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玥姗以红绡为名,入晚香楼不过月余,便凭借其精妙卓绝的琴技,迅速在世家门阀间声名大噪。
一时间,晚香楼门庭若市,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纷纷慕名而来,只为一听她的绝妙琴音。更有世家公子不惜一掷千金,只为求得一次与她单独切磋琴艺的机会。
文宣王亦闻风而动,遣人送上拜帖,意欲邀请她至王府献艺一曲。
隐娘收到拜帖后,立即将消息快马加鞭送至解忧山庄。翌日,便收到解忧公子复函。
“既已入瓮,速战速决!”
三日后,一辆马车在文宣王府门口徐徐停下,林玥珊在侍女的搀扶下缓缓步下马车。
“红绡姑娘,王爷命老奴在此等候姑娘,姑娘里面请。”王府管事恭身行礼,言辞恭敬。
“有劳了。”林玥珊柔声应道。
王府水榭中,文宣王身着深色华服,独自凭栏而立。他的衣袍随风轻扬,绣着金丝的边角在日光下闪耀夺目。
管事将林玥珊引至榭外,随即转身离去。独留她一人怀抱古琴,缓步向水榭走去。
“王爷。”待到走近时,林玥珊轻声唤道。
文宣王回眸一喜,忙道:“红绡姑娘,快快落座。”
林玥姗放下古琴,从容不迫坐下,抬眸问道:“不知王爷今日命红绡来,是想听何曲?”
文宣王笑道:“听闻姑娘一曲《潇湘水云》天下一绝,不知本王今日可否一饱耳福?”
林玥姗垂首含羞道:“那红绡就献丑啦!”
她轻轻拨弄琴弦,悠扬婉转的琴音倾泻而出,琴音如高山巍峨,又似流水潺潺,清微淡远,散发着不可言喻的韵味,更倾诉着满腔的忧郁与激愤。余音袅袅,荡气回肠,不绝于耳。
文宣王端居而座,目光凝视着眼前女子。只见她红色面纱轻裹,仅露双眸,眼神澄澈而深邃,似含星辰之辉,又若藏秋水之韵,虽不见全貌,却已觉气质不凡。其身着绛红罗裙,裙摆随风飘扬,如天边云霞,又似燃烧烈火,如梦如幻。
“泠泠七弦上,灵动绕琴音。妙哉妙哉!”曲终之际,他面带浅笑,眼中尽是赞赏之色,“方才姑娘琴音,实乃令人心醉神迷。不知姑娘师从何人?竟能习得如此精湛琴技。”
林玥姗微微欠身,神色淡雅且不失礼数道:“王爷过誉了,红绡不过是自幼钟于琴音,仅凭一腔热忱,略有所悟罢了。”
他眸中掠过一丝诧异,“仅凭自学便有此等造诣,姑娘当真是天赋非凡。”
林玥姗浅笑道:“只是略窥一斑,今日能得王爷赏识,实乃红绡之幸。”
文宣王点头称赞道:“姑娘过谦了。你这琴艺,已然登堂入室。琴艺之道,不仅在于技巧,更在于心境,姑娘对琴艺的理解和感悟甚过本王,本王今日能听到如此美妙的琴曲,实乃一大幸事。不知姑娘可否在王府小住几日,以琴艺相授?”
