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农村不像现在有什么酒店之类的,就连县城也是偶尔有几家,小镇上更是,在镇上最多有几家一两层楼的饭馆,那也算是奢华,大家三五成群打望。不过像这种饭馆都是“赶场”(也就是赶集,一般各个乡镇会划分时间,比如你赶147的日子,我赶359的日子,三天一小场,五天一大场。)会有人去,平时,基本门可罗雀,而且大家都是出生在农村,所以大多的家庭主持婚礼还是在自家农村的院坝里。

    男女主人家会提前在院坝里搭一个棚,也就是“坝坝宴”,如果是邻里的话,也会占用别家的院坝或者厨房,因为当时没有一次性餐具,所以很多的餐具都是借的邻里的,那时候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主打互助。主人家也会单独在户外搭建一个灶台,因为人数实在太多,光靠室内根本挪不开,而且主人家一般都会还有在婚礼提前杀猪的习惯,这样一举多得。婚礼那几天所有的菜品会提前安排,菜品不难,主要是菜量的计划。川北的宴席以“十大碗”著称,每一道菜都有讲自己的讲究且要有上菜的顺序,所以主人会提前很久,有的甚至半年去约上一个掌勺的师傅控场监管,计划准备这几天的菜品、菜量,荤素搭配,再就是请同村的稍年轻的妇女帮忙给“掌勺”的“打下手”备菜,当然还有“打掌盘”的师傅,也就是负责传菜,因为要肩扛木质的传菜板,所以一般都是年轻力壮的青年人担当,而且还爱说爱笑。婚礼的现场还会有一个“支客师“(也就是现在的师仪),能说会道,还能唱,很会烘托氛围,而且点人也是一绝,很多新郎新娘都会被点得面带娇羞。总之,大家互帮互助,和和睦睦。

    接亲的前一天,主人家会请来当地毛笔字写得很好的读书人来给家里写对联,花白的长胡须,戴一黑框老花镜,穿一套当时流行的中山装,甚至还有穿藏蓝色长衫的,他们娴熟的沾着墨汁,若有所思的坐在正方形的木桌旁,那时你会看到很多队里的文人,那书法,现在很少有人能及,他们还会考究对联的内容,且要贴合喜庆的氛围。红纸黑字,字里行间透露着刚强有力的笔锋。临了,主人还会用剩余的红纸粘上米浆做成一个个小红包,因为这都是婚礼那两天需要的。

    接亲是当时农村婚礼的重头戏,那时候基本都是靠人力,也不会有现在的开车接新娘,甚至最初的时候还会有新娘坐滑杆的习俗,只是后来渐渐改成了步行,再后来都是开车去接。

    宴席男女双方家里一般会安排邀请邻里乡亲吃三餐,男女双方第一餐都是正席的头一天晚上。女方第二餐是第二天的早上,因为男方会早早的到女方家接亲,那么男方的第二餐便是正席,因为此时会接“亲人”回男方家,所以男方的第二天的午餐便是正席,席间两位新人会有各种各样的习俗需要经历,比如:过火盆、拜天地等等,两位新人还要表演节目,所有的仪式结束,算是女方正式的嫁入男方。

    八零年代的川北的农村送亲也不一样,非常热闹,那时候会有专门的唢呐对,会有专门的音乐,小时候经常会有一大群男女老少凑在村口张望,直到听到唢呐声,便知道是接亲的回来了。而此时,一些调皮的小孩会模仿着唢呐的声音:“伊尔伊,呀尔呀……”,甚至有的小孩直接悄悄拿过唢呐对的唢呐吹了起来,还调皮的说道:以后的梦想就是吹唢呐,惹得大人的一顿追打。这些民间艺术其实到现在已不再流传,也许会有很多人使用这些乐器,但是却听不到以前那种人情味。

