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无岁月。
日复一日的学习先贤名著倒也充实。
宋月知捏着本师傅撰写的本草经蹲在一株曼陀罗前细细观察。
这东西在中原难得,种子还是师傅拜托朋友从西域带回的。许是气候不适合这花生存,即便她和师傅花费了许多功夫养育,也看着弱不禁风,好像一阵稍强些的风便会要了这花的命。
有典籍记载,曼陀罗花入药可止疼麻醉,后世也有记载其能止咳平喘。师娘常年咳嗽,师傅才费劲寻来,也不知道这异地培育出来的毒花药效如何。
“月丫头。”女子温柔的呼唤自她背后传来。
杏山乃是师傅隐居之地,山上平日只有师傅夫妻二人和她这个尚未处世的弟子。师娘身子不好,常卧病在床,这几日山上风大,师娘不慎染上风寒,本该在房间里休息。
见师娘披着外衣便走出门,宋月知忙站起身迎上前去,她伸手扶住师娘的胳膊,搀扶着师娘在一旁的椅子上落坐,才赶忙跑进屋里取了件轻便抗风斗篷。
“师娘可是躺累了,师傅早晨才往山上找药去,怕是得晚间才能回来。”轻轻抖开斗篷帮师娘裹上,宋月知蹲到师娘跟前,系上斗篷的系带,又整理一番将斗篷的帽子给她戴上,确保师娘不会被风吹到,才放下心。
自从她五年前入门,就从未见师娘的身子好过。师傅也算得上名声在外,江湖上也多的是人尊他为神医。是当代医术佼佼者,可多年来他即便殚精竭虑,也只能靠各种药维持师娘的身体,无法使其痊愈。
刚开始学习脉相时,她曾替师娘把过一次脉。
按之欲绝,若有若无,还极其缓慢,怎么看都是病入膏肓的脉象,可那时候的师娘竟还有同自己说笑,只道偷了不少年岁。
师娘同师傅青梅竹马,师出同门,怎会不知自己命若悬丝,只是为了爱人在苦苦支撑罢了。
秀丽却苍白的脸上满是疲惫,可师娘的还是带着一丝笑意。“躺了太久了,出来转转,不妨事。”她温柔的注视着眼前的姑娘,“还记得你这丫头刚来山上的时候,瘦瘦小小的,怪叫人心疼的。”
“师娘,怎么说起那样久之前的事情了。”蹲在她跟前,宋月知轻轻握住师娘的手,靠在她膝上仰望她。
“你师傅昨日同我提起,他说以你的医术,大可以出师,自立门户。他想让你出去见识见识江湖上的疑难杂症,你却不想。是否是舍不得师娘,还是多年不曾离开山上,有些害怕了?”
“师娘。”宋月知低着头不去看师娘的眼神,“总归是会离开的。可是师娘,我想等着你身子好些。师傅近些日子总是里在山里,山上有些药到了采收的时候,他最近很忙,总有顾不上你的时候,我不放心你。”
“待师傅忙完了我再去,好吗。”
“前些时候,你师傅捎了信给你邱师叔。这几日,他也该到了。待他到山上,你便去吧,不必过于担心我的身子。年岁难永,年轻人,就要乘着还有一股子劲多出去看看,不要被困在这山里。”
“你师傅说,天分高。年级轻轻,水平都快超过他那个老头子了。且不说为医者,济世救人乃是天职。外头有那样多你没见过的药,没瞧过的病证,你不是最喜欢研究那些吗,出去看看吧。”
最终,她还是走出了那座山,离开了师门。
一路上走走停停,宋月知在路上听到不少关于各种神药的流言,只是大多数的药都是后世的寻常草药,根本没有传闻里神奇的药效。她也曾不死心试验过,只是结果不尽人意。
可她不想放弃希望。江湖上,各路门派组建的情报组织多如繁星,从他们手里买消息在信息传递缓慢的时代已经是效率最高的途经。据传,苗疆的巫医,用药奇异,也许会有收获。
苗疆路途遥远,且苗寨繁多,不同派系的苗巫也存在差异,宋月知只能慢慢探索。
抵达苗疆已经花费两月,在路上到处寻了些药材,大多都是现有典籍不曾记录药用价值的草药,她的记忆力向来不错,即使是上辈子读过的书,学过的有关中药的知识依旧存在在她的脑海里。
她现在只想更多,更快的找到更有用的药,能够延续师娘的生命,让她健康起来,活得舒服些。
