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京都府暑气正盛,城东的一处深宅里的气氛却冷若寒霜。全府上下噤若寒蝉,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异动。

    各房各院的人都守在最里那间卧房门外,太医院派来诊治的太医细声交谈,只有不断煮开的药炉发出略粘稠的“咕噜咕噜”声音。管家在稍远的院中焦急踱步,心叹只怕卫家是真的要变天了。

    大门外的一阵马嘶声打破寂静,小厮一路将人迎进来。

    “复临君您总算回来了,老太君一直说要见您呢。”

    管家追着青年的脚步用袖子擦额头上的汗,一身月白色锦袍的英俊青年只是点头,半步不停地往后院走。

    眼神扫过门口守着的众人,三房的小姐跪在最角落里发着抖不敢抬头。临时代为管家的二姬主和他对上视线,只是微微点头。

    侍婆打开门将青年迎进去,刚进门便是扑面而来的浓重草药味道,宫里派来的太医已暂时将毒控制住,此刻躺在床榻上的白发老太勉强还能保持清醒状态。

    这位卫老太君,正是北沂朝最富硕、势力最庞大的商贾之家——卫家的实际掌权人。

    “慎之……如何?”

    被唤作慎之的青年立即蹲坐到老太君床边,凑近老人耳畔轻声交代:“该处理的人都处理掉了,您放心。”

    老太君闻言阖眼叹气。

    她自十八岁接管卫家以来半生杀伐果决管理手腕强硬,一手将卫氏推至北沂四大家族之一。她自诩平生树敌不少,受到的暗害也数不过来。但没想到最严重的这回居然是栽在自己人手上。

    她那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儿子……实在是让她失望。

    “该查的也查清楚了,不过卫衡还交代了一件事……”青年斟酌片刻,“女君的女儿还活着。”

    闻言,本来还虚弱的老太君眼睛顿时睁大了些:“什么?”

    卫家上任女君是卫老太君最疼爱的长女卫婧,十六年前她携夫婿在南境养胎,未曾想那年南境爆发疫病,两人意外染病双双横死,只留下了一个还在襁褓中的女儿。

    当初是女君的弟弟三房子君亲自南下接回小少君,而今他才坦白当年是谎称那女婴也染病死去,实则把她扔在了汝州乡下。

    “我按他说的地方查到了,少君人在汝州淄阳县的吕家村。”

    老太君闭上双眼,心疼、惊喜和悲伤的循复让她有些疲累。良久之后她终于有气力开口:“慎之……去找到那孩子。”

    “让我在死之前……见见她。”

    青年垂下头:“是。”

    -

    毒辣辣的阳光烤焙着整片农田,即便是大暑天农户也依旧不敢休息,争分夺秒地种下第二季的晚稻。

    吕家村东边的赵寡妇一家更是,她家没有别的壮年劳动力,只能靠她一人担起整个大家,这会儿正拉着小女儿和侄女在田里热火朝天地插秧。

    “嘿!吕央!”

    路过的几个村头混混嬉笑着朝她们那块田叫,为首的叫了几声不好意思又被后面的少年推搡着继续:“吕央!”

    被叫了许久都充耳不闻的少女终于受不了,飞速把手里的秧苗都扔进田里,抬起头怒视那几个少年。

    她皮肤略白,配上流畅脸型真是张漂亮标准的鹅蛋脸,五官眉眼生得大气精致,容貌端丽。

    吕央脸颊沾了些泥,丝毫不影响她那冷傲的气质,尤其那一双瑞凤眼一扫,几个少年都有些怵她。她皱眉:“有事吗?”

    “没……没事。”几个刺头哪敢真招惹这姐姐,不过是壮着胆想逗两声,听说先前村长小儿子撩拨她,直接被抓花脸踹出去了。

    村长老婆找上门来要说法,她婶娘赵寡妇直接扯起嗓子就骂咧开了,搞得十里八乡都知道村长儿子调戏小姑娘,人名声都臭了。

    “没事儿嚷嚷什么!没看到人手里有活吗?两只眼睛长哪儿去了,一天天不干正事在村里窜!”赵寡妇边插秧边骂,嘴里叽叽喳喳听不下来,“我认得你们几个,村西头的那几户的,你们爹娘怎么教的?大字不识四体不勤就敢出来撩拨人家良家姑娘……”

    几个刺头实在是怕了赵寡妇那张嘴了,连忙转身就跑。

    赵寡妇啐了一口:“什么东西!”

    她恶狠狠地把秧苗插进泥里,嘴里还在念叨。吕央知道自己婶娘的脾气,骂起来就没个停了。她一般是不太喜欢骂人的,嫌累。

    “好了娘,不要计较这些了。”一直在旁边安心插秧的小姑娘叫她,“快插完回家做饭了!待会儿我哥就回来了!”

