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8章林熙又作妖
虽然林希说的那些,关于后世手机的事不能说,但他出国的目的是什么,没什么不能说的。于是,祁博衍简单扼要说了自己的打算,“对,眼下是奔着可视电话去的,但我听说他们那边的电话已经发展到,不用电话线,能随身携带的程度。所以我去就是他们有什么高科技,我就想办法把最先进的科技学回来。”
在座的哪怕年纪最大的林爸,出生在动乱年代,建国前就没过过好日子。建国后,国家百业待兴,尚不及发展,又经历三年自然大灾害。大家还没从自然灾害的困难中彻底缓过神,又遇上十年特殊时期。
可以说,在座的除了拥有后世灵魂的林希,过过富足的好日子,其他人都没真正过过好日子。他们的日子虽不至于面朝黄土,背朝天,能见到的东西也极为有限,所以要说他们有多大的人生理想,绝对不可能。
祁博衍说的这些,已经远远超乎他们的认知范围,他们想象不出来他口中说的那些东西长什么样,能做什么,尤其年纪比较大的林爸林妈。
但这两夫妻虽没见过多少世面,却非常明白他们帮不了年轻人什么,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拖后腿。所以听祁博衍说了这么一大通后,他们打消了劝他放弃出国的念头,改而让他放心,“你们年轻人的事,我们不懂。既然你们两都觉得好,也都考虑清楚了,那就照你们自己的想法去做。”
“离了农场,远了,我们的手伸不到那么长,可能照顾不到希希。但只要她在农场,有我跟你们妈,还有她的几个兄弟,你不用担心她。”既然改变不了孩子的决定,那就尽他们所能支持孩子的决定,“高考真恢复,希希尽量考离农场近点的大学,这样我们多少能照顾点。”
受时代局限,林爸林妈的所思所想,也许都是农场里的这些事。
他们是最平凡朴实的父母,却有着比有见识更难得可贵的通透。
他们从来不说爱自己的孩子,却事事为孩子考虑,替孩子想。
这点不说林家四兄妹,就是进门两年多,到今年才有孕的林大嫂,以及今年才新晋成为林家女婿的祁博衍都深有感触,“谢谢爸妈的理解和支持,我一定尽快学有所成,早日回来跟希希团聚,不叫我们两地分居的日子,拖太长。”
如果不是林希亲生父母那边整出的一系列事情,导致林希仓促下跟祁博衍结婚,林家本来想再留她两年。虽然这大半年下来,全家都适应她出嫁的事实,逢年过节她不在的时候,全家偶尔还有她太早出嫁的惆怅。
他们不乐意林希两夫妻两地分居,但既然这是已经没办法改变的事实,他们便只当女儿是如他们所愿晚两年才成婚便是。
如此一想,心里那丝怅然也没了,“行,你照你的想法来,希希这边有我们。”
林爸林妈愁的时候,祁博衍要想办法安抚他们,可他们不愁时,他心里又不是滋味了。
从小的经历,让他一直以来都很淡然,哪怕跟相依为命的爷爷分开,他的心情也没特别的起伏。可要跟林希分开,哪怕现在还没到分离的时候,只要想到,他的心里还是怅然的。
他知道这意味着,林希在他心里占据比他想象的还要重要的地位。
看过太多大难临头各自飞的夫妻,按说他应该很排斥把另一半放在这么重要的位置,可他并不排斥这种感觉,甚至还蛮喜欢的。
想到这里,他尽量压下心头那股难言的滋味,“正是知道你们在我不在的时候,能照顾好希希,我才下定决心出国的,换其他人家,我一定说服她跟我一起出国。”
祁博衍这话不假。
面对亲生女儿的无理取闹,林家一家都能坚定地站在林希这边,他对这家人没什么不放心的。
“手续什么时候办好?大概什么时候出去?”既然出去已成定局,多说其他无益,只能关心他出国的事。
