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竹屋内一片沉寂,独余药罐在暖炉上发出轻微的翻腾声。林玥姗给解忧公子灌下汤药后,便静坐榻旁,沉默不语。
药香袅袅,弥漫于室,渐生困意的她,身体不由自主地左右摇晃,猛然间,头一歪,竟不小心磕到了榻沿。
“哎呀!”
她一边轻揉额头,一边惊呼出声,抬眸瞥了一眼墙边的刻漏,低声自语道:“子时了。”
此时,解忧公子臂上的剑伤已经开始恶化,脓汁沿着创口缓缓溢出。她细心地用洁净的棉布轻轻吸去脓汁,均匀地撒上玄理留下的金疮药,随后抬手探了探他的鼻息。
“还好。”她低声呢喃道。
她转身来到屏风外的琉璃桌旁,轻轻提起药罐倒了碗药汁,小心翼翼端至榻旁,一边慢慢搅动汤匙,一边用嘴将那滚烫的汤药吹凉。
待到药汁微温时,她将药碗搁在一旁,缓缓坐于榻上,轻轻地将解忧公子的身子扶起,让他斜倚在她怀中,然后端起药碗,慢慢将药喂入他嘴中。
然而,半晌过去,碗中的药汁依旧未见减少。
她的目光掠过他的嘴唇,只见药汁顺着他的嘴角慢慢渗出,悄然滴落在白色的汤帕上。她心下犯难,一时间竟不知如何是好。犹疑片刻后,她毅然端起药碗,轻啜了一口,随后俯身朝着他的嘴唇吻了上去。
药,终于得以顺利被喂下。
“公子,玥姗冒犯了。”言罢,她再次啜了一口汤药,如前般重复了这一动作,骤然间,她冷白的面颊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红晕。
这是她第一次这般近距离地端详他,银色面具遮掩住了他大半张俊逸的面庞,仅露出眼睛与唇齿。那睫毛浓密纤长,绝美的唇型微微上扬,唇上还沾着些许药汁和她的唇脂……她难掩面上微微泛红的娇羞模样,赶忙取出丝帕为他擦拭。
“公子想必是位绝世无双的美男子吧!”她望着他的面具不禁出了神,那面具之下的容颜引得她遐想。
屋外竹林摇曳生姿,沙沙作响,她不由起身走至窗前,怔怔而立,满心惆怅。
这片竹海,是她在这山庄中最喜爱的地方,每当她心绪不佳时,都会跑到这片竹海中,肆意释放自己的情绪。
没想到,公子的竹屋竟藏于这迢递千山外,飘零竹海中。这地方看似清幽静谧,实则寂寞绕梁。
她转身走回内室,半拖着腮趴在竹榻边,内心百般滋味。
“公子,是不是因为我的莽撞,才害得你受如此重的伤?”她语声哽咽,一动不动地盯着榻上之人,眼眸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说实话,长久以来我都对公子心怀畏惧,觉得公子总是有种拒人于千里的感觉。没曾想,公子也会为了我如此。还记得当年,公子承诺会帮我报仇,替我解忧……然而这么久过去了,我的仇依旧在。而你似乎忘记了承诺,将我磨砺成了一把杀人的利刃。”
她灿然一笑,优雅起身,“其实,每次见到你我都想问问你,可我却不敢开口。”
她的声音轻柔,似微风拂过耳畔,带着一丝淡淡的惆怅与期待。
而此刻,解忧公子依旧面无表情地躺着……
庭院中,沨冕在冷风中伫立许久,他想入内却显得彷徨。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公子。而且,他也不愿打搅屋内人的诉说。
“公子,我想要答案!所以,不论如何你都要赶快好起来!”屋内人又道,“你看,天上双星落竹梢,你的竹海翻涌着一片玉色,真的好美!你赶快好起来,我们……一起看这片玉竹海!”
