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最后两个月,过得还好吗?

    开局,我好像不是很好。

    听着外面暴雨的声音,躺在靠窗的小床上辗转反侧。

    从前天晚上起,身体就有些不适,感觉自己在发低烧,有轻微的头疼。半夜爬起来上厕所时,头重脚轻。

    可是第二天早上起来,又觉得前一天晚上的症状都是幻觉。

    如此重复了两个晚上,终于今天白天也开始重演晚上的病症……

    现在坐在电脑前,发着低烧,心情郁郁,刚刚在床上的一通胡思乱想,让我觉得人活在世更没劲了,与其如此,不如听会儿键盘的敲击声吧。

    这个周末过得跟以往不太一样,因为朋友来找我,我们先是把正事干了——陪她们一起去招聘会投简历,然后去栖霞山浅玩了一下。

    三个朋友都是医学生。

    我跟其中一个相识十年有余;另外两个是朋友的朋友们,都在南京上学。大家都不算特别外向的性格,平时不会凑在一起,只有朋友来南京时,我们几个才会组团一起玩。

    说起来,三个人都算学霸了,尤其是南京的那两位:一个在某医学院本硕连读,一个在某985读的研。

    是不是很容易就猜到是哪两个学校了?

    嘘嘘嘘,心照不宣。

    无意暴露他人隐私,只是优秀的人好像无非就在那几个学校呀。

    从南京林业大学站出闸时,就能初步感知现场即将多么火爆。因为根据他们的穿着、言语,能感觉到都是赶赴同一目的地的求职者。

    果然,进入南京国际展览中心的大厅后,黑压压的全是人。尤其是南京、苏州、无锡等省内几个发达城市所在的医院,每张招聘的桌子前都围满了人,走廊间更是人挤人、贴着走,耳边不时响起“不好意思,借过一下”的抱歉声。

    我跟朋友打趣说,就算到了弥留之际,我的病床前也不可能有这么多医生……

    本人非常nice,自愿充当起朋友们的文秘:他们的简历被我装进一个袋子里,谁要投我就递一张过去。

    所以我们四个人在人群中,尽量凑在一起,不单独行动。

    由此观察了下三个朋友分别投的医院,大家的目标不尽相同:一个死磕我们家乡的医院;一个在家乡和大城市徘徊;一个坚定选择留在大城市。

    陪朋友挤到一所医院的“摊位”前,问一些基本情况,无非离不开几点:招不招我这个专业、名额多少、有没有编制、薪资待遇以及一些琐碎的问题。

    很多医院都没有最终确定招聘人数和笔、面的具体时间等,只是让关注公众号了解详情,并加群等通知。

    看着桌上一沓简历和不断向前涌动的人头,再看了下海报上的招聘岗位和零星名额,我忍不住向医院的工作人员感慨了下:已经收了这么多简历了啊。

    工作人员笑着拍了拍另一侧的一沓纸:这里还有呢。

    接着拨开一张垫子,示意我这下面还有一堆。

    我惊叹地直摇头。

    大学期间就看过张雪峰的视频,了解到医生这个行业流动性不是很强,基本上你在哪里上学或者家乡在哪里,你就在哪里上班了。我觉得这话有道理,这次招聘会基本上都是江苏省内的医院,极个别省外的。

    大家趋之若鹜的城市也就那几个,说是十三太保,有种各个都很强的感觉,但是能留在苏南地区或者南京(苏中),很少有往苏北跑的,除非你家乡在那边。

    这天,从不同城市医院应聘的人流量,可见一斑。

    我们一直过了饭点,才从展厅内出来,朋友们很亢奋。因为没想到我们家乡医院的薪资待遇这么好,比预料中的要好很多,特别是从招聘老师那里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后,一下子感觉有了为之努力的方向。