林玥姗欣然应允。
她本苦无契机细探王府,查找风腾派踪迹,文宣王此般安排,恰合她意。
王府布局甚为错综复杂,回廊曲折回环,庭院幽深静谧。入住王府后她才发觉,若稍有不慎,极易在此间迷失,万一想逃离,也恐难以轻易脱身。
正当她苦思之际,不经意间瞧见一名侍女神色匆匆,自一幽深小径中走出。她心中骤然生疑,便悄无声息地尾随其后。小径尽头是一座废弃的宅院,院中杂草丛生,然而,她于此却发现一些异常之象——此处似曾有人频繁出没。她细致观察,见地上有一些模糊的脚印,这些脚印并非寻常仆役所能留下,反而更像是习武之人的。
林玥姗越发觉得院子可疑,便决意在晚上再来一探究竟。
夜色如墨,万籁俱寂,她趁众人沉睡之时,悄悄来到那座废弃的院子。月光下,院子里显得格外阴森。她小心翼翼步入其中,忽闻一丝细微声响传入耳中,便即刻警惕地躲至一旁,眼前突然掠过一个黑影,她好奇地跟了上去。
那黑影似乎对王府地形了如指掌,左右穿梭间,竟进入一个隐秘的地下暗室。良久之后,方才默然离开。
她悄然潜入暗室,幽暗室内,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气息。在角落一隅,她竟意外发现了一卷羊皮纸和一张生死契,羊皮纸上面写满一些奇怪的符号和图案。她凝神细看,竟在细微处辨识出“风腾”字样。就在她打算深究时,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她匆忙藏身,只见数名王府守卫从旁经过,还好是虚惊一场。
待守卫远去,她悄然从暗室步出。才行几丈路,不经意间瞧见那名黑衣人又悄然折返回来。
糟了!
她心下一凛,目光落在掌中之物上,心中暗自思忖,想必这黑衣人定是为了羊皮纸和生死契而来。
“有刺客……快抓刺客……”
文宣王府中,一声高呼顿时划破夜的静谧。
骤然间,无数火把攒动,府中侍卫齐出,四处搜寻着刺客的踪影。
林玥珊满心恐惧,仓皇而逃,无奈背后侍卫却紧追不舍。风声在耳边呼啸,她分明能听到自己杂乱的心跳,仿若在警醒着她当下的危境。
她不敢细想,万一此时落入侍卫手中,将会面临怎样的下场?
“姑娘,你没事吧?”正在她慌乱之际,亦朗突然临空而降,出现在她面前。
“亦朗?”她骤然惊呼出声,随机发觉不妥,又赶紧低声说道:“我没事,你快走!”
“不行,我答应了公子要将你安然带回去。”亦朗说完,猛地拉着她纵身飞起,岂料却被侍卫发现。
“在那里!”一侍卫高呼。
顷刻间,万箭齐刷刷对准他们。
“亦朗,别管我,你快走!”
林玥珊见状,用力推了亦朗一把,想要助他脱离围捕。但亦朗却紧紧握住她的手,不肯松开。
刹那间,一箭从远处射来,亦朗未能及时躲避,箭簇没入他的肩头,他强忍剧痛,一把揽住林玥珊的腰肢,奋力腾飞而去。
侍卫追至府门外,一时间竟不知该往何处去。就在这时,一道黑色身影缓缓步出王府,正是方才的那个黑衣人。他冷冷开口道:“刺客往郊外方向逃了,还不快追!”
亦朗和林玥珊一路被追兵追逐紧逼,匆忙间躲进山中密林。
此时,亦朗肩上的伤口鲜血不断汩汩往外流,染红了他大片肩头,他一边警惕地盯着周遭,一边挺身护着玥姗,并未察觉肩上的异样。
“亦朗,你受伤了!”林玥珊回头看到他肩上插着的箭,忍不住惊呼出声。
周围脚步声越来越近,亦朗忙拉着她疾躲至一处草丛中,低声叮嘱:“嘘……姑娘切莫出声。”
“找到了吗?”“没有!”
“再派些人手过来,门主有令,今日务必将刺客擒获,否则誓不罢休!”一男子声音从近处传来,“门主,刺客中有人受了伤,定是跑不远的。”
映着火把的光,林玥珊远远看见那名被称为门主的人慢慢转过身,他通身被黑色斗篷包裹,低着头,未露出脸来。
“出来吧!今日你们插翅难逃了,识时务者就把东西留下,我尚可给你们留个全尸。”那被称作门主之人轻摇手中竹扇,悠悠开口。
草丛中,二人屏息敛气,未敢发出一丝声响。
曙光渐露,黑衣侍卫们手中的火把早已燃尽,那位被称为门主的人不知在何时已经离开。
“嗖”地一声轻响,一片树叶宛如刀片般破空而来,一名侍卫应声倒下。
“有刺客,有刺客,立即戒备!”为首之人惊呼,众人不由地握紧手中的兵器,神情警惕。
“嗖嗖嗖”更多侍卫应声倒下。
只见沨冕立于树梢之上,以内力驱使片片落叶,如箭矢般例无虚发,朝周围侍卫而去。
“是沨冕!”
