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峦叠嶂,云雾缭绕。
悬崖陡壁间出现一方天地,风化的石壁上雕刻着浮雕和壁画,一樽樽栩栩如生的佛像叹为观止。
早上八点,一樽高达十米的佛像前搭起脚手架。
喻晴戴着安全帽,拍了拍脸蛋,强行给自己打起精神。
“7月15号特大暴雨造成山体坍塌,金光寺造像多处损毁,上级决定启动新一轮修复加固。二次修复对比一次修复难度加剧,我们要保证修复后的状态与历史原状严丝合缝。”
总工发言完毕,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组长开始安排工作。
“唐果果除尘。”
“喻晴,你把粘结剂准备完后,去准备修复土的备制。”
话音刚落,山上土块掉落,顿时间尘土飞扬。
组长扇了扇尘土,皱起眉头,看向手脚架上的人,“佛像没事吧,等下先给做支撑加固,土地勘测报告发给我一下。”
粘结剂昨天就调得差不多了,喻晴准备备制修复土,要先去仓库借架子车装粘土,把适宜的粘土用纯净水做脱盐处理,晒干后就可以用了。
烈日当头,她穿着宽松的工作服,安全帽下黑发随意挽在脑后,露出清秀的巴掌脸,清落落地垂着眉眼,显得格外乖巧。
管理工具的小工是外地人,皮肤黝黑,看见喻晴就忍不住想调侃两句,“喻师,你说你这么好看,干这个做什么,风吹日晒的。”
喻晴一本正经纠正道,“我叫喻晴,不叫喻师,麻烦把架子车拿一下。”
小工扔了个登记本,道,“嘿,我们那把师傅都叫师,是不是啊,唐师。”
跟在喻晴身后一同进来的唐果果,瞪了一眼,“什么唐诗,我还宋词呢。”
“小姑娘可真爱开玩笑。”
“没跟你开玩笑,别惹我。”唐果果身上的怨念隔着几百米都能看见。
小工笑道,“怎么了?谁把你惹了,是不是王工,晚上套个麻袋把他锤一顿!我陕北捶王,八十大锤,四十小锤。”
“不是。”唐果果狠狠地咬牙,“我妈好不容易拖关系让我进的市文物研究所实习,谁能想到开展修缮项目,直接把我下放农村。早知道如此,我还不如进博物馆当解说呢。”
唐果果闷闷不乐,翻找工具时,工具摔得砰砰作响。
回过身,她朝喻晴问。
“对了,你怎么过来的?”
唐果果和喻晴都是南大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的大三学生,实习能在见在同一个地方遇见也是缘分。
“我主动申请的。”
“???”
“喻晴,你疯了吗?”
喻晴抿着嘴,没吭气。
思绪飘忽,她想起躺在病床上,瘦骨嶙峋的祖父。
祖父是金光寺的文保员,孤身守着落破的寺庙三十多年,到死没有离开的念头,前段时间在医院抓着她的手要把寺庙托给她看管。
……
上午工作结束后,喻晴和唐果果向组长请假要去采购生活用品。
这里海拔2000多米,距离市区一百公里,她们初来驾到,很多东西都没准备,附近的小商店物品不齐全,打听一圈才知道,真想买点什么都要赶着村落的流动大集。
流动集时间固定,错过就得再等上一周。
喻晴背上小背篓,暗自捏拳,准备给自己多备点零食,最好把背篓装满。
她带过来的存货不多了。
时间紧任务重,要趁天黑前从村落回来。
金光寺地处偏僻,丛山峻林之间没有通车的村道,得顺着台阶下去,在蜿蜒崎岖的小路走半个小时,才能到最临近的村落。
见喻晴瘦胳膊瘦腿,唐果果心疼极了,“我一直以为小时候看的纪录片守望儿童是假的,没想到居然是你的真实写照。”
喻晴眉眼平淡,“我和我爸妈都住市里,没来过这里。”
目光看向坍塌了半面墙的寺院。
墙壁上的裂缝和倾斜程度可以定为危墙,壁画色彩模糊不清,迎着耀眼的晨光,一片腐朽和破旧。
喻晴觉得有些愧对祖父的托付,心说,这里跟讲得完全不一样,不是一点苦,
太艰苦了。
延绵不断的大山,一望无际的贫瘠。
……
到了集市。
闹哄哄的声音铺天盖地,大货车拉着堆积成山的水果蔬菜,开着喇叭循环不断,一群母羊咩咩叫着卖羊奶,低垂着头的驴子拉着板车,人头攒动。
喻晴赶忙买完吃货,找了个信号好一点角落,拿出手机,给宋章程打电话。
宋章程是喻晴的男朋友,两个人青梅竹马,一起奋斗考进南大,平时就形影不离,突然分隔两地,多少还有点不适应。
电话接通。
喻晴开口问,“喂,上班了吗?”
