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9 章
嗨,又是一个国庆,且是一个余额即将告罄的国庆。
刚刷到一条朋友圈,朋友说,史上最虐的小说:《国庆!别走》。
长假过后必有戒断反应,好像是每个人都逃不脱的真理。
我也一样,虽说这几年我一直过着假期和工作日界限不明的生活。明年应该就要结束这种状态了,成为一名真正的社畜,有点期待又有点不舍。
回顾了一下这七天,我的假期很单调、乏味、平淡。活动范围被框死在卧室和客厅,尤其是卧室的床上。
我爸每次从外面回来,都看见我躺在床上,因此发出“人为什么可以这么懒”的喟然长叹。
真抱歉咧。
除去睡觉、发呆等,我看了一大半《巴黎圣母院》,背后的原因叫人哭笑不得:本月中旬,在南保有几场原版音乐剧,著名的nddp,我早早地就在某鱼上收了一张票。
因为去年看别的剧时,有饱受无知折磨的经历——完全没有事先了解过这场剧会讲什么,导致我在观众席如坐针毡。比如《卡门》,散场时,听见人群中有人在讨论刚刚的剧情是多么精彩、演员的演技多么精湛,而我!坐在台下只觉得这群老外吵闹……
我这次痛定思痛,预先做好准备,也就是看完原著,再去赴宴。我把这种行为称之为备战音乐剧!
假期期间,最解压的一件事,就是找工作这件事被按下了暂停键,各大用人公司不会选在国庆面试,辅导员也没有在这期间发任何求职的信息。就连对我找工作这件事一向上心的父母,也没有在这举国同庆的日子里,提一嘴。
也许“就业难”这个不争的现实,反而让人变相得到了一丝喘息,背后的潜台词是“反正找不到,还不如看开点……”
也不是啦,该找还是得找。
作为《非全日常》最忠实的读者(可能一大半点击量都是我这个作者贡献的吧),我最近重温下了前两年的国庆生活,特别是《小镇青年》那一篇里,我在作话中默默立了个flag,说要在今年国庆多谈一谈小县城的生活。
2023年国庆说的话,就好像昨天留的字条;2022年的国庆亦然,一些琐碎的记忆和画面仍然历历在目。
这个国庆,也是本书度过的最后一个国庆,我依旧想留点什么。
之前我说大城市在节假日期间,反而会显得人烟寂寥。
-人都去哪里了?
-回老家了。
节假日的前一天,明显感觉到小城的交通开始拥堵,开车的话,甚至会出现红绿灯要等几次才能过去的情况。这在大都市屡见不鲜,在小地方只有小孩上下学的高峰期才会这么堵。
平时安静的小城,一下子热闹起来。
不用到最繁华的市区,我只要出了自家小区的大门,就能感觉到城市的喧嚣。如果不以归家人口的激增打底,那肯定是没法解释的。
高中时,地理老师说,“我们这个地方人口流出量远远大于人口流入量,你们现在还没概念,以后上大学后就知道了。”
老师当时应该是在解释地理书上的一个专业词汇,原谅我只能用自己的大白话来描述了,毕竟高中的知识早就被我撞飞了。
现在我确实能够体会到了。
就以跟我的同班同学为样本,基本上都留在了外地,再不济也是隔壁区。
这几天我又忍不住在思考留下来还是飘走的问题。想说听听内心的答案,但这好像很难。
我的内心表示难堪此大任。