她一直在寻觅良药,托各地走镖之人或是行商带到山下,只是看师傅回的信件,那些药好似作用都较为普通。但一直走,一直试,多少能找到些能用得上的。
抱着这样的信念,她在苗疆的各个寨子里寻找他们特有的巫医,只可惜,头几个遇到的寨子里,他们的巫医更像是一种信仰,治疗的方式也更为原始古朴,用药更像是安慰剂,没什么实际作用,全靠自愈。
直到她遇到了一个奇怪的寨子,才停留了脚步。
“这种疮是近两月才开始有的?”老人手臂上红肿生疮,边缘溃烂,血肉发白,凑近一闻甚至有一股腐臭的气味,显然是中毒引起的。
此寨隐于山林,蛇虫甚多,且频有瘴气,外乡人来此地确是可能中瘴毒。但眼前的老人显然是本地人,必然知道避开瘴气的法子,且老人家代谢慢,毒发必然要落在年轻人后头,这毒怕是不简单。
“是啊,我们寨子不知怎么的,许多人都生了这怪疮,前几日来的外乡人也染上了,真是怪事啊。”陪着老人前来看诊的年轻妇女掀起自己的衣袖,露出的肌肤上赫然是相似的疮疤,不过看上去血肉偏红润,症状较轻。
“外乡人?”这寨子偏僻,若非有向导很难找到,宋月知也是找药时偶然发现的,“不知大姐可是近如出过寨子。”这位大姐瞧着不过三十岁的模样,正值壮年,没道理老人的症状反而严重些。
“不错,我在村外找了份工,五日前那四个外乡人不知从哪得知我是寨子里的,出了钱请我带他们。哪知道他们才进寨子便病了,咱们的巫医有规矩,不治外乡人,寨子里也没有旁的大夫。他们的病拖了几日了,请您帮着看看吧。”大姐搀扶着老人坐下,“就在不远处的那间院子,我带您去。”
话音刚落,大姐就忙引着她往寨子西边去,不远处有一条小河,潺潺流水声听着倒也有一番野趣。
那间院子便建在水边,不大,外墙看起来有些破旧,大门也剥脱了颜色。
“这是我大伯从前住的屋子,前几年带着家里人进城去了,这屋子也就空置了下来,那几位外乡人没地方可住,我就将这间屋子收拾了一番,租与他们。”大姐回头向宋月知倾诉,只道这些年轻人轻率,到处乱跑,如若死在她们寨子,平白给他们寨子添晦气。
“大姐,我先瞧瞧他们的病情吧。”
言语间,两人已经行进至小屋门前,只见院门紧闭,屋内似乎也没有声响,若非提前被告知,恐怕不会觉得院中住了人。
“几位少侠,大夫已经请来了。”大姐抬手大力拍门,又扯着嗓子大喊。
中气十足,着实不像中毒的人。
不多时,宋月知听见门内传来一串几不可察的脚步声,随后,门被打开了一个半人宽的缝隙,少年人苍白的脸出现在门后,脖颈上泛着红,赫然是寨中流行的毒疮。
目若朗星,面冠如玉,毫无血色的脸也掩盖不住他极盛的容颜,无论多少次见到他,宋月知都会被他的容颜所震撼。尚在楞神,便听见少年开口:“有事吗。”
“叶少侠,你们不是托我找个大夫,这位姑娘便是大夫,来给你们治病的。”大姐的声音柔和下来,态度十分谄媚与方才说晦气的语气判若两人。对于她的说辞,宋月知并没有反驳,倒要感谢她帮自己找到了一直想见的人。
打量着那向导身边的女子,叶松乔微微皱眉。一身浅色衣裙,头上带着的纱斗笠,掩盖了大部分身型,瞧着年岁应该不大,打扮有些怪。
“可否进屋。”宋月知装作不曾注意到他的目光,轻声询问。
“请。”打开门,叶松乔侧身将人迎进门。不论这位姑娘医术如何,都该让她试试。
他们三个练武的男子尚有余力,可祝虞一个养在闺中的姑娘家,身子虚弱,已经病的起不来床了,他们几个男子不好照料,是该找个姑娘来照看着。
逐一替四人把过脉,宋月知给每个人开了方子,大多数药她随身的行李里有,但尚有几种需要去外头买来。
“我去吧,这山林里的路我都熟悉,保准你们明儿一早就能吃上药。”大姐听到需要外出采买,主动请缨。
见她这样积极,宋月知倒有些疑惑,这位大姐瞧着是挺热心的,但这寨子山路难走,且离卖药的主城区较远,少不得奔波,她怎么如此热情。
直到位一穿着红衣的少年从怀里取出银子,交与大姐。见那银锭的大小,可是不少。
懂了,有钱能使鬼推磨。