语毕,她的眼中波涛汹涌,泪珠抑不住往下流。
“吱呀”一声,门被推开,沨冕带着一股冷风走了进来。
“沨冕,你回来了?”林玥姗赶忙用手擦拭眼泪,强作欢颜道。
“公子,如何了?”沨冕目光越过她,直视着榻上之人。
“伤口虽浅,但是已经溃烂……”林玥姗微微别过头,心沉沉落下,“玄理先生那边怎么样了?”
“药材,都已备齐,就看,今日了!”沨冕强压住心头的苦涩,大步走到榻边坐下,“你,回去,休息!我来,照料公子。”
林玥姗目光瞟了一眼沨冕,然后又重新落到榻上人身上,“还是我来吧!你奔波劳碌一日,理应好好歇息。”
“不用!”沨冕断然拒绝。
二人僵持片刻。
“你方才,对公子说的话,我听到了。” 沨冕皱眉,为榻上人理好衣袖,抬眼看向林玥姗,眼神充满坚定,“公子不是你说的那样。”
“我……” 林玥姗闻言,没来由地慌乱起来。她抿紧唇畔,目光紧紧地盯着榻上的人,想要开口解释,可半天却道不出一个字。
“公子曾说过,‘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若没有解忧山庄,这世间,或许会多很多,同我们一样的冤苦之人。我们,不是公子的杀人利器;解忧山庄,也不是公子的谋生手段。天下风云事,一入江湖岁月催,尘事如潮人如水,此中无奈几人知……”他缓缓收回目光,面容平静,却散发着清冷之意。
林玥珊一怔,沨冕竟未再结巴。
“我……并非责怪他,我内心尊他敬他。他能以天下为己任,有笑谈生死的胸襟和气魄,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是我不配为解忧山庄的人,我的心中只有私仇并无大爱,我……”她的声音渐低,眼眸中满是矛盾与挣扎。
沨冕蓦然抬头,直视她的双眼,目光复杂深邃,语气亦如刀子般锋锐,“那你也不配替你的父母报仇!”
烛光辉映,忽明忽暗。林玥姗怔怔地望向前方,恍惚间,她仿佛看到了一半黑暗一半光亮,正如她所处的乱世般。她嘴角露出一丝浅笑,那笑容重夹杂着茫然和无奈。
“与天下相比,我的确不值一提。”她的声音轻若游丝,在这寂静的空间里缓缓飘荡。
沨冕目如寒霜般看着她,心中替榻上之人不值。棋局之上,当局者迷,公子为她枉费心思,而她却如此不识好歹。
然而,他又能如何?此刻,他只能在一旁默默守护,希望公子能够早日醒来。
书阁内,烛火摇曳。
玄理坐在书案前翻阅着医书,脑海中不时浮现年轻时与师弟学师时的场景。
“师兄,我要是研制了毒药,应该给他取何名好呢?”
“嗯……我喜欢‘濂’这个字,就叫‘濂’可好?”
“师兄,‘濂’失败了!”
“师兄,我想要放弃了,这‘濂’的威力还是达不到我想要的效果。”
“‘步生花’的威力果然了得,师兄,我的‘濂’将要大功告成了!”
……
“步生花?”玄理看向一旁摞作一叠的医书手札,心中若有所思,“我怎么没想到呢!”
他抬头,看了一眼窗外,只见黑幕即将退去、天光微现辉芒,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他迅速地在纸上写下几行字,接着从桌上摆放的几十种药材里抓取了几味,用戥秤称好后添入正在熬制的药罐中。
“应是如此了!” 他眉头舒展,松了口气,笑着感叹道。
“玄理先生。”屋外传来林玥姗的声音。
“进来吧!”玄理盖好盖子,笑眯眯地抬头看向进门的人。
“今日是最后一日了,我想问问先生可有对策了?”她满心焦灼,原本只是想出门喘口气,竟不知不觉从竹屋走至书阁。
玄理捋着胡须,笑容中带着几分神秘,缓缓说道:“不好说道!不好说道啊!”
“那公子……”林玥姗眼眸低垂,嗓音低沉略带嘶哑。
“还是这句——‘不好说道’啊!”玄理依旧是那副高深莫测的模样。
林玥姗越听越糊涂,心中满是疑惑。玄理到底在说些什么?说了半天,他到底是想要告诉她什么?她怔怔地看着他,试图从他的表情中找到一丝线索。
玄理看着她迷惑的表情,笑着问:“公子受伤,你为何如此难过?”