“手续没那么快,应该能跟大家一起过完年再走。”其实要办加急的手续也可以,但他知道高考恢复的消息即将传开,十二月份要考试,一二月就能拿到录取通知书。
他想等林希拿到通知书,知道她上那所学校,陪她去学校报道后,再出去。
眼下刚进入十月,距离二月份还有四个多月时间,倒还有一些时间,“那在出国前这段时间,有时间多回家来,妈给你做好吃的。”
说起这个祁博衍不由说起了自己对驾驶员工作的安排,“一旦我把工作交接出去,场办那房子我们不好继续住,后头的日子,可能得回来跟爸妈你们挤一挤。”
其实就他这几年的表现,他们那房子多住几个月是没问题的。但林希说,一旦她考上大学离开农场,往后跟林家一家再难有多少时间住一起。
这才想着趁在农场这段时间,回家跟林爸林妈再好好相处一段时间。
对她这个决定,祁博衍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祁博衍话虽这么说,但林家都清楚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自没不应的道理,“家里的大门随时为你们打开,你们想什么时候回来就什么时候回来,想住多久就住多久。”
于是,这天晚上两夫妻就在林家住了下来。
晚饭后,林妈把林希叫到他跟林爸的房间,偷偷问她,“祁老爷子那边对孩子的事情,是怎么想的?”
作为林希的母亲,林妈自然希望自己的女儿再长几年,再怀孕生子,但她担心祁老爷子那边着急抱重孙。
“老爷子经历过那么多,对儿孙的事早就想开,他说生不生,什么时候生都看我们,他不管。”老爷子的原话是,生儿不一定防老,反倒可能不得善终,所以只要他们夫妻感情好,孩子的事他们自己看着办。
过去那么些年,老爷子见识过太过孩子出卖父母,导致父母被下放,甚至丢了性命的。虽然他的孩子,严格来说没出卖他,但也仅仅是没出卖而已。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他不怪孩子不认他,对他不闻不问。
他只是看明白了,如果抱着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的想法生孩子,最后结果多数不能如愿。
所以,除非祁博衍两夫妻自己愿意,也想生,不然他不想去做那个催生的人。
听她这样说,林妈就放心,“遇到这么明事理的老人家,是咱的福气,咱要惜福。你跟博衍住在家里爸妈都开心,但咱们也要想想老爷子。所以妈的意思是放假前这段时间,你们就住在家里,等寒假了,你们两一起去京城陪陪老爷子。”
林希想说等她到京城读书,有的是机会陪老爷子,但想到到时候祁博衍已经出国,往后有将近两年的时间不在,便顺着林妈的话说道,“还是妈想得周到,听妈的。”
“咱们做人就是将心比心,我跟你爸盼着你们多在我们身边陪陪我们,老爷子肯定也是这么想。博衍有这份心对待我跟你爸,我们也要多想想他亲近的人,这样才不会叫人寒心。”林妈细细给女儿说自己的处事方式。
上辈子的林希,没少听那种恨不得将所有好处都往自己家里扒拉的言论,像林妈这样深明大义的人,并不多见。
她真心觉得有林家这样的家人,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有妈妈这样手把手教我,我真是世界上最最幸福的女儿。”
她上辈子的妈妈对她也不错,但那种不错跟林妈的不错不一样。
她上辈子的妈妈,有点强势,做任何事情,都是从她的角度出发,然后她只能接受,否则就像犯了什么天大的错误一样,要一直被念叨。久而久之,养成了她习惯听妈妈的,没什么大主见的性子。