林玥珊见状,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她高兴地转身对亦朗说道,然而亦朗因失血过多,已昏死过去。
“亦朗……亦朗……”她轻唤了两声,可亦朗毫无反应。她心急如焚地站了起来,朝沨冕挥手道:“沨冕,我们在这儿!”
话音刚落,一道凌冽的剑光从她背后骤然闪过,紧接着有人从她侧边一掌将她推开,她踉跄两步,躲过了寒剑,回头一看,那出手之人竟是解忧公子。
“公子小心!”眼见危机迫近,林玥姗急切提醒。
霎那间,解忧公子身子一晃,霍然退避,一脚猛踢对方胸膛,舞剑之人踉跄后退数步。他不甘心,再度挺剑而起,运足全力向解忧公子心口疾刺。
“真是自不量力!”解忧公子凝聚内力,抵挡正面而来的剑气,刀光剑影交织间,那人口吐一口鲜血,颓然倒地。
“秦将军!” 一声惊呼划破天际,众人纷纷回首,见为首之人骤然倒地,便都如鸟兽般四散逃离。
“公子,还要,追吗?”沨冕问道。
“不必!”
解忧公子走到秦将军面前,缓缓蹲下,猛地揭开他脸上黑色面纱,沉声问道:“秦将军?究竟何人指使于你?”
秦将军冷瞥了他一眼,轻啐一口道:“要杀要剐随你们,不必废话!”
解忧公子缓缓起身,神情泰然,但语调却更显寒凉,“秦将军如此守口如瓶,只怕会累及文宣王。”
秦将军微愣,随即大声宣称,“此事跟殿下无关!一切筹划皆出自我一人之手,殿下毫不知情。”
“昨日,文宣王府闹出如此大动静,你觉得我会相信文宣王他不知?”解忧公子怒喝道。
秦将军傲然不语,目光流转间,不经意落在眼前黑衣男子腰间的那块墨色玉佩上,刹那间双目圆瞪,震惊不已,“无忧花……解忧山庄!你是……你是解忧公子?”
解忧公子并未作答。
“解忧山庄解江湖之忧,没想到居然插手庙堂之事。有趣!有趣……将来……”忽然林间有道清冷的风一扫而过,剑芒一闪,秦将军惨嚎一声,瞬间断了气。
“公子小心!”沨冕飞身而起,护在解忧公子前面。
“无碍!”
解忧公子趋步上前,竟发现秦将军臂上刻有刺青样图腾,状如腾蛇。他微微叹息,实未料到,连皇城脚下的禁军统领也是风腾派同党。这般看来,风腾派不但已渗入朝堂,还潜入大军之中,大漓国之安危着实令人忧心。
彼时,林玥珊恰自惊吓中回神,忙不迭自怀中取出羊皮纸和生死契,递与解忧公子,道:“公子,这是我在文宣王府密室中寻得的。”
解忧公子朝林玥珊轻点颔首,缓缓展开,蓦地面露惊色。片刻之后,他又微微合起,转而对沨冕道:“沨冕,带他们二人回去!”
吩咐完后,便策马而去。
沨冕一边望着他离去的方向,一边向空中释出信号。半时辰后,一辆马车悄然出现在密林中。
他将亦朗挪至马车上,喂其服下止血护心脉的丹药,回头跟林玥姗冷冷道:“走吧!”
林玥姗略显不安道,“公子呢?”
“公子,自是,有要事,要办!”沨冕依旧面色泠冽。
“嗯。”她望着亦朗又怔怔问道:“那亦朗怎么办?”