林玥姗抬眼望了望初现的天光,眸中泛起微微波澜,仿佛初晨的池面升起的水汽,“若不是我此次莽撞行事,公子也不会受如此重伤。”
“他受伤与你何干。”玄理直视着她,缓缓道来,“我虽不知公子为何受伤,但我知道,他定不会做无把握之事。他安排你进王府,自是做了十足的筹谋,也断不会因你的行事,让自己乃至山庄陷入险地。”
玥珊微愣,转而讪讪一笑。
“在江湖,行侠义之举;处庙堂,匡扶天下正义。公子,是天下人的公子。”玄理叹了口气,眼神中包含着对解忧公子的敬佩与心疼,“公子这一生,背负了太多东西,从未有过一刻的停歇。他太累了,此时短暂的休息,于他而言并非坏事。”
玄理的一番话,虽未一一详述,却让林玥姗陡然一震。
正当她低头出神之际,玄理却指了指面前的药罐说道:“解药在罐里熬着,大概还需两个时辰才能熬好。闲来无事,姑娘陪我下盘棋如何?”
她虽无半分心思在这棋盘之上,但他既已开口,她自也不好拒绝,于是,她微微颔首,轻声道:“那就仰仗先生指教了。”
二人移步至榻上,盘坐而下。玄理动作娴熟地摆好棋盘,温声说道:“姑娘执白子,我执黑子,姑娘请!”
林玥姗从棋盒中拣起一枚白棋,在棋盘中心落下,玄理紧随其后。
棋局之上,你来我往,她落了下风,眼看就要败落,便灵机一动,兵行险招,又挽回了局面。
“好棋!”玄理开口大赞,“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①,姑娘的棋艺果真了得!”
“先生过奖了,我这只是三脚猫的功夫,全凭运气罢了。”林玥姗淡然地看向玄理。
“姑娘谦虚了。在这山庄中,姑娘的棋艺可谓出众。”玄理笑眯眯地说道。
“我来山庄这么久,还是头一回与人对弈。我棋风莽撞,眼看就要败落,哪里敢称出众。”玥姗处在云雾中,竟未读懂他眼中的笑意。
“棋局如人生,姑娘的棋,看似鲁莽冲动,其实背后暗藏玄机。这就叫做‘格局多变幻,落子无等闲’,说明姑娘是心思深沉、懂得变通之人。”玄理道。
“先生看错了,虽然落子无等闲是不假,但我并非是懂变通之人。对我来说,棋局与人生也无法共通,棋可输,但人生输不起。”林玥珊蹙眉道。
听到这样的话,玄理脸上的笑容满满敛去,他若有所思地看着她,道:“你们可真像啊。”
像,这个字,令她恍惚半晌。
“先生是指?”她怔怔问道。
玄理道:“有一回,我与公子对弈,他的棋艺虽不凡,但落子慢。我催促他,反倒被他论说了一番。”
“公子说了什么?”她凝眸望向他,追问道。
“他呀!”玄理换了个姿势,依旧满面笑意,“他说‘落子皆成过往,一步错,满盘皆落索。棋盘上的输赢不重要,但人生中的对弈却很重要。’你说,是不是很像!”
玄理的话语似含深意,仿若在暗示着什么。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②。那可是举世无双的解忧公子啊!
“玄理先生说笑了,棋上人心无算处,对弈之人有输时,公子的谋略怎是玥姗可比拟的。”言罢,她心中忽生莫名之感,未及细思便已消散。
“好啦!既然姑娘不在意棋局的输赢,那今日的棋便到此为止吧!时辰也差不多了,咱们一同去瞧瞧公子。”玄理见她道理通透,便也点到即止。
灯花落,棋未收,林玥姗看着眼前的棋盘,第一次生出“闲敲棋子不愁必局”的感慨。
未必之局,在待破局之人;而她,也在盼他的答案。
①宋·贺铸《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②唐·李白《侠客行》
药香袅袅,弥漫于室,渐生困意的她,身体不由自主地左右摇晃,猛然间,头一歪,竟不小心磕到了榻沿。
“哎呀!”