    整个送亲队伍,唢呐队靠前,接着便是川北嫁女儿出名的“十八台合”,其实就是女方父母给女儿准备的嫁妆,有的家庭就准备多一点,但都是按这个标准,比如:桌子、柜子、椅子等等,多是双数,并且挂红,台合上还会备有床上用品,什么牡丹大花、喜鹊图案,几乎都是标配,哪家娶媳妇哪家就有。此外,还会备有各种图案的手帕、陶瓷洗脸盆、陶瓷水杯等,那时候的东西不像现在这样五花八门,几乎都是陶瓷类。一些老人还会盯着台合数数,“台合”越多越是受他们的赞扬:这家父母不错,舍得为女儿花费。

    川北的宴席以“十大碗”著称,按照习俗,入席的餐桌上首先会放有瓜子、香烟、糖果,这些基本上还没等客人全部入座就被小朋友们疯抢完。紧接着,“十大碗”重头戏开始,那可就得手忙脚乱才能抢到,但是“十大碗”的配备可能各个“掌勺”不一样也会有区别,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第一道菜是“干盘子”(烟熏制品:香肠、猪肝、豆腐干等等),也有的地方叫“水菜”,这类款式的菜一般不受欢迎,因为家家都有备。第二道菜是三鲜,川北所谓的三鲜就是粉丝上摆鸡蛋皮卷肉饼(有的地方是海带皮卷肉饼),四周放酥肉,这道菜是小孩子的最爱,属于两秒即空盘。第三道菜是素菜菜,像萝卜青菜类的,小朋友不会抢,所以这道菜几乎宴席结束仍是满满一盘,如果放现在可能这盘菜最是畅销。第四道菜是蒸菜,粉蒸肉或者排骨,下方会垫有南瓜或者红薯,这道菜受欢迎度适中,大家都倾向于红薯。第五道菜是龙眼肉,把肉切成长片,里面裹上花生米,放在糯米的上方,这也是一道蒸菜,也是抢手菜,属于两秒即空盘,因为这肉一点不腻。第六道菜是松鼠鳜鱼,那酸甜酥脆的口感,老年人一般不喜欢,这道菜变成了小孩子的口中餐,一些大人会给小孩夹上满满一碗,因为那酱汁儿确实好吃,还可以用来拌饭,所以席间“舔碗匠”不少。第七道菜是夹沙肉,将肉两开,里面放上糯米,这道菜小朋友一般不吃,因为偏肥,但是老年人喜欢,因为又软又好嚼。第八道菜是梅菜扣肉,这道菜是梅菜扣肉,梅干菜上方盖五花肉,用来下饭很不错。第九道菜是墩子肉,也叫“坨子肉”,只是墩子肉,墩子,顾名思义就是一大块,川北称“一大坨”,川北的“坨子肉”和其他地方不一样,其他的地方类似蒸菜,但川北的是做成汤的“坨子肉”,有点类似红烧肉的做法,只不过肉块更大,汤汁儿更多,也是老年人喜欢吃的。最后一道菜就是炖汤,炖汤不固定汤品。

    一场正餐下来,个个小油嘴,似是不舍离开,还会在座位上闲聊几句。这期间,师仪可是从没停止说话,整个一“话痨”,面红耳赤,大家也不忘捧场。

    正餐结束,男女方家也不会停止热闹,会在院坝里拉着大幕放电影,还会放有音响,小朋友们纷纷争抢着在话筒里高歌一曲,那五音不群,浑然不自知,就觉得好玩。

    小时候的我们,谁不喜欢这种热闹场面,谁不对新鲜的事物好奇。

    宴席的第三天是回门,一对新人会在送亲人的陪同下回到女方家,所以男方的第三餐便是第三天的早餐,女方的正餐也就是第三餐便是第三天的午餐。

    这样,一场川北八零年代的农村婚宴才算结束。散场时,主人会给所有请来帮忙的邻里递上一个红包,还会送手一根手绢,所以我们小时候经常能见到一些老奶奶从包里掏钱的时候会掏出一手绢,拿手绢过着纸币,别看拿手绢颇有年代感,那可是老奶奶年轻的见证。

    时代变迁,这样的原始的记忆也已不复存在,虽然如今还留有“坝坝宴”的习俗,但是也多少增添了一些现代的气息,那些珍贵的记忆,也只能在黑白的影片中偶有看到。

章节目录

最是平淡抚人心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莫里夫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莫里夫人并收藏最是平淡抚人心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