    一路上,听大家说了很多医院的趣事,以及师兄师姐们的去向,我想以后我必定要写一篇医生文,否则这么好的资源岂不是浪费了哈哈。

    其实说到师兄师姐,我陷入一种莫名的羡慕。他们和同门以及师兄妹们几乎天天见面,一起做实验、上下班、吃饭、娱乐,而我这个非全的身份,注定了单枪匹马。

    研二过去两个月,非全在读一年多了,我想就算是为了贴合《非全日研究生的日常》这个文章的名称,也该多聊一聊相关的话题。

    一是和同学们之间的相处;二是学校对于非全的态度;三是截然不同的日常生活。

    上个月月底,学校举行了开题答辩。写一篇开题报告和制作ppt,由三个以上的老师品评、打分,决定能不能顺利开题。

    我开不了,但还是去了,学习一下。

    事实证明,开题答辩很水,有些人敷衍到我坐在下面都替他脸红,但是所有人都过了。

    我的位置离老师们很近,每轮到一个同学,基本上老师都会互相问下,该学生是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

    遇到全日制答辩很糟糕的,他们会说:你一个全日制,怎么搞成这样?

    非全日制也有很不上心的,老师们会说:你平时又要上班又要上学的也不容易,回去再好好想想。

    作为一个非全日制的学生,坐在下面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研一上课时,听老师们说非全和全日制盲审时,专家们是看不出来的,所以说对于论文的过关要求,理应是一致的。

    可是,为啥从开题答辩开始,老师们就区别对待呢?

    是因为老师当时的话是唬人的?还是因为老师们共情能力太强,忍不住体恤非全的学生,那到时候外审的时候咋办,专家们会放宽要求吗?

    我有些糊涂了。

    自从研一结课后,我跟同班同学有四五个月没见面了,趁着这次机会分享了下近况,发现大家又有不少变化。

    上半年因为频繁的上课,让我觉得自己多了几个朋友,但是一旦不上课了,大家好像就没有了联系的理由。

    不比全日制的学生,平时都住在宿舍,相聚总是分外容易,而我们分布在南京市的各个区,有些甚至不在南京。

    大家之前还畅聊过一起去什么地方玩,我邀请他们去我家乡玩,距离南京很近,只要想去很便捷,但是最后全都落空了。

    开题时,我还遇到了全日制的同学。

    上半年的某日,学院老师要求我们去参加的一场交流会,因缘巧合,我们一起拼车,结束后一起去新街口吃饭、玩耍,氛围十分融洽。

    还记得那天晚上回来后,我整个人兴奋不已,车停在学校的东门,离我的住处还有一定的距离。我没有像往常那样扫辆单车回去,而是在校园里激情暴走,为新结识几个朋友而开心。

    我们相约以后一起玩,但是同样没有以后了。

    那天,我坐在教室的中间一大组,他们坐在靠门的位置。我犹豫再三,要不要上前打个招呼。

    然而,最终没有。我知道,直到毕业,再也不会有交集了。

    这段时间,我反思再三,不得不承认: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学生我都融不进去。

    兜兜转转,稳定的友情还是初高中和大学时的。

    上学这一年多来,我跟很多同学说过:有机会一起玩呀;记得约我哦,我很闲的等等。

    但是最终都成了一句社交时的客套话,我是真的很想一起玩的!

    以上没有抱怨任何同学的意思,其实我本身的性格也决定了——可以主动,但是不够主动。大家各自迈一步是最好的,我多迈几步也是挺好的,但是我做不到全程自导自演。

    今年朋友圈多了几个研一和大一的新生,平时他们的日常充满了校园元素,这才是一个学生的生活嘛——和室友的日常、加入各种社团、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

    学校的活动不少,但是跟我们非全学生毫不相关,等到举办圆满成功后,看见学校的公众号推送和在校学生的朋友圈,我才得知:哦,学校最近又举办了这些。

    作为一个边缘人,这种心酸是很难言说的。

    开题结束后,一个人吃完午餐,乘地铁回家的路上,我有种被孤寂打倒的颓丧感。

    我很少会这样,但是每次相聚之后,一个人离开时,这种感觉会很强烈。

    这时,总是想找个地方躲避一下失落,但是发现无处可去后,我就灰溜溜地回家了。

    2023.11.5

章节目录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洋蒜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洋蒜头并收藏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