“你那边好吵。”
“我在赶集。”她半捂着耳朵解释,又重复了一遍,“上班了吗?”
“嗯嗯,人事带我办了入职,我们公司环境特别好,有健身房,茶水间,食堂三块钱就可以吃糖醋排骨,还免费提供下午茶。”宋章程问道,“你那呢?”
宋章程是学计算的,和喻晴不同,实习在大厂,福利待遇好是意料之中的事。
她在集上转了半天,能买到最好吃的仅仅是炸荞面片……
喻晴眼睛垂下,喉咙干涩,看着沾着泥土的鞋尖,忽然不知道该说什么。
一个妇女牵着马刚好从她面前经过。
大马一边咀嚼着草料一边拉的满地粪便,经过太阳照晒,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气温。
喻晴把防晒口罩往鼻子上拉了拉,闷闷地说,“有点烦……”
电话那端响起一个女生脆生生的声音。
“宋学弟,你的工牌我给你捎过来了,待会得请我喝咖啡。”
喻晴问,“那是谁呀?”
“同学。”
喻晴鼻子酸酸的,像泡在了腌黄瓜罐。“关系很好吧。”
宋章程是典型没心没肺的直男,丝毫没察觉到喻晴的异样的情绪。
“晴晴,等你休假,我接你来吃我们食堂的饭菜。”
喻晴吸了吸子,调节情绪,压低音量,道,“宋章程,我好想你啊,想去见你。”
“晴晴,你怎么哭了……”
聊到最关键的时候,手机出现了盲音,喻晴擦掉眼泪,拿起手机一看信号格是空的。
偏远地区基站覆盖不足,山区阻挡吸收无线电,没信号是常有的事。
她踮着脚,露出的小腿骨肉匀亭。
举起纤细白皙的手臂,把手机举过头顶,试图能重新找到信号。
后退了几步,“砰”的一声闷响,喻晴撞进一个温热的胸膛。
揉着脑袋,她本能的扭过头看了过去。
男人个子很高,细碎的头发散落额前,浅皱着眉,漆黑的瞳仁微微压下,硬挺的眉宇间掠起轻微薄戾。
“没长眼?”
“不好意思。”
喻晴瞄了眼男人,有些移不开眼,一直以为大山里的男人都是皮肤黝黑,哪里见过这么白净的男人。
男人虽然长得好看,但是一脸难挡的煞气。
面对这类看上去就不好惹的人,喻晴一般都会采用幸福者退让原则。
她父母健在,家庭有爱,自己也很大度,没钱必要和这种街头小混混计较。
喻晴想从男人的身边绕过去,却不想男人伸手挡住她的去路。
半卷起的袖子,手臂线条流畅,手指骨节修长,搭着墙面,微微施力作支撑。
不会真是冲她来得吧……
喻晴想起爷爷说过,山区治安环境恶劣,经常会出现当街抢劫的情况。
从口袋里掏出二十块零钱。
“给你,不要再找我了……”
一声轻嗤从头顶传到耳边。
“我就值二十?”
