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中国佛学的建立
(一)佛教的传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佛教的传播是漫长而逐步的过程:
东汉明帝之前就有
一二世纪:佛教被认为是神秘法术宗教,阴阳家、道教
2世纪:佛是老子的弟子,佛教是《道德经》的外国变种
三四世纪:《佛经》翻译变多了,佛学很像道家尤其是庄子哲学,著作往往用道家哲学观念进行解释
5世纪:《佛经》翻译大量迅速增加,但继续使用道家术语表达佛学观念,没有曲解,但是造成印度佛学与道家哲学的综合,导致中国形式的佛学建立
中国的佛学 与在中国的佛学 二者所指并不一定是一回事
在中国的佛学:佛教中有些宗派规定只遵守印度宗教哲学传统,如相宗(唯识宗:玄奘引入中国),影响有限,在中国精神发展中几乎没有起作用
中国的佛学:与中国思想相结合,中道宗与道家哲学有相似之处,相互作用产生禅宗,禅宗虽然是佛教,但又是中国的
(二)佛学的一般概念
大乘佛教的发展
共同认同:心做了什么,一定产生结果,结果就是业的报应,业是因,报是果,一连串的因果造成一个人的存在,“生死轮回”
痛苦的主要来源:轮回,起于个人对事物本性的根本无知,“无明”生贪嗔痴恋,由于对生的贪恋,就陷入永恒生死轮回、万劫不复
逃脱的唯一希望:将“无明”换成觉悟,觉悟就是梵语里的“菩提”,佛教不同宗派教义和修行,都是试图对菩提有所贡献,从贡献中积累不在贪恋什么而能避开贪恋的业,从而解脱出来,解脱称为“涅槃”
涅槃:个人与宇宙的心(佛性)的同一
大乘宗派(性宗):阐发了这个学说,性和心是一回事,将宇宙的心的概念引入了中国思想
大乘其他宗派(空/ 中道宗):负的方法
(三)二谛义
即“二重道理”:
俗谛:有普通意义的道理
真谛:有高级意义的道理
不仅有这两种道理,而且存在于不同层次,低一层次的真谛在高一层次是俗谛,吉藏认为有三个层次的二谛:
(1)普通人以万物为“有”(俗)而不知“无”,诸佛说万物都是“空”“无”(真)
(2)万物“有”“无”(俗)都是片面的,“有”即是“无”,“无”也是“有”,万物非有非无(真)
(3)中道在于不片面,非有非无(俗)意味着进行区别,一切去别的本身就是片面的,真谛:万物非有非无,而又非非有非非无;中道不片面,而又非不片面
道家与佛家的相似:
(1)中心问题都是有无问题,但是在某些方面只是表面相似,真正相似在于,道家认为“无”是“超乎形象”,佛教认为“无”是“非非”
(2)佛教此宗与道家所用的方法,以及这种方法所得的结果都是相似的
方法:利用不同层次进行讨论
负的方法:利用否定来说明一个东西是什么,到达第三层次真谛,就什么都不能说了
(四)僧肇的哲学
鸠摩罗什的弟子:僧肇和道生
僧肇:《肇论》“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
具体了第二层次的二谛,万物有无动静都是俗谛,非有非无、非动非静是真谛
(五)道生的哲学
将道家“无为”“无心”的观念应用于形而上学
“顿悟成佛”,不否认积学的重要性,谢灵运
一切众生,莫不是佛,亦皆涅槃:众生都有佛性,只是没有意识到
第二十二章禅宗:静默的哲学
禅:原意沉思、静虑,禅宗始祖:达摩
(一)禅宗传述的宗系
达摩——慧可(2)——五祖弘忍——两个大弟子,分为南北二宗,南宗慧能(六祖),北宗神秀。禅宗后来有影响的派别,都是慧能弟子传下来的
弘忍死前选择继承人,做偈指定。神秀强调心(佛性),慧能强调无
(二)第一义不可说
空宗的第三层次,禅宗谓之“第一义”
弟子问到佛法根本道理,遭到禅师一顿打,或得到“白菜值三文钱”,不可回答
有一些禅师用静默表示“无”,即“第一义”
(三)修行的方法
不修之修,不做任何修行,不是不做任何事,而是做事以无心,最好的修行方法就是无心做事——自然地做事,自然地生活,充分相信自己,其他一切放下
用此方法修行的人和完全不修行的人区别:有无滞着
(四)顿悟
修行不论多么长久,本身只是准备工作,修行达到高峰——顿悟,飞跃之后才能成佛
“见道”:“智与理冥,境与神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有经验到经验者与被经验者冥合不分的人,才真正知道它是什么
抛弃了普通意义的知识,顿悟的边缘需要禅师的帮助,“棒喝”的方法
(五)无得之得
骑驴觅驴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担水砍柴,无非妙道”——如果担水砍柴是妙道,为什么“事父事君”不是妙道?这个逻辑下禅师们自己没有给出回答,所以要留给新儒家来做回答。
第二十三章新儒家:宇宙发生论者
第二十四章新儒家:两个学派的开端
第二十五章新儒家:理学
第二十六章新儒家:心学