帮那位姑娘擦洗换衣,宋月知也算得心应手,上辈子她有照顾生病外婆的经验,一个十多岁的小姑娘,她还照顾的来。只是这姑娘的身上脸上亦生了毒疮。
收拾好小姑娘,宋月知替她关好房间的门,找到三位少年,“不知三位少侠来到这寨子后身上是否也长了红疮。”
“也?难道屋里的姑娘也长了。”那红衣少年急的涨红了脸,“这可如何是好,早知就不该带她来的。”
“东方师弟,不要太过惊慌,”叶松乔按住东方辰的肩,转头看向端坐在椅子上的年轻大夫,“请问大夫,是否能治。”
“我所需的药来了,自然可治。不过,似这般程度的疮口,会留下疤痕。”隔着薄纱,宋月知端详着他们每个人,停顿片刻,又道:“几位少侠想来不太在意,可房里的姑娘怕是会难过伤心的。”
“陆师兄,祝姑娘那边你要不要稍后安慰一下,人家说的也不无道理,姑娘家的都不爱身上留疤。”东方辰对此深有体会,拉住陆清远的胳膊,小声念叨。
"我知晓了,待她身体好些了,我便送她回京城。"陆清远也有些头疼。他回家看望双亲后,在回昆仑的路上遇到离家出走的祝虞,她便黏上了他,如今又跟着他来到这样简朴的村寨,染上了病,还会留下伤疤,不知回家要遭受怎样的训诫。
至于那位向导找来的大夫,他总觉得有些奇怪。在这湿气深重的地方,大多数人会选择轻便衣裳,但她不仅穿着易沾泥土的浅色长裙,甚至还戴着垂至膝处的白纱斗笠。
她真的不闷热吗。
送了大夫出门,陆清远回到堂屋,只见那俩人一东一西站在堂前,红色的那一大坨靠在柱子上,仿佛没有了骨头,眼神涣散的看着屋子角落长出的蘑菇。而叶松乔则皱着眉头,好像在思考什么。
陆清远刚想询问是否有什么不妥,便听见叶松乔犹豫着开口。
“刚刚那位姑娘,我好像见过。”
日复一日的学习先贤名著倒也充实。
宋月知捏着本师傅撰写的本草经蹲在一株曼陀罗前细细观察。
这东西在中原难得,种子还是师傅拜托朋友从西域带回的。许是气候不适合这花生存,即便她和师傅花费了许多功夫养育,也看着弱不禁风,好像一阵稍强些的风便会要了这花的命。
有典籍记载,曼陀罗花入药可止疼麻醉,后世也有记载其能止咳平喘。师娘常年咳嗽,师傅才费劲寻来,也不知道这异地培育出来的毒花药效如何。
“月丫头。”女子温柔的呼唤自她背后传来。
杏山乃是师傅隐居之地,山上平日只有师傅夫妻二人和她这个尚未处世的弟子。师娘身子不好,常卧病在床,这几日山上风大,师娘不慎染上风寒,本该在房间里休息。
见师娘披着外衣便走出门,宋月知忙站起身迎上前去,她伸手扶住师娘的胳膊,搀扶着师娘在一旁的椅子上落坐,才赶忙跑进屋里取了件轻便抗风斗篷。
“师娘可是躺累了,师傅早晨才往山上找药去,怕是得晚间才能回来。”轻轻抖开斗篷帮师娘裹上,宋月知蹲到师娘跟前,系上斗篷的系带,又整理一番将斗篷的帽子给她戴上,确保师娘不会被风吹到,才放下心。
自从她五年前入门,就从未见师娘的身子好过。师傅也算得上名声在外,江湖上也多的是人尊他为神医。是当代医术佼佼者,可多年来他即便殚精竭虑,也只能靠各种药维持师娘的身体,无法使其痊愈。
刚开始学习脉相时,她曾替师娘把过一次脉。
按之欲绝,若有若无,还极其缓慢,怎么看都是病入膏肓的脉象,可那时候的师娘竟还有同自己说笑,只道偷了不少年岁。
师娘同师傅青梅竹马,师出同门,怎会不知自己命若悬丝,只是为了爱人在苦苦支撑罢了。
秀丽却苍白的脸上满是疲惫,可师娘的还是带着一丝笑意。“躺了太久了,出来转转,不妨事。”她温柔的注视着眼前的姑娘,“还记得你这丫头刚来山上的时候,瘦瘦小小的,怪叫人心疼的。”
“师娘,怎么说起那样久之前的事情了。”蹲在她跟前,宋月知轻轻握住师娘的手,靠在她膝上仰望她。
“你师傅昨日同我提起,他说以你的医术,大可以出师,自立门户。他想让你出去见识见识江湖上的疑难杂症,你却不想。是否是舍不得师娘,还是多年不曾离开山上,有些害怕了?”
