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亲的是里长的儿子,名叫范文滨。听村里人说,这范文滨是个秀才,读了几年书,满怀希望地打算去考举人,但举人哪儿有那么好考,有些人寒窗苦读数十载,也不见得能中举,而范文滨显然也不是那个万里挑一的幸运儿,没能考上也是意料之中。
范文滨完美继承了他爹聪慧的脑子和他娘端正的容貌,没考上,那就去经商。
当时翠柳村的村民都当这是个屁,放过了也就算了,毕竟人家可是里长的儿子,总不好在背后多说闲话。
谁知道才过了两年多,那范文滨便赚得盆满钵满地回来了,还修了这处大宅院,惹得那些村民分外眼红。
众人一问才知道,原来这人是去太平湾跟着那些渔民倒腾小鱼小虾去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范文滨也是个有手段的,听说他在县城里开了个铺子,专门向那些有钱人家的老爷兜售海货。
这事儿传出去以后,范文滨便成了个人见人爱的香饽饽,十里八乡的媒人都来给他说亲,家里门槛都给踏破了。
谁知道,这兜兜转转的,范文滨最后居然和那个叫迎夏的姑娘结了亲。
那女人名字虽然取得好,但是长相实在不敢恭维,腰长腿短麻子脸,臼头深目,是个实打实的歪瓜裂枣,也不知范文滨的父母怎地就相中了她。
或许是因为,迎夏的娘是范文滨娘家的表妹的姨妈……
“等等,等等,”沈终南听到这里,脑仁已然被搅成了一团浆糊,他虽分不清什么娘家的表妹的姨妈,但是依然从这隔了八丈远的亲戚关系中捋出了一条线头,“也就是说,新郎和新娘,是有血缘关系的?”
“嘿,这可不兴乱说,”头上插着一只红色绒花的妇女压低了声音,“那丫头是别人过继给她爹娘的,哪儿来的血缘关系?”
沈终南了然,又往嘴里送了一颗夹着核桃的蜜枣。
“要不是柳二妹死了,哪里轮得到迎夏?”另一个穿着秋香色衣裳的妇女往地上啐了口瓜子壳,“大喜的日子,本来说这些事儿不好,但实在是邪乎……”
她表情神神秘秘的,先是慢悠悠地喝了一口茶,才继续道:“今日范家结亲,那柳家刚好出殡,不是冤家不聚头,也不知道是哪家算错了日子,偏偏都选在了今日。”
看来方才他们在路上碰到的那支送葬队伍,便是柳二妹了。
这妇女口中“轮得到”三字倒是颇有意思,褚颜放下支在下巴上的手,端了端身子,悠悠道:“这其中可有什么故事么?”
她生了副好皮囊,又穿着红衣,说话语气温和,瞧着喜气得很,那些个妇女都很喜欢她,把她当成了某个大户人家的小姐。
那妇女往褚颜凑近了些:“柳二妹一家就住村东头,那丫头长得漂亮,嘴甜又懂事,讨人喜欢得很;她家里是做裁缝生意的,周围人衣裳破了、鞋底松了,都是去的她那儿。范文滨经常去给他娘补衣裳,这一来二去的两人就熟了。加之又都是青年男女,干柴烈火,就王八看绿豆——看对眼儿了呗。”
这妇人说话时声音抑扬顿挫,表情丰富,很有当说书人的天分。
沈终南听得极为认真,他一边听一边嘴也没闲下,桌上那一小篮子蜜枣便尽数进了他的腹中。
他丝毫未觉,又伸手去捞,却抓了个空。
下一瞬,一碟酥饼跟一盒蜜饯,便一齐递到了沈终南面前。
酥饼是殷止端过来的,蜜饯是褚颜推过去的,刚好一左一右,把沈终南面前那点空隙给占满了。
沈终南傻笑两声,连句“谢谢”也没说,便又接着吃了。
众人见这三人融洽和谐的模样,不由微妙地安静了片刻。
看这三人的年纪,约莫是一对年轻夫妻带着自家弟弟侄子,出来游玩的。
“周围的村民对这两人的事都是看破不说破,毕竟郎才女貌的,都盼着他们早成,也是一段佳话,”秋香色衣衫的妇女说到这里,不由长叹一声,“柳二妹的娘更是每天都等着范文滨的父母上门提亲,可谁知道……”
这时,范里长——也就是新郎范文滨的胖子爹,从门外晃了过来,他瞟见这妇女,脸上一喜,挥手道:“向大婶,怪范某招待不周了,竟连你什么时候坐下的都不知道,实在是失礼!”