拿着钱的小手悬停在空中,喻晴想起自己上初中的时候被收保护费,上高中的时候被迫代写作业,她都大三了,怎么一点都没有长进。
喻晴虽然心里不满,还是乖乖地又拿出了一张五块,语调不自觉放软了些。
“没有再多了。”
男人轻扯着唇角笑了笑,“你是属兔子的吗?这么听话。”
说着,用纸钱在她的脑袋上轻飘飘地拍了下。
“把钱收好,谁要你的钱。”
“那你要什么?”
“把手机借给我打个电话。”
燥热的风如热浪涌过,手机信号恢复了两格后,虞晴把手机递过去。
沉默蔓延几秒,响起接通的声音。
“江辞?这几天你跑哪了?你们家都快把京市翻了个底朝天了。”
男人声音冷硬,直截了当对说着,“去支教。”
“我去,江辞,你认真的啊,你不会真回那个破地了吧,跟你爸低个头就好了,何必呢。”
“很有必要。”江辞顿了顿,提醒道,‘还有,这从来就不是破地。”
结束通话,干脆利落。
手机还给喻晴,江辞把碎发往后捋了一把,露出光洁的额头,眉眼冷得厉害。
要不是亲口说支教两个字,喻晴还会以为他是一个不务正业的混混。
“你居然是老师。”
“……”
江辞垂着眼,目光看过来。
阳光明晃柔和,喻晴戴着口罩,但那双又圆又大的杏眼微微泛红,长翘的睫毛湿漉漉的,像刚哭过,整个人一副稚气未脱的样子。
“在这里上学?”
江辞拧眉,俯身道,“见到新老师不问好?”
喻晴慢吞吞道:“为什么要问好,我又不认识你。”
知道他身份是老师后,喻晴反而已经没有那么害怕了。
她拿出钱包,低头把钱完好无损地和几张红钞票装在一块。
“啧,小骗子。”余光瞥见钞票的江辞声调微扬,带着几分倦懒。“刚才不是说没有了吗?”
喻晴很认真地跟他说,“我不是属兔子的,所以也没有那么听话。”
“贫嘴。”
江辞眉梢一抬,又绝她可爱,捏了捏她的脸颊,“等我去学校报到完,第一个收拾你。”
悬崖陡壁间出现一方天地,风化的石壁上雕刻着浮雕和壁画,一樽樽栩栩如生的佛像叹为观止。
早上八点,一樽高达十米的佛像前搭起脚手架。
喻晴戴着安全帽,拍了拍脸蛋,强行给自己打起精神。
“7月15号特大暴雨造成山体坍塌,金光寺造像多处损毁,上级决定启动新一轮修复加固。二次修复对比一次修复难度加剧,我们要保证修复后的状态与历史原状严丝合缝。”
总工发言完毕,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组长开始安排工作。
“唐果果除尘。”
“喻晴,你把粘结剂准备完后,去准备修复土的备制。”
话音刚落,山上土块掉落,顿时间尘土飞扬。
组长扇了扇尘土,皱起眉头,看向手脚架上的人,“佛像没事吧,等下先给做支撑加固,土地勘测报告发给我一下。”
粘结剂昨天就调得差不多了,喻晴准备备制修复土,要先去仓库借架子车装粘土,把适宜的粘土用纯净水做脱盐处理,晒干后就可以用了。
烈日当头,她穿着宽松的工作服,安全帽下黑发随意挽在脑后,露出清秀的巴掌脸,清落落地垂着眉眼,显得格外乖巧。
管理工具的小工是外地人,皮肤黝黑,看见喻晴就忍不住想调侃两句,“喻师,你说你这么好看,干这个做什么,风吹日晒的。”
喻晴一本正经纠正道,“我叫喻晴,不叫喻师,麻烦把架子车拿一下。”
小工扔了个登记本,道,“嘿,我们那把师傅都叫师,是不是啊,唐师。”
跟在喻晴身后一同进来的唐果果,瞪了一眼,“什么唐诗,我还宋词呢。”
“小姑娘可真爱开玩笑。”
“没跟你开玩笑,别惹我。”唐果果身上的怨念隔着几百米都能看见。
小工笑道,“怎么了?谁把你惹了,是不是王工,晚上套个麻袋把他锤一顿!我陕北捶王,八十大锤,四十小锤。”
“不是。”唐果果狠狠地咬牙,“我妈好不容易拖关系让我进的市文物研究所实习,谁能想到开展修缮项目,直接把我下放农村。早知道如此,我还不如进博物馆当解说呢。”
唐果果闷闷不乐,翻找工具时,工具摔得砰砰作响。
回过身,她朝喻晴问。
“对了,你怎么过来的?”