沨冕瞥了一眼昏睡之人,双眸亮如白昼,“死不了。”
一时间,晚香楼门庭若市,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纷纷慕名而来,只为一听她的绝妙琴音。更有世家公子不惜一掷千金,只为求得一次与她单独切磋琴艺的机会。
文宣王亦闻风而动,遣人送上拜帖,意欲邀请她至王府献艺一曲。
隐娘收到拜帖后,立即将消息快马加鞭送至解忧山庄。翌日,便收到解忧公子复函。
“既已入瓮,速战速决!”
三日后,一辆马车在文宣王府门口徐徐停下,林玥珊在侍女的搀扶下缓缓步下马车。
“红绡姑娘,王爷命老奴在此等候姑娘,姑娘里面请。”王府管事恭身行礼,言辞恭敬。
“有劳了。”林玥珊柔声应道。
王府水榭中,文宣王身着深色华服,独自凭栏而立。他的衣袍随风轻扬,绣着金丝的边角在日光下闪耀夺目。
管事将林玥珊引至榭外,随即转身离去。独留她一人怀抱古琴,缓步向水榭走去。
“王爷。”待到走近时,林玥珊轻声唤道。
文宣王回眸一喜,忙道:“红绡姑娘,快快落座。”
林玥姗放下古琴,从容不迫坐下,抬眸问道:“不知王爷今日命红绡来,是想听何曲?”
文宣王笑道:“听闻姑娘一曲《潇湘水云》天下一绝,不知本王今日可否一饱耳福?”
林玥姗垂首含羞道:“那红绡就献丑啦!”
她轻轻拨弄琴弦,悠扬婉转的琴音倾泻而出,琴音如高山巍峨,又似流水潺潺,清微淡远,散发着不可言喻的韵味,更倾诉着满腔的忧郁与激愤。余音袅袅,荡气回肠,不绝于耳。
文宣王端居而座,目光凝视着眼前女子。只见她红色面纱轻裹,仅露双眸,眼神澄澈而深邃,似含星辰之辉,又若藏秋水之韵,虽不见全貌,却已觉气质不凡。其身着绛红罗裙,裙摆随风飘扬,如天边云霞,又似燃烧烈火,如梦如幻。
“泠泠七弦上,灵动绕琴音。妙哉妙哉!”曲终之际,他面带浅笑,眼中尽是赞赏之色,“方才姑娘琴音,实乃令人心醉神迷。不知姑娘师从何人?竟能习得如此精湛琴技。”
林玥姗微微欠身,神色淡雅且不失礼数道:“王爷过誉了,红绡不过是自幼钟于琴音,仅凭一腔热忱,略有所悟罢了。”
他眸中掠过一丝诧异,“仅凭自学便有此等造诣,姑娘当真是天赋非凡。”
林玥姗浅笑道:“只是略窥一斑,今日能得王爷赏识,实乃红绡之幸。”
文宣王点头称赞道:“姑娘过谦了。你这琴艺,已然登堂入室。琴艺之道,不仅在于技巧,更在于心境,姑娘对琴艺的理解和感悟甚过本王,本王今日能听到如此美妙的琴曲,实乃一大幸事。不知姑娘可否在王府小住几日,以琴艺相授?”