我的理想靠一台电脑和一把键盘就能实现,好像也未必需要对大城市趋之若鹜。不过说到日常生活,独立、自主、随性,这几点在老家是肯定实现不了的,那既然都不在老家了,肯定还是尽量找个大城市工作。
留在老家,如果还租房子自己生活的话,我父母会觉得我疯了。
没办法跟大家详细地说,我所在的城区(不是市)是有多么的袖珍……
国庆第一天,我还没怎么反应过来,就溜走了。
我好像什么事都没干!我这个废柴……
那时恰好看到《巴黎圣母院》的第三卷,这一卷全部在讲建筑,每翻一页,就想把我这位虔诚的读者送走。
我对建筑毫无认知,妥妥的文盲。阅读时,脑子里一点想象力都没有,只觉得异常抽象。而雨果讲的还是几个世纪前的外国建筑……
抱歉,至今未出过国门,不要说欧美了,临近的日韩都没去过。
但我看书的原则:不跳页。
哪怕不是看得很懂,哪怕囫囵扫完,我都会坚持在每一页上,留下指纹。
这么做的结果就是几度昏昏欲睡,但是身体却因为刚睡过懒觉,一点也不困。
不困的时候硬睡和想睡的时候睡不着,两者难受的程度,有得一拼。
陷入两难之境时,手机提示有新消息。朋友在群里约饭。
我立刻精神大振,把书抛到一边,忙回一个“好的,我有空”。
算一算,我已经有两个多月没见到朋友们了,工作的工作、上学的上学、准备进入next level的准妈妈也在积极地孕育着新生命。
大家的生活节奏开始变快,各自扮演的人生角色也在这几年不停地更迭。
绝大多数时候,我很珍视当下年轻的我们,但偶尔也会想,要是现在人到中年也蛮不错的,不算太老,一切都稳定下来了。现在除了年轻,什么都没有。
但是话说回来,年轻本身太珍贵了,积蓄了十几年,才走到了青壮年时期。放眼整个人生的纵轴,又是很短暂的一段时光。
可是,常常因为心态没有调节好,以至于焦虑、烦躁、蹉跎岁月。
手捧璞玉,却还在低头找黄金。
以前还畅想着好姐妹怀孕,每个月最起码去看望她一次,现在看来这么小小的愿望也是很难实现了。下次见面,估计小宝宝都快出生了吧。
更早的时候,我还计划着每周跟姐妹们视频一次,后来没坚持几周就破灭了,到现在一个月视频一次都不太可能了。最近延迟追剧,看了女性群像剧《爱很美味》,她们三个的友谊,用我的视角看,就是一段童话故事。
剧中李纯扮演的角色说,我们三个忙起来的时候,也就半个多月见一次。
“也!就!”
请别搞友情凡尔赛了,谢谢。
有一段时间我索性直接打过去,就像打电话一样,不预先问一下别人有没有空,虽然有时被挂断,但是常常这种突袭,反而制造了机会……
好吧,我现在也不这么干了,自己很讨厌接电话、视频这种“突袭”般的行为,所以推己及人,不便强加到朋友身上。
上大学时,每天都有一长段时间跟朋友们在小群里聊天。
大家在不同的城市和学校上学,但却因为小小的微信,而被紧密地连结在一处,丝毫没有相隔千里的距离感。那时,竟可以叽叽喳喳聊一上午。
当时,我就想:以后也再不会像现在这般了。果然,现在一个月加起来说得话都比不过以前一天的谈话量。一条消息发出去,久久都没有回应,甚至得不到回应。
我有时都会产生某种错乱:我刚刚发的那句话是有让话题终结的效果吗?