不像林妈这样,遇到事情,会慢慢跟她分析,为什么这样做,然后哪怕她没接受林妈的提议,她也不会像上辈子的妈妈那样歇斯底里。所以,养成了原主极有主见的性子。
虽然上辈子作为独生女,她的物质条件一直不错,但比起来她更喜欢这辈子的自己。因为这辈子的她,活得更轻松通透。
林妈轻轻抚摸她的头发,疼爱地说道,“那也是你愿意听,换个不乐意听的人,怕是早就嫌妈妈烦了。”就像她的亲生女儿林熙。
母爱天性,林熙怎么说都是从她肚子里爬出来的,要说她没半点想法,那不现实。可几次接触下来,她清楚地知道,那个亲生女儿瞧不上他们一家子的泥腿子,太上赶着人家估计会把他们当成累赘。
所以她只能如对方的愿,不去关注她。
但她如愿不去关注她,她却在需要用到她的时候,就来找她。
她好好跟她讲道理,她又听不进去,弄得她烦不胜烦。
林希这段时间一直在忙,并不知道林熙又找上林妈,只能宽慰她,“她从小受我那个妈的影响,认可她那套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觉得遇事,哭一哭、闹一闹、示示弱,就能解决。十八年下来,她接受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直都是这样的,这种观念早就深入她的骨髓,任何人都改变不了她。”
“所以妈您不用为她的态度难过。”她知道,虽然理智让林妈放弃林熙,不去管她,但偶尔想起的时候,心里不难受是不可能的。
林妈摇头,“难受不至于,毕竟那边的日子确实比咱们家好。就是觉得她既然都如愿过上她想过的好日子,还总是不知足,总跟你别苗头。”
虽然他们给了林希足够的疼爱,但他们家的条件不如她亲生父母家,这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的。所以,林熙在享受那边林家好条件的时候,还总是闹的时候,她就觉得愧对眼前的孩子。
林希握住林妈的手,很是中肯地说道,“妈,那边现在的日子确实比较好过,但前些年的日子却比不上咱们。所以,她享受现在的好生活,是她应该得的。”
“我回那边让她有危机感,她做一些小动作也是情有可原的。眼下这样,她过她的,我过我的,就挺好的,您不要想太多。”无论从她自身来讲,还是不要林爸林妈难做来讲,林希都希望林熙的日子过得顺遂。
不然就她的性格,她自己不好过,林爸林妈肯定难受。
这是她最不愿意看到的。
“真只是这样,我就不愁了。”林妈很是无奈,“她想把李含奎弄到首都影院当播映员,想走祁老爷子的路子,想让我出面,被我给拒绝了。但就她的性子,我这边的路子走不通,大概率会直接找你。”
在座的哪怕年纪最大的林爸,出生在动乱年代,建国前就没过过好日子。建国后,国家百业待兴,尚不及发展,又经历三年自然大灾害。大家还没从自然灾害的困难中彻底缓过神,又遇上十年特殊时期。
可以说,在座的除了拥有后世灵魂的林希,过过富足的好日子,其他人都没真正过过好日子。他们的日子虽不至于面朝黄土,背朝天,能见到的东西也极为有限,所以要说他们有多大的人生理想,绝对不可能。
祁博衍说的这些,已经远远超乎他们的认知范围,他们想象不出来他口中说的那些东西长什么样,能做什么,尤其年纪比较大的林爸林妈。
但这两夫妻虽没见过多少世面,却非常明白他们帮不了年轻人什么,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拖后腿。所以听祁博衍说了这么一大通后,他们打消了劝他放弃出国的念头,改而让他放心,“你们年轻人的事,我们不懂。既然你们两都觉得好,也都考虑清楚了,那就照你们自己的想法去做。”
