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脱“共生”后,祝珠仓皇逃脱,只是一切都开始不对劲。眼前的风景不知何时变幻成了一个院中院,雪下的又猛又急,新鲜雪地里飘下朵朵残梅。
就是这样一个天寒地冻的异界,一个六七岁的女童穿着粉嫩的狐貂,在下人的簇拥下来到这个庄院。一个梳着丫鬟发髻的小丫头,唯唯诺诺道:“小姐,要是被夫人知道你偷偷种梨花,会生气的。”
祝珠在不远处打量她们,然后发现该女童似乎长的与丽姬有七八分像。再结合眼前的光景,不难猜出,这是共生启动的时光倒流。看来东寻还是不肯死心,所以共生才会再一次启动。
只是东寻还未历劫成功,怎么有如此强大的灵力与魄力?
祝珠蹙眉看着丽姬如上次的回忆那般心疼梨树,这一次她不再是上帝视角的体会,而是切切实实的感同深受。她能感觉到这幻境里万物的内心,能感觉到丽姬对梨树深深的怜悯之情,甚至是梨树自己的自怨自艾。
一切充分说明,在这个幻境里,万物有灵。
“这么绝美的爱情,为什么就是没有人成全呢?”一阵陌生的、清恬的女声,突然在祝珠的耳旁飘荡。
她茫然四处张望,发现四周空无一人,但那声音却是经久不衰:“他们只是想好好爱而已,为什么,没有人成全呢?”
这时,忽然下起了瓢泼大雨,童年的丽姬已经消失不见。徒留祝珠被兜头大雨,淋得措不及防,狼狈至极。
“说呀,你为什么和他们一样冷漠?!”那女声怒吼起来,势要把整个天际都撕碎,雨越来越大,祝珠被定在雨中,这一淋就是一天一夜。
她整个知觉都异常麻木,整个人浑浑噩噩,有一种突然丧失一切变回手无缚鸡之力的凡人之感。
怎么会这样?
她努力驱动灵力,却发现一切都徒劳。
渐渐的祝珠感觉到自己轻盈起来,突然在天空中飘了起来。恰巧地面有一些积水,映照着她此刻的模样,她才知道原来她化成了一朵梨花,四处随风飘扬。
然而这梨树也像是成了仙的,她的感受竟也是来自神识。
祝珠变成的梨花,依附在上面,被迫倾听她的心声,根本动弹不得。
没办法,任她内心再强大,她的仙体也只是一个小小的仙童。
这一桩旧事,要从道观年间正月十八说起。
那一年六界还未大乱,梨泪还在天上做一名小小的梨花仙,天界和花界还没有分崩离析。
在梨泪最深刻的记忆里,是她与东寻的初见。
那是一年夏天,梨泪受天帝昭告,降临西邑蛮荒之地。
那西邑物资缺乏,民不聊生,连饭都吃不上,别说种植这不结果只开花的纯种梨树。
当地村民们第一次听到梨花仙降临时,个个都很愤懑,觉得是上天戏弄他们,派了个绣花枕头过来。
中看不中用。
于是梨花庙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攻击,有人吐痰、扔泥巴、拆庙,林林总总不胜枚举。
梨泪在别处都被供奉的很好,这般不堪、邋遢的庙宇,她从来没有居住过。
于是干脆弃了庙,从一个散仙开始修炼。
后来,她从各方打探到,西邑之地水仙和真武大神庙有很多人供奉,这两个的庙宇功德是最高的。
梨语想去取取经。
西邑本就是难啃的骨头,那水仙四面八方跑来跑去,忙得很,梨语几次三番都未寻得他。
时间久了她发现人们之所以崇拜这两个神仙,是因为他们对西邑很有建树。
水仙可以润泽大地,使百姓有粮;真武大神可以保天下太平,让人们衣食丰盛。
梨泪有样学样,决定安排有用处的花朵开在此地。比如能结桃子的桃花、能入药的芍药、栀子花。
她做好笔记,正准备回天上筹谋时,却发现自己在旱天里待了太久,中暑了。
她在此地本来无功德,如此便是灵力尽失。那时她刚飞升,尚且年幼,修为也不高。
要飞回九重天一时半会是回不去了,她便化作人形,进了旁边的真武殿歇息。
那一日正是氐宿值日,明神主灾,人间多动土和丧事。每当这样的大日子,东寻都会亲下庙宇,想要看看那些伤心、可怜的人儿,有什么祈愿。
他刚到西邑,只见第八间庙宇中坐着一个妙龄少女,不像祈祷的样子,他蹙了蹙眉。
那时东寻根正苗红,一心向着大义,这种不入规矩的举止,是入不了他的眼的。
于是他转而去了别的庙宇。
而当他处理好西邑其他庙宇的祷告的时候,他还是秉着敬业的精神,再次看向了第八间庙宇。
他的眉头一锁再锁,那个少女分毫没有离开的意思,他想也许她也有什么难言之隐,只不过年幼,表达不出来。