她一边轻揉额头,一边惊呼出声,抬眸瞥了一眼墙边的刻漏,低声自语道:“子时了。”
此时,解忧公子臂上的剑伤已经开始恶化,脓汁沿着创口缓缓溢出。她细心地用洁净的棉布轻轻吸去脓汁,均匀地撒上玄理留下的金疮药,随后抬手探了探他的鼻息。
“还好。”她低声呢喃道。
她转身来到屏风外的琉璃桌旁,轻轻提起药罐倒了碗药汁,小心翼翼端至榻旁,一边慢慢搅动汤匙,一边用嘴将那滚烫的汤药吹凉。
待到药汁微温时,她将药碗搁在一旁,缓缓坐于榻上,轻轻地将解忧公子的身子扶起,让他斜倚在她怀中,然后端起药碗,慢慢将药喂入他嘴中。
然而,半晌过去,碗中的药汁依旧未见减少。
她的目光掠过他的嘴唇,只见药汁顺着他的嘴角慢慢渗出,悄然滴落在白色的汤帕上。她心下犯难,一时间竟不知如何是好。犹疑片刻后,她毅然端起药碗,轻啜了一口,随后俯身朝着他的嘴唇吻了上去。
药,终于得以顺利被喂下。
“公子,玥姗冒犯了。”言罢,她再次啜了一口汤药,如前般重复了这一动作,骤然间,她冷白的面颊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红晕。
这是她第一次这般近距离地端详他,银色面具遮掩住了他大半张俊逸的面庞,仅露出眼睛与唇齿。那睫毛浓密纤长,绝美的唇型微微上扬,唇上还沾着些许药汁和她的唇脂……她难掩面上微微泛红的娇羞模样,赶忙取出丝帕为他擦拭。
“公子想必是位绝世无双的美男子吧!”她望着他的面具不禁出了神,那面具之下的容颜引得她遐想。
屋外竹林摇曳生姿,沙沙作响,她不由起身走至窗前,怔怔而立,满心惆怅。
这片竹海,是她在这山庄中最喜爱的地方,每当她心绪不佳时,都会跑到这片竹海中,肆意释放自己的情绪。
没想到,公子的竹屋竟藏于这迢递千山外,飘零竹海中。这地方看似清幽静谧,实则寂寞绕梁。
她转身走回内室,半拖着腮趴在竹榻边,内心百般滋味。
“公子,是不是因为我的莽撞,才害得你受如此重的伤?”她语声哽咽,一动不动地盯着榻上之人,眼眸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说实话,长久以来我都对公子心怀畏惧,觉得公子总是有种拒人于千里的感觉。没曾想,公子也会为了我如此。还记得当年,公子承诺会帮我报仇,替我解忧……然而这么久过去了,我的仇依旧在。而你似乎忘记了承诺,将我磨砺成了一把杀人的利刃。”
她灿然一笑,优雅起身,“其实,每次见到你我都想问问你,可我却不敢开口。”
她的声音轻柔,似微风拂过耳畔,带着一丝淡淡的惆怅与期待。
而此刻,解忧公子依旧面无表情地躺着……
庭院中,沨冕在冷风中伫立许久,他想入内却显得彷徨。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公子。而且,他也不愿打搅屋内人的诉说。
“公子,我想要答案!所以,不论如何你都要赶快好起来!”屋内人又道,“你看,天上双星落竹梢,你的竹海翻涌着一片玉色,真的好美!你赶快好起来,我们……一起看这片玉竹海!”
语毕,她的眼中波涛汹涌,泪珠抑不住往下流。
“吱呀”一声,门被推开,沨冕带着一股冷风走了进来。
“沨冕,你回来了?”林玥姗赶忙用手擦拭眼泪,强作欢颜道。
“公子,如何了?”沨冕目光越过她,直视着榻上之人。
“伤口虽浅,但是已经溃烂……”林玥姗微微别过头,心沉沉落下,“玄理先生那边怎么样了?”