“师娘。”宋月知低着头不去看师娘的眼神,“总归是会离开的。可是师娘,我想等着你身子好些。师傅近些日子总是里在山里,山上有些药到了采收的时候,他最近很忙,总有顾不上你的时候,我不放心你。”
“待师傅忙完了我再去,好吗。”
“前些时候,你师傅捎了信给你邱师叔。这几日,他也该到了。待他到山上,你便去吧,不必过于担心我的身子。年岁难永,年轻人,就要乘着还有一股子劲多出去看看,不要被困在这山里。”
“你师傅说,天分高。年级轻轻,水平都快超过他那个老头子了。且不说为医者,济世救人乃是天职。外头有那样多你没见过的药,没瞧过的病证,你不是最喜欢研究那些吗,出去看看吧。”
最终,她还是走出了那座山,离开了师门。
一路上走走停停,宋月知在路上听到不少关于各种神药的流言,只是大多数的药都是后世的寻常草药,根本没有传闻里神奇的药效。她也曾不死心试验过,只是结果不尽人意。
可她不想放弃希望。江湖上,各路门派组建的情报组织多如繁星,从他们手里买消息在信息传递缓慢的时代已经是效率最高的途经。据传,苗疆的巫医,用药奇异,也许会有收获。
苗疆路途遥远,且苗寨繁多,不同派系的苗巫也存在差异,宋月知只能慢慢探索。
抵达苗疆已经花费两月,在路上到处寻了些药材,大多都是现有典籍不曾记录药用价值的草药,她的记忆力向来不错,即使是上辈子读过的书,学过的有关中药的知识依旧存在在她的脑海里。
她现在只想更多,更快的找到更有用的药,能够延续师娘的生命,让她健康起来,活得舒服些。
她一直在寻觅良药,托各地走镖之人或是行商带到山下,只是看师傅回的信件,那些药好似作用都较为普通。但一直走,一直试,多少能找到些能用得上的。
抱着这样的信念,她在苗疆的各个寨子里寻找他们特有的巫医,只可惜,头几个遇到的寨子里,他们的巫医更像是一种信仰,治疗的方式也更为原始古朴,用药更像是安慰剂,没什么实际作用,全靠自愈。
直到她遇到了一个奇怪的寨子,才停留了脚步。
“这种疮是近两月才开始有的?”老人手臂上红肿生疮,边缘溃烂,血肉发白,凑近一闻甚至有一股腐臭的气味,显然是中毒引起的。
此寨隐于山林,蛇虫甚多,且频有瘴气,外乡人来此地确是可能中瘴毒。但眼前的老人显然是本地人,必然知道避开瘴气的法子,且老人家代谢慢,毒发必然要落在年轻人后头,这毒怕是不简单。
“是啊,我们寨子不知怎么的,许多人都生了这怪疮,前几日来的外乡人也染上了,真是怪事啊。”陪着老人前来看诊的年轻妇女掀起自己的衣袖,露出的肌肤上赫然是相似的疮疤,不过看上去血肉偏红润,症状较轻。
“外乡人?”这寨子偏僻,若非有向导很难找到,宋月知也是找药时偶然发现的,“不知大姐可是近如出过寨子。”这位大姐瞧着不过三十岁的模样,正值壮年,没道理老人的症状反而严重些。
“不错,我在村外找了份工,五日前那四个外乡人不知从哪得知我是寨子里的,出了钱请我带他们。哪知道他们才进寨子便病了,咱们的巫医有规矩,不治外乡人,寨子里也没有旁的大夫。他们的病拖了几日了,请您帮着看看吧。”大姐搀扶着老人坐下,“就在不远处的那间院子,我带您去。”
话音刚落,大姐就忙引着她往寨子西边去,不远处有一条小河,潺潺流水声听着倒也有一番野趣。
那间院子便建在水边,不大,外墙看起来有些破旧,大门也剥脱了颜色。
“这是我大伯从前住的屋子,前几年带着家里人进城去了,这屋子也就空置了下来,那几位外乡人没地方可住,我就将这间屋子收拾了一番,租与他们。”大姐回头向宋月知倾诉,只道这些年轻人轻率,到处乱跑,如若死在她们寨子,平白给他们寨子添晦气。
“大姐,我先瞧瞧他们的病情吧。”