一次、两次、五次……之后,就会开始注意措辞,并逐渐地不那么乐意分享自己的日常。我相信一个再热情、活泼、主动的人,有一天也会反应过来,现在群里已经陷入一种肉包子打狗的氛围。
我好像误入了一个工作群,当领导在群里发出一个明确的指令后,大家再附和,其余时间谢绝闲扯闲聊。
现在想想,当时就不该浪费时间在那儿惋惜,沉湎于“好景不长”的这种伤感。
因为它真的要过去时,你是没有办法挽留的,那还不如在美好发生时,好好享受,再以平和的心态慢慢送走它。
但我还是主观判断,我们的友谊还在那里,变化中蕴藏着不变与平稳。
尽管不再畅所欲言、知无不尽,有些话题也有了禁忌,但是大方向还是一段很坚固的关系。
还是很幸运的,兜兜转转,十多年的朋友,没有走散。
当我真面临一些问题时,比如现代人的常见毛病,情绪不稳,朋友们真的可以带来很多帮助与慰藉。
我这个人有一个很不好的毛病,就是喜欢八卦。
“八卦”二字看似眼熟,实则还是很抽象的。
我换个说法,大家就能想象到我日常生活中的形象了:朋友之间,我的人设特别像言情小说中,小说女主的好闺蜜。
是的,不是女主,不是女二,而是充当女主捧哏的女配。
言情小说中,很少有作者不给女主搭配一到两个闺蜜的。这些闺蜜的性格很统一,活泼、开朗、直率、热诚、咋咋唬唬、乐观积极等等。
我说了这么一长串,好像都是在说优点,有种往自己脸上贴金的嫌疑,但是我想表达的是,这些闺蜜再怎么样,其实都是工具人的身份,是为了推动剧情而设置的,我觉得只要读者稍微跳出剧情,看一看小说中的闺蜜为什么在某个场景说什么话、有那样的举动,就会发现她的存在正如我所说,是为男女主情感的助推器。
(早些年,我看的一些小说,很多女主闺蜜是有自己完整的感情线的,近几年我看还是充当僚机的身份比较多。我自己比较偏爱一本书侧重男女主的爱情线。)
我曾深入剖析过自己的这种八卦心理:知道他人的事,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只是一小部分原因;最主要的,我是想通过朋友告诉我这件事,而证明我们的友谊是可以问出这些问题且能得到认真的回答的。
早几年,年少且边界感淡薄的我,就是为了知道而知道,不存在什么目的性,以便采取下一步的行动。
这两年,深刻自省后,已老实。
生活不是小说,不需要我扔下那么多包袱,等着下文的呼应。
我也不是因为小说看多了,所以变成“女主闺蜜”,做梦的话,要当肯定是当女主或逗哏。
至于我的性格和小说中闺蜜的性格有很多重叠处,只能说明艺术取材于生活。
这次见面,实在匆忙。
刚刚提到的二次元交流骤减,实则并没有影响到我们线下的会面,我们仍像以往那般侃大山,氛围很好。但当其中一个朋友提出要走时,我也下意识说我也要走了,于是无意识地点开打车软件。
这一套流程很丝滑,以至于我都没有反应的时间,实际上,我还有很多话想说,比如想谈谈最近我正在焦头烂额地找工作、单位的一些趣事、学校又新布置了一个什么不合理的任务,想着借机取取经加吐槽吐槽等等……
可是,当我俩都说要走后,整个氛围就被破坏了,大家都准备各回各家了。
仿佛筷子搁下后,一切戛然而止……
小城市的娱乐还是比较局限的,我们比较喜欢下午去ktv唱歌或者打牌。我更喜欢前者,打牌的话,我谈不上喜欢,但真为了凑数,上手的话,感觉也不是不能接受。
除了和朋友的聚餐,还有和父母朋友一起吃饭。
我们这个年龄,自己的社交圈是远远比不上父母的。当然我只是以我自己和身边的朋友为例。很多时候还是跟着父母蹭吃蹭喝的,朋友间的聚餐也多半是火锅、烤肉、自助等,跟父母一起,基本上都是一大群人,坐在包厢里。
