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林希决定,不插手赵洁和自家二哥感情的事。

    可赵洁突然这样问,她觉得把自家二哥的打算,说给对方听也是好的。

    于是,她很认真地说道,“我二哥一直把带全家走出农场,当成他的奋斗目标。所以他很早就跟我爸妈明说,说他没打算那么早相看成家。你知道,我爸妈是比较尊重孩子想法的父母。”

    “我二哥既然这样说了,他们就做好我二哥这几年不处对象结婚的准备。”

    “所以,无论我二哥本人,还是我家里,都没着急让他成家的想法。”

    将林南的情况告诉赵洁,林希试探道,“怎么突然关心起我二哥的婚事来?”

    赵洁本就不是个忸怩的人,眼前又是她最好的朋友,她也不隐瞒,“我中意你二哥。”

    “……”这么直接的吗?!

    搞得林希一时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看她一时无言的样子,赵洁就知道她大概被自己吓到了,“很意外,是不是?”

    林希点头,“确实意外,所以能说说,你是什么时候喜欢上他的吗?”

    赵洁摇头,“我自己也不知道。”其实她跟林南接触的机会不多,“大概是他面对外人,跟面对家人全然不同的态度,让我对他刮目相看,久而久之,就生出了爱慕之心吧。”

    因为跟林南接触不多,她对林南的了解,更多来自外界。

    一个能凭借自己的能力,进场办办公室的年轻小伙子,外界对他的凭借肯定不少。

    她听的最多的就是,做事沉稳干练,为人严肃。

    处事风格如何对她没多少影响,但为人严肃这个就让她有点发憷,所以第一次见他的时候,她其实是非常紧张的。然后她发现对方除了最开始礼貌跟她打招呼外,剩下的时间,注意力都在好友身上。

    最最主要的事,她明显感觉到,他在面对好友的时候,眼睛里流露出的暖意与关心,与跟她打招呼时,眼睛里的严肃决然不同。

    那一次见面,给她的印象极深。

    而往后的每次碰面,情况基本都跟第一次相同。

    大概是太大的反差,让她不知不觉对那个男人上心了吧。

    反正,后面她发现自己对林南的关注越来越多。

    关注多了,知道那是个有能耐,又有担当的人,她的心就慢慢沦陷。

    其实,这事她本来没打算跟林希说的。

    因为她怕自己对林南的感情,会影响到她跟林希的友情。

    可今天话赶话,林希又问起,她干脆就说了,“你放心,虽然我中意他,但我没想过捅破那层纸。”

    她知道爸妈要多留她几年的事,她自己也没想过这么早结婚生子。

    因为她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做不好妻子和母亲。

    “你知道的,赵家这几代就我一个姑娘,全家都怕把我养成脑子里只有男人的大傻妞,经常讲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最后不幸福的例子给我听。时间久了,我就把他们的话听进去了。”

    赵洁并没因为自己对林南有好感,就隐瞒自己对门不当户不对婚姻的不看好,“我不觉得自己的出身有多了不起,但抵不住外人这样想。而但凡有志气有骨气的男人,都不想被人贴上靠老丈人的标签。”

    “你二哥那样目标明确的人,肯定更不乐意被贴上那样的标签。”

    “所以虽然我中意他,却没想过我短时间内跟他会如何。”

    “我刚才那样问,不过是话赶话。”

    上次得知她跟祁博衍结婚,赵洁很认真地问过她,有没有想过双方出身的差距,可能带来的问题。想来就是侧面提醒她: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不容易。

    记得当时自己是这样回答的:上下牙齿都有磕到的时候,更不用说同处屋檐下的两个人。

    如今看来,倒是自己浅薄了。

    她一直以为赵洁是个少不谙事的少女,怕她像那种被娇养长大的千金大小姐一样,长一颗恋爱脑。如今听她这么一说,她的心倒可以放回肚子里了。

    想想也是,赵洁是老来女,又是老赵家唯一的姑娘,不说其他亲戚如何,就是赵母都不允许自己的闺女,是个随时都可能被男人骗走的傻白甜。

    赵母本身是做妇女主任的,肯定没少见那种傻白甜的姑娘。

    为防止赵洁变成傻白甜,肯定会提前做预防。

    这么一想,她的心完全吞回了肚子,“你自己心里有数,我就放心。”

    “反正我二哥那边,这几年之内肯定不会处对象结婚。等你想嫁人时,他要是有配得上你的成就,你又还心仪他,到时候再说你两的事也不迟。”

    林希也觉得门当户对的婚姻,更容易幸福。

    而且她很清楚林南,绝对不想一辈子戴着靠老丈人名头的人。

    所以,赵洁要是现在表露出对他的喜欢,往后她都不好再家人面前提赵洁的任何事。

    可就她跟赵洁两人的关系,她有时候说着说着就会提起对方。

    如今赵洁自己心里有分寸,她就没什么好操心的,“现在你还是单纯做我好朋友就好。”

    “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要不是刚才被她的话触动,话赶话问了那句话,赵洁没打算让好友知道自己的心思,“我妈跟我说,这世上最容易变质的关系,就是夫妻关系。所以比起那说变就变的关系,还是咱们的友情更牢靠。”

    有赵母那样严防死守的母亲,她完全不用担心自家好友将来择偶的问题,“对,咱们的友情比那天安门的城墙还牢固,不说这辈子,下辈子,下下辈子,都能屹立不倒。”

    “这友情的山盟海誓啊,听起来都这么诱人了。要是往后我对象给我许这样的山盟海誓,我会不会被诱得失去了自我啊?”