向大婶顿时掩着嘴乐开了花,她理了理鬓发,笑道:“我看范里长在和其他人嘘寒问暖不得空,就先进来了——那前厅门上的水晶珠帘是新装的罢?哎哟可真是好看,定是妹妹选的,好眼光;文滨也是有孝心,连这种贵重物都舍得买。”
她这一顿夸的,把对方的妻子儿子都带着好一通吹,范里长眼睛都笑得都看不见了,连声谢了几句,便去其他桌了。
“谁知道啊,范里长死活不同意,”这向大婶一见话题中心人物走远,又低声絮絮了起来,人前人后两幅面孔教她切换得灵活自如,找不出半点缝隙来,“柳二妹家除了她父母,还有个大郎。”
向大婶指了指自己的脑子:“那大郎这儿不对劲,整天嘻嘻哈哈痴痴傻傻地像个三岁稚童,更别说她那对爹娘——爹是个跛子,娘是个病体,一年四季有三季都躺在床上。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但要是这两家成了,范文滨难免不接济接济岳父岳母和那大舅子,这负担可不是一般的重啊。”
桌上的其他妇女闻言也附和了几句:“对,这换谁,都不想搭上那么个亲家。”
“老年人倒还好,两腿一蹬后随便挖个坑埋了就是了,那柳大郎虽然是个傻的,但身体还算壮实,那可不一直给他养到进棺材?”
“对,要是我,我也不干。”
沈终南深以为然地点点头,他喝了口热茶,将粘在嗓子眼儿里的酥饼渣给灌下去。
褚颜:“那柳二妹又是怎么去世的?”
向大婶看她一眼,娓娓道出下文:“后边儿的事我也是听说,范文滨约柳二妹在晚上出来,可能是想把事情给说清楚,就……就约在村口那棵大柳树下边儿,结果去的时候,只看见柳二妹吊死在了树上。”
沈终南喉咙一哽,差点被噎着,他又是灌了一大口水,这才顺过气来。
“吊死了?”他表情愕然,“怎会如此?”
“这谁晓得,多半是柳二妹是知道了范文滨不愿娶她,悲愤之下自缢了。”戴红色绒花的妇女接过话头,她摸了摸后脖子,虽说这会儿是大白天,但她却莫名地感觉后背发凉,因为那柳二妹的死状实在是太过诡异。
那柳树极高,成年男子蹦直了尚且摸不到树杈,更何况是身材娇小的柳二妹?而且她脚下分明没有垫脚石,也不知道是被谁给拿走了,还是……
向大婶是个胆子大的,她见没人搭腔,便又说道:“当晚,范文滨就跑回了家里,他父母听说了此事,把周围的乡亲都叫了出来,众人一齐去了村口。那柳二妹被放下来的时候,早就没气了,舌头发紫,长长地掉出嘴巴外,眼睛凸得像个肿眼泡鱼,脖子上还缠着一圈头发,哎哟别提有多惨了。”
这大娘用词很是生动形象,沈终南听了这番形容,顿时没了胃口。
“头发?”褚颜反问道,“她是用头发自缢的?”
向大婶重重地一点头:“对,你说这事儿邪乎不?”
一直没开口的殷止抬眼看过来,沉声道:“可是过了头七?”
“对对对,”向大婶做贼一样,眯着眼睛朝门外看了一眼,见范里长并未注意到他们这边后,又松了口气,“就是七日前死的,今早刚拉出灵堂,也不知道这会儿埋了没有。”
正说着,敲锣打鼓的声音传了进来——是范文滨迎了新娘回来了。
殷止站起身,若有所思地望向门外。
男子属阳,而女子属阴,“婚”与“昏”同音,若一对男女能够在黄昏之际结为夫妻的话,正好符合“阴阳交替”之理,但这范家人,却为何偏偏选在正午时迎亲?
其他人也纷纷站起,在一阵热闹的鞭炮声中,花轿落了地。
一个五、六岁的盛妆女童迎了上去——是出轿小娘,她掀开轿帘,伸出白白嫩嫩的小手,轻轻拉了新娘的袖子三下。
而后,新娘慢慢起身,她伸出一只穿着红绣鞋的脚,往轿下那只朱红漆的木制的马鞍子跨去。
确实如刚才那几个妇人所说,虽然她盖着红盖头、被一袭红装裹得严严实实的,但还是能一眼看出那新娘是个五短身材。她在跨马鞍时一个趔趄,要不是被两个喜娘搀扶着,准得摔个大马趴。
红毡从大门口一直铺到院中厅堂,因有新娘新郎在拜堂前不得相见的规矩,范文滨便躲在了别处。
殷止隔着人群瞧见范文滨眉毛微蹙,面色阴沉,哪里像个迎接大喜之日的新郎官。
而且,方才在马上时,他就见范文滨印堂发黑,从新娘家回来后,对方眉间那团黑气更是浓重,再加上眼下的乌青,一副大病初愈的憔悴模样。
范文滨见有人看他,又连忙换上一副欢喜不已的表情,只是眼底依旧一片晦暗。
“他这是还放不下那个叫柳二妹的姑娘么?”沈终南小声嘀咕了一句。
他说完,又觉得可笑,要真是放不下,那为何又在短短七日之内迎娶了其他人?