“离了农场,远了,我们的手伸不到那么长,可能照顾不到希希。但只要她在农场,有我跟你们妈,还有她的几个兄弟,你不用担心她。”既然改变不了孩子的决定,那就尽他们所能支持孩子的决定,“高考真恢复,希希尽量考离农场近点的大学,这样我们多少能照顾点。”
受时代局限,林爸林妈的所思所想,也许都是农场里的这些事。
他们是最平凡朴实的父母,却有着比有见识更难得可贵的通透。
他们从来不说爱自己的孩子,却事事为孩子考虑,替孩子想。
这点不说林家四兄妹,就是进门两年多,到今年才有孕的林大嫂,以及今年才新晋成为林家女婿的祁博衍都深有感触,“谢谢爸妈的理解和支持,我一定尽快学有所成,早日回来跟希希团聚,不叫我们两地分居的日子,拖太长。”
如果不是林希亲生父母那边整出的一系列事情,导致林希仓促下跟祁博衍结婚,林家本来想再留她两年。虽然这大半年下来,全家都适应她出嫁的事实,逢年过节她不在的时候,全家偶尔还有她太早出嫁的惆怅。
他们不乐意林希两夫妻两地分居,但既然这是已经没办法改变的事实,他们便只当女儿是如他们所愿晚两年才成婚便是。
如此一想,心里那丝怅然也没了,“行,你照你的想法来,希希这边有我们。”
林爸林妈愁的时候,祁博衍要想办法安抚他们,可他们不愁时,他心里又不是滋味了。
从小的经历,让他一直以来都很淡然,哪怕跟相依为命的爷爷分开,他的心情也没特别的起伏。可要跟林希分开,哪怕现在还没到分离的时候,只要想到,他的心里还是怅然的。
他知道这意味着,林希在他心里占据比他想象的还要重要的地位。
看过太多大难临头各自飞的夫妻,按说他应该很排斥把另一半放在这么重要的位置,可他并不排斥这种感觉,甚至还蛮喜欢的。
想到这里,他尽量压下心头那股难言的滋味,“正是知道你们在我不在的时候,能照顾好希希,我才下定决心出国的,换其他人家,我一定说服她跟我一起出国。”
祁博衍这话不假。
面对亲生女儿的无理取闹,林家一家都能坚定地站在林希这边,他对这家人没什么不放心的。
“手续什么时候办好?大概什么时候出去?”既然出去已成定局,多说其他无益,只能关心他出国的事。
“手续没那么快,应该能跟大家一起过完年再走。”其实要办加急的手续也可以,但他知道高考恢复的消息即将传开,十二月份要考试,一二月就能拿到录取通知书。
他想等林希拿到通知书,知道她上那所学校,陪她去学校报道后,再出去。
眼下刚进入十月,距离二月份还有四个多月时间,倒还有一些时间,“那在出国前这段时间,有时间多回家来,妈给你做好吃的。”
说起这个祁博衍不由说起了自己对驾驶员工作的安排,“一旦我把工作交接出去,场办那房子我们不好继续住,后头的日子,可能得回来跟爸妈你们挤一挤。”
其实就他这几年的表现,他们那房子多住几个月是没问题的。但林希说,一旦她考上大学离开农场,往后跟林家一家再难有多少时间住一起。
这才想着趁在农场这段时间,回家跟林爸林妈再好好相处一段时间。
对她这个决定,祁博衍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祁博衍话虽这么说,但林家都清楚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自没不应的道理,“家里的大门随时为你们打开,你们想什么时候回来就什么时候回来,想住多久就住多久。”
于是,这天晚上两夫妻就在林家住了下来。
晚饭后,林妈把林希叫到他跟林爸的房间,偷偷问她,“祁老爷子那边对孩子的事情,是怎么想的?”