唐果果和喻晴都是南大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的大三学生,实习能在见在同一个地方遇见也是缘分。
“我主动申请的。”
“???”
“喻晴,你疯了吗?”
喻晴抿着嘴,没吭气。
思绪飘忽,她想起躺在病床上,瘦骨嶙峋的祖父。
祖父是金光寺的文保员,孤身守着落破的寺庙三十多年,到死没有离开的念头,前段时间在医院抓着她的手要把寺庙托给她看管。
……
上午工作结束后,喻晴和唐果果向组长请假要去采购生活用品。
这里海拔2000多米,距离市区一百公里,她们初来驾到,很多东西都没准备,附近的小商店物品不齐全,打听一圈才知道,真想买点什么都要赶着村落的流动大集。
流动集时间固定,错过就得再等上一周。
喻晴背上小背篓,暗自捏拳,准备给自己多备点零食,最好把背篓装满。
她带过来的存货不多了。
时间紧任务重,要趁天黑前从村落回来。
金光寺地处偏僻,丛山峻林之间没有通车的村道,得顺着台阶下去,在蜿蜒崎岖的小路走半个小时,才能到最临近的村落。
见喻晴瘦胳膊瘦腿,唐果果心疼极了,“我一直以为小时候看的纪录片守望儿童是假的,没想到居然是你的真实写照。”
喻晴眉眼平淡,“我和我爸妈都住市里,没来过这里。”
目光看向坍塌了半面墙的寺院。
墙壁上的裂缝和倾斜程度可以定为危墙,壁画色彩模糊不清,迎着耀眼的晨光,一片腐朽和破旧。
喻晴觉得有些愧对祖父的托付,心说,这里跟讲得完全不一样,不是一点苦,
太艰苦了。
延绵不断的大山,一望无际的贫瘠。
……
到了集市。
闹哄哄的声音铺天盖地,大货车拉着堆积成山的水果蔬菜,开着喇叭循环不断,一群母羊咩咩叫着卖羊奶,低垂着头的驴子拉着板车,人头攒动。
喻晴赶忙买完吃货,找了个信号好一点角落,拿出手机,给宋章程打电话。
宋章程是喻晴的男朋友,两个人青梅竹马,一起奋斗考进南大,平时就形影不离,突然分隔两地,多少还有点不适应。
电话接通。
喻晴开口问,“喂,上班了吗?”
“你那边好吵。”
“我在赶集。”她半捂着耳朵解释,又重复了一遍,“上班了吗?”
“嗯嗯,人事带我办了入职,我们公司环境特别好,有健身房,茶水间,食堂三块钱就可以吃糖醋排骨,还免费提供下午茶。”宋章程问道,“你那呢?”
宋章程是学计算的,和喻晴不同,实习在大厂,福利待遇好是意料之中的事。
她在集上转了半天,能买到最好吃的仅仅是炸荞面片……
喻晴眼睛垂下,喉咙干涩,看着沾着泥土的鞋尖,忽然不知道该说什么。
一个妇女牵着马刚好从她面前经过。
大马一边咀嚼着草料一边拉的满地粪便,经过太阳照晒,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气温。
喻晴把防晒口罩往鼻子上拉了拉,闷闷地说,“有点烦……”
电话那端响起一个女生脆生生的声音。
“宋学弟,你的工牌我给你捎过来了,待会得请我喝咖啡。”
喻晴问,“那是谁呀?”