我打下这段文字时,突然有点不自信了,不是吧,不会只有我喜欢跟着父母吃吃喝喝,做一个快乐的妈宝、爸宝吧……
总体来说,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不再抗拒社交后,小时候,那种轻微不适感,基本上没有了,因为那个时候不太能招架得住大人的调侃,总会面红耳热。现在仍然没有摆脱易羞涩、易尴尬这些毛病,但是也逐渐意识到,既然世界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我有什么好难为情的?做不到全程大方自信,好歹坦然一点。
落座、上菜后,我的社交危机自动解除,开始低头干饭。偶尔在饭桌上跟别人说两句了,但是大多数时候,我是沉默的,经常回去后被我妈说,我一副事不关己、把自己当小孩的态度坐在那里。
我自然会反唇相讥,凭什么要怪我?本来就不是我的圈子,融不进去不可怕,融不进去还要硬融才丢人呢。
2024.10.7
刚刷到一条朋友圈,朋友说,史上最虐的小说:《国庆!别走》。
长假过后必有戒断反应,好像是每个人都逃不脱的真理。
我也一样,虽说这几年我一直过着假期和工作日界限不明的生活。明年应该就要结束这种状态了,成为一名真正的社畜,有点期待又有点不舍。
回顾了一下这七天,我的假期很单调、乏味、平淡。活动范围被框死在卧室和客厅,尤其是卧室的床上。
我爸每次从外面回来,都看见我躺在床上,因此发出“人为什么可以这么懒”的喟然长叹。
真抱歉咧。
除去睡觉、发呆等,我看了一大半《巴黎圣母院》,背后的原因叫人哭笑不得:本月中旬,在南保有几场原版音乐剧,著名的nddp,我早早地就在某鱼上收了一张票。
因为去年看别的剧时,有饱受无知折磨的经历——完全没有事先了解过这场剧会讲什么,导致我在观众席如坐针毡。比如《卡门》,散场时,听见人群中有人在讨论刚刚的剧情是多么精彩、演员的演技多么精湛,而我!坐在台下只觉得这群老外吵闹……
我这次痛定思痛,预先做好准备,也就是看完原著,再去赴宴。我把这种行为称之为备战音乐剧!
假期期间,最解压的一件事,就是找工作这件事被按下了暂停键,各大用人公司不会选在国庆面试,辅导员也没有在这期间发任何求职的信息。就连对我找工作这件事一向上心的父母,也没有在这举国同庆的日子里,提一嘴。
也许“就业难”这个不争的现实,反而让人变相得到了一丝喘息,背后的潜台词是“反正找不到,还不如看开点……”
也不是啦,该找还是得找。
作为《非全日常》最忠实的读者(可能一大半点击量都是我这个作者贡献的吧),我最近重温下了前两年的国庆生活,特别是《小镇青年》那一篇里,我在作话中默默立了个flag,说要在今年国庆多谈一谈小县城的生活。
2023年国庆说的话,就好像昨天留的字条;2022年的国庆亦然,一些琐碎的记忆和画面仍然历历在目。
这个国庆,也是本书度过的最后一个国庆,我依旧想留点什么。
之前我说大城市在节假日期间,反而会显得人烟寂寥。
-人都去哪里了?
-回老家了。
节假日的前一天,明显感觉到小城的交通开始拥堵,开车的话,甚至会出现红绿灯要等几次才能过去的情况。这在大都市屡见不鲜,在小地方只有小孩上下学的高峰期才会这么堵。
平时安静的小城,一下子热闹起来。
不用到最繁华的市区,我只要出了自家小区的大门,就能感觉到城市的喧嚣。如果不以归家人口的激增打底,那肯定是没法解释的。