    说到这里,赵洁好像想到了什么似的,然后笑眯眯地问林希,“话说,你跟祁同志都结婚这么多个月,他对你许下山盟海誓没?”

    虽然两人当初结婚,很大原因是迫于现实问题。

    可她看得出来,祁博衍是心仪自家好友的。

    自家好友对他,也有几分情义。

    所以她很好奇,这两人现在究竟是什么情况。

    林希摇头,“我估计他脑子里就没那浪漫的细胞,我这辈子怕是不用想听那种话。”

    上次那人还问自己什么时候能上床,被她拒绝后,迟迟不见他有什么动作,她也搞不清楚,他究竟怎么想的。

    她这人吧,也许上辈子相亲的对象太多了,各种秉性的男人都见过,导致她对男人,没有太大的期待。所以,哪怕祁博衍长在她喜欢的点,也说了喜欢她,她也不会对他抱过多的期待。

    正所谓,不期待,就不会失望。

    当然,这跟现在的大环境也有关系。

    如今的人都比较朴实,比起当不得饭吃又做不得衣穿的甜言蜜语,务实的男人们,更多的是动手。反正只要祁博衍在家,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基本都他包圆了,压根不需要她操心什么。

    大概她也务实。

    又或者,她骨子里,就是个不爱动手的人。

    她也觉得比起光长一张嘴,她更喜欢自家男人的‘务实’。

    听她这样一说,赵洁不由想到,她妈跟她说的那些用一张嘴哄骗姑娘的男人,顿时觉得还是自家爹那样的男人好,“要我说,找男人还是找像我爸那样的。虽然不会说好听的话,但愿意进灶房做饭洗碗,甚至洗衣服什么的。”

    赵父是退役军人,又是个疼媳妇的,所以只要得空,他就会跟着赵母一起做饭。

    她会对林南产生好感,大概跟她几次上林家,林南都在灶房里帮忙也有关。

    她觉得愿意进灶房帮忙的男人,肯定都像她爸那样疼媳妇。

    赵洁的话,让林希竖起大拇指,“英雄所见略同。”

    “山盟海誓,有则锦上添花,没有对生活也没太大影响。相反,愿意进灶房干家务,才是日常居家生活必备,于我们有实实在在的好处啊。”

    “可不就是这样。”赵洁深以为意,“男人要是每天都跟大爷一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再多的好心情都不够他们败的。所以,咱们还是务实点,找个愿意跟咱们一起干家务的对象好。”

    林希大大的点头,“就是这样的。”

    两人就选什么男人,进入了一番深入的交流,又一起动手做了顿午餐。

    吃过饭,赵洁才回家。

    过去那么些年,她的心思都不在学习上,基础不行。

    进过三四个月的努力,基础基本补上了。

    但她想考好点的学校,所以她现在都很认真读书。

    今天是得知好友在学校碰到事情,才特意过来找她,看有没有需要自己帮忙的。

    既然没有需要用到她的地方,那她就回去继续努力读书。

    不能考大学的时候,她觉得毕业后,随便找个工作就好。

    如今知道能考大学,她也想努力一把,考所好的大学,努力学点本领。

    这样往后朋友有事,她才不至于,每次都只能在嘴上给人依靠。

    赵洁离开后,林希拿出明天要上课的教案,认真备起课来。

    虽然教案上的内容,她已经滚瓜烂熟,但她怕面对学生的时候,自己会因为紧张,忘记内容。所以,她就想着多看多记。

    第二天到办公室,办公室里的人,都只是抬头看了她一眼,就各自做自己的事去。

    想来是对她昨天顶张老师的事,颇有些忌惮。

    对此,林希并没多大的感觉。

    她很清楚自己在这里待不了几个月,只要这些人不找她麻烦,她完全不介意被当成透明人。所以,她没什么感觉地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然后开始拿着自己带来的抹布,去外面的水龙头弄湿,再回来擦自己的桌子。

    做完自己位置的卫生,她就坐在位置上,继续看她的教案。

    农场中学虽然有英语课,但并不受重视,每个班级一周只安排一节英语课。

    这仅有的英语课,甚至还会把挪做用,有那学了三年英语,连26个字母都不会的学生,比比皆是。很快就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后,英语才会慢慢受重视。

    她知道只有国家重视了,孩子们才会重视,所以她上课的时候,也没长篇大论说学英语怎么样怎么样。不过,她比起先头的英语老师更注意跟孩子们互动,还是尽量用最简单的英语跟他们互动。

    那些学习比较好的同学,他们本身有比较强的驱动力,这样的教学方式,他们还是很乐意接受的。加上他们跟林希互动,哪怕出错了,林希也从来不会苛责他们,反倒是想着法子夸奖他们,久而久之,他们就慢慢喜欢上了英语课。

    于是,她用了近一个月时间,她的英语课从一开始提问的鸦雀无声,到现在每节课都有学生积极回答,从来不会冷场。

    看到学生们的改变,除了第一天找她茬,后面还找个她好几次茬的张安仁,也无话可说。

    国庆节前一天,校长把她叫到办公室,告诉她那些教辅的出版进展,说完又对她竖起大拇指,“这个月你用自己的实力,堵住了那些背后说你闲话的人的嘴,可喜可贺。”

章节目录

穿成年代文里的真千金[七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轻非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轻非雾并收藏穿成年代文里的真千金[七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