作为林希的母亲,林妈自然希望自己的女儿再长几年,再怀孕生子,但她担心祁老爷子那边着急抱重孙。
“老爷子经历过那么多,对儿孙的事早就想开,他说生不生,什么时候生都看我们,他不管。”老爷子的原话是,生儿不一定防老,反倒可能不得善终,所以只要他们夫妻感情好,孩子的事他们自己看着办。
过去那么些年,老爷子见识过太过孩子出卖父母,导致父母被下放,甚至丢了性命的。虽然他的孩子,严格来说没出卖他,但也仅仅是没出卖而已。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他不怪孩子不认他,对他不闻不问。
他只是看明白了,如果抱着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的想法生孩子,最后结果多数不能如愿。
所以,除非祁博衍两夫妻自己愿意,也想生,不然他不想去做那个催生的人。
听她这样说,林妈就放心,“遇到这么明事理的老人家,是咱的福气,咱要惜福。你跟博衍住在家里爸妈都开心,但咱们也要想想老爷子。所以妈的意思是放假前这段时间,你们就住在家里,等寒假了,你们两一起去京城陪陪老爷子。”
林希想说等她到京城读书,有的是机会陪老爷子,但想到到时候祁博衍已经出国,往后有将近两年的时间不在,便顺着林妈的话说道,“还是妈想得周到,听妈的。”
“咱们做人就是将心比心,我跟你爸盼着你们多在我们身边陪陪我们,老爷子肯定也是这么想。博衍有这份心对待我跟你爸,我们也要多想想他亲近的人,这样才不会叫人寒心。”林妈细细给女儿说自己的处事方式。
上辈子的林希,没少听那种恨不得将所有好处都往自己家里扒拉的言论,像林妈这样深明大义的人,并不多见。
她真心觉得有林家这样的家人,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有妈妈这样手把手教我,我真是世界上最最幸福的女儿。”
她上辈子的妈妈对她也不错,但那种不错跟林妈的不错不一样。
她上辈子的妈妈,有点强势,做任何事情,都是从她的角度出发,然后她只能接受,否则就像犯了什么天大的错误一样,要一直被念叨。久而久之,养成了她习惯听妈妈的,没什么大主见的性子。
不像林妈这样,遇到事情,会慢慢跟她分析,为什么这样做,然后哪怕她没接受林妈的提议,她也不会像上辈子的妈妈那样歇斯底里。所以,养成了原主极有主见的性子。
虽然上辈子作为独生女,她的物质条件一直不错,但比起来她更喜欢这辈子的自己。因为这辈子的她,活得更轻松通透。
林妈轻轻抚摸她的头发,疼爱地说道,“那也是你愿意听,换个不乐意听的人,怕是早就嫌妈妈烦了。”就像她的亲生女儿林熙。
母爱天性,林熙怎么说都是从她肚子里爬出来的,要说她没半点想法,那不现实。可几次接触下来,她清楚地知道,那个亲生女儿瞧不上他们一家子的泥腿子,太上赶着人家估计会把他们当成累赘。
所以她只能如对方的愿,不去关注她。
但她如愿不去关注她,她却在需要用到她的时候,就来找她。
她好好跟她讲道理,她又听不进去,弄得她烦不胜烦。
林希这段时间一直在忙,并不知道林熙又找上林妈,只能宽慰她,“她从小受我那个妈的影响,认可她那套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觉得遇事,哭一哭、闹一闹、示示弱,就能解决。十八年下来,她接受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直都是这样的,这种观念早就深入她的骨髓,任何人都改变不了她。”
“所以妈您不用为她的态度难过。”她知道,虽然理智让林妈放弃林熙,不去管她,但偶尔想起的时候,心里不难受是不可能的。
林妈摇头,“难受不至于,毕竟那边的日子确实比咱们家好。就是觉得她既然都如愿过上她想过的好日子,还总是不知足,总跟你别苗头。”
虽然他们给了林希足够的疼爱,但他们家的条件不如她亲生父母家,这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的。所以,林熙在享受那边林家好条件的时候,还总是闹的时候,她就觉得愧对眼前的孩子。
林希握住林妈的手,很是中肯地说道,“妈,那边现在的日子确实比较好过,但前些年的日子却比不上咱们。所以,她享受现在的好生活,是她应该得的。”
“我回那边让她有危机感,她做一些小动作也是情有可原的。眼下这样,她过她的,我过我的,就挺好的,您不要想太多。”无论从她自身来讲,还是不要林爸林妈难做来讲,林希都希望林熙的日子过得顺遂。
不然就她的性格,她自己不好过,林爸林妈肯定难受。
这是她最不愿意看到的。
“真只是这样,我就不愁了。”林妈很是无奈,“她想把李含奎弄到首都影院当播映员,想走祁老爷子的路子,想让我出面,被我给拒绝了。但就她的性子,我这边的路子走不通,大概率会直接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