她担心给赵家招惹麻烦,就解释道,“我只是给你招工消息,让你报名,能不能被录取,还得看你自己的本事,所以你不用有任何顾虑。”

    要是先前没跟林希聊过,这会儿赵洁肯定帮着当说客,可知道她是作何打算,赵洁便帮着林希帮腔,“妈,工作日后有一辈子的时间,你们干什么总纠结这一时?”

    “年少不识愁的时光,随着年龄的增长,将一去不复返。难得我们现在还有那么点不用为未来考虑太多的日子,你就让我们轻轻松松度过,不行吗?”

    想到一提到她的工作,赵洁就一副接受无能大样子,赵母就一肚子气,“可好的工作就那么些,不提前打算,等你想工作的时候,早就没机会。”

    “大不了当农民种田,有什么大不了的。”

    听她这样说,赵母气得胸口起伏,“你真是被养得不知道天高地厚。”

    见两母女就要吵起来,林希赶紧开口,“你知道水田里有什么吗?”柏各庄农场主要作物是稻田,每到农忙季节,原主都要下田干活,她对稻田里的事一清二楚。

    赵洁虽然也在农场长大,但她打小就是干部家庭出身,爸妈都不用下田,她当然也不用下田。听她这样说,下意识反问道,“有什么?”

    “有会吸人血的水蛭,这种虫子一旦扒在人身上,扯都扯不下来。可不把它扯下来,它就一直吸人血。只能用蛮力扯下,所以扯下水蛭的同时,皮肤也得被扯下一大块。”

    小姑娘除了个别例外,基本都怕各种虫子,听林希这样说,赵洁浑身的毛孔都竖起来,“这么可怕啊。”她还以为下田还能玩水,挺好玩的。

    看她心有余悸的样子,赵母好好气地白了她一眼,“不然你说为什么大家都盼着进城当工人,当然是种田辛苦,收成又不好。”

    见自己犯傻,赵洁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好吧,我闭嘴,你们聊你们的。”

    林希上辈子是独生女,也受宠,但她跟她妈之间总隔着一层,从没这样亲近过。原主跟林妈之间感情倒是不错,但性格所致,也没跟林妈这般亲近过。

    看赵洁两母女这样,她蛮羡慕的,“阿姨,我那份田的秧苗已经播种,博衍同志常年不在,这地得我打理,暂时不适合找工作。这地我今年种完打算给别人种,到时候再全心全意想工作的事。”

    听她这样说,赵母也不好说什么,“我想着你学习成绩好,应聘老师,考试那关肯定能通过的。既然你手头事情放不下,那就明年有机会再说。”

    他们会想到林希,一是报答她对女儿的救命之恩。二也是觉得,她确实是个不错的后生,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既然当事人自己有安排,她自然不会强人所难。

    “谢谢您跟叔叔,有什么好事都念着我。”除了再次道谢,林希不知道说什么好。

    到赵家吃完饭后,林希的生活又恢复平静。

    因为大环境的缘故,过去十年外语不受重视,原主其他科目成绩都不错,英语却很一般。

    大学她准备考经济系,当下比较著名的经济学论著,基本都是外文的,这就很需要扎实的英语能力。

    上辈子的她英语倒是过了四级,但毕业后几乎没再碰英语,很多知识都被遗忘得差不多。

    所以,她花最多时间在英语上面。

    虽遗忘,但捡起来,肯定比重新学容易。

    一个月祁博衍回来时,初中四册、高中四册所有英语课本,她都背得滚瓜烂熟,当中所有涉及到的知识点,以及拓展知识点,她都给整理出来。

    祁博衍看着被她注释得密密麻麻的书本,再看桌子上满满的各类书籍,都不用问就知道,她这段时间有多拼,“学习是重要,但身体也不能落下。”

    “没有好的身体,其他都是空谈。”

    不赞同的话里,是对她满满的关心,听得人心里暖暖的,连说话都不自觉带上温度,“我每天上学放学都是跑步来回的,有注意锻炼的,你不用担心。”

    场办中学因为要考虑到距离各个分场的距离,所以学校建在距离各分场差不多距离的地方。从她家到学校有三公里距离,来回跑就有六公里,运动量很足了。

    两人已经开诚布公过,祁博衍自然不奇怪她为什么不在上山下河的,“曾经的你,也这样跑步锻炼?”