高中时,地理老师说,“我们这个地方人口流出量远远大于人口流入量,你们现在还没概念,以后上大学后就知道了。”
老师当时应该是在解释地理书上的一个专业词汇,原谅我只能用自己的大白话来描述了,毕竟高中的知识早就被我撞飞了。
现在我确实能够体会到了。
就以跟我的同班同学为样本,基本上都留在了外地,再不济也是隔壁区。
这几天我又忍不住在思考留下来还是飘走的问题。想说听听内心的答案,但这好像很难。
我的内心表示难堪此大任。
我的理想靠一台电脑和一把键盘就能实现,好像也未必需要对大城市趋之若鹜。不过说到日常生活,独立、自主、随性,这几点在老家是肯定实现不了的,那既然都不在老家了,肯定还是尽量找个大城市工作。
留在老家,如果还租房子自己生活的话,我父母会觉得我疯了。
没办法跟大家详细地说,我所在的城区(不是市)是有多么的袖珍……
国庆第一天,我还没怎么反应过来,就溜走了。
我好像什么事都没干!我这个废柴……
那时恰好看到《巴黎圣母院》的第三卷,这一卷全部在讲建筑,每翻一页,就想把我这位虔诚的读者送走。
我对建筑毫无认知,妥妥的文盲。阅读时,脑子里一点想象力都没有,只觉得异常抽象。而雨果讲的还是几个世纪前的外国建筑……
抱歉,至今未出过国门,不要说欧美了,临近的日韩都没去过。
但我看书的原则:不跳页。
哪怕不是看得很懂,哪怕囫囵扫完,我都会坚持在每一页上,留下指纹。
这么做的结果就是几度昏昏欲睡,但是身体却因为刚睡过懒觉,一点也不困。
不困的时候硬睡和想睡的时候睡不着,两者难受的程度,有得一拼。
陷入两难之境时,手机提示有新消息。朋友在群里约饭。
我立刻精神大振,把书抛到一边,忙回一个“好的,我有空”。
算一算,我已经有两个多月没见到朋友们了,工作的工作、上学的上学、准备进入next level的准妈妈也在积极地孕育着新生命。
大家的生活节奏开始变快,各自扮演的人生角色也在这几年不停地更迭。
绝大多数时候,我很珍视当下年轻的我们,但偶尔也会想,要是现在人到中年也蛮不错的,不算太老,一切都稳定下来了。现在除了年轻,什么都没有。
但是话说回来,年轻本身太珍贵了,积蓄了十几年,才走到了青壮年时期。放眼整个人生的纵轴,又是很短暂的一段时光。
可是,常常因为心态没有调节好,以至于焦虑、烦躁、蹉跎岁月。
手捧璞玉,却还在低头找黄金。
以前还畅想着好姐妹怀孕,每个月最起码去看望她一次,现在看来这么小小的愿望也是很难实现了。下次见面,估计小宝宝都快出生了吧。
更早的时候,我还计划着每周跟姐妹们视频一次,后来没坚持几周就破灭了,到现在一个月视频一次都不太可能了。最近延迟追剧,看了女性群像剧《爱很美味》,她们三个的友谊,用我的视角看,就是一段童话故事。
剧中李纯扮演的角色说,我们三个忙起来的时候,也就半个多月见一次。
“也!就!”
请别搞友情凡尔赛了,谢谢。
有一段时间我索性直接打过去,就像打电话一样,不预先问一下别人有没有空,虽然有时被挂断,但是常常这种突袭,反而制造了机会……
好吧,我现在也不这么干了,自己很讨厌接电话、视频这种“突袭”般的行为,所以推己及人,不便强加到朋友身上。
上大学时,每天都有一长段时间跟朋友们在小群里聊天。
大家在不同的城市和学校上学,但却因为小小的微信,而被紧密地连结在一处,丝毫没有相隔千里的距离感。那时,竟可以叽叽喳喳聊一上午。
当时,我就想:以后也再不会像现在这般了。果然,现在一个月加起来说得话都比不过以前一天的谈话量。一条消息发出去,久久都没有回应,甚至得不到回应。
我有时都会产生某种错乱:我刚刚发的那句话是有让话题终结的效果吗?