沈终南百思不得其解,他甩了甩头,干脆不再去想。
主香公公站在堂前,范文滨和新娘则站在堂下,整个院子锣鼓喧天,彩纸飞舞,红灯笼也跟着摇晃不止。
“行庙见礼!”主香公公高喝一声,“上香!”
范文滨和新娘举着香,跪倒在香案前,深深地俯下身去,叩拜在地。
“二上香,再叩首!”
青烟缭绕而上,范文滨的面目在烟雾后有些模糊不清,他听见唱礼,却没有动。
主香公公还以为他没听清,只好拉长嗓子又重复了一遍。
范文滨一愣,这才慌慌忙忙埋下头去。
“三上香,三叩首!”
随着悠长的唱礼落下,两位新人正要俯身叩拜,谁知这时,却闯来了两个不速之客。
“范文滨,你这个狼心狗肺的东西!”
来人赫然是柳二妹的父母。
“范文滨,我女儿尸骨未寒,你就急着结亲,”那女人脸上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嘴唇上裂了几个口子,因为说话太用力而崩出了几道细小的血痕,“你对得起她吗?”
而柳父更是夸张,他虽然跛着脚,却还是一瘸一拐地冲了上来,手上居然还拿着一把斧头,面目狰狞道:“狗东西,还我女儿命来!”
原来方才红白相撞之时这男人只是做出了一副虚与委蛇的假象,为的就是在新郎新娘拜堂之时,来搅乱对方的好事。
眼看这两人就要大闹成亲现场,范里长急赤白脸地冲了出来,一把拽住了柳父:“有话好说,有话好说!”
范母本来都准备去堂中上座了,闻声倏地站起,也是面色一沉。
而院中的宾客也都低声议论起来,更有甚者还喜闻乐见地嗑起了瓜子,分明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模样。
范文滨完美继承了他爹聪慧的脑子和他娘端正的容貌,没考上,那就去经商。
当时翠柳村的村民都当这是个屁,放过了也就算了,毕竟人家可是里长的儿子,总不好在背后多说闲话。
谁知道才过了两年多,那范文滨便赚得盆满钵满地回来了,还修了这处大宅院,惹得那些村民分外眼红。
众人一问才知道,原来这人是去太平湾跟着那些渔民倒腾小鱼小虾去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范文滨也是个有手段的,听说他在县城里开了个铺子,专门向那些有钱人家的老爷兜售海货。
这事儿传出去以后,范文滨便成了个人见人爱的香饽饽,十里八乡的媒人都来给他说亲,家里门槛都给踏破了。
谁知道,这兜兜转转的,范文滨最后居然和那个叫迎夏的姑娘结了亲。
那女人名字虽然取得好,但是长相实在不敢恭维,腰长腿短麻子脸,臼头深目,是个实打实的歪瓜裂枣,也不知范文滨的父母怎地就相中了她。
或许是因为,迎夏的娘是范文滨娘家的表妹的姨妈……
“等等,等等,”沈终南听到这里,脑仁已然被搅成了一团浆糊,他虽分不清什么娘家的表妹的姨妈,但是依然从这隔了八丈远的亲戚关系中捋出了一条线头,“也就是说,新郎和新娘,是有血缘关系的?”
“嘿,这可不兴乱说,”头上插着一只红色绒花的妇女压低了声音,“那丫头是别人过继给她爹娘的,哪儿来的血缘关系?”
沈终南了然,又往嘴里送了一颗夹着核桃的蜜枣。
“要不是柳二妹死了,哪里轮得到迎夏?”另一个穿着秋香色衣裳的妇女往地上啐了口瓜子壳,“大喜的日子,本来说这些事儿不好,但实在是邪乎……”
她表情神神秘秘的,先是慢悠悠地喝了一口茶,才继续道:“今日范家结亲,那柳家刚好出殡,不是冤家不聚头,也不知道是哪家算错了日子,偏偏都选在了今日。”
看来方才他们在路上碰到的那支送葬队伍,便是柳二妹了。
这妇女口中“轮得到”三字倒是颇有意思,褚颜放下支在下巴上的手,端了端身子,悠悠道:“这其中可有什么故事么?”