    “不,曾经的我,是枚妥妥的低头族。”上辈子的她,生活中有诸多不良习惯,不上班的时候基本都窝家里玩手机,“所谓的低头族,是走到哪里都低头看手机。”

    想到祁博衍上辈子也英年早逝,不知手机为何物,林希特意解释了一下,“就是一个巴掌大的东西,里面不仅有各种资讯,还有各种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应用。一机在手,足不出户,不仅能知道各种最前沿的资讯,生活方面衣食住行也都能得到保障。”

    说起曾经的生活,林希的表情满是回味,“明年年底就要改革开放,咱们的国家即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改革的弄潮,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他们为咱们国家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很高的贡献。我努力考所好大学,争取几十年后,也能为世人所知。”

    时势造英雄,在即将到来的黄金时代,凭借她先知先觉的金手指,想来她能有一番作为。

    听着林希口中闻所未闻,更不用说想的大好时代,祁博衍内心激荡不已,“这趟出门我一直在想,怎么更好用好你提供的信息,结合我现有的优势,我准备组车队跑运输。”

    “同时我要想办法了解你说的手机,等车队累积到足够资金,我就找人研究你说的手机。”

    听他这样说,林希无比赞同,“咱们要这么早就有人开始研究手机,就不用受制于人。”她可没忘记美丽国的无耻。

    “不过,搞研发非常烧钱,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很难成功。”

    “以前我的人生目标就是挣钱,至于挣钱之后干什么,我从来没仔细想过。现在我同样想挣钱,挣到钱之后就拿来搞研发,研究出你说的,能让我们生活变得无比便利的手机。”

    两人开诚布公后,林希还有点懊恼自己藏不住事,如今听祁博衍的计划,她觉得因为她的藏不住事,指不定华国能早四十年拥有自己全技术的手机,那她这藏不住事的功劳可就大了。

    这么一想,林希觉得自己可以更藏不住事点,“手机属于技术型密集产品,别看它只有巴掌那么大,涉及到的技术却有一百多种,要是每一种技术都要自己攻克,可没那么容易。”

    “最关键是过去这么些年,大学停摆,目前国内几乎没有相关人才。”

    “所以这个事情没个十几二十年,怕难有所成。”

    祁博衍从林希的话中,听出了‘困难重重’四个字。

    但他这人吧,大概受过去经历的影响,他最不怕的就是困难。

    就像所有人都没想过,他一个被下放,成分不好的小崽子,有一天能顺利当上场办的驾驶员一样。

    别人越是觉得不可能的事,他越想去挑战。

    他想告诉世人,只要有恒心有毅力,任何困难都难不住他。

    等高考恢复,肯定所有人都觉得,读书才有更好的前程。

    他偏要告诉世人,只要有心,哪怕不上大学,他依然能很成功。

    读书一事靠的从来都是自己,而不是学校。

    “往后我在家的时候,你每天跟我说一些后世的事,我想对后世了解更多一些。”知道的越多,攻克起困难来会更容易。

    林希在祁博衍的眼里,看到了满满的斗志,还有永不放弃的坚韧。

    有斗志不失韧性,科研工作人员必备的素质,眼前的男人都不缺。

    也许,用不了十年的时间,她就能用上他自主研发的手机。

    想想都心潮澎湃,“没问题,只要是我知道的,我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好。我争取用十年时间,让你用上手机。”

    “那我静待佳音。”她记得华国第一台开通的手机,是1987年11月18日开通的摩托罗拉3200。

    也就是说,祁博衍如果十年内能研究出手机,那不用到87年年底,华国就能拥有自己开发的手机。

章节目录

穿成年代文里的真千金[七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轻非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轻非雾并收藏穿成年代文里的真千金[七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