“药材,都已备齐,就看,今日了!”沨冕强压住心头的苦涩,大步走到榻边坐下,“你,回去,休息!我来,照料公子。”
林玥姗目光瞟了一眼沨冕,然后又重新落到榻上人身上,“还是我来吧!你奔波劳碌一日,理应好好歇息。”
“不用!”沨冕断然拒绝。
二人僵持片刻。
“你方才,对公子说的话,我听到了。” 沨冕皱眉,为榻上人理好衣袖,抬眼看向林玥姗,眼神充满坚定,“公子不是你说的那样。”
“我……” 林玥姗闻言,没来由地慌乱起来。她抿紧唇畔,目光紧紧地盯着榻上的人,想要开口解释,可半天却道不出一个字。
“公子曾说过,‘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若没有解忧山庄,这世间,或许会多很多,同我们一样的冤苦之人。我们,不是公子的杀人利器;解忧山庄,也不是公子的谋生手段。天下风云事,一入江湖岁月催,尘事如潮人如水,此中无奈几人知……”他缓缓收回目光,面容平静,却散发着清冷之意。
林玥珊一怔,沨冕竟未再结巴。
“我……并非责怪他,我内心尊他敬他。他能以天下为己任,有笑谈生死的胸襟和气魄,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是我不配为解忧山庄的人,我的心中只有私仇并无大爱,我……”她的声音渐低,眼眸中满是矛盾与挣扎。
沨冕蓦然抬头,直视她的双眼,目光复杂深邃,语气亦如刀子般锋锐,“那你也不配替你的父母报仇!”
烛光辉映,忽明忽暗。林玥姗怔怔地望向前方,恍惚间,她仿佛看到了一半黑暗一半光亮,正如她所处的乱世般。她嘴角露出一丝浅笑,那笑容重夹杂着茫然和无奈。
“与天下相比,我的确不值一提。”她的声音轻若游丝,在这寂静的空间里缓缓飘荡。
沨冕目如寒霜般看着她,心中替榻上之人不值。棋局之上,当局者迷,公子为她枉费心思,而她却如此不识好歹。
然而,他又能如何?此刻,他只能在一旁默默守护,希望公子能够早日醒来。
书阁内,烛火摇曳。
玄理坐在书案前翻阅着医书,脑海中不时浮现年轻时与师弟学师时的场景。
“师兄,我要是研制了毒药,应该给他取何名好呢?”
“嗯……我喜欢‘濂’这个字,就叫‘濂’可好?”
“师兄,‘濂’失败了!”
“师兄,我想要放弃了,这‘濂’的威力还是达不到我想要的效果。”
“‘步生花’的威力果然了得,师兄,我的‘濂’将要大功告成了!”
……
“步生花?”玄理看向一旁摞作一叠的医书手札,心中若有所思,“我怎么没想到呢!”
他抬头,看了一眼窗外,只见黑幕即将退去、天光微现辉芒,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他迅速地在纸上写下几行字,接着从桌上摆放的几十种药材里抓取了几味,用戥秤称好后添入正在熬制的药罐中。
“应是如此了!” 他眉头舒展,松了口气,笑着感叹道。
“玄理先生。”屋外传来林玥姗的声音。
“进来吧!”玄理盖好盖子,笑眯眯地抬头看向进门的人。
“今日是最后一日了,我想问问先生可有对策了?”她满心焦灼,原本只是想出门喘口气,竟不知不觉从竹屋走至书阁。
玄理捋着胡须,笑容中带着几分神秘,缓缓说道:“不好说道!不好说道啊!”
“那公子……”林玥姗眼眸低垂,嗓音低沉略带嘶哑。
“还是这句——‘不好说道’啊!”玄理依旧是那副高深莫测的模样。
林玥姗越听越糊涂,心中满是疑惑。玄理到底在说些什么?说了半天,他到底是想要告诉她什么?她怔怔地看着他,试图从他的表情中找到一丝线索。
玄理看着她迷惑的表情,笑着问:“公子受伤,你为何如此难过?”