于是当晚,他入了她的梦。
扑通,一束红光像天边璀璨的晚霞,将他的元神浸润,然后是扑鼻的梨花之香,仔细闻夹杂着密密麻麻的泥土气息。
梨泪被突然闯入的不速之客,羞红了脸,连连道:“请出去。”
“原是仙界同僚,在下东寻,唐突了。”东寻也涨红了脸,连连退了出去。
那夜梨泪坐在月凉如水的台阶,想起东寻的入侵,羞赫不已。大概是在香火的熏陶下,她也涨了几分功德。
靠着这点功德,和被激发的潜能,她一跃回了九重天。
就这样,两人误打误撞,对彼此有了一些别样的印象。
后来在那个隆冬时节,他们正式有了交集。
梨泪将自己的想法上报给天庭,得了王母的许可,粉陶和汀溪两位仙子跟随她一同下界。
与此同时,王母还派了真武东寻,教导梨泪如何运用春天的气候,将桃花、芍药、栀子花开满西邑,成为急救之物,获得人们的褒奖。
有了上一次的乌龙,尽管过了一个秋天,两人见面还是不太自然。
那真身就像女儿家的身体,旁人是见不得的。梨泪反反复复用了很多理由说服自己,结果还是除不去心中的隔阂。
粉陶是最天真活泼的性子,酷爱人间的一切,得知自己要去西邑,乐得不行,连连来找梨泪唠嗑。
“尊敬的梨泪大人,您说到了元宵节,西邑那里会赏花灯和猜诗迷吗?”
梨泪常年伏案于公文,从文昌君那里找书多也是看正经书。从来不知道人间的赏花灯和猜诗迷。
“什么是赏花灯和猜诗迷?”梨泪一本正经地问道。
“人间元宵的习俗啊,男男女女都戴了面罩,去往淮河放放花灯猜猜诗迷,可热闹呢!”粉陶一脸憧憬地说道,很是欢乐。
梨泪没经历过,不懂,不过她又有疑问了:“为什么要戴面罩呢?”
粉陶像看异物一样看她:“当然是为了不被认出来,凡间小姐结婚前时不能面见男子的,梨泪大人您不知吗?”
梨泪羞愧的想遁掉,她当然知道。
于是她又想到现在摆在她面前的难题,再过几日,她和东寻就要面对面对接事宜了。
粉陶见她有些难为情,以为是她和自己第一次去人间的元宵节一样,没有提前准备面具。
于是特地变了两只面罩,一只兔子形状的递给梨泪:“诺,这样您下去,男子便不能窥见你的真颜了。”
梨泪接过面罩,若有所思了起来。
她想着,要是和东寻在凡间一起做公务时,两人也极少用真颜交流就好了。
于是她思前想后,将自己变做仙侍梨子,用这个身份重新去认识东寻。
那也是一个大雪纷飞的隆冬时节,雪花似鹅毛飘落,堆砌在地上,厚厚一层。
鞋履踩在积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一步,一颤,梨泪穿着狐裘大衣,衣领上的狐狸毛贴在她吹弹可破的肌肤上,她忐忑不安地敲响了东寻宫殿的大门。
开门的是一位灵童,见她面生,问道:“你是何人,来此地何事?”
“花神殿仙侍,梨……梨子奉梨泪仙子命令,来和真武大神商议明年春日,西邑之事……烦请仙童传达。”
果然,那仙童闻言有些吃惊:“你家主人呢,为何派你来?”
“主人她身子不适,还请见谅。”梨泪仰起头,将准备好的说辞道了出来。
横竖是无法直面东寻。
后来梨泪回忆起这件事,她和东寻百转千回的爱情里,好像那些热烈的爱意,都像初次相见时那样,明明足够赤诚,但偏偏要隐晦到极致。
好似最开始的坦诚,就耗尽了所有的机会。
如果不是她一直无法冲破内心的羞耻,东寻也许就不会爱上丽姬,她也就不会困在这个天劫里同样不生不死。
人生若只如初见,才子佳人的爱情,是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看山水叠加,看情爱交织的暗潮更迭。
看客们路过了就要深陷其中,空留一声叹息:这留不住的人世繁华……
只是,祝珠忍不住想,这一切和她有什么关系呢?她只是一个小小的缘分派送员。
这样想着,缘分派送系统,就又开始粉墨登场了。
就是这样一个天寒地冻的异界,一个六七岁的女童穿着粉嫩的狐貂,在下人的簇拥下来到这个庄院。一个梳着丫鬟发髻的小丫头,唯唯诺诺道:“小姐,要是被夫人知道你偷偷种梨花,会生气的。”
祝珠在不远处打量她们,然后发现该女童似乎长的与丽姬有七八分像。再结合眼前的光景,不难猜出,这是共生启动的时光倒流。看来东寻还是不肯死心,所以共生才会再一次启动。
只是东寻还未历劫成功,怎么有如此强大的灵力与魄力?