言语间,两人已经行进至小屋门前,只见院门紧闭,屋内似乎也没有声响,若非提前被告知,恐怕不会觉得院中住了人。
“几位少侠,大夫已经请来了。”大姐抬手大力拍门,又扯着嗓子大喊。
中气十足,着实不像中毒的人。
不多时,宋月知听见门内传来一串几不可察的脚步声,随后,门被打开了一个半人宽的缝隙,少年人苍白的脸出现在门后,脖颈上泛着红,赫然是寨中流行的毒疮。
目若朗星,面冠如玉,毫无血色的脸也掩盖不住他极盛的容颜,无论多少次见到他,宋月知都会被他的容颜所震撼。尚在楞神,便听见少年开口:“有事吗。”
“叶少侠,你们不是托我找个大夫,这位姑娘便是大夫,来给你们治病的。”大姐的声音柔和下来,态度十分谄媚与方才说晦气的语气判若两人。对于她的说辞,宋月知并没有反驳,倒要感谢她帮自己找到了一直想见的人。
打量着那向导身边的女子,叶松乔微微皱眉。一身浅色衣裙,头上带着的纱斗笠,掩盖了大部分身型,瞧着年岁应该不大,打扮有些怪。
“可否进屋。”宋月知装作不曾注意到他的目光,轻声询问。
“请。”打开门,叶松乔侧身将人迎进门。不论这位姑娘医术如何,都该让她试试。
他们三个练武的男子尚有余力,可祝虞一个养在闺中的姑娘家,身子虚弱,已经病的起不来床了,他们几个男子不好照料,是该找个姑娘来照看着。
逐一替四人把过脉,宋月知给每个人开了方子,大多数药她随身的行李里有,但尚有几种需要去外头买来。
“我去吧,这山林里的路我都熟悉,保准你们明儿一早就能吃上药。”大姐听到需要外出采买,主动请缨。
见她这样积极,宋月知倒有些疑惑,这位大姐瞧着是挺热心的,但这寨子山路难走,且离卖药的主城区较远,少不得奔波,她怎么如此热情。
直到位一穿着红衣的少年从怀里取出银子,交与大姐。见那银锭的大小,可是不少。
懂了,有钱能使鬼推磨。
帮那位姑娘擦洗换衣,宋月知也算得心应手,上辈子她有照顾生病外婆的经验,一个十多岁的小姑娘,她还照顾的来。只是这姑娘的身上脸上亦生了毒疮。
收拾好小姑娘,宋月知替她关好房间的门,找到三位少年,“不知三位少侠来到这寨子后身上是否也长了红疮。”
“也?难道屋里的姑娘也长了。”那红衣少年急的涨红了脸,“这可如何是好,早知就不该带她来的。”
“东方师弟,不要太过惊慌,”叶松乔按住东方辰的肩,转头看向端坐在椅子上的年轻大夫,“请问大夫,是否能治。”
“我所需的药来了,自然可治。不过,似这般程度的疮口,会留下疤痕。”隔着薄纱,宋月知端详着他们每个人,停顿片刻,又道:“几位少侠想来不太在意,可房里的姑娘怕是会难过伤心的。”
“陆师兄,祝姑娘那边你要不要稍后安慰一下,人家说的也不无道理,姑娘家的都不爱身上留疤。”东方辰对此深有体会,拉住陆清远的胳膊,小声念叨。
"我知晓了,待她身体好些了,我便送她回京城。"陆清远也有些头疼。他回家看望双亲后,在回昆仑的路上遇到离家出走的祝虞,她便黏上了他,如今又跟着他来到这样简朴的村寨,染上了病,还会留下伤疤,不知回家要遭受怎样的训诫。
至于那位向导找来的大夫,他总觉得有些奇怪。在这湿气深重的地方,大多数人会选择轻便衣裳,但她不仅穿着易沾泥土的浅色长裙,甚至还戴着垂至膝处的白纱斗笠。
她真的不闷热吗。
送了大夫出门,陆清远回到堂屋,只见那俩人一东一西站在堂前,红色的那一大坨靠在柱子上,仿佛没有了骨头,眼神涣散的看着屋子角落长出的蘑菇。而叶松乔则皱着眉头,好像在思考什么。
陆清远刚想询问是否有什么不妥,便听见叶松乔犹豫着开口。
“刚刚那位姑娘,我好像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