林玥姗欣然应允。
她本苦无契机细探王府,查找风腾派踪迹,文宣王此般安排,恰合她意。
王府布局甚为错综复杂,回廊曲折回环,庭院幽深静谧。入住王府后她才发觉,若稍有不慎,极易在此间迷失,万一想逃离,也恐难以轻易脱身。
正当她苦思之际,不经意间瞧见一名侍女神色匆匆,自一幽深小径中走出。她心中骤然生疑,便悄无声息地尾随其后。小径尽头是一座废弃的宅院,院中杂草丛生,然而,她于此却发现一些异常之象——此处似曾有人频繁出没。她细致观察,见地上有一些模糊的脚印,这些脚印并非寻常仆役所能留下,反而更像是习武之人的。
林玥姗越发觉得院子可疑,便决意在晚上再来一探究竟。
夜色如墨,万籁俱寂,她趁众人沉睡之时,悄悄来到那座废弃的院子。月光下,院子里显得格外阴森。她小心翼翼步入其中,忽闻一丝细微声响传入耳中,便即刻警惕地躲至一旁,眼前突然掠过一个黑影,她好奇地跟了上去。
那黑影似乎对王府地形了如指掌,左右穿梭间,竟进入一个隐秘的地下暗室。良久之后,方才默然离开。
她悄然潜入暗室,幽暗室内,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气息。在角落一隅,她竟意外发现了一卷羊皮纸和一张生死契,羊皮纸上面写满一些奇怪的符号和图案。她凝神细看,竟在细微处辨识出“风腾”字样。就在她打算深究时,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她匆忙藏身,只见数名王府守卫从旁经过,还好是虚惊一场。
待守卫远去,她悄然从暗室步出。才行几丈路,不经意间瞧见那名黑衣人又悄然折返回来。
糟了!
她心下一凛,目光落在掌中之物上,心中暗自思忖,想必这黑衣人定是为了羊皮纸和生死契而来。
“有刺客……快抓刺客……”
文宣王府中,一声高呼顿时划破夜的静谧。
骤然间,无数火把攒动,府中侍卫齐出,四处搜寻着刺客的踪影。
林玥珊满心恐惧,仓皇而逃,无奈背后侍卫却紧追不舍。风声在耳边呼啸,她分明能听到自己杂乱的心跳,仿若在警醒着她当下的危境。
她不敢细想,万一此时落入侍卫手中,将会面临怎样的下场?
“姑娘,你没事吧?”正在她慌乱之际,亦朗突然临空而降,出现在她面前。
“亦朗?”她骤然惊呼出声,随机发觉不妥,又赶紧低声说道:“我没事,你快走!”
“不行,我答应了公子要将你安然带回去。”亦朗说完,猛地拉着她纵身飞起,岂料却被侍卫发现。
“在那里!”一侍卫高呼。
顷刻间,万箭齐刷刷对准他们。
“亦朗,别管我,你快走!”
林玥珊见状,用力推了亦朗一把,想要助他脱离围捕。但亦朗却紧紧握住她的手,不肯松开。
刹那间,一箭从远处射来,亦朗未能及时躲避,箭簇没入他的肩头,他强忍剧痛,一把揽住林玥珊的腰肢,奋力腾飞而去。
侍卫追至府门外,一时间竟不知该往何处去。就在这时,一道黑色身影缓缓步出王府,正是方才的那个黑衣人。他冷冷开口道:“刺客往郊外方向逃了,还不快追!”
亦朗和林玥珊一路被追兵追逐紧逼,匆忙间躲进山中密林。
此时,亦朗肩上的伤口鲜血不断汩汩往外流,染红了他大片肩头,他一边警惕地盯着周遭,一边挺身护着玥姗,并未察觉肩上的异样。
“亦朗,你受伤了!”林玥珊回头看到他肩上插着的箭,忍不住惊呼出声。
周围脚步声越来越近,亦朗忙拉着她疾躲至一处草丛中,低声叮嘱:“嘘……姑娘切莫出声。”
“找到了吗?”“没有!”
“再派些人手过来,门主有令,今日务必将刺客擒获,否则誓不罢休!”一男子声音从近处传来,“门主,刺客中有人受了伤,定是跑不远的。”
映着火把的光,林玥珊远远看见那名被称为门主的人慢慢转过身,他通身被黑色斗篷包裹,低着头,未露出脸来。
“出来吧!今日你们插翅难逃了,识时务者就把东西留下,我尚可给你们留个全尸。”那被称作门主之人轻摇手中竹扇,悠悠开口。
草丛中,二人屏息敛气,未敢发出一丝声响。
曙光渐露,黑衣侍卫们手中的火把早已燃尽,那位被称为门主的人不知在何时已经离开。
“嗖”地一声轻响,一片树叶宛如刀片般破空而来,一名侍卫应声倒下。
“有刺客,有刺客,立即戒备!”为首之人惊呼,众人不由地握紧手中的兵器,神情警惕。
“嗖嗖嗖”更多侍卫应声倒下。
只见沨冕立于树梢之上,以内力驱使片片落叶,如箭矢般例无虚发,朝周围侍卫而去。
“是沨冕!”