祝珠蹙眉看着丽姬如上次的回忆那般心疼梨树,这一次她不再是上帝视角的体会,而是切切实实的感同深受。她能感觉到这幻境里万物的内心,能感觉到丽姬对梨树深深的怜悯之情,甚至是梨树自己的自怨自艾。
一切充分说明,在这个幻境里,万物有灵。
“这么绝美的爱情,为什么就是没有人成全呢?”一阵陌生的、清恬的女声,突然在祝珠的耳旁飘荡。
她茫然四处张望,发现四周空无一人,但那声音却是经久不衰:“他们只是想好好爱而已,为什么,没有人成全呢?”
这时,忽然下起了瓢泼大雨,童年的丽姬已经消失不见。徒留祝珠被兜头大雨,淋得措不及防,狼狈至极。
“说呀,你为什么和他们一样冷漠?!”那女声怒吼起来,势要把整个天际都撕碎,雨越来越大,祝珠被定在雨中,这一淋就是一天一夜。
她整个知觉都异常麻木,整个人浑浑噩噩,有一种突然丧失一切变回手无缚鸡之力的凡人之感。
怎么会这样?
她努力驱动灵力,却发现一切都徒劳。
渐渐的祝珠感觉到自己轻盈起来,突然在天空中飘了起来。恰巧地面有一些积水,映照着她此刻的模样,她才知道原来她化成了一朵梨花,四处随风飘扬。
然而这梨树也像是成了仙的,她的感受竟也是来自神识。
祝珠变成的梨花,依附在上面,被迫倾听她的心声,根本动弹不得。
没办法,任她内心再强大,她的仙体也只是一个小小的仙童。
这一桩旧事,要从道观年间正月十八说起。
那一年六界还未大乱,梨泪还在天上做一名小小的梨花仙,天界和花界还没有分崩离析。
在梨泪最深刻的记忆里,是她与东寻的初见。
那是一年夏天,梨泪受天帝昭告,降临西邑蛮荒之地。
那西邑物资缺乏,民不聊生,连饭都吃不上,别说种植这不结果只开花的纯种梨树。
当地村民们第一次听到梨花仙降临时,个个都很愤懑,觉得是上天戏弄他们,派了个绣花枕头过来。
中看不中用。
于是梨花庙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攻击,有人吐痰、扔泥巴、拆庙,林林总总不胜枚举。
梨泪在别处都被供奉的很好,这般不堪、邋遢的庙宇,她从来没有居住过。
于是干脆弃了庙,从一个散仙开始修炼。
后来,她从各方打探到,西邑之地水仙和真武大神庙有很多人供奉,这两个的庙宇功德是最高的。
梨语想去取取经。
西邑本就是难啃的骨头,那水仙四面八方跑来跑去,忙得很,梨语几次三番都未寻得他。
时间久了她发现人们之所以崇拜这两个神仙,是因为他们对西邑很有建树。
水仙可以润泽大地,使百姓有粮;真武大神可以保天下太平,让人们衣食丰盛。
梨泪有样学样,决定安排有用处的花朵开在此地。比如能结桃子的桃花、能入药的芍药、栀子花。
她做好笔记,正准备回天上筹谋时,却发现自己在旱天里待了太久,中暑了。
她在此地本来无功德,如此便是灵力尽失。那时她刚飞升,尚且年幼,修为也不高。
要飞回九重天一时半会是回不去了,她便化作人形,进了旁边的真武殿歇息。
那一日正是氐宿值日,明神主灾,人间多动土和丧事。每当这样的大日子,东寻都会亲下庙宇,想要看看那些伤心、可怜的人儿,有什么祈愿。
他刚到西邑,只见第八间庙宇中坐着一个妙龄少女,不像祈祷的样子,他蹙了蹙眉。
那时东寻根正苗红,一心向着大义,这种不入规矩的举止,是入不了他的眼的。
于是他转而去了别的庙宇。
而当他处理好西邑其他庙宇的祷告的时候,他还是秉着敬业的精神,再次看向了第八间庙宇。
他的眉头一锁再锁,那个少女分毫没有离开的意思,他想也许她也有什么难言之隐,只不过年幼,表达不出来。
于是当晚,他入了她的梦。
扑通,一束红光像天边璀璨的晚霞,将他的元神浸润,然后是扑鼻的梨花之香,仔细闻夹杂着密密麻麻的泥土气息。