林玥姗抬眼望了望初现的天光,眸中泛起微微波澜,仿佛初晨的池面升起的水汽,“若不是我此次莽撞行事,公子也不会受如此重伤。”
“他受伤与你何干。”玄理直视着她,缓缓道来,“我虽不知公子为何受伤,但我知道,他定不会做无把握之事。他安排你进王府,自是做了十足的筹谋,也断不会因你的行事,让自己乃至山庄陷入险地。”
玥珊微愣,转而讪讪一笑。
“在江湖,行侠义之举;处庙堂,匡扶天下正义。公子,是天下人的公子。”玄理叹了口气,眼神中包含着对解忧公子的敬佩与心疼,“公子这一生,背负了太多东西,从未有过一刻的停歇。他太累了,此时短暂的休息,于他而言并非坏事。”
玄理的一番话,虽未一一详述,却让林玥姗陡然一震。
正当她低头出神之际,玄理却指了指面前的药罐说道:“解药在罐里熬着,大概还需两个时辰才能熬好。闲来无事,姑娘陪我下盘棋如何?”
她虽无半分心思在这棋盘之上,但他既已开口,她自也不好拒绝,于是,她微微颔首,轻声道:“那就仰仗先生指教了。”
二人移步至榻上,盘坐而下。玄理动作娴熟地摆好棋盘,温声说道:“姑娘执白子,我执黑子,姑娘请!”
林玥姗从棋盒中拣起一枚白棋,在棋盘中心落下,玄理紧随其后。
棋局之上,你来我往,她落了下风,眼看就要败落,便灵机一动,兵行险招,又挽回了局面。
“好棋!”玄理开口大赞,“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①,姑娘的棋艺果真了得!”
“先生过奖了,我这只是三脚猫的功夫,全凭运气罢了。”林玥姗淡然地看向玄理。
“姑娘谦虚了。在这山庄中,姑娘的棋艺可谓出众。”玄理笑眯眯地说道。
“我来山庄这么久,还是头一回与人对弈。我棋风莽撞,眼看就要败落,哪里敢称出众。”玥姗处在云雾中,竟未读懂他眼中的笑意。
“棋局如人生,姑娘的棋,看似鲁莽冲动,其实背后暗藏玄机。这就叫做‘格局多变幻,落子无等闲’,说明姑娘是心思深沉、懂得变通之人。”玄理道。
“先生看错了,虽然落子无等闲是不假,但我并非是懂变通之人。对我来说,棋局与人生也无法共通,棋可输,但人生输不起。”林玥珊蹙眉道。
听到这样的话,玄理脸上的笑容满满敛去,他若有所思地看着她,道:“你们可真像啊。”
像,这个字,令她恍惚半晌。
“先生是指?”她怔怔问道。
玄理道:“有一回,我与公子对弈,他的棋艺虽不凡,但落子慢。我催促他,反倒被他论说了一番。”
“公子说了什么?”她凝眸望向他,追问道。
“他呀!”玄理换了个姿势,依旧满面笑意,“他说‘落子皆成过往,一步错,满盘皆落索。棋盘上的输赢不重要,但人生中的对弈却很重要。’你说,是不是很像!”
玄理的话语似含深意,仿若在暗示着什么。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②。那可是举世无双的解忧公子啊!
“玄理先生说笑了,棋上人心无算处,对弈之人有输时,公子的谋略怎是玥姗可比拟的。”言罢,她心中忽生莫名之感,未及细思便已消散。
“好啦!既然姑娘不在意棋局的输赢,那今日的棋便到此为止吧!时辰也差不多了,咱们一同去瞧瞧公子。”玄理见她道理通透,便也点到即止。
灯花落,棋未收,林玥姗看着眼前的棋盘,第一次生出“闲敲棋子不愁必局”的感慨。
未必之局,在待破局之人;而她,也在盼他的答案。
①宋·贺铸《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②唐·李白《侠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