一次、两次、五次……之后,就会开始注意措辞,并逐渐地不那么乐意分享自己的日常。我相信一个再热情、活泼、主动的人,有一天也会反应过来,现在群里已经陷入一种肉包子打狗的氛围。
我好像误入了一个工作群,当领导在群里发出一个明确的指令后,大家再附和,其余时间谢绝闲扯闲聊。
现在想想,当时就不该浪费时间在那儿惋惜,沉湎于“好景不长”的这种伤感。
因为它真的要过去时,你是没有办法挽留的,那还不如在美好发生时,好好享受,再以平和的心态慢慢送走它。
但我还是主观判断,我们的友谊还在那里,变化中蕴藏着不变与平稳。
尽管不再畅所欲言、知无不尽,有些话题也有了禁忌,但是大方向还是一段很坚固的关系。
还是很幸运的,兜兜转转,十多年的朋友,没有走散。
当我真面临一些问题时,比如现代人的常见毛病,情绪不稳,朋友们真的可以带来很多帮助与慰藉。
我这个人有一个很不好的毛病,就是喜欢八卦。
“八卦”二字看似眼熟,实则还是很抽象的。
我换个说法,大家就能想象到我日常生活中的形象了:朋友之间,我的人设特别像言情小说中,小说女主的好闺蜜。
是的,不是女主,不是女二,而是充当女主捧哏的女配。
言情小说中,很少有作者不给女主搭配一到两个闺蜜的。这些闺蜜的性格很统一,活泼、开朗、直率、热诚、咋咋唬唬、乐观积极等等。
我说了这么一长串,好像都是在说优点,有种往自己脸上贴金的嫌疑,但是我想表达的是,这些闺蜜再怎么样,其实都是工具人的身份,是为了推动剧情而设置的,我觉得只要读者稍微跳出剧情,看一看小说中的闺蜜为什么在某个场景说什么话、有那样的举动,就会发现她的存在正如我所说,是为男女主情感的助推器。
(早些年,我看的一些小说,很多女主闺蜜是有自己完整的感情线的,近几年我看还是充当僚机的身份比较多。我自己比较偏爱一本书侧重男女主的爱情线。)
我曾深入剖析过自己的这种八卦心理:知道他人的事,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只是一小部分原因;最主要的,我是想通过朋友告诉我这件事,而证明我们的友谊是可以问出这些问题且能得到认真的回答的。
早几年,年少且边界感淡薄的我,就是为了知道而知道,不存在什么目的性,以便采取下一步的行动。
这两年,深刻自省后,已老实。
生活不是小说,不需要我扔下那么多包袱,等着下文的呼应。
我也不是因为小说看多了,所以变成“女主闺蜜”,做梦的话,要当肯定是当女主或逗哏。
至于我的性格和小说中闺蜜的性格有很多重叠处,只能说明艺术取材于生活。
这次见面,实在匆忙。
刚刚提到的二次元交流骤减,实则并没有影响到我们线下的会面,我们仍像以往那般侃大山,氛围很好。但当其中一个朋友提出要走时,我也下意识说我也要走了,于是无意识地点开打车软件。
这一套流程很丝滑,以至于我都没有反应的时间,实际上,我还有很多话想说,比如想谈谈最近我正在焦头烂额地找工作、单位的一些趣事、学校又新布置了一个什么不合理的任务,想着借机取取经加吐槽吐槽等等……
可是,当我俩都说要走后,整个氛围就被破坏了,大家都准备各回各家了。
仿佛筷子搁下后,一切戛然而止……
小城市的娱乐还是比较局限的,我们比较喜欢下午去ktv唱歌或者打牌。我更喜欢前者,打牌的话,我谈不上喜欢,但真为了凑数,上手的话,感觉也不是不能接受。
除了和朋友的聚餐,还有和父母朋友一起吃饭。
我们这个年龄,自己的社交圈是远远比不上父母的。当然我只是以我自己和身边的朋友为例。很多时候还是跟着父母蹭吃蹭喝的,朋友间的聚餐也多半是火锅、烤肉、自助等,跟父母一起,基本上都是一大群人,坐在包厢里。
我打下这段文字时,突然有点不自信了,不是吧,不会只有我喜欢跟着父母吃吃喝喝,做一个快乐的妈宝、爸宝吧……
总体来说,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不再抗拒社交后,小时候,那种轻微不适感,基本上没有了,因为那个时候不太能招架得住大人的调侃,总会面红耳热。现在仍然没有摆脱易羞涩、易尴尬这些毛病,但是也逐渐意识到,既然世界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我有什么好难为情的?做不到全程大方自信,好歹坦然一点。
落座、上菜后,我的社交危机自动解除,开始低头干饭。偶尔在饭桌上跟别人说两句了,但是大多数时候,我是沉默的,经常回去后被我妈说,我一副事不关己、把自己当小孩的态度坐在那里。
我自然会反唇相讥,凭什么要怪我?本来就不是我的圈子,融不进去不可怕,融不进去还要硬融才丢人呢。
202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