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有一个朋友”开头者,一般这个朋友就是他自己。

    郁竺也不揭穿韦暄,点点头道:“大人肯如此信任我,自是我的荣幸。郁竺对朝堂之事并非精通,谈不上指点,只能略陈浅见,以供大人参考一二。”

    韦暄摆摆手:“此事其实关联着一桩案件,与朝堂纷争无涉。”

    说罢,飞也似的跑回自己的房间,须臾之间,便手持一物返回。

    郁竺见那奏折未曾实封,封皮贴黄,便知不是什么机密要件,放心大胆地拆开看了起来。

    奏疏所述之事,简而言之是一桩由“交子”引起的案子——

    朝廷现在规定交子可以交换钱币,东京有一个叫钱艾的人便自作聪明伪造了交子,但是他运气不好,第一次用伪造的交子就被发现了。

    大理寺据此案情,判定钱艾死罪。然而刑部以为此罚尚轻,遂下令诛灭钱艾三族,以示严惩。

    奏疏撰写之人,对此严惩之举持有异议,认为刑罚过重。钱艾伪造交子,虽为贪财之举,却未伤及无辜性命。即便其罪当诛,亦不应累及三族。随后,该人引经据典,列举诸多圣贤之言,以证苛政之弊,力陈官家需得宽猛相济。

    郁竺翻来覆去看了几遍,只见前面的“臣某言”已被涂去,最后“伏候敕旨”的字样处被点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又抬眼瞧了瞧面前的韦暄,见他正满脸期待地看着自己,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来此几个月,郁竺恶补了一番这个时代的背景知识,对原本只在课本里见过的“交子”也算有些了解——此物本在益州一带使用,因铜铁钱币携带不便,益州的商人便自行成立专营发行和兑换交子的交子铺,使用交子来支付货款。①

    崇宁三年起,宰相蔡京就将原本只在益州使用的“交子”,在整个大宋推广发行。

    郁竺来自千年之后,自然知道交子意义重大,作为最早的纸币,它标志着实物货币向信用货币的转变,因此,要保证其权威性,对伪造者施以重刑无可厚非。

    然而这个奏章问题的症结不在此处。

    于是,郁竺反问道:“大人以为,此人所呈奏疏,何以会招致贬谪之祸?”

    “想来是因他直言不讳,直指苛政暴政之弊端,不慎触怒了圣上。然而,他毕竟是言官,身负纠察朝纲之重任,即便此举或有欠妥之处,却也难掩其忠直之心,并无真正过错。”韦暄立即回答道,显然这个答案早已在他心中酝酿许久。

    “非也。”郁竺轻轻摇头,目光笃定,“关键不在于这后面的‘刑’上,而在于前面的‘钱’上。”

    “钱?”韦暄闻言,不禁愕然,脱口而出,“干钱何事?”

    “大人可知,蔡太师缘何要大力推行交子与钱引?”郁竺索性直言不讳,开门见山。

    “自然是我大宋钱缗众多,为了百姓携带方便。”韦暄不假思索,理所当然道。

    郁竺闻言失笑,她知道要让一个古代人理解金融的概念,确实如同与夏虫语冰。在某种程度上,蔡京的确展现出了超越时代的卓越才智。

    “大人,接下来我所言,或许有些刺耳,甚至可能被视为离经叛道。若大人不愿听闻,我即刻止言。”郁竺先给韦暄打了个预防针。

    “此地仅你我二人,有何不能言?”韦暄深夜不辞辛劳,特来取这个奏疏,正是为求真相,自然不会为这番话吓到。

    “如此,我便直言不讳了。”郁竺正色道,“我大宋冗官、冗兵、冗费之痼疾,由来已久。范文正公与王文公②所行变法,皆旨在纾解财政入不敷出的困局,然时至今日,成效却并未显著。”

    “自今上登基以来,大兴土木,特设应奉局与造作局,专事搜罗花石纲以供御用,其耗费之巨,实难计量,此举无疑使本就拮据的财政状况雪上加霜。而蔡太师之策,却能一举解决三冗之患,并兼顾满足官家的额外开销。究其原因,在于印刷交子与钱引的成本,远低于铸造铜钱,朝廷可按需印制,数量无拘。”

    韦暄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论调,有些明白过来:“你的意思莫非是说,蔡太师推行交子与钱引,实则是为了让官家手头……宽裕?”

    郁竺微微颔首,道:“蔡太师于当朝,犹如汉之桑弘羊、唐之李林甫,皆是理财能手。故而,交子与钱引的推行,最终受益者是官家,维护交子的权威,实则就是维护官家的利益。刑部将大理寺的判决加重,背后必有蔡太师或是官家授意,这位大人的上疏,是撞上了硬茬了。”

    “且此奏疏后半部分尽述仁义道德之辞,皆是元祐党人③常有的论调。蔡太师恐是误以为旧党势力死灰复燃,意图攻讦其新政。上此奏疏之人,自然难逃厄运,遭遇贬谪已是万幸。我猜,若非其家中尚有些背景,恐怕早已性命难保。”

    韦暄听闻此言,只觉心头如坠寒冰,一股凉意透彻心扉。

    自己身在局中,看不清其中的关窍,此刻方知,自己此番被贬至青州,竟是无意间触碰了官家的利益,更卷入了那错综复杂的新旧朋党之争。

    他不禁苦笑连连,回想起自己多年苦读圣贤之书,一心向学,只为有朝一日能够入仕为官,为国尽忠。入仕之后,更是时刻提醒自己,不可深陷朋党之争,要一心一意地效忠官家。

    如今看来,自己从前的天真,竟是如此的可笑与可悲!