第二十七章西方哲学的传人
第二十八章中国哲学在现代世界
(一)佛教的传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佛教的传播是漫长而逐步的过程:
东汉明帝之前就有
一二世纪:佛教被认为是神秘法术宗教,阴阳家、道教
2世纪:佛是老子的弟子,佛教是《道德经》的外国变种
三四世纪:《佛经》翻译变多了,佛学很像道家尤其是庄子哲学,著作往往用道家哲学观念进行解释
5世纪:《佛经》翻译大量迅速增加,但继续使用道家术语表达佛学观念,没有曲解,但是造成印度佛学与道家哲学的综合,导致中国形式的佛学建立
中国的佛学 与在中国的佛学 二者所指并不一定是一回事
在中国的佛学:佛教中有些宗派规定只遵守印度宗教哲学传统,如相宗(唯识宗:玄奘引入中国),影响有限,在中国精神发展中几乎没有起作用
中国的佛学:与中国思想相结合,中道宗与道家哲学有相似之处,相互作用产生禅宗,禅宗虽然是佛教,但又是中国的
(二)佛学的一般概念
大乘佛教的发展
共同认同:心做了什么,一定产生结果,结果就是业的报应,业是因,报是果,一连串的因果造成一个人的存在,“生死轮回”
痛苦的主要来源:轮回,起于个人对事物本性的根本无知,“无明”生贪嗔痴恋,由于对生的贪恋,就陷入永恒生死轮回、万劫不复
逃脱的唯一希望:将“无明”换成觉悟,觉悟就是梵语里的“菩提”,佛教不同宗派教义和修行,都是试图对菩提有所贡献,从贡献中积累不在贪恋什么而能避开贪恋的业,从而解脱出来,解脱称为“涅槃”
涅槃:个人与宇宙的心(佛性)的同一
大乘宗派(性宗):阐发了这个学说,性和心是一回事,将宇宙的心的概念引入了中国思想
大乘其他宗派(空/ 中道宗):负的方法
(三)二谛义
即“二重道理”:
俗谛:有普通意义的道理
真谛:有高级意义的道理
不仅有这两种道理,而且存在于不同层次,低一层次的真谛在高一层次是俗谛,吉藏认为有三个层次的二谛:
(1)普通人以万物为“有”(俗)而不知“无”,诸佛说万物都是“空”“无”(真)
(2)万物“有”“无”(俗)都是片面的,“有”即是“无”,“无”也是“有”,万物非有非无(真)
(3)中道在于不片面,非有非无(俗)意味着进行区别,一切去别的本身就是片面的,真谛:万物非有非无,而又非非有非非无;中道不片面,而又非不片面
道家与佛家的相似:
(1)中心问题都是有无问题,但是在某些方面只是表面相似,真正相似在于,道家认为“无”是“超乎形象”,佛教认为“无”是“非非”
(2)佛教此宗与道家所用的方法,以及这种方法所得的结果都是相似的
方法:利用不同层次进行讨论
负的方法:利用否定来说明一个东西是什么,到达第三层次真谛,就什么都不能说了
(四)僧肇的哲学
鸠摩罗什的弟子:僧肇和道生
僧肇:《肇论》“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
具体了第二层次的二谛,万物有无动静都是俗谛,非有非无、非动非静是真谛
(五)道生的哲学
将道家“无为”“无心”的观念应用于形而上学
“顿悟成佛”,不否认积学的重要性,谢灵运
一切众生,莫不是佛,亦皆涅槃:众生都有佛性,只是没有意识到
第二十二章禅宗:静默的哲学
禅:原意沉思、静虑,禅宗始祖:达摩
(一)禅宗传述的宗系
达摩——慧可(2)——五祖弘忍——两个大弟子,分为南北二宗,南宗慧能(六祖),北宗神秀。禅宗后来有影响的派别,都是慧能弟子传下来的
弘忍死前选择继承人,做偈指定。神秀强调心(佛性),慧能强调无
(二)第一义不可说
空宗的第三层次,禅宗谓之“第一义”
弟子问到佛法根本道理,遭到禅师一顿打,或得到“白菜值三文钱”,不可回答
有一些禅师用静默表示“无”,即“第一义”
(三)修行的方法
不修之修,不做任何修行,不是不做任何事,而是做事以无心,最好的修行方法就是无心做事——自然地做事,自然地生活,充分相信自己,其他一切放下
用此方法修行的人和完全不修行的人区别:有无滞着
(四)顿悟
修行不论多么长久,本身只是准备工作,修行达到高峰——顿悟,飞跃之后才能成佛
“见道”:“智与理冥,境与神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有经验到经验者与被经验者冥合不分的人,才真正知道它是什么
抛弃了普通意义的知识,顿悟的边缘需要禅师的帮助,“棒喝”的方法
(五)无得之得
骑驴觅驴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担水砍柴,无非妙道”——如果担水砍柴是妙道,为什么“事父事君”不是妙道?这个逻辑下禅师们自己没有给出回答,所以要留给新儒家来做回答。
第二十三章新儒家:宇宙发生论者
第二十四章新儒家:两个学派的开端
第二十五章新儒家:理学
第二十六章新儒家:心学
第二十七章西方哲学的传人
第二十八章中国哲学在现代世界