林玥珊见状,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她高兴地转身对亦朗说道,然而亦朗因失血过多,已昏死过去。
“亦朗……亦朗……”她轻唤了两声,可亦朗毫无反应。她心急如焚地站了起来,朝沨冕挥手道:“沨冕,我们在这儿!”
话音刚落,一道凌冽的剑光从她背后骤然闪过,紧接着有人从她侧边一掌将她推开,她踉跄两步,躲过了寒剑,回头一看,那出手之人竟是解忧公子。
“公子小心!”眼见危机迫近,林玥姗急切提醒。
霎那间,解忧公子身子一晃,霍然退避,一脚猛踢对方胸膛,舞剑之人踉跄后退数步。他不甘心,再度挺剑而起,运足全力向解忧公子心口疾刺。
“真是自不量力!”解忧公子凝聚内力,抵挡正面而来的剑气,刀光剑影交织间,那人口吐一口鲜血,颓然倒地。
“秦将军!” 一声惊呼划破天际,众人纷纷回首,见为首之人骤然倒地,便都如鸟兽般四散逃离。
“公子,还要,追吗?”沨冕问道。
“不必!”
解忧公子走到秦将军面前,缓缓蹲下,猛地揭开他脸上黑色面纱,沉声问道:“秦将军?究竟何人指使于你?”
秦将军冷瞥了他一眼,轻啐一口道:“要杀要剐随你们,不必废话!”
解忧公子缓缓起身,神情泰然,但语调却更显寒凉,“秦将军如此守口如瓶,只怕会累及文宣王。”
秦将军微愣,随即大声宣称,“此事跟殿下无关!一切筹划皆出自我一人之手,殿下毫不知情。”
“昨日,文宣王府闹出如此大动静,你觉得我会相信文宣王他不知?”解忧公子怒喝道。
秦将军傲然不语,目光流转间,不经意落在眼前黑衣男子腰间的那块墨色玉佩上,刹那间双目圆瞪,震惊不已,“无忧花……解忧山庄!你是……你是解忧公子?”
解忧公子并未作答。
“解忧山庄解江湖之忧,没想到居然插手庙堂之事。有趣!有趣……将来……”忽然林间有道清冷的风一扫而过,剑芒一闪,秦将军惨嚎一声,瞬间断了气。
“公子小心!”沨冕飞身而起,护在解忧公子前面。
“无碍!”
解忧公子趋步上前,竟发现秦将军臂上刻有刺青样图腾,状如腾蛇。他微微叹息,实未料到,连皇城脚下的禁军统领也是风腾派同党。这般看来,风腾派不但已渗入朝堂,还潜入大军之中,大漓国之安危着实令人忧心。
彼时,林玥珊恰自惊吓中回神,忙不迭自怀中取出羊皮纸和生死契,递与解忧公子,道:“公子,这是我在文宣王府密室中寻得的。”
解忧公子朝林玥珊轻点颔首,缓缓展开,蓦地面露惊色。片刻之后,他又微微合起,转而对沨冕道:“沨冕,带他们二人回去!”
吩咐完后,便策马而去。
沨冕一边望着他离去的方向,一边向空中释出信号。半时辰后,一辆马车悄然出现在密林中。
他将亦朗挪至马车上,喂其服下止血护心脉的丹药,回头跟林玥姗冷冷道:“走吧!”
林玥姗略显不安道,“公子呢?”
“公子,自是,有要事,要办!”沨冕依旧面色泠冽。
“嗯。”她望着亦朗又怔怔问道:“那亦朗怎么办?”
沨冕瞥了一眼昏睡之人,双眸亮如白昼,“死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