“同学。”
喻晴鼻子酸酸的,像泡在了腌黄瓜罐。“关系很好吧。”
宋章程是典型没心没肺的直男,丝毫没察觉到喻晴的异样的情绪。
“晴晴,等你休假,我接你来吃我们食堂的饭菜。”
喻晴吸了吸子,调节情绪,压低音量,道,“宋章程,我好想你啊,想去见你。”
“晴晴,你怎么哭了……”
聊到最关键的时候,手机出现了盲音,喻晴擦掉眼泪,拿起手机一看信号格是空的。
偏远地区基站覆盖不足,山区阻挡吸收无线电,没信号是常有的事。
她踮着脚,露出的小腿骨肉匀亭。
举起纤细白皙的手臂,把手机举过头顶,试图能重新找到信号。
后退了几步,“砰”的一声闷响,喻晴撞进一个温热的胸膛。
揉着脑袋,她本能的扭过头看了过去。
男人个子很高,细碎的头发散落额前,浅皱着眉,漆黑的瞳仁微微压下,硬挺的眉宇间掠起轻微薄戾。
“没长眼?”
“不好意思。”
喻晴瞄了眼男人,有些移不开眼,一直以为大山里的男人都是皮肤黝黑,哪里见过这么白净的男人。
男人虽然长得好看,但是一脸难挡的煞气。
面对这类看上去就不好惹的人,喻晴一般都会采用幸福者退让原则。
她父母健在,家庭有爱,自己也很大度,没钱必要和这种街头小混混计较。
喻晴想从男人的身边绕过去,却不想男人伸手挡住她的去路。
半卷起的袖子,手臂线条流畅,手指骨节修长,搭着墙面,微微施力作支撑。
不会真是冲她来得吧……
喻晴想起爷爷说过,山区治安环境恶劣,经常会出现当街抢劫的情况。
从口袋里掏出二十块零钱。
“给你,不要再找我了……”
一声轻嗤从头顶传到耳边。
“我就值二十?”
拿着钱的小手悬停在空中,喻晴想起自己上初中的时候被收保护费,上高中的时候被迫代写作业,她都大三了,怎么一点都没有长进。
喻晴虽然心里不满,还是乖乖地又拿出了一张五块,语调不自觉放软了些。
“没有再多了。”
男人轻扯着唇角笑了笑,“你是属兔子的吗?这么听话。”
说着,用纸钱在她的脑袋上轻飘飘地拍了下。
“把钱收好,谁要你的钱。”
“那你要什么?”
“把手机借给我打个电话。”
燥热的风如热浪涌过,手机信号恢复了两格后,虞晴把手机递过去。
沉默蔓延几秒,响起接通的声音。
“江辞?这几天你跑哪了?你们家都快把京市翻了个底朝天了。”
男人声音冷硬,直截了当对说着,“去支教。”
“我去,江辞,你认真的啊,你不会真回那个破地了吧,跟你爸低个头就好了,何必呢。”
“很有必要。”江辞顿了顿,提醒道,‘还有,这从来就不是破地。”
结束通话,干脆利落。
手机还给喻晴,江辞把碎发往后捋了一把,露出光洁的额头,眉眼冷得厉害。
要不是亲口说支教两个字,喻晴还会以为他是一个不务正业的混混。
“你居然是老师。”
“……”
江辞垂着眼,目光看过来。
阳光明晃柔和,喻晴戴着口罩,但那双又圆又大的杏眼微微泛红,长翘的睫毛湿漉漉的,像刚哭过,整个人一副稚气未脱的样子。
“在这里上学?”
江辞拧眉,俯身道,“见到新老师不问好?”
喻晴慢吞吞道:“为什么要问好,我又不认识你。”
知道他身份是老师后,喻晴反而已经没有那么害怕了。
她拿出钱包,低头把钱完好无损地和几张红钞票装在一块。
“啧,小骗子。”余光瞥见钞票的江辞声调微扬,带着几分倦懒。“刚才不是说没有了吗?”
喻晴很认真地跟他说,“我不是属兔子的,所以也没有那么听话。”
“贫嘴。”
江辞眉梢一抬,又绝她可爱,捏了捏她的脸颊,“等我去学校报到完,第一个收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