她生了副好皮囊,又穿着红衣,说话语气温和,瞧着喜气得很,那些个妇女都很喜欢她,把她当成了某个大户人家的小姐。
那妇女往褚颜凑近了些:“柳二妹一家就住村东头,那丫头长得漂亮,嘴甜又懂事,讨人喜欢得很;她家里是做裁缝生意的,周围人衣裳破了、鞋底松了,都是去的她那儿。范文滨经常去给他娘补衣裳,这一来二去的两人就熟了。加之又都是青年男女,干柴烈火,就王八看绿豆——看对眼儿了呗。”
这妇人说话时声音抑扬顿挫,表情丰富,很有当说书人的天分。
沈终南听得极为认真,他一边听一边嘴也没闲下,桌上那一小篮子蜜枣便尽数进了他的腹中。
他丝毫未觉,又伸手去捞,却抓了个空。
下一瞬,一碟酥饼跟一盒蜜饯,便一齐递到了沈终南面前。
酥饼是殷止端过来的,蜜饯是褚颜推过去的,刚好一左一右,把沈终南面前那点空隙给占满了。
沈终南傻笑两声,连句“谢谢”也没说,便又接着吃了。
众人见这三人融洽和谐的模样,不由微妙地安静了片刻。
看这三人的年纪,约莫是一对年轻夫妻带着自家弟弟侄子,出来游玩的。
“周围的村民对这两人的事都是看破不说破,毕竟郎才女貌的,都盼着他们早成,也是一段佳话,”秋香色衣衫的妇女说到这里,不由长叹一声,“柳二妹的娘更是每天都等着范文滨的父母上门提亲,可谁知道……”
这时,范里长——也就是新郎范文滨的胖子爹,从门外晃了过来,他瞟见这妇女,脸上一喜,挥手道:“向大婶,怪范某招待不周了,竟连你什么时候坐下的都不知道,实在是失礼!”
向大婶顿时掩着嘴乐开了花,她理了理鬓发,笑道:“我看范里长在和其他人嘘寒问暖不得空,就先进来了——那前厅门上的水晶珠帘是新装的罢?哎哟可真是好看,定是妹妹选的,好眼光;文滨也是有孝心,连这种贵重物都舍得买。”
她这一顿夸的,把对方的妻子儿子都带着好一通吹,范里长眼睛都笑得都看不见了,连声谢了几句,便去其他桌了。
“谁知道啊,范里长死活不同意,”这向大婶一见话题中心人物走远,又低声絮絮了起来,人前人后两幅面孔教她切换得灵活自如,找不出半点缝隙来,“柳二妹家除了她父母,还有个大郎。”
向大婶指了指自己的脑子:“那大郎这儿不对劲,整天嘻嘻哈哈痴痴傻傻地像个三岁稚童,更别说她那对爹娘——爹是个跛子,娘是个病体,一年四季有三季都躺在床上。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但要是这两家成了,范文滨难免不接济接济岳父岳母和那大舅子,这负担可不是一般的重啊。”
桌上的其他妇女闻言也附和了几句:“对,这换谁,都不想搭上那么个亲家。”
“老年人倒还好,两腿一蹬后随便挖个坑埋了就是了,那柳大郎虽然是个傻的,但身体还算壮实,那可不一直给他养到进棺材?”
“对,要是我,我也不干。”
沈终南深以为然地点点头,他喝了口热茶,将粘在嗓子眼儿里的酥饼渣给灌下去。
褚颜:“那柳二妹又是怎么去世的?”
向大婶看她一眼,娓娓道出下文:“后边儿的事我也是听说,范文滨约柳二妹在晚上出来,可能是想把事情给说清楚,就……就约在村口那棵大柳树下边儿,结果去的时候,只看见柳二妹吊死在了树上。”
沈终南喉咙一哽,差点被噎着,他又是灌了一大口水,这才顺过气来。
“吊死了?”他表情愕然,“怎会如此?”