梨泪被突然闯入的不速之客,羞红了脸,连连道:“请出去。”
“原是仙界同僚,在下东寻,唐突了。”东寻也涨红了脸,连连退了出去。
那夜梨泪坐在月凉如水的台阶,想起东寻的入侵,羞赫不已。大概是在香火的熏陶下,她也涨了几分功德。
靠着这点功德,和被激发的潜能,她一跃回了九重天。
就这样,两人误打误撞,对彼此有了一些别样的印象。
后来在那个隆冬时节,他们正式有了交集。
梨泪将自己的想法上报给天庭,得了王母的许可,粉陶和汀溪两位仙子跟随她一同下界。
与此同时,王母还派了真武东寻,教导梨泪如何运用春天的气候,将桃花、芍药、栀子花开满西邑,成为急救之物,获得人们的褒奖。
有了上一次的乌龙,尽管过了一个秋天,两人见面还是不太自然。
那真身就像女儿家的身体,旁人是见不得的。梨泪反反复复用了很多理由说服自己,结果还是除不去心中的隔阂。
粉陶是最天真活泼的性子,酷爱人间的一切,得知自己要去西邑,乐得不行,连连来找梨泪唠嗑。
“尊敬的梨泪大人,您说到了元宵节,西邑那里会赏花灯和猜诗迷吗?”
梨泪常年伏案于公文,从文昌君那里找书多也是看正经书。从来不知道人间的赏花灯和猜诗迷。
“什么是赏花灯和猜诗迷?”梨泪一本正经地问道。
“人间元宵的习俗啊,男男女女都戴了面罩,去往淮河放放花灯猜猜诗迷,可热闹呢!”粉陶一脸憧憬地说道,很是欢乐。
梨泪没经历过,不懂,不过她又有疑问了:“为什么要戴面罩呢?”
粉陶像看异物一样看她:“当然是为了不被认出来,凡间小姐结婚前时不能面见男子的,梨泪大人您不知吗?”
梨泪羞愧的想遁掉,她当然知道。
于是她又想到现在摆在她面前的难题,再过几日,她和东寻就要面对面对接事宜了。
粉陶见她有些难为情,以为是她和自己第一次去人间的元宵节一样,没有提前准备面具。
于是特地变了两只面罩,一只兔子形状的递给梨泪:“诺,这样您下去,男子便不能窥见你的真颜了。”
梨泪接过面罩,若有所思了起来。
她想着,要是和东寻在凡间一起做公务时,两人也极少用真颜交流就好了。
于是她思前想后,将自己变做仙侍梨子,用这个身份重新去认识东寻。
那也是一个大雪纷飞的隆冬时节,雪花似鹅毛飘落,堆砌在地上,厚厚一层。
鞋履踩在积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一步,一颤,梨泪穿着狐裘大衣,衣领上的狐狸毛贴在她吹弹可破的肌肤上,她忐忑不安地敲响了东寻宫殿的大门。
开门的是一位灵童,见她面生,问道:“你是何人,来此地何事?”
“花神殿仙侍,梨……梨子奉梨泪仙子命令,来和真武大神商议明年春日,西邑之事……烦请仙童传达。”
果然,那仙童闻言有些吃惊:“你家主人呢,为何派你来?”
“主人她身子不适,还请见谅。”梨泪仰起头,将准备好的说辞道了出来。
横竖是无法直面东寻。
后来梨泪回忆起这件事,她和东寻百转千回的爱情里,好像那些热烈的爱意,都像初次相见时那样,明明足够赤诚,但偏偏要隐晦到极致。
好似最开始的坦诚,就耗尽了所有的机会。
如果不是她一直无法冲破内心的羞耻,东寻也许就不会爱上丽姬,她也就不会困在这个天劫里同样不生不死。
人生若只如初见,才子佳人的爱情,是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看山水叠加,看情爱交织的暗潮更迭。
看客们路过了就要深陷其中,空留一声叹息:这留不住的人世繁华……
只是,祝珠忍不住想,这一切和她有什么关系呢?她只是一个小小的缘分派送员。
这样想着,缘分派送系统,就又开始粉墨登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