    见韦暄呆立半晌,默然无语,郁竺也并未再出言打扰,很多事情,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她之所以能看得如此透彻,也是因为能跳脱出这个时代,且并未置身事中。

    韦暄身在局中,更容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今天听她一番话,恐怕一直以来的价值观遭受了不小的冲击,一时之间难以反应过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果然,韦暄在长久的愣怔之后,终于回过神来,但随即又蹙起了眉头,显然心中仍有疑惑未解:“你方才所言,我还有一处不明。”

    “大人但说无妨,郁竺定当知无不言。”

    “你说太师通过推广交子和钱引,便能解决财政入不敷出的困局,然而交子确实易于印刷,但那钱又是如何凭空产生的呢?”韦暄眉头紧蹙,满脸困惑之色。

    郁竺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惊喜,没想到韦暄在遭受如此大的观念冲击后,仍能敏锐地捕捉到问题的核心,可见其确实聪明。

    按理来说,每印刷一张交子,都应有相应的金属货币作为储备,但蔡京显然没有“存款准备金”的概念。因此,他大量印刷货币后,不可避免地导致了通货膨胀。

    不过郁竺并未打算向韦暄解释这一复杂的经济原理,而是换了一种更为通俗易懂的说法:“钱自然是不能凭空产生的。比方说,一张交子原本规定可以兑换一贯钱,在崇宁年间,大家都按这个规矩来,倒也相安无事。但后来,交子越印越多,而实际的钱币数量并未增加。到了政和年间,一张交子就只能兑换五百钱了。

    韦暄闻言,迅速举一反三:“也就是说,如果一户人家在崇宁年间拥有万贯家财,并将其全部兑换成交子,到了政和年间,这些交子就只能兑换成五千贯的钱了?”

    “正是如此。”郁竺心中暗赞。

    韦暄接着追问:“那剩下的五千贯,去了哪里呢?”

    “谁印刷的交子,就去了谁那里。”郁竺答道。

    韦暄闻言,恍然大悟:“你是说,最终都落到了官家……”说到这里,他忽然意识到什么,将后半句话硬生生地咽了回去。

    “可是官家明言,于江南设立应奉局与造作局,意在搜集草木花石之余,亦能解决众多流民生计。”他仍旧不由自主地辩解道。

    郁竺并未直接反驳,只是轻轻反问:“大人心中,其实已有答案,不是吗?”

    韦暄默然。官家酷爱字画音乐,生活奢华,又热衷于建造园林,从江南各地搜罗奇花异石运往东京,沿途拆桥毁路之事,他也略知一二。

    在他看来,花木园林、字画音乐本是风雅之事,官家有此爱好,并无不妥,不宜过分攻讦。

    然而,他未曾料到,滥印交子的后果竟如此严重,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悄然盘剥着百姓,将天下的财富都引向了那座位于东京、富丽堂皇的宫城之中。

    官家,自己的姑父,自己苦读圣贤书誓死效忠的对象,难道真的是这样的人吗?

    这个念头太过震撼,颠覆了他的认知。一时间,他竟不再关心那封奏疏的事情,只是呆呆地坐在签押房内,陷入了沉思。

    郁竺并未出声打扰他,而是又回到案前,整理卷宗,在那两本册子上添写东西。

    五更的梆子响起,天边已泛起鱼肚白。韦暄从沉思中回过神来,目光转向郁竺。

    “昔日诸葛武侯,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今日我方知,姑娘之才,亦不输古人。先前是我韦暄有眼不识泰山,多有失礼之处,还请姑娘,哦不,先生见谅。”

    郁竺一听,韦暄这一会儿的工夫,连称呼都改了,不禁哑然失笑:“先生之称就不必了,大人还是像以前一样称呼我罢。只是今日所言,还望大人留在这房中,你知我知便好,不宜外传,对大人亦无益处。”

    “那是自然,此奏疏我亦未曾示人。还请先生,呃,郁姑娘替我保密。”

    韦暄这会儿脑子一片混乱,也不再扯什么“我有一个朋友”的幌子,郁竺忍住笑意,没有点破他的小心思。

    半掩的房门被猛地从外打开,吴胜的身影出现在门口,郁竺抬眼看去,难得在他脸色寻到一丝急切之色。

    再说那吴胜推开门后,一眼便看到郁竺和韦暄二人单独在签押房内,眼神不由得在两人之间打转,最终停留在了郁竺的衣领上,片刻后才移开。

    “大人叫老奴好找,慕容知府找大人有要事相商。”

章节目录

[水浒]女帝从基层干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鱼安kiki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鱼安kiki并收藏[水浒]女帝从基层干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