“这谁晓得,多半是柳二妹是知道了范文滨不愿娶她,悲愤之下自缢了。”戴红色绒花的妇女接过话头,她摸了摸后脖子,虽说这会儿是大白天,但她却莫名地感觉后背发凉,因为那柳二妹的死状实在是太过诡异。
那柳树极高,成年男子蹦直了尚且摸不到树杈,更何况是身材娇小的柳二妹?而且她脚下分明没有垫脚石,也不知道是被谁给拿走了,还是……
向大婶是个胆子大的,她见没人搭腔,便又说道:“当晚,范文滨就跑回了家里,他父母听说了此事,把周围的乡亲都叫了出来,众人一齐去了村口。那柳二妹被放下来的时候,早就没气了,舌头发紫,长长地掉出嘴巴外,眼睛凸得像个肿眼泡鱼,脖子上还缠着一圈头发,哎哟别提有多惨了。”
这大娘用词很是生动形象,沈终南听了这番形容,顿时没了胃口。
“头发?”褚颜反问道,“她是用头发自缢的?”
向大婶重重地一点头:“对,你说这事儿邪乎不?”
一直没开口的殷止抬眼看过来,沉声道:“可是过了头七?”
“对对对,”向大婶做贼一样,眯着眼睛朝门外看了一眼,见范里长并未注意到他们这边后,又松了口气,“就是七日前死的,今早刚拉出灵堂,也不知道这会儿埋了没有。”
正说着,敲锣打鼓的声音传了进来——是范文滨迎了新娘回来了。
殷止站起身,若有所思地望向门外。
男子属阳,而女子属阴,“婚”与“昏”同音,若一对男女能够在黄昏之际结为夫妻的话,正好符合“阴阳交替”之理,但这范家人,却为何偏偏选在正午时迎亲?
其他人也纷纷站起,在一阵热闹的鞭炮声中,花轿落了地。
一个五、六岁的盛妆女童迎了上去——是出轿小娘,她掀开轿帘,伸出白白嫩嫩的小手,轻轻拉了新娘的袖子三下。
而后,新娘慢慢起身,她伸出一只穿着红绣鞋的脚,往轿下那只朱红漆的木制的马鞍子跨去。
确实如刚才那几个妇人所说,虽然她盖着红盖头、被一袭红装裹得严严实实的,但还是能一眼看出那新娘是个五短身材。她在跨马鞍时一个趔趄,要不是被两个喜娘搀扶着,准得摔个大马趴。
红毡从大门口一直铺到院中厅堂,因有新娘新郎在拜堂前不得相见的规矩,范文滨便躲在了别处。
殷止隔着人群瞧见范文滨眉毛微蹙,面色阴沉,哪里像个迎接大喜之日的新郎官。
而且,方才在马上时,他就见范文滨印堂发黑,从新娘家回来后,对方眉间那团黑气更是浓重,再加上眼下的乌青,一副大病初愈的憔悴模样。
范文滨见有人看他,又连忙换上一副欢喜不已的表情,只是眼底依旧一片晦暗。
“他这是还放不下那个叫柳二妹的姑娘么?”沈终南小声嘀咕了一句。
他说完,又觉得可笑,要真是放不下,那为何又在短短七日之内迎娶了其他人?
沈终南百思不得其解,他甩了甩头,干脆不再去想。
主香公公站在堂前,范文滨和新娘则站在堂下,整个院子锣鼓喧天,彩纸飞舞,红灯笼也跟着摇晃不止。
“行庙见礼!”主香公公高喝一声,“上香!”
范文滨和新娘举着香,跪倒在香案前,深深地俯下身去,叩拜在地。
“二上香,再叩首!”
青烟缭绕而上,范文滨的面目在烟雾后有些模糊不清,他听见唱礼,却没有动。
主香公公还以为他没听清,只好拉长嗓子又重复了一遍。
范文滨一愣,这才慌慌忙忙埋下头去。
“三上香,三叩首!”
随着悠长的唱礼落下,两位新人正要俯身叩拜,谁知这时,却闯来了两个不速之客。
“范文滨,你这个狼心狗肺的东西!”
来人赫然是柳二妹的父母。
“范文滨,我女儿尸骨未寒,你就急着结亲,”那女人脸上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嘴唇上裂了几个口子,因为说话太用力而崩出了几道细小的血痕,“你对得起她吗?”
而柳父更是夸张,他虽然跛着脚,却还是一瘸一拐地冲了上来,手上居然还拿着一把斧头,面目狰狞道:“狗东西,还我女儿命来!”
原来方才红白相撞之时这男人只是做出了一副虚与委蛇的假象,为的就是在新郎新娘拜堂之时,来搅乱对方的好事。
眼看这两人就要大闹成亲现场,范里长急赤白脸地冲了出来,一把拽住了柳父:“有话好说,有话好说!”
范母本来都准备去堂中上座了,闻声倏地站起,也是面色一沉。
而院中的宾客也都低声议论起来,更有甚者还喜闻乐见地嗑起了瓜子,分明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