    女孩标准的瓜子脸大眼睛,长相极其甜美可爱,说起来话来却和她娘一样直率冒着火气。

    “知道了知道了。”

    赵寡妇俯身下去,吕央看向自己的堂妹,后者俏皮地吐了吐舌头。

    插完秧赵寡妇赶回家做饭,两个姑娘负责收尾。

    两姐妹蹲在一旁的小水塘边洗干净手脚,忽然玩性大起坐在塘边伸着脚在水里互相打“水仗”。

    脚底板被挠了痒痒,吕央忍不住轻笑,又更加伸脚过去。二人玩了好一会儿,又改为踢水玩,没多久堂妹忽然安静下来。

    “怎么了?”

    吕央迟疑地问了一句,小姑娘轻轻摇头,眼神里却尽是茫然:“今早青儿来找我,说她父母给她指了一门婚事。”

    原来小姐妹要出嫁了,大抵是心里不舍吧:“要是嫁得不远,今后应该还有机会见面的。”

    堂妹不置可否,突然岔开话题:“阿姊,你有没有想过你要嫁给什么样的人呀?”

    吕央思索片刻,摇头。

    这种事情,她还没有认真考虑过。

    她生长在这个偏僻少人的小山村里,无父无母全靠赵婶娘拉扯大。好在叔父以前在大人物身边当差,虽说后面被牵连死在牢里,但还留下了一笔钱,不然婶娘也没法好好把三个孩子拉扯大。

    过往的十六年里吕央过的是平淡无奇的日子,最出格的不过是和堂妹一起上山里乱窜。堂哥在县里私塾念书,她在村里学堂跟着读过一段时间,不算通读诗书但也不至于大字不识。

    “我这辈子没什么志向,就想开个小店做点生意。至于嫁给什么样的人……干嘛非得嫁人,到时候再说吧。”

    还远得很呢。

    吕央大手一挥表示毫不在意,堂妹也笑了:“就是就是,才不急着说这个呢。那阿姊想做什么生意啊?”

    “就那种杂货铺子就不错。”吕央咂舌,“我哪儿做得来什么大生意。”

    “阿姊别这么说。”堂妹笑盈盈的,她倒觉得吕央为人清醒有魄力,很适合经商。“说不定你就是下一个卫家女呢。”

    堂妹嘴里的“卫家女”可不简单,北沂最大的商贾之家卫氏自起家至今都是女子掌权,第一任女君更是开创了北沂女子从商的先例,从一众大财主里夺得话语权。民间评书里避尊讳称其“卫家女”,歌颂她的智慧与魄力。

    而后百年卫家依然鼎立,三十六州百姓口口相传,逐渐把卫家女作为一类统称,凡经商有才的女子都常被拿来比喻。

    吕央轻叹:“这世间哪还能有第二个卫家,我也没本事做什么‘卫家女’。”

    两人一前一后回家,脚丫子踩在软泥覆盖的田埂上,留下一串脚印。

    “说到卫家,听说卫家现在不是没有接班人?上任家主死得早,这么多年都是老太君在管的。”

    对于此事吕央也有所耳闻,不过她不觉得是什么问题:“不至于后继无人吧,卫家还有好几个女儿的。”

    堂妹努嘴:“说不定有心之人会从中作梗啊,比如说那个复临君…”

    但凡听过点京都八卦的没人会不知道这复临君,此人大名公冶慎,本家公冶家早年和卫家同在四大家之列,也算是正儿八经的世家公子出身。

    可他那“光风霁月”的中书令父亲不知道抽什么风,在正妻死后顶着舆论迎娶京都府名伎,还和自己的母亲卫老夫人也闹僵了。自此后公冶慎便被带出本家由祖母亲自抚养。

    说起八卦来两姐妹就很有兴趣了,光是这么件惊天动地的绯闻也不至于让公冶慎这么出名,他主要靠的还是自己。

    “公冶家被抄了以后他就被送进了卫家,养在卫老太君身边。现在可是京都上流圈子里有名的交际花。”

    “嗯,听说他八面玲珑巧舌如簧,都城那些小报上不是都管他叫玉面狐?”吕央偶尔能从村里谈论时事的小报摊里找到一两份来自京都的,上面就常常说起这复临君的事迹。

    不过想也知道,这种为夺人眼球不择手段不顾真假的东西不会对这位已然背离所谓“男子之道”的公冶慎有什么好评价。

    “他这种外戚天天待在老太君身边,指不定想谋权篡位什么的呢……”

    吕央也曾在小报里看过这样的猜测,不过她不甚在意:“算了,他忠不忠心也不是我们该想的事。”

    她们远居南境乡下,京都府的事情又与她们何干呢。

    堂妹另有一番心思:“阿姊,万一我们以后真能到京都去呢?”

    小姑娘这一番天真的话语忽然触动了吕央的内心。说不想去那是假话,可是吕央确也没有过背井离乡的计划。这就是个不切实际的念头罢了。

    仅仅是年幼时天真的梦想。

    但此刻她看着依旧纯真的堂妹,还是忍住现实的想法笑着应和:“如果真的能去,那真的祖坟都冒青烟了。”

    “说不定呢。”

    堂妹继续往前走,吕央的笑意渐渐收敛。

    京都府……于她而言遥不可及。

章节目录

少君万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迟钝的月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迟钝